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家庭復原力的探討

鄭峰銘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有一首流行於美國70年代的歌曲叫『黃絲帶在橡樹上』,是一則真實故事的描述。敘說著一位受刑人在漫長的刑期中,終於熬到尾聲,在回家的前夕,寫信給妻子表達自己對家的思念與情怯。信中說:『如果妳願意寬恕我、接納我,請在家門前的老橡樹上上黃絲帶,若是回家時沒有看到黃絲帶,我會知趣的過門而不入...』結果當天,當公車接近他家門口時,遠遠的就看到黃絲帶繫滿了老橡樹,全公車上的人都與他一同歡樂。這樣的情景是每位受刑人內心深處最期望的一刻!有誰不渴望自己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尤其是一位當他出獄後就無奈的離開家庭,去依附另外一個可以接他們的團體,成為有家歸不得的遊民。

       每位身上烙有印記的更生人,十有八、九是不順遂。他們重新回歸社會後,必須承受更多的異樣眼光以及精神與經濟上的壓力,一不小心很容易重蹈覆轍,再度造成社會與家庭悲劇。終身志工孫越先生曾經說:「人的身心靈得到幫助,就能平衡,不會犯罪」。研究者非常贊同這句話,也使我更堅定的相信,欲瞭解更生人家庭復原力,就應該從愛與被愛的歷程中著手,因為愛確實是能感動人、改變人的。

 

貳、受刑人的心聲

每當看到個個受刑人出獄後,歷經許多社會異樣眼光對待時,他們沒有放棄,靠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努力地爭取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並充分地展現生命的韌性。在逆境生活的人真的很苦,也容易受傷摔跤,但看到有些人在生命歷程中充分地展現,如聖經所載:破傷的蘆葦不折斷,將熄的燈芯祂不吹滅,的生命韌性,最後他們終究還是再爬起來。以下是一些受刑人及家庭成員的真情告白。直到有一天母親在會客室中無意間說出的一句話,才讓我驚覺自己為他們所帶來的傷害,記得母親是這樣說的:「你在裡面關,你的父親在外面被關;每次在會客時,看到他們強顏歡笑,不斷給我鼓勵、安慰,更讓我心如刀割。不記得有多少次了,每當會客室鐵門放下,望著親人離去的身影,心中那股強忍的傷痛,總會不爭氣的化成兩行淚水溢出眼框;當先生剛入獄時,常常一個人望著孩子發呆,什麼事都不想做,直到兒子的哭鬧聲劃破天際才驚醒過來,這段時間我好無助、好頹喪、不想說話,娘家的媽媽擔心我想不開,每天打電話來安慰我,哥哥、姊姊也常來看我 ,阿美堅強地接受事實,面對沒有丈夫的日子。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他努力地維護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每每孩子問起父親去哪裡時?阿玉的心有如刀割,孩子何?當更生人家庭一直被當作「社會問題」,卻不曾被接納為「社會需求」,成為社會安全體系不足的代罪羔羊時。研究者願意以同理的心、感同身受的情,來為更生人家庭做點努力,期盼我們的社會治安明天會更好。

 

參、更生人家庭的無奈

儘管這幾年來社會治安狀況一直都為民眾所詬病,受刑人出獄之後的回籠率也相當的高,但是對有心向善、掙脫枷鎖的受刑人來說,重新步入家庭和社會,並又重新獲得一個圓滿家庭的成功例子也有所聞。有少數幸運的人在出獄後,他的家庭仍然願意提供支持伸出援手;但對多數的受刑人而言,能夠獲得支持協助的人真的是很有限。往往更生人家庭本身就是個問題家庭,正等待社會提供協助支持與輔導。但是根據研究者的實務觀察發現,更生人家庭的復原問題有時比更生人本身來得更複雜困難。例如,當年輔導陳進興的更生團契的黃明鎮牧師,得知陳進興的太太張素真在酒店上班的第一個反應認為她為了在社會上生活,「其實我並不意外」。他說,當年陳進興就很在意妻子在外交友情形,並多次警告她,為了孩子,不要被騙財騙色,似乎也有預感走上這條路。「壞人的太太」、「壞人的小孩」的標籤讓他們一家人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在學校常被人欺負,最後淪為改名換姓或將孩子送到美國家庭認養的命運。其實他們已飽嘗家庭成員犯罪後所帶來的無奈痛苦的代價,期盼社會能夠給予一個機會接納他們,但是似乎並未能如願。所以對一個更生人家庭有時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與辛苦是外界難以體會的。

 

