融入科學工藝博物館資源之傳播科技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Integrat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ctivity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Design research

黃榮賢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中文摘要

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常是南部學校進行校外教學的地點之一,但常是淪為走馬看花,最後效果事倍功半,學生無法真正有效利用博物館豐富資源,實在可惜。
  本研究旨在從了解科工館的相關規劃與功能後,進而設計一份結合博物館電信特展之傳播科技教學活動,將學校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與博物館內和傳播科技相關之展覽結合,讓學生能從實做中真正了解傳播科技運用到的相關技術與原理,並能加以靈活運用。並於活動結束後探討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期望可以提供相關單位做為參考。

關鍵字: 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傳播科技、校外教學

ABSTRAC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 Kaohsiung is often one of the locations that the south schools carry on a field trip. But it often becomes to examine there too hurriedly to make use of the abundant resource ineffectively. It is really regrettable.

       This research aims at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ed programming and function of the facilities in the museum, we can design a teaching a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about the temporary exhibi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in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The teaching activity also can combines nature and science curriculum with the exhibition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udents can learn the technique and principle abou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y operating on their own, and can make use of it flexibly. Then we inquire into the related problem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after activity ending, and expect that it can provide parties concerned t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Key Word: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 Kaohsiu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ield trip


壹、前言:

    位於高雄市的科學工藝博物館,是一處兼具娛樂、文化、教育的多功能場所,目前已成為一個大眾文化機構,成為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外,非常重要的終身學習場所。由於社會的轉型,未來的社會將步向一個學習的社會,學校教育不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學習需求,學習的管道,不再是單軌制,而需提供更具彈性的多元管道,科學工藝博物館因其有豐富的資源與學習特性,創造出多樣化的學習歷程,是一處深富教育意義的場所。科學工藝博物館屬於非正式教育的一環,其不論在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內容上均與學校教育有所不同,科學工藝博物館不像學校有固定的教室、教材,亦沒有考試或分數的壓力,因此必須具備娛樂性成分以維持學生之興趣,使學生可自由自在的學習,產生更長久的教育成效,並提供以「實物」為主的主動學習環境,以輔助學校以「文字」為主的被動接受資訊之學習方式,讓學生得到不同的啟發。科學工藝博物館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若能充份與學校教育配合,必能收到相輔相成的功效。

到科學工藝博物館作校外教學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安排學生到科學工藝博物館校外教學,讓學生能直接接觸實物、增加主動學習的機會,並擴大學生視野、認識社會資源。個人覺得校外教學是「一個以教育為目的,由學校安排的一個旅程;而在其過程中可讓學生觀摩或直接學習」。校外教學並不是從到達科學工藝博物館以後才開始,而是從事前的行程規劃、行前教學就已經開始了;離開科學工藝博物館也不代表校外教學的結束,事後的補充教學、心得分享,抑或是對於校外教學的評量,都是校外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若沒有費心安排,到最後常淪為觀光團走馬看花,沒有任何的教學效果。

經由到科學工藝博物館做實地的考察,了解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而可以自己再由書籍、網路等,找尋相關的資料,設計出一份完整的教學活動。

貳、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活動名稱:傳情達意

二、教學活動對象:四年級學生

三、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依據自然生活科技領域之「聲音的傳播」來設計,透過戶外教學參觀、團體活動、實作教學,引起學生興趣,達到學習效果。

四、學生先備知識:

了解日常生活中,人們需透過訊息的傳遞才能溝通。

五、教學活動目標與能力指標:

5-1 教學活動目標與能力指標表

教學活動項目

教學活動目標

能力指標

『指』筒出擊

1、能認識聲波的形成。

2、能體會聲波的力量。

3、能說出生活中常用的傳遞訊息的方法。

4、能了解訊息是如何知道的。

1-2-5-3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4-2-1-1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暢遊科工館

