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之學習成效

陳惠文

高雄師範資訊教育研究所

 

壹、緒論

「線上教育是未來教育的潮流」(Craig Sull, Errol2006[1],而數位學習最迷人之處是不受時空限制、可反覆學習(林福來,2004[2]。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興起,具有跨越時空限制的線上學習(online-learning) 儼然已成為新興的學習管道,在美國已有研究指出有超過150所立案學院及大學在網路上提供大學課程,讓學生在家或辦公室即可修完整個的課程並取得學士至博士不等的學位(張紹勳,民國88[3],而國內許多大專院校也開設許多網路上的課程,如中山大學所開設的「網路大學」。與傳統學習比較起來,線上學習除了降低了教學的人力及時間成本外,更能利用具有豐富聲光效果的多媒體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內因應「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有關課程教材改進之建議,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九年公布了「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對課程理念與目標做了新的詮釋與界定,為達成十項課程目標擬定出國民所需的十項基本能力(教育部,2000[4]

() 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 欣賞、表現與創作

()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 表達、溝通與分享

()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 規劃、組織與實踐

() 運用科技與資訊

() 主動探索與研究

()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由上述可知,培養競爭力,倡導終身學習概念的重要性。

雖然線上學習的學習成效一直被廣為宣傳,許多研究也都證實了線上學習的優勢(陳年興、林甘敏,民90[5]洪明洲,民88[6] S. D. & Cuskelly, E. F.1994[7],然而線上學習仍有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林甘敏、陳年興,民91[8]。因此混合式學習,一種結合課堂學習(c-Learning)與線上學習(eLearning)優勢的學習模式在正日益成長,形成一熱門話題(Bersin2004)。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以不同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之混合式教學,對學習成效的影響。

 

貳、文獻探討

一、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

所謂的混合式學習是結合網路教學和傳統面對面教學的混合運用,也就是在某一時段是採取傳統的教室教學,而另一時段則讓學生透過網路來進行數位學習,如圖1-1 所示。

 

透過實體教室教學與數位學習交互進行的方式,各取其優點相輔相成,即可達成強化及延伸學習的效果(陳欣舜、蕭涵云,民92)Elliot(Craig Sull, Errol2006[9]相信大部分的學生適合結合教室教育和線上教育的的方式,許多學者也一致肯定。

二、混合式學習的優勢

不可否認的,網路學習已經對於現代的教學與學習造成莫大的衝擊。雖然許多與線上學習相關的研究對於其學習成效皆抱持著正面的對態度,但在OnlineLearning Magazine 的調查中,56.9%的回卷者認為一般課堂的完成率高於eLearning課程(MIC,民92[10],而對於輟學率高達 70% 以上的 eLearning 來說,混合式學習是目前最有效的解決之道(MIC,民92)。[11]

Singh(2003[12]認為混合式學習不但提供更多選擇,也帶來更多的效益,並認為混合式學習能帶來的優勢有:

()增進學習成效(Improved Learning Effectiveness):從近來一些學校使用混合式學習的成果看來,已可證明混合式學習能夠提升學習六成效。

()擴展可及範圍(Extending the Reach):單一的傳遞方式不可避免的限制了學習的傳遞形式。例如實體教室教學,限定學習者需要在同時間、地點進行;如透過虛擬教室,學習者便可突破時空限制,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連線學習。

()提升成本與時間的效益(Optimizing Development Cost and Time):純線上學習所需花費的成本高,若能善用即有實體教材與網路資源,可節省教材開發時間及成本。

()提升組織績效(Optimizing Business Results):和傳統策略比較起來,混合式學習可以減少50%的課堂時間,出差的成本和時間也可減少85%以上,加速知識、資訊的流通,這些都深深的影響著組織的競爭力。

而英國的國家健康服務協會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stitute (NHS) 透過整合式學習模式的導入,成功的將eLearning 課程的完成率提升到 93.8%,而SunMicrosystems 也透過電話、e-mail 網頁上的討論將自學課程的完成率從25%提高到75%(MIC,民92)。[13]

林文洋(89[14]也提到混合式學習具有下列四項優點:

()不需決定採用對立的單方,而以問題最適方案為主要考量。

()允許在傳統課程向學習者引介新的學習方法。

()比單一方案更能刺激學習動機。

()兼顧學習風格(聽、看、探索、練習、討論、研究等)

綜合多位學者的經驗(Voos, 2003[15]N. Vaughan D.R. Garrison, 2005[16]Elicia Lanham & Wanlei Zhou, 2003[17]Garnham & Kaleta, 2002[18]李克東、趙建華,2004[19]田富鵬、焦道利,2005[20]陳欣舜、蕭涵云,民92[21],將混合式學習的優勢,歸納如下:

