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中歷史課程政策轉變之探究

吳佾其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前言

課程制定基本上是一種充滿政治意涵的知識權力互動之發展歷程,透過不同的意識形態(Ideology)和社會利益相互角力而形成,其中涉及特殊價值的突顯或壟斷,以及他們所糾結的歷史和社會情境(王慧蘭,1999;卯靜儒,2001;蔡清田,2003)。而歷史課程的制定在課程決策當中,因其總是帶有價值性的判斷,所以相較於其他科目,往往是一個較充滿爭議的領域;該呈現什麼?什麼該捨去?該怎麼安排?該用什麼樣的字詞?而再加上台灣其本身歷史的獨特性,更是問題不斷。

因而本文所稱之台灣高中歷史課程轉變,是探究從1995年高中歷史科課程標準與2004年所制定的高中歷史課程暫行綱要其中之轉變,探悉兩者背後政治與社會意涵和呈現之相異處。

 

台灣高中歷史課程轉變之背景因素

政策有一具體的歷史,在一個特別的時間,為了一個特別的目的、透過一個複雜社會和政治歷程被製造出來的(Welch, 2003)。因而新的教育改革理念的產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建構(socially constructed)和政治烙印(politically embedded)的知識(卯靜儒,2001)。每一個政策產生的背後,都有其當時的時代脈絡。透過描述1995年到2004年前後,台灣在整體的政治和社會上的變化,深究高中歷史課程政策轉變之因素。

一、政治因素

1987年解嚴以降,過去國民黨兩蔣時期,以台灣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主要為中國化的軸線,漸漸有了改變。台灣政治從中央集權漸漸轉向民主化、本土化。到了李登輝前總統時期,大量任用台灣人為政府官員,如副總統連戰和教育部長郭為藩等;1996年首度全民直選總統,而2000年總統大選首度政黨輪替後,由主張台獨的民進黨陳水扁先生當選後,其認為台灣為一主權獨立之國家;2004陳水扁先生再度連任,其個人以及政黨主張再度受到人民的支持。從這十幾年以來,國家定位之走向,相較於過去,產生一大翻轉。因其各自政黨意識形態之不同,從兩岸統一擺盪到台灣獨立。而這樣的「統獨爭議」成為現今影響台灣內部最複雜,最具爭議,但又對台灣未來前途影響最深遠的重要分歧。

因此可以窺之,在1995年到2004年這十年之間,整個在政治上,主張兩岸統一的聲浪,已逐步沒落,興起的是台灣本土意識;甚至在執政黨的操弄之下,只要反對台灣主權獨立意識者,即被歸類為中共同路人;這樣的一個政治氛圍,也直接反映到教育政策的制定之上。

二、社會因素

    台灣1980左右經濟起飛,造成中產階級的形成以及擴大;加上1987年解嚴,整個社會在過去被威權體制禁錮的思維,逐漸獲得釋放;而在法律層面,1989年人民團體法通過,賦予人民集會、結社自由;三者因素相加,進而使中產階級紛紛發起各種對於教育體制反動的社會運動,例如:1994年的四一○教改大遊行和反對「意識形態霸權」的「反黨化教育」運動等。薛曉華(1996)指出,此時(1984~1994)各種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團體的緣起,都有著反教育國家化,希望鬆動那個控制體系。換句話說,社會人民對於過去國民黨所形塑出來對於國家領袖崇拜、民族精神教育和強化政治教條灌輸的教育體制,已感到不適合;繼而興起的是對於多元以及本土文化社會的重視,如:各大學紛紛成立台灣史研究所、鄉土研究所、多元文化研究所,而中央大學更在2003首創客家文化學院等,都是回應對於鄉土文化需求的重視。

 

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與課程暫行綱要之轉變

透過審視高中歷史課程的轉變,可以窺知在這時期政黨和社會轉變之下,政策產生什麼樣的擺盪。比較兩個課程,歸納出三個相異點:

一、安排時序上之不同

時序上最大的不同在於,在1995年的課程標準中,第一冊和第二冊內容其標明為本國史,從中國歷史的起源開始敘述,歷經先秦、唐宋元明清、到民國初年以及最後台灣社會文化變遷(教育部,1995)。整個安排是照著時間的進行,從中國大陸延續到台灣,具備歷史的延續性,台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份;讓人在潛意識中,產生台灣政權是中國大陸的延續。而如此的安排,是因為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從1945年退守台灣後,就以台灣作為反攻大陸以及和共產黨對抗的根據地;透過介紹大陸的歷史,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轉化其意識形態,教導學生大陸文化的價值觀,大陸才是生長的家鄉(Wu, 2005);以深化的歷史教育,藉以鞏固其政權之延續。

