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薪家庭的家事分工與合作

鄭白玉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雙薪家庭,顧名思義,是擁有兩份薪水的家庭,一般而言,這兩份薪水分別來自夫妻雙方。雙薪家庭中先生和妻子都必須面臨工作與家庭兩方面的壓力。在社會變遷下,背負著新時代的意義,也是夫妻角色分擔的開始,所以在雙薪家庭中會面臨其獨特的壓力與難題。雙薪家庭的挑戰舉凡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心理壓力、家事分工、托兒問題、時間管理與休閒安排、親密關係的維繫、職場文化與公共政策…等多方面的議題繁多(高淑清,2000)。在本文主要針對夫妻家事分工與互助合作的議題加以探討。

 

貳、家事的定義

家事(family work)被界定為家庭中沒有付工資的家務瑣事及看顧養育小孩。而對雙薪家庭家事分工上所得到的普遍結論是:妻子仍然承擔較多的家事,即使在妻子的薪水高過先生的家庭亦然。雙薪家庭中的家事分工,一直是個複雜、具爭議性,但卻相當重要的課題 (高淑清,2000 )。根據唐先梅(1999)對家事工作的意涵歸納有以下幾點,一、家事的領域:家事就是家裡面的事情;二、家務的項目:家事就是煮飯、洗衣照顧孩子;三、家庭相關人物:只要跟家裡的人有關就是家事;四、執行的行為:在家裡面所應處理的都是家事。而家事工作的內容是相當多而且繁瑣,也會因個人對家務工作意涵的認知差異,以致對家務工作所包括的項目內容有所不同。例如室內環境的整理、佈置家裡、衣物的清洗和整理、清理餐後洗碗、切水果、燒開水、購物、買菜、購買日常用品和家具、植物和寵物的照顧、電器維修、開車接送家人、子女的養育、甚至經濟管理、生活規劃…等等。

 

參、兩性參與家事的差異

整體來看,家事項目的特質不同使得兩性在參與家事項目上,也會因而有所不同。兩性在家務工作特質上的觀念和參與情形,有許多差異之處,以表說明如下:

兩性在家務工作特質上的差異摘要表

家務工作

特質

兩性的差異

備註

女性

男性

例行性

與重複性

傾向負面的重複性特質

傾向中性的例行特質

 

彈性

家事可因狀況彈性改變執行

的時間,但卻仍要做

可彈性選擇自己想做

的家事項目及時間,

甚至可有是否要做的

彈性

 

繁瑣性

感到繁瑣及無奈,卻又不得

不做,很有壓力

雖亦認為繁瑣性,不

是其職責範疇,故沒

有壓力

 

性別

區分性

整體:女性工作

項目:煮飯、洗衣、清理家裡、帶孩子

(輕細工作)

整體:男性工作

項目:維修電器

(粗重工作)

依「體力分工」是男性提出性別區分的主要理由

階段性

子女年幼階段對女性工作及

家庭影響皆大於男性許多

子女年幼階段對男性

家庭參與仍有部分影

響,但對工作的影響

較小。

 

可替代性

為主要責任者,必要時可由

他人替代部分家務

是家庭中替代性的角

色,而非主要責任者

 

愛的表達

從對家庭的整體付出表達愛

從「協助」及「打游擊」的角色表達愛

 

     資料來源:(唐先梅,1999)

 

肆、「愛」是家事工作的特色

所以家事參與,可視為是家人互動表達愛意及增進夫妻及親子關係的一部分。而家事的參與,分擔與協助,其中包含的關心及愛不論是男性或女性都ㄧ樣。但是由於女性負擔大部分的家事,從家事的整體面來表達對家人的愛;而男性由於是從替代性的角色出發,因此多半是在家人需求時或是主要的家事負擔者無法執行其功能時才參與,然而其參與家事的出發點,仍有許多時候是站在,「愛」對方的立場,因此「愛」是家務工作最大特色之一。

 

