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家人關係及對家的看法

楊芳梅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家」字可以說是最能伸縮自人了。「家裡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真是天下可以是一家 (費孝通,1985,23頁)。

 

一、中國人的人際取向

對中國人而言,「家」是個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個字,也是概念上不容易釐清的字。家是情感依附、安全感的基礎,有時候也是傷害、怨尤的來源。如果「家」的概念對中國人而言並不單純的只是一個地方;「家」這個字所包含的範圍,並不是單純的等於親屬關係而已,那麼在探討屬於中國人的家庭教育之前,有必要先瞭解中國人對家的看法。

楊國樞 (1993a) 在「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一文中提到,中國人社會取向的特徵有四大類,分別是家族取向、關係取向、權威取向及他人取向。這四種取向和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相似,分別代表個體如何和團體融合(家族取向)、如何和個體融合(關係取向)、如何和權威(與個體有關之重要個體)融合(權威取向),以及個體如何和非特定他人融合(他人取向)。這種思考模式是以個人為中心,逐層逐漸往外擴展。在中國人的家族取向中,強調五種互相關連的事項,即家族延續、家族和諧、家族團結、家族富足,和家族榮譽;在對家族的感情方面,有幾種互相關聯的感受,即一體感、歸屬感、榮辱感、責任感 (忠誠感),和安全感。在對家族的意願方面則有八種行為傾向:繁衍子孫、崇拜祖先、相互依賴、忍耐抑制、謙讓順同、為家奮鬥、長幼有序,以及內外有別 (楊國樞,1993)。在這種家族取向的影響下,中國人的生活運作一切儘量以家族為重、為先、為主,以個人為輕、為從、為後,而且在家族中的生活經驗與習慣會套用在家族以外的其他生活層面,出現「家族化」、「家庭化」或「泛家族化」的歷程 (楊國樞,1981)。這種取向把中國人的人際或社會關係可概分為三大類:家人、熟人,和生人 (楊國樞,1993);其對待原則、對待方式、互動型態及互動效果如下表2-1-1

 

2-1-1  關係中之不同人際對待原則、對待方式、互依型態及互動效果

關係類別

對待原則

對待方式

互依型態

互動效果

正向情緒

(良好互動)

負向情緒

(不良互動)

因應或防衛方法

家人關係

(情感性關係)

講責任

(低回報性)

全力保護

(高特殊主義)

(需求法則)

無條件互相依賴

•無條件之信任

•親愛之情

•罪感

•沮喪

•其他焦慮

•憤怒或敵意

•壓抑

•否認

•怨尤

•體徵化

•反向行為形成

熟人關係

(混合性關係)

講人情

(中回報性)

設法通融

(低特殊主義)

(人情法則)

有條件相互依賴

•有條件信任

•喜好之情

•恥感

•其他焦慮

•憤怒或敵意

•合理化

•自衛性投射

生人關係

(工具性關係)

講利害

(高回報性)

便宜行事

(非特殊主義)

(公平法則)

無任何互相依賴

•有緣之感

•投好之情

•憤怒或敵意

•恥感

•自衛性投射

•合理化

•直接發洩

資料來源:修改自楊國樞,1993,107頁書名出版

註:文中劃線之文字係楊宜音 (2001) 認為黃光國之分類可對應楊國樞之架構者。

從這個思考方向我們可以瞭解,在中國人的人際取向中,個人的家族取向是四種取向中最基本的一種,也是最核心的一種。在家族取向的親屬關係中,家人是最核心的概念,家人關係是因為生育或婚姻關係所帶來的先賦性特徵,而家人關係也是一種交往最多的關係。但是家人關係根據先賦性 (人情) 和交往性 (真情) 的高低,可以把家人關係在分為四類 (楊宜音,2001),並以表2-2表示如下:

1.先賦性高、交往性高:一般情況下的家人 (父母與子女等)

2.先賦性高、交往性低:一般情況下剛建立的婆媳關係

3.先賦性低、交往性高:一般情況下剛出嫁的女兒與其父母的關係

4.先賦性低、交往性低:一般情況下的陌生人

2-1-2  家人關係類別

真有之情高

真有之情低

應有之情高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自己人)

