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Web 2.0 與社會學 (1)

胡嘉志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email: maurice.hu@msa.hinet.net

 

從「電子邊疆」到「Web 1.0」

1999年,Lawrence Lessig在寫作《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1》時,曾以幽默諷刺的口吻描繪當時美國一些「網路新居民」對某些概念所可能擁有的困惑。他認為這些新居民也許無法體會某些發展於「電子邊疆社群2」的概念,例如「網際空間 (Cyberspace)」與「虛擬社群 (Virtual Community)」:

「對於網路新手來說,對於這些單純使用電子郵件或在全球資訊網上衝浪的人們而言,有個『社群』在網路上是有些古怪的玄思奇想。怎麼會有人把這些充滿廣告和米老鼠動畫圖示的網頁想成是社群,或甚至是空間?對腦子清醒的新手來說,這聽起來就像那些大力宣傳炒作Java程式語言(hype on Java)的陳詞一樣。3

Lessig在當時所描述的所謂「網路新手 (newbie)」,是一群隨著全球資訊網(WWW)湧入網際網路,以瀏覽網頁為主,而較少參與線上論壇與交流的網路使用人口。這些使用者所經驗到的是更多的頻寬及圖文並茂的網頁,他們回歸為訊息的受眾,成為大量網頁的沈默瀏覽者。而相較於這些網路新手,則有另一群「老手」是在WWW興起之前的網路發展初期即進入網際空間,體驗過那種建基於文字之上,人們聚集在一個空間中彼此靠著文字溝通交往、建立虛擬社群的網路生活。

Lessig認為,儘管當時這些網路上的沈默大眾也時興透過線上聊天工具進行「互動」,也就是「聊天 (chat)」,他們卻無法體會到早期的電子邊疆拓荒者們對於「溝通、對話、交流」(比聊天更多的)的實踐與想望。那些拓荒者們參與許多MOOs或像是WELL這樣從BBS發展起的論壇,懷抱對於「虛擬社群」以及「公共領域」等理想而生活在網際網路上,然而那樣的社群氛圍與溝通價值恐怕是WWW衝浪者難以理解的:

「的確,網際網路開始轉向『聊天』的世界,但姑且不論大多數的聊天空間總繞著性愛打轉,那種聊天也不是構成WELL的本質。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真正的聊天或MOO是什麼——也許人們曾聽聞過關於那些事物的話題,但他們並不瞭解那些東西到底是什麼。他們無法體會實際生活在WELLMOO的社群之中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對於網際空間的感覺已經改變了...社群、交流與對話全都在某個特定的空間類型中欣欣向榮,而在另一個不同的空間類型裡絕跡。4Lessig教授不是一個網路社會學家,也無意嚴謹地分析網路使用者的行為5,他在這裡對於兩種類型的網際空間以及兩個世代的網路使用者所做的區分,僅是表現出他對於網際空間樣貌變遷,以及「消逝中的早期虛擬社群」之緬懷。

且不論 Lessig 的感懷是否有足夠的經驗事實支持6,他在敘述中所呈現的張力,多少對應了美國當時在虛擬社群發展上的困境:在WWW的世界中,大量的網頁成為瀏覽者在網際網路上的主要眼球活動之一,但WWW卻還不是一個經營虛擬社群的良好環境。

當時,大量網站中的網頁仍然是以HTML格式為主,偏重於「靜態」的(靜態並非指網頁沒有動畫,而是指網頁作為一份份獨存的文件,其內容不依賴數據庫,在瀏覽者點閱後,將網頁從伺服器傳送到瀏覽者電腦)、「內容表現」的(以網頁形式向讀者展現作者所生產的內容,這多少意味著仍存在固定的「作者—讀者」一對多的關係)、「單向」的(瀏覽者從一個單向連結進入這個網頁,單向地接收網站提供的資訊,然後經由另一個單向連結出去)網頁呈現。想像一個素樸的個人網頁,就像是一棟透明的小屋,路人必須先走到這棟小屋的門口,才可以從外頭看見屋內的若干擺設。但即使你看得見小屋,又要如何與主人打招呼呢?姑且不論正在衝浪的你也許無暇駐留就要趕往下一個網頁(WWW的低黏性),若真要尋找互動的管道,那麼小屋外頭或許還有個小小的電子信箱,信箱旁掛著一個留言板,這是你可以跟小屋的擁有者或管理者互動的少數方式。其中,電子郵件是美國最廣泛使用的網路溝通與社群工具,然而若只是寄信給內容管理者,其互動性並不直接表現在網頁上。而留言板文化後來雖然成為日本網際網路的特色之一7,卻未在美國有所發展。

