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嚐生命-談兒童讀經與生命教育

蘇桂瑩

嘉大國民教育研究所

 

一、前言

人類為了個體生存及種族繁衍之目的,於是將如何謀生、覓食、文化風俗、儀禮規範等先人智慧紀錄於經典之中,以傳遞給下一代。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轉變,讀經教育由原本清末民初的一度中斷到80年代台灣的重新倡導,傳統經典再一次為人所重視,足見古人的智慧在現今時代中仍有其可為模範及仿效之處。台中師院王財貴教授(1996)認為:所謂「兒童讀經」就是教師帶領兒童誦讀永恆又有價值的古文經典,利用孩子記憶力最佳的時候,藉由反覆不斷的閱讀,最後期使兒童將經典背誦下來的教學過程。而兒童在讀經的過程中,除能從傳統經籍中汲取古人智慧的結晶,認識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意義,並體會生命、尊重生命、關懷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它,從而達到生命教育的意義。

 

二、生命教育與讀經

生命教育係指由生命發展過程的探討,協助個體去瞭解、體會和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與環境」的一種價值性活動,使個體有能力與自己、社會和大自然產生互動,建立共融共在的和諧關係(吳榮鎮,2001)。

(一)人與自己

生命教育在協助個體認識和瞭解身體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珍惜自己的生命,愛惜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內涵,如:看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概念雖然簡單,但對兒童來說卻稍嫌抽象,然而透過經典文字的誦讀,卻能讓兒童在自然吟詠的過程中,瞭解古人立身處世的道理,學習珍惜所有的生命。

(二)人與社會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需要生活在社會環境下與人互動,學習與他人相處的方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傳統經典中的人倫教育、孝觀念等,就是古人利用文字將所體悟的道理紀錄下來,期望留給後代作為人與人往來之間行為的準則與規範。

(三)人與自然

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已不再是單純的利用關係,而是互為依存與平衡的關係。古時老莊思想,正可為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代表,讓我們學習關環自然、惜福愛物、珍惜資源的觀念。

(四)生活實踐

個體除了具備維護自己和他人生命、理解和關懷他人、尊重自然環境的知識能力之外,也要能夠真正地去加以實行,不輕視自己和別人、不踐踏自己和別人、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能與他人和諧共處、能善用大自然的資源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將所獲得的知能落實於生活之中。

 

三、兒童讀經的目的

將「兒童讀經」稱之為「教育」活動,是對「讀經」寄予教育的功效性。從古至今,中外學者對於教育皆有不同的定義,然不論其定義為何,可歸結出幾個重要特性(張樹枝,2001):1、目的性:教育有其目的性,此目的性可以說是執行教育者的一個指導方向,與今日教育目標一致。2、價值性:教育具有價值性,所以在教材上是經得起考驗的,適用現在及未來,同等於現今之教材內容。3、傳遞性:教育是一個傳遞的過程,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有經驗的人帶領,即師生關係,將具有價值的文化傳遞給下一代。兒童讀經需讀有價值的書,而經書是歷代聖賢哲人所留下的寶貴智慧,是不二的選擇,熟讀經書可使兒童獲得深度的文化涵詠。

根據王財貴教授(1998)表示:「給我們下一代接觸誦讀儒釋道三家經典,一來可以培養文言能力,二來陶冶人品性情,三可濡染文化智慧。」其推動讀經的目的性,不言可喻,分成以下幾點詳述之。

(一)提升語文能力

近年來,學者專家對於台灣兒童所進行的語文能力調查,皆反映出不理想的狀況。如台北市立師院(1981)所做〈626368學年度國民小學六年級兒童國語文能力評量研究總報告〉中顯示兒童在文字表現能力方面,未達及格標準。而現行九年一貫課程中語文領域教學時間的不足,更是讓兒童的語文能力日漸趨下,實施兒童讀經教育正可以補強現行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所不夠之處。

研究指出:兒童讀經之後,背書的速度與能力有增加,最明顯的是國語科進步了(王怡方,1999),翟本瑞(1999)的研究歸納出讀經的功效有:提升記憶力、增進日後的理解力、加強閱讀能力、思考的觸角多且廣、提升語文能力、提升作文能力、增加語彙、識字能力、較易瞭解文言文、提升專注力、持續力增加、開發理性等能力,顯見讀經對國語科的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兒童期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而讀經強調的就是背與誦,誦就是要誦讀出來。就語言的學習來看,朗讀有助於形、音轉換的自動化(林文寶,1989)。有學者認為短期記憶的複習是以聽覺的形式進行的,透過語言的誦讀方式,可再一次加深記憶的強度。讀經就是透過讓學生多讀、多背,讓其反覆、自然地記憶於腦海中,背多了就能活用,同時也對語文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