1、能認識與聲波相關的科技。

2、能操作相關的聲波科技產品。

3、能舉例說出生活中傳送訊息的方式。

4、能將課程內容與展示內容相結合。

5、知道如何使用館內平面介紹圖。

6、了解展館設施相關圖示意義。

7、會和同學相互討論並報告分享。

3-1-0-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2-2-6-1認識傳播設備,如錄音、錄影設備等。

4-2-2-1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4-3-2-3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

千里一線牽

1、了解如何利用聲波傳播訊息。

2、懂得利用小組互相討論技巧使用。

3、能認識各種訊息傳送的方法。

4、能說出影響傳聲筒通話的因素。

5、會自己蒐集有關製作傳聲筒的材料。

6、知道怎麼製作簡易的傳聲筒。

5-1-1-2喜歡將自己的構想,動手實作出來,以成品來表現。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7-3-0-4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常是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你聽聽看,我說什麼?

1、    能了解聲波與電波之間的關係。

2、    懂得如何使用無線對講機。

3、    了解遇到各種障礙通話的情形。

5-2-1-3對科學及科學學習的價值,持正向態度。

7-2-0-3能安全妥善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4-3-2-3認識資訊時代的科技

4-2-2-1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六、教學活動時間:三小時

8 30   900     出發到達科工館

9 00 1000     參觀科工館二樓『電信展』、『電子展』

1000 1020     寫學習單與心得分享

1020 1050     進行『千里一線牽』教學活動

1050 1100     科工館外空地,進行『你聽聽看,我說什麼?』教學活動

七、參加學生人數:

二十人,共分五組,一組四人。

八、教學活動材料與設備:

8-1 教學活動材料與設備表

教學活動項目

教學活動材料

備註

『指』筒出擊

五支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筒、五支蠟燭、打火機、電腦簡報、海報

 

暢遊科工館

電子展、電信展、導覽員、學習單、科工館簡介資料、科工館平面圖

 

千里一線牽

養樂多瓶子十支、牙籤十支、棉線一梱

 

你聽聽看,我說什麼?

無線對講機二台

 

 

九、教學活動內容及時間分配﹕

9-1 教學活動內容及時間分配表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行前準備

1、完成『指筒出擊』教學活動。

2、講解科工館的相關設施與功能。

3、講解聲波的形成與聲波的力量。

4、講解傳播科技的基本概念。

5、校外教學行前須知講解。

6、準備相關校外教學用品。

發表、操作、

紀錄、聆聽

瞭解科工館資料

蒐集資料

電腦、

學習單、

資料、

網路資料

圖卡、

海報

5

發展活動

1、大廳集合說明參觀科工館相關須知,並發放相關導覽資料。

2、團體帶至電信展、電子展,並由老

師進行解說與教學相關部份。

3、每人輪流操作廣播收音機。

4、展廳外集合,發表個人參觀展示

     心得,並完成學習單一。

5、四人一組,製作傳聲筒。

6、分組比賽,將題目以最快時間傳給另一人,並且沒有錯誤。

7、公佈比賽結果。

8、小組發表製作傳聲筒心得。

9、教師講解傳聲筒與聲波之間的關係。

10、 科工館外空地集合,小組練習

         輪流使用無線對講機。

11、教師講解無線對講機與聲波、

        波之間的關係。

聆聽

發問

觀察、探索

 

操作

發表

討論、填學習單

製作

操作

 

 

發表

聆聽、思考

操作

 

聆聽、思考

導覽資料

 

 

 

學習單

傳聲筒

材料

 

 

 

 

 

 

無線對

講機

5分鐘

 

45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1分鐘

5分鐘

4分鐘

5分鐘

 

5分鐘

綜合活動

1、分組討論聲波在日常生活之間的

      應用。

2、講解校外教學學習單。

3、分組討論利用聲波創作相關科技產

       品。

4、完成校外教學學生評量表。

討論、思考

 

聆聽、思考

討論

學習單、

海報、

電腦、

評量表

2

 

 

十、教學方法:

(一)        講授法:以講授法講解與課本相關的題材,並以電腦簡報、海報當作輔助工具。

(二)        實作法:利用實作法製做傳聲筒與『指筒出擊』器材,讓學生從實作中了解到相關的原理。

(三)        探究式教學法:以探究法學習,讓學生在科工館展示廳中探究與聲波相關的科技產品與原理。

(四)        小組學習:利用小組學習,讓學生學習如何與組員相互合作,互相討論,製作出與傳遞聲波相關的器材。

(五)        團體討論:以團體討論,讓學生互相腦力激盪,觀察別人發表的態度,了解別人的想法與做法。

十一、教學環境:

(一)        學校自然教室。

(二)        科學工藝博物館二樓電信展、電子展。

(三)        科學工藝博物館外空地。

 

參、教學活動省思

設計一份完整的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以傳播科技為核心內容,並且要融入科工館資源於教學活動中,如果沒有做好事前相關的準備工作,蒐集教學活動相關的資料,用心思考教學設計流程,想要有個成功的教學活動,實在是不太可能,在設計這一次的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中,有下列幾點是值得加以注意省思的:

一、  教學目標的設定:

在設計這一次的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中,首先我們要思考到底我們希望學生在這一次教學活動中,能夠達到什麼教學目標,先想好教學目標,才能針對教學目標,設計符合目標的教學活動,如此的教學活動,也才有意義。所以,在一開始,我們要非常清楚這一次校外教學的目的為何?科工館的教育作用為何?教學活動教學目標為何?

二、  教學對象的了解:

設計這一次的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除了了解科工館能夠帶給學生什麼,也應該在教學設計當中,配合教學對象的背景,來設計一份適合的教學活動,了解教學對象具有哪些先備知識,適合利用哪些教學方法,教學對象對傳播科技了解的程度到哪裡,以及在校外教學活動前,需讓教學對象應該先具備哪些基本知識,其中包含如何有效參觀科工館,讓學生在實際進行活動時,可以用最快的時間,融入教學情境中。

三、  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

在設計這一次的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中,如何有效的應用科工館的教學資源,是這次教學活動成敗的重要關鍵,科工館的教學資源如人員導覽、展示學習單、影片欣賞、物品展示、、、等,若能將教學資源有效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也不會浪費千里迢迢到科工館。

四、  配合適當的教學方法:

不管是哪一個教學活動,若缺少正確的教學方法加以配合的話,也是無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的,這一次的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中,除了利用講述法之外,也利用其它一些教學方法,如創意思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目的在於幫助學生達到教學目標。

五、  有效掌握教學時間:

設計這一次的校外教學活動,時間大約二小時,如何在二小時內,有效的應用科工館的教學資源,是設計這一次的教學活動中,相當重要的一項因素,如果沒有詳細做好事前的時間規劃,則會造成在科工館內一事無成的結果,時間稍緃即逝,二小時的時間欠缺良好規劃,一下子就過了。

六、  教學內容核心化:

學生常常到科工館校外教學的最後結論是,看了好多東西,卻不了解大部份的東西,淪為走馬看花的下場,這是因為沒有設計好正確的教學內容,內容過於繁雜,缺少整理,學生無法從中找到教學過程的核心價值,不了解這一次校外教學的內容主要為何,原因就是常常老師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卻要學生看到或知道很多的教學內容,學生無法吸收,到最後,只是造成學生回到學校後,很快就忘了在工博館所了解的教學內容,所以,設計參觀科工館的教學活動,應該掌握住一、二個教學核心就好,不要太多,因為太多,學生也是無法有效吸收,徒勞無功。

總之,在設計科工館校外教學活動當中,應掌握住教學活動的核心,並且將科工館的教學資源有效加以應用,過程中,時間的適當分配,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我們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

肆、參考文獻

1.林生傳(2004)。國民中小學課程理論基礎。台北市:教育部。

2.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暫行綱要。台北:康軒。

3.康軒文教事業(2004)。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台北:康軒。

4.鐘聖校(1998)。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法。台北:五南。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