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TAR投稿欄
 

 


劉雯韾

南華社會所

 


善待新台灣媳婦與新台灣之子

在資本主義全球化,國內女性教育水準提高與新女性新思維的影響下,一些社經地位較低的單身男子較不易娶到台灣女性為妻。而在台灣仍注重傳宗接代的觀念下,大陸與外籍配偶乃陸續來到台灣,雖然使得我們的社會環境更多元,卻也帶來許多衝擊。事實上,外籍配偶並非近年來才有的社會現象,早在以前就有來自各國的女性成為台灣媳婦的,例如:鄰近的日本、西方國家、韓國等。台灣一直都是處於多元文化的狀態下,雖然她們的人數不若東南亞女性來得多,但同樣是來自外地的女人,從日本、西方國家、韓國等地來的女子卻不會受到諸多「歧視」,民眾反而會很好奇她們的文化、語言等。為何我們對東南亞的女子會心存偏見,難道核心國家的一切事物才是值得被了解、包容與認同的,非核心國則不然嗎?

媒體對外籍配偶的報導多是呈現沒有能力、教育程度低、到台灣撈金等負向新聞;對迎娶外籍配偶的台灣男子則是教育程度低、能力差或身有殘疾以至於在台灣娶不到老婆的人。由於外籍配偶語言不通,有些夫家擔憂「管教困難」而不願讓她們常與外界接觸,使得她們無法為自己辯駁而更坐實了無知的指控,加上丈夫及其家人也難免以媒體的觀點來看待外籍配偶,整個社會環境使得外籍配偶融入台灣這個新家困難重重。

美國黑人也有相似的經驗。社會將之邊緣化,他們必須比一般美國白人更加倍努力:若不幸被淘汰,為求生存步入旁門左道,接著媒體又繼續報導相關的負面消息。使得那些成功且守法的黑人也被歸類為邊緣人物或是有可能犯罪的人。再回來看看外籍家庭的困境。試想:當大眾對外籍配偶的家庭貼上種種負面標籤,外籍配偶的婚姻及家庭遭到社會異樣的眼光,將會如何影響他們的下一代?第一批外籍家庭的下一代-也就是我們暱稱的「新台灣之子」,目前已陸續進入國小教育階段,他們的母親語言能力仍有限,生活也還在適應中,媒體充滿外籍家庭的負面報導,「新台灣之子」恐怕會比雙方都是台灣父母的孩子們,遭受更多學校適應及心態適應問題,進而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在台灣「少子化」的情況下,隨時間遞延,「新台灣之子」將是未來社會的重要組成。其發展階段若遭到社會所賦予的負面標籤,將影響其人格發展,連帶地也將影響台灣未來的發展。

 

黑心公共財

黑心商品的曝光率越來越高,似乎每天都會有一件黑心商品出現。在媒體不斷地爆料大陸所出現的黑心商品種類,除了警醒我們要小心食品安全,勿貪小便宜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外,也使得中國各地陸續浮現存在已久的食品安全問題。而在台灣也陸續有黑心商品的相關報導出現,雖然比起大陸,台灣的比例少得許多,但並不表示台灣的產品是較可信的。且所牽涉的不再是只有市場上的商品,連公部門的公共財,都出現黑心。像今日(30日)報導的「中彰快速道路連接環中路的便道,路旁30多個水溝蓋都是保麗龍做的」即如是。「上頭只有覆蓋薄薄一層水泥,有民眾不知情一腳踩進水溝,大腿嚴重瘀傷。市府養工處人員出面說明,但市府和營建署中區工程處卻互踢皮球。」

想問的是,今天是因為受害者只有大腿瘀傷,所以可以慢慢來,假設今天的狀況弄出一條人命,是否才要悔不當初。事先的預防是可以做的,該有的檢查也是可以做的,如此顯示出官商勾結,少數人為了私人利益,卻謀害了大多數人的權益。當大家都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將使得這後果需要全民負擔,當然也包括加害者。民眾應該要有大家都是同坐在一條船上的共識,不論是自然災害或社會問題,都是全民必須共同負擔的。也希望在上位者不要只有一張嘴,應該更有行動力些,遇到事情時,不要只會透過媒體隔空喊話,應該坐下來好好談,勇於承擔錯誤,先解決問題吧!