(二)導正錯誤觀念

經典的經驗與價值,是提供我們一面鏡子。古人利用文字,將他們所體悟的道理流傳下來,就是要讓後代子孫在生活上有一個遵循的法則與準繩,同時也提供道德倫理的模仿對象以促進人格正向的發展。人們有時錯誤的言行常導源於自己本身的錯誤觀念,透過閱讀古人智慧的結晶,以知導行,修正自己錯誤的認知,效學聖賢,進而表現於外,使道德觀念無形中內化於己心。

(三)陶冶良善人格

從參加讀經的兒童與家長的調查研究得知,經過讀經教學的兒童變得乖巧懂事、有氣質且較有禮貌(王怡方,1999),讀經讓他們明白做人處世的分寸和與人相處的進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

所謂「讀經百遍,其義自現」,只要兒童能熟讀經文典籍,等到因緣成熟時,自然能輕易地明瞭「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也只有「知書」然後才能「達禮」(蘇麗娟,1996)。這也就是說讓兒童接觸古典經籍的智慧,並熟悉經書典籍的道理,兒童才有機會去反思與應用,達到知書達禮的境界。兒童在反覆的誦讀中,慢慢地將經典的智慧結晶與立身處世的道理,烙印於心中,把善念、正念的種子植於孩童的心田中,使其在時空與經驗等因素的交織蘊釀之下,自然地成為兒童的言行舉止。如能配合適當的引導,將經典的智慧與生活經驗結合,則更有助於兒童心性的陶冶。

(四)傳承民族文化

經書傳承了固有的中華文化,讀經可以傳續中華文化命脈。王財貴1995

認為,人的內在理性本自相同,唯民族的發展各有特色,但是理性的自覺不易,需要文化的教養,故中國人不去學中國文化,理性就很難得到正常開展。倡導讀經,就是希望兒童能多接觸四書五經等重要經典,這是學習自己文化的捷徑,也希望藉由讀經運動,使社會更具理性與文化。

 

四、推動兒童讀經之路

兒童讀經並無特定的教育模式,對於教材、教學時間與地點、教學方法、師資來源等也都有所不同,然歸納推動兒童讀經的方式,仍有其脈絡可循。提出以下幾點想法:

(一)持之以恆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同樣地,兒童讀經的成效也並非短期內就能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讀經教育是屬於長時間的陶冶與培養活動,但只要持續有恆地練習與誦讀,終能看見其成效。

(二)配合作業

在九年一貫課程之下,很多科目的教學時間都被壓縮了,所以目前的讀經教學主要是利用彈性課程或是零碎時間、早自習時間來推動,然而在這樣零散的時間下進行讀經活動,若是沒有完整的計畫表,有計畫地按步驟來進行,並搭配作業的練習及誦,那麼讀經活動將對兒童無法產生任何意義,兒童的學習態度也會有所折扣。

(三)以身作則

所謂「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教導出什麼樣的學生」,教師是班級中引導學生各方面學習的一位重要靈魂人物,若能以身作則,做為學生良好行為的典範,學生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將老師的一言一行烙印在腦海中,最後逐漸成為自己終身奉行的行為準則,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化目的,這樣的教育性是潛在的,無法立即看見的,但其影響卻遠超過正式課表的課程,讓兒童在日後受用無窮。

 

五、結語

大陸青年馬文仲有句名言:讀經教育能為孩子點亮智慧的名燈,啟發善良的本性,開展無限的潛能,讀聖賢經典,成為聖賢。兒童讀經不但能讓孩童學習古人智慧的結晶,而且教學起來也不費力,還能使兒童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陶冶自己善良的本性,同時也為社會帶來新希望。

 

參考書目

王財貴1996)。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台北:華山講堂。

王財貴1998)。台灣的讀經運動。第三屆大學通識教育國際研討會-「大學通識教育中的中國文化經典」。

王怡方(1999)。兒童讀經之態度、實施過程與成效之研究-以台中縣三所小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文寶(1989)。朗讀研究。台北:文史哲。

張樹枝(2001)。國民小學兒童讀經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翟本瑞(1999)。兒童讀經運動的教育學反省意義(1)。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蘇麗娟(1996)。兒童讀經之推行與研究。國教輔導,355-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