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Web 2.0 與社會學 (2)

胡嘉志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email: maurice.hu@msa.hinet.net

Web 2.0 語境

「一旦哲學要對自身的歷史地位進行反思,理論──對世界的把握──也就獲得了一種時代的特徵。『當下』是偶然的特殊事件的源頭,在『當下』的內在視野當中,證成語境和發現語境是交織在一起的。(註一)」

語境可以是「脈絡」(context)的另譯,同時在這裡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話語的環境」。探索 Web 2.0 語境意味著追問人們為什麼要述說 Web 2.0,在什麼樣的情境下遭遇 Web 2.0,用什麼方式、圍繞著什麼樣的主題談論著 Web 2.0。而筆者著重在對於話語以及談論環境的關懷,也內含著一種警醒狀態:我們必須警慎地意識到,關於 Web 2.0 的諸多談論內容,不見得符應資訊技術的發展應用、資訊產業的動態、網路使用者的體驗等現實狀態,卻也並非全無意義、毫無來由且不發生作用。一方面,資訊社會學誠然必須投注更多的關懷在資訊產業的現實發展上,並視此為緊迫的議題(註二)。另一方面,意識到深深浸潤於反思現代性的我們,也必須謹慎處理當下我們所面對的各種話語狀態,以協助我們更理想地掌握在這個世界中認識、詮釋與溝通的語言基礎。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 RSS 的相關技術應用。RSS作為 Web 2.0 概念的核心技術,根據調查,即使在美國,目前也只有百分之十八的部落格(blog)提供RSS的種子(feed),應用得並不普遍(註三)。然而僅就以上的描述中,我們就可以看到:「RSS的應用普及率」已成為美國網路生活研究調查的一個指標。RSS 相關技術的普及,成為一個「等著美國部落客(blogger)在網路生活中完成」的事物。所以概念「的確是有那麼一回事兒(does matter)」,就像台灣社會學界此前也長期處在「發展/現代化」的語境中,如RSS這類尚未普遍的技術、尚未實現的概念,也正實際地產生著作用。

而同時,RSS 作為一項技術、作為一些概念的承載,也並不是處在一個虛有的「理想國」。它不是一些構思於烏托邦並強加在我們生活中的外在技術,也不是一組從理想化的「古典時代」中發掘出來,用以駁斥「過去」並彰揚「現代」的參照概念與規範。RSS 的相關技術與概念正在發生,持續已久,且並不是一個封閉圓滿的理想狀態。作為一種網路聚合(syndication)的格式,它本身仍是有歧見、爭議並且遭受挑戰的,然這樣的爭議動態無損於其核心位置,反而更彰顯出它的重要性(未來在對一些技術應用進行逐項分析時,我們將會談到 RSS 作為一種「隱喻」其背後蘊含的意義)。

對於 Web 2.0 的倡議者來說,在概念與價值上的參照對象不假外求,而正是對照於發生在當下的事物。他們試圖透過自我反思把握現在的處境,透過這樣的自我理解進行自我決定與自我實現,並且將這個等待著自我實現的「現代」標示為新的歷史階段,與「傳統」(即使這樣的傳統未曾發生)產生斷裂。

對於掌握了何謂「反思性」的社會學者而言,這樣的思維模式恐怕是再熟悉不過。然而對於多數人而言,Web 2.0 的語境是令人充滿困惑的。為什麼 Web 2.0 Meme Map 是未完成又具有指引作用的?為什麼 meme 在這裡不扮演文化傳承的意義,Web 2.0 反而聽起來像是某種科技炒作或流行操作?使用了演化(evolution)觀念與版本概念(意味著延續舊版本不斷修改)的 Web 2.0 如何又宣稱其是革命(revolution)而對立於 Web 1.0 的?為什麼 Web 2.0 看似為一組獲得清晰闡述的概念,似乎也是具有某種溝通共識的話語,但是到了不同的地區與環境,卻成了眾人各言其志、各自表述,彼此講述與詮釋內容大異其趣的狀態?為什麼 Web 2.0 的倡議者已強調了重點在於變革的觀念而非技術,卻還是有遭遇 Web 2.0 的人要強調以技術定位,努力將它納入中立的技術用語?且為何「技術」與「中立客觀」之間建立了想當然爾的等號?為什麼 Web 2.0 的倡議者談了大量的觀念變革,卻還是有遭遇 Web 2.0 的人非得要以某種市場經濟的理性話語「一言以蔽之」?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在 Web 2.0 的語境中存在不少似是似非的對比性語言(例如客體對主體、現代對後現代....等等)?而最重要的是:為什麼在如此矛盾而令人困惑的狀態下,這個語境卻還是吸引著人們入場說話,試圖說一說「Web 2.0 是什麼」,努力在裡頭掌握一些事物?

對於話語現象的諸端,關鍵也許在於自我關涉的反思現代性中理性的自我理解。而筆者在此並不打算進行深論,只想點出這樣的進路,以解釋為什麼要從探索語境的角度接近 Web 2.0 的命題。

在探入 Web 2.0 語境之前,讓我們繼續閒談一些周邊的事物。首先,對於 Web 2.0 概念有興趣的資訊社會學者們,也許可以閱讀(或重讀)全球資訊網(WWW)的發明者 Tim Berbers-Lee 1999 年所出版的「Weaving the Web」(台灣有譯本「一千零一網」)。在裡頭你也許會驚訝地發現,Tim 所提供的故事與他所敘述的夢想,可以直接幫助你串接出一個從 Web 1.0 Web 2.0 的觀念發展故事。這是一個既美好又危險的故事,美好之處在於它幾乎可以成為 Web 2.0 在理念上的入門書,危險之處則在於:讀者必須意識到這些理念對於網路技術的演進並不起主導的作用,也不適合用 Tim 的夢想直接詮釋技術開發史,諸多理由讓 Tim 的夢想必須藉助其他的搖槳者與舵手方能靠岸,Tim 本人甚至是晚至 2005 年底才建立了他的第一個部落格。但無論如何,如果非技術背景的你需要一本書協助建立從 Web 1.0 Web 2.0 在觀念上的連結,這是一本必讀的書籍。而除了觀念之外,它也可以協助你掌握一些全球資訊網的早期發展史,認識一些貢獻者。例如,在 1993 年協助 Tim 集結早期的全秋資訊網開發者,召開第一屆全球資訊網巫師工作坊(WWW Wizards Workshop)的人,是 O'Reilly 公司(一家在程式語言叢書出版方面享有名聲的公司)的 Dale Dougherty。也正是這位 Dougherty 2004 年提出了 Web 2.0 的最初概念,與 Tim O'Reilly 成為 Web 2.0 的主要倡議者。他們之所以具有號召力,能登高一呼而獲得眾聲迴響,是有一些實際的背景因素的。

下一回就讓我們進入 Web 2.0 語境,從 RSS 作為「隱喻」的三種內涵開始談起。

 

註一:引自「現代性的概念」,收錄在:哈伯瑪斯(2002)《後民族格局——哈伯瑪斯政治論文集》,曹衛東譯,台北:聯經。

註二:除了對於網路使用者的研究外,台灣的資訊社會學也也必要積極將觸角延伸到對於資訊產業的研究,陳豐偉從資訊產業的內部觀察,提出了一些十分值得資訊社會學者思考的文章,例如:http://www.eroach.net/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95  (accessed Nov. 30, 2006)

註三:參見:Lenhart & Fox, "Bloggers: A portrait of the internet's new storytellers", 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PIP%20Bloggers%20Report%20July%2019%202006.pdf (accessed Nov. 30, 200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