()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創造有彈性的學習環境。

()達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提升獨立學與減少課堂呆坐的時間。

()可達成強化及延伸學習的效果。

()發揮教師引導、啓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表現學生作爲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整合傳統面對面(face to face)教室教學及網路線上自我學習方式之混合式學習是現今被應用於教育訓練及電子學習之新教學趨勢,可有效減低學習的中輟率(2005)[22],增加學生歸屬感(Rovai and Jordan, 2004[23]並保有線上學習的優點,給予學習者所需要的時間、空間與非線性學習方式的彈性。

三、混合式學習的考量

Peter Isackson (2002[24]強調混合式學習要著眼在方法和策略的混合,而不是把不同的形式(modalities)全部丟在一起。一個成功的混合式學習需要事前良好的規劃與考量。

Bersin(2004[25]建議,在規劃混合式學習時,應針對課程的性質(Program Type)、目標(Cultural Goals)、目標對象(Audience)、預算(Budget)、資源(Resources)、時間(Time)、學習內容(Learning Content)等八相關要件進行考量。

Brennan(2004[26]認為開發出成功的混合式學習方案,規畫者需周延地的衡量下述的四個變項:教育訓練的條件(training condition)、可用的資源(resource available)、目標對象(target audience)、學習內容的特質(content characteristics)

Epic Group plc(2003)則根據實務經驗,歸納出發展混合式學習需考量的因素:學習產出(learning)、學習者(learner)、資源(resources)、學習內容(maintenance)、成本規模(scalability)、效益(sustaninability)

 

參、研究方法

一、實驗設計

本研究之教學實驗採用準實驗研究(quasi-experimental design),探討不同模式的混合式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的影響。

本實驗設計將12個班級以隨機方式分為一組控制組及三組實驗組並施以不同的教學模式,分別讓控制組採用傳統方式教學,實驗組ABC則分別將線上學習用不同的方式導入課堂教學,採用線上學習與傳統面對面學習之混合式或純線上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在每一次認知教學目標課程結束立即施以隨堂測驗,並於六周實驗課程結束後施實上機考,進行正確工作性測驗。

X1X2:表示控制組及實驗組A在認知教學目標內容採傳統面對面教學。

X3X4:表示實驗組B及實驗組C認知教學目標內容採線上教學。

O1O4:表示表示實驗處理後, 控制組、實驗組「電子試算表EXCEL」認知測驗成績。

X5X6:表示控制組及實驗組B在技能教學目標課程採傳統面對面教學。

X7X8:表示實驗組A及實驗組C技能教學目標課程採線上教學。

O5O8:表示實驗處理後,技能上機實作測驗成績。

二、實驗對象

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參與屏東縣某公立國中八年級學生,共12個班級,教學科目為資訊教育,教學內容為「電子試算表」軟體應用。樣本的分組以班級為單位,採用隨機方式分組。實驗的時間共有六週及一週進行上機考,在實驗過程中,傳統教室組(控制組)的上課方式不做任何變更,其他各組依所導入線上學習的教學目標內容而有不同的上課方式,但皆於第七次上課進行上機考。學生基本資料如表3-2所示。

三、實驗程序

本實驗研究共設計一組控制組及三組實驗組。在本課程開課第一週,即對實驗組同學說明本學期的授課方式將有所改變(課程安排請見附錄),除說明授課方式外,並示範線上學習的操作方式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若當週課程有認知部分,則在認知內容的教學後立即施以認知測驗,並於最後施以與技能教學目標相關的上機考。以下將各組實驗的程序及內容分別說明如表:

 

肆、教學模式對學習效的影響

一、認知學習成

為了解不同學習模式對於認知學習成效的影響,首先將認知學習目標分為課堂教學與線上學習二種學習模式,從表4-1可得知在認知學習成績上,課堂教學方式在平均數上高於線上學習模式(19.76>18.64)

為得知認知教學目標採用線上學習與課堂教學二種不同模式下,對於認知成績是否有差異,採用獨立樣本T 檢定來考驗,結果發現之間具有顯著性(P=.004<.05)

而比較四組控制組與實驗組的認知測驗成績中可發現(4-3),其中以實驗組A平均數最高,再者為控制組、實驗組B、實驗組C,以實驗B的成績差異最小(SD=3.79)。為了解四組之間是否具有差異,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檢定,結果如表4-4。分析結果 F值為3.334已達著.05顯著水準,表示認知成績會因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而在Dunnett C 檢定法事後法二二比較結果得知,實驗組A、實驗組B之間及實驗組A、實驗組C之間有差異

