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夫曼的觀點看網路語言的形式與社會意義

 

紀佩君

南華大學社會所碩

第一章  研究背景

自從網路科技發展以來,社會上的資訊流通與生活方式就產生了相當大的變革。在2004年底全球寬頻用戶達到1.449億,台灣有389萬用戶,是全球第十大寬頻用戶國家,寬頻普及率全球排名第五。(李雅萍,2006)到了2006年,Point Topic公布全球寬頻統計報告,提出以人口為單位計算,DSL之普及率(以百人為單位)台灣排名第6。(高啟翔,2006)透過網際網路現代人獲取娛樂、交流資訊、進行商業行為以及溝通的功能。其中透網際網路進行溝通的人數越來越受多,利用即時互動的BBS、聊天室與即時通訊系統進行雙向、多向溝通成為現代人生活中最主要的溝通工具之一,網路語言便成為對話者透過螢幕傳輸的重要的形式。

網路語言包含著文字與非文字的部份,由鍵盤輸入文字表達對話雙方的意思,但目前的MSN8.5除了文字輸入之外,還有震動鈴響、表情符號以及動畫,使得網路溝通的表達形式趨於多樣化。文字的意義表達對話者的想法,非文字的圖畫或鈴聲傳送對話者的情緒與動作,這兩者傳送一種即時性的、趣味性的語言,由於對話者之間的反應是即時性的,你來我往之間,沒有太多時間思考,需要快速反應,如同將一般社會生活中「面對面」的即時對話在螢幕上呈現,打在螢幕上的語言就不再是傳統書信中經過修飾甚至格式化的語言,在網路對話螢幕中的交談表現著真實生活中一般人在面對面時所說的話,在既簡潔又快速的話語中表達彼此的想法。

 

現實生活中的對線往往藉由表情動作、手勢與聲調加強話語的意義,讓交談更為流暢,接收訊息的人可以將訊息詮釋的更為完整。線上即時對話無法真實面對對話者,必須從螢幕上各種訊息當中去了解傳送訊息的人所要表達的訊息,亦即對話者在螢幕上必須透過文字、表情符號如笑臉(^_^)、象形文字(ORZ)、諧音使用(“偶粉”喜歡)或是文字的誇張使用(如“口合”、coollll)等等讓對話者藉以詮釋發送訊息的人的想法、情緒或是聲調。經由這些符號的表現,在網際虛擬空間中的人得以進行溝通,這些符號不再成為是符號本身,再對話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意義。

 

高夫曼(E. Goffman,1981)曾經在研究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模式,提出手勢與動作在對話中的重要性。人們在說話的過程中會因為手勢與動作的表達,使訊息可以有更進一步的詮釋,於是手勢與動作成為對話中重要的分析因素,沒有這些手勢與動作或是聲調,交談的目的變得不容易。同樣的,在網際網路上,僅僅透過正統文字的表達,交談者要上下文去理解話語的意義,更需要透過自己的想法詮釋發送訊息者的情緒與聲調,對話因此顯的困難。一般常見的網路語言經常不同於一般的書寫模式,讓交談者可減少過多的詮釋空間,因此網路語言的形式與其對網路上的交談者的影響產生著不同的意義,值得社會學研究者探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首先透過對網友使用網路語言的形式,了解各種不同社會屬性的網友所使用的網路語言之差異。再者,探討網路語言形式對於網路對話溝通者的影響。進一步了解網路語言的形式與語意使用是否因社會屬性的不同有使用上的差別,如果有差別,表示在網路語言的使用上不只是一般人認知中,只是為了方便性和有趣性而使用與創造,網路語言在現在網路發達的網際溝通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從網路語言的使用比例與類型了解到網路交談者的社會背景以及其在溝通中傾向的議題;如果沒有社會屬性的使用差別,網路語言地普遍使用代表著現代人在網路溝通中越來越重視其表情符號的展現,這是人們為了彼此的溝通更加順暢,甚至是為了一種儀式性的溝通所表現的語言模式。

 

首先在此定義網路語言是網友們在網路上透過夠種的符號形式表達自己想法、情緒、動作或是聲調並呈現在電腦螢幕上的文字與非文字的網路符號。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如下:

 

問題意識產生

 