 

沒有錄取標準的警大

周佩儒的兄長周子清在今年325,出勤高雄「鑫富邦傢俱」大火救災時,不幸罹難。而她希望能延續殉職兄長遺志,因此參加今年的警大考試,然而卻落榜沒被錄取。經家屬陳情,行政院長謝長廷於慰問家屬時,當場承諾會協助周佩儒進入警大消防學系就讀,就因行政院長謝長廷開口,警大以專案增額讓周佩儒錄取。此舉引起聲浪,被質疑是「馬屁文化」。

然而協助周佩儒爭取的高雄市消防局認為此舉不無不當。因為警消人才的特性應重視勇於任事的人格特質,因此周佩儒正是應該大力拔擢的優秀人才。且在周子清殉職後,家中經濟狀況拮据,於「情」,國家自應照顧;於「理」,另設專案增額錄取並不佔考生名額,未損及他人權益,應無不當;而周生所有經費都由地方政府吸收,且畢業後返鄉服務,也為「法」所容。

雖然警大認為此做法兼顧「情」、「理」、「法」,而我們的確也應該照顧周家遺屬,但在周子清殉職後,家屬也有一些因公殉職的補助,若再為其開方便之門,那對其照顧是否過多。況且因為周佩儒想要就讀警大就可以讀,那為何要有考試制度,雖為「專案」不佔其他人的名額,但對筆試名列前矛,為第2名,卻因只有159分,少1公分落榜的林依依來說,僅以一分差不被錄取是否也應被同情而增額錄取。

若說其勇於任事的人格特質應當被大力拔擢,為何不辦理推甄,甄選出成績雖然不佳,但人格特質足以適任警消工作的學生就讀,如此警大錄取標準又何在?再者,會去參加警大考試的學生,相信也相當清楚期間會接受的訓練,以及之後工作的危險性,但仍積極參與考試,不也正是高雄市消防局所說的「勇於任事的人格特質」嗎?如此說來,任何人都有資格被錄取為警大學生。

 


『韓』流的省思

在一波又一波的”韓”流來襲後,除了讓台灣的迷哥迷姐們更認識韓國各領域,包括影視、戲劇、歌壇令人為之瘋狂的明星外,韓國明星的團結所帶來的無限商機及魅力,亦是讓人招架不住、抵擋不了的。

    還記得5年前,每每逛商場或賣場,都會發現父母輩的顧客非日本貨不用,一聽到韓國貨就說NO。如今,在廣告不斷推銷,及利用當紅韓國明星的魅力抓住台灣消費者的胃口,韓國商品越賣越好,到底我們消費的是它們的品質還是一種和自己喜愛明星相同的物品所代表更貼近明星的感受。

    韓國明星每每在國外接受採訪及做宣傳時,從身上的造型小配件到座車,都選用韓國貨,此為帶動韓國商機的主要原因。其後所帶來的效應,不論從科技產品、電視、手機,甚至在台灣的市場上,韓國化妝品店一家一家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服裝店也從以往日本、香港的流行服飾,多了一名新秀-韓國。而在鄰近的國家-日本,也同樣不抵韓國風,從日韓往來的空中巴士往返率較以往提升了20%-30%即可得知。在台灣,到韓國旅遊的民眾亦與日俱增,從往常到韓國多為做整形手術外,今日的韓國,更緊緊掌握住韓流所帶來的力量,在韓國,韓劇中的場景已成為觀光勝地之一,包括大長今的主題公園、冬季戀歌相關商品店面等。

在這些消費中,有人問過它們的品質提升了嗎?到底我們買的是什麼樣的產品?是我們真的「需要」的還是只是「想要」?我國的消費者是不是能如同韓國人一般團結,愛用國貨。而另外,這也給我們一個點子,是否我們也可以利用台灣明星的魅力,媒體曝光率打造我們國家的形象,讓別人看到台灣,也讓外國人愛用台灣貨,為台灣來無限商機。而不是終日報導藝人明星的八卦醜聞,一點意義也沒有,更逢論對這個社會國家的貢獻。

 


