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新台灣之子的學習障礙及人際關係不佳之

語言因素及解決之道

任樹同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前言

社會上充斥著對新台灣之子的質疑,質疑其學習能力較差,人際關係不好等等。其實,客觀而言,新移民配偶的年齡,普遍要比台灣配偶來得年輕,在身體狀況較好的情況之下,新生兒出生時的健康情形自然也會比較好,尤其大部台灣男性之所以選擇外籍配偶,主要也是以結婚生子為目的。[1]所以在先天條件上,新移民配偶應該有較大的機會生出健康寶寶。而且外籍配偶多半沒有工作、專心在家帶小孩,因此親子互動時間,比台灣籍配偶多出許多(陳鈞凱,2005)。但是其本身大多因為環境文化不利,語言學習環境較差,容易導致孩子發展落後或異常,而這種現象在每個族群身上都有可能發生。不單是東南亞國家。

 

壹、語言因素對學習障礙影響之範例----以客家學生為例

數年前,我在東勢客家庄任教國小六年級時,學校裡有很多客家學生,其中班上有一位被前一位導師認定為智能障礙,因為他總是跟不上學習進度,問他問題,總是眯著眼睛不會回答。剛開始接這個班級的時候,我也認為他應該是位智能障礙的學生,他連寫字都像在鬼畫符。後來,輔導主任卻跟我說,他其實不是智能障礙,而是語言方面有障礙,我起先不相信,後來經過觀察,發現他其實在機械操作方面很有天份,下課時跟同學打鬧時,口中說的是成串流利的客家話,有一次,隔代教養的阿公來開班親會,開到一半,竟用客家話生氣的大聲說:「我都聽不懂,請老師說客家話啦。」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在家裡,一直是用客家話在與家人溝通,根本沒學過國語。難怪老師用國語問問題他聽不懂,也不會回答;不會說,怎會寫。後來輔導主任固定用客家話配合著教他國語,果然在學習方面有些微的進步。

貳、語言因素對人際關係影響之範例----以自身經驗為例

從小,我就很喜歡去外婆家,每次只要一聽到要去「外婆家」三個字,就會興奮得不得了;可是當我漸漸長大,發現外婆家的人都說著跟我不一樣的話,外婆家都說閩南語,而我的閩南語很差,雖然勉強可以溝通,但總是對於某些發音或說法感到尷尬;久而久之,去外婆家對我而言,開始成為夢靨,偶而跟媽媽去一次,一整天都不想開口說話,好像變成口語障礙。從不敢講話到不想講話的歷程,讓我對語言環境不利的新台灣之子在學校的處境充滿同理心。

 

參、問題在哪裡

家附近有一位來自越南的新移民女性小鈴,生性非常開朗,喜歡到處串門子。總是笑容滿面,初見她一對兒子時,心中非常驚訝,他的一對兒子表情呆滯,反應遲緩,怕生,不善與人互動,一看就感覺是發展遲緩的樣子,小鈴說曾送去醫院做過鑑定,醫生卻說智力上沒有問題。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北醫小兒科醫師葉健全表示,外籍配偶生的小孩,學齡前的確易因語言問題產生發展遲緩、認識混淆等情況,但這只是階段性、過渡性的問題,長大後就能慢慢改善(陳怡妏,2005。)[2]

就好像上述兩則故事:我跟媽媽那裡的親戚因為語言關係而疏離,造成人際關係的退縮;我的客家學生因為只會說客家話,使他上課完全聽不懂,造成智能障礙的誤會。

肆、兒童發展遲緩的定義

發展遲緩的定義是未滿六歲的孩子在生長與成熟的過程中,有發展速率緩慢或是順序異常的現象。更詳細的說,發展遲緩兒童係指六歲以前兒童,因各種原因(包括腦神經或肌肉神經、生理疾病、心理社會環境因素等等)所導致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等方面,有發展落後或異常的兒童。

大多數發展遲緩的成因是未知的,目前能夠被瞭解的原因僅只25%左右。在已知的原因中,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是最大的,包括:營養、家庭環境刺激、基因突變、先天疾病、後天疾病等(殘障聯盟、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2005)。

伍、建立正確的的心態

由兒童發展遲緩的定義可以發現,大多數遲緩現象是來自於可以事先預防的語文環境因素,政府應該提出方案來有效解決,在新台灣之子尚未入學前,對新台灣之子進行語文能力方面的早期治療。不過這方面,本人參照教育部所發文宣品,看不出政府有對學齡前兒童做出前瞻性的規劃,大多是對新移民配偶的生活適應或在學兒童的學習輔導。

王素靜說,多數國人對於新移民往往有「高人一等」的霸權想法,像是各家庭對於嫁入台灣的外籍配偶,多半會要求他們「融入」台灣文化,但多半是僅單方面要求他們去除當地本土文化、接受台灣文化,卻很少主動瞭解這些外籍配偶來自的文化背景(張瀛之,2005)。[3]