                            

 


 

 建立研究場域:1. 以尋夢園聊天室為主要研究場域

               2. MSN作為與研究對象互動的場域

 

              

 

 


 

進入研究場域,實地觀兩個月

                       摘錄研究對象的對話內容

 

  

                    

 

 

 


1.分析所收集的對話文本

                            2.理論詮釋

 

 

 

 

 


得出研究結果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想要透過線上的即時對話來觀察對話者是否使用各種的網路語言,因此筆者將採取線上聊天室MSN為主要的研究場域。根據經濟部技術處委託資策會ECRC-FIND進行的「2002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之調查研究」發現,在家從事的網路活動中,上網進入BBS(24%)雖然比進入聊天室(23%)與傳送即時短訊(22%)要多(李雅萍,2002),但是比例上並不會相差太多。只是BBS使用的族群大多以大學生為主,其社會屬性集中,無法了解在不同社會屬性背景的人有沒有不一樣的網路語言類型,因此並不考慮採用BBS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場域。

 

即時通訊系統(MSN)必須要獲取使用者之電子帳號才能與使用交談,所以研究者採用在入口網站(google)線上搜尋到的即時通訊系統對話內容為主要的材料,因為在線上搜尋到的對話數量夠大,足以採用。在聊天室的對象方面,本研究採用全國上網人數最多的尋夢園線上聊天室(http://www.ek21.com)作為研究場域。尋夢園所包含的使用者來自不同地區與不同的年齡層,其涵蓋的社會屬性較為廣闊,可以年齡、地區、婚姻狀況以及特殊的主題(如同志、電音搖頭樂)作為分類,進而成為本研究的社會屬性之變項。

 

未來,本研究將會在不同屬性的聊天室中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觀察,分別在早上、中午、晚上三個不同的時間進入聊天室,摘取聊天室中網友的聊天內容作為研究的文本。並且觀察文本所討論的主題是不是在特定某一個主題下,連續交談的句子達到一定數量,以及在交談的過程中岔岀主題之後回歸到主題的頻率,看看主題是不是有延續性,以此來探討是否相同的網路語言類型是否有較相似的主題。以此探究線上溝通中的內容是否因為社會屬性的不同不但有網路語言的差異,進而有談論主題的差別。

 

 

第三節  理論解釋

本研究主要以高夫曼在《談話的型式》(Forms Of Talk)一書作為理論的理論支持。高夫曼(E. Goffman1981)曾提出個人在和他者說話時的眼神、樣態(looks)、姿勢動作都帶著暗示與意義,在不同的場合中,說出來的話也會因為聲音的高低、話語中的停頓、接收訊息者的理解方式和不同的姿勢而不一樣,每個人都在努力完成對各樣不同的場景以及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的訊息做回應與播送訊息。真實的生活世界溝通轉移到虛擬網路空間之後,人的交談模式中缺少面對面的表情動作和聲調,本來是會比真實生活的溝通較為枯燥乏味,網路交談者卻因此創造出利用文字所表現的靜態表情與聲調,並因為科技的進步,螢幕上也有既定的表情動畫可供網路交談者使用,網路語言之所以日益增加並且有不同的方式出現也就可想而知。

 

現實生活世界中,語言的使用差異來自地理、性別的不同,在各種時代也有不一樣的語彙出現。語言的使用相當動態,不會永遠固定不變,新的語言使用往往在舊有的語言基礎上改變或增加。網路雖然劃破了時間與空間,卻不一定會將語言的時空分隔開來。網路上的交談者在真實生活世界中散落在各個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進行社會行動與社會化的過程,並將這種生活經驗與經常使用的語言帶入網路交談,其網路語言相對代表著個人的社會生活背景。研究網路語言就此不能停留在因為網路語言的方便性、有趣性的限制上,網路語言透露著更深的社會意義,就如同高夫曼研究人際溝通時所注意到的動作姿態與聲調等等。

 

