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老少配在婚姻中的關係

周盈秀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也許是中國人深信這句話的關係,每到年關前,紅色炸彈是漫天飛舞,稍來親朋好友的喜訊,而每當收到喜帖,你我可能都難免的會對這對新人品頭論足一番。門當戶對、郎才女貌,是中國人傳統在面臨婚配時的慣有觀念,轉換成現今的說法就是學歷、身家背景、社經地位要相當,且最好男方能略優於女方這樣的婚姻斜坡,好能擔負起養家的重責大任。而除上述的條件外,「年紀」也是眾人關心的話題。

 

一般大眾擇偶的年齡差距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1994年的統計資料,在臺閩地區結婚對數中(按新郎及新娘年齡來分),結婚的對數排名及男、女性的年齡如表一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7

26

26

27

27

27

29

25

29

28

29

26

26

25

27

26

25

27

25

28

27

29

27

表一結婚的對數排名及男、女性的年齡

由表一可知,就生理年齡來看,台閩地區男、女性結婚年齡分布的範圍主要為25歲至29歲,擇偶年齡均傾向同年,且女傾向選擇年長自己的男性,男性則傾向選擇年齡小於自己的女性;兩性的年齡差距都在兩歲以內;第一組女大男小的婚配對數排名第十七,女性為26歲,男性為27歲,年齡的差距亦僅一歲。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男性成熟較女性為晚,男大女小可調和成熟度的差異;再從傳統父權社會的角度來看,男性年齡大於女性,可提供女性溫暖的避風港,並扛起養家的重責大任。林秋萍(2002)指出,「年齡」主要是指生理與心理成熟的年齡,而實際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年齡差距太大的婚姻會有許多問題,往往不太美滿。至於是否一定要男大於女,則要顧慮思想上的差距,及對方親友的接納程度而定。一般而言,相差八歲以上算是年齡差距較大,要多考慮,而四歲以上,要視心理的成熟度。

 

女大男小接受度提高

根據李元墩、鄭瓊月(1995)所做相關擇偶偏好(mate preference)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一般影響擇偶的重要條件可以分為九類:身材相貌、人格特徵與氣質、聰明才智與才華、社會階級與地位、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年齡、職業、財富等,研究中指出年齡確實是影響擇偶的條件之一,且男大女小是一般大眾所期望並認可的,顯示在即使在高度工業化及民主化的台灣,婚姻價值仍是受到傳統社會的影響,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時下的年輕人對女大男小的組合已顯現出不排斥且接受的態度;在國外,根據英國「未來基金會」(1998)的一項調查顯示,女大男小的姊弟婚配人數,相較於三十五年前成長一倍,如今在英國,每四對夫妻中就有一對是姊弟配。探究其原因,英國女性經濟獨立、觀念開放,透過手機、電子郵件等科技產品出現,讓社交圈打破地域限制,加上離婚後再婚率的提高,都是姊弟配趨勢的主因。

 

老少配,配不配?

2004年底,最為街頭巷尾所津津樂道的話題莫過於八十二歲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迎娶二十八歲的碩士生楊帆小姐,差距五十四歲的忘年之交互許終生,在當時有媒體對這此事下的結語是:「散發著人性化光輝和超越世俗的勇氣」、「這分愛是人格魅力的引力,洋溢著知性之美」,亦有相似的婚姻背景的李敖說道:「這是每一個八十二歲男人的願望」。但當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例如與楊振寧先生是校友的老人大學副校長袁凌雲先生便表示不適合、不羨慕,兩人想法差距過多,生理也難滿足。但綜觀社會上的輿論還是寄予祝福的。不過,反觀2001年的小鄭和莉莉這樁同樣是老少配的事件(男十八歲、女五十一歲)便沒有這麼幸運了,除了小鄭的父母強烈的反對外,透過媒體的報導,社會大眾一陣譁然,大嘆小鄭年輕短視,有報導更甚而下了「令人悲哀」的評論,雖然最後這樁婚事以男另結新歡,女又愛上外勞而成鬧劇式的結束,不過,卻在社會上興起一股老少配的討論。其實在國外,老少配的例子亦不勝枚舉,如美國一位女教師愛上十四歲男童,並二度懷孕,後此位女教師因「誘拐未成年者」而入獄,近日才出獄,並與當時的男童現已滿十八歲的他步入禮堂;好萊塢的明星黛咪摩兒與艾希頓庫奇、麥可道格拉斯與凱薩琳麗塔瓊斯等都是著名的老少配。

