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荀子教育思想論國小道德教育

陸建國

高雄縣永芳國小教師

                                                  

壹、前言

    中國教育思想最完備莫過於儒家。荀子繼承孔子思想而加以發揚光大,他以性惡論作為道德教育的基礎,提出化性起偽的方法,成就人類的善行,以建立祥和的社會,荀子的教育思想: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人性,認為唯有透過人為力量,化性起偽,方能成德、致治,並指出明確可行之道。

本文從荀子的教育哲學、教育目的,教育理論、教育方法等項目來探討國小道德教育的做法,進一步了解荀子道德教育是以仁義禮智化導人性,使人能知禮達義,並透過學思行的過程而完成道德的實踐。就「教師身教」、「教學過程」、「學校環境與社區環境」等方面瞭解,進而有助於學校道德教育做法。

 

貳、生平簡介

  荀子的一生大事和年代,眾說紛紜,大致以《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最為可信。近人的考證,比較可信的有胡適所著中國哲學史大綱的荀子略傳 1986),羅根澤的古史辨所列的荀子大事與年代(韋政通 1974),與廖吉郎所著荀子(吉郎 2002)。

  荀子名字卿,戰國時趙國人(現山西河北河南一帶)古書稱荀子為孫卿者,當因「」和「孫」二字古時同音,本可通用的緣故。荀子約生於西元前三三三年,卒於西元前二三八年左右(九十六歲)。幼年治儒學。他推崇的人除孔子外,又稱道冉雍(子弓)。約二十歲時曾遊燕國(約西元前三一四年)。五十歲那年遊學齊國。他在到齊國以前做過什麼事,古籍未曾記載,無法考證。

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爲只有博學才能“知助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爲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爲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 (劉澗清 2004)

 

參、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哲學:

荀子的教育哲學,以性惡觀立論,以為率性而發展,必然為惡(陳飛龍1979)

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性惡篇)

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爲君子;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爲小人。

:「古者聖人以人之性惡,以爲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爲之立君上之埶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性惡篇)

 

二、教育目的:

荀子的教育思想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九十一:「之著書,主於明周孔之教,崇禮而勸學。•••然卿恐人恃性善之說,任自然而廢學,因言性不可,當力於先生之教。」荀子之說大旨在勸學,故汲汲於勸人學禮,而其學亦主修於禮,俾人人去惡為善也。荀子設學以教之目的,首在化性起偽。

荀子之設教在化性起而本之於禮義習之於君與師蓋禮義為導化人性之規範欲化性起則需賴後天之教育令人人日積於禮義之道變化氣質累積善行。所以欲使言合於禮義行合於禮義必先教化之力令其臻於至善。(陳飛龍 1979)

 

三、教育理論

荀子主性惡,認為人性惡,必以禮樂化之,這樣人才能向善。因此,他是道地的環境論者。所以他是極力主張人有可塑性者。荀子說:

「繁弱、鉅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文王之錄,君之曶,闔閭之幹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厲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驊騮、騹驥、纖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而必前有銜轡之制,後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駛,然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僞也,所見者汙漫淫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傳曰:“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性惡篇)

從上文可見:

()、環境對於人性之影響

    荀子認為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他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滌。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以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篇)

    他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了,因此,人必須選擇環境,讓他有一個好的環境,在好的環境中生長,才能避免受到不良的影響。

    人性何以會受環境的影響呢?荀子的觀念是認為人性就跟水木金一樣。水平常是柔軟的,但一旦遇到寒冷時就結為冰,而冰卻是硬的;「木直中繩,蹂以為輪」,「木受繩則直(勸學篇),也就是說木頭雖然是直的,但是用墨繩來衡量,可以使它彎曲成為車輪,又木頭用墨繩彈上線條,也就可以鋸直。同樣是木頭,可使曲直;「金就礪則利」,當一塊金屬,經過琢磨以後就變利了。人性如以上

的情形一樣,它是可改變的,這種改變就是具有可塑性。

()、教育造成人的差異

    荀子認為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很大,然而後天的教育,同樣地對於人的影響也是很大。他說:「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勸學篇)

    荀子認為教育的力量很大,可以使環境差不多的兒童,用教育的力量,使他們產生不同的改變,形成人的差異。他這種說法,與孟子所說的學習齊語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至乎沒而後止

    荀子說:「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勸學篇)

