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理論的觀點來看中輟學生的成因、需求與因應方法

蔡淑英

嘉義大學家庭研究所研究生

 

壹、前言

    在許多新聞的報導中,如果提到中途輟學學生時,總是讓人有個刻板印象,聯想到是容易犯罪的,或者是個不愛唸書,個性很愛玩的孩子,會有暴力攻擊的情形等等這些偏見。根據研究,中輟生與犯罪事件有相關,中途輟學生可能是失蹤人口、飆車族、色情犯罪、及其他觸犯犯罪事件之高危險群,因而更引起社會大眾及政府相關單位對於中途輟學行為之關注(涂靜宜,2000)。尤其在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更容易因而形成複雜與多重的青少年問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以致無法忍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任何挫折、壓力,最後則形成中途輟學、產生各類偏差行為,徘徊於違法犯罪的邊緣,因而更引起社會大眾及政府相關單位對於中途輟學行為之關注(陳叔宛,2004)。因此,探求國中生中途輟學產生的因素是本研究要探討的動機之一。

教育部( 1999)在「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中規定:國民小學、國民中學應將未經請假且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之學生,列為中途輟學學生,加強追蹤輔導,積極查尋,並填具通報單通報鄉(鎮、市、區)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強迫入學及該管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前項未請假學生包括學期開學未到校註冊,或轉學時未向轉入學校報到之學生。從教育部規定之下,各級機關必須隨時留意中輟生人數與進行通報。

這些大部分談到中途輟學學生問題都會只針對中途輟學學生個人來看,不斷的批判這些孩子的行為,不過經過這幾年學者的研究發現,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來自許多的面向。需要以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因素的影響來看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顏郁心(2002)將近年對於中途輟學青少年的研究結果大致粗分為三類: 一是從了解致使青少年中輟的相關因素來進行分析、了解。第二類的研究則與探討青少年中輟時期的經驗有關, 旨在更深入認識中輟生的生活經驗及其現象場知覺,以提供實務工作者參考;第三類的研究方向,重點在於瞭解中輟青少年從輟學過渡至復學的歷程中, 其間的生活適應狀況、面臨的困境及需要協助等部分進行研究。從閱讀的文獻中,本人比較想去研究探討的是關於這些輟學生,他們為何輟學的原因和透過生態理論的觀點了解他們的需求,以整體的看法提出一些幫助的方式。

  

貳、中途輟學學生產生的原因

少年階段對個體來說,可說是一個「危機時期」,也可以說是一個「轉機時期」。面臨身心急遽變化,使得少年必須調適不同於兒童時期的各種發展,緊接著又必須再逐漸轉換進入成年初期(黃品端,2002)。因此在這青少年重要的階段,若有一群孩子處於輟學情況,缺席於教育體系,則有可能提早社會化,就很容易形成社會問題,他們可能也會因為外面誘因太多,受同儕的影響,去做非法的事情。或者性情直衝,自我價值觀的偏差,逞兇鬥狠而成為社會亂源。

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是多元而且複雜的,不僅是個人學習上的中斷,影響其生涯發展,也是教育資源的錯置,而且更容易造成如失業、犯罪等等的社會問題的產生。因此,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其實是反應出家庭、學校、整體社會的問題。要降低或解決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需多管其下。教育部自九十一學年度起配合時空因素之不同將其調整歸納為個人因素占35%,家庭因素占23%,學校因素占20%,社會因素占11%,其他占10%。然而,這些因素也是環環相扣的,而由於社會的變遷及人類發展造成這些因素的義涵一直在改變(陳秀麗,2004)。因此下面對於個人、家庭、學校、社會來討論中途輟學學生的成因。 

 

一、個人方面

是指個人所具有之人格特質、態度、能力及價值觀等。美國全國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1985)將輟學危險群學生分為三群體:(一)疏離的(alienated):這群輟學危險群學生來自中產階級,鄉村或都市學校,她們對學校所呈現的價值、表現沒興趣或不滿意。(二)不利的(disadvantaged)和疏離的(alienated):這群輟學危險群學生表現出疏離的症狀與缺乏基本學業及社會技巧家庭支持與自尊。(三)不利的isadvantaged):這群輟學危險群學生被界定為有家庭支持與成就動機,但受到經濟剝奪與種族歧視(Wells,1990;引自黃品端,2002)。

