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宗教與現代家庭生活

劉孟珍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一、引言

近日,台灣出現了第二位經過認證的台灣活佛---一個三十多歲華梵大學的博士生。他原是來自彰化的正港台灣人,生長在普通家庭,在大一那一年開始與佛結緣。那一天,他在媒體簇擁下接受認證,鎂光燈閃爍不斷,現年38歲已婚的他表示,婚姻不會影響他的修行。不過,有趣的是,他的妻子當天並未出席參與盛會。

宗教活動在台灣本來就很盛行,從每年的媽祖繞境與達賴來訪造成的風潮,就能獲知。除了大家熟知的佛、道、基督、天主教之外,還有一貫道、天帝教、回教、軒轅教、天理教、統一教等等。現代很多人篤信密宗,根據媒體報導(TVBS2005),如李察吉爾、史蒂芬席格、李連杰以及金城武等,都是篤信密宗的巨星。由宗教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潮,造成的影響不管正面或是負面,我們都知道宗教對於現代人產生一股特別的力量,這一股力量對於現代的家庭生活想必也發揮相當的影響力。以下將從宗教本身的意義與功能出發,討論在現代家庭生活中,宗教扮演的角色。

 

二、宗教的意義與功能

(一)宗教的意義

對很多人而言,宗教可能是人與神溝通、聯繫的橋樑。自古以來,在人類的社群文化中,即有鬼神的存在。不只是在原始的社會中,在現代的文明裡,宗教仍然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創造出許多特別的文化。譬如,古希臘宗教孕育出希臘文明,伊斯蘭(回)教孕育出回教文明,基督教衍生了近代西方文明(陳美惠,1997),另外,現代盛行的占星術、塔羅牌等也都帶有宗教的影子。

陳玉賢(1998)認為宗教是指某些具有教義、教規與教儀所形成的思想與活動,是一種儀式化的敬拜活動與行為。大部份的宗教都有一個神,或稱為上帝、造物者,以祂為中心,有特定的崇拜儀式。也有些宗教沒有特定的上帝或神明,甚至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是依照自己的方式從事信仰。然而,無論是佛陀的慈悲為懷,基督教的愛人如己…,大部份的宗教都是以「愛」為出發點,教人為「善」,尋求生命的意義。

(二)宗教的功能

在現代的生活中,物質生活富裕,政治民主、思想自由,資訊傳遞無遠弗屆、日新月異。然而,現代社會變遷如此快速,精神文化卻日漸委靡。

現代人在快速的生活腳步中,時常感覺到空虛、苦悶,沒有目標,因而暴發許多憂鬱症與躁鬱症等疾病。為求心靈能獲得和諧與滿足,許多人所依賴的就是宗教。陳美惠(1997)指出,宗教給予個人支持,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堅強,因為他覺得內心有一股力量可以幫助他忍受困難,並克服困難。

綜觀古今,宗教雖然具有安定社會的功能,但也曾是擾亂社會的原因之一(姜得勝,1997)。如西方世界假宗教之名發動的戰爭、中國歷代的內戰紛亂,以及近年來回教恐怖主義,和台灣許多以宗教之名行詐騙財色之事件。不過,人類總是無法對自然與社會現象做十足的解釋與掌握,尤其是精神生活上的種種問題,如生死問題,因此仍需藉由宗教來解答,減輕深層的不安與恐懼感,做為精神上合理化的寄託。

黃俊傑教授(引自陳美惠,1997)認為宗教對人類至少有三種基本功能:

1.生存的功能:人類在追求生活的過程中,必當產生困惑與挫折,宗教信仰能給予支持的力量,使人有信心與勇氣繼續面對挑戰與困難。

2.整合的功能:藉由宗教儀式與規條,各階層的人聚集在一起,肯定團體的團隊精神,也鞏固社會的規範作用。

3.宗教提供人們對某些事物的意義:如生與死。人生無常,生命有限,人死後何去何從等重要問題的意義及解答,藉由宗教肯定超乎人

世之外的世界,做為心靈的支持與寄託,可以減少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

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筆者認為對現代人來說,參與宗教活動還可提供下列的功能:

1.宗教活動提供參與者人際相處與經營的機會。透過在一個沒有利害關係影響的團體中,學習與他人溝通合作、表達意見,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去經營個人人際關係。

2.參與宗教活動可以進行社會服務。許多宗教組織不再主張「出世」的觀念,而積極投入社會關懷的服務中,如慈濟、法鼓山、基督教醫院、YMCA……等。

3.宗教組織能提供正當休閒活動。在例行的聚會中,唱唱跳跳、遊戲、學習與分享,為現代人緊張的生活提供出口,對身心健康有良善的幫助。

 

三、現代的家庭生活與宗教

家庭是社會組織中最基本的單位,也是每個人出生後所接觸到第一個團體。民法第1122條(引自陳玉賢,1998)指出,家庭是以永久生活為目的而同居的親屬團體。因此,家庭不同於其他社會組織,它是由互為親密關係的個體,為了共同的目的,而組合及經營的團體。

傳統的家庭關係重視禮教,成員之間感情的交流較為薄弱,重視專業化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內。隨著社會關係的轉變,家庭關係也跟著變化。廖永靜(2005)指出因為工業化、女性主義以及個人自由主義的興起,造成家庭的功能變遷。傳統的大家庭已經沒落,家庭組織多為核心家庭,成員之間價值觀的溝通愈顯重要,趨於同質性的分工,男女地位講求平等,重視情感關係。

由於全球經濟競爭,不安的生活環境,許多人主張不婚、離婚、晚婚,也有結婚不生小孩的頂客族,美滿的家庭形態早已變形、變小、變冷,也變得更脆弱了。全世界的生育率在下降,社會發展朝向個人化,即使有家,家常常變成只是一座休息站,不再是全家人共同的城堡,愈來愈多人不再拘泥於原本「有父母、有子女、有房子」的家(楊永妙,2004)。

家庭的型態改變,現代人對於家庭的觀念也在轉變,能夠維繫家庭功能,如生育、社會化、情感、經濟、宗教、娛樂……等正常發展,具有相當的困難。傳統家庭觀認為家庭有其無可替代的特殊價值,在家庭成員間必須關係密切,提供許多個人的需求之外,對整個社會而言,更是一股安定的力量(陳芳茹、柯澍馨,1999)。然而,在現代家庭中,夫妻之間與親子之間都講求自我的空間與自我實現,並且容許彼此間的差異與改變,可能包括事業、需求、品味和價值觀(Wallerstein Blakeslee, 1997)。現代的家庭生活不再一層不變,反而增加了許多變動的因子。

蔡詩薏(2001)研究指出在家庭生命週期中,丈夫的婚姻滿意度與婚齡呈U型曲線,而太太的婚姻滿意度則呈現逐漸下降模式。影響婚姻幸福感與滿意度的因素可能有工作、孩子與性別等。男人和女人在婚姻生活週期的變換中,所獲得的經驗有相當的差異性。

在婚姻初始階段,女人是較具有活力與信心的;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婚姻生活進入另一階段,女人對婚姻的滿意度就漸漸下降,而男人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滿意度逐漸上升。多數女人即使有工作,仍然將較多心力放在家庭生活中,如此的傾向卻導致女人在婚姻常感到無力與失望。Chadwick, Albrecht, Kunz的研究(引自Adams, 1995)指出,有愈多的男人想和同一個女人再結婚的意願相當的高;不過,女人卻不這麼想。

現代的婚姻與家庭生活對女人而言,似乎形成了一種「病態」的困境。相對地,身處其中的其他家人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如何協助現代家庭渡過難關,也許宗教信仰會是個途徑。楊碧芬(2002)指出配偶間宗教信仰的同質程度高低對夫妻之間情感交流、一致程度與家務分工共識方面有顯著差異存在。雖然整體來說,婚姻品質與配偶之間的宗教信仰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同質性宗教信仰的配偶婚姻快樂程度沒有比不同的高,不過,她的研究結果也反應出社會經濟地位(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經濟所得)愈不同的伴侶,婚姻滿意度會更低。

