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成癮症談青少年網路人際關係

鄭淳憶、沈怡慧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調查寬頻網路使用狀況,發現到20051月中旬為止,台灣地區上網人口成長約1,380萬人,整體人口(0-100)上網率達60.25%。由以上數據可看出,隨著電腦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以及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際網路已逐漸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甚至開始進入民生,介入人們的生活與人際關係,影響到生活適應和心靈生活。因此網際網路不再是一種工具設備,而是成為人們生活環境的一部分。

研究發現指出,上網時數愈多者,愈會運用網路尋求情感的支持,並透過例行、經常性地拜訪特定的BBS、聊天室來建立歸屬感。在人際關係上,網路為一些害羞者、孤獨者提供安全的虛擬社交情境,除了讓使用者有機會結交新朋友,更在老友間建立新的溝通管道。成就與支配感的需求也可以透過使用者的操控與自行選擇溝通對象、時間、過程的人際情境中獲得滿足。網路的可得性、匿名性滿足了隱密的性心理需求。此外,網路也可逃避現實生活的責任與煩惱,並透過網路與他人溝通以獲得愉悅的經驗。這些需求原本都是人之為人的基本需要,問題是,一些使用者過度依賴網路情境,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責任、義務、親情、友誼,他們逐漸從現實生活中退縮,完全躲進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周倩,2000)。

令人更憂心的是,現在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已漸漸在未成年的青少年身上出現,一些中學生背負著沈重課業、聯考的壓力時,仍然日以繼夜的上網路。例如:明明轉過頭就可以面對面的溝通,但是青少年卻寧願使用網路進行無聲的線上交談。另外的例子是一些大學生整天-只要是清醒的時候-都「掛」在網路上,幾乎完全荒廢了學業,甚至因此遭到退學的處分,這樣的現象實在讓人憂心(周倩,2000)。

青少年到底在網路上做什麼?是什麼原因與動機如此吸引住他們,讓他們過度使用電腦網路,甚至產生類似「成癮」的依賴現象?青少年會不會因此將虛擬與真實人際混為一談,而與真實世界永遠脫節?因此,本研究將從網路成癮症的角度,來探討青少年的網路人際,並提出相關的建議,以提供教育工作者參考

貳、網路成癮症之意義與內涵

一、網路成癮的定義

Young1996)認為將網路成癮定義為有強迫行為(Compulsive use)、戒斷行為(withdrawal)、忍受性(Tolerance)、沈迷的困擾後果(Related consequence of internet dependence)

Ivan Goldberg醫生則指出網路成癮症是「因網路使用過度而造成學業、工作、課業、社會、家庭、身體心理功能上的減弱」(Goldberg, 1996)

Jennifer1997)則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伴隨著耐受性、戒斷症狀並因而造成一些社會性活動,如:人際關係干擾的社會心理偏 差行為(引自韓佩凌,1999)。

綜合上述各家學者的論述可知所謂「網路成癮症」是指過度使用網際網路,而無法正常生活的人。成癮者會強迫性地想要上網,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或人際往來漸漸失去興趣,熱衷於線上即時活動或在網路上對話,且明顯對於從事網路活動已經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網路成癮的界定方式

()Goldberg 醫生於1996年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所推出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提出了「網際網路成癮失序症」的判定準則,若一個人的行為出現以下七種症狀中的三項以上,且症狀表現長達12個月,即達到所謂的網路成癮。

1.耐受度(tolerance):希望增加上網的時間以求得滿足;繼續使用同的上網時間,會產生滿足的效用遞減。

2.戒斷(Withdrawal):停止或減少重度的網路使用,會出現明顯的焦躁不安、焦慮,不可抑制的想上網,時刻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

3.上網時間與頻率超出事先的預期。

4.一種想去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持續慾念或突然的努力出現。

5.花很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如:安裝新的軟體、整理從網路上下載的檔案。

6.因為網路使用而減少或放棄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職業或家庭生活受到嚴重。

7.雖然能夠意識到上網帶來嚴重的問題,仍然花大量的時間上網。

()心理學家Young 也列出八項標準來判定是否存在網路成癮的現象,他認為只要有其中五項答案為「是」,即達到網路成癮的標準。此八項標準為:

1.我會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的情況。

2.我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

3.我曾努力過多次,企圖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沒有成功。

4.當我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我會因而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暴躁。

5.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  原先預定的還要長。

6.我會為了上網而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失的危險。

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我涉入網路的程度。

8.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三、網路成癮的內涵

Suler 將網路成癮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社會型,另一種為非社會型。

()社會型網路成癮的使用者,通常利用網際網路與他人進行人際互動;網路的虛擬人際關係提供一個不需真實呈現完全的自己又可以與社會連接的方式,透過這種虛擬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此類型網路成癮者被關懷的需求。

