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省思與體認

陸建國 台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鍾莉瑛 嘉南科技大學幼保系

 

一、前言

人類的社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的進行調適與重整。繼工業社會之後,資訊業快速崛起,知識對社會發展和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社會於是形成,人類邁入了所謂知識的社會,或稱為學習的社會。在此社會中,強調學習是個人終身的歷程,而非僅限於兒童和青少年,或青年時期。終身學習成為學習社會的核心,人人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不但為世人所共識,更是奉行不渝的準則。因此,廿一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新世紀。

在知識經濟來臨之際,唯有透過創新性學習以及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變遷迅速的社會環境。至於個人處在終身學習社會之中,也唯有透過學習認知、學習做事、學習共同生活與學習發展,並且擴大學習的範疇,以培養具有獨立思考、批判能力的成熟公民,才能共同經營廿一世紀的新社會。本文首先就終身學習崛起的成因做探究,再從我國目前終身學習現況分析,最後以個人在知識經濟來臨之際,如何透過不斷的學習,以適應變遷迅速的社會環境作為因應。

 

二、終身學習的涵義與崛起的成因

() 終身學習的涵義

終身學習的想法中西自古都有,我國俗諺中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在西方希臘時期派代亞(Paideia)的觀念中亦有學習是超越學校教育,貫穿人生全程的看法(Marrou1964)。終身學習觀念在1919 年英國成人教育委員會提出「1919 報告書」,以及在DeweyLindemanYeaxlee 等的提倡下,逐漸興起成為二十世紀之後的重要教育思想。1960年,終身學習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歐洲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及歐洲議會(Council of Europe)等國際組織召開會議及提出報告書後,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新的動力與新的典範(林合懋,2000;林清江,1995;胡夢鯨,1997;黃富順,1996; Hasan1996Lengrand1975Van Der Zee1991)。終身學習理念真正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乃開啟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所發表的法爾報告書。時至今日,終身學習歷經了三十年的發展,在理念與內涵上日益多元與豐富,而近些年來在實務上的推動更是廣受重視。一種前所未有的終身學習運動儼然已在全球社區展開。因此,當前人類所處的這個時代,正是終身學習的時代,而此時亦正是終身學習的蓬勃發展期 (王湘淩,2003)

() 終身學習崛起的成因

二十一世紀的終身學習,在理念與實務上,除了延續過去所強調的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學習參與的普遍之外,有些發展趨勢顯然與過去有所不同。當前的終身學習所呈現的是一種多元取向的國際發展趨勢,特別是與現代化及全球化相連結,影響現代社會最大的趨勢,可以歸結為高齡化、全球化、及知識化。此三大趨勢對現代社會產生衝擊與挑戰,而學習社會則是現代社會回應此三大趨勢挑戰,所進行的調適與發展的結果。茲敘述如下:

1、高齡化

人類進入廿一世紀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人口結構的老化。此一現象是全球性的,無論是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這種全球老年潮的快速發展,主要來自二個因素:一為生育率的降低,其次為壽命的延長。在生育率方面,全球由1960年代平均每位女性平均生育數為5.0,其後由於經濟發展、都市化崛起、婦女進入勞動市場、控制生育技術的新發展、墮胎合法化、女性主義萌芽、不婚、不孕、不育觀念,導致2005年平均出生人口已經負成長。在壽命方面、科技醫藥的發達,20世紀人類壽命機乎延長了一倍。

人口高齡化現象對個人生涯發展有二大影響:一為工作時間的延長;一為退休後生活期間的增長。工作時間由過去約20年至25年增加到至40年,幾為過去的一倍。由於個人工作時間的增加,轉換工作的次數也相對增加,當工作轉換即需要新的知能;即使不轉換工作,早年所學的知能,能否對應到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因此,需要繼續的學習,不斷的學習,才能應付工作的需求,再退休後生活時間的加長,亦須要學習新的知能才能因應高齡期發展的需要。所以,學習是高齡化社會最主要的活動,也是最核心的活動之一。

2、全球化

1970年代以後,由於經濟自由化,交通便捷一日千里,網路興起,商機處處,資訊科技高度發展,共產國家不是解體就是開放,向自由經濟體系看齊,促成全求球化時代來臨。地球村形成,各國人民誇國工作,地球不再是圓的而是平的。經濟的發展帶動政治、社會、文化與生活模式的競爭與多元化。世界各地發生的每一件事不再單一,均能相互影響。使國家、社會、組織及個人,彼此展開全面性的競爭。而競爭的基礎,就在於知識的強化和資訊的更新,這二點均與學習有關。蓋個人要強化知識,更新資訊,捨學習之道無他。個人唯有不斷的學習,繼續的學習,才能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之下,教育先進國家莫不積極提倡「推廣終身學習,建立學習社會」的教育政策,以為實務推展的目標與策略(轉引黃富順,2005)