而鄭崇趁(1994)則認為身心健康狀況較差的學生,如體弱多病、身心障礙的學生、中重度智能不足、嚴重的肢體殘障,精神異常… … 等,有著比一般學生較高的輟學率(引自呂怜慧,2002)。還有一些易造成輟學的心理特質,例如:自卑、容易緊張、退縮、焦慮、沮喪、長期情緒困擾、注意力不集中、負向的價值觀、壓力容忍力低及人際關係欠佳者(劉秀汶,1999)。此外,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學習動機、有較低的自我概念和情緒控制不佳… … 等,也可能導致中途輟學(吳芝儀,2000)。

Rosenthal(1998)還認為:是否為少數族群、性別也是個人方面的重要影響因素(謝秋珠,2003)。由教育部訓育委會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從八十八年至九十學年度,原住民中輟學生人數占總中輟學生數的10%以上,男生的中輟率比女生高10%,(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2),對照於在美國因為種族的問題原因而輟學的學生更是嚴重,在拉丁美洲人中途輟學的比率在1972年是34.3%並且持續到1994年仍然有30% 。在這個相同的時期,美國黑人學生的輟學比率從40% 下降到12.6%, 而是白種、非拉丁美洲人的學生,從12.3%降 到7.7%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1993 , 1996;引自Hess,2000 ) ,可見少數族群及性別的確影響個人的中輟行為。 。

由以上可知,個人因素可細分為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兩方面,生理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健康狀況、懷孕與藥物濫用等;在心理方面,則包括低自我肯定、缺乏學習動機等,甚至少數族群、性別,都是影響中輟的個人因素。總之,若要防止學生因個人因素而中輟、產生問題行為,則必須了解學生的問題與需求、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及鍛鍊學生強健體魄,方可奏效。

 

二、家庭方面

造成中途輟學的原因除個人因素外,家庭也是影響中途輟學的一重要原因。在青少年這個階段,個人未完全獨立,有許多層面上仍依賴家庭的供應,態度和角色也是從家庭中學習。家庭是孩子接觸最頻繁的場所,對個人的影響既是有形也是無形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若能建立一個依附關係的回饋循環,此基礎可幫助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Marotta,2002)。

針對中途輟學學生的家庭層面影響可分為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態度與親子關係等因素逐一說明(呂怜慧,2002;胡惠,2003;陳叔宛,2004)。而鄧煌發(2001)研究發現,家庭結構因素對於少年輟學行為之影響,大於家庭動力因素,也就是說除少年性別因素外,其他家庭結構因素,如:父母親之教育程度、家庭結構完整性、雙親之婚姻關係等,均對少年輟學行為產生顯著之影響。因此當家庭一發生變故,孩子就無法專心向學,而小孩往往是家庭破裂後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親子關係不良與父母管教方式不當,父母監控不當,妨礙學生自主權(Pettit,、Laird、Dodge、 Bates and Criss,2001)也是影響學生產生中輟行為的主因之一。

教育部(2002)所統計的84 至 89 學年的國民中小學中輟學生通報人數資料中發現,學生輟學原因以家庭因素為21﹪、23﹪、25﹪、21﹪、23﹪及23.8﹪,在五項輟學因素中佔第二高,雖然六年來所佔比率差異不大,但是因家庭因素而導致學生中輟者,輔導成效比較不易彰顯(引自胡惠,2003)。究其原因,在家庭系統失衡或青少年與家庭的依附關係轉弱時,會導致青少年的不適應行為;且當學生產生偏差行為或中途輟學,若家長又無法全力配合者,則輔導不易成功。因此在面對青少年輟學問題時,處置的焦點不僅需考慮個人層面,也需考慮以家庭為服務的單位;不但要處理輟學青少年的問題,也須兼顧家庭系統中可能隱藏的其他問題。劉秀汶(1999)研究指出有近四成中輟學生是沒有辦法在健全完整家庭結構生活,在此情況下,家庭的社會化和控制功能也相對的減弱。

家庭關係不正常、父母疏於管教或不當管教,甚至是家中的親子關係及溝通不良都有可能促使中輟生自己產生中輟的念頭,進而有中輟的行為出現。總之家中的互動情況是重要的,政府需要了解這些社經地位低落的困難處,給於協助。對於家庭結構的變化需要顧及孩子的接受度。父母教養要提升,協助孩子免於中途輟學的危機。