根據KenrickKeefe1992年所做的研究指出,美國的男性幾乎一致地希望,擇偶的對象為年紀比他小的女性。而男性年齡的大小,對於女性比他小多少歲有顯著的影響,男性的年齡越大,所希望的對象卻越年輕,如三十歲男性偏好小他五歲的女性,而五十歲的男性則偏好小他十歲到二十歲的女性。英國老年學研究中心教授阿斯漢也發現,英國姊弟婚的人口比率從1963年的百分之十五,增加至1998年的百分之二十八,多了將近一倍;同一段期間,妻子比丈夫大六歲以上的比率,也從百分之三上升為百分之七。

老少配,配不配?其實因人而異,但從上述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兩項指標:一、男大女小的接受度要比女大男小的接受度高,男性年紀越長,選擇性越多;二、社經地位影響著一般民眾對老少配的評價,較高社經地位的老少配婚姻會比社經地位較差的要被大眾所接受或認可,且擁有較多的正面評價及祝福。

 

老少配的形成因素

老少配的案例已不在少數,這樣的組合究竟從何而生呢?「環境」是個重要的因素,可從中國人說的「日久生情」、「近水樓台」看出端倪,心理學家Maslow1968)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美國心理學家Richard Udry1974)曾提出擇偶流程,乃是以同質論的觀點分析個人選擇配偶的過程,在地緣關係相近的人群中,尋覓相互欣賞的對象,藉著相似背景與人生觀為橋樑,達到心靈上的共鳴與互動,進而彼此承諾、共結連理。將「愛與隸屬」來解釋「日久生情」,將Richard Udry得地緣論解釋「近水樓台」似乎行得通。林秋萍(2002)綜合上述觀點繪製了擇偶流程圖,如圖一所示:

圖一 擇偶流程圖

老少配的優勢

隨著老少配案例的增加,不免令人懷疑,老少配的優點為何?怎能令人甘之如飴呢?以下有四點歸納,分述如下:

一、互為導師:

年紀大的一方,人生閱歷較多,可以識途老馬、楷模之姿,為年紀輕的一方在生涯規劃或人生道路上,提供方針,引導其前進;年紀輕的一方,在現代社會的學習力及觸角均較年長者為佳,亦可提供其學習的面向,雙方互為生活導師,均可受益。

二、資源的支援:

通常年紀大的一方,社會歷練較充足,所擁有的資源較豐富,可提供另一方經濟或人際上的援助。

三、擴大生活圈:

因年紀的差距,彼此的社交領域必有所不同,若能融入彼此的生活圈,將可增加自己的生活面向,將觸角延伸出去。

四、增添生活樂趣:

不同的人生經驗、不同的思維,可為自己原本單一的思考模式插入新的扉頁,增添生活的樂趣。

 

老少配面臨的困境

老少配,婚後是否就如同童話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呢?在現今的社會中,老少配因年齡差距過大,仍未被社會大眾完全接受,所以仍有重重關卡待解決,其所要面臨的問題,筆者歸納為四類,茲分述如下:

一、刻板印象與輿論壓力:

在一般大眾的刻板印象中,老少配還是個備受質疑的婚配結構,並遭受許多負面的責難。而就Bronfenbrenne1979)生態系統理論的觀點,人自出生以來,即活在父母的教養態度(小系統)、周遭親友的關切(中間系統)及社會文化價值觀(大系統)的體系下,所以,一旦你的選擇不符合大眾的期待時,勢必要面臨家人的反對、街坊鄰居的懷疑,甚至社會大眾的批評,在此一不受祝福的聲浪中,甜蜜的愛情可能會就此打住或得面臨與家人決斷的情況。