伍、影響家事分工的家庭因素

    根據周玉敏(2001)雙薪家庭夫妻家務分工之研究結果發現:一、兩性對不同家務工作項目的參與仍維持傳統的分工模式,女性明顯負擔大部分的傳統女性家務工作(例如:烹調、衣物清洗、日常用品採購、子女照顧);而男性則大多參與傳統男性家務工作(例如:電器、汽機車維修)。二、在影響夫妻參與傳統女性家務工作的因素中丈夫是否會參與傳統女性家務工作項目是受到本身的意識形態所影響,但是妻子則為情境中「工作成就感受」的高低。三、影響夫妻參與傳統男性家務工作的各項可能因素中「社會化經驗」因素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在妻子方面受到父母家務分工模式的影響,而丈夫則受父母家務指派的影響。四、當比較所有影響夫妻參與家務工作的因素時發現,「結構因素」(工作因素及家庭因素)的影響力比個人意識形態或情境因素高,例如在家庭中同住人數愈多、子女數愈少,子女年齡愈大的情況下,家中傳統女性家務工作項目大部分仍由妻子來做;擴大家庭和其他類形家庭中的丈夫大多負責傳統男性家務工作或是妻子較少參與傳統男性家務工作。整體而言,家庭因素是影響夫妻家務分工情形的首要因素。

 

陸、「夫妻同心」與家事分工的相關

根據利翠珊、陳富美(2004),對北部育有學齡前兒童的夫妻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研究發現。一、男性比女性參與較少的育兒工作。二、教育程度高者,較將婚姻視為彼此相互協助扶持的場域。三、先生對於家事分工的公平觀,會影響親職角色支持與分工;而家庭價值,未對親職角色支持或分工有影響。四、太太方面,通常有強烈的家庭價值,較不重視家庭分工作的公平性。根據以上發現,提升婚姻中彼此感恩的心情,也就是「夫妻同心」的支持行為是最重要的。此研究的貢獻與發現首先是,在育兒階段中,彼此同心支持的程度沒太大差別,但先生協力分工的程度不及太太。其次為華人社會中家的理想的文化價值,提高了太太同心支持與協力分工的行為;西方社會人的公平的核心概念,則增加先生的同心支持與協力分工行為。三、家庭價值、配偶同心支持與協力分工都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恩情,其中「支持」要比「分工」更能預測夫妻恩情。

 

柒、工作與家庭雙重壓力的因應方法

如何因應工作與家庭角色的雙重壓力,重要的是要能找到角色之間的平衡點,一個人很困難能同時而且完美的執行工作及家庭將角色,但卻可追求一個最佳的平衡點,使每個角色的需求能依其需求的優先順序得到滿足。在雙薪家庭中,這個平衡點需要夫妻雙方共同來努力經營與維持,單靠一方的努力是很難達成的。

根據唐先梅(1999),在因應工作與家庭角色壓力的方法上,一、在家庭方面,可採用角色循環法,例如,當夫妻在規劃他們的事業及家庭時,應以兩人角色需求的最高點來劃分,建立一個平衡的角色扮演優先次序並做一些妥協。夫妻雙方可共同協商是否同時工作或個人的工作採用半職以滿足子女對父母角色的需求。(一)尋求家庭外的協助,社會資源協助法,例如,親戚、朋友、褓母及社會機構等皆是。(二)在家事上採節省時間和體力的方式,例如,安排做家事的時間和方法,或降低家事的標準。(三)適度的給自己與夫妻間留一些屬於自己或我們的時間,偶而減少多重角色所帶來的壓力;二、工作方面,公司可採用彈性工作時間、地點、工作分擔制,或在必要時期的留職停薪法,以減少工作與家庭雙重角色所帶來的衝突與壓力。

