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親師生三贏之利器親師合作

吳瑛

嘉大家庭教育所

 

壹、前言

近年來,教育改革風起雲湧,學生、 家長與老師莫不是承受這一波又一波動改革的浪潮,自民國八十三年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宣布當年為教育改革年;又民國八十五年新課程與開放教育的嶄新推出;民國九十年度九年一貫課程席捲全台;九十一年教師節全台教師數萬人在台北大遊行;在這些教育改革的聲浪中,傳統的教育生態、教育模式、師生互動、親師關係都已隨著社會變遷有著重大的改變了。

就親師關係而言,家長踏進學校、走進班級,教師與家長互動日趨頻繁已是時代趨勢,家長不再是教育的旁觀者,無條件接受教師的教學與管教措施已不能被家長認同。因此,如何取得家長的認同與配合,經營成功的親師關係,成為現代教師必修的重要職場學分;如何學習與家長溝通協調,獲得家長支持並避免親師衝突,亦是考驗每位老師的智慧。因此如何和家長進行親師合作,以利孩子之成長學習,是目前重要之課題。

 

貳、親師合作

一、        何謂親師合作

    什麼是「親師合作」?就是「親」和「師」共同成為「教育合夥人」,在教學情境中強調家長對教育的參與權,「家長」和「教師」一起擔負教育的責任,一同來關心學校教育,共同來引導您的子弟做適性的發展。

親師合作應該以「學童」為中心,鼓勵孩子自動自發,主動學習。當發現孩子學習效果不好時,要先給予關心與支持。親師要協助孩子,找出學習不良的原因,並多多溝通,共同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在親師合作過程中,教師應本著教育專業的素養和家長誠懇的溝通,必定能獲得認同,家長熱心的走進學校,參與幫助孩子成長的工作,使教師得到更多的教學助力;透過班級親師會,使「親」、「師」、「生」三方面心手相連,一起成長,共同來關心學校教育及學生的成長歷程。

 

二、親師合作的重要性

親師合作在國外亦是蔚為潮流,美國 2000 年教育政策中亦提及:「為使學校教育成功,我們的眼光必須超越教室,投向社區及家庭,結合家長的力量親師合作,才能培育兒童健全發展的人格。」(鐘嘉明,民 85 )。因此,親師合作之重要性可由下列幾個面向來觀想:

(一)親師合作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交流的歷程

親師合作在溝通情境中,親師得以彙集彼此的教育理念、管教方式,整合雙方的意見,以建立共識,並提出問題解決的方針(涂怡如,民89)。

(二)親師合作溝通是良好親師關係的基礎

俗語說:「見面三分情」,親師如果常常溝通,必定能夠建立起某種程度的情感與熟識感,家長一有誤會發生,可以當面找老師坐下來好好的談一談,不需氣沖沖的向校長或其他人告狀,老師也不會因無法申訴而灰心喪志。因此,良好親師關係的基礎是頻繁而開放的雙向溝通,親師雙方都有責任建立這樣的基礎。

(三)親師合作有助於孩子的表現

親師合作溝通良好有利於形成一股對孩子的監督力量,孩子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自然能夠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周淑惠,民87)在以北市某國小五年甲班為例所作的親師合作之個案研究中,即發現在親師溝通暢通良好的情況下,孩子的表現較為穩定、優良,值得肯定。

〈四〉親師合作能增進學校效能,落實學校社區化的理念。                                                                                                              

是故有效能的教師會體認出家長是學生生活中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的人,並秉持著「家長是教育合夥人」的理念,推展親師合作。

 

三、親師合作的途徑

親師合作的途徑相當多,從學校與教師的角度來看,張德銳,民85)認為,親師合作關係的建立,教師可以透過下列方式來推展:

1.「與家長的積極聯繫」-給家長的信函、電話、聯絡簿、家庭訪問;2.「親師懇談會」;3.「班級家長會」等。此外,還有家長參觀日、運動會、音樂會等特殊活動的接觸(吳明隆,民88);以及網際網路聯絡、表格或問卷調查、其它-教學參觀日、親子活動、校慶運動會、園遊會、校園義工」等方式(薛瑞君,民89)。

從家長的角度而言,〈陳瓊雲,民89)訪談家長對親師合作的期望,結果顯示,家長希望定期舉辦親師座談,以邀請家長共同研擬教學或班級經營計劃,整合家長意見,並透過會議表決方式,監督、評鑑教育執行結果,以隨時修正改進。陳瓊雲並提出兩者之間可以共同合作的項目有:協助課程及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安全支援;晨間活動專長協助;作業批閱,資料整理;圖書建檔、整理、借閱;與其他家長聯繫、學生輔導等。