3、知識化

當代社會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崛起,知識成為經濟發展最寶貴的東西,形塑了知識經濟的新時代,進而影響到政治、社會、教育與文化等各層面,知識對社會的影響與日俱增,知識社會隨即來臨。在此一社會中,知識成為最昂貴的產品,舉凡財富的累積,經濟的成長,個人的發展,均以知識為基礎。知識社會,強調知識的創造、累積、分享、傳遞、批判、應用與更新。然則如何達成此一境界,只有學習一途。蓋知識並非與生俱來,它是要由個人主動地、努力地與環境不斷的互動而得到。學習是通往知識社會的唯一道路。學習成為知識社會的權利與義務,也是迎接和勝任知識社會挑戰的最佳武器。又專業知能的汰舊期僅約為五年至七年,學習已成為個人生存於知識社會中必要條件,學習也是知識社會中重要的生活方式。Drucker(2000)在其「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書中指出,未來的社會將是一個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社會,傳統生產要素:土地、勞力不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故取而代之的最重要要素是知識資本。

 

三、我國終身學習的現況分析

一九八四年,楊國賜首先有系統的引介終身學習的觀念(轉引蔡承家,2004)。此後,終身學習與終身教育的觀念在國內逐漸引起較多的討論,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將推展終身教育列入重要議題,而行政院教改會並於一九九六年的第三期諮議報告書中,確立終身教育為未來教育改革的核心。

根據楊國賜1998指出:「終身教育的推展是當前世界各先進國家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其最終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近年來,我國亦積極推展終身學習,營造學習社會,可說是符合當代教育思潮,以及符應民眾求知的學習需求。

終身學習是開啟廿一世紀的一把鑰匙,終身學習已然變成全球性的重要活動,各國紛紛將終身學習法制化,積極地推動終身學習,讓學習成為全民的財富。例如:美國在一九七六年訂定「終身學習法」;日本在一九九○年訂立「終身學習振興法」;歐盟在一九九六年宣布當年為歐洲「終身學習年」;韓國在一九九七年通過「終身學習法」;我國則在一九九八年符應世界潮流發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正式宣告該年為台灣的「終身學習年」。

教育部(199812-16)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指出,我國社會在邁向開發國家的過程中,正面臨國家競爭力提升的壓力、人文關懷的不足、國際化的衝擊、個人發展的強烈需求等挑戰。唯有建立終身學習社會,才能因應這些發展上的挑戰與衝擊。未來的社會必將是學習的社會,它將帶來教育制度的新面貌。為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本白皮書提出下列八項指標,作為努力的方向。

一、鼓勵追求新知。二、促成學校轉型。

三、鼓勵民間參與。四、整合學校內外教育體制。

五、培養國際觀及地球知能。六、激發學習型組織的潛能。

七、保障全民學習權。八、認可全民學習成就等。

此外教育部亦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提出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的十四項具體途徑,包括:

一、建立回流教育制度。二、開闢彈性多元入學管道。

三、推動學校教育改革。四、發展多元型態的高等教育機構。

五、推動補習學校轉型。六、鼓勵民間企業提供學習機會。

七、發展各類型的學習型組織。八、開拓弱勢族群終身學習機會。

九、整合終身學習資訊網路。十、加強民眾外語學習。

十一、成立各級終身教育委員會。十二、完成終身學習法制。

十三、建立認可全民學習成就制度。十四、加強培育教師終身學習素養。

如此將使國人都有學習的機會,也使人人都盡學習的責任,讓學習成為我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秉終身學習之理念,提供國民進修學習之多元管道,延續學習於無限,逐步提昇國民生活水準。政府更於九十一年六月公佈終身教育法,其重點如下:

為鼓勵終身學習,推動終身教育,增進學習機會,提升國民素質,特制定本法。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終身學習:指個人在生命全程中所從事之各類學習活動。

二、終身學習機構:指提供學習活動之學校、機關、機構及團體。

三、正規教育:指由小學到大學具有層級架構之教育體制。

四、非正規教育:指在正規教育體制外,針對特定目的或對象而設計之有組織之教育活動。

五、社區大學:指在正規教育體制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辦理,提供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活動之教育機構。

