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管理看婚姻衝突的因應與調適

吳月琴

嘉義大學家教所研究生

 

壹、前言

常聽人說:「婚姻能幫助人成長!」的確,婚姻角色給成年人新的挑戰,刺激男人、女人長大。但是,在實際的觀察和體驗中,我們卻不難發現,夫妻相處,也極容易引起人的退化情緒,人們不成熟的面貌在婚姻當中經常表露無遺。在外獨當一面的職業婦女,回到家裡可能變得依賴又脆弱,一位溫文儒雅的男士,也許在家裡十分凶暴、任性 ─ 只有在丈夫和妻子間,能見到許多外人看不到的面貌。

『親密滋養衝突』。越親密的家人,越會發生衝突,要知道如何處理憤怒,衝突反而會成為親密關係的調味料【Luecke著 / 張資寧譯,1998】而不幸,我們的整個教育體系,向來以「智育」掛帥,高IQ的追求,一直是整個教育界乃至於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主要標準。而長期對情意教育的疏忽,造成整個台灣社會不幸事件的層出不窮。博士生因感情挫折,而殺人毀屍;高中資優生只因排名第二,就跳樓;父親生意失敗,就全家燒炭自殺…等等。透露的訊息是,大多數人缺乏情緒管理能力〈EQ〉。不能處理感情問題,人際關係,生命難題…等壓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高IQ的人在生活上,可能是個低能兒。Golemen〈1995〉甚至認為,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歸諸IQ,另外80%則受其他因素影響【張美惠,民85】。而其他因素包含了自我了解的能力,溝通能力與處理情緒的能力等。故而,高EQ的人,因為對自己有信心,能同理別人,並具積極思考傾向,在人際交往,兩性婚姻經營都較易成功並得到滿足。

個人也曾在婚姻早期,因一次的嚴重衝突,失望,而萌生“離”意,而在心疼年幼的孩子與充滿悔意的先生召喚下,重新面對、檢視兩人關係,學習調整溝通模式,不斷地試鍊、磨合,而今,不但走出婚姻中的幽谷,並享有親密關係的甜美果實,還能以EQ高手自居,與人分享,期望走入婚姻的雙方,都是理性與感性兼具而全面均衡發展的人,進而以身教引領下一帶去看待情緒,管理情緒,有效的解決衝突,用自身的成長去催化婚姻的成長、整個家庭的成長!

 

貳、情緒能力的內涵

人人都有情緒,也無時無刻不在經驗情緒,可能在一天之內感覺到高興、生氣、傷心、失望、害怕、得意等各種不同的情緒。Krantzler & Miner〈1994〉認為:情緒是個體對於週遭每天生活狀況的反應,所以情緒本身無所謂好或壞。情緒健康的人也會經驗到不愉快的情緒,但他們會在短時間內回復到情緒平衡狀態。因此,健康或成熟的情緒並不是以個體擁有怎樣的情緒為標準,而是個體如何與情緒共處的能力。

根據張春興〈民78〉的說法,情緒成熟是指情緒表達不再帶有幼稚的、衝動的特徵;而在言行舉止上表情達意時,均能臻於社會規範的地步。Saarni〈1999〉解釋情緒能力是個體面對情緒引起的狀況所表現的自我效能。情緒能力高的人,相信自己的面對情緒狀況時,有信心與能力達到符合自己與社會價值的行為結果。而情緒智力是Salovey & Mayer於1990年最早提出,他們定義其包括三方面的能力:

《一》正確評估與表達情緒─

1、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是情緒健康的基礎能力。覺知到自己的感覺或情緒後,接著是評估、分析、判斷自己情緒的成因,評估它會帶來何種結果或影響,正確的評估有助於個體決定如何表達,以何種方式呈現〈語言或非語言〉

2、情緒智力高的人,除了能覺察,評估並表達自己情緒外,還能體會別人的情緒,同理,並能與之溝通,建立良好關係。

《二》適當調整情緒─

1、當個體覺察自己處於情緒狀態時,可以以自己的自制力加以調整,採取一些方法或策略,以維持身心平衡。一個情緒健康的人平時就會培養調適情緒的活動或方法,或建立有效的支持網路,遇到失衡時會積極面對與調整。

2、處理他人情緒 ─ 面對別人的情緒,適切地因應或處理,以協助對方恢復平衡。敏說的覺察與同哩,能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建設性的運用情緒─