茲將親師合作的途徑歸納分成七大項:〈陳靜音,民91

(一)班親會-包括親師懇談會、班級家長會。

(二)家長聯繫-包括信函、電話、聯絡簿、家庭訪問、網際網路聯絡、

表格或問卷調查。

(三)協助教學-包括協助教學活動、學生輔導。

(四)協助級務-包括作業批閱、資料整理、晨間活動專長協助、課外活動安全支援。

(五)協助學校活動-包括教學參觀日、親子活動、校慶運動會、園遊會、

校園義工,以及圖書建檔,整理、借閱等。

(六)特殊活動接觸-包括教學參觀日、運動會、音樂會等。

(七)親師成長聯誼-包括辦理父母成長團、親師生學習活動、聯誼活動、

表揚親師楷模等。

 

四、親師合作的功能

薛瑞君,民89)提出親師合作的功能為:1.使教師更瞭解學生,易於因材施教。2.增進親師之間的瞭解。3.提昇班級經營的效果。4.使學校及家庭能共負教導之責。5.可藉助家長的專長、職業力量、資源等來協助教學。6.教育觀念的傳達。這些正足以改善教學措施,使學童得到更周全的教導,提昇學童受教品質。

 

五、增進親師合作的方法

從積極的行動面而言,下列幾點分別從教師及家長兩方面談談增進親師合作的方法:〈曾俊凱,民90〉教師應努力的目標:

1.塑造共同願景,老師與家長建立親師合作的共識,以誠懇、專業的作法爭取家長的信任,讓家長願意提出內心的困擾,共謀解決策略。

2.平時應放下身段主動而積極地的與家長溝通,平日處理好家長、學生與同事間的事,所累積的工作信譽贏得眾人的肯定,將有助於日後各方 面的溝通。

3.隨時進修加強教師專業素養,可以提供書籍、研習會或小團諮商方式。

4.加強班級經營成效,贏得家長信任。

5.靈活運用溝通技巧,溝通態度要誠懇,語調婉轉堅定,理直氣和讓家長充分了解老師是愛學生的。

6.與家長溝通時應從鼓勵、支持與同理的觀點著手,先培養溝通意願與氣氛,再逐步深入,溝通時對事不對人,言詞客觀、中立,談事實少評論。

7.與家長溝通預設立場,了解每位家長溝通的特性。

家長應努力的目標:

1.主動告知孩子的特殊需求。

2.了解孩子在校的坐息。

3.了解教師班級經營的方式。

4.遇事與老師討論應先約定時間,避免上課打擾。

5.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意氣用事,理性為先。

6.把事情說清楚,事情的真宜多方求證。

7.用描述的語句,而不用評價式的批評

8.保持平穩的情緒,避免不當的情緒反應。

9與老師溝通中表現尊師重道的態度,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10.不要認為孩子的表現不理想,而不好意思參與班級活動。

11.多充實教育新知,溝通親師間的教育理念。

其次,當親師意見不同時,有可能是親師彼此的教育理念不同;親師管教態度不同;親師互動溝通不良;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不合理;親師彼此的認知差異;親師間責任的爭議等原因。應透過理性溝通,將問題統合,彼此選個適當的時間地點來直接溝通,千萬不要在第三者〈尤其是學生或其他家長〉面前批評對方,這才是正確的問題解決之道。

長篇大論的文獻整理與探討,這一切的努力就是要孩子更好,在此過程中如何讓家長、老師及學校三贏的局面是我們需要研究學習的重點。

 

參、結語

「老師與家長是教育的合夥人」,可見得家長走進教室,已是「責無旁貸」的事,與其讓家長一味批評、指責教育弊端,倒不如鼓勵他們投入教育工作,走入學校,與老師攜手合作,從未知誤解進而參與,到了解甚至認同!期能共同為打造孩子的未來而努力。

而身為教師的我們,則必須要有接納「家長參與教學」的胸懷,建立與家長積極溝通的理念,善用家長資源。相信,一定會讓自己的教學更多采多姿,更能創造學生學習的最大利益;而當我們看到家長肯定與支持的笑容,我們更加相信「親師攜手行」是對的。

總之,建立親師間互助合作的關係,是現代教育之趨勢,也是教師邁向專業化中相當重要的專業知能,唯有親師間互相支援協助,才能為孩子

建立一個快樂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

畢竟「老師用心、家長關心、學生開心」,才能造成老師、家長、學生三贏的局面,也才能造成卓越的學習成效。

 

參考資料

張德銳〈民85〉。淺談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做法。學生輔導,4584-89

周淑惠〈民87〉。親師合作之個案研究:以北市某國小五年甲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民88〉。新時代有效親師合作的內涵與具體做法。公教資訊季刊,31〉,56-74

涂怡如〈民89〉。論親師溝通的理論與實務。國教之友,514〉,14-22

陳瓊雲〈民89〉。親師合作經驗分享:家長篇。新講義教育雜誌,324-27

薛瑞君〈民89〉。親師領航共織教育遠景:談親師合作的理念與實務。國教之友,51〈4〉,3-13。

陳靜音〈民91〉。班親會在一所國小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俊凱〈民90〉台北縣國民小學親師合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