網路風險與危機

網路生活帶給人類不同的生活體驗,卻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並隱含著許多的危機與風險。以往一般紙本信件往返需費時3天,隨著網路的普及率,只要一根手指頭,就可以同時發信給多位收件者,只需幾分鐘,對方便可以快速接收訊息。甚至設有網點的公共場所、設有無線網路的地點、擁有具有上網功能手機的大眾都可以隨時上網,隨時掌握最新訊息。透過網路即時通訊,包括yahoo即時通、msn,網路電話skype,讓上班族的會議與學生的報告不受空間的限制,討論更加便利,也讓遠距離的親友們得以維繫情感。

網路給了我們許多便利與快捷,卻也同時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我們無法再如同以往拿著擁有觸覺感受的信件,更無法由網路的信件看出泛黃的歲月痕跡。雖然透過網路,可以時時與親友保持聯繫,但是,文字的描述與符號的傳遞都不比面對面的情感交流來得真實。面對面談話,可以清楚看見對方整體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對方表達事情所隱含的情緒,更可以透過肢體動作,包括藉由握手表示支持,以拍肩的方式表示安慰,更可以透過擁抱表示親密。這些都是網路所無法給予的,即使透過網路即時通訊與對方聊天,仍無法觀察對方的真實性格及真正所想,因為在發送一段文字前,我們可以不斷地琢磨著該如何呈現文字符號才可以不必全然地讓人透悉我的真實想法,能談的東西亦很難深入。

而且,由於網路具有高度的匿名性,尤其在設有個人網站或網誌的留言版,很多時候我們不會知道留言的對方到底是何方神聖。在接收mail時,垃圾信件、病毒信,總是塞滿收件匣,最可怕的是以”妳”或”你”的名義所發出的毀謗信件與垃圾信件。甚至利用剪貼、合成的方式製作出對你不利、具有個人殺傷力的照片與圖片,或者盜用個人帳號竊取資料與遊戲寶物。也因為網路的普及,不實的訊息更容易散播開來,使得人心惶惶、以訛傳訛,造成錯誤的引用及社會的高度緊張,破壞了社會的穩定性。總之,除了審慎使用網路訊息外,對於網路所造成的毀謗、個人傷害與損失卻難以預防。

 

沒有弱者與強者之分-男性也需要被關懷

道莎士比亞的那句話「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可說深入人心。為了扮演強者,在現實社會中,男性經常被迫武裝自己,凡事都得裝出「喜歡嗎?爸爸買給你!」的氣魄。而這種「假我」與「本我」的衝突一旦無法取得平衡,悲劇就於焉發生。

近日,新聞媒體不斷地報導與自殺相關的消息,除了憂鬱症導致自殺、資優生自殺、失業自殺,攜子自殺等事件發生外,相信最讓人怵目驚心的新聞,莫過於桃園八德有一起夫妻失和,父親攜帶3子女自殺的案例,因為手段過於殘忍,還躍上報紙頭版。

這名自認是「人生輸家」父親先對年又子女強灌安眠藥,將親生兒女悶死後,隨後割腕、上吊自殺,我們現在給予再多的譴責也於事無補,但是,有一點卻值得我們在進行預防性自殺時可以強化的,也就是男人也是人,男人不是超人,男性也需要被關懷。

以往,對於單親家庭或是破碎家庭,大部分的媒體焦點通常所定在只有母親的單親家庭,認為其需要受到的援助與關注應當會較與父親同住的單親家庭來得多。背後潛意識是我們仍存有著強烈的性別角色之區分,總是女性是弱者,需要幫助--特別是一個沒有男人可以依靠的女人。

既然社會要求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樣子,所以,只有父親的單親家庭較容易被忽略。就連在相關單位辦理單親家庭成長團體時,多是只有女性會出現,甚或有些活動直接標明單親媽媽教室之類的名稱,怎麼就沒有單親爸爸教室呢?

其實,男性也需要被關懷,他們也是有喜有悲的個體,即使被要求有男性的外觀,與男性的擔當,他們也會有低潮落寞之時,只是因為這些刻板印象,加上男性的自尊,讓他們不知如何開口求援,擔心求援會被人恥笑,被標籤為沒有能力者。當強調女權的提升時,除了要求女性被公平對待,也不要忘了我們要的是怎樣的公平,怎樣才是真正的公平。

撇去男女先天上的條件不同外,全體民眾是否能有一種對任何人都開放的心胸,當下一回,有男性在妳面前哭泣時,或者因為一場電影而感動地哭泣,你或妳是否能讓他好好的哭一場,並適時的遞上一張面紙?

