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家庭治療與戀物情結

郭美貴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所

 

心理動力的基本原則所謂動力,就是和穩定不變作對比。Hughlings Jack主要借用「生理的」來對比於「解剖的」。當代的用法,則是將「心理動力」等同於「精神分析」所以動力是來自於幾股力量的互動和衝擊,包括了:期望wish+對於期望的防衛;內在精神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方向和前後順序;衝動vs.覺察到內化外界現實的要求是一種缺陷論:發展過程中的缺陷,造成對於人和自我不同的表徵,於是造成了人際互動的困境。但是這些部分是存在於個人的潛意識,也就是扭曲的內在的客體關係。

客體關係-歷史佛洛伊德:客體乃是慾望的對象,可以是物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的一部分。菲爾本:客體是使一個人快樂或不快樂的主題,而不是享樂的發洩對象。通常在客體關係中的客體,指的是人際關係中的他人。

客體關係婚姻治療由Dicks,將此理論應用在夫妻的互動關係上(1967),選擇婚姻伴侶互動的三前提,

一是,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和規範,以浪漫的愛情和共同滿足需求為基礎的自由選擇,但社會經濟因素也發揮強大的影響,使得婚姻大多「門當戶對」選擇。

二是,自我中心-在選擇配偶時運作的,包括個人價值觀與規範、有意識的判斷、信念、期望。

最後是,伴侶之間潛意識的對象-理性需求,要得到滿足和回饋,如伴侶會吸引自己,是因為他或她代表或承諾了可以重新發現自己性格中重要的失落,這個失落是因為早期的適應過程中,被重塑成一個攻擊或否認的對象。

但是婚姻問題幾乎很少是由單方引起,而是兩人在潛意識狀態中獲得的結果,所以雙方都是有困惑的,並且以防衛系統中的拒絕、否定、依戀、投射認同,來證實雙方的問題點,莫力(Morley)「婚姻大事」一書中,婚姻被視為「自我」的實際或潛在威脅的課題,抑制自我發展,經常的商量出一個得與失之間的微妙平衡。

同樣的,容格(Jung)也視婚姻為一種情緒容器,並強調如果遭到困難時,必須達到個體化的任務。在曼斯菲德(Mansfield)對早婚型態和過程的研究中,就為此提供進一步的實證支持:初婚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青少年時期的正式結束,而詭異有趣的是,對一部份的青少年結婚動機是出自於想經歷獨立與自由,然而為了達到獨立,他們卻得先進入某種要求依賴的關係中。

艾瑞克森在討論情感發展中,根植於客體關係論形容婚姻情感任務是「親密對孤立」,「自我」的概念是性格的指揮中心,需要權力來獲得滿足的運用。且婚姻的概念屬於功能性,來完成個體需求。心理動力學派治療的目標,是在問題婚姻裡建立清楚「自我界限」,或是解析和解決投射系統。

莫力提出艾瑞克森的「親密對孤立」有涵蓋四種課題:

一是依附對超然,它也反映出包比提出的模式,依附經驗和焦慮起伏的程度。

二是誓約對保存自我,在誓約關係中失去個體自主權所引發的焦慮。

三是親密和疏離矛盾,自我是隱私的內在核心免於受到侵犯,而親密關係反其道而行,是與他人建立深厚的親密感而自願放棄隱私,如能滿足親密的經驗,但也暴露與害怕承認自己有內在脆弱的一面。

四是,相似對差異。Morley的理論架構特別重視自我和自我生存的途徑,影響所有伴侶的非病態事項,並強調依戀行為。自我的本質是動態,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更是如此。

Scharff(1991)指出婚姻中的動力內在客體關係,是一系列的連鎖雙方交互進行投射性及內射性認同的過程,也特別說明被忽略的「內射性認同」。以Klein的見解,幼兒的精神內在中存著對母親的關係模式,也印入母親和父親的互動關係模式,「內在的伴侶」關係模式形成,會成為小孩他個人日後在夫妻互動的反應形態的模式版本。

Scharff客體關係婚姻治療的方法:

一、傾聽潛意識的語言-佛洛伊德曾說治療師的潛意識就像一個病人傳送的接受器,能夠區分個案的意識材料。

二、維持中立態度-應注意夫妻的精神層面及人際關係的互動,公正性的參與不去裁定個案婚姻狀況。

三、創造一個心理空間-在治療過程中提供心理空間,使個案夫妻可以自我檢視,並修護認同系統和包容的能力。

四、應用治療中發生的移情與反移情的關係,反移情有兩種情況;一種治療環境反移情,個案對治療環境與治療師的包容性功能有移情作用。另一種是,焦點反移情作用。治療師會在個案產生移情行動化的過程中,當個案表現出極度不安時,治療師會包容與同理,給予支持的環境和態度。

