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了什麼?

-談媒體識讀教育之重要性-

 

阮韻璇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輕易地接收到媒體訊息,特別是影音媒體。根據1999年行政院的調查統計,國內約有70 % 的青少年每天都會觀看電視,而有30 % 的青少年表示會收聽廣播;另有30 % 的青少年表示有閱報的習慣,但其觀看、收聽、閱讀的內容,大多以影視新聞、流行歌曲、娛樂版等內容為主(吳翠珍,民91)。由此可知,影音媒體它所帶來的影像刺激,及所傳達的訊息,相較於平面媒體而言,效益與使用率皆大得許多。所以影片教學融入各領域課程,已是一種教學傳播趨勢,再配合教育部提出之「媒體素養教育」需融入課程教學之政策,媒體識讀的概念、教導學生如何閱讀影像,已是學童教育重要之一環。

國內外媒介使用情形均隨科技的進步逐漸增多,隨著經濟發展富足的生活,兒童使用媒介亦從公共領域的客廳轉移至私人領域的臥房,兒童能隨時點按的訊息究竟漫佈著什麼樣的內涵。細觀這些訊息內涵,色情、暴力、性別刻板印象、種族、文化、價值觀等過量及負面內容皆隨處可見。

過去以禁止接收的方式阻絕學童或青少年接觸是消極且非明智做法,積極地方式是從媒體素養教育著手,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在於它能協助學生學習去選擇、分析、評估媒介訊息,了解媒介訊息產生的過程及其真實性,不再被動地接受媒介訊息,而能積極主動地對媒介訊息存疑,進一步去分析、解讀、批判訊息內容、不僅不被媒介左右更能去近用公民的權力影響媒介運作,成為聰明主動的媒介閱聽者。

 

貳、現象分析

每天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成為頭版標題或獨家新聞的議題通常都是什麼?無非政治、八卦以及社會案件。孩子的世界被成人的議題給填塞住了,映入眼簾或親耳所聞,都是已被「解釋過」的世界。媒體人有自己的立場,各家電視台亦有背後的包袱,往往一個可以被解釋成正常、普通的新聞,卻被炒作成茶餘飯後閒嗑牙的八卦消息。我們孩子的眼中,到底看到的是什麼?

國內的媒體出現這些負面的社會效應,主要原因源自於兩個關鍵點:一是媒體在概念上是屬於公共財的社會公器,但是由於台灣媒體以商業經營制度為主,無論平面、電子媒體過度重視市場競爭和追求利潤,忽略媒體本應監督政府施政與社會環境的變化,所扮演的第四權角色,反而成為以煽、色、腥等扭曲、充滿偏頗意識型態與商業利潤的追求者,無視社會觀察與監督者的功能。二是國內缺乏公共媒體的論述空間,在無線電視台方面,全國只有一家不受政治和商業力量左右的公共電視,不足以平衡媒體傾斜的生態。社會大眾也認為個人無能為力去改善媒體表現,使得最能展現傳播公民權的公共與社區品味,因缺乏公民的聲音,無從建立(教育部,民91)。

隨著媒體的增長,世界各國開始重視媒體素養教育,強調媒體素養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素養之一。各國在媒體素養教育的發展上,英國最早將它納入國家正式課程,之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澳洲、加拿大也都紛紛跟進,分別發展了媒體素養課程。近來,美國也開始積極地將媒體素養融入現有的課程中,由教師與媒體專家攜手合作,共同推行媒體教育。而香港、日本及我國則是由民間團體舉辦媒體素養教育的推廣活動,讓民眾瞭解媒體素養的概念,並積極爭取將它納入正規課程中(吳翠珍,民85)。我國教育部在民國9110月更頒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明定將媒體素養教育正式納入學校教育中(教育部,民91)。

 

參、研究問題

依媒體的類別略可區分為影音媒體、平面媒體、網路電子媒體等,除對於媒體產製過程需有概念化的學習之外,對於媒體的內容認知、分析,亦是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意涵。臺灣的媒體教育在國小階段,正慢慢起步,但許多學者對於媒體素養的教學方式,應融入現有課程的哪一個學習領域而多有討論。Abdullah2000)認為媒體素養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事實上,英國、以色列、美國、加拿大等國,皆是採融入相近課程的方式,來推行媒體素養教育(Kubey1997)。所以我國的媒體素養教育亦納入九年一貫重大議題,融入各科教學與彈性時間。

美國的媒體素養教育重視電視批判觀看的技巧,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發展出不同的媒體素養課程。兒童階段(幼稚園到小學五年級)的課程是由西南教育發展實驗中心所研發,明列出七項學習目標(吳翠珍,民85):