高夫曼一直不斷地在研究社會中人們行為的方式,他認為每做一個手勢、每動作和身體親近的程度都有著人們的語言所表達不出來的意義。Ivan Muse(1996)也曾經提出非語言的文字線索提供我們交談語言之外的訊息,這些訊息都影響著交談者在交談時候的知覺與感受。網路交談只能藉由螢幕上的文字與符號對發送訊息的人的訊息做詮釋,每在螢幕上表現出來的語言文字、符號等都是一種訊息,這種訊息代表著真實生活中的手勢、動作和聲調,是不是這些網路語言也會如同真實社會生活一樣,因為社會屬性的差別有不一樣的表現模式?這是網路語言相當值得研究處,也是社會學所關注的焦點。

 

高夫曼曾經提及在一個對話中,對話雙方的交談在你來我往之間,回答者總是跟著問話者的話在進行,交談者會利用文字話語表現出彼此之間的親近性,也有可能用簡單的儀式性話語來表現。而網際網路的溝通中,網路語言代表了一個人的全部的語言、手勢、動作與聲調,是一個人的對話時的所有訊息表現,所以在對話的過程中,網路語言將會透露出交談者對話過程中的所有訊息,可以使得觀察對話的人發現交談者的對話儀式,最重要的是,不同以往的對話文本,網路語言的交談文本可以觀察到交談者的手勢動作、聲調及情緒,網路語言的交談文本可以觀察到交談者的話題是否有延續性,是不是會在同一話題中持續,其持續的情緒如何?高夫曼從對話時的文本與非語言的文字詮釋對話的訊息,網路溝通則完全在網路語言的表現中詮釋交談者的主題與交談者的情緒和想法。

 

 

 

第三章   文獻回顧

 

網路語言的過內外文獻並不多,但是在80年代就已經有學者提出相關的研究。早在1985年Murray就已經從口語和書寫的差異討論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究竟屬於何種形式1995年Baym討論網路社群的形成時也提到有新的表達溝通形式出現1996年Collot& Belmore針對電子佈告欄線上(on- line)/非線上(off- line)兩種語言狀況,進行使用的辭彙及文法分析,認為在代名詞的使用上近似口語,而語態助動詞則既非口語亦非書寫,所以他指出CMC為一種旣非口語亦非書寫的形式表現。Herring(1996)指出雖然CMC幾乎是透過語言符號所建構的文本型態(text- based),但是當時的相關研究似乎仍未將語言視為主體因此他提出語言的現象為未來CMC研究的主題之。因此可以發現從1996年以來,對於CMC語言的研究漸漸變多。

 

網路語言的特性之就是以口語的書寫方式,呈現出一種藉寫談天(talking in writing),或是一種藉寫說話(speaking by writing)的形式。這種網路語言有口語話的形式在Werry(1996)的研究中就已出現,他發現在IRC(Internet Relay Chat)上,人們利用圖像等方式再創了口語化的語言。[1]另外Werry(1996)也發現網路語言裡聲韻學的線索,其研究結論是在IRC上,人們利用稱謂、縮寫、聲韻學等特殊方式創造了口語化的語言,例如把「cool」寫成「cooolll」來加強語氣[2]

 

國內研究中,盧諭(1997)在〈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中以BBS作為研究場域,提出網路語言以語音作為出發,推論出網路語言的口語性,發現台灣的網路語言要使用者出來才能理解它的意義。這可以從三個面向來說明。第一種是語言不變,但改變既有的文字寫法,創造出另類書寫形式,例如Thank you寫成3Q。第二種是利用構詞學中的縮略語(abbreviation),透過語音的近似性進行變化,將原本較長或較複雜的辭彙進行變化,例如,「這樣子」變成「降子」、「you are」變成「UR」。第三種是屬於符碼的轉換,即溝通時產生語言轉換現象,例如「這倫口年」(這人很可憐)。這種表達不光牽涉到文字書寫的改變,也產生語音的轉換。這些溝通都必須透過出來才能了解其中的意義,甚至還需要一些社會的背景(例如懂不懂閩南語等)。同樣以語音作為分析的有周君蘭(2001)的研究,他研究台灣的情況,發現網路的口語性可從諧音(用音近或同音之詞)、變調 /音(語句、詞彙發音上的特殊變異、發音上的變異;包括台語、外語等特殊音調)以及旋律(以歌曲形式表現)[3]。但是對Ong(1995)來說,語音的變異在網路社會出現之前就存在,早在電子溝通媒體(電視、廣播、錄音帶、電視、電腦)出現後,就有二度口語出現(Secondary Orality),語言在這些媒體中已經顯得口語化。另外,美國語言學家Crystal(2001)研究網路不同情境的語言,發現BBS的語言最接近於口語形式,而網頁上的語言則相反,與書寫形式最為接近,這個結果可以發現在即時互動或互動性強的網際溝通中與不是即時互動的網頁的書寫語言是有差別的。

