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寶貝-淺談手足關係

林淑貞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緣起

家中子女的誕生是一種喜悅,而初為人母的心境則是憂喜參半,對於子女的教養問題種種顯得驚慌失措,凡事戰戰兢兢地陪伴孩子成長。現在筆者有了二個可愛又可惡、體貼又調皮、善良又邪惡的寶貝,家中似乎就有接連不斷的溫馨人倫和厭惡爭吵戲劇上演……手心手背都是肉,引發我想進一步的了解子女手足之間的關係。

貳、手足關係之意義

一、手足的定義

參酌相關研究對於手足之描述,其中,Bedford1994)對於手足形式的分類,較具全面性與統整性,分述如下:

(一)生物性手足

此一「手足」定義,強調的是相同父母所生,且進而平等地分享各一半的遺傳機率、有著共同的基因來源,即為立基於血緣關係之手足。

(二)繼手足與半手足

父母雙方均帶來前次婚姻的子女,組成重組家庭,其子女間的關係,即稱為繼手足(step-siblings)或僅其中一方帶來前次婚姻的子女而擁有共同子女時,所產生的半手足關係(half-siblings)。

(三)準手足

父母雙方均帶來前次婚姻的子女,以同居的形式相處,其子女間的關係,將其稱為準手足(quasi-siblings)。

(四)結拜手足

相近於中國歷史上桃園三結義等義結金蘭之結拜模式。即為經過某種正式的儀式,雙方所認定之手足關係(fictive -siblings)。

(五)非核心家庭的手足

為親屬網絡中,血緣、姻親關係之擴展,包括:堂兄弟、表姊妹等

二、手足關係的面向

手足關係可分為生物演化層面、心理層面與文化層面等三個面向說明(宋博鳳,2003):

(一)生物演化層面手足間有保護相似基因傳承的傾向。

(二)心理層面手足間擁有、共享的生活成長經驗。

(三)文化層面手足間彼此依靠,而且會提供協助。

中國人在傳統上所著重的「五倫」,含括: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朋友等五項主要人際關係。儒家思想強調這五項關係乃是建立在對彼此的道德義務上;進一步對應現今社會,這五種關係的本質仍在,不過或有延伸、或有變更,而納入其他的人際互動。然而,中國文化加諸於手足關係的倫理教化,包括:長惠幼順、兄友弟恭,此種角色的認知依然被多數人所肯定。

三、手足關係的特質

若以手足關係間的互動行為加以討論,手足關係一般具有以下的特質(林如萍,2001):

(一)正反互動特質並存

手足關係中包含著正、反兩種特質。正向互動特質,包括:照顧、親近、喜愛、忠實、合作及團結等;而負向的互動特質則有:權威、競爭及爭吵等。

(二)兼具互補(complementary)及互惠(reciprocal)關係

手足關係中的互補特質,特別是較年長的手足在父母的委任下,扮演著類似父母的角色,包括:手足間的照顧、依附、教導等,有助於年幼的弟妹在認知及社會情緒上的發展。而互惠關係,則包含模仿及情感兩種互動關係,其中情感同時兼具有正向(如:合作、協助)及負向(忌妒、爭吵)二個向度。Dunn 1983 以互補性解釋手足關係中所出現的照顧、依附、教導、溝通等縱向關係; 以相互性解釋手足關係中模仿及情感等兼具正負向層面的橫向關係。

(三)隨發展階段改變

就發展階段而言,不同時期的手足互動關係確實有不同的側重。Goetting1986)即以生命全程取向,分析不同生命週期手足關係之發展任務:

2-1

不同生命週期手足關係之發展任務

互動型態

青少年期

緊密

1. 友伴與情感支持。

2. 照顧年幼的手足。(較不重要)

3. 協助與直接服務。(較不重要)

成年前期

成年中期

緊密漸轉疏離

1. 友伴與情感支持。(緊密度較低)

2. 合作照顧年老父母。

3. 協助與提供直接服務。

成年晚期

疏離漸轉緊密

1. 友伴與情感支持。

2. 分享回憶及知覺確認。

3. 解決手足衝突。

4. 協助與直接服務。

由上述Goetting 的理論概念分析,陪伴與情緒支持、協助與提供直接服務係手足於各生命階段中維持不變的任務,然而這些任務或角色之比重會隨不同生命階段而有所不同。

參、手足相關理論

一、心理動力論取向

Freud 認為, 在幼年時, 由於父母給予的關愛與照顧不公, 會造成手足間的爭寵與忌妒(曹中瑋,1993)。Schibuk 1989 亦支持手足關係中有忌妒的層面, 並說明忌妒不只存在於年長的孩子忌妒年幼的孩子而產生虐待的慾望, 也存在於年幼的孩子自覺較年長者脆弱而有虐待的慾望。因此, 手足關係中的敵意、忌妒, 對個體的自我發展及客體關係的確有長期的影響。但Klein 提出手足關係也有助於手足發展的觀點, 因為手足, 孩子將對父母的依附轉而建立同儕關係。