肆、一位出獄者的心聲

說明自己在服刑期間真的很認真努力地想痛改前非改過向善,希望能夠獲得家人的諒解與接納,更期盼自己回家後能夠彌補自己過去帶給家人的傷害,重新開始好好做人。不久後卻發現這位更生人「從監所走向家庭」這短短路程中,竟是走的如此艱苦無奈。期間研究者也帶著這名更生人參加過幾次家庭聚會祈禱,希望藉著群體的力量接納這位曾經受傷的弟兄,眼看著有一線生機出現時,卻發現這力量是不夠太微弱了,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這名有心的更生人就如其家人所料,不到半年的光景,又再度犯罪,啷噹入獄服刑去了。聽到這訊息時真的很灰心錯,難道有這麼難嗎?直覺中也讓我更加明白,傷害人最深最重的並不是個人的仇人或敵人,有時反而是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或親人。依據法務部九十二年統計資料顯示,各監所收容人共56,940(法務部, 2003a)。在監受刑的近四萬人中,有四成一(16,400)為五年以上刑期,其中十年以上也有八千五百多人,約佔在監人數的一半(法務部, 2003b)。另自法務部九十一年底統計資料顯示,自八十一年至九十年來我國之新收受刑人之累犯、再犯罪之比例,約佔新收受刑人數比例之47.29%。九十年起在撤銷假釋的比率上,亦維持30﹪至40﹪之間。然矯正處遇(Correctional Treatment)之最終目的是希望每一位出獄人均能順利回歸社會與家庭,做一個對家庭社會有貢獻的人。但是我們在「家庭會傷人」一書所說:「不健康的家庭充滿羞愧和自貶的氣氛。家人各自運用僵化固著的角色來防衛自己,以避免觸及那種見不得人的感受。」(鄭玉英、趙家玉,1995 Bradshaw1993,P102)。有人說,失落的家庭比起貧窮寂寞等誘因,更容易使人誤踏犯罪之路。因為他們家庭也同樣承受外界貼標籤、不諒解、岐視和排斥的眼光,躲在角落裡痛苦哭泣。法務部統計處(2005)公布資料指出,每年刑事判決入獄執刑者約五萬多人,其中又以中壯年居多。這些受刑人在家庭裡長時間缺席,帶來的夫妻間、親子間影響甚大。中國自古即有「罪不及妻孥」這樣的觀念,所以家庭教育與相關的協助工作,應該要擴大延伸至更生人家庭,讓更生人能夠得到家庭更多的支持。相信更生人重回社會成功的希望將會大增,自然我們社會治安也將大為改善。

    根據法務部(2005)統計資料顯示,九十三年七月底矯正機關收容人共計56,300人,九十三年一至七月新入監受刑人計20,452人,較上年度同期16,971人,增加3481人佔20,5(法務部,2004a),九十四年九月底矯正機關收容人已突破六萬人達60,009人。那這56萬個受刑人家庭中,根據資料顯示,在監的父母,其子女被監禁的機率是同輩中的5.6倍。

 

相關研究的同時,也指出這些收容人當中有為人子女者,有為人父母者,而當這些收容人入獄服刑時,將可能使他的家庭頓失經濟的來源,子女可能失去照顧者,手足分散。年老父母可能不僅失了倚靠,甚至可能需再重新擔負起家計及照顧孫兒的重擔,家庭面臨外人的歧視與排斥(王瑞婉,2003)。父母入獄是造成兒童及家庭的主要困擾來源,而且情況正在加劇之中。讓更生人重返社會恢復正常生活是矯正系統最高之目的,但是讓更生人重返社會之前,如能讓其先重返家庭生活,研究者認為這才是根本解決問題之道。

 

伍、相關文獻探討

英國哲學家邊沁( Jeremy Bentham ,17481832)曾謂「出獄之人如自樓墜地,倘無中間階梯,非傷即死!」說明人在遭逢逆境時,就好像走到鋼索或懸崖邊一樣,一不小心馬上就有殺身之禍一般。更生人家庭的處境亦是如此,然而有的更生人家庭則會找到一條出路轉個彎慢慢地走下山。其間的關鍵點,就是看這個家庭究竟有多少復原力。本研究就是希望能從更生人的家庭中,去尋找這個更生人家庭是如何復原的相關因素。

一、家庭復原力的相關理論

()家庭復原力的內涵

在過去二十年間,家庭治療領域所關注的焦點已從家庭的缺陷轉移到家庭的能力(Nichols & Schwartz, 2000)。而這個家庭復原的能力,就像個人的復原力一樣,是一種「回復的力量」,是用來處理日常生活挑戰的能力,它扮演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使家庭從危機中跳脫開來。Walsh(2002)在「家庭復原力架構:創新的實務應用」一文中提及,家庭復原力的架構,是從臨床實務中所發展出來的。這個架構提供了一個認知地圖來說明在家庭過程中能減少失功能的危險、緩衝壓力、在危機中鼓勵成長的關鍵因素。而這個復原的關鍵過程主要可從三個層面來看。