 

三、學校方面

由於升學主義掛帥,學校偏重知識的灌輸,功課壓力太重,加上缺乏適當的課程,以致於學生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成績低落、而產生嚴重挫敗感,漸漸就不喜歡來校上課;有些學生因師生關係欠佳、同儕互動不良、違反校規、或受到不良同儕的影響,以致產生中輟行為。然而不可諱言的,學校因素仍是造成學生中輟的主因之一。

學校的教學效果、師生互動、同儕關係等,均會造成孩子是否認同學校,是否願意留在學校學習的因素(顏郁心,2002;陳秀麗,2004;陳叔宛,2004)。在許文耀(1999)的研究發現,影響犯罪少年、認輔學生及低成就學生在扮演「學習者」角色上與一般學生的差異,主要是因為正向因素的缺乏,而非負向因素的增加(引自林曉芸,2002)。因此學校是否能夠配合學生的發展能力或需求,提供適當的正面學習,對於學生在生活適應上及學習興趣上,有相當重大的影響。因此對青少年而言,學校連接著家庭和社會生活,不但負有教育功能,也是青少年的重要社會化機構與社會控制機構(謝秋珠,2003)。我們可以發現學生與學校依附性的強弱可能是影響青少年輟學行為的重要因素,若青少年對學校依附性越強,越會重視老師與同學的期望和願意遵守學校的規定;反之,當青少年對學校的依附性越弱時,青少年不僅不願意接受學校規範信念,更無法內化老師的教誨,發展出尊重權威與他人的行為,將容易導致偏差行為。

就中輟學生的個人層面而言,青少年階段基本上是個人生涯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階段,亦是發展人際關係、學習獨立、習得基本技能,並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的階段(呂怜慧,2002)。但在青少年渴望追求獨立自主的階段,父母和師長的影響力逐漸降低,同儕影響力激增,同儕的認可被發現是比父母的認可更鉅有價值(Franco & Levitt .,1998)。因此若交往的朋友有中輟經驗、或行為比較偏差者,則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受其影響,為了同伴的認同也容易有中輟的行為。

因此,學校應該針對課程、教學、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等方面改善,營造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以降低學生離校的機會。這些因素帶給中輟少年的都是一些負向經驗,不但會影響中輟少年對學習的感受與認知,還會左右學生是否留在學校的意願,甚至影響中輟少年的復學行動。

 

四、社會方面

社會文化急遽變遷,社會風氣日漸萎靡,導致社會整體價值觀的混淆,包含受到社會的功利主義與色情思想、不良傳播媒體之影響、沉迷不良遊樂場所、貪圖玩樂刺激而不想上學、都市化與工業化, 增加青少年生活適應的困難、受雇用為童工、參加校外宗教或不良幫派、從事不正當的工作、原住民學生受到歧視(顏郁心,2002)。對於缺乏判斷能力的青少年而言,會造成相當負面的影響,而造成青少年輟學的另一項重要因素就是「社會因素」。

這幾年青少年輟學的原因,多半沈迷於網路遊戲,流連於娛樂場所,如電動玩具店、地下舞廳、撞球間還有網咖中心… ..等,是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謝秋珠(2003)大眾傳播媒體與書刊方面,有些內容缺乏淨化,這些隨手可得的東西可能傳遞不當的訊息及價值觀;不良遊樂場所方面,如Pub、網咖等,是翹課的青少年最喜歡流連忘返的場所,此處也可能是結交不良朋友的溫床;社會風氣低靡與大眾的功利心態,使得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受其影響,而產生了偏差的價值觀及犯罪的行為。

我們會發現學生一旦加入幫派或從事不正當的工作時,要再返回學校學習,就很困難;甚至有的中輟學生復學後,因社會化太深,無法重新適應學校生活(胡惠,2003),繼而再度中輟,這也是家長與輔導人員最感到無力且無奈的地方。綜合而言,造成學生中輟的原因錯綜複雜,往往非單一因素所致,可能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而成。