除了學者所提以上觀點,另筆者提出一些體驗,以供參考。一、時間安排與技巧的應用,筆者個人認為,在上班的工作上其彈性是比較少的,但是仍有一些方法可以運用,例如,(一)採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先安排好程序,動線也都佈置好不但較節省時間也較節省體力。(二)善用休假,規劃休假來處理部份家事或休息以減緩解除壓力,對身心健康是很有幫助的。(三)平常與同事溝通互助合作,例如,心有餘力時或同事有困難時多給予關懷與幫忙,若自己有狀況時會較容易找到支援,平日與人相處多多溝通與關懷,相對也是一種人際資源的儲蓄。(四)熟能生巧,家事分工與合作上,做久了,自然就熟能生巧,可節省很多時間外,尚有一些技巧與方法可以調整壓力。例如,做事有計畫,今天要做哪些事?買哪些東西?先想好了,路線如何走,或是利用順道為之,即可省下路途的時間!例如:缺什麼菜?攤位的路線都可先想好。(五)彈性準備餐食,很忙利用部份外食,或熟食加料,或採用較快煮的食品,也可以省下大筆時間。(六)採互相「搭配」而成休閒或運動,因家事種類很多,互相搭配來做,或採用分散式,或採用集中式,依狀況調整。有時家事會成為休閒或運動,例如:1、煮飯的時候,洗衣機可放衣服下去洗;2、洗衣機洗衣時間去看小孩功課,休息的時候就晾衣服;3、利用庭院空間照顧小孩的時候,給花花草草澆水、除草、掃地…;4、讀書或講故事累了就修剪花木或是室內吸塵等。家事雖然很多,家人一起合作,除了夫妻ㄧ起合作,小孩也可以幫忙洗碗、澆水、揀菜、丟衣服到洗衣機洗…寓教於樂的視情況來教導孩子並共同參與家事,除了協力分工外,慢慢的子女也從中學到一些生活的技巧。

不論是男孩或女孩,家事教導也要“中性”,而不是只教導女孩煮飯而不敎導男孩,只教導男孩換燈泡而不教導女孩;家事的從事與參與和一個人的學習和社會化息息相關,以前的一般家庭的傳統角色,包括家事也有傳統角色,這種“傳統”的家事分工模式需要調整,觀念和教育也要從小開始,以因應家庭結構的改變或具備以後獨立生活的能力。二、還可以運用「以金錢換取時間或體力的方式」來處理家事,例如:(一)、固定或視情況請人清洗房子,專人大掃除後自己維護是內清潔就簡單得多。(二)、接送小孩也可請安親班代勞,(三)、同事互相合作,去一趟同事的小孩一起接送,採共同輪流的方式。(四)、小孩臨時托顧,除親戚、朋友、鄰居可幫忙外,亦可透過該學校師長,請到可勝任的工讀生陪伴,或臨托機構幫忙,以解決不時之需。

 

捌、結論

筆者除了提供一些因應雙薪家庭家事壓力的生活經驗外,也非常認同夫妻同心的重要。在家事協力分工上,也與其的他家庭經營相同,夫妻同心有其重要性。夫妻倆人能同心互相支持,在家事分工上,在兩人之間仍需取得一個平衡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夫妻倆人在家庭和工作兩頭忙,相對的陪小孩的時間減少,ㄧ定得多注意家人在一起時的互動品質。陳富美、利翠珊(2004)指出不同情感狀態的夫妻,在家事分工上呈現顯著差異。事後分析顯示在教養分工的部分,你儂我儂型的夫妻不論是先生太太,彼此的參與程度都最高,顯示夫妻關係與親子互動間的良性循環。又發現太太本身的勞務分工程度,同樣較具情感性的意義。夫妻感情好,太太較願意去做,太太做得較多,夫妻感情也較佳。高淑清(2000)認為對大部分的雙薪家庭的而言,生活的目標在於兼顧家庭關係與事業成就,以求得一個滿意的平衡點,確保雙薪家庭的實質成功,並非只是倖存於工作與家庭壓力之下,而是積極創造、發揮關懷分擔的真精神,夫妻同心協力共同為雙薪家庭的未來規劃美好藍圖。在新世紀的挑戰中,雙薪家庭的普遍化,當面對個人成長、工作生涯的發展與經濟壓力時後候,能健康的因應和平衡家庭與工作的生活壓力。

 

參考文獻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1-154。台北市:師大書苑。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1)。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周玉敏(2001)。雙薪家庭夫妻家務分工之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生活科學學報,7233-262

唐先梅(1999)。從家務分工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學研究,4131-173頁。

陳富美,利翠珊(2004)。對偶資料的分析:以夫妻情感及家事分工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

唐先梅(1998)。工作與家庭生活。載於國立空中大學,家庭概論。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