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模式之建構

周至宏

高雄師範資訊教育研究所

 

摘要

使用資訊科技革新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在成功地應用,許多文獻和工具也證明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可以提昇教師教學的績效和學生學習成果,但是教師使用資訊科技來革新教學的情形依舊不如預期,因此探究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因素相形重要,那麼是什麼因素使得教師不利用資訊革新教學呢?工作環境的因素是否也會影響教師嘗試使用資訊來革新教學呢?資訊科技接受度相關之研究大多根據TRA為基礎的理論來檢測使用者的意圖,但是檢測資訊科技使用意圖有時無法有效預測行為因而常引發爭議,有鑑於此,本研究根據嘗試理論(TT),以目標為導向,以嘗試行為為因變數,參考革新擴散、創造性和組織壓力文獻,結合科技接受與使用整合模型(UTAUT),來建構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相關因素之模型。

 

Abstract

Innovating with IT has successfully used in many different field. The literatures and tools have proved that innovating with IT can improve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But the situation that the teacher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T is not the same as we expect. The teacher doesn’t change his teaching method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that teachers’ teaching couldn’t improve with time and IT. So, it is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reason why the teacher doesn’t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T. And then what’s the reason that teacher do not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T? Does the work environment influence on trying to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we argue that impediments render intentions inadequate for examining IT use. Grounded in the theory of trying and UTAUT, this study extends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literature by offering a theory-driven explanation for examining trying to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T and a parsimonious measure for this construct. We introduce the goal-based construct of trying to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T as an appropriate dependent variable for examining IT use, and we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n the institute professor trying to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offered.

 

關鍵詞:嘗試理論、接受與使用資訊科技模型、目標、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

KeywordsTheory of TryingUTAUTgoalteacherstrying to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壹、緒論

因應環境的改變而持續地使用資訊技術革新以提升組織效能是必要的,在成功的公司中(例如微軟公司、3MNikeIntel),組織結構鼓勵員工在組織中使用資訊技術革新 (Brown and Eisenhardt 1997),使用資訊科技革新已有效的應用在各領域中,在資管和教育的領域裡,多年來許多文獻和工具也證明教師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可以提昇教師教學績效和學生學習成果。但是,教師在教學現場上對於資訊科技的應用並不如預期,事實上仍有許多的教師仍因循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沒有使用資訊科技來革新教學,在這種情形下,那些證明可以資訊科技可提昇教師教學績效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文獻,將無法達成其所證明的效果而淪於紙上談兵,而為教學而開發出的資訊科技軟硬體則因為無法物盡其用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為了因應環境和時代的需要與提升教師教學,探究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因素相形重要。

對於瞭解個體於資訊科技產品的接受程度的研究大多都採用TAM模式來加以判斷 (Igbaria, 1996; Vanketsh, 1998,2003; W. Hong et al, 2002)。原因在於TAM模式可以針對科技產品的有用性與方便性的兩個外部因素,快速的提出有效性與準確驗證的預測能力(Mathieson, 1991;Taylor & Todd, 1995)Davis, F.D. (1986)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一直是資訊管理領域的重要理論,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發展,外部變數影響資訊科技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和針對不同領域所提出來的變數也愈來愈多。在這種情形下Venkatesh et al.2003)對歷年的研究作了一番全盤探討,發現這些研究在不同範疇中各自具解釋力,同時發現這些實證模型的特色,Venkatesh et al. (2003)各種模型做整合,提出「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的新架構。不過,單純以UTAUT的決定因素來檢視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因素恐有不足之處,教師工作環境對於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影響應有相當的影響力而不應該排除這些因素在研究之外,因此本研究從革新擴散、創造力和壓力相關文獻中擷取和教師工作環境相關的因素來架構研究模型,以期更能準確地預測教師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相關因素。

但是,根據TRA為基礎的理論來檢測使用者的意圖常引發爭議,Bagozzi and Warshaw(1990)認為Fishbein and Ajzen(1975)所提出的理性行為主義(TRA)對目標的處理太狹隘,因為它並不涵蓋一種達到最終狀態的行為或者行為結果的目標,意圖所預測的行為不是最終狀態的行為而是不同程度嘗試行為,因而建立基於目標追求理論(TGP)和計畫行為理論(TPB) 嘗試理論來解釋目標導向的行為,研究結果發現嘗試理論在嘗試減重的行為上,比計劃行為理論和目標追求理論有更強預測能力。