1.包括了解與辨識廣告對心理的影響。

2.區辨媒體訊息中的事實與虛構。

3.辨別與理解媒體訊息中的不同觀點。

4.理解電視節目的類型與內涵。

5.了解電視與印刷媒體之間的關係。

6.區分電視節目製作的元素。

7.管理自己電視的觀看行為。

    根據上述七項學習目標之內容亦可了解,媒體對於兒童而言,抽象以及未知的層面仍然相當廣,從媒體影像製成到解析媒體語言,都是現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但在以往傳統的教學內容之中,媒體教育是被忽略掉的一塊,但弔詭的是,媒體卻又佔據兒童一天之中相當多的時間。故本研究希冀透過社會學習理論與收視行為相關之傳播理論研究,解釋媒體對於兒童的影響程度,進而了解媒體識讀教育誓在必行之重要性。

 

肆、理論分析

一、電視收視行為的相關理論研究:

(一)涵化理論:

    涵化理論的提出者Gerbner等人於1976年接受「全美心理健康中心」之委託,針對「電視與暴力」進行研究,進而發展出「涵化」概念。Gerbner認為媒介的效果不在於讓我們產生什麼樣的行為,而是在於它賦予各種事物的意義。涵化研究把電視視為人類建構現實世界的來源,人們的心智會受到電視內容的影響,且會影響人們如何去觀看這個世界。涵化理論的基本前提認為電視是一種宰制工具,社會價值體系和標準透過它得以傳遞和確立,並能經由大量的收視使用,使這套價值標準得以成為主流,進而得到大眾認同(Gerbner & Gross1976;黃明明,民83)。

    Gerbner初期從事一連串電視暴力內容的效果研究,與傳統效果研究所著眼的短期、明顯效果有所不同。他強調的是媒介的長期效果,亦即在潛移默化中建構社會現實的過程(Gerbner & Gross1976)。他開始致力於分析電視娛樂節目對客觀現實的呈現方式,並調查該符號環境對社會現實認知的影響,其重要的假定有以下三點(Gerbner & Gross1976;黃明明,民83):

電視內容的本質:充滿刻板及重覆的形象,反應傳統價值、信念及行為。

電視觀眾的本質:不經選擇、習慣性的收看千篇一律的內容,看電視似乎是

一種儀式性的行為。

涵化差異:電視暴露量影響個人對世界的看法,看電視越多的人,其世界觀

與電視所呈現的答案越一致。

Gerbner於其進行的一系列涵化研究中發現,電視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媒介,其內容千篇一律地充滿暴力及刻板印象,並不完全符合真實的世界,讓觀眾日積月累接受這種訊息,久而久之便會受到影響。對學童來說,在選擇節目內容並予以認同時,可能就影響了他們的社會性態度。

(二)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認知歷程在行為為獲得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個體在與環境互動中,除本身接受增強學到行為外,替代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也會讓人學到某些行為。因為在認知上個體能透過符號性、替代性的經驗,歸納一套行為法則以自我調適,因此社會學習論者重視觀察的學習歷程。學者認為,透過觀察學習,個體才不必浪費時間和經歷重新摸索。

    而符號的運用,提高了人類處理環境事物的能力,也因為人類有該種將經驗符號化的能力,才能學習各種富於變化的行為,並藉以理解複雜的各層面社會互動。而電視、電影以及其他視覺媒介提供了豐富多元、形式各異的符號性模仿,使得人類思想和行為的衝擊力日益增強,當然,孩子所受的影響是更直接的。電視亦為一種非回應傳播系統(unresponsive communication system),無法提供實際的回饋來修正學習者的行為(張慧元,民86),因此對於社會生活層面的實際經驗仍相當有限的學童而言,透過媒體的符號性學習可能是他們進行社會學習的主要來源。

二、媒體識讀教育之探討:

(一)媒體識讀教育之意義:

    綜觀國內外學者對媒體識讀之定義,大致可歸納出其會因時間的演進及因應社會生活須具備的能力不同,其定義會隨之改變及擴充。大體而言,除須具備閱讀、使用到製造圖影視學符號之認知能力,亦強調個體能批判、思考、使用、分析、近用媒體的能力,能對任何媒介有批判性、社會性的分析、評論能力的公民。

(二)媒體識讀教育之內涵:

吳知賢(民87)對媒體素養教育的內容提出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首先是確認、了解媒介是社會建構及陳述的方式;其次了解媒介所使用的語言、符號、圖像等技巧;更進一步地則是能夠超越訊息表面含意;深入探討內容意義、結構、主題、價值、需求等意識型態。因而除了傳統的讀(接近、了解)、寫(創造、設計、產生)內容,還應注入更高層次的批判思考技巧,進而質疑、分析、評估資訊,包括文字與視覺、聽覺媒介訊息(吳知賢,民87;楊婉怡,民91)。