    荀子是我國提倡「終身學習」的第一人,他認為學習是人的終身工作,直到死亡為止。最近的教育思潮在提倡終身學習,其實早在荀子時代就有此種觀念。

()、禮樂為化育的工具

    荀子所提倡的終身學習,正是教育人類學所提倡的概念。荀子認為人性惡,只有用禮樂才能化育。他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王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修身),又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體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 (勸學篇)(詹棟樑1988)

 

四、教育方法

()、隆禮與尊師

既是承認人性是惡的,必須有了禮義師法之後,才能化性起偽誘導而為善的。進而必須「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必能成為君子;「縱性情,安咨,違禮義」,自然成為小人。所以他反覆弘闡禮義與師法的重要,以提高教育應有的效果。荀子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修身篇)

荀子認為人性雖是惡的,只要隆禮尊賢,依法行之;積善不息,都有化性起偽誘導為善的可能。

荀子學說思想的基本觀念,總認為後天人為的努力,勝過先天自然的成長,所以一個人的德操高尚與否?不是與生俱來的先驗生成的,而是由後天人為鎔鑄所積而成的,雖是具有最高德操的聖人,何嘗不是由於積累而致呢?

()、為學與積善

荀子認為德操的鎔鑄,人格的修養,地位的高低,無不淵源於積與不積而已,至於為學致善,也不能獨為例外的。他說: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  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篇)

「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積禮義而為君子」(儒效篇)

「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性惡篇)

荀子認為一個人的德操的鎔鑄,人格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必須日新月異,所積而致的;但是所積的究竟是甚麼呢?是學、是善、是禮義。所以人人只要力爭上游,精進不已,勤勉碎礪,能夠積學、積善、積禮義,都可以成為聖人。聖人是人人所可積而致的,並不是天生的聖人。聖人是他理想中最高的德操,學者與禮義是德操的內容,也是人格修養中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培養德操

荀子道德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德操的培養與訓練。具有德操的人是「成人」,即盡善盡美有成就的人。他說: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  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勸學篇)。他發展了孟子「成熟之謂美」的思想,認為道德教育的成功在於盡全盡粹,培養不可動搖的意志和德操。他說:「君于如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勸學篇)(郭家齊1999)

在教育方法上荀子則純為道德外鑠主義者,重後天經驗主義之趨向,以道問學為主。故不採直觀悟性方面的思路,故以人性為惡必待聖人立禮教化,與師法然後正,待禮義然後治,荀子採後天之人為主義與教育匡正之手段,循經驗,重教化(魏元珪1987)

 

肆、國小道德教育的做法

荀子所提倡道德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在配合人性與環境發展的情形下,使人能了解社會與自我關係,且知道自我在社會中應扮演的角色及其價值。用修養來改善它,以理智指導非理性,以智慮指出情緒,適切地運用自己的情欲,且可以節制過度的情欲。達到知德與行德合一的道德教育 (李文演79)
荀子特別重視後天的教育環境。目前常見之於學校生活道德的議題如,教師的工作與責任、師生關係、學生人格與道德發展。但是許多學校、教師卻從未知覺,日復一日從事教學工作。被忽略的道德教育缺失如下:德育為家長、教師及學生所漠視;偏重道德教條之灌輸,忽略道德行為之實踐與道德習慣之養成,忽視道德認知發展之引導;家庭與學校教育落差大等。本文由荀子性惡論觀點歸納以下為學校可行策略:

(一)教師以身作則:

師長本身必先明經修行,且能竭盡職責,始克受人尊敬。關於前者,荀子以為師長應當志於禮義,言行合宜。在。荀子說:「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子道篇)

  關於竭盡職責方面,荀子雖然認定人性是惡的,但是可以化導。教師應做到下列各點:責備要恰當、引導學生做好事、監督平凡懶散的,以化性起偽。他說: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善先人者謂之教。…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修身篇)故聖人化性而起偽。(性惡篇)位教師皆應以「言行楷模」、「關懷者」和「輔導者」,的角色自期,以誠與愛、尊重與負責等原則對待學生,以身作則,建立良好模範,支持與鼓勵良好的行為表現 (單文經2000)

(二)建立道德環境:

荀子強調教育的功能,曾以蠻夷的孩子為例。他認為吳越夷貉那些地方的小孩,出生的時候,啼哭的聲音都是一樣,可是到了長大以後,習俗便不相同了,這是教化的力量使他們這樣的。他說:「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勸學篇)

「居處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儒效篇)教師應該把班級建立成為一個道德的團體,幫助學生相互瞭解,彼此尊重與關懷,並且讓學生覺得在班級團體當中,能愉快的生活與學習。

(三)活絡道德教學:

道德的認識與實踐,為道德生活的兩大條件。荀子在勸學篇及儒效篇,特別強調道德實踐的重要,但在大略篇裡卻認為二者應當並重:

   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大略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這不但認識了道德,且又能實踐道德。「口不能言,身能行之。」是未能認識而能實踐。「口能言之,身不能行」,是雖認識了,卻未能實踐。

教師在一般的學科課程與教學中,融入道德價值的教與學的活動,固然能讓學生在活動中獲致倫理觀念及道德行為的成長。設置以道德教育為主旨的課程與教學,亦能收直接教導的效果。唯不論何種方式,教師皆應使其活潑生動,增加學生道德的體驗,切不可流於呆板的照本宣科,或是枯燥的說教。所採用的模式,亦不必限於某一種,而可多元併用(引自單文經 2000)

(四)開創民主班級:

教師應開創民主的班級環境,讓學生參與班級的各項決定,並且分擔班級當中的各項責任,以便使得班級成為一個適合學習的好場所(引自單文經 2000)荀子也有同樣的理論與主張,曾說:塗之人可以為禹。」又說:「塗之人皆有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性惡篇)。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九條,明白規定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這無疑地是儒家教育機會均等的基本精神。教師應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各項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與他人共同學習,並且共享分工合作、完成任務的喜悅(引自單文經 2000)

(五)鼓勵道德思考: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又云「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勸學篇)

教師應鼓勵學生透過閱讀、寫作、討論、作決定以及辯論等活動當中,進行道德的思考與反省。道德討論與價值澄清法等皆是可用來激發學生道德思考的方法。不過,必須注意的是,教師一方面固然要站在中立的立場,來催化學生的各種想法,並且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經驗和主張,但是,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是要以專業權威作適當的引導。

(六)表揚道德楷模: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篇)。

學校應該定期表揚熱心參與學校事務,以及熱心社區服務的學生,以為全校學生的楷模,帶動學生服務他人的意願。教師也應該善用楷模認同的制度,讓楷模學生發生影響力,建立優良的班風(引自單文經 2000)。不過,教師也應注意,所表揚的楷模應該確實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方才不致產生反效果。

()社區全民參與: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有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美也,所漸然者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儒效篇)。

  荀子所說的楚、越、夏、鄉等,就是環境。要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先天的遺傳雖然不容易改變;但選擇適當的教育環境,應屬可行。學校應要求家長及社區民眾融入學校教育的網路,成為學校道德教育最佳夥伴。教師應提醒家長注意自己才是子弟的第一個且是最重要的道德教師;呼籲家長與社區民眾盡心盡力,協助學校推行道德教育;結合當地宗教團體、民間團體、企業和媒體等社會資源,共同合作,共同強化學校所教導的各項道德理念。

伍、結論

人之異於禽獸,在於擁有一顆靈心。然而,正如一個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心也有善有惡。如「何化性起偽」將壞人導之以正,如何隱惡揚善,便是道德教育所擔當的重責大任。

國民小學教育以生活教育及品德教育為核心,道德行為乃生活上一切活動的根基,離了道德,則生活上的各種活動及其行為便失去正當性。因此,在國小階段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實際上應該是融合不可分的教育。荀子的學說,大體是由經驗主義為出發點而建立的。惟有從教育著手,由他律到自律,重視教師的身教和言教,以身作則,建立良好模範,支持與鼓勵良好的行為表現發展德行。重視學生多元智能,個別差異。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經營後天的教育環境,落實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道德實踐的能力與行為,道德教育方始有效。

 

參考書目
文演1990 荀子的導德教育思想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頁1

1986中國古代哲學家史 台北 遠流 281

政通 1974 荀子與古代哲學 台北 台灣商務 頁263

家齊 1999中國教育思想史 台北 五南 頁108

有方1988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台灣商務印書館 子部第695卷頁117~306

飛龍 1979 荀子禮學之研究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頁98、頁1、頁3

單文經 2000 兼論道德氣質的成分與道德教育的策略 教育資料集刊25輯 頁178~179

棟樑 1988 教育人類學 台北 五南 頁468~469

士林 1999 荀子 台北市 東大圖書公司 頁15、頁66

吉郎 2002 荀子 台北 國立編譯館主編 鼎文書局 頁2359~2387

澗清 2004 荀子 http://www.nioerar.edu.tw/basis1/693/a5.htm 2004.4.1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藝文印書館 第74卷 頁5

元珪 1987 孟荀道德哲學 台北縣 谷風出版社 頁70~70 17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