 

關心兒童,人人有責

近幾個月,兒虐事件、攜子自殺等新聞報導不斷,突顯出兒童議題的重要性。以往,民眾總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家醜不可外揚」,導致許多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等事件被隱藏在檯面下,然而透過近年來媒體的大肆報導與社會福利團體的宣傳,打破了家庭界線,家庭不再是私人的事,而是可以被拿出檯面上來談的公共議題。

透過對家庭的介入與媒體的報導,民眾亦逐漸意識到,對於家庭暴力,即使不能出面協助,至少可以撥打113暗中幫助,這是件好事。然而,卻挖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兒童虐待內幕。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2005年上半年各縣市政府受理之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案件計有12,464件,查獲實際受虐人數4,829人,其中兒童計3,533人,少年有1,296人,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17.5%及49.1%。其中,施虐者的身分以與兒童及少年最為親近之父母,包括養父母占71.43%最多,照顧者占10.07%次多,親戚占5.68%再次之,同居者占5.12%,以上合計約占九成二。(內政部,2005

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改變,似乎要在台灣生存比往年更不容易,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的增加,首先受到波及的就是家庭。「貧賤夫妻百事哀」,對於家庭來說,經濟是重要的支柱,若失去了經濟來源,就等於家庭遭遇了重大的變故。而家中的經濟提供者在面對外部現實社會的競爭,內部家庭的無限經濟壓力,更容易將情緒轉移至家中的其他成員,而兒童卻是家中最弱勢、最沒有抵抗力的一群。要如何照顧兒童,包括家中的其他成員,除了依賴社會福利機構成員們的努力外,對民眾也須做到再教育,教育民眾「社會共同體」的概念,使民眾自覺,而非以為自己做的事是個人的,只對自身有所影響。我們更需要國家的介入,制定效能較高的福利政策,照顧到社會上的每一個人。

 

教育非易事-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到底零體罰的定義為何?是施行愛的教育,完全不能拿起鞭子打小孩嗎?家長要求零體罰,是過度強化老師會體罰學生的訊息嗎?在家中,孩子做錯事,屢勸不聽,父母本身又可以做到零體罰嗎?還是覺得我的孩子,要打也只有我可以打,別人不可以打?或自認為可以掌握「打」的程度?父母本身又可以實行「愛的教育」嗎?

長輩們總認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試問:在台灣長大的小孩,誰沒有挨過老師的鞭子,被老師體罰?我想那是少數吧!而且那種數量是少之又少。筆者也曾被老師的鞭子處罰,亦曾被體罰。但是現今我還是覺得很幸運,很感激老師,因為我知道老師這麼做是為學生好,因為老師不光只有處罰學生,還會事先告知處罰原因,老師也有給予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包括待人處世以及唸書的方法,甚或一節課裡頭都在教我們這些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上課方式也相當活潑有趣。

因此,筆者認為此為老師與學生建立的信賴基礎,老師是否能變通,真的聆聽學生的需求,老師是否有讓學生感受到其關懷,及老師處罰時的程度,適當與否,同時也要看學生的態度及感受程度。如果老師對於學生的錯誤,完全沒有說明就直接處罰或體罰,這樣的確不恰當亦不合理。但如果學生違反校規或不安分守己,屢勸不聽呢?如:偷竊、欺負同學等,那要怎麼辦?好的老師,她會非常智慧地處理這些事情,包括引導、勸戒及適當的體罰,甚至更要積極了解為何此學生有此反應,是因為家庭、成長背景甚或模仿,孩子會這麼做總有原因,光打罵治標不治本,但屢勸不聽,總得要有外力去管制。如果立法零體罰,等於是向孩子保證有個王牌在後頭,老師不能動你,如此只會讓教育每況愈下。只有恩威並濟,因材施教,才能管好學生。

教育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就如同輩之間要說服他人一般,如公司的制度要妳遵守一堆東西,但其實員工心中還有一些怨言,端看你與其的信賴機制為何?因此立法應當是針對不當體罰的老師而來,而非否定了其他好老師的努力。