陳芳茹、柯澍馨(1999)的研究指出,在壯年組與老年組有宗教信仰的傳統家庭價值觀念的平均值,均高於無宗教信仰者的傳統家庭價值觀念,但未呈現顯著差異。不過,在青年組(國中、高中的被研究者)傳統家庭觀念的的平均值產生顯著差異: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比沒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更趨於傳統的家庭觀念。瞿海源(引自陳芳茹、柯澍馨,1999)提出,持有傳統信仰者,比較傾向維持傳統的家庭型式與成員關係。

宗教影響家庭的層面除了上述的夫妻關係之外,也涵蓋了孩子的教養問題。在過去傳統家庭,父母親的工作大多為家族共同經營的事業,家族或家庭成員彼此分工,互相合作,孩子們很容易了解父母親的工作內容,也很自然地能夠體會父母親工作的辛苦。然而,在工業化的社會中,大多數的父母親都需離家工作,不僅工作時間長,相對地離家的時間也多。白天父母上班,小孩子上學;孩子放學後可能到安親班、補習班打發時間,不再像過去孩子在課後常常都需要幫忙家務,如養鴨、餵豬等等。晚上回到家之後,家庭常做的活動就是看電視,再不然就是為孩子複習功課,真正聊天、談心的時間少之又少。以這樣子的生活模式,孩子常常被灌輸的觀念就是:「我把功課搞定就行了!」很少有孩子能真正能體會父母親工作的辛苦,因為他沒有機會看到,也沒有參與其中的經驗,只有時常聽到父母親的抱怨:「我工作這麼辛苦花錢讓你讀書,你卻不聽話…。」

因此,在現代的功利社會中,多數的家庭忽略了人格養成與道德教育,青少年受到外在的刺激與誘惑時,若沒有相當心理支持的能量時,很容易迷失方向。當個人的慾望不能被滿足時,常常就導致犯罪行為的形成,如吸毒、色情、幫派…等。陳美惠(1997)認為青少年的道德觀處於薄弱階段,藉由宗教的生活故事,或是靜坐反省等方法,可以導正家庭教育的偏失,引導孩子重建自身的價值觀。陳碧珍(2004)針對藥癮戒治者的回家歷程的研究中指出許多藥癮者和家庭的關係是疏遠的,在吸毒期間無法面對自己的吸毒問題,選擇離家、自我放逐,心理的空虛與寂寞導致藥癮愈來愈嚴重。不過,當他們因某一關鍵事件進入福音戒毒中心後,憑藉著宗教信仰,靈性提升,他們的生命價值觀開始改變,對家的視框也產生變化。漸漸地,他們學習用實際行動與家人重建關係,真正的重新回到家中,宗教在此產生了正向的影響力。

然而,在台灣有許多幫派份子與地方的宗教活動關係密切,他們常藉由訓練八家將等合法的民俗技藝,集結青少年,青少年很容易將自己神格化,除了能夠賺取金錢,也得到勇猛的成就感,反而對正常的課業不屑一顧,導致翹課、逃家(鄭瑞隆,1999)。洪毓璟(2004)研究指出,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少年在家庭概念之「關心與尊重」、「坦誠溝通」的差異性達到顯著。青少年在生活上是否感受到家人間的關心與尊重,以及能否開放心胸地溝通與互動,會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差異。信仰基督教的青少年感受家人之間關心與尊重及坦誠溝通的家庭概念,較信仰道教者正向。

總而言之,家人之間如果擁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可以增加家人之間相處的時間,也能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培養正向的宗教觀,不只對個人心理有正向的功能,也能促進家人之間的情感互動與坦誠溝通,有助於正向的家庭觀念發展(洪毓璟,2004)。

 

