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檔案評量

洪晴萱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研究生

 

前 言

「生活課程」乃是西元2000年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於低年級所設置的課程。它是結合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及社會三大學習領域,其基本理念為「國民小學低年級課程乃國民教育的開端,特別應以生活為中心,統整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生活中各種互動與反省能力,奠定從生活中學習的基礎」。

由於生活課程是現今國小階段教育中的新興領域,在未來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若教師仍墨守成規,以傳統的紙筆測驗為主要的評量工具,將無法達成評量目的。因此,教師實施評量時應導引學生珍惜自我心智的成長、持平面對自己的學習成就、及察覺自己學習方式之優缺點,以培養自我負責、自我反省、自我評量與自我成長的下一代,並能適應未來網路資訊社會。

 

生活課程的內涵

生活課程著重在透過有意義的具體活動讓兒童體驗學習,使兒童學習到人與自己、社會、自然息息相關的交互關係,進而培養兒童在生活上的各種互動以及反省能力。生活課程強調以「每一位學生」為核心的生活學習,目標涵蓋「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使學生習得基本生活能力,以及未來如何生活的學習基礎。

 

生活課程能力指標

低年級生活課程的基本能力包括「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規劃、組織與實踐」、「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主題軸為:認識周圍環境、體驗個人與群體生活、察覺社會與生態關係、藝術探索與創作、審美與思辯、文化理解、發展科學過程技能、提昇科學認知、涵養科學精神。因此,所要評量的能力指標除了以生活課程能力指標為要之外,必須回歸到以領域能力指標中進行解讀。

「檔案評量」是以實作形式做技能與態度檢核的方式,在評量方式上應能符合學童此時期的認知發展,它可以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多元目標來評量學生學習的資料,由這些資料中,教師不但可以看出學生努力和進步的情形,還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活課程的教學評量方面,更應以課程目標為主,且應伴隨著教學活動進行,並以多元化方式呈現,使得教師能藉由多元評量內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作為往後老師調整教學方式的目的。

 

生活課程評量教學設計

相較於傳統的紙筆測驗,檔案評量更能提高學習者蒐集與統整資料的能力,而透過主動蒐集資料,可幫助以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容許學習差異的存在,證明自己的努力與存在感,並能傳達自己的想法。另外,檔案評量提供更廣、更多樣的視野來看待學生的學習成就,其開放式的本質使得各式各樣的資料都可以納入,檔案內容是真實的,提供的評量任務較接近真實生活中的要求,而不是專為測驗建構出來的工作,這對學生較為有意義。

教學活動的進行,可採取單元主題教學與討論方式、分組討論與發表、學習檔案製作及成果發表與分享等四個方面來進行,分別說明如下:

(一)   單元主題教學與討論:對於季節的認識,最好能透過實際體會與接觸。首先,配合季節變化,帶領學生到校園繞一圈,一起去「尋找冬天」,讓學生經由實際的觀察樹木、落葉或接觸大自然的變化,察覺「冬天到了」,回到教室後,再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察與感覺,透過彼此的發表與分享,對本單元主題有更深層的認識。

(二)  分組討論與發表:經過引導,學生先學會運用五官「觀察」自然現象、「察覺」自然現象的變化及「描述」自己所觀察與察覺的現象及變化等事實;之後,讓學生分組討論,應放什麼資料在學習檔案夾中,學習資料包含「記錄」、「整理」與「分析」。最後,請學生發表與分享各組討論的結果,大家對於應如何充實自己的學習檔案,更能有所了解。

(三)  檔案製作:學生瞭解學習檔案內容後,配合學習單的設計,透過各種方式,如上網、圖書館及新聞剪報等蒐集資料,並將資料放入檔案資料夾中,完成學習檔案的製作。

(四)        成果發表與分享:學生完成學習檔案的製作後,即安排時間經由討論而分享彼此成果。

 