本研究在延伸這些文獻以檢測意志控制下以資訊科技為導向的行為和影響其行為的相關因素,運用於探討影響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因素,本研究檢測一種資訊科技導向行為的特殊模型,稱為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嘗試使用資訊科革新已被證明為成功的使用資訊技術革新的前置因素(Ciborra 1991)。因此本研究認為教師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行為前必須先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行為,因此建構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之模式。

 

貳、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一、嘗試理論(TTThe Theory of Trying)

Bagozzi and Warshaw(1990)基於目標追求理論(TGP)和計畫行為理論(TPB)來解釋目標導向的行為而架構嘗試理論模型,認為在目標導向下,意圖所預測的行為應是嘗試行為而不是最終狀態的行為,嘗試理論以嘗試行為做為依變項,理論的架構假設「嘗試行為」是受「嘗試行為的意圖」及「社會規範」所影響;而對成功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success)對失敗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failure)和對過程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process)是嘗試行為的意圖(Attitude toward trying)的決定因素,而個人對成功的期待(Expectation of success)和失敗的期待 (Expectation of failure)分別對「成功的態度」和「失敗的態度」有加權的作用。

Bagozzi and Warshaw(1990)認為TGPTPB都沒有明確地考慮過去嘗試的頻率對嘗試行為的影響,而研究已經發現過去嘗試的行為對行為的意圖的決策和態度及社會規範一樣,應視為一個新增的獨立的變項(Bagozzi1981),更進一步,這些學者發現最近的嘗試為對嘗試行為有直接的影響,獨立在嘗試意圖的影響之外。Bagozzi and Warshaw認為有關過去行為上的研究忽視過去嘗試頻率和最近的嘗試之間的區別,然而這種區別十分重要,應該分別討論。所以Bagozzi and Warshaw建構嘗試理論如圖2-1,依據Bagozzi and Warshaw (1990)的研究結果發現,態度、社會規範對行為意圖有顯著的影響;最近嘗試預測嘗試的行為有顯著的影響,過去嘗試的頻率對嘗試預測並沒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如同模型假設一樣,過去嘗試的頻率對嘗試的意圖的影響是顯著的。對成功的態度和對失敗的態度在對嘗試的態度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對過程的態度並沒有顯著的影響。Bagozzi and Warshaw (1990) 研究結果發現,嘗試理論在嘗試減重的行為上,比計劃行為理論和目標追求理論有較強預測能力。

 

二、科技接受與使用整合理論(UTAUT)

Venkates et al. (2003)整合八種接受與使用資訊科技理論(TRATAMMMTPBC-TAM-TPBMPCUIDTSCT)後提出UTAUTVenkates et al. (2003) 認為有三個因素決定使用資訊科技的使用意圖,這三個因素分別是對績效的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對付出努力的期望(Effort Expectancy)、社群因素的影響(Social Influence)這三個因素影響,而使用資訊科技的行為主要是受到有利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所影響,性別、年紀、經驗與自願使用這四個變數是干擾因素,Venkates et al. (2003)提出科技接受與使用整合理論(UTAUT)架構如圖2-1所示,以下分別就UTAUT的各構面,以及這些構面受到那些干擾變數影響加以陳敘。(一)對使用績效的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會受到個人對使用系統的期望效用的影響,Venkatesh et al. (2003) 定義Performance Expectancy是“使用系統後可在工作執行中獲益的程度",這對以追求績效的男性工作者或年輕工作者會較重視獎勵與效用的取得。Venkatesh et al. (2003) 認為在不同的模式中五個構面和對績效的期望有關:認知有用性 (Davie et al. 1989) 、外部動機 (Davie et al. 1992) 、工作合適(Job-fit (Thompson et al. 1991) 、相對優勢 (Moore & Benbasat, 1991) 及對產出的期望 (Compeau et al. 1999) 等構面。

 

(二)對付出努力的期望(Effort Expectancy) 假若資訊系統不能提供良好的互動介面或使用者不能很容易的學習系統,這也會使資訊科技不會被接受與使用。Venkates et al. (2003) 指出努力期望為個人認為系統是否容易使用"。這意指資訊系統的設計是否可以讓使用者容易去使用是接受資訊科技的關鍵因素之一,如:功能操作是否清楚且可以很容易被瞭解、使用者的知識是否可以很容易在知識社群上表達知識等等都是決定系統是否容易使用的因素。Venkatesh et al. (2003) 認為有不同模式的三個構面和對績效的期望的觀念相關:認知易用性 (Davis et al. 1989) 、複雜性 (Thompson et al. 1991) 、容易使用 (Moore & Benbasat 1991)。另外,Venkatesh et al. (2003) 認為個人對使用系統的努力期望會因性別、年齡有所差異,但這些的影響都會隨的使用經驗增加而減少其影響。