相對於2004年的課程暫行綱要,其第一冊主要是界定為台灣史,以台灣作為中心主軸,描述台灣從早期、日本到20世紀後半;而第二冊是以中國史為中心,從古典中國到明清,到中華民國建立,以及最後共產中國與兩岸的關係(教育部,2004);其將台灣史和中國史作一明顯的區分,各自為獨立的歷史;對照1995年台灣史包含在中國史之下的歷史觀,做一大翻轉。而此政策的形成和民進黨的基本主張相符,在其基本綱領中第一條,就是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民主進步黨,2004;因此使它極力想切斷台灣和中國的相關性,並透過「同心圓理論」[1],使其對於這套課程有合理化的解釋。終究其底層原因,則為灌輸學生,對於他們政治意識的認同,運用將歷史的切割的策略,賦予其穩固政權的正當性。

二、台灣部份大量增加

1995年的課程標準中,描述台灣的部份在兩冊共十九個單元之中只佔了四個單元;相較於2004年的課程暫行綱要,台灣史為第一冊的主要敘說內容;兩者比重相差之大,顯而易見。如同Foucault1972)所言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期和不同論述的形式,每個時期論述對象形成都不相同,因此被指認排除的對象也就不同。所以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本土知識被排除了;到了民進黨時期,中國化知識被排除了。透過兩方各自形成的論述網絡,產生一種排除與納入的系統,而使知識和權力互相連結、互相包含,界定了每一個社會或文化成員的思維與行動(卯靜儒、張建成,2005)。

三、中華民國論點之不同

1995年的課程標準中,中華民國是列在本國史內,也就是中華民國是屬於本國歷史的一部份;而在2004年課程暫行綱要中卻將中華民國之建國列在中國史部份,許多學者認為不宜把中華民國創建史排除在台灣史之外,因其兩者互有相關(聯合新聞網,2004)。

這樣斷然的排除,會導致學生產生疑惑,究竟我們是什麼人?而誠如Foucault所言主體是由外在社會所建構出來的,作為教育改革的實施主體,學生老師,其主體性仍是被發話者從政治與經濟的語言來定義,主體是論述的空虛功能,可被任意個人填滿,會隨著論述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改變而轉變,亦即主體客體化的過程,是在知識與權力的運作中建構而成,逐漸內化到個人內心,成為個人的意識和心靈而不自覺(王慧蘭,1999;黃文定;2000)。這樣分割所產生的疑問,將使得學生會認為自己身處在中華民國之內,卻又不是中華民國的人民,而因這樣灌輸的差異,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產生懷疑,或使得學生不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的人民,繼而模糊了和中華民國的關係。

 

結語

在台灣的環境之中,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政治、社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政策是政黨之下的產物和回應社會需求的結果,從整個背景因素可以得知,歷史課程就像鐘擺,在過去以及現在權力擁有者的推動之下,造成極端的變革。而其背後都認為憑藉教育知識改造,執政黨可以建立規則和限制,形成誰可以說或誰不能說;透過排除其他的論述(discourse)而獲得其本身論述的合法性(legitimacy)(Wu, 2005)。兩黨都認為透過這樣的運作方式,可以規訓出符合他們意識形態的學生,利用各種不同的策略形式,藉以繼續延續其政權。

然在課程政策過中,這種知識與權力透過論述所產生的連結,卻是無法避免,且必然存在的,在輸入和輸出之間,作為教育主體的老師與學生,往往是政黨操弄之下被忽視的一群;而唯有透過教學之主體-老師自身不斷的反省,以及給予學生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空間,使兩者都能洞悉背後所交織的網絡關係,化被動為主動,突破其中之連結,而不被桎梏於網絡之中而不自知。

 

參考書目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Welch, A. R. (2003). Introduction-Some Thoughts on Policy. 課堂編號:

EDTA0618,第二學期。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Wu, L.-c. (2005, 4-5 February). Ideology, myths and education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7th Annual Graduate Students Confer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

民主進步黨(2004)。民主進步黨基本綱領。台北:民主進步黨。線上檢索日期:20051225。網址:http://www.dpp.org.tw/

卯靜儒(2001)。台灣近十年來課程改革之政治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79~101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台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1),39~76

教育部(1995)。現行高中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51225。網址: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7362001/i1301/course/current/index.htm?open

教育部(2004)。高中歷史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51225。網址:http://140.111.34.69/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2890001/

A05.doc

黃文定(2000)。Michel Foucault 主體觀之教育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台北:五南。

劉曉霞(20041111):歷史應多元 避免扯入政爭。聯合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050424。網址: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063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回首頁



[1] 為現任教育部長杜正勝所主張,其基本理念就是歷史的學習應該要從台灣本土歷史開始學起,漸漸擴展到中國,再持續到其他以外的國家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