()非社會型網路成癮的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人際互動並不是他們主要的活動,他們通常沈溺於個人的電玩、資訊的蒐集或探索;這類型的網路使用者只為了逃避生活中的不足,可能包括自我認同、自尊及自我價值。

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網路成癮都可以追溯到其青少年時期與重要他人建立關係困難;尤其是非社會型的網路成癮,在他們的早期經驗中可能有過更深的創傷(Suler, 1996)

參、青少年網路使用之相關研究

由之前的論述中可知,網路不但介入了我們的生活與人際關係,更是現今青少年生活中必備的工具且網路成癮也與青少年人際的建立上息息相關。因此,瞭解青少年網路使用的動機需求,以及瞭解青少年網路使用的現況,是教育工作者欲輔導青少年的主要前提,以下為綜合各家學者之論述

一、青少年網路使用的因素探討

(一)            求知與自我價值的需求:

網路世界無限制的連結特性,提供了青少年無止境的學習機會,電子網路學習上的便捷性、充實感,是青少年建構知識、創造知識的原動力,可以滿足求知慾望的需求。同時,不少青少年可藉由網路科技所從事的技術或社會面活動,也能增強自我價值感,滿足內在需求,提升自信心(張培新2002)

(二)            好奇心與新鮮感:

網路是新興科技,不斷的更新不斷的進步,對於青少年而言,網路及網路遊戲是充滿許多新鮮感,有別於傳統的溝通方式,讓青少年在網路上可以和不同的人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互動,提供新鮮感,也滿足好奇心(施香如2001)

(三)            網路人際互動的吸引:

對青少年而言,網路是另一個人際場域;在網路世界中,人際互動具備了隨時參與的可能性及自我的選擇性與匿名性,人與人的互動與交往沒有現實世界中外在長相所造成的壓力,可以自在地發展新的人際關係而不致於感到自卑(本瑞1999)。另一方面,網路也能讓青少年認識大量且不同類型的網友、聊天談心事,而無須直接面對他人,可以降低面對時的焦慮感

(四)            使用的便利性:

無論家中或學校皆能提供快速上網的設備時,例如ADSL寬頻的普及以及學校伺服器的傳輸速度快速等,都提供青少年大量上網的機會,而隨著「網咖」業者的普遍設立,更是提供青少年使用上的便利(施香如2001)

(五)            時間的安排與規劃: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個人的休閒內在動機弱、休閒阻礙多、休閒無聊感強,會影響到網路沉迷行為,而青少年對於休閒活動的規劃與管理常會因為時間過多,而造成無聊感增加,而沉迷於網路中(徐西森2001)

(六)            生活其他層面適應不良:

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學業、人際挫折或孤立等問題而感到焦慮時,網路提供愛、情感、以及實質上的滿足感,因而青少年不僅將網路視為情緒的調節,更將網路視為逃避焦慮的另類選擇(張培新2002)

二、青少年網路使用的現況

根據蕃薯藤全球資訊網近年來的調查,最常進行的前三項網路活動依舊是「使用搜尋引擎」、「通信」、「瀏覽新聞」。除此之外,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不但過去的書信往返已漸漸被傳遞速度較快的電子郵件取代,網路也創造出像BBS電子佈告欄、網路聊天室這樣的「聊天交友」空間,這樣的人際互動模式也在青少年間掀起一股聊天交友熱。

劉守信(1999)以新竹市內國、高中以及大學階段的學生,  453名為研究對象發現,在接觸網路時間上,以二到三年者最多,在國中學生裡則以一年以下為最多。大多數人每週使用網路超過一次以上,但非每天使用者為最多,一次則是一至三個小時。最常上網的地點以家中為最多,高中生和大學生最常從事的活動依序是資料搜尋、到BBS 看文章、收發電子郵件,國中生則是玩線上遊戲與聊天交友。

韓佩凌(1999)以台北市、台北縣及桃園縣六所公私立高中職34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中學生網路沈迷的學生在每週使用時數上約為12.5小時,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的活動,如電子郵件、聊天交友活動及情色網的使用是較容易造成網路沈迷的結果。

盧怡秀(2000)研究發現,上網主要進行的活動為查詢資訊、收發郵件與下載軟體。

吳統雄(2000)指出查詢與溝通是個人使用行為的兩大重 心。提供多媒體查詢的資訊網是使用者最喜愛的服務,溝通相關的服務如電子郵件、BBS 等,則是使用者最主要的活動。