(三)媒體識讀教育之重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82)由十九個國家代表共同舉行有關媒體識讀教育的國際專題研討會中提到:「我們居住在一個媒介無所不在的世界,愈來愈多的人花大量時間看電視、報紙、雜誌、聽收音機,在某些國家,兒童已經花費在電視上的時間已經比上學時間多」並呼籲政府行政及教育體系應肩負起促進其公民對傳播現象有批判性了解的責任,因而共同宣示以下四點聲明:

  1.應支持全面的媒體教育課程:包含學前到大學、成人教育,發展知識、技能及態度,培養批判的知覺,更多電子及印刷媒體使用的能力,方案應包含對媒介分析、使用、創作、表達及實際操作的能力。

  2.發展教師的訓練課程以增加其專業知能與教學方法。

  3.促進對媒體識讀教育有益之研究及活動,如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方面。

  4.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化為行動開始著手進行,鼓勵國際間媒體識讀教育的合作事宜。

我國教育部(民91)於10月公佈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將媒體素養擴大成公民的媒體素養教育,指的是一種「優質公民」的教育,目的是要造就在民主社會中,對無所不在的資訊,能擁有主體意志,成為具獨立思考的公民。為培養國民洞察媒體資訊的基本能力,需從以下能力著手:

1.了解媒體訊息內容

2.思辨媒體再現

3.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4.分析媒體組織

5.影響和近用媒體

    以往教育體系中,教導學生不同領域知識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對於社會公民每天接觸大量媒體資訊和流行文化,尚缺乏一套養成教育來涵養公民的媒體素養與能力。因此,未來數位化發展的社會,媒體識讀教育亦顯得格外重要,而使教育政策行政機構格外重視這項教育政策。

 

伍、結論

許多人說,現在的社會變了,不僅步調變快,連資訊接收的來源也都變廣了,所以這一代的孩子,資訊蒐集的能力變強了;反應力也變快了,但是,他到底看到了什麼?認知了什麼?卻不得而知。所以媒體教育需往下紮根,融入其他領域課程,讓孩子於不知不覺中,學習分析、使用、創作、表達及實際操作。

而政府有決心,誓言要提升全民「媒體識讀」之相關能力,從指標的訂定到教學設計與內容推廣,進而進入社區安排講座,皆是為媒體教育做行前鋪路,希冀透過各類管道,讓全民近用媒體卻不受操弄。

唯媒體素養喚起政府重視的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下一個階段任務即為教材研發與推廣。吳知賢(民91)針對公共電視「別小看我」節目提出專案研究報告,觀看18位教師教學後發現:教師缺乏媒體素養理論背景、較少接受批判思考能力訓練、教學流於灌輸、教學內容偏認知輕情意、內容重媒體的負面影響、以成人觀點出發未給學生權力、不知如何安排、組織教材等問題。這些正是台灣媒體識讀教育推展的困境,解決困境之道在於給予教師良好的後盾,有充足的教材資源網,教師不需花額外的時間設計教案才能引發教師願意教的興趣,因而唯有更多研究投入教材研發工作,媒體識讀教育的推廣才能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中文圖書部分】

01.方鳳琪(民92)。台灣青少年的媒體使用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以電視綜藝節

目和網路連線遊戲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02.吳知賢(民87)。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

03.吳翠珍(民91)。媒體教育與流行文化。媒體see see看,141-3頁。

04.吳翠珍(民85)。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39-59頁。

05.吳翠珍(民85)。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39-59頁。

06.黃明明(民83)。電視新聞暴力內容對兒童涵化效果之初探。新聞學研究,48

63-98頁。

07.黃馨慧(民93)。媒體素養教育融入國小五年級課程之研究-探討教學方案設計

與資源教材分析及網站建構。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08.張慧元(民86)。傳媒暴力與兒童社會學習。新聞鏡周刊,43956-60頁,44056-60頁。

09.楊婉怡(民91)。國小學童電視廣告識讀課程與教學方案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0.教育部(民91)。媒體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編印。

 

【英文圖書部分】

AbdullahM.H.2000.Media literacy.ERIC Digest 152.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42147

GerbnerG& GrossL.1976.Living with television:The violence profil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62),Spr173-179.

KubeyR.1997.Media EductionPortraits of a Evolving Field.In R. KubeyEd.),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pp.1-5.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

 

【網路部分】

01.國教專業社群網頁: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2003/ action-source.php

【資料檔】。台北市:教育部。

 

 

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