1、彈性計畫─情緒的變化有助於個體在思考未來的計畫及可能的結果時,打破固定的模式。

2、創造思考─Isen、Johnson、Mertz & Robinson〈1985〉的研究指出,情緒愉快的受試者較可能對中性的線索產生不平凡或創造性的聯想。Isen、Daubman & Gorgoglione〈1987〉進一步證實,心情愉快較可能發現分類與組織的原則,並用以統整及記憶資訊。

3、轉移注意力─個體學習利用情緒的能量,把注意力導向更重要的刺激上。重新評估刺激〈事件或問題〉的輕重緩急,並合理配置注意力資源,以更有效的解決問題。

4、激發動機 ─ 情緒具有動機性功能,是行動的原動力。因此可以妥善運用情緒來促發行動。

 

 

 

情緒的評估與表達

 

自己

 

語言

 

 

 

 

 

 

 

 

非語言

 

 

 

 

 

 

 

 

 

 

 

 

 

 

 

他人

 

非語言察覺

 

 

 

 

 

 

 

同理心

 

 

 

 

 

 

 

 

 

 

情緒智力

 

 

 

 

 

 

 

 

 

 

情緒的調整

 

 

調整自己的情緒

 

 

 

 

 

 

處理他人的情緒

 

 

 

 

 

 

 

 

 

 

 

 

 

 

 

 

 

 

 

 

 

 

 

 

 

 

 

 

 

 

 

 

 

彈性計畫

 

 

 

 

 

 

 

創造思考

 

 

 

 

情緒的運用

 

 

 

 

 

 

 

 

 

 

 

移轉注意力

 

 

 

 

 

 

 

激發動機

 

 

↑上圖為情緒智力概念圖【取自Salovey & Mayer,1990】

 

參、婚姻衝突 理論與因應

心理動力論中:

Feldman〈1982〉認為失功能的婚姻關係,主要是受到二個內射的心理動力不平衡的影響。一是相當弱的正向內射,另一是相當強的負向內射;前者是個人期待被接受,讚美,表現令人滿意;後者則是認為自己是被人拒絕、輕視和責備的。不能自我肯定,有強烈負向內射的個人,對配偶的照顧行為是相當敏感的。若配偶表達了不滿或是批評的訊息,引發個人被背叛的痛苦情緒,此時生命中所有的難題都跑出來和對方糾纏在一起,並批評和指責配偶的不是,繼而為了維持誇大的自尊,和避免受到自貶的自我評價衝擊,於是將全壞的自我投射到配偶身上。如此一來,其扭曲的知覺無法查覺自己的操弄行為,且始終認為自己才是婚姻衝突的受害者〈Feldman 1982〉。

由此可知,處在婚姻衝突的夫妻,應真誠和配偶分享自己早期的生命經驗和內心感受,進一步深入察覺和瞭解自己與配偶的需要,不因為化不開的情緒糾結兩人的親密,才能在每次衝突處理過程中,將精神投注於改善兩人的婚姻關係,以豐富人生旅程的意義。

對於婚姻衝突的因應行為,一般的研究發現,愈是具有健康的自尊心、樂觀、自我接納等正向人格特質者,愈能採取正向解決與尋求社會支持;而不適當的承諾、缺乏自信與自我效能感、於人際互動較少自我揭露者,對於情緒的表達較保守,則多傾向於使用消極的逃避、防衛或是自責之因應行為〈李良哲,民84;吳文萱,民81〉。因此夫妻如能關心配偶在面對衝突情境下的情緒感受,才能在每一次的衝突過程學習較積極和建設性的處理做法。

有關解決婚姻衝突的互動行為,Gottman〈1980〉從觀察資料中歸納出三個歷程:

1)先說明個人期待〈agenda building〉:夫妻雙方再彼此一間或觀念不同地方,會先為自己的立場表達個人對事件的感受、觀點或是意圖。

2)爭論的階段〈argue phase〉:雙方陳述個人的期待後,會據理力爭試圖改變或影響配偶的想法及行動。

3)協商:夫妻在爭論不同觀點後能協商,找出雙方都還可以接受的處理方法消弭衝突。

值得注意的是,丈夫面對衝突問題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是影響妻子反應方式的主因。例如Conway和Krumboltz〈1997〉指出,當妻子感受到負向情緒時,丈夫卻採退縮或逃避態度,妻子會覺得不被了解或感到無力,結果強化其負向感受。最後,雙方都堅持是對方的錯。換言之,丈夫角色的投入和適當的溝通技巧是克服婚姻困難的關鍵。〈Gottman & krokoff,1989〉。故而,處在衝突情境下,夫妻雙方若能先自我調適和反省衝突的個人意義,在情緒和緩時再和配偶討論,協商彼此都能接受的處理方式,將可減少衝突對婚姻的影響。