對於虛擬社群在WWW上發展的困境,資訊社會學的研究者們其實不需要太深入地探討千禧年前的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應用與普及的狀況,只需要回顧美國早期對於「虛擬社群」的研究與論述,就可以發現他們絕少啟發自網頁。舉例而言:RheinGold 的《The Virtual Community8》—啟發自BBS站「The Well」;Dibbell的《My Tiny Life9》—MOOLambdaMOO」;Turkle 的《Life on the Screen10》—MUDsReid的《Electropolis11》—IRCBarry Wellman 以電子郵件等各式網路通訊工具為主的大量研究,則成為北美調查研究網際網路對社會網絡影響的重要基石。但是,「網頁」是否在這些研究與論述中扮演有效的角色呢?在當時常見的互動性較佳的網路工具還包括了聊天室、各式及時通訊軟體、新聞群組、討論板與論壇、電子郵件通訊名單等等,有了這些豐富的網路工具,以及聰明運用這些工具擴展他們線上生活的網路使用者,我們作為資訊社會學的研究人員,總是能夠發現取之不竭的研究素材,能夠見證並深入探討各類線上人際關係與虛擬社群的織體。然而相對地,我們對於一些介面在發展虛擬社群上所遭遇的困難,以及舊虛擬社群的崩解陷落,卻往往只能沈默靜待下一波科技浪潮成形。

千禧年的春日午後,「The Virtual Community」的作者 Rheingold 在東京街頭看著人們以手機傳遞簡訊,啟發了他對於「下一波社會革命12」的寫作靈感。地點在東京,而不在美國,Rheingold 自己也追問了為什麼美國沒有形成簡訊文化。主要討論的科技是行動通訊與無線網路,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前段,眾家大力炒作的科技。「The Well」的榮景今安在?以 WWW 為介面的虛擬社群環境如何壯大?嘿!那是重要的問題嗎?電腦快消失了,未來將會是一個「有意識器物的年代」。

回到 1999 年,回到那位感懷著早期虛擬社群消逝的 Lessig 教授。他的前揭言論看來保守悲觀,但卻是這樣一個悲觀主義者在兩年後舉起了「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 的大旗,為數位著作權的務實取徑點亮新的明燈。在《Code》一書中,他將網際網路的虛擬社群發展寄託在商業活動上:「網際網路最新的『社群主義論者』可能是商業活動。許多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作品指出,網際網路上的商業活動成功之道,在於『虛擬社群』的發展。13」然而,在他所列舉著作中,卻有作者語帶保留地提醒著想投入虛擬社群商機的人要慎選平台。以WWW為主要介面的網際網路恐怕還不夠成熟,也不乏線上服務的擁護者建議像美國線上(AOL)那樣另外提供登入線上的軟體服務:「他們說熟悉科技的用戶或許覺得『網上衝浪』很容易,但是如此雜亂無章的網路永遠會令大眾市場裹足不前...他們相信用戶傾向於『定居』在一個自己熟悉的、能夠滿足個人需求的網路環境。14

曾在BBSThe Well」這類登入式線上服務中見證虛擬社群的 Lessig,或許能同意上述的觀點。然而AOL社群並不是一個能讓「老手」們歡慶的例子。「永遠的九月(Eternal September)15」一詞,是 Usenet 的老手們譏諷大量隨著 AOL 湧入新聞討論群組造成「劣幣逐良幣」現象的俚語。當時在WWW上的虛擬社群還有待發展,而網際網路徒增的使用規模以及成員異質性,則考驗著既有的技術如何維持他們的社群原貌。各處的新聞討論群組面臨著質與量之間的矛盾,大量的垃圾廣告信與病毒正攻擊著電子郵件,聊天室的管理者為所謂的「不當內容」及垃圾信而傷神,社群自身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逐漸喪失動力。要讓集中式的虛擬社群(例如 BBS、角色扮演的線上遊戲、各式各樣登入後就地經營的社群網站)保持活化,必須仰賴大量的技術開發人力與社群管理人員。而舊技術會衰老,失去開發空間,或有技術人員離去。社群管理則會不斷面臨社群內部的管制與政治問題。諸多複雜的問題使得舊社群凋蔽、挫敗、瓦解,而這些挫折的經驗基於複雜性以及舊技術的淘汰,並不容易轉譯成新虛擬社群的智慧。