經由上述中途輟學因素的探討,顯示出中途輟學是眾多因素之間交互作用的複雜歷程,其涵蓋了個人人格特質、家庭背景因素、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社經地位、學業成就、同儕間的人際關係、外在環境因素、社會因素等。然如此錯綜複雜的中途輟學行為。有的是個人問題,也有的生長在結構不全或功能不良的家庭,父母對教育不關心或無能力關心;師生關係欠佳、與不良同儕團體交往;再加上被五花八門的外界誘惑,學生就一起向外發展,遊蕩街頭、飆車作怪、惹事生非、終至無法回頭而淪為犯罪族群。學生中輟原因不同,許多理論會用各種角度來探討,其中我們可以發現之前討論中輟生成因是有相互關係的,因此透過整體觀點的生態理論來探究,相信可以對中途輟學的學生提出有益的看法。

 

參、以生態理論觀點探究中途輟學生的問題

因為中輟生所形成的問題,並非只是單純的教育問題,同時也會對整個社會、國家及個人造成莫大的影響。由於對於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的重視,有許多研究者都會用許多理論來看待他們的行為,而其中談到青少年中途輟學的相關研究時都有用到生態系統理論,如(黃品端,2002;謝秋珠,2003;陳秀麗,2004;陳叔宛,2004),因此對於中途輟學學生的問題,以生態理論來說明是許多人所重視的。

生態系統理論的理念是源自於生物界的概念,並與1970 年代起即主導社會工作的「人在情境中」的觀點,有密切的共通性,兩者均強調人與環境互動過程的重要性(黃品端,2002)。Germain(1999)生態理論又稱為生態區位學理論,是一種關於組織體與環境關係的科學,將人們和環境視為各自單一卻又互相影響交互作用的系統,在系統內不斷的相互影響(引自陳秀麗,2004)。我們因此可以了解生態系統理論是重視以人與環境的交互影響的觀點來探討。

Bronfenbrenner(1979)將影響個體發展的環境,依照與人的空間與社會距離分成四個系統,分別為:小系統(microsystem)、中間系統(mesosystem)、外系統( exosystem)與大系統(macrosystem)。生態系統理論強調:環境影響個體行為與發展,個體的行為與發展就是受這四個系統直接或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結果(引自黃品端,2002)。

少年的發展不只會與單層的生態系統互動,而是受多層系統的相互影響,此理論的假設是:中輟生個人、所屬家庭及休戚與共的環境是相關聯的,為一整體的觀點。例如,與父母間的親子關係、家庭其他成員影響、父母之職場環境、國家的教育政策甚或是少年所處社會之主流價值觀等等,因此、在判斷中輟原因形成因素時,以及作為改善中輟問題而設計的輔導策略時,要以整體、環環扣的生態系統論作為考量(劉學禮,2004)。也就是說中途輟學問題是在社會大環境所造成的,中輟學生所生存的環境中各系統內產生了問題,這些來自不同環境的因素均直接或間接造成少年之輟學,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各自分屬Bronfenbrenner(1979)所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中的四個系統,因此,以下將就生態系統理論的觀點的四個系統來探討少年中途輟學的問題:

 

一、生態理論的四個系統

1. 小系統(microsystem):

小系統係指個人與父母、兄弟姊妹、照顧者、老師、同學之間的關係等,它與個人的交流最直接、最頻繁,所以影響力最大

少年選擇輟學與否,取決於其如何認知與解釋自己作為一個學生應有的學習責任。實證研究指出:在台灣以成績決定學習成效的主流價值下,一但學生成績低落,將使學生深陷於「功課爛」等於「壞孩子」的泥沼,對自我做出負面評價。因此,學生輟學的個人因素多來自於「低度自我肯定感」,原因則包括「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自尊心低落」(吳芝儀,2000)。因此,當學生已無法思辨如何「承擔學習責任」,也無「學習動機」之時,只能選擇「逃離」。

 

2. 中間系統(mesosystem):

中間系統是指系統間的互動關係,對於青少年來說,就是周遭環境間各個小系統,如學校、家庭、同儕團體等所形成的集合。學生在其發展過程中,就是靠這些中間系統來接觸真實的社會環境,這些中間系統的存在能幫助學生在各個微視系統中的優勢(陳叔宛,2004)。在中間系統中與少年最為密切的關係莫過於家庭。在家庭環境中,成員間彼此互相影響,形成青春期的身分認同與社會化。如果家庭發生危機,影響其家庭的正常運作,孩子的正常發展也會因此受阻。