二、心理的調適:

不同的時空背景所孕育出的人格特質,代溝的產生是無庸置疑的,當彼此要進入對方的世界時,這是需要考驗的。務實穩重的你,是否可以接受天真浪漫的他(她)?聽慣民歌的你,是否可以接受跳街舞的他(她)?許多觀念上的差異,加上原本生活圈的不同,在溝通不良的情況下,往往就會成為衝突的導火線,甚至導致走上分手一途。愛情的開始,戀人們的外表往往裹了一層糖衣,對方看到大多是優點,但相處久了,糖衣慢慢溶化,真實的自己便會袒露在大太陽底下,此時心理的調適是無可避免的。

三、生理的調適:

因為年齡的差距,在外貌上難免就會有老、少的分別,愛情正濃時,外貌也許不重要,但日子久了,你是否能接受跟一個歐吉桑(歐巴桑)一道出門?再者,身體的機能也會隨著年紀大而漸失功能,另一方年紀輕輕此時便要擔負起照顧者的角色,如此的夫妻關係,走來將十分艱辛;加上,其中一方可能會因年事高而先離開人世,年紀輕的一方在往後的歲月將孤單一人,此種婚姻關係年輕一方能否接受,在決定嫁娶之前,就應思考清楚。最後,再就影響夫妻關係亦有舉足輕重的「性」來看,老少配是否能滿足彼此在性方面的需求,或者是生兒育女的期望,亦值得思量。

四、社會交換理論:

許多老少配的案例中,其中不乏是因對方擁有的資源較自身為多才互訂終生,常見的條件是對方擁有豐厚的社會資源,如權力、地位或財富,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可能是本身的美貌或智慧)換取最大的利益,此種交換酬償的婚姻,一旦失去利益,能否繼續維持便堪慮了。

 

老少配的溝通

在了解老少配的優勢與困境之後,筆者認為,在選擇交往或婚配對象時,在說出「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之前,應先縝密的思考、多方的考量,並捫心自問,能否接受接踵而來的人生中現實的考驗或困境。廖永靜(2005)每個人的感受度不同,愛情無所謂的誰是誰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當選擇了對方,真心的溝通、相互的信任和無私的包容,是促進雙方能長久走下去的法門,尤其是「溝通」,更是雙方都應重視的課題。

說到溝通時,不僅是老少配,一般年紀差距小的夫妻也常會有一些不良的溝通情況發生,例如:讀心術的神話,認為對方「應該知道我要的是什麼」;非語言的傳遞,如不當的手勢、體態,造成溝通的困難;愛的表現就是全方位的介入,二十四小時積極關注;只有發生衝突了才需要溝通等,諸如上述的例子,都是一些迷思及問題,需要加以澄清。以認知理論來看溝通,此派學者認為從認知到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家庭成員的適應力更加良好,並使雙方的行為做更好的調整;以家庭系統理論來看,溝通強調的是過程,且不是侷限在個人,夫妻是重要的次系統,常透露出家庭的整個問題,所以夫妻要盡量避免規則的僵化,多做全面性的溝通,方能使兩人的情感更加凝聚。

兩個不同世代的人,相處時的爭執是難免的,但爭執背後要學習的是:問題是否真正解決了?是否促進我更加了解對方?我了解對方的想法了,但我是否能體諒或包容?下一次我該如何和對方溝通或互動?以老少配來說,既然都能突破傳統的束縛了,雙方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因」-相遇的因、「緣」-相知的緣、「份」-相守的份,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參考文獻

朱建民(2003)。男女想法是否有別。應用心理研究,17 34-38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應用心理研究,1789-119

張維安(1994)。生活世界與兩性關係。婦女與兩性學刊,5109-131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江宜倩(200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著(2003)。家庭教育中溝通問題解決之議題。家庭教育學(頁373-410)。嘉義:濤石。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載於葉光輝主編,家庭心理學-系統思維觀點的探討與應用(頁21-30)。台北:五南。

Norman Goodman1995)。婚姻與家庭(陽琪、陽琬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