李逢堅(2000)以網路網頁針對台北市中學生所做的調查 結果顯示,中學生網路使用的經驗多為半年至三年,上網的地點以家中為最多,使用時最常從事的活動為聊天交友。

向陽基金會(2001)在「e 世代網咖經驗調查報告」中指出,最吸引青少年到網咖的原因以玩線上遊戲(55.8%)為最多,其次則是上網聊天(23.1%)。

張仁獻(2003)以台南縣九所國中一至三年級學生,共910名學生為樣本的研究中,發現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的使用年資多在兩至三年和三年以上,而學生網路使用者每週平均使用時間則多在五個小時以下,學生網路使用者每週平均使用次數約為一次,上網地點則以家中最多,其次是網路咖啡廳及學校。其次,國中學生最常使用的網路功能為網路連線遊戲;常瀏覽的網站類型為「遊戲類」;常進行的網路活動分別為「玩線上遊戲」;較多的網路使用動機為工具性動機中的「查尋最新資訊」。

陳怡君(2003)的研究中則指出國中學生最常進行的活動依序為資料查詢、網路線上遊戲、下載軟體、使用電子郵件與聊天、交友。

由上述的相關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大致來說,在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接觸網路的時間約為一到三年,上網的地點是以家中為最多,每週上網的次數在一到二次,平均的使用時數約在五小時以內,最常從事的網路使用活動則是聊天交友、使用電子郵件與網路線上遊戲,而以上活動也是較容易造成網路沈迷的結果。

肆、從理論觀點看青少年之網路人際互動關係

由以上的青少年網路使用論述中,不難發現青少年網路使用以及較易造成網路沈迷的結果上,大多為聊天交友、使用電子郵件與網路線上遊戲…等網路人際方面。因此,以下整合了各家學者的理論與論述,來探討青少年的網路人際。

一、從自我認同的觀點來看

從發展心理學的理論來看,青少年階段的發展任務是要解決「自我認同危機」(ego-identity crisis),換言之就是要統整「我是誰?」「我應往何處去?」,了解自己的獨特性、優缺點及尋找出人生未來的方向,故當青少年自我認同發展順暢,則越有助其未來親密關係的建立及為社會貢獻心力的努力(黃德祥,民89)

青少年期是「純真的兒童期」與「成熟的成年期」之間的過渡階段。心理家艾瑞克森(Erikson, 1968)指出,青少年期是發展自我認同(self-identity)的重要時期,面對生理成熟、課業壓力、親子關係及同儕友誼等多重外在成長壓力,自我認同的確立能使青少年對自己在不同的時間裡維持一個穩定的印象與評價,對未來擁有自我的理想,以及自己在人群中的相對角色擁有一份合理的安身所在。網際網路則可提供各種方式讓青少年滿足表現自己、探索世界以及尋求自我認同的需求。

Kandell(1998)指出,學生有兩項心理的及發展上的方向,其一是認同感的發展;其二是發展有意義及親密的關係。就認同感的發展,學生必須在許多角色及身分上形成認同,而學生之所以容易網路成癮,是因為其無法發展獨立自主的自我認同,加上無法與父母溝通,故在獨立與依賴間反復掙扎,雖然在真實生活中無法形成肯定的自我認同,但在網路互動中,則可以讓他逃避這種認同上的痛苦。同時,學者亦指出網路的社會互動中,由於匿名性的關係,上網不用呈現真實的姓名、年齡、職業等一般社會上自我認定之資料,因而可以去除真實生活的束縛,並創造及經驗另一個自我,讓低度自我認同的人因而覺得自己更有力量及信心(陳怡君,2003

 

二、從需求理論的觀點來看

Maslow(1970)從人的需求滿足觀點,提出行為的成因與動機,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知識與理解需求以及審美需求,這種詮釋一直是行為研究上探討的理論依據。

()就「生理需求」而言:

青少年正處於性好奇以及探索的階段,色情網站的充斥,正提供了青少年強大的吸引力。色情網站的魅力對於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例如虛擬性交、色情犯罪,甚至是網路援交等。而對於性混淆不清的青少年來說,可能因缺乏旁人正確引導,形成錯誤認知,在虛擬世界中探索的過程,具有高度網路成癮的傾向。

()就「安全需求」而言:

電腦的溝通大多是透過文字和符號的互動。綜合各家學者的研究指出,青少年在網路上的揭露要比真實人際來的多,由於電腦網路可以使人放心地對陌生人坦露自己的隱私或秘密,因為匿名的網路使用特性,使自我揭露者不必擔心尷尬或秘密洩漏至他處的危險。且也因為網路的匿名交談,使外在條件的影響降低,如容貌、年齡等,青少年不會因外在條件而減少受到幫助或關係發展的機會。因此,網路上的對談也比真實生活中來的輕鬆、容易,尤其是在不被家人、朋友認同的問題上,青少年可藉以網路來逃避現實,更可以與網路同伴盡情討論分享(楊期泰,2003

()就「愛與隸屬需求」而言:

每一個人都需要人際接觸與社會認可,也就是需要人際之間的歸屬感,在網路世界中,有各種不同的社群提供使用者的加入,加入後就能形成志同道合的族群,滿足歸屬感的需求。在網路具拓展性及匿名性種種助益下,青少年的愛與隸屬需求可以快速地透過網路得到滿足。即透過網路建立的人際關係是不需要呈現出完全的自己,就可以得到社會性的接觸,且從網路人際中獲得被關懷的感覺,藉由網路這樣的管道,正處於青少年期的孩子們也從中滿足了與同儕之間親密關係的需求。

()就「尊重需求」而言:

Suler 認為藉由網路角色的扮演學習,知道如何轉化成為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這種由新角色的學習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表現良好並產生正向回饋將可增加「自我價值」。

()就「自我實現需求」而言:

當網路使用者發覺在網路上投入的種種行為或是社會層面的活動,能夠使自己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且可以開啟以往現實生活中隱藏的智慧或是社會潛能,這種發覺自我生命價值與展現自我功能的歷程,就是一種自我的實現,這也許就是為何有些網路使用者會難以自拔地深陷在成癮行為中的原因。

()就「知識與理解需求」而言:

網路不但提供豐富的訊息,更由於擷取訊息的方便性,因而可以滿足求知欲望的需求。青少年可透過網路搜尋的功能,對於想要理解的知識或技能(例如︰編輯網頁、程式語言…),進行蒐集資訊與學習,並促使其在同儕團體中贏得讚賞與青睞。

伍、網路使用對青少年人際關係之影響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調查寬頻網路使用狀況,發現到20051月中旬為止,台灣地區上網人口成長約1,380萬人。因此,在網路造成人類生活模式重大改變之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青少年。大多數青少年上網,除了查詢資訊外,多數是用來聊天交友、休閒娛樂。這使得網路對於青少年來說,除了父母、師長、同學之外,創造了一種新的人際關係—網友。以下研究者就各家學者的論述,歸納出下列幾點網路對青少年人際的影響,如下:

一、提供青少年便捷快速的溝通管道

網際網路上的人際溝通特點是以文字為主要的傳播方式,其種類有以(E-mail)、TalkMSNYAHOO即時通、ICQChat Room)、UsermetBBSNewsgroupBlog、網路論壇)等。由於網路的主動性與雙向性,有越來多人喜愛甚至習慣於這種人際關係模式,不需直接面對面,就可以按照自己興趣和意願來建立人際關係的範圍(陳增穎,2000)。而網路的出現,也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成為一個新的拓展人際關係的溝通管道

二、減少獲取真實的社交經驗和演練機會

網路上的人際溝通以文字為主要的媒介,可以打破時空限 制,與世界上各角落的人互相聯絡,即時傳資訊,交換意見。但網路上人與人的接觸,只是局部人格與局部感官的關係,造成相互全盤瞭解的阻礙,甚至成為有心人士欺騙大眾的途徑(劉玉玲,2000)。

個人電腦在使用時,只能提供個人單獨使用,因此,有些學者擔心使用電腦會減少青少年與人接觸、發展人際關係互動的機會,進而導致其忽略吸取真實的社交。而且,當青少年把時間花在電腦上時,相對地,他們就較少有時間去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僅透過螢幕交流,而非真實的團體活動參與,無法獲得全面性的接觸機會。網路的使用提供了青少年在人際關係發展上另一個選擇的空間,但是也讓人際交往最真誠的、最可貴的情感交流無法呈現,因此如何幫助青少年從中獲去利處而捨害處,建立正確的交往方式,是今後要努力的方向(劉玉玲,2000)。

三、容易建立不正確的兩性觀念

在台灣家庭或學校皆不鼓勵青少年交往異性朋友,因此許多青少年將此種渴求反映在網路的交友層次中,希望藉著網路的便利,增加更多認識異朋友的機會。根據調查台灣地區每天約有六十萬人次光臨色情網站,其中約有七成是學生。而青少年從這些網站得到不正確的性知識,以致產生偏差的性觀念,將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正常發展,甚至跳入網路色情的陷阱之中,而無法自拔(劉玉玲,2000)。