六、回流教育:指個人於學校畢業或肄業後,以全時或部分時間方式,再至學校 繼續進修,使教育、工作及休閒生活交替進行之教育型態。

七、學習型組織:指組織支持成員之學習活動,採有效之措施,促進成員在組織目的達成下繼續學習,使個人不斷成長進步,同時組織之功能、結構及文化亦不斷創新與成長,而導致成員與組織同步發展。

八、帶薪學習制度:指機關或雇主給予員工固定公假,參與終身學習,提升員工工作及專業知能。

由上面法條可知終身學習的目的有下列幾點:

一、增進成人生活基本知能,提供生活新知,適應生活需求。

二、提供成人學習資訊管道,藉以豐富生活,達成發展目標。

三、培養成人終身學習觀念,充實生活內涵,提昇生活品質。

四、擴展成人終身教育範籌,提昇推廣效能,增加學習機會。

從「邁向學習社會」的政策白皮書中,政府不僅宣示推動終身學習的政策與決心,並且提出邁向學習社會的指標,以及結合政府與民間之力,共同推動建立學習社會。

總之,教育型態的多元化,已成為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的一個必然趨勢。配合回流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高等教育入學管道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機構的型態必須朝多元化方向調整擴充,才能有效因應各種變遷的挑戰與衝擊。

 

四、個人對終身學習的體認

新世紀教育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要突破傳統教育的限制,矯正學校教育的偏差,將各種學習機會組織為貫穿個人一生既統整、又開放、有彈性的新體系,以利全民的終身學習。1996年聯合國教文組織(UNECO)所出版的「學習:內容在財富」(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的報告書中,就明確指出,終身教育概念是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一把鑰匙,未來人類要能適應社會變遷必須進行四種基本的學習,方能永續發展:

1 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

由於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遽變所帶來的迅速變革,每個人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對問題作深入的了解,並謀求解決。而終身學習則是獲取現代知識的基石。

2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現代人除了本身職業知能之外,並要學會具有應付各種情況的能力,包括處理人際關係、團體合作衝突化解、解決問題及創造能力。這些是目前學校教學中相當被忽視的一面。如果現代公民從職業活動,進行學理的驗證,透過各項管道學習做事知能始有助於社會發展。

3 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人類生活相互依賴日深,彼此相互了解和睦相處的需要日益迫切,故必須學習尊重多元,以理性解決衝突,相互合作,面對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挑戰,故而學習與人相處這是重要課題。

4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每個人皆有夢想,皆有發展希望,為追求實現,要透過學習讓每個人所有才能均能充分發揮出來,並不斷學習,才能有實現的可能,為了承擔社會的責任與追求生涯發展,不斷學習充實知能,方能實現夢想(蔡承家,2004)

〈一〉觀念層面:

一九七六年UNESCO發表「成人教育發展建議」:指出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的整體結構之一。目標在促使人人不論處於何種年齡階段,皆有機會繼續參與教育與學習,且不拘於任何一種形式。也就是說終身學習涵蓋終身的與全面的學習概念,係指個體在一生中於各種生活環境,所進行一切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包括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目的在於增進個人的知識、情意、技能與能力,進而提升個人生涯發展、生活適應以及創新應變的能力,並促進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發展。至於如何塑造終身學習的環境,隨著社會的變遷、知識不斷更新,學校已不足成為個人知識成長唯一的來源與場所,於是每個人必須透過各種形式學習活動,來促進終身成長。個人歸納五個重點:

1 終身學習時間上包含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生中所有的教育與學習的過程。

2 終身學習形態上包含了學校體系以內以及學校體系以外所有形式的學習。

3 終身學習應展現一種新的服務形貌,也就是要能為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的民眾提供學習的機會。

4 從教育結果看:終身學習可以導致個人獲得、更新與提昇知識、技能和態度

的改變,最終目的是促進自我的成長與實現。

5 終身學習可被視為一個哲學基礎,將各種教育機構及其他機構(包括政府的與民間的機構)結合成網路體系,為個體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

以上可知終身學習為個人有意的安排及進行學習,曉得自己不再被十八歲時所選擇的科系所束縛,學習是不分年齡、性別、職業與地位,享有普遍的機會。

除正規教育外,更重視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尤其是職場需求瞬息萬變。在職訓練與進修的需求,更使得終身學習成為終身的歷程,與必備的工具,而不是偶一為之的努力。

〈二〉實踐層面:

隨著社會的變遷、知識不斷更新,學校已不足成為個人知識成長唯一的來

源與場所,於是每個人必須透過各種形式學習活動,不斷地教育與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變遷與技術的創新。來促進終身成長。個人以為具體做法如下: 

1、評估個人目標─先了解自己,再由工作中實現自我。

擬定具體可行的進修計畫,訂定目標,落實進修活動。例如:

短期目標:專業知識,技術應用嫻熟。

中期目標:證照考取、第二專長訓練、專業技能精進。

長期目標:學分、學位的取得、升遷職位的獲得。

2、培養規劃技巧─運用運用「SWOT」原則,研擬生涯計畫,做有意義的學習。
分析生涯發展,個人及環境因素,加以了解控制。找出自己的優勢、不足之處,可用之人脈、機會與潛在威脅因子,妥善處理,從人、事、時、地、等多方面確實改善,化危機為轉機。

3、培養適應能力─從調適中找到定位,並實現自我。

加入相關成長團體,讀書會,交換心得。訂閱相關雜誌、月刊。參觀訪問相關工作機構,增長專業知能。參加學術機構專題講演吸收新知,多方研習聆聽專家學者發表創作,養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增加視野的寬廣與長遠。

4、充實相關知能─充實生涯發展,應備能力與資訊。

語言(英日文或他國語言)、電腦技能、本身專業能力是現代競爭社會的必備要件,除此之外,專案教學觀摩,示範教學演示,研習專題,成立學習社群加強專業對話,成為學習型組織。

5、加強焦點進修,成為唯一。

善用專才發展特色,參加本業專科研究會,學術討論規劃若干主題,分組進行研究和討論,定期發表研究結果。或自行專書研讀,撰寫心得。擔任講座,進而參與學術研討會發表創作。

終身學習的理念自古即有之,中國有句古諺「活到老、學到老」;漢代劉向

認為,學習能使人生之旅通明透亮「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出

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名」(陳乃林,1998),即是強調終身學習重要性。尤其是在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科技不斷精進的時代,我們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才能與社會的脈動相契合。

 

五、結論

終身學習的社會建立在獲得知識、更新知識及應用知識三個基礎之上。由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造成知識生產的快速,形成知識的爆炸,使個體有學習的必要;也由於知識的迅速過時,使個人必須不斷的更新知識。更由於社會的變遷快速,使每一個部門、每一種行業、每一種活動,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都出現了「知識半衰期」的現象,而且知識半衰期的時間越縮越短。讓一個人以往所習得的、經驗的,都不再適用於今日,更遑論適用於未來。因此,唯有透過終身學習,才能改善「學習過去知識、教育現代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窘境,所以廿一世紀可說是「終身學習」世紀。

終身學習不應僅是一項理念或理想,而應是具體的政策與行動。在事事變遷迅速的新世紀裡,一切不變的就是變,促使我們在工作上、在生活上都必須時時學習,否則無法因應新的科技發展與技術創新,基此,終身學習說明了個人的學習係一種權利,每個人皆應依生涯發展、社會的變遷、工作知能的變化,而不斷的學習成長,以開展個人潛能,並進而促進自我實現,創造一個學習型社會。

 

參考書目

王湘淩(2003)。員工終身學習經驗與其組織創新氣氛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1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華總一義字第○九一○○一二五二一○號總統令公布

中華民國教育年報。第八章社會教育。931月至9312月的社會教育重要施政措施。頁301

林清江(1995)。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人教育雙月刊,272~9

林合懋(2000)國民小學校長的成就目標、終身學習經驗、轉型領導與其多元智慧學校經營理念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夢鯨(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陳乃林(1998)。「終身學習論析」。成人教育,第41 期,頁36-41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 。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頁144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教育部編印。

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的意義、緣起、發展與實施。輯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研討會手冊。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5)。終生學習社會對大學的挑戰及其因應。成人及終身教育雜誌,2005.7。頁22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8)。「我國終身教育政策方向與推動策略」。中國視聽教育學會等主辦。教學科技與終身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楊國賜(1987)。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蔡承家 (2004)。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頁2546

Chapman, J. (1996). A new agenda for a new society. In K. Leithwood ( Ed.), International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iministration (pp. 27-59).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rucker, P. F. (2000).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 Harper Business.

Hasan, A. (1996). Lifelong learning. In A. C. Tuijnma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p. 33-40). Oxford: Pergamon.

Lengrand, P.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London:Croom Helm.

Marrou, H. L. (1964). A history of educational in antiquity (G. Lamb, Trans.). New York:Mentor Books.

Van Der Zee, H. (1991). The learning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0(3), 213-23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