 

國內學者張武昌、李櫻(2001)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網路BBS及一般情境對話的語尾助詞的使用,發現在網路情境中,語尾助詞的使用甚至比一般情境對話更頻繁。而在潘美岑(2002)的研究中也發現嘆詞和擬聲詞,如「嗯」、「唉」、「呀」及「哈哈」、「呵呵」等使用也相當頻繁。網路語言除了出現口語化及語音的變革之外,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符號形式的改變。Williams (1997)曾經提出因為在電腦的溝通中難以用文字表現出表情、手勢等,所以產生了「線索補償」的情形。而吳筱玫認為最常利用來補償的方式就是利用電子副語,只要這種非語文文字的電子副語出現的越多,線索就會越齊全。(吳筱玫,2003)

 

語言學家Crystal(2001)以美國的網路現象觀察網路語言,將網路上的青少年所使用的網路語言稱做Netspeak,對網路語言做了分類及研究,認為現代的網路寫當中有許多的網路語言包含著縮略語(abbreviation),這些略語大部分是將相同的音的字以簡略的寫法寫出來,另外也有將同音的字母來代替原本的字的網路語言。

 

徐富昌(2002)對網路語詞所做的研究中,認為詞彙創新與舊詞翻新雖然是語文常見的變化,但是在中文電腦網路的世界中,注音文、諧音符號、數詞、方言、外來語、方言、字母詞、別字運用以及成語濫用都紛紛出籠,尤其以注音文成為主流的語文表現形式,原因在於即時性、鍵盤輸入的限制和趣味性的緣故。網路社群的語文使用價值隨著這樣的因素改變了習慣。不過這樣的觀點只能停留在外在環境的限制,卻未能對於網路語言使用的社會屬性做一番審視,未能對於年齡、地區性的不同的網路使用者所使用的網路語言差異進行觀察,而這正是社會學觀點所重視的部分。

 

在過去網路語言的研究當中,有的將網路語言做形式上的分類,有的針對網路語言的語音或語法使用特性當做研究的重點。在這些研究當中,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研究者體會到網路語言為了表現出最貼近發送訊息者的意義時,已經不再限於文字的表現,不但加進很多的表情符號,也創造出許多新的字詞及象形符號等,這些網路語言不但增加方便性也多了趣味性的功能,但是這些研究的結果大致可以用在普遍的網路語言現象,卻沒有針對網路語言使用者的社會屬性做探討,如同注音文是為了方便性的網路語言,但是卻不知道是否年齡層或是地區性會有差異,這些社會屬性對於網路語言的使用差異非常具有社會學意義,但是卻沒有研究者提過,因此本研究論文想要在此議題上進行研究加以探討。

 

在過去的研究中也有提及,文字與符號的不同在表達形式上會產生差異。不一樣的網路語言形式就會有不一樣的意義表現,但是在溝通中除了表達符號的差異之外,語意的表達也為交談帶來相當大的意義。只是在不同的網路語言中,不同的網路語言帶來什麼樣的語意卻是沒有被研究過的,但是這卻可以讓我們透過文本的交談理解不同的網路語言所造成的語意效果,尤其在我們將網路語言的使用區分出社會屬性的背景差異時,這語意效果更顯的有社會學意義。因此,觀察網路世界(虛擬的世界)的交談必須從形式的網路語言談起,再從其語意上來關心其對話的內容,而這些都必須透過以社會學的角度談起,將網友的社會屬性作為背景基礎來探討。

 

 

第四章    研究目的

 