中間系統中第二個與少年關係密切的單位就是學校。當學生與學校間的各種交流均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時,表示學生能適應學校環境,到校上課能帶給他成長、發展、生理及情緒的滿足感,因而會繼續在校求學;相反的,如果學校生活中的期待要求、發生的事件或過程會給人帶來壓力,例如認為學校的課程無法引發興趣、不認同教師的管教方式等,則易使少年對學校的課程學習充滿挫折感、也使得學生因而產生負向的自我預言,產生逃學與輟學等自我放棄的行為。

研究顯示導致少年中途輟學的因素中,有許多來自於中間系統。包括師生關係不佳;家庭結構不完整、父母忽視子女的教養;親子關係疏離;青少年在學校缺乏歸屬感,得不到師長的肯定及同儕的支持;受不良同儕的次文化的影響等等(翁慧圓,1995)。以上所舉的家庭因素、同儕因素或學校因素,均是與少年生活息息相關的中間系統的因素,直接、間接造成少年的中途輟學。

 

3. 外系統(exosystem):

所謂外系統,包含兩個或更多環境間的連結與互動結果。外部系統是指對學生的發展有影響,但卻在其中沒有一個直接角色的社會情境,亦即那些對學生的生活環境有影響,個人沒有參與運作的體制。少年週遭較常見的三個外系統如下:家長的工作環境、學校的行政系統、以及兄姐的交友狀態。此外,其他外系統的層面尚包括:各種政府的制度(包括社會、教育、政治、宗教、經濟等)、大眾傳播媒體、所居住的社區環境等等。

外系統是透過對中間系統間接影響個體所生活的家庭、學校及價值觀系統,是一種潛在的影響力,使得少年雖然不直接與外系統互動,但其生活仍深受影響。Duis, S. S., Summers, M..(1997)談到藉由社會支持會增加父母的幸福,增進比較好的家庭功能,改善家庭成員的互動,在小孩行為和發展上可以有一個正面的影響。因此我們社會若能提供家庭多一些經濟支持,也會減少家庭壓力,也會使中途輟學的比例降低。

 

4. 大系統(macrosystem):

外部系統與中間系統的形成,直接受到各個社會文化中的意識型態與制度模式的影響,這些就是Bronfenbrenner 所稱的大系統(謝秋珠,2003),換句話說,大系統是由小系統、中間系統及外系統所組成的文化、次文化或其他更大的社會環境,學生是一微小的個體,整個生態大環境對學生都有某些的影響。

大系統就是個文化的藍圖,這其中的文化包含彼此分享的信念、價值觀、知識、做事的方法(風俗)及符號系統(如說話與文字的語言)等。舉例來說,Miller(1996)養育孩子的方式會因為種族、社會階層、雙生涯或單生涯家庭、鄉村或都市社區、單親或雙親家庭的不同,而有不同(引自黃品端,2002)。總之,大系統指的是一個廣泛的思想體系,以及它所影響個體的思想及思考空間。

青少年所生存的大系統如政府型態、社會意識、社會態度、信念、族群文化等,均非青少年可以直接面對面接觸的環境,但均會對青少年產生影響。青少年之選擇輟學,往往也是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與大系統的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終至產生中輟行為。

深究上述中途輟學模式所列舉的各項中途輟學因素,皆指出青少年最初受其個人屬性及原生家庭的影響最大,如同生態理論中所形容的環境,特別強調其中時間與空間在人的生活中,可能是資源,也可能是衝突與壓力的來源(陳叔宛,2004)。例如,與親子關係是否疏離、兄弟姊妹的感情問題、家庭發生重大生活事件、父母之職業、國家的教育政策甚或是青少年所處社會之主流價值觀等等,這些來自不同環境的因素均直接或間接造成青少年之輟學。因此,要輔導中輟學生,不僅是要從輟學少年個人背景著手,更要檢視其所處的各種環境系統如何影響青少年,才能對症下藥。

 

二、中輟學生的生態理論圖

生態理論主要在探討多重環境對人類行為與發展的影響,並將環境與人的空間與社會距離,分成一層套一層的幾個系統,如圖所示:

 

肆、以生態理論來看中途輟學學生的需求

    根據國內許多探討學生中途輟學之成因研究顯示:學生輟學成因是多元的,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因素(吳芝儀,2000;溫怡雯,2000;劉秀汶,1999;鄧煌發,2001;黃品端,2002),要瞭解並解釋少年的輟學行為的成因,需從探究青少年的各種環境著手,

