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主義與教育之研討

楊欣怡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進步主義係指反對傳統教育的一項改革運動,以杜威(John Dewey)克伯屈(W.H.Kilpatrick)等人為代表,是美國在十九世紀晚期和二十世紀初期一項重大社會-政治改革運動中的一部份,這個運動是由於美國尋求適應劇烈的都市化和工業化而產生的,並因而塑造了當時美國生活的特徵。在教育上主張以民主生活為基礎,亦即基於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因此,進步主義深獲歐美著名教育理論家的支持。雖然有些教育家公然宣稱進步教育時代已經過去,可是仍然有不少教育家堅信其思想早已深入當代教育人員的心中,它不僅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教育哲學,誠如羅賓(Alvin D. Lobing)所言:「無庸置疑,在未來仍會從新再致力於此種思想之發展…..在每一時代採取進步教育的形式,就是未來教育改革的先聲。」

 

貳、進步主義的思想淵源

進步主義是一種變化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change),此進步包含著變化,變化包含著新奇,而此新奇則要求真實的。是故,進步主義者強調經驗世界之變動性,而不認為事物具有恆定性,若細尋其脈絡,進步主義的思想淵源可以遠溯古希臘哲學、十八世紀的自然主義、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實用主義的哲學思想,茲分別敘述其要點如下:

一、希臘「變」的哲學思想

古希臘的辯者(Sophist)認為變化就是實在(Reality)的特徵,普羅塔哥拉斯(Protagoras)則以為無(nothing)才是固定的和最後的,古希臘哲學家賀拉克里斯特(Heraclitus)認為所有的實體(reality)都具有持續變化的特質,除變化本身的原理外,沒有一樣實體持有永恆性,賀氏說:「濯水流水,水非前水。」一切皆如流水,瞬息萬變,唯有生成變化的普遍法則永恆不變,故進步主義者乃宣稱教育永遠在發展的過程中。教育者必須依照新的知識,以及變化的環境,隨時準備修正方法與政策,所以教育的本質是經驗的繼續與改造。

二、自然主義的哲學思想

此處所謂的自然主義,係指十八世紀法國大思想家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所倡導的一派哲學而言,盧梭一生致力於領導人類擺脫專制主義與極權主義而追求獨立自由,認為教育的過程要順應自然的程序,配合個人生長的自然階段,故主張教育應「返回自然」(return to  nature)、「順應自然」,讓兒童的天賦自然充分的發展。

三、達爾文的進化思想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之進化論(Doctrine of Evolution)對於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影響甚鉅。達氏於一八五九年發表「物種原始論」(On the Origin of Species),創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說,人類為了能夠生存於社會,必須適應環境,進而改善環境,以謀取最大的進步,進步主義中的「教育即生長」、「教育本身無目的」等諸說,均植基於此理論之上。

四、實用主義的哲學思想

實用主義(Pragmatism)強調「有效用即為真」,知識是否有效用,必須視其能否解決問題,所以面對環境問題時,必須實際針對環境問題來加以解決,從解決問題中學習更豐富的知識,為的是將來能夠面對更困難的環境問題,杜威基於這種實用主義的思想,組成它的實踐、行動與實用的價值哲學,在學習上主張「做中學」。

 

參、進步主義的思想要旨

杜威(J.Dewey1859-1952)是進步主義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不但成為美國二十世紀中期的主流,而且影響了世界各地教育思想,中國近百年來的學術思想與教育活動與其學說息息相關,如蔣夢麟、胡適等中國新時代的學術界領導人物,就出自於杜威門下。要掌握進步主義,可以從杜威的思想著手:

教育目的論

(一)教育即生長

杜威將教育比喻為「生長」(Education as growth),認為生長本身就是一種歷程,目前的生長根源於過去,並可支配其後的生長,且生長的歷程是無止境的。杜威說,「有止境的生長」(accomplished growth)是「不再生長」(ungrowth),停止生長可能趨向枯萎或死亡,就社會文化而言,此種情況會造成進步的停止,「生長」意味著活力的增加,因此生長的歷程是往前與朝上的,教育之所以能帶動社會進步,種因於此。

(二)歷程本身是動態的、是變化的

教育就是經驗的「重組」(reorganization)或「改造」(reconstruction),經過重組或改造的經驗,更能指導個人適應新環境,更能解決較複雜的問題,此種歷程使「未成熟」(immaturity)    趨向「成熟」(maturity),教育也因個人之未成熟心態而有存在的必要,未成熟的心態隱含有「可塑性」及「依賴性」。

(三)歷程本身就是目的

杜威認為教育無外在目的,也應無外在目的,教育本身就是目的,因為教育本身就是歷程,因此教育歷程就是目的,教育如有外在目的,則該種目的是「外爍」的。杜威主張「教育無目的」,其實並非反對教育目的,而是反對外在所強加於學習者的目的,強調依學習者自身考量與自身興趣所形成的目的,如此才能激發學習動機,讓學習者勇往直前努力不懈。

