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教育之發展與省思

李瑋宸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前言

教育改革往往與社會變遷相互牽動、相輔相成。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媒體傳播的無遠弗屆,資訊科技儼然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的指標、提升國家競爭力努力之目標,並與國家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資訊科技既與國家發展相關,亦明顯地反應在教育政策上。我國九十學年度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為順應時代潮流,在七大學習領域之外,另提出六大社會新興議題,分別為資訊、環境、性別、人權、生涯發展與家政教育,以提供學生養成現代生活的知識與能力。九年一貫課程揭示應用統整課程於七大學習領域,並將資訊教育融入各領域教學中,足見資訊教育以我國教育政策重要方針之一。

本文即從我國資訊教育政策之實施,對資訊教育之發展作一省思。

 

壹、我國資訊教育政策之發展

萬丈高樓平地起,資訊教育之推動亦當由基礎做起。玆以1997年教育部推動的「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九十學年度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提出之資訊教育議題、2001年教育部提出「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三個針對資訊教育之政策來看資訊教育之發展。

一、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

    唯有完成基礎建設,實施全面的「資訊教育」才有可能。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之重點工作包括(引自蔡佳蓁,2004):

(一)補助中小學資訊教學軟硬體設備,使所有國小均有電腦教室,並以上課時一人一機為目標;

(二)補助中小學連線設備建置及偏遠地區學校通信費用,使所有學校均可以專線連接網際網路;

(三)補助中小學在職教師資訊應用培訓費用,使所有中小學教師均有機會進行基本資訊素養之培訓;

(四)補助設置國中小及高中職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充實中小學學科網路教材;

(五)補助資訊推廣重點學校購置二部可移動式電腦費用;

(六)推動台灣學術網路到中小學,補助各縣市教育網路中心、連線機房及各網路中心設備費、費作維護費及業務推廣費用。

針對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而言,可看出資訊教育之推動首重硬體設備之完善。

二、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精神,各學習領域應使用資訊科技為輔助學習工具,以擴展各學習領域的學習,並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教育部所揭櫫之資訊教育基本理念如下:

(一)資訊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資訊擷取、應用與分析的能力,使學生具備正確資訊學習態度,包括創造思考、問題解決、主動學習、溝通合作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建立學生的校園資訊倫理及網路智慧財產權等正觀念,學習善用資訊科技,以培養懷抱科技時代的人文情懷,尊重自己及關懷他人,具有健全社會價值觀與開闊世界觀的國民。

 

三、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

民國九十年,教育部著手規劃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是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整體願景。

(一)資訊隨手得

    各級學校均能擁有良好的整體資訊化環境,讓學生、教師、學校以網路與世界相連,突破時空限制;同時透過開放共通教育平台,使網路教學資源共創共享;同時做到無障礙的科技化學習環境,城鄉均衡發展,數位無落差,達到「隨時隨地隨意隨身隨手學習」的理想。

(二)主動學習樂

    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使學習管道多元化,學習資源更為寬廣而豐富,增加學習的深度與廣度,提昇學習的興趣,並可配合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合作創新意

    運用資訊科技與網路平台,將學校轉變為社區中動態和創新的學習場所,培養學生成為好探究、具創意、既可獨立又可合作學習的學習者。

(四)知識伴終生

    普及全民資訊與學習素養,發展以生命關懷為本的資訊教育,使學生都具備資訊科技與網路學習之基本能力與人文素養,以適應未來資訊與知識經濟社會的需求,終身進行學習,充實自我。

    

就我國而言,教育部(2001)在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中,規劃了學生、教師與學校方面之運用策略。

對學生學習而言,透過資訊科技改進學習方式,以求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與創意學習,並有更多機會可以落實基本的資訊技能學習;並透過建立學生校園資訊倫理觀念、建立網路著作權及智慧財產權觀念,進而培養正面與生命關懷的情操。

對教師而言,資訊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教師有沒有設備?教師有沒有能力?教師有沒有意願?和教師是否能夠持續此意願?因此,在師資養成階段,各科教材教法納入資訊融入教學的內容、鼓勵師範教育的教學使用資訊融入的教學,遴聘教師時應考慮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能力;對在職教師則側重如何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活動並分等級、以受訓教師的專題或作品成果為重要評量依據、按受訓教師資訊素養程度及需要設計培訓內容、提供多元管道並配合教師個人專業進修規劃等。