(三)社群因素的影響(Social Influence) Venkates et al. (2003) 將社群因素的影響定義為個人察覺重要他人相信他應該或不應該使用該系統"。Venkatesh et al. (2003) 認為社群因素的影響與使用意圖之間的關係會受到性別、年齡、經驗與自願使用等的干擾因素影響。此外,社群因素的影響對年長工作者是很顯著的影響,若以性別來區分,女性工作者會容易受到高階主管態度與同事的態度所影響。但這些影響通常是剛開始使用才會發生的,使用一段時間後,社群因素的影響對使用意願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另外,Venkates et al. (2003)認為可以用以下三個構面來解釋社群因素的影響:主觀規範 (Davis et al. 1989)、社會因素 (Thompson et al. 1991) 、印象 (Moore & Benbasat, 1991)

(四)有利的情況(Facilitating condition) Venkatesh et al. (2003) 定義有利的情況為個人相信現有的組織與技術架構都支援系統的使用"。因此,有利的情況是指組織與技術架構支援使用者使用系統,包括電腦軟硬體的支援或系統操作上的幫助等等 (Venkatesh et al. 2003Thompson et al. 1991) 。經驗與年紀是有利因素與行為間的干擾因素。

Venkates et al. (2003) 考量經驗、性別、年紀、使用者的目的在強調不同的情境下,組織的資訊科技導入策略也有所不同,必須考量這些干擾因素對導入策略作適當的修正,Venkates et al. (2003) 認為UTAUT模式的目的在提供管理者的使用工具,管理者可以使用UTAUT來衡量新科技的引入,並預測與解釋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的行為。

三、工作環境因素對革新的影響

 

Ahuja and Thatcher(2005)根據嘗試理論,檢測工作環境和性別對嘗試使用資訊科技來革新的影響。Ahuja and Thatcher(2005)導入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為因變數的目標導向的架構來檢測資訊科技使用,研究結果提出超過負荷和自治權是嘗試用資訊科技革新前置因素的實證,而且這些關係隨性別而變化(參閱2-3)

()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Trying to innovate teaching with IT)

當檢測革新擴散時,學者建議仔細選擇正在調查中資訊科技實施階段的相關因變數,因為本研究是要將工作環境和使用資訊科技革新做連結,這個部分聚焦於在辨別和發展資訊科技使用的合適預測,考慮到我們對目標的檢測,我們集中於態度而非特性預測資訊科技的使用。根據理性行為的理論(TRA),態度預測意圖,接下來,預測個體的行為 (Fishbein and Azjen 1975)。但是,有許多學者建議意圖的用途是行為的預測可能被限制原因是環境的阻礙 (Davis et al. 1989; Nambisan et al. 2000),研究TRA學者認為理性行為是在深思熟慮的過程後決定或者意圖行動的最高點之前,但是,即使在個人決定行動之後,障礙可能阻止個人完成行為 (Fishbein and Azjen 1975)。障礙存在於當一位決策者相信不管外部或者內部阻礙能在一個特別的情況下阻礙行動的執行 (Bagozzi et al. 1992)。關鍵阻礙包括資源缺乏的知覺、缺乏能力或者其他意外事故,例如對決策或者對自然界事件的控制的限制。不管是否實際阻礙存在,察覺障礙很可能影響個體對他們行為信念和結果 (Bagozzi et al. 1990)TRA建議當妨礙存在時,目標,而不是意圖,可能更合適來預測實際行為 Ajzen (1985)。「目標」在TRA的內容中,已經概念化成為嘗試執行行為可能是由於個人或者工作環境的妨礙而形成的問題 (Bagozzi and Warshaw 1990)

對於個體使用資訊科技的檢測,多年來學者有不同檢測方式(參閱表格2-1),本研究沿續這些研究,以目標為導向,具體化嘗試使用資訊革新的概念,以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做為因變數,來檢測影響教師對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相關因素。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參、模式建構

嘗試理論指出個人產生行為意圖後所展現的應是不同程度的嘗試行為,能更準確地預測意圖之後的行為,而UTAUT對於可分析個人使用資訊科技系統的使用行為,並做為衡量資訊系統成效的指標,為了解教師的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行為,本研究根據嘗試理論,結合資訊科技接受行為之UTAUT研究,參考革新擴散、創造性和組織壓力文獻,延伸運用於探討影響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因素,而建構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模式(參閱圖3-1)