與公婆的關係

與夫家其他成員的關係

應有之情低

與父母的關係

與娘家其他成員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的陌生人

上述四種關係如再擴大至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可以如下表2-1-3所示。

2-1-3 「自己人/外人」分類及其相互間的互動

註:楊宜音,2001,156頁書名出版

從表2-1-2和表2-1-3可以看出來,中國人的人際取向,是以自己為中心,有親疏遠近的,界定的標準有二,一個是和與生俱來的血緣有關的程度,一個是往來互動的、後天建立的關係的程度。即使是對於「家人」的界定,也是沿用此一模式。此外,在界定所謂家人、熟人和生人的過程中,還有費孝通所稱的「因時因地可伸縮的」部分存在,例如所謂的婆媳問題,在楊中芳及楊宜音的界定裡,都是因為「自己人/外人」的界定所造成的。當論及母子關係時,媳婦顯然是外人;當論及夫妻關係時,母親就變成是外人了。

 

二、中國人的家人關係

中國人人際關係建構的核心是親密、義務與信任,那麼,是不是具備這三個條件的人際關係就是家人關係?事實上,家人並不是一般所知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丈夫、妻子而已,這些是因血緣或婚姻而成為家人;另有些人是因交往或彼此具有情感性關係而成為所謂的「類似家人」、「一家人」。

中國人的家人關係,根據黃光國 (1988) 的說法,是以情感性的關係為基礎,這種關係是一種長久而穩定的社會關係,家人之間互動的法則是以需求為主,互動的目的是以滿足雙方關愛、溫情、安全感、歸屬感等情感需要為主。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會訓練兒童壓抑任何形式的攻擊,要互相幫忙以增進家庭中的團結與和諧;當父母年老時,子女有奉養父母的責任。個人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少有顧忌存在,能夠表現出個人原本真實的行為,與家人之間不需要玩人情或面子的權力遊戲。

楊國樞在1993年的論著中提出的觀點和黃光國說法相似。家人之間講的是責任,如果家人有任何困境或需求,要全力保護,家人彼此之間是無條件的互相依賴、無條件的信任的。就正面的影響來看,中國人的家人關係強調親密、自我壓抑與相互依賴;但是就負面來看,如果家人之間無法建立這種信任、依賴與親愛之情,就可能產生罪感、沮喪、憤怒或敵意,或其他焦慮;而因應這種親情困境的方式則是壓抑、否認、怨尤、體徵化或形成反向行為。這種負向的情緒在余德慧 (1987) 的中國人系列書籍中討論頗多,例如中國人的黏離性格、反饋失敗的不孝感和孽子感,親子關係是以「共合」的方式存在,親子間共依附的現象比比皆是,不允許「分離」,否則將產生「親子的撕裂感」。文中也提到中國人對待親密的人時最容易產生的神經質情緒是「怨」,而依附則是「怨」最重要的成因。緣於對家人的責任,想要全力以赴保護家人,總是願意為家人犧牲,因而會有「為對方做太多事」的感覺,而期待對方回應如果落空,就很容易出現「怨尤」。這種家人之間的人際衝突,正是黃光國所稱的「親情困境」。「家」對中國人生活的影響很大,即便內心充滿怨尤,仍會對其有相當的期待。或許就正是吳瑾嫣 (2000) 以女性遊民為對象所作的研究中,遊民美玲的心聲:

「我對家算是一種,我覺得我對家是一種依賴,而且,我覺得家是一種每個人的避風港。我覺得在外面無論你受到什麼挫折的時候,你必須有個家讓你去擁有、去依靠,然後在你自己想哭的時候,你可以躲在那裡面哭泣。沒有人會嘲笑你,沒有人會看的見,我覺得這是我對家的看法…我覺得還是要有親人在,其實我喜歡爸爸媽媽姊姊弟弟住在一起,那才是一個完整的家。一個人可以給自己一個溫暖的小窩,但是那是一個窩,而不是家,我會覺得很孤獨。」

即使在遊民美玲的生命中,並沒有太多「甜蜜家庭」的記憶,然而,即便是被爸媽背棄後;即使她常常咬牙切齒、慷慨激昂指出弟弟是惡劣的人,她一輩子都不要跟他在一起;即使在她回到父親家後發誓再也不要回去等等,談到家時,她仍希冀一個與家庭成員一起生活的安樂之家 (吳瑾嫣,2000,102頁) 。

 