生態環境是以個體為中心,環境是一層層愈來愈大的體系,包括家庭、朋友、社區、學校、宗教,乃至於文化、經濟、社會脈動等,而每一個層級的變化均會造成對個體的影響。學生中輟是由於不利的生態環境,因此社會工作者應介入輔導,本著結合資源、改善環境的原則讓孩子脫離不利的環境,以便有機會接受再教育(陳秀麗,2004)。因此從對中途輟學學的需要中去找出可幫助他們的辦法。

 

一、中途輟學學生的需求

胡惠(2003)學生因為心理、生理、學習意願或能力所產生的問題,以致於產生中途輟學行為的情形日益嚴重,值得學校及各界的重視。況且有些學生是因主動因素(如缺乏意願、怠學);或是有些學生是出於無奈的被動因素(如健康欠佳、學習障礙、罹患心理疾病)而中輟,學校實施中輟輔導工作時,應先了解其真正的原因,再給予適當的輔導與安置措施。吳芝儀(2000)將中輟青少年的需求依家庭、學校、社會、個人自身等四個層面來探討。以下本研究也以這四個層面來說明中輟生的需要。

(一)對個人自身的需求

1.增強自我肯定。   2.提昇學業成就。   3.培養基本能力和生涯技能。

4.去除或減少偏差行為。   5.遠離不良的誘因

(二)對家庭的需求

1.一個完整、和樂的家。  2.獲得生理安全基本的需求

3.擁有父母的關愛和照顧。   4.與兄弟姊妹關係良好

(三)對學校的需求

1.教師的鼓勵和支持。  2.同學的尊重和肯定。 3.對課程能適性發展

4.基本學習能力的培養。5.人際社會技巧的學習。

6.生涯和職業能力的養成。   7.參與學校的社團活動

(四)對社會之需求

1.能和成人或同儕發展正向互動關係。 2.能參與正當休閒娛樂活動。

3.有參與社區正當活動的機會。       4.兩性平等互動的機會。

5.適合其生涯技能的工作機會。

 

了解中輟學生之輟學原因及其對家庭、社會、學校與個人的需求後發現,中輟學生通常是在家庭、學校得不到應有的關懷與照顧,加上對自己缺乏自信,及受到同儕與社會的污染與引誘,因而離校、在外遊蕩、或惹是生非。因此如果要防止學生中輟,必須針對中輟學生之輟學原因,協助學生排除各種問題與減少不良誘因,提供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措施,方能克竟其功。

 

二、對中途輟學學的需求提出因應方案

生態理論認為中輟生本人、其家庭及所處身邊的環境是相關聯的,是一個整體性的觀點,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質(郭靜晃、曾華源,2001),中途輟學問題是中輟生所生存的環境中各系統內產生了問題,針對中輟生所處生態體系中的小系統、中間系統、外系統及大系統內所產生的問題來源和需求,提出及可行的因應方案。

一、學生方面

(一)自我約束與督促,善盡受基本教育的義務。

(二)增加自我的肯定,期許自己有能力學習。

(三)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避免不良的誘因。

二、學生家長方面

(一)強化家庭功能,給家庭再教育的課程。

(二)能改善與家人的關係,提供感情歸屬。

(三)增加父母對家庭及子女的責任感,提高父母效能。

(四)親子間的良性溝通,維持良好的家庭氣氛。

三、學校輔導方面

(一)優先對中輟高危險群的學生加強預防性的輔導措施。

(二)提供中輟復學生感情、學校課業、與人溝通及家人關係等方面的幫助。

(三)加強中輟復學生的性向探索與生涯規劃。

(四)因為許多中輟生家中都有經濟困難的問題,可安排學生在學校打工的機會 。

四、學校課程與設施方面

(一)學校課程設計活潑而多元化,多辦社團及其他活動。

(二)增加職業訓練的課。

五、教育行政機構

(一)檢討並且擴大實施現行較有效的輔導方案,針對學生個別需求。

(二)繼續辦理技藝班或是提供更佳的替代性方案。

六、政府與社區方面

(一)擴展輔導的領域,規劃家庭治療及早期兒童教育課程。

(二) 政府與民間共同規劃,提供更多的獎助金。

(三) 提供正面的青少年休閒活動場所。

(四)利用慈善機構或公益團體認養對中輟學生的輔導,引導他們走向正途。

(五)媒體的報導應從向正面性,多報導中輟學生努力改進,復學成功的案

例。

 