 

肆、親密的敵人

有人說離婚率的提高不見得是因為EQ降低,反倒可能是因社會壓力日益腐蝕,過去即使最不堪的怨偶,也可能因社會賦予離婚禁忌標誌,或妻子對丈夫的經濟依賴等因素而勉強相守。現在,這些因素已漸瓦解,那麼,夫妻要能長相廝守就更要依賴情感的力量了。

一般而言,女性踏入婚姻時已具備情緒管理的能力,男性則不太了解情緒處理對婚姻的重要,女性從小一起玩時,多採親密小團體方式,強調的是減少敵意與促進合作。男孩則是大團體的遊戲,強調的是競賽。

哈佛學者卡洛•季利根〈Carol Gilligan〉所稱兩性差異,男性以堅毅自主與獨立為傲,故害怕失去自主,就事論事。女性在意關係破裂,較尋求情感上聯繫。研究也指出,女性認為美滿婚姻最重要的因素是「良好的溝通」,男性則不作此想。

任何夫妻都不免有不快或意見相左時,這時兩性的情感處理差異自然會產生影響。事實上,影響婚姻存續的並不是做愛次數、子女教養方式、財務處理等特定爭議,而是討論這些問題的方式,對互持異義的層面達成共識是婚姻存續的關鍵〈Gottman 1993〉。劉惠琴〈民89〉就曾以「辨證歷程的觀點」看夫妻衝突,她認為夫妻雙方在衝突過程中,如果願意公開面對、互質,進而改善雙方關係結構上的差異或不平等,往往能提升親密關係的品質,使衝突得到轉化。因此,婚姻衝突不盡然會導致負面的結果〈劉惠琴,民89;Kerig,1996〉,也不是區辨兩人關係健全與否的指標。

以下探討EQ的缺陷如何引發衝突:

(一)問題模式 ─ Gottman指出,婚姻觸礁的一個最早警訊是惡意批評。往往在盛怒之下,直言變成惡言批評對方性格,抱怨過頭,變成對人不對事,嚴厲的人身攻擊,自然比理性的抱怨更具殺傷力。

(二)無言的抗議 ─ 冷戰是最終的防衛,冷戰者以面無表情及沉默無言拒絕任何對話,但卻能傳遞給對方極其強烈而令人不安的訊息,融合了冰冷的距離、優越感與不削,冷戰的夫妻通常婚姻已亮起了紅燈,習慣性的冷戰會嚴重扼殺婚姻的前途,因為這等於關閉一切協談之門。

(三)危險的想法 ─ 問題婚姻中被迫害的情結與怨憤不平,是兩種典型的想法,而且會不斷地火上添油,彼此傷害,一旦成為自發思想,會變得愈來愈罪證確鑿,自覺被迫害的一方會不斷從配偶的行為中尋找證據,有了偏曲的視角,常常會觸動神經警戒機制。印第安那大學心理學家針對暴力型丈夫所做的研究發現,這些男性的思考模式會對妻子任何行為解讀成含有敵意,據此,合理化其暴力行為。

(四)情緒決堤 ─ 情緒決堤的人聽到的是偏曲的訊息,且無法做冷靜反應,情緒一旦氾濫便容易陷入惡性循環,有些人防止氾濫的門檻較高,較能忍受憤怒與輕蔑,有些人只要聽到配偶一句輕微的批評便立刻爆發。婚姻真正亮起紅燈警訊是其中一方表現持續性的情緒決堤,對配偶的忍受力幾達臨界點,防衛心理十分強烈,無時無刻看到的都是配偶最壞的一面,對其言行舉止做最負面的解釋。小問題可以大爭吵,不斷彼此傷害,漸漸的,雙方都覺溝通枉然,Gottman指出,下一步通常便是離婚。