 


被口水戰遺忘的新貧家庭

全球化使得經濟活動越趨活絡,每日都有大筆資金在世界各國流動,然而擁有資本者卻不斷地累積資本,造成富者更富、窮者恆窮,甚至更窮。這句話不但適用於大單位的國家,亦適用於小單位的家戶及個人。

根據內政部統計,我國2004年的低收入戶總戶數達八萬兩千七百八十三戶,總人數為二十萬四千兩百一十六人,雙雙創下歷年新高。而今年(2005)9月底低收入戶總戶數已高達八萬三千一百三十五戶,而總人數為二十萬六千四百三十一人,才統計至9月份已有如此高的數字出現,不知到12月底會有什麼驚人的數據出現。

曾經看到一篇在網路上傳閱的文章,描述著當美國紐約下起雪的時候,各公司行號、私立學校紛紛停課,唯獨公立學校的老師與學生們必須到學校上課,若問,為何不放假呢?公立學校的老師們何必這麼認真教學?然而,要知道美國雖然不乏百萬富翁,但是仍有不少赤貧家庭。若停課,則孩子們就必須挨餓受凍,如果來上學,他們可以吹暖氣,吃免費的中餐,甚至可以帶一些食物回家當晚餐。

將鏡頭拉回台灣,台灣新貧家庭比例不斷增加,貧富差距逐漸拉大,隨著產業外移,經濟不景氣等結構因素,使得失業比例增加,相對地也會影響下一代的教育環境、文化資本的累積與三餐的溫飽。然而每每遇到選舉,可以看見的是大人們之間的利益鬥爭、口水戰與空頭支票,選舉風氣越趨惡劣,對於這些弱勢沒有靠山的新貧家庭及沒有投票權的小朋友,有誰真正關心過?

 

隱私藏不住-戰戰兢兢過生活

身為公眾人物,民眾總是好奇他們的私生活,即便看多了在螢光幕、舞台上的表演仍不滿足。有人想看就會有人想辦法去挖掘、迎合大眾口味,且口味一次比一次重、一次比一次辛辣。由於沒有人去指責,漸漸地,民眾也開始面臨同樣的困擾,其隱私也無法藏在台面下,不知民眾是否能感同身受呢?別以為只有公眾人物才深受隱私的困擾,現今的生活型態完全沒有隱私可言,要獲取資料實在太容易了,只要透過路邊辦信用卡,商店內辦張**聯名卡或者**贈品大放送抽獎券等活動留下個人資料,隨著不肖歹徒、業者的勾結,我們的身分、資料完全地曝光。只要一片光碟,裡頭就有數萬筆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年齡、職業、聯絡方式等。

而這次的三合一選舉,選情越演越烈,除了口水仗、互相叫罵外,連候選人的個人病歷也被醫生公開,其背後目的為何?想必大家都相當清楚。而公開的12位醫生中竟有一位醫生聲稱不後悔公開候選人的病歷,不知醫德何在?最近,只要談到醫學教育的文章都會提到醫學倫理的問題,更之前大家也都批評在醫學院裡頭,醫學倫理的學分幾乎等於營養學分,隨便都過,讓人開始懷疑這些未來醫生的道德與專業能力。更擔心這樣下去,此歪風一長,恐怕大家的生活只能戰戰兢兢、時時刻刻不安、時時刻刻懷疑了。

 


現代化對傳統家庭的衝擊

家庭、婚姻與職業是人生生涯中的三大重要規劃與抉擇,但隨著社會的變遷,我們越來越難將家庭的事實與概念結合在一起。因全球化、科技進步、個人主義的提倡,家庭的型態變成多樣性。對應於全球化,跨國企業的形成,使得國際間經濟活動更為活絡,每天都有大筆資金在各國的經濟市場上流動,同時也形成不同族群間男女的結合,形成外籍家庭。也因為跨國企業,使得受雇者家在台灣,工作地點卻在國外的景象,造成只有長假才可能全員到期的家庭。也因著科技的進步,複製人、代理孕母、試管嬰兒的出現,使得我們以往所認為的親屬關係不再如同自然生物般或人法所制定,而有生父母、養父母的區別,更有孕母,或複製出的小孩,其間的親屬關係更難說分明,亦牽涉了倫理問題。