在中小學學校方面,基本上,要讓學校擁有最基本的資訊設備;並針對起步較早且表現優秀學校,使其成為先導學校或種子學校,成為其他學校的典範,進而達到全面普及化,意圖透過改進學生學習方式;並在校內以老、中、輕成員建立領域資訊小組,用以協助培訓同僚。

 

叁、資訊教育在學校教育之融入

    依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中,學校、教師與學生三方面之運用策略,以下即依此三部分來看資訊教育在學校教育之融入:

一、學校資訊建設

從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至今,各國中小學的電腦、網路硬體設備之架設已逐漸完善,校園資訊系統、入口網站、班級網站…等,多元的數位化學習,無論在行政運作、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提供了更多元、更便利地選擇。

二、教師

藉由班班有電腦之實現,教學輔助媒體之運用,使教師在教學中能做更多元的嘗試。何榮桂(2001)認為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教學必然產生之衝擊有:

(一)教室生態的改變:資訊科技介入教學活動之後,師生的互動不僅成為雙向也可成為網狀互動,教師應儘速調整角色,以適應資訊化的教學環境;

(二)跳脫傳統教科書束縛:未來必定輔以資訊科技產品或網路資源配合教學活動,教師應調整傳統依賴教科書的習慣,善用資訊科技;

(三)調整資訊設備的分配:未來資訊設備的分配應以分散式取代傳統集中式,亦即以教室電腦方式才能適應資訊融入教學的活動;

(四)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評量:在強調多元評量下,善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評量,可以減輕教師負擔,即讓評量更精準,更有效率。並將教學與評量結合,提升教學成效;

(五)隨時進修保持足夠的資訊素養:教師應時時進修,隨時檢視自己的專業與資訊素養,才能勝任當一位好教師。

三、學生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資訊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引導學生了解資訊與日常生活關係、資訊與倫理文化及文化等相關議題,除了奠定使用資訊的知識與技能,增進資訊素養並鼓勵以資訊技能為學習及溝通的習慣外,最重要的是要啟迪終身學習的態度(何榮桂,2001)。

電腦媒體與網際網路在校園活動中的融入,將使資訊科技不再如以往般嚴肅,而是成為滿足學生需求的媒介。學生可在廣闊且多元的學習領域裡進行個別化的學習,並藉由視訊教學、多媒體教學設計、討論區、電子佈告欄、電子郵件與網頁互動等工具,來參與多想且富有互動性的無障礙學習空間(翟本瑞,2000)。

 

肆、資訊教育理念中的限制

一、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之形成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將人們區隔為資訊擁有者與資訊欠缺者兩大資訊社會的社會階級,影響兩者在資訊取得、知識資本、財富及社會地位的差距,形成社會不公平的問題(劉燕青,2003)。

由數位落差之意義來審視我國資訊教育在學校教育之落實。首先從學校來看,對資訊教育之推廣,雖然歷經了眾多教育政策的努力,亟欲達各校資訊設備完善之目標,然而,實際面上,卻非所有學校皆有機會享受同等級之資訊設備。與都市學校相較之下,鄉鎮學校與文化不利地區,在硬體設備上,有許多學校仍屬於舊式機種。或者,雖然設備已更新,卻是將電腦教室保全深鎖,學生極少使用。

教師部分,在蕭速農(2004)之研究中提及一位資深教師面對資訊教育的心境:從一位在校長、家長與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在電腦夾帶新的教育論述進入校園之後,以前所憑藉的教育專業與教學信念逐漸受到衝擊,甚至否定。在不斷的衝擊下,開始產生很大的衝突與矛盾。當資深教師在體力上、學習上無法負荷,或對既有教學結構的依附與自己對專業的承諾無法達成時,退休往往成為消極抗拒的手段。足見資訊教育對資深教師之衝擊產生教師數位落差之現象。

二、經費大餅之瓜分

在編列資訊教育的經費中,資訊科技進駐校園。然而各級學校在運用上,卻是以行政工作的支援為主,多過於教學上的意義。

此外,為徵得經費之補助,資訊教育教學成果的評鑑報告成為教師的重擔。教師必須將學習單、教案、教學過程…等教材數位化,並架設班級網站,更甚者,將學校網站或班級網站外包之現象,為求經費大餅的取得,融入式的教學,成了為融入而融入之錯置。蕭速農(2004)即指出如果以非教育性的意圖採用與放置電腦等資訊科技於教室之中,將可能造成資訊科技在教室裝飾多過於實際教學用途的疑慮。