 

綜合前章所提出的文獻探討,萃取出六項因素為決定教師嘗試使用資訊革新教學的意圖和行為,包括Performance ExpectancyEffort ExpectancySocial InfluenceAutonomyOverloadFacilitating condition,研究變項詳加說明如下(參閱表3-1)

 

肆、結論與建議

教師以資訊科技來革新教學,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教學、及學習中,使資訊科技成為教學環境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並運用課程與教學的情境來培養學生的電腦素養,在於以教育為主體,以資訊科技為工具或媒介,使用資訊科技為教學工具,並非僅侷限於課堂上,而是涵蓋整個教學過程,其涵蓋情形為教學前,以資訊科技輔助教師蒐集及製作;教學中,以資訊科技輔助教材之呈現,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在教學後,以資訊科技輔助教師對學生之補救教學及其他班級事務之管理。此外,藉由教學過程中結合資訊科技的應用,讓學生自然、真實的學得資訊科技,為資訊教育提供良好的實施管道。而這其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的來革新教學的行為成為資訊融入教學是否成功核心議題。

本研究提出的強化UTAUT模式,加入了工作環境因素和嘗試理論,提出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之評估構面,探討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接受度與嘗試行為,並以在衡量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成功的研究議題中,作為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代理變數,發展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之評估模式,期望成為學術界與教育界促進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的參考。後續的研究工作可依本模式使用大專院校教師及中小學教師做實證研究。另外,本研究的後續研究工作將其它工作環境因素(例如:組織內部對革新的阻礙),列入影響嘗試行為的因素之中進一步的探討,建構出更完整的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模式進而成為教師嘗試使用資訊科技革新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

 

伍、參考文獻

[1] Agarwal, R., and Prasad, J. “A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in the Domai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9:2), 1998, pp. 204-215.

[2] 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J. Kuhl and J. Beckmann (Eds.), Springer, New York, 1985, pp. 11-39.

[3]Ajzen, Jcek(1985),’’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eds. Julius Kuhl and Jeurgen Beckma -nn , New York: Springer, 11-39.

[4] Bagozzi, Richard P.(1981),”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A Test of Some Key Hypothe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October),

607-627.

[5] Bagozzi, R. P., Davis, F. D., and Warshaw, P. R. Development and a Test of a The-

ory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Usage,” Human Relations (45:7), 1992, pp. 659-686.

[6] Bagozzi, R. P., and Edwardsm E. A. “Goal Setting and Goal Pursuit in the Regula-

tion of Body Weight,” Psychology and Health (13), 1998, pp. 593-621.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 “Trying to Consume: Pursuit of Goals in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7:2), 1990, pp. 127-141.

[7] Brown, S. L., and Eisenhardt, K. M. “The Art of Continuous Change: Linking Co-

mplexity Theory and Time Paced Evolution in Relentlessly Shifting Organizations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1997, pp. 1-34.

[8] Compeau, D. R., Higgins, C. A., and Huff, S.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Individual Reactions to Computing Technology: A Longitudinal Study,” MIS Quarterly (23:2), 1999, pp. 145-158.

[9] Davis, F. D., Bagozzi, R. P., and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1989, pp. 982-1003.

[10] Fishbein, M., and Azjen, I. Beliefs,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1975.

[11] Fishbein, Martin and Icek Ajze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_Wesley.

[12] George Speckart (1979), ’’Models of Attitude- Behavior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86 (5), 453-464.

[13] Igbaria, M., Parasuraman, S., and Greenhaus, J. H. “Status Report on Women and Men in the IT Workplace,”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14), 1997, 44-53.

[14] Ilgen, D. R., and Hollenbeck, J. R. The Structure of Work: Job Design and Rol-

es,”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M. J.C. Nunnally, Psychometric Theory, McGraw-Hill, New York, 1978.

[15] Nambisan, S., Agarwal, R., and Tanniru, M.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s for Enhancing User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23:3), 2000, pp. 365-396.

[16] Venkatesh, V., and Davis, F. D.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 (27:3), 1996, pp. 451-482.

[17] Venkatesh, V., and Morris, M. G. “Why Don’t Men Ever Stop to Ask for Directions? Gen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ir Role in TechnologyAcceptance and Usage Beh-

avior,” MIS Quarterly (24:1), 2000, pp. 115-139.

[18]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and Davis, F. 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2003, pp. 425-478.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