且隨著工業化的社會,人們提倡個人主義,強調人的自由理性選擇,產生各式各樣的家庭型態,包括單親家庭、繼親家庭、多元繼親家庭。而今,多元文化的樣式使我們不再以異眼的眼光看待之。另外,同志、同居的組成目前或許還稱不上家庭,但也因大眾接納度的提升而逐漸浮上檯面。且隨著女性教育程度提升、投入勞動市場的比例相對增加,使得婚姻與生育年齡年年延後,甚至不婚、不生,都形塑了各式各樣的家庭型態,包括與父母同住的單身男女與雙薪家庭。

家庭的組合已超乎了人們所想像,在這種種的家庭型態,背後都隱藏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而難解。然而,其中家庭型態的多樣性形成原因還是以女性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提高為主。在此,工業化、社會的進步固然帶給我們文明,卻相對地衝擊了家庭,女性為了維持家庭經濟或職涯發展,亦影響了家庭中的兩性關係與兒童照顧問題。以往,家務是女性的責任,如今,女性跨出家庭,新好男人要學習分擔家務,但實際上這對男人來說只是個口號亦或是實際的行動呢?而職業婦女與照顧孩童的責任又該如何平衡呢?或者需要透過社會福利政策的制定,對家庭照顧做保證,減輕職業婦女「職場、家庭蠟燭兩頭燒」的壓力,相對地也會使人民因不必擔心生養小孩的後續經濟與照顧問題而更願意增產國,而間接地提高生育率。

 

台灣的特色

「英國劍橋認證中心公佈最新出爐的2004年亞洲地區16國兒童英語能力排名,台灣地區兒童英語能力在亞洲16國中,排名第11名,這項評比是從2002年開始實施,2002年參加評比的9個亞洲國家中,台灣兒童平均成績77.9分,排名第42003年台灣在14個亞洲國家中,以平均成績75.8分排名第9,最新出爐的2004年成績,台灣名次再下滑至11名。名次僅高於越南、斯里蘭卡、中國大陸、日本與泰國。」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051228/43/2p6yf.html

    

這是最新關於兒童英語能力的報導,但是要注意一件事,這樣的評比其實並不正確。首先,每年參加評比的國家數都不相同,有一年比一年多的趨勢,且每年每個國家參加檢定的兒童數也不相同。其中的樣本,也就是參與檢定的小朋友。我們根本無法確定樣本是否能具有代表性,即代表所有台灣小朋友(母體)的平均英語能力,而其他國家亦然。如此並沒有辦法做正確的比較,而推測出到底台灣兒童的英語能力在亞洲地區排名第幾,更不用說到底是進步或是退步了。

而奇怪的是,報導這份消息的人士為何可以完全不加檢驗地即報導出這份數據,甚至我們應該質疑這份評比的有效性。總覺得台灣媒體就是這樣,隨便做了一份調查,或看到了一份驚人的報導,為搏取版面便刊登,搞得人心惶惶的。好像台灣就是這麼糟糕,每天除了口水政治、藝人負面的消息,好像就沒有什麼正面的東西可以報導,甚至電視新聞裡頭的國際新聞更是少之又少。當大陸已經將太空梭成功地發射至太空,人民正歡欣鼓舞時,台灣的立法院卻上演著用手機打人事件,到底這種可笑的新聞還會上演到什麼時候?

 

火車快飛

「火車快飛、火車快飛,穿越高山,越過小溪,不知跑了幾百里…….」,這是我們兒時的共同記憶。

每到佳節,就會遇上台鐵誤點的情形。今年跨年晚會,台鐵依然誤點,甚至延誤了半小時至50分鐘。一些民眾本來是購買電車的票價要搭電車,由於電車誤點嚴重,尤其對轉車的人很不方便,因此出現轉搭快車或見車就搭的情況,以免接不上下一班車,尤其是小站的車次更少。但是下了火車,民眾依然要排隊補票。不僅是佳節,就連平日,已經重新調整火車時刻,但還是可以誤點1020分鐘。

撘過火車的人都知道,火車到A站延誤了2分鐘,下一站就會延誤5分鐘,接著10分鐘、15分鐘、20分鐘,可是坐在火車上的人總是會納悶,或許因為人潮多,上下火車造成誤點,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何在啟動後,快車仍然是依平常的速度行進,有時甚至比快車該有的速度還要慢,而不是加快速度避免時間不斷地累加延誤。現在台鐵針對短程的旅客要加收票價,那麼無座位的旅客呢?是不是可以有個折扣?還有學生最窮了,是不是也可以打個折呀!台鐵的虧損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效率是否可以改進,尤其當高鐵通行時,要如何維持競爭力?