網路語言有很多種形式,包括注音文(你”ㄉ”書)、數字詞(520=我愛你)、混合語言用法(A錢)、諧音(偶不喜歡=我不喜歡)、表情符號(: P=吐舌頭)或是象形文字(ORZ=五體投地)等等形式,在打字上非常方便也增加了不少趣味性,此種網路語言的分類與功能性在網路語言的使用處處可見,僅停留於語言學的分析層次,作為社會學的研究,將透過語言使用的使用者之社會背景進一步對網路語言進行分析探討。首先在網路語言的形式之上,本研究將會對網路語言的形式再度整理分類,例如注音文是為了輸入方便所使用的,諧音是為了趣味性、象形文字為的是表達個人的表情,另外將文字誇張話可能是為了加強聲調(如哈哈寫成”口合 口合)等等。這種分類還保留在語言學的層次,研究者進一步想要了解在各種不同的社會屬性(年齡、地區)中使用各種分類的網路語言比例差異為何?例如是不是年齡層的不同再使用網路語言中會特別偏好使用某一種網路語言形式。

 

筆者想要藉此一研究來觀察網路語言的兩個部分,首先在真實生活中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中會因為手勢、動作與聲調來加強對話的內容與意義,交談者可以透過這些非語言的手勢、動作與聲調來了解發送訊息者意義的詮釋。現在的線上交談必須以電腦螢幕作為媒介,缺少了面對面的基礎,網路上的溝通需要依賴各種呈現在螢幕上的網路語言進行意義詮釋,網路語言因此成為網路交談的重要符號。於是網路語言的形式是否不再只有方便性和趣味性的功能,而會隨著社會屬性的差別而有不同的網路語言類型使用?例如在年齡上屬於大學生族群的是否會使用誇張性的網路語言(如哈寫成”口合)比例最高?或是已婚的人傾向使用較方便性的注音文表達,並且其比例是不是在所有社會中最高的族群?

 

第二,進一步了解使用網路語言在網路上交談,是否因為不同網路語言的類型有不同傾向的議題,是否從這些對話內容可以發現較為相同的網路語言表達形式對話有相似度高的議題?比如使用較多表情符號的群體在交談時是否會傾向在網路上打屁聊天,而不談論嚴肅的話題?如果網路語言類型相似度高的對話真的有較為相同的議題,那也代表著社會屬性相對在影響其議題的屬性,因為從本研究的第一個目的會發現社會屬性與網路語言類型之關係,那麼網路語言類型若是影響議題的差異,則社會屬性也影響著議題的差異。

 

 

 

參考文獻

 

英文書籍

Baym(1995).’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S. G. Jones (Eds),Cybersociety :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 p138-163.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llot, M & Belmore, N. (1996).’Electronic language’. In Herring , S. C. (Ed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Goffman, E.(1981).”Forms of Talk”. Uni. Of Pennsylvania Press.

Steven G. Jones (1998).CyberSociety 2.0 :revisiti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Susan C. Herring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Werry, C. C.(1996).Linguistic and international features of Internet relay chat.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英文期刊

Cartwright, G. F.(1994),”Virtual or Real : the Mind in Cyberspace” , The Futurist 28(2): p.22-26。

Williams, E.(1997).’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of face- to- face and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84(5):963-976.

 

中文書籍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出版。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anger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文期刊

潘美岑(2002),〈網路語言之初探研究--漢語的取徑〉,《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4: 67-762002/6

徐富昌(2002),〈網路語詞的發展與衝擊--以臺灣的網路現象為例 〉,《臺大中文學報》,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頁287-326

黃誌坤(2002),〈網路世界互動邏輯對學校教育的衝擊:E. Goffman的戲劇論談起〉,《教育研究資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頁85-98

 

網路資料

李怡志(2001),〈看ㄉ懂ㄇ?網路注音文發燒 《中時晚報》,(http://www.richyli.com/report/2001_12_20_02.htm),2001/12/20。

李雅萍,〈2006年3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40),2006/7/12。

高啟翔(2006),〈中國即時通訊軟體騰訊QQ最受喜愛 〉,《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440)2006/8/28

高啟翔(2006)Point Topic2006Q2全球DSL寬頻用戶破16400,《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490)2006/9/27

張旨華(2005),〈英國即時通訊應用與市場由年輕人主導〉,《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961)2005/10/17

盧諭(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20.htm)。

 

回首頁



[1]盧諭(1997)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20.htm)

[2] 轉引自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anger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p.16-17

[3] 轉引自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anger為例》,台北: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