二、個體心理學取向

學者阿德勒(A. Adler)在「家庭星座理論(family constellation)」中提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有如星座,彼此互動形成特別的家庭星座圖,不同的位置、與家人互動的方式也不相同,尤其排行會影響個人對自己在家庭中所佔地位的評估,這些童年經驗都會影響日後人格發展。每個孩子在家庭組織的排列中都有其特殊的權利、責任及角色, 父母對於排行本身也都有不同的角色期待; 再者,出生序強調的是心理位置, 而非實際的出生序; 手足之間年齡差距愈大, 出生序效應以及手足間的競爭就愈為降低( 許維素, 1992;吳淑禎, 1991)。手足互動是兒童初次與其他孩童相處的社會經驗, 儘管手足之間有聯盟或競爭的現象, 這卻是個體獲得個人價值的方式, 也是人格的展現, 每次的手足互動都提供了人格發展修正和增強的機會,十分可貴(許維素,1992)。

三、家庭系統理論取向

根據系統理論的概念, 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 手足關係是家庭三大次系統- 夫妻、親子、手足- 之一。家庭形成之初是由夫妻系統構成, 當第一個孩子出生即形成親子次系統; 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增加手足次系統, 此三個次系統交互影響。在手足關係不佳的家庭中,有時會引起夫妻相互指責;或父母責罰惹麻煩的孩子,有時也會引起子女形成手足結盟來對抗父母; 或反之, 手足成為相互競爭與父母結盟,這種情形則形成手足對抗(余巧芸,1998)。

手足之中亦會有扮演父母角色的代親子女, 一般而言以長子女多, 但若扮演代親角色者不是長子女, 則容易引起手足關係混亂, 產生「該隱情結」。手足之間情緒或地位競爭的「該隱情結」,為家庭系統內問題發生的根本問題之一( 余巧芸, 1998)。Minuchin即以社會化的促進者、詮釋者、道德包袱、救援小隊來比喻手足扮演的角色。而當家庭中有身心障礙孩子誕生,影響所及不只是家庭中夫妻系統、父母系統如何面對,還包括手足系統如何回應。因此,找出家庭成員如何與創傷相處過程的脈絡是系統理論的重點。

四、依附理論取向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Bowlby 1979)所提出, 解釋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情感上的連結, 以及當主要照顧者與嬰兒分離時, 嬰兒所產生的情緒和行為反應。雖然依附理論是起源於嬰兒與母親情感的連結,但手足在成長的歷程中,可能有合作、互信等關係的產生,也顯示了安全依附的成分,例Stewart 1983)針對三、四歲以下的手足所做的「陌生情境的研究」,發現當母親離去時, 有近一半的兄姐會對弟妹加以安撫, 而弟妹則把兄姐當作是安全的堡壘, 進而探索陌生環境。

如果以國外的生命發展、依附與其他相關觀點來看,手足關係會隨著個人生命歷程或生活事件的不同而有所轉變,然而對於強調五倫關係之中國人而言,手足關係的轉變不盡然是隨著生命發展階段而轉變,「緣」與「宿命」的詮釋與接受反倒成為撫平心中不滿或是遺憾的方法之一,進而成為手足關係的轉變關鍵。

肆、手足關係影響因素

影響手足關係的因素可以歸納如下(余巧芸,1998;吳淑禎,1991;林瑞基;2004;陳佩玟,2002):

一、 家庭變項:年齡、年齡差距、性別、手足性別、家庭大小、排行、手足人數

二、 親子關係:親子關係特質、手足關係處理方式

三、 兒童個人特質:認知能力、社會性、人格

四、 家庭氣氛: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價值、父母行為

伍、 結語

手足是終生不渝的關係,是人生最長的親密關係之一,這段有著類似的文化、成長背景與價值信念的關係,長於友誼關係,不像親子關係在長幼位階與權力上那麼明確,容許更多的差異與個別性。到了老年,手足關係,可能是我們唯一的親屬關係。兒時兄弟姊妹的相處經驗,對成人的手足關係影響深遠,為人父母者若能在早期促進手足間的和諧關係,往往可為孩子建造日後情感的、心理的與有實際幫助的支持關係。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舒芸(1996)。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瑞玲(1998)。中年人的手足關係:友情或親情(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6-2413-H-001-G11)。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余巧芸(1998)。兒童之手足關係研究-知覺、期待、問題、對策(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2-H-031-004)。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呂素幸(1994)。他是我兄弟-談幼兒的手足關係。國教之聲,273),18-23

宋博鳳(2002)。成年前期手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李美枝( 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線。本土心理學研究,1267-300

李麗玲(1995)。智障兒童青少年手足與一般家庭青少年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林如萍(2001)。老人的手足關係:從家庭連帶理論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2-H-003-002)。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瑞基(2003)。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曹中瑋(1996)。大專學生嫉妒心理之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572-112

陳佩妏(2002)。自閉症兒童之手足-手足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

蘇建文(1989)。宜兄宜弟: 談手足關係。學前教育,122),8-9

西文資料

Dunn, J. (1988). Connection between relationships: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mothers and siblings. In R.A. Hinde & Stevenson-Hinde (Eds.),Relationships within families (pp. 168-18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n,J.(1983).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Development,54,787-811.

Floyd, Kory(1995).Gender and closeness among friends and sibling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26, 160-165.

Goetting, A. (1986). The developmental tasks of siblingship over the life cycl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703-714.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