伍、結論

學生中途輟學,尤其是日後的犯罪,有它特殊的因素,雖然環境的不良與誘惑使他們無法安心求學,其個人方面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另外大部分的中輟學生其家庭功能都不太正常。所以家庭的諸多問題,往往會影響學生產生中途輟學的現象。根據學者游聖薇之研究結果說明:家庭很重要,對於家庭功能及家庭結構不完整的話,這些內、外的因素造成家庭無法提供孩子一個有利成長與學習的空間(游聖薇,2002)。Franco & Levitt(1998)則談到如果獲得家庭和同儕支持的每個個體能促使個體都能幸福。因此我們中途輟學學生的小系統的家庭與同儕是重要的力量,我們需要多去利用這兩種支持系統去關懷中輟生。

就如同Bronfenbrenner(1979)指出,生活中各小系統間的關聯越強,越能互補,則中間系統越發達,亦因而越能有利地推進個人發展(郭靜晃、曾華源,2001)。因此希望結合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力量,共同了解中途學生的需要,和提供他們有效的輔導方式。

國內近幾年皆致力於「將中輟少年找回來」,希望中輟少年回到主流教育體制下,完成應盡的義務教育,故教育部訂立了「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以作為輔導中輟少年復學的方針。而許多服務的終極目標便是在協助中輟少年復學。為了能夠有效地做好復學輔導工作,也提供了多元化的另類教育內涵,使得復學除了回原校、原班的傳統模式外,尚有一些另類的復學管道,如在一般學校中獨立設置班級,或採取與民間團體合作的方式,成立「多元性向發展班」,也有一些民間機構為中輟少年成立「社區中途學園」提供他們生活與學業各方面的輔導(林曉芸,2002)。希望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從各方面著手,期許減少我們孩子輟學的機會,了解中途輟學學生的需求,並提供因應方法,讓他們能安心復學,找回屬於他們的教育之路。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怜慧(2002)。變調的求學路~中途輟學學生對生活事件解釋風格之尋跡。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曉芸(2002)。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中輟少年學習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惠(2003)。台南市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與預防中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翁慧圓(1995)。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3THU00201011

涂靜宜(2000)。臺北市自願中途輟學國中少年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中輟業務相關公告http://www.moe.gov.tw/displ/。

郭靜晃、曾華源(2001)。中途離校青少年的現況分析研究。青少年問題研究

成果發表暨研討會手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辦。

陳叔宛(2004)。國中生中途輟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高雄、台南縣市為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秀麗(2004)。我國國民中學中途輟學生處遇模式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暨

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黃品端(2002)。少年中途輟學模式預測之探討研究--以台中市少年為例。靜

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游聖薇(2002)。中輟與家庭-台東市三個原住民國中女生的個案研究。臺東師

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溫怡雯(2000)。臺東縣原住民國中中輟復學生之歸因歷程研究。台東師範學

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8NTTTC576011。

鄧煌發(2001)。國中生輟學成因及其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央警察大

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9CPU00102013。

謝秋珠(2003)。國中中輟復學生需求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秀汶(1999)。國民中學中途輟學學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學禮(2004)。四位青少年的中輟過程- 一位國中教師的觀察與經歷。銘傳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郁心(2002)。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西文部分

Duis, S. S., Summers, M..(1997).Parent versus child stress in diverse family

types: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7(1),53-73.Duis, S. S., Summers, M..(1997).

Franco,N. & Levitt, M.J.(1998) The social ecology of middle childhood: family

support,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elf-esteem. Family Relations, 47,

P.315-321.

Hess, R. S.2000.Dropping Out among Mexican American Youth: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through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R), 53 ,267-89.

Marotta, S. A. (2002).An Ecological 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 (4),507-510.

Marotta, S. A. (2002)

Pettit, G.. S., Laird, R. D., Dodge, K. A., Bates, J. E., Criss, M. M.(2001). Antecedents and Behavior-Problem Outcomes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72 (2), 583-608.Pettit, G.. S., Laird, R. D., Dodge, K. A., Bates, J. E., Criss, M. M.(200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