身為班級導師,我們也不可以混淆族群融合和尊重多元文化的不同,一味的以霸權心態要求新台灣之子完全融入台灣文化而忽略了他身上流著另一半血統的血液,教育的過程應該讓他們在不需揚棄自身母親的文化與歷史的前提下,又能尊重自身的血統。如此才能建立平等與相互尊重的社會。

 

陸、教師對班上新台灣之子的補救教育之可行的辦法

我不贊成由工作繁重的基層教師將這種多元文化教育的責任獨攬在身上,但是身為新台灣之子的教師,我們可以對他們多一點關愛,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可以燒錄一份國語CD給父母和孩子一起聆聽[4](張明慧,2005

現在的教科書廠商都附有許多教具,其中包括國語科的朗讀光碟,裡面的發聲字正腔圓的,又有課本為教材,讓新移民媽媽和孩子一起大聲的在家學習模仿正確的音調,會對於口音的改善有所幫助,也可以增進親子的互動機會。

二、增加外籍父母和本國父母交流的機會:

新移民配偶缺乏家庭資源,因語言問題與婆家無發充分溝通,婆家侷限其對外交友,造成缺乏同儕支持,應增加其教養知識,從同班同學的父母著手。一來可以擴大新移民媽媽的交友圈,還可以從中習得本地各種風俗、孩子教養知識及婆媳關係維持秘方等等;另一方面,本地的父母也可以因此更加了解新移民媽媽,產生認同並減少恐懼。

三、請新移民配偶到班上分享母國文化

多元化的社會,應該包容多元化的文化,讓台灣的孩子了解鄰國的風土民情不啻為增廣見聞的好機會,所以應該鼓勵新移民媽媽走出家庭到班上來跟孩子的同學聊聊不一樣的文化,藉此增進台灣孩子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及認識,也可以讓新台灣之子為母親而驕傲,增近其人際關係的信心及勇氣。

四、鼓勵新移民配偶在舉辦家家一道菜時做一些南洋風味菜

現今的班親會很流行舉辦家家一道菜,也就是每個出席的家長出一道拿手菜,準備一個家庭食用的份量再多一些些即可,這種活動我曾經為新移民媽媽舉辦過,有些年輕的新移民媽媽手藝其實並不佳,有些資深一些的新移民媽媽手藝就很棒,雖然南洋風味的重口味稍微不適合台灣人,不過這正好可以讓大家大開眼界,也可以為手藝不佳的烹調掩飾一下。孩子會在享用食物當中獲得「我們都是一家人」,我也可以分享別人的食物的感覺。

五、引進異國繪本當成故事教材

各國都有不同的民間故事,可以向新移民媽媽蒐集,請她們口述,或者到班講故事,最好可以做成紀錄,蒐集更多的故事,讓孩子的同學從好聽的故事中更認同多元文化。這方面政府應該著手蒐集各國故事,成立相關網站,並發放雙語對照有聲繪本,以幫助新移民媽媽及老師說出更精準的故事。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國泰慈善基金會曾經舉辦的「親子共讀」研習課程,就可以由老師應用在課堂之上。

六、在體育課時做一些團康活動

團康活動可以在瞬間拉進彼此的距離,有一些強迫分組的遊戲,例如「荷花荷花幾月開」,同學一定想方設法要拉進規定人數,這時可以增進每位同學的重要性,讓每個同學都感受到被需要性,可以增加人際關係互動的機會。

七、美勞課可以融入多元文化教材,

請新移民媽媽提供一些母國傳統文化的圖騰或手工藝品當作美勞課的教材,增進同學對多元文化的認同及興趣。

柒、結語

新移民媽媽遠度重洋隻身來到陌生的國家,年紀輕輕的她們,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要適應下來已屬困難,還要讓孩子得到完整的教育,壓力更加沉重,如果政府或社會大眾不支持她們,不重視這些問題,在不久的將來,問題一一浮現之時,要花費更多心力財力去矯正,恐為時已晚。而教育問題常常淪為一時興起的大拜拜,熱潮過後就會失去新鮮感,或由更新的議題領導風潮,如何使這些問題不致被人遺忘,變成一種常設性的關注議題,應該是政府有關單位要審慎考量的地方。

 

參考書目



陳鈞凱(20051111)。外籍配偶子女不優生? 國健局調查平反。中央社。線上檢索日期:20051111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051111/43/2irau.html

陳怡妏(2005117)。專人翻譯,方便新移民健檢。中國時報。線上檢索日期:20051111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601+112005110700162,00.htm

張瀛之(2005年10月27)。關懷外籍配偶,先了解文化背景。中國時報。線上檢索日期:20051120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601+112005102700283,00.html

張明慧(2005,六月)。「新台灣之子」之兒童發展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季刊,9747

成露茜(2005,六月)。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學生輔導季刊,9774-83

吳淑芬與陳秉華(2005,六月)。對東南亞新移民女性與第二代之個人與家庭服務。學生輔導季刊,9784-96

吳建興(2005,六月)。迎向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學生輔導季刊,97109-115

許靜芳(2005,六月)。談多元文化教育在班級中的落實。學生輔導季刊,97116-12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