青少年時期的人際關係興趣,由同性轉向異性形成一種友誼擴充的現象。基本上,兩性在交往的過程中,需要學習對待異性應有的態度與行動,學習扮演獨立的男性或女性角色,經由有效的溝通、折衷或協調,及個人的自律作用,以達成良好的相處方式,以建立正確的兩性觀念。因此,如何杜絕網路色情的氾濫,建立一套網路應有的秩序,良好的機制設置實在是政府當局應迅速著手的(劉玉玲,2000)。

陸、結語與建議

網際網路的使用提供了青少年在人際關係發展上另一個選擇的空間,如何幫助青少年遠離網路成癮而正確使用網路,從中建立良善的人際,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一味的防堵或禁止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青少年無所適從,故從多面向的著手引導青少年,為首要之務。基於此,綜合各家學者的論述,如下

一、培養溝通維繫技巧與建立多元人際關係

青少年重視同儕關係、人際歸屬和需求,應該多加強人際關係、生涯規劃等課程,輔導青少年擴展多元的人際關係,並可透過小組合作來訓練青少年人際溝通技巧,以及透過團體活動和社團活動增進人際溝通,避免學生處在虛擬世界中而無法自拔

二、協助青少年規劃安排休閒生活與時間

大部分的青少年沒有時間管理的觀念,故青少年高度使用網路的時間常常是自覺空間時間過多,特別是在假期時間讓青少年失去生活重心,轉而在網路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因此,增進青少年自我認識、解決生活困擾的能力與休閒規劃,並提供正當的休閒活動讓青少年參與,是十分重要的

三、給予青少年適度的規範

無論是學校或者家庭,對於青少年的網路使用行為應該給予適度的限制使用量及使用時段,以協助青少年從重度使用改變至適度使用。但在規範青少年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到限制不應過多,以免反其道而行

四、與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雙向溝通

青少年時期可說是個尷尬的階段,在某些部分希望尋求自我的獨立,但是在某些部分依然是依賴家長或是學校師長,因此可扮演青少年的傾聽對象,與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師生、親子關係,而降低其藉由網路而得到的認同感,並藉著良好關係,適時輔導青少年,強化青少年現實生活人際之互動能力

五、加強性教育宣導,教導青少年尊重自我及他人身體

色情網站一直是父母們對孩子們的網路使用情形最憂心的問題網路中的色情資料將有可能導致許多青少年以這些色情資訊作為個人性知識的重要來源,而造成許多錯誤的認知及不當的網路人際互動,這些問題有待性教育課程的加強與提升,以引導並澄清青少年有關情慾及性的觀念

網路對現今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力,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亦帶來全新的問題,需要有全新的視野來解決多采多姿的網路世界對青少年來說有極大的吸引力,身為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應該教導其正確之觀念並協助青少年正確使用並善用網路資源,促進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而不過度沉溺於網路世界之中

參考文獻

1.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台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狀況調查報告200615,取自 http://www.twnic.net.tw/

2.   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 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2006 125 日,取自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3.   李逢堅(2000),《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4.   吳統雄(2000),〈台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研究:現況、前景、策略、方法〉,《民意研究季刊》,21441-77

5.   周倩 (2000),〈解析國學生的電腦網路沈迷現象...迷網與迷惘〉,《媒體識讀教育月刊,(5),台北。

6.   施香如(2001)〈迷惘、迷惘-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58-67

7.   徐西森(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路徑模式之驗證研究〉,出自於《網路效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7-108,桃園,中央大學。

8.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9.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10.  張培新(2002),〈E世代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學校輔導工作初探,《學生事務》,4131-40

11.  張仁獻(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12.  梁朝雲(2001),〈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分析及輔導方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943-69

13.  游森期(2001),〈E 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7434-43

14.  黃德祥(199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15.  楊期泰(2003),《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需求滿足與疏離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16.  本瑞(1999)網路上癮。200619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 ~society/e-f/-j1115/ejournal第二期.htm

17.  劉守信(1999),《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18.  劉玉玲(2000)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揚智。

19.  蕃薯藤(2005),台灣地區網路調查報告200612日,取自http://www.yam.com/

20.  盧怡秀(2000),《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1.  韓佩凌(1999),《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22.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 Retrieved  January 19, 2006, from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lizi/interner_addiction_criteria.html

23.  Suler, J. (1996).“Internet Addition”. Retrieved January 17, 2006,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hber/ausiterview.html

24.  Young, K.S. & Rogers, R.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25.  Young, K.S.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