進步主義的知識論

(一)知識來自於個體與環境的互動

因個體與環境接觸後,環境所產生的問題,必須經由個體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將此辦法付諸實施,以獲得此經驗。所以,知識來自於經驗,但又運用於經驗,進而改造經驗,又成為新知識。

知識的特質

知識的特質具有繼續性、工具性、試驗性、行動性、與創造性:

繼續性:在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個體用知識來解決問題            並繼續使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以進一步獲得更多經驗與   知識,這顯示出知識的繼續性特質。

工具性:因為知識在於解決人與環境之間的問題,進而能夠適應環境、支配環境,所以知識只是一種工具,目的在於解決問題。

試驗性:因為知識的獲得靠個體對環境的假設,並將假設付諸檢證,以逐漸減少錯誤,增加預見與領悟,所以每一次的假設與檢證都含有實驗的性質。

行動性:個體為了解決與環境之間所產生的不平衡,需採取行動來改變其間的關係,知識因而產生於行動、實踐之中,這便是杜威強調「做中學」的主要意義。

創造性:知識必須不斷適應環境的需求,所以不是永恆的,是不斷變化、不斷重組、不斷創新的。

(三)知識是先天能力與後天經驗的融合

杜威視理性與經驗在知識發展過程中是相互關連,認為知識是吾人在生活歷程中,解決疑難問題的工具、解決生活問題不斷改造的經驗,這種經驗透過不斷重組或改造,形成理性思考的能力,任何階段都有其價值,而且在生活歷程中不斷變化,使經驗的意義增加。

進步主義的價值論

(一)價值發生於知識的效用上

由於受到實用主義之影響,強調「有用者為真」,即能處理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其所學習的知識才有價值,所以,價值之界定來自於知識是否能發揮效用,有用者就是有價值。

(二)價值是不斷變化的

在時代變遷下,社會價值是不斷在變化的,個人與環境互動後,個人價值觀也不斷在變化,故進步主義強調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價值是不斷在變化的。

進步主義的人性論

()人性是可變的

摒棄傳統上身、心二元論,以為人不再是身、心兩種截然不同之部分所組成,而為一有機之整體。人的各種特質是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斷的產生與變化的,杜威曾言:「人性若是不可改變的,則世無教育其事,所有一切教育努力,定歸失敗」因之,人性是在經驗中不斷累積成長而形成的,杜威並不認為人有固定的善或惡,人性會因人的經驗不斷改變而不斷變化。

()人性的變化與文化有關

人們所建立的社會乃源自於本身文化的傳承,人處在社會中進行社會學習,因此,人性乃是浸淫於自己的文化中而形成。文化會隨著時代需求不斷更新,簡言之,時代與環境的改變會造成文化內涵的變化,人性為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產物,無形中使教育力量或環境陶冶之功能為之提高。

進步主義的道德學說

(一)道德判斷的標準

進步主義的道德判斷標準係兼顧動機與結果,動機與結果的融合必須靠智慧,杜威認為完全之道德行為,應兼顧內外各種因素,也就是要視環境情況來調整行為方式,以達到結果與動機的兼顧。

(二)什麼是善

所謂「善」就是幸福,也就是能為個人帶來幸福,也可以為社會群眾帶來福利,因此,個人欲望與公眾欲望之滿足不相衝突即善之所在。

(三)善惡如何認定

善惡的認知必須同時經由理性與經驗的運用,透過理性可以衡量與預見道德行為的結果,而在經驗中可以建立道德行為的標準,在理性的預見中是一種不斷進行假設的思考活動,故判斷行為之善或不善,不僅須注意存心之善惡,而且須顧及存心而行所預見之結果。

(四)道德的權威

道德的價值來自於個人與社會的結合,藉由擴張個人「理想的自我」,使道德行為本身成為個人之所好,乃是建立道德行為的良好途徑。

 

肆、進步主義對教育的啟示與影響

一、進步主義對教育之啟示

(一)教育的本質方面

1、教育是經驗不斷的累積與重組

教育即生長,所謂的生長就是指經驗的不斷累積、重組與改造,個體運用智慧於環境之中,從環境中獲致有意義的經驗,又促使智慧再提升,如此不斷成長。

2、教育促使個體洞見未來

當學習者面對未來而準備行動時,乃是以過去經驗所獲得的能力為考量依據,即學習者以過去經驗所獲得的能力為基礎來訂定行動目標,學習者此時此刻所做的決定乃是過去經驗與未來發展的綜合研判。