生活課程的評量目標

    本文乃是透過教學活動「冬天來了」此單元來進行。因此,在每次的行動方案前,會先擬定教學策略,期望學生能具備應有的能力。為顧及學生初入學,對校園內的一切仍在摸索當中,因此評量方式採「生活化、趣味化、簡單化」三個原則,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而且,根據九年一貫生活課程綱要中的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科學素養,將學生的學習結果分為三個向度:(一)提昇科學認知 (二)發展科學過程技能 (三) 涵養科學精神。故進行檔案評量時,教師不是唯一的評分者,為提供學生自我評量機會、鼓勵家長參與子女評量並激發同儕合作,故將納入家長、同儕參與評量。而學習結果三向度的指標如下:

(一)        提昇科學認知:能運用五官觀察自然現象,「察覺」各種自然現象的狀態與變化,用適當的語彙來「描述」所見所聞,運用現成的表格、圖表來「表達」觀察的資料。而且,「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活動。選定某一類植物和動物作持續性的觀察、描繪;並察覺植物會成長,知道植物各有特徵,可供辨認。另外,也能觀察現象的改變(如天氣變化、物體狀態的改變等),察覺現象的改變必有其原因;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二)        發展科學過程技能:包含能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察覺物體有些屬性會因某原因改變而發生變化(如溫度升高時冰會熔化);能依特徵或屬性,將事物歸類(如大小、明暗…);比較一些圖或實物,並辨識相異處,說出共同處(如兩棵樹雖大小不同,但同屬一種);由系列的觀測資料,說出一個變動的事件(如豆子成長);能將對情境的多樣觀察,說出一個意義的事件(如風太大了葉子掉滿地);嘗試由別人對事物特徵的描述,了解事物;養成注意周邊訊息,適切反應的習慣等

(三)        涵養科學精神:包含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相信每個人只要仔細觀察,都能有新奇的發現。察覺自己對很多事物也有自己的想法。養成動手做的習慣,察覺自己也可以處理很多事。學習安排工作步驟。學習如何分配工作,合作完成一件事。喜歡探討,具求知動機。學習安排工作,有條理的做事。

 

評量活動與方式、及評分標準

根據上述的三項教學目標,而發展出五項主要的評量任務:(1)能察覺並表達季節的變化(2)能清楚的描述動、植物的變化(3)能蒐集有關冬天節慶的資料與訊息(4)能適當搭配冬天的衣著(5)能與同學們討論互動且分享自身想法。由於這些評量內容多為表達說話的能力,在評量時會搭配學習單、檢核表、及實作作品的發表;另外也加入學生自評、家長與教師的評量以輔助評量的結果。

本文檔案評量的評量目標、活動與方式如下:

主 題

評量目標

評量活動

 

 

冬天來了

(一)提昇科學認知

 

利用學生的對冬天的觀察、表達分享或是記錄來了解學生對冬天到來的認知。例如:舉辦小小記者會等。

(二)發展科學過程技能

藉由學生蒐集歸納有關冬天的資料或新聞剪報,來了解其發展科學過程能力。

例如:冬天的節慶、冬天衣服的搭配等。

(三)涵養科學精神

學生能有與他人合作溝通及積極求證的科學態度。對於生活中發生的某一事物作分享與求證。例如:冬天時,為何會怕冷等等。

 

(一)提昇科學認知

1.    評量活動與方式:

本文的主題是「冬天來了」,藉由學生說出對冬天的感受以及如何察覺的冬天來了。活動是以口頭報告的方享方式,藉著表達的內容了解學生對於冬天的感受與認知程度。

2.    評量項目與評分標準

評量標準「3」代表確實有做到,且比其他同學做得更有創意更好;「2」代表還好,「1」代表有待加強。若符合上述哪個標準便在其上圈起來,例如:有待加強,則圈選「1」。

   

 

評量項目

評分標準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教師複評

1. 能觀察到天氣變冷了。

3  2  1

3  2  1

3  2  1

2. 能比較不同的時間、地點,天氣冷熱會改變。

3  2  1

3  2  1

3  2  1

3. 能觀察到動、植物因氣溫降低而有所改變。

3  2  1

3  2  1

3  2  1

4. 能觀察指出冬季服裝的特色。

3  2  1

3  2  1

3  2  1

5. 能說出如何穿著比較暖和。

3  2  1

3  2  1

3  2  1

 