(一)家庭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s

家庭復原力是透過那些幫助成員對危機情境賦予意義的分享信念中,所孕育出來的。有良好信念系統的家庭,在危機情境中,家庭成員能凝聚彼此的力量,分擔所需面臨的挑戰、將家庭成員的問題一般化以緩和彼此對危機的反應、減低責備、羞恥與罪惡感。在腦力激盪共創家庭復原力的主要過程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s),主要的幾個關鍵因素如下: 賦予逆境意義(making meaning of adversity)緊密關係的重要,係關係性的價值:復原力乃以關係為基礎家庭生命週期取向:將逆境和壓力,常態化、脈絡化一??致感:將危機視為有意義的、可理解可管理的挑戰危機壓力和復元的評鑑:以催化協助信念替代束縛限制之信念。 正向前瞻(positive outlook) 以樂觀、希望、有信心克服難關的勇氣與鼓勵:關注優點、潛力,積極主動、堅毅不拔並相信能克服困境,掌握可能的部分,接受不能被改變的部分。 超越與靈性(transcendence and spirituality)更大的價值、目的,未來的目標和夢想精神信仰:真誠信靠、溝通、儀式啟示:使視之為有新的可能性,創造性轉化:從逆境中學習與成長組織的型態(Organizational Patterns)

(二)組織的型態

在家庭的組織中,復原力能透過彈性結構、分享領導力、相互的支持和團隊合作面對困境來培育。一般來說,影響家庭組織型態的因素有以下幾點:1. 彈性(flexibility)改變的能力:重新振作、再組織、以及適應面對挑戰藉穩定反制失衡:連續性、可信賴地通過紛擾。2. 連結性(connectedness)相互支持、合作和參與尊重個別需求、差異、以及界限強的領導力:教育、保護、引導兒童以及易受傷害性的家庭成員尋求不良關係的再連結與修復。3. 社會的和經濟的資源(soci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動員親族和社會的支持,模範和導師建立社區網絡建立財政安全,平衡工作與家庭間的緊張負荷。

(三)溝通過程

以溝通過程來澄清含糊不清的情境,鼓勵開放的情緒表達和同理回應。以及孕育解決問題的合作性。治療的努力是未來導向的,幫助家庭向前躍進。影響溝通過程的重要因素如下: 清晰(clarity) 清楚一致的訊息(語言與行動)澄清曖昧訊息,真誠地尋找與述說。 開放情緒的分享(open emotional sharing)分享情感(愉悅和苦痛,希望和害怕)相互同理:寬容個別的差異, 對感覺和行為負責及愉快的互動、幽默感。 合作的問題解決:協商,公正,互惠建立目標,按具體步驟,以成功為基石,從失敗中學習主動的態度:預防問題,防止危機,為未來挑戰作準備。(引自Walsh2002P.133

 

二、復原力的相關理論

Rutter1990)認為保護因子在緩和危機因子的過程有四個階段: 1.減低危機的衝擊或減少暴露在危機中。2.減低不好事件或經驗的負向連結反應。3.透過成就表現以促進自尊及自我效能。4.運用積極關係及新機會以提供所需求的資源或生活新方向。綜言之,人是群居性透過與環境間的良好互動,可達到自己免於身陷在危機之中的優點。

Pattishall1994)認為復原力可分成四類:生物遺傳成份,社會環境成份知覺環境成份和人格行為成份。從這四類成份中找到八項與個體復原力有關的保護因子分別為,學校的素質、凝聚的家庭、鄰近的資源、願意付出的成人、慣常行為的楷模、對偏差行為的高控制力、重視成就的價值、重視健康生活型態的價值。綜觀其要點乃強調個體的內在人格因素、氣質因素、對情境的知覺因素以及與情境的互動因素所形成的外在行為型態,都會直接間接地影響復原力的發生。

Werner1990, 1996)認為復原力所抗衡的因素,包含環境因素與個體氣質因素等,其相抗衡的程度得視生活環境狀況而定,因此只是研究單一危機因素容易導致負向效果,須從長期違常的研究中考慮交互作用的影響才能清楚了解。因此提出保護因子分為三類保護因子:第一類:個體的人格屬性;第二類:家庭內的情感連結;第三類:學校或社區外在支持系統的存在。及七種保護因子為:1. 對於不同的照護者能有情感的連結。例如祖父母、兄弟姊妹、親戚、鄰居。2. 實際的社會化行為。例如對女孩不過度保護,強調涉險,獨立,及情緒支持。對男孩的家規,監督,認同的楷模,鼓勵情緒表達均有幫助。3. 助人行為。能協助照顧弟妹,擔負家庭責任,分擔家務。4. 信仰:指凝聚感,家庭的宗教信仰提供凝聚感和本是同根生的感覺,使得生活有其意義存在,相信事情最後總會有結果。5. 友伴:能被同伴所喜歡,有親密的友伴,補充家人的親密關係而非取代6. 喜愛學校:在學校中有正向經驗。7. 喜歡的老師:能在教學之外提供信心、人格認同的正向模式。這些保護因子透過交互作用而產生復原力的行為。