四、總結

宗教和家庭是兩股強大的力量,在許多時候家庭需要宗教,同樣的宗教也需要家庭,宗教與家庭兩者之間必須達成平衡。宗教要產生力量,必須教徒家庭要有祈禱;家庭生活是最深刻的生活,如果不能在家庭中學會信仰宗教,許多宗教組織都是沒有前途的(教友生活周刊, 2000)。許多宗教的教義隨著時代的變遷,都因時置宜。比如過去基督教保守教派堅持反對用人工的方式避孕,而天主教反對墮胎行為,以及信佛、學佛一定要吃素等觀念,都已漸漸有所改變。星雲法師(2005)認為比起宗教的種種儀式,重要的是心裡的清淨:「吃素不如吃慈悲,有殺生,沒殺心,只要非濫殺,非心存恨意,也是功不唐捐。」現代家庭生活對宗教的影響,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從古自今,人類總是對於未知、不可輕易碰觸的議題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宗教不像科學,可以用一連串的方法與公式來解答;宗教也不像哲學,可以用理性來了解;宗教似乎就只能用信仰的(李新,1992)。有人認為不能用邏輯思考與合乎常識的宗教,都只是「神話」,但對於有宗教信仰的家庭而言,生活中處處受宗教這一門「神話」所影響。當我們徬徨與空虛時,經由信仰,我們更認識自己,發現生命的美。當處於寧靜,自我反省之後,因為滿足而形成自制,因為充滿勇氣而懂得包容。現代的家庭生活有必要重建一套適合當前生活體系的價值觀,而宗教不只是例行的儀式,也是謹慎的生活態度(銀心,1992)。

宗教提供我們積極成長的力量,我們可以相信宗教,但不能迷信宗教。世界上究竟有沒有神?也許,神就是人,是超過平凡智慧的人(黎世清,1992)。一個人的生命長短有限,而生命本身沒有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造。藉由宗教,我們也許能夠得到心靈上的舒緩,獲得勇氣與寄託,宗教可以是我們心靈的輔導者。不過,人生的決定者不是宗教,我們得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現代的家庭生活受到外在的衝擊不斷地轉變,不過出於家庭的我們必須繼續用心地經營這個只屬於我們與家人的小世界。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佚名(20051224)。篤信密宗不分中外 演藝圈蔚為風潮。TVBS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051225。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051224/39/2orkj.html

佚名(2000)。宗教與家庭。台北:教友生活週刊。線上檢索日期:20051225。網址:http://www.catholic.org.tw/cathlife/2000/html/2340.htm#7

施承宏(1997)。從心做起:談小學實施宗教教育的途徑。師友,36123-24

星雲大師(20051225)。專題報導。聯合報,A8版。

姜得勝(1997)。英國學校宗教教育淺論與借鏡。台灣教育,55744-51

洪毓璟(2004)。青少年家庭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唐慎思(2000)。自家教學。教育研究,7954-56

夏瑞紅主編(1992)。宗教與我的生活。台北:時報文化。

陳美惠(1997)。宗教對青少年的教育價值。嘉市文教,497-11

陳玉賢(1998a)。宗教教育從家庭做起。社教資料雜誌,23519-21

陳玉賢(1998b)。宗教教育的省思。教育資料文摘,414),127-131

陳芳茹、柯澍馨(1999)。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在代間差異之研究。生活科學學報,575-90

陳碧珍(2004)。回家- 藥癮戒治復原者重返家庭的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楊碧芬(2002)。配偶同質性與婚姻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楊永妙(2004)。台灣的家變形了。天下雜誌,301

廖永靜、林淑玲(199912月)。從家庭功能變遷探討台灣地區家庭教育之推展方向。發表於一九九九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蔡瑞美(19951218)。以宗教課程和親職教育感化輟學生。自立早報,第七版。

蔡詩薏(2001)。家庭生命週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開放程度與夫妻婚姻滿意度及其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台南。

鄭瑞隆(1999)。幫派入侵校園與其因應之社會工作觀點。學生輔導,6532-41

外文部份

Adams, B. (1995). The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5th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Wallerstein, J. S. Blakeslee, S.1997)。婚姻,可以很美滿(張慧倩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1995)。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