三、中國人的家庭價值觀

楊國樞 (1993b) 認為價值觀是個人對特定行為、事物、狀態或目標的一種持久性偏好,在性質上包括認知、情感及欲向三類成分的信念,是用以判斷行為好壞或對錯的標準,或據以選擇事物的參考架構。因此,所謂家庭價值觀可以說是個人對家庭有關的行為、事物、狀態或目標的一種持久性偏好,是個人用以判斷與家庭有關行為好壞或對錯的表準,或據以選擇事物的參考架構。例如個人對於婚姻的價值、子女的價值都是家庭價值觀的一種。

楊懋春 (1981) 認為中國傳統家庭價值觀具有以下七項特點:

1.因為勞動的需求,傾向「多子多孫,數代同堂」的概念,另一方面也重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價值觀。

2.男系父權社會,重視父傳子的傳承制度,另一方面也強調尊敬長輩,看重孝道觀念。

3.受父系社會觀念影響而傾向重男輕女的觀念,女子的地位遠不如男子,即使嫁為人婦,必須有子女後,身份地位才會逐漸提高。

4.講求絕對服從的教養態度,父母在教養子女上有極大的權威,子女不敢對父母公然反抗。

5.婚姻多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個人無自主權,個人的婚姻乃是家庭娶媳,而非個人娶媳。

6.家庭成員的生產多交予長輩,共同生產,共同消費,因此財產採共有方式,由長輩保管支出,家人對家中財產有用的權利,也有保護的義務。

7.家庭具有綜合性功能,除夫妻性生活的滿足及收養子女外,還包括生養子女、家庭經濟的再分配等。

這些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在社會變遷影響下,逐漸出現變化。1980年代的變化重點在於小家庭數量增加,親族間的情感關係日趨淡薄;養兒防老觀念漸落伍、也較不重男輕女,但傳宗接代仍是生育的最大目的;婚姻自主但婚姻衝突也日增;夫妻關係漸趨平權,肯定女性在家庭地位與事業成就兩方面的角色價值,但女性在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價值卻未受肯定;重視婚姻內性關係的和諧、不認可婚外性關係 (林麗莉,1983;湯克遠,1980)。到1990年代,從有關家庭價值觀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兩性在家庭中的關係更趨平權,大多數的人對夫妻關係感到滿意、男性參與更多的家務 (莫黎黎、王行,1995),婚姻與離婚的價值也有了變化 (蔡勇美、伊慶春,1995)。

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傳統家庭制度漸漸受到威脅。1990年代,北歐國家之結婚率已低於五成,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更於2003年6月26日以六對三票,推翻禁止同性性行為的法律,學者與同性戀權利運動人士認為,這項裁決結果賦予同性戀合法地位,將鼓勵同性戀者繼續爭取同性婚姻、同居人權利、撫養與家長監護權等,專家預測此舉將強化爭取合法墮胎與其他可能引發社會分裂性議題的出現,例如對禁止獸交、重婚與亂倫等法律造成威脅,威脅傳統家庭制度 (陳宜君編譯,2003/06/28,自由時報,12版)。可預期世界各國家庭價值的變化與發展,也將對我國人家庭價值觀產生衝擊。

在中國人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失去了與傳統價值的聯繫,但不表示傳統的價值或整個大環境的文化內涵全部與現代無關,改變是漸次出現的,在日常不知不覺中,已接受了許多與過去家庭價值不相符的事物、行為或態度,而這些丕變中的價值將是討論我國家庭教育內涵的重要根據。

 

參考文獻

余德慧(1987)。中國人心底的故事─中國人的心理系列叢書編序。2-4頁,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謹嫣(2000)。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8,83-120。

林麗莉(1983)。現代化過程與家庭價值觀變遷之相關性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君編譯(2003/06/28)。保障同志性福,衝擊美社會制度。自由時報,國際新聞12版。

莫黎黎、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湯克遠(1980)。從報紙家庭版和我國社會價值觀念的演變─以中國時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費孝通(1947/1985)。鄉土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楊宜音(2001)。「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際分類的個案研究。載於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一個人際交往的觀點,131-157。台北:桂冠。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93a)。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台北:桂冠87-142。

楊國樞編著(1993b)。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

楊國賜(2000)。新世紀家庭教育的展望。成人教育。55,2-6。

楊懋春(1981)。中國家庭與倫理。台北:中華文物供應社。

蔡勇美、伊慶春(1995)。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論文發表於「大型社會調查研究經驗交流」暨變遷中臺灣社會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