集中化的虛擬社群有利於使用者的參與以及社群認同,但過度強調在一個平台上頭整合一切、表現一切的思維,對於網路的使用者以及服務提供者都是一項負擔。使用者本身有可能會過於強調在單一平台之上透過緊密的人為相依與限制完成「社群的實現」,LambdaMOO 的政治運動是一個十分經典的例子。而當大型的入口網站越來越強調社群經營,漸漸開始推出各種整合式社群服務時,整個網站不見得會因此讓社群壯大,反而越來越像是一個迷宮,裡頭則存在著大量荒廢的花園,挫折的社群的遺跡。這些努力提供「全套服務」而非專注做好一個服務的商業網站正步履蹣跚地走入燒錢的地獄,而就不願依附商業網站而想要搭蓋獨立網站的一般個人來說,由於無法直接在網路上組裝各項服務,也很容易掉進「自己買機器、編寫程式、維護主機、編寫網頁」這種高技術門檻、大量時間消耗的「一切自己動手做」DIY泥沼16

技術人員實踐自身的資訊倫理17,克服 WWW 互動性與參與性問題,並使 Web 服務更開放、易用而豐富的努力從未停止過。在千禧年前後,今日多數主要的技術已發展成熟,而在應用上,許多網站能提供更動態的網頁表現,也漸漸理解到使用者留下來的足跡與資訊能帶給他們什麼(例如 Amazon eBay)。當內容管理系統也開始被利用在「讓使用者輕鬆發佈他們的創作,組織他們的資訊」時,像是明日報的「個人新聞台」這樣迅速凝聚出虛擬社群的網站也出現了。當然,從技術廣泛應用到革新觀念的深植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要走,只是先前被炒作得太過的網際網路產業已不再能一帆風順地航行到那個階段。2001 年的達康泡沫化(dot-com bubble)將網際網路的市場作了一番大清洗,明日報的網路實驗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宣告終止退場。帶些諷刺地,直到個人新聞台展開自救,明日報的主事者才真正瞭解到新聞台的社群力道18

今日的人們稱那個年代為「Web 1.0」,以對比於「Web 2.0」的概念。這組概念並不是在述說著實存於網際網路技術中的歷史分期,而是在表達困境與突破之間的張力,在技術普及與觀念革新見露曙光的前夕,欣見一段漫長的,充滿冒險、尋覓、困惑與挫折的年代之終結。在技術的編年史中,人們無法從技術發展的陳列中找到那樣的張力;在過於歡慶技術未來的樂觀書寫中,人們也不容易從中閱讀到在 Web 2.0 原初語境裡頭,那種亟欲從挫折中尋求智慧的思維。

Web 2.0」的第三次正式會議在今年(2006)的十一月七號到九號舉行於舊金山,而台灣也在九月底的時候舉辦了一次「Web 2.0 國際研討會」。這個詞看似要成為下一波被大力炒作的網際網路流行術語,但由於它的內含牽涉甚廣,而不只是商業口號與技術名詞。

在台灣,網際網路的歷史從「拓荒時期」到「百花齊放」的時空間隔較短,今日寬頻與行動通訊的發展程度都相當高,各式網路通訊工具普遍地被活用著,且人與人實際的地理空間距離較小,線上與線下的人際交往較為緊密;網路上的各式創作與文化十分多彩,BBS仍活躍在校園中有其獨特的文化,而角色扮演式的線上遊戲風潮則讓虛擬社群更顯豐富。我們有幸浸淫在豐富的網路體驗中,反而不太容易去同理 Lessig 的「老手」感懷。我們對於「網路社群」的體驗顯得如此自然,反而可能會對於其他地域歡慶部落客社群的現象覺得有些不適應。而目前對於 Web 2.0 的初階段體驗,也容易集中在「網路近用與個人出版的成本下降」這個面向19,甚至也可能有人會產生「Web 2.0 是個冗贅名詞」的無意義感,懷疑那會不會只是另一次科技炒作 (technology hype)20。像這樣的「眾說紛紜」,正是一個名詞結合其在地脈絡逐漸形成一個語境的徵兆。

Web 2.0 在台灣會形成怎麼樣的語境,終究還是要決定於論述的參與者發予其什麼樣的內涵,展開什麼樣的對話。而在 Web 2.0 的語境形成過程中,資訊社會學者們準備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提供什麼樣的見解與視角,設定什麼樣的議題呢?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在以上的故事中,筆者以「虛擬社群」的發展作為切入點,試圖在勾勒出所謂 Web 1.0 的位置同時,凸顯出美國網際網路發展脈絡中所存在的張力,並準備探詢從社會學的角度連結 Web 2.0 議題的可能。在未來若有機會,筆者希望能與各位繼續分享關於 Web 2.0 底下所涵蓋的各項技術內涵與實作經驗意義,他們與社會學之間的可能連結;並為「虛擬社群」的展望,以 Web 為基礎型態更複雜的社會性動態網絡,以及目前 Web 2.0 在台灣正生成中的語境,提供一些個人解讀與研究心得。