(二)    發展科學過程技能

1. 評量活動與方式:

    讓學生在蒐集有關冬天的資料與訊息時,進而將其以整合的方式呈現。學習在生活中,如何實際冬衣穿搭方式等。此外,以「冬天的節慶」為主題,藉由資料的蒐集,讓學生能更了解節氣的由來與意義,及節慶的活動等。

2.評分項目與評分標準

評量標準「3」代表確實有做到,且比其他同學做得更好更有創意;「2」代表還好,「1」代表有待加強。若符合上述哪個標準便在其上圈起來,例如有待加強,則圈選「1」。

   

 

評量項目

評分標準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教師複評

1. 能蒐集剪貼有關冬天節慶的資料,並能與同學表達分享。

 

3  2  1

 

3  2  1

 

3  2  1

 

2. 如何穿搭出保暖的冬天服裝。

 

3  2  1

 

3  2  1

 

3  2  1

 

(三) 涵養科學精神

1. 評量活動與方式:

     藉由活動的進行,讓學生能由認知、資料整合等方式,進而從中培養出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添加冬衣」活動可藉由學習單的方式,讓學生除選出適合自身適合的衣物,同時,也能幫他人搭配保暖衣物。

2.評分項目與評分標準

評量標準「3」代表確實有做到,且比其他同學做得更有創意更好;「2」代表還好,「1」代表有待加強。若符合上述哪個標準便在其上圈起來,例如有待加強,則圈選「1」。

 

 

評量項目

評分標準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教師複評

1.    學生能穿出合適的冬衣,且能適時添加衣物。

 

3  2  1

 

3  2  1

 

3  2  1

2.    冬天到時,身體為何怕冷,分組討論並驗證它。

 

3  2  1

 

3  2  1

 

3  2  1

 

(四)檔案整理與記錄

將上述的三項評量活動學習評量和檢核表收納至教師與學生的檔案夾後,還要將檢核表上的結果轉化為成果報告單。有關能力檢核的評量等級「3」代表學生的表現超過既定水準,「2」代表剛好符合水準,「1」則是代表水準之下。若符合上述哪個標準便在其上圈起來,例如有待加強,則圈選「1」。

 

本文「冬天來了」的能力檢核表

  

能力檢核項目

學生自評

家長評量

 

 

 

 

冬天

 

到了

1.能觀察到天氣變冷。

3  2  1

3  2  1

2.能比較不同時間及地點,天氣冷熱會改變。

3  2  1

3  2  1

3.能觀察到動、植物因氣溫降低而有所改變。

3  2  1

3  2  1

4.能指出冬夏服飾的差異。

3  2  1

3  2  1

5.能穿出冬天的服飾,並知道如何保暖。

3  2  1

3  2  1

6.能分辨農曆與國曆的不同。

3  2  1

3  2  1

7.能說出冬天身體怕冷的原因。

3  2  1

3  2  1

請小朋友寫出在本主題中最大的收穫?

 

 

 

 

 

 

 

* 可敬的小植物觀察家,恭喜你以無比的耐心和恆心,完成了這項艱難的任務。很棒喔!

 

 

檔案評量與其他評量方式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乃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與計畫,要求學生有系統的整理、組織與呈現整個檔案,教師給予學生建議,並與同學共同討論其成品的優、缺點及改進機會,教師若能善用檔案的自我省思及評鑑的過程,培養學生多元能力,更可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學習經驗與機會。由此可知,教師實施檔案評量時,須善加注意與運用,若能以多元、彈性或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評量,評量時需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讓學生自行建構學科知識以及解題的結果。這樣學生才能在檔案中自在、主動與積極的面對自己的學習、對學習進行省思、設定具挑戰性的目標、並不斷修正與改進學習。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