 

不要飛彈,要吃飽平安

「經濟困境是首當其衝的明顯問題,它比怎樣活下去還令人焦慮」,這是在莫黎黎著的醫療社會工作一書中曾出現的那麼一句話,主要是說明在醫院的病患若遇上經濟問題時的心境,更容易比罹患疾病讓人放棄求生意志。同時可反應著經濟確實是維持人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學大師馬思洛認為:『生理』、『安全感』、『愛與被愛』、『受人尊重』與『自我實現』等,是人的五種『基本需求』。最底層的就是生理需求的滿足,包括食衣住行,吃飽後才有安全感的需求,也才會有後面安全感之類的需求。

  所以經濟不好,就會有許多暴民,有許多偷搶的事情發生,更讓人心惶惶,社會動盪不安。經濟不好、政治不穩定,企業就會出走,更難吸引外資進入,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只會使經濟每況愈下。在貧富差距漸劇的台灣,我們可以看見政治口水戰,要購買軍艦,可是卻沒有想過人民要的是吃飽穿暖,如果對方真的要我們台灣,豈是購買再多的船堅砲利可以阻擋的。我們很清楚只要幾顆飛彈,台灣就沒了,可是留給後代的是戰爭過後的污染及不完整的家園,為什麼要因為少數人的利益卻讓全民買單?難道沒有看見美國拚軍事舉債的後果嗎?難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兩岸問題嗎?

 


淺談-「請藝人放過全台灣的人民吧!」一文

曾經看到一則網路流傳的文章,標題為「請藝人放過全台灣的人民吧!」主要描述的是平時藝人們穿著光鮮亮麗,身穿名牌。首飾、衣服每一樣都好幾萬塊,鄉當於一般人好幾個月的薪水(甚至是一年的薪水)。而且他們是小孩的模仿對象,可是他們卻做了許多顛倒道德觀念的事,使得孩子們不斷地模仿,使用藝人們的搞笑用語、發明的術語來說話,對待長輩,藝人們亂搞男女關係也污染了孩子的心靈。同時,一張流行音樂唱片要價3百多元,甚至不斷地漲價,為什麼要花錢讓藝人們穿名牌、享受,卻讓許多貧窮人家煩惱三餐、孩子的學費,沒有衣服穿,出門只有雙腳沒有其他交通工具。甚至有報導顯示,當藝人們自殺時,那段時間的自殺率也會攀升。

完整的內文中也有我不贊同之處,但重點是,作者期許藝人們做好榜樣,不要藉由提高CD價格滿足藝人的個人慾望是我認同的。首先,藝人們的專輯可以說是量產,即使推出新專輯,也漸漸可以發現與上一張專輯大同小異,或與其他藝人的曲風雷同,模仿、抄襲、翻唱也屢見不鮮。第二、若說唱片公司面臨快生存不下去的困境,為什麼總有新的藝人出現,為何總有新面孔在舞台上表演。第三、唱片的要價真的需要這麼高額三、四百元的價格嗎?有一些好聽的輕音樂、抒情音樂、異國情調的音樂、管絃樂也都不錯呀!甚至百聽不厭,可是他們的單價卻不需要這麼高,難道他們對音樂所花的心力比較少嗎?第四、若談歌詞,幾乎都是在談男女之間的關係、情感抒發,有些或許是寫實派,稍有新意,將社會事件也放入歌詞裡頭,但是據說,有些歌詞是在創作之前,先上網key入關鍵字,找出社會事件的素材。那麼這樣的心力有比上述百聽不厭的音樂更值得珍藏嗎?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利潤,滿足資本家的慾望,尤其是當藝人們不斷地出來做出反盜版的訴求時,我認同反盜版,但是卻懷疑藝人們所說的快活不下去的說法。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