二、技能學習成效

在技能學習成績分析,同樣的先將學習模式分為課堂教學與線上學習做比較,從表4-5可得知在認知學習成績上,線上教學方式在平均數上高於課堂學習模式(83.58>82.81)

為得知技能教學目標採用線上學習與課堂教學二種不同模式下,對於技能學習成績是否有差異,採用獨立樣本T 檢定來考驗,結果發現之間並無顯著 (P=.554>.05),表示技能教學目標採用線上學習或課堂學習模式並無差異。

進一步比較控制組與實驗組的技能測驗成績中可發現(4-7),其中以實驗組A平均數最高,再者為實驗組B、實驗組C、控制組,每一組中都有人滿分,只有實驗組A沒有零分的情況。為進一步了解四組之間是否有差異,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檢定,結果如表4-8。分析結果未達著.05顯著水準,表示技能學習成績不會因不同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模式而有所差異。

三、整體學習成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以不同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之混合式學習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因每次的認知測驗成績並非以100分計,因此,在計算整體學習成績時,先將認知測驗成績轉換。從表4-9中可看出,四組的平均分數最高的是實驗組A(80.90),依序為實驗組B、控制組及實驗 C,其中以實驗組B之間分數落差最小(SD=14.83),而控制組的分數落差最大(SD=17.81)。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4-10所示,F值等於1.385,達顯著水準,表示整體學習成績會因不同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模式而有所差異。

 

伍、結論

一、研究發現

從表5-1可得知,以不同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式中,結果發現,將技能學習目標採用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在認知、技能及整體學習成績上都是四組中的最高分,而完全採用線上學習模式則在三項中平均分數都為四組中的最低分。

在單因子變數分析中可看出,以不同線上學習導入課堂教學模式,在認知學習成效及整體學習成效上具有顯著性的差異,在技能學習成效上雖然採線上學習的平均分數比課堂教學高出0.97,但並無顯著差異。但若從四組分別看來,技能學習目標採線上學習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實驗組A),在技能測驗成績上又高於技能學習目標採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者二分左右。所以,推測有可能是完全採用線上學習模式的學習者,在長時間自我學習下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導致學習成效較其他三組來的低。

二、結論

線上學習的優勢是有目共睹,但有的學習者還是比較適應面對面學習,當學習者獨自面對電腦時容易產生學習困難(朱繼農,2004[27],這些學習者被要求面對電腦學習時,則學習成效容易受到限制。所以,雖然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將技能學習目標採用線上學習模式的混合式學習,在具有較高的學習成效,但在導入線上學習前,老師尚需有一體認,網路學習是學校教室的延伸,並非取代教學,更是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上進行更有效的學習,如何讓學生具備電腦素養與能力以迎接終身學習及資訊時代的來臨,教師著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Craig Sull, Errol. (2006). So… What's the Future for Online Education? ,  Online Classroom, Apr2006, p6-7

2.林福來(93)。數位學習理論為數學內容成功基石,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8D3BD618-0CAA-4BE0-B9A4-77A9AF675A33.htm. Retrieved Sep 15 2005,台北市:資策會。

3.張紹勳(88)。虛擬大學實施之新典範,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逢甲大學,1999381-390

4.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4.php

5.陳年興、林甘敏(90)。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第十二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

6.洪明洲(88)。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遠距教學系統化教材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7.S. D. & Cuskelly, E. F. (1994).“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0, 1994, 168-181.

8.林甘敏、陳年興(91)。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資訊管理研究 第四卷 第二期 ○○二年七月,p65-85

9.MIC(92)我國數位內容研究計畫--數位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files/top_3/1/2.1.pdf

10.Singh, Harvey. (Nov-Dec, 2003). "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43 no6 pp51-54. Retrieved Oct 5, 2005 from http://www.bookstoread.com/framework/blended-learning.pdf.

11. Voos, Richard. (Feb 2003). "Blended Learning: What it is and Where it Might Take Us?" Sloan-C View. v2 issue 1. Retrieved Oct 5, 2005 from http://www.aln.org/publications/view/v2n1/blended1.htm.

12.N. Vaughan D.R. Garrison(2005)Creating cognitive presence in a blended faculty development community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8 (2005) 1–12

13. ELICIA LANHAM & WANLEI ZHOU (2003). Cultural Issues in Online Learning — Is Blended Learning a Possible Solu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 Vol. 16, No. 4 (2003) 275–292

14. Garnham, Carla and Kaleta, Robert. (20 March 2002). "Introduction to Hybrid Courses."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Today. v8 no6. Retrieved Oct 5, 2005 from http://www.uwsa.edu/ttt/articles/garnham.htm.