1 Lessig, L. (1999).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NY: Basic Books. Lessig 教授對於此著作提供持續更新的Wiki版本協作的網址在http://codebook.jot.com/WikiHome。劉靜怡教授則提供中文印刷譯本:劉靜怡[]2002)《網路自由與法律》,台北:商周。以下引用為筆者直接摘譯自Wiki版本。

2 這裡指喻的是在九零年代初期成立的電子邊疆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成員,他們在BBS站「The Well」集結,形成早期的虛擬社群。

3 Lessig, L.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Ch.6",
http://codebook.jot.com/Book/Chapter6/Ch6Part1 (accessed
Oct. 31, 2006).

4 Lessig, L.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Ch.6",
http://codebook.jot.com/Book/Chapter6/Ch6Part1 (accessed
Oct. 31, 2006).

5 「老手」(veteran) 對於「新手」(newbie) 的成見在虛擬社群中亦是常見的現象,老手們較容易感嘆新手們不進入狀況,並對於湧進的人潮是否會威脅原有社群氛圍而感到不安。而若要從研究角度實際比較美國當時網路新近使用者與較資深使用者的上網行為,以下這份研究較有幫助:
Horrigan, J.B. "New Internet Users: What They Do Online, What They Don't,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Net's Future", 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New_User_Report.pdf (accessed
Oct. 31, 2006)

6 Lessig 的感懷也許主要來自於;當時美國早期經營虛擬社群的站台與工具已開始式微,早期虛擬社群對於參與成員來說也有特殊的懷想與意義。然而若從 Barry Wellman 等社會學者的研究取徑來看,美國人是更有效地利用網際網路的各式互動工具增進人際關係連帶,發現志趣相合的同好。除了 Wellman 的研究之外,類似研究亦可參考以下兩份在千禧年前後的調查報告:
Rainie, L et al. "Tracking Online Life: How Women Use the Internet to Cultivate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Report1.pdf (accessed Oct. 31, 2006)
Horrigan, J.B. "Online Communities: Networks that nurture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and local ties", The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PIP_Communities_Report.pdf (accessed Oct. 31, 2006)

7 日本留言板文化中最著名的例子是 2chhttp://www.2ch.net,在台灣以《電車男》故事的發生地點廣為周之。

8 Rheingold, H. "The Virtual Community", http://www.rheingold.com/vc/book/  (accessed Oct. 31, 2006)

9 Dibbell, J. (1998). “My Tiny Life: Crime and Passion in a Virtual World”, NY: Holt.

10 Turkle, S.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Y: Simon & Schuster.

11 Reid, E.M. "Electropoli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On Internet Relay Chat",
http://www.irchelp.org/irchelp/communication-research/academic/academic-reid-e-electropolis-1991.html (accessed
Oct. 31, 2006)

12 Rheingold, H. (2002). “Smart Mobs: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 NY: Perseus Books Group.

13 Lessig, L.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Ch.6",
http://codebook.jot.com/Book/Chapter6/Ch6Part1 (accessed
Oct. 31, 2006).

14 Hagel, J. & Armstrong, A.1998)《網路商機:如何經營虛擬社群》,pp.264,朱道凱譯,台北:臉譜。

15 可參閱維基百科「永遠的九月」條目:Wikipedia contributors, "Eternal September,"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ternal_September&oldid=80697245 (accessed
October 31, 2006).

16對於在 Web 1.0 時代中個人要自力開發網路站台所可能遭遇的困境與挫折,陳順孝老師根據他的實作耕耘經驗,做了十分具有參考價值的分析。參閱:
陳順孝(2006)《打造自己的媒體——Web2.0 時代的新聞網站建構》,http://www.ashaw.org/files/20060921.pdf (accessed Oct. 31, 2006)
文中也對於 Web 2.0 的觀念與實作提供了簡明完整的引介。

17資訊倫理產生於資訊組織實作中的價值觀與審美方法,可參閱:林克寰(Jedi),《如果部落客沒有做部落客的事》,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5419.html (accessed Oct. 31, 2006)

18 莊國辰(2001)《「網運228」明日抱個人新聞台自救始末分析》,pp.34,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例如:http://blog.yam.com/miula/archives/1905966.html (accessed Oct. 31, 200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