五、治療師自己,因為治療師是對個案的診斷與治療的工具,有不斷的治療經驗,治療能力也會不斷的增進,所以治療師自己是治療技術的中心點。

六、解讀夫妻之間的防衛機機轉與焦慮的源頭,在治療過程中了解個案的潛意識材料,用客體關係精神分析的觀點,來了解個案成長內化的內在伴侶的形態關係。

七、疏通過程-讓個案看見自己常用的心理防衛機轉,而加以當面質問與解釋,應用在生活中的衝突與不安,回到治療時間來討論,如此反覆進行,治療性的疏通過程,來改善不良的夫妻互動關係。

客體關係理論治療在基本上是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目前學者大都主張分析治療上不必侷限在某一理論,須視病人本身的變化及臨床上的運用性,在技術保持彈性與可變性。如一般精神官能症病患偏向以自我心理學的理論來治療,而對邊緣性、自戀性人格違常者則較偏以客體關係理論或自體心理學理論來治療。

但事實上,精神官能症病患在治療焦慮問題背後核心的人格,仍常需以客體關係理論或自體心理學理論來加以運用,而人格違常者在現實生活的焦慮也需自我心理學的理論來了解。

臨床工作者會不會為了讓治療更有效,雖然忠於某個學派的同時,也採取多種不同的理論做根基,如克萊恩(Klein)學派和認知心理治療學者有類似的想法,如移情的特色和投射性認同的過程及錯誤的認知有關。

原本傳統精神分析將分析重點指向父母子-伊底帕斯情結的情形,也被強調母子兩人關係的伊底帕斯的前時期的分析所取代了。基本上客體關係理論,已漸遠離傳統佛洛伊德主張的性本能動機說法,精神分析的領域更加擴大病患的內在深層的核心,在支持性及表達性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間遊走。我欣賞它給予個案適時的支持及發揮同理心,時而給予個案解釋或面質,不再侷限於一定的形式且更人性化。

通常中國人之子女對母親的依賴期較長,而子女對其人生的認同方向也較缺乏自主性,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客體關係治療治療師成為個案心理上所依賴和需求的專家形象,個案有文化性移情作用,治療師可以扮演好的客體,重新內化到病人內心,不再是傳統的中立態度,似乎與中國傳統文化下的醫病同理關愛關係有相類似的地方。

也許在我們成長過程,有一些東西都是自己依依不捨的,被迫要分離的,也有些東西並不是用錢可以解決的,或者可以轉移到其他東西去。例如其他人或物件上,對於這種分離情結的焦慮就不斷轉化,如果說自己或是周圍的人的生命經驗,看見這些情形的話,應該問的是,怎麼去處理這些戀物情結?

客體關係家族治療(Object Relations Family Therapy):此派治療者主張和某些客體之間有滿意關係的需求,是生命的基本動力,而人們把”內射”— 即童年的失落或未能實現的記憶,帶進目前的人際關係中來尋求滿足,當然,這過程也會帶進「早已受污染」的家庭關係中。因此,治療目標在於幫助家庭成員去意識到這些在原生家庭中尚未解決的客體關係,增加他們對病態連結(interlocking pathologies)的了解。人在成長中有一些東西是你依依不捨的,被迫要分離的。這些東西並不是用錢可以解決的,或者可以轉移到其他東西,去對物件投注一些特別的情感,例一有首歌是辛曉琪的「味道」,分手了還迷戀「白襪子」的味道。

例二;張愛玲的創作美學和存在哲學,是由戀物情結而來的,部分學者打趣地這樣說,她的創作美學是從參差的對照,顏色的搭配方式。張愛玲她喜歡穿老祖母的古董衣,古董衣也許對她自己是一個過渡物件,對於她自己身世的滄桑,變成是一個必要的情感、記憶上的過渡物件。古董衣對她來說,是一種氣味。一段她的文字說著,「回憶這種氣味,樟腦的香……,像忘卻的憂愁」,家族氣味的記憶是春日遲遲的美好,圓滿的可能性。

看張愛玲就是一個蒼涼。蒼涼到底是什麼樣的蒼涼?不是一種往前看,蒼涼是往回看的,舊的東西不斷在分離,新的東西不斷在滋長。所以張愛玲當下此刻看到的是什麼?是過去和現在的一個疊映,人都在往下沈,只好求助古老的記憶,我想也是切身之痛的一種感覺。

 

參考書籍

1.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林明雄、林秀慧譯)。(民91)。台北市:心理。

2.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林玉華譯)。(民88)。台北市:五南。

3.李文瑄(民88)。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初版)。台北市:天馬。

4.李文瑄(民89)。愛與恨-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初版)。台北市:天馬。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