三、家庭復原的動力過程模式

視復原力為動態過程者,則強調復原力是個人、家庭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歷程(Patterson2002Rutter1987Walsh1998)。因而復原力研究的重點不單是找出保護因子有哪些,更重要的是研究這些保護因子是如何與逆境交互作用,幫助個人抗壓。換言之,在複雜的因應歷程中,很可能並沒有任何一固定的反應模式足以保證家庭抵抗所有壓力皆能成功,最重要的是能有不同的因應策略,以符合所發生的不同壓力情境的挑戰。

EgelandCarlson Sroufe1993)從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脈絡研究貧窮、壓力、及孩子受虐的家庭,發現情緒的回應與照顧,有助個人調節環境中的高風險。Falicov(1995)由多層面的生態觀點看家庭,認為家庭是多重文化脈絡如種族、社經、宗教、家庭結構、性取向、和生活階段等脈絡層面的結合,家庭在此多元文化脈絡下,將與主流文化產生相互衝擊與挑戰。因此家庭復原力的概念所著重的不是單一文化,而是超越一個所謂正常且最適的模式,須允許多元的彈性,而能涵蓋多重變項,同時兼容相似與相異、時空的延續與改變。

在此類視復原力為一種家庭動力過程模式的相關研究中,cCubbbinBallingPossinFrierdich Bryned2002)發現,家庭內、外資源與支持力量的再修正與再組織是受創家庭復原的重要歷程。Walsh(1998)則在討論受創家庭時,建議其關係復原模式對於家庭復健工作的應用,首先應處理家庭成員對死亡與失落經驗的分享。因為未經處理的失落經驗,將提高家庭成員使其易受傷害性;其次,處理重點應關切家庭如何再組織,使家庭成員能夠重新展開新的關係連結與依附,以及新的生活意義的追求。因而,在此動態歷程模式中,更生家庭的復原力應由脈絡觀察與發展而來,質性研究自有其必要性。

 

陸、結語

一個人最榮耀的不在於從未跌倒,而是每次跌倒時都能站起來,這個時刻,我們會從自己身上學到能力,引領我們找到真正而持久的幸福。 摘錄《當生命請你吃檸檬》,天下雜誌出版 。人在遭逢逆境的時候,就好像走到一處懸崖邊,有的人會掉下去,有的人則會找到一條出路彎下山,其間的關鍵點,就是看個人究竟有多少復原力。 有的人雖然成長的環境與經歷充滿艱辛,但是他仍然走出來了,不但人格發展很健全,甚至還相當有慈悲心和愛心,是一個具有高度韌性的人。

目睹一些幸運的更生人,在自己及家庭強而有力的扶持下站立起來。期間不僅讓自己及家庭重新站立起來,同時也以自己的言行說明一切的改變,讓許多朋友為之敬佩感動。是什麼樣的力量或什麼方法可以這樣改變一個人和一個家庭。

 

參考文獻

王瑞婉(2003)。隱藏的家庭-受刑人家庭現況初探。論文發表於兒童少年保護-從家庭做起國際研討會。嘉義:嘉義大學。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台灣。

周月清(2002)。台灣障礙者及老人社區照顧—國家、地方政府、與家庭照護之角為何?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819-74

劉佩榕(2003)。以生態觀點思考障礙兒父母之親職壓力。諮商與輔導,21121-35

鄭玉英、趙家玉(1995)。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台北:老師出版社(John Bradshaw 著)。

廖永靜 (2000) 社會變遷、家庭變遷與家庭教育需求。輯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家庭教育學 (pp. 35-78)。台北:師大書苑。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ical systems.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6, 187-249.

Egeland, B., Carlson, E., & Sroufe, L. A. (1993). Resilience as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 517-528.

Enos,S.(2001).Mothering From the Inside:Parenting in a Womens Prison.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arbarino, J.2nd ed.1992.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11-33. Aldine de Gruyter. N.Y.

Rak, C. F., & Patterson, L. E. (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c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368-373.

Reissman, F.(1962). The Culturally deprived Chil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