觀察一對有情人走向離婚悲劇,我們不能忽略EQ的重要性,當他們陷入批評與輕蔑,自衛與冷戰,負面思想與情緒決堤的惡性循環,顯然欠缺的是情感的自覺與自制,以及彼此撫慰心靈的同理心。

吵架的藝術 ─ 婚姻成功的夫妻通常較能堅持談完一個主題,開始時就能讓彼此有機會表達意見。更重要的是,有人用心傾聽自己的聲音,適度表現同理心很有助於緩和張力,強烈的情緒源於衝動,適度地克制衝動,便是基本的EQ。

解開心結 ─ 傾聽是維繫婚姻的重要力量。即使激烈的爭吵,用心傾聽仍可發現彼此有妥協的誠意,抱怨也可能是一種期望改變的呼聲。最早提倡良性溝通法的Haim Ginott認為最佳的抱怨模式是X、Y、Z:因為你的X行為,讓我產生Y感受,我希望的是你能改正為Z行為。坦承溝通,對事不對人,運用同理心,聽出語言背後真正的意涵。

愛需要學習 ─ 一個較有利的反應模式,如果腦部不熟悉或練習不夠,便很難臨機派的上用場,因此,要熟練到成為自動反應,在情感危機時可臨危受命,而在沒有吵架的時候,不妨找出對方的優點,多讚美,與欣賞,平時就可累積情感資本。

Stinnett和Defrain〈1985〉研究亦發現:夫妻間的承諾、奉獻、感激讚美、溝通技巧、時間相處、心靈寄託和處理事情的能力,會增進彼此間親密關係的增進。

 

伍、結語

今日的婚姻可說是高危險性的,依據賴自強〈民87〉的整理,引發衝突的原因有八大類 ─ 社會變遷、角色期待、經濟管理、子女管教、姻親相處、家事分工、權力爭取與性關係不和諧等。可見,結婚容易,要維持美滿的幸福則難,婚姻關係是動態的,要將兩個一直在變化的個體融合在一起,加上情境與外來因素,要擬定一個成功婚姻的方程式並非易事。中國人向來強調「家和萬事興」,即使有不愉快,也要避免爭吵和怨懟,這和一般人對人際衝突的印象相吻合。

1、衝突和爭論一定會傷害人際關係。

2、當事人的人際關係一定是不好的,才會發生衝突。

3、衝突的過程中會顯露個人慾望,不合理的期待,自大等負向的自我特質。〈陳皎眉,民86〉

Gottman〈1993〉也提到,逃避衝突雖也是維持婚姻關係的一種方法,為了和諧而不言明彼此差異,衝突似乎消失了,然而,長久的壓抑勢必影響家庭動力的發展。故個人認為,不要為了維護表象的和諧而失去可以溝通與協調的契機。若能於每一次的衝突中,探討,反省個人生命經驗的連結,用愛去包容彼此的差異,則有助於彼此的了解,與婚姻的親密發展。

另,個人對另一句中國人常言的,「床頭吵,床尾合。」亦有一些看法。這句話似乎透露,夫妻即便有任何衝突,終究可以用「性」來解決,在衝突未經處理而進行性行為通常是男性主導,其動機在修補傷處與裂痕,他們主觀認定做愛之後,雙方即已合好,不愉快就煙消雲散了,殊不知,性是不能取代溝通的。未經口語溝通紓解情緒的女性,會有一種身體被利用的委屈,此種認知不同,需勇敢去面對彼此真實感受,在心靈上達到溝通,才能在性關係裡有真正的和諧與歡愉。

最後引用鄭玉英〈民83〉與婚姻中的男女共勉 ─

如果你願意用心

兩人世界中嚼得出耐人尋味的智慧

如果你把婚姻當成學習

就要在他與你不同的地方看出優點

如果你相信家庭值得經營

就要在廝守的安全與親密的創意之間兼顧調和

當時間足夠久長

你學會了調和自己的陰柔與陽剛

平衡了挺立與順服的角度

於是婚姻成為一生成長的學習

在此辛苦人生中,你竟然找到了喜樂與甜蜜!

 

陸、參考書目

鄭玉英〈民83〉,渴望親密,信誼基金出版社,

Daniel Goleman 著/張美惠譯〈1996〉.EQ.時報文化

黃惠惠(民91),情緒與壓力管理,張老師文化

王沂釧〈1999〉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國立彰師大輔研所博士論文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