三、人際互動的扭曲

倘若過份推崇資訊教育,讓資訊凌駕於教育之上,則學生在此數位學習環境之下,學習到的僅為資訊科技工具性的熟練,未能連結到生活脈絡、人性互動之內涵。姜得勝(1998)指陳網路不但是流行的產物,未來更是人類相互溝通與資訊流通的主要工具。網路雖提供我們傳遞訊息、獲取新知、交往朋友、購物之正面功能,但卻往往成為有心犯罪、造謠是非之地,使得新興的網路犯罪手法與類型推陳出新、層出不窮。認為資訊科技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即為人似乎不再是「主體」,而變成「客體」,人類有許多行為與思考面向皆必須遷就於科技本身的限制。

 

伍、資訊教育之省思

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社會同時產生了正、反兩面之影響,對其優點應精益求精;對其限制,則當時時省思與改善。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針對資訊教育之省思如下:

一、「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觀念之確立

回顧歷史演進,先有了十四、十五世紀的人文運動,重視人文的價值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而藉由數學公式之推導以瞭解自然,而後才有十六、十七世紀的科學運動,從此,人文運動與科學運動乃相伴而行(沈青松,1990)。揆諸近代社會發展,科技似乎凌駕人文之上,倘若現代資訊教育,未能輔以人文思維的訓練與涵養,則資訊教育可能徒然造就新的一批網路社會「野蠻人」罷了(姜得勝,1998)!

借用科技大廠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喚起人之主體性的展現,教育部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對資訊教育之理念除建立資訊相關技能外,增列「建立學生的校園資訊倫理及網路智慧財產權等正觀念,學習善用資訊科技,以培養懷抱科技時代的人文情懷,尊重自己及關懷他人,具有健全社會價值觀與開闊世界觀的國民。」足見開始正視資訊倫理與資訊法律以及資訊科技與人文情懷的整合問題,希望透過這樣的理念,能夠在教育的推動下,避免讓學生成為「資訊科技的巨人,人文關懷的侏儒」(蔡佳蓁,2004)。

二、積極性差別待遇之關懷

將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現場,總會有所差距,諸如英語教學呈現雙峰之現象、資訊教育數位落差之現象…等。因此,教育政策之推動,並非順應民意而生;付諸實行之政策,應當有完善的評鑑機制,才能做下一階段決策之修正與建議。針對文化不利地區數位落差之問題,決策者當以批判社會或教育結構的不公平為優先任務,再度喚起針對文化不利地區積極性差別待遇之關懷。資訊科技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結合,資訊科技與國家經濟發展高度的相關性,藉由施政方針,呈現在資訊教育上難免有國家意識形態之色彩,倘若不加以重視文化不利地區數位落差與教育資源之問題,既存不利之事實只會更加劇。

三、資訊素養之養成

網路能提供無數的資訊,然而卻龐雜無章,對成人而言,尚能掌握所需之資訊為何。但若針對小學生而言,查詢資料如大海撈針,甚至還未能分辨資訊之優劣。網路資源未有嚴謹的分級制度,不論身分為何,皆能任意穿梭於網路之中,是好人或意圖不軌之人、是未成年或成年、是男是女…等,都是網路資訊共享中的隱憂。因此,資訊教育之推動,並非電腦教育、並非僅教與操作性之技巧,針對資訊之選擇與使用,無論是教師或學生,皆應藉由資訊素養之養成,方能識讀媒體。

四、數位文化霸權之審視

資訊、網路科技之蓬勃發展,帶動了全球化之現象。然而,以世界首富比爾蓋茲之微軟(Microsoft)為例,在其資本主義所挾帶之利益下,資訊使用者電腦使用介面多數以英語呈現,呈現數位文化霸權之現象。美國語言學家克勞斯便曾預言:「現在全世界大約有六千種語言,再五十年後,就會有一半的語言沒有人說了。」後現代尊重多元的結果,以語言在網路上呈現之狀況而言,卻極易在全球化中被同化。因此,全球化與本土化之爭,當以「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為調和之道,立足於本土化,從對在地之認同進而培育世界觀。

 

參考書目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線上資料],取自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index1.shtml

何榮桂 (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 。

沈清松(1990)。科技、人文價值與後現代。台北:財團法人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社會大學出版社。

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翟本瑞(2000)。教育與社會:營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臺北:揚智。

姜得勝 (1998)。資訊教育 目標導向芻議: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臺灣教育。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速農(2004)。科技/權力/教育--資訊科技對國小教學意涵與潛藏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