15.李克東、趙建華(93)。資訊技術環境下基於協作學習的教學設計,電化教育研究(E-education Research) 2004 07

16.田富鵬、 焦道利(94)。資訊化環境下高校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電化教育研究(E-education Research) 2005 04

17.陳欣舜、蕭涵云(92)。整合式學習。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資策會教育訓練處。

18.Rovai, Alfred P. and Jordan, Hope M. (Aug 2004). "Blended Learning and Sense of Commun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raditional and Fully Online Graduate Cours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Vol 5, No 2 (2004).

19. Isackson, Peter. (23 Aug 2002). Learning Circuits - Blog. Retrieved Oct 2, 2005 from http://www.internettime.com/itimegroup/astd/lc_blog.htm.

20. Bersin, J. (2004). The blended learning book: Best practices, proven methodologies, and lessons learned.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21. Brennan, M. (2004). Blended learning and business change, Chief Learning Officer: Solution for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Retrieved 2005/10/5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clomedia.com/content/templates/col_fairfield.asp?articleid=349&zoneid=13

22.朱繼農(93)。網路科技&數位學習,師友月刊20048月號,p40-42

 

回首頁



[1]Craig Sull, Errol. (2006).So… What's the Future for Online Education? Online Classroom, Apr2006, p6-7

[2]林福來,2004,「數位學習理論為數學內容成功基石」,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8D3BD618-0CAA-4BE0-B9A4-77A9AF675A33.htm. Retrieved Sep 15 2005,台北市:資策會。

[3]張紹勳,「虛擬大學實施之新典範」,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逢甲大學,1999381-390

[4]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4.php

[5]陳年興、林甘敏,「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資訊管理學報,2001,9

[6]洪明洲,「網路教學課程設計對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遠距教學系統化教材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9,

[7]S. D. & Cuskelly, E. 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0, 1994, 168-181.

[8]林甘敏、陳年興,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資訊管理研究 第四卷 第二期 ○○二年七月,p65-85

[9]Craig Sull, Errol.(2006).So… What's the Future for Online Education?Online Classroom, Apr2006, p6-7

[10]MIC,民92,我國數位內容研究計畫--數位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files/top_3/1/2.1.pdf

[11]MIC,民92,我國數位內容研究計畫--數位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files/top_3/1/2.1.pdf

[12]Singh, Harvey. (Nov-Dec, 2003). "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43 no6 pp51-54. Retrieved Oct 5, 2005 from http://www.bookstoread.com/framework/blended-learning.pdf

[13]MIC,民92,我國數位內容研究計畫--數位內容產業趨勢分析報告,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files/top_3/1/2.1.pdf

[14]學習評量和適性教學應用於電腦輔助教學以國中電磁教學為例。

[15]Voos, Richard. (Feb 2003). "Blended Learning: What it is and Where it Might Take Us?" Sloan-C View. v2 issue 1. Retrieved Oct 5, 2005 from http://www.aln.org/publications/view/v2n1/blended1.htm.

[16]N. Vaughan D.R. Garrison(2005)Creating cognitive presence in a blended faculty development community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8 (2005) 1–12

[17]ELICIA LANHAM* AND WANLEI ZHOU†,(2003) , Cultural Issues in Online Learning — Is Blended Learning a Possible Solu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 Vol. 16, No. 4 (2003) 275–292

[18]Garnham, Carla and Kaleta, Robert. (20 March 2002). "Introduction to Hybrid Courses."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Today. v8 no6. Retrieved Oct 5, 2005 from http://www.uwsa.edu/ttt/articles/garnham.htm.

[19]資訊技術環境下基於協作學習的教學設計,電化教育研究(E-education Research) 2004 07

[20]田富鵬、 焦道利,民94,資訊化環境下高校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電化教育研究(E-education Research) 2005 04

[21]陳欣舜、蕭涵云(92) 整合式學習。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資策會教育訓練處。

[22](2005)RIT’s Approach to Blended LearningDistance Education ReportMarch 1

[23]Rovai, Alfred P. and Jordan, Hope M. (Aug 2004). "Blended Learning and Sense of Commun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raditional and Fully Online Graduate Cours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Vol 5, No 2 (2004).

[24]Isackson, Peter. (23 Aug 2002). Learning Circuits - Blog. Retrieved Oct 2, 2005 from http://www.internettime.com/itimegroup/astd/lc_blog.htm.

[25]Bersin, J. (2004). The blended learning book: Best practices, proven methodologies, and lessons learned. San Francisco, CA: Pfeiffer.

[26]Brennan, M. (2004). Blended learning and business change, Chief Learning Officer: Solution for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Retrieved 2005/10/5 from World Wide Web: http://www.clomedia.com/content/templates/col_fairfield.asp?articleid=349&zoneid=13

[27]朱繼農,2004,網路科技&數位學習,師友月刊20048月號,p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