(二)教育方法方面

1、兒童是教育的起點

進步主義反對外界標準和權威,而推崇兒童本身的需要、欲望、目標、和興趣,杜威言「決定學習之質與量者,並非教材,而為兒童」,舊教育之缺點是將兒童視為小大人,以成人眼光衡量兒童之程度,以成人之經驗強行注入兒童腦海中,不顧兒童是否了解,忽視兒童學習之興趣,因之,在教育上,教師可以設置學習的情境,藉著情境中的刺激而自然地導引出可欲的學習成果。

2、做中學

進步主義主張生活經驗課程,反對教育內容僅採用教科書,「做中學」乃是主要的學習方法,設計作業之主要任務,要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如何親手動手工作,由工作中體會經驗,獲得與生活密切有關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提供實際經驗給學習者,由學習者自身來體驗工作,從實踐中學習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智慧。

3、問題教學法與設計教學法

杜威在<思維術>中指出問題解決的歷程包括:(1)察覺問題之所在(2)確定問題的性質(3)提出可能的解決或假設(4)選擇較合理的假設(5)驗證假設。問題教學法是教師將各種日常所需的知識作系統化分析,運用系統化步驟,指導學生將實際生活所遭遇到的問題,加以歸納分析,透過策略的運用以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設計教學法則是學生在自己決定的學習工作中,發現一個實際問題,由自己擬定工作目標,設計工作計畫,運用具體的材料,從實際活動中完成這件工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單元和教學的方法。

(三)課程方面

1、以兒童為本位的教材活動

為了使教學成功,教師所教的教材,應與兒童的世界相關,這種教材不僅合於兒童的經驗,合於兒童的興趣,也易於為兒童所接受。杜威曾言:「一切教育活動的根本,在於兒童衝動的態度和活動,並不是外在材料的提示和應用」,教育若提供「典型社會生活」且「符合兒童能力」的活動,那麼教材中的資訊可以容易為學生所接受,且運用於校外生活中。

2、學校科目不宜分支太細

杜威非常重視兒童之生活經驗,因為他認為兒童的經驗是完整的,不容細割的,他曾說:「學校課程的材料,應該從社會生活所有的原始性、無意識的單元中,顯出一逐漸區分的界線來。」由此可見,兒童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整體,學校所學的材料,如果硬是勉強的分成很多科目,是不太合於兒童經驗的,因為那些科目乃是科學分類的結果,而不是兒童經驗的產物。

3、教材內容應隨著時代與社會而改變

進步主義強調社會變動的觀念,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在課程上,需要隨時做適度的調整,包括科目的增減也包括教材的更新。如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程內容,即對過去教科書中出現男尊女卑的觀念作出修正,地理的課程內容也不再像過去要孩子記一堆大陸的鐵道名稱與地名。

二、進步主義對教育之影響

(一)形成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二零年代至五零年代,成為美國教育的主導性思想,杜威等人並成立「進步主義教育協會」,藉由有組織的運作深刻的影響美國教育。

(二)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對進步主義的反動

由於進步主張興趣原則與有用者為真的觀念,使得美國一般中小學學生素質滴落,遂引起廣泛的批評,其中又以來自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的批評最為強烈,其主張應該回歸人類智慧偉大的精粹遺產與永恆的價值。

 

伍、評析-代結語

變動觀方面

變動所蘊含的觀念是:不確定、不能預料、不知如何是好、沒有最後的完成,使人有危機感、迷失感,這不是很嚇人嗎?變動固然是事實,變動的多少、快慢,是不一樣的,如有些道德原則是會改變的,但沒有一個社會或思想家主張完全廢除一切道德,此說明了有些事是不變的。

教育目的方面

教育即生長的教育目的,是要人們不要在教育之外另定目的,以免使教育成為實現他人目的的教育工具,但把生長看作教育目的,未免有點含糊,使人無所適從,曖昧的教育目的論不僅使人沒有方向感,也壓抑了人的目的意識,使人失去編織美夢的動機。

教育方法方面

進步主義認為培養社會人的方法就是把兒童帶入社會,讓兒童參與社會生活,但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組合,有些地方是美好的,是有正面作用的,有些地方是醜陋的,是有負面影響,進步主義太過強調在社會中學習,是不是把社會看的太美好,忽視社會負面作用。

 

參考書目:

1、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台北:師大書院。

2、邱兆偉(2000)。教育哲學。台北:師大書院。

3、楊國賜(1977)。現代教育思潮。台北:黎明。

4、簡成熙(1995)。教育哲學導論。台北:五南。

5、林玉體(1997)。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6、高廣孚(1982)。杜威教育思想。台北:水牛。

7、楊國賜(1988)。進步主義教育哲學體系與應用。台北:水牛。

8、林進材(2003)。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9、楊國賜(1982)。進步主義與教育。國教世紀,4(18)3-5

10、楊國賜(1978)。美國進步主義教育思想研究。師友,13318-26

11、王欣宜(1997)。杜威的知識論與課程論之研究及對現今國小教育之啟示。國教之聲,1(31)40-4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