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結構取向理論分析一位特殊學生的家庭結構

蕭鈺貞

嘉大家庭教育所 

 

壹、受訪學生的基本資料

姓名:小慈化名)

性別:女

年齡:10歲(國小四年級)

特殊生理狀況:過動、唇顎裂

 

一、家庭概況

父母皆是高知識份子,在銀行工作,經濟狀況-小康,衣食無缺。小慈在家中排行老大,生活態度及個性較依賴;小妹小恩同樣就讀小學四年級(因小慈的生理狀況,晚一年就讀),生活態度及個性也較依賴。小慈的生理狀況造成家庭給予她多種資源,但事實上卻綁住了她的手腳,因為大家幫她貼上『無生活能力』的標籤。有「故意逃家及逃學」的經驗,而得到輔導老師的協助,終能講出其心願,藉由此事件所延伸出的第三者角色,讓父母了解她的感受。

 

二、學校生活

在校人緣不佳,時常捉弄同學、嘲笑他人,一、二年級時曾因為欺負同學而害怕被老師修理,將自己反捆於禮堂的布幕中,讓大家找不到當事人。老師也常發現當事人的作業是假他人之手,因為字跡不是過動孩子寫得出來的。一年級至今,無論刮風下雨,上學天天皆是爸媽開車接送,同學長笑她是長不大的孩子,此時,當事人也會出現暴力行為。

 

三、交友情形

大多以幼小的朋友為朋友,最常做的休閒活動是與另一名年紀較小的資源班學生玩打架遊戲,且當事人規定對方一定輸,好讓自己有當王的機會。若有同學表現不好,當事人的父母就跟她說,不能跟對方當朋友;若有同學取笑當事人,當事人則以暴力攻擊或從此就不理欺負當事人的同學。

 

四、受訪對象與父親關係

1、父親對當事人的態度

由於當事人有過動及唇顎裂的特殊生理狀況,父親對當事人有愧疚的心態,平時無法陪當事人,所以給予充分的金錢彌補或在任何可以彌補的時間,做補償的動作。

2、父親對當事人的管教

平時並沒有給當事人正確的是非觀念,常常寬容當事人以暴力對待同學的行為或破壞家具的行為。

3、當事人對父親的態度

覺得父親對自己任何事都會說「好、好、好或者沒關係」,然而對父親予取予求,很多事覺得理所當然,但當事人其實是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因為不同於同儕的父親,而且會被同儕嘲笑說自己是長不大的小孩。

 

五、受訪對象與母親關係

1、母親對當事人的態度

母親一直認為當事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他們將當事人生成有先天特殊生理狀況的小孩,所以對待當事人會極盡所能的對當事人好,甚至當事人做錯事,母親也是一派溫和,不會有任何的反應,甚至為了挽救孩子的人際關係,時常會買禮物或小點心請班上同學。曾經還反過來訓斥是學校老師對孩子不夠熱情,沒有用心招呼、照顧他的孩子,所以孩子才會什麼事情都學不會。更誇張的是有時媽媽看當事人很累,就會趁當事人休息的時候,幫當事人將作業完成;作文不知該如何下筆時,媽媽就會幫當事人找剪報,甚至打完草稿請當事人照抄;更誇張的是,每當月考將至,媽媽就會開始替當事人焦慮,且月考前一天幫當事人請病假,自己也請假,幫當事人在家裡溫習功課。

2、當事人對母親的態度

談及母親時,當事人覺得母親百般順從其意,說一不二,給予充分的金錢彌補或在任何可以彌補的時間,做補償的動作。母親似乎很擔心她時時刻刻的安危,每天一定會打電話詢問老師當事人在校是否安好,似乎如此,老師對當事人時常感到厭煩,同學也笑當事人是寄生蟲;作業只要遇到困難,母親就會偷偷幫她完成。家庭支援助長了父母對她的過度保護,使這兩次系統似乎為了使她無法逃脫而建立了一些枷鎖制度。

 

六、當事人的手足關係

1、與小妹(化名小恩)的關係:(友伴、同盟)

小妹是當事人在學校的打手,時時會與當事人在一起,保護當事人的安全,只要當事人向小妹告狀,小妹會不分青紅皂白替當事人出頭,曾有一次還拿剪刀威脅當事人的同學。因此,當事人覺得小妹最「挺」她。

 

貳、家庭結構分析   

一、家庭次級系統:

家庭由各種次系統(sabsystems)組成,包括:配偶次系統(妻子與丈夫)、父母次系統(母親與父親)、手足次系統(小孩),以及延伸的次系統(祖父母、其他親戚、甚至延伸至學校)。確保父母次系統能適當地隔離兒女次系統,是結構治療法的重心。重要而須注意的是,各個家庭成員在不同的次系統中各扮演何種角色。例如,小慈的是父親是父母次系統中的父親,是配偶次系統中的丈夫,以及在其原生長家庭的手足次系統中排行老大。小慈是爸媽的女兒,在手足次系統中是小恩的姊姊,以及在延伸的學校次系統中是四年班的一員。次系統通常由性別、年齡、嗜好,以及角色功能等因素決定。這些次系統同時也由家庭的規定與邊界來定義。

在結構家族治療法裡,次系統有適當的任務與功能。當另一個次系統的家庭成員佔據或侵犯一個他不屬於的次系統時,結果經常的結構會產生某種麻煩。例如,在家庭中,小孩的功課是屬於延伸次系統的工作,一旦允許由父母代替完成時,他們就會不適當地捲入父母次系統中。不管如何,建立起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是手足次系統的任務,而非夫妻次系統的任務。父母有自己的活動與功能要進行。

 

二、家庭界限滲透性分析:

保護與提昇個體、次系統,及家庭之完整性的情感障礙謂之界限。界限(boundaries)掌控著與別人之間的接觸量。這些人際邊界在概念上以類似組織的方式來理解最好,組織的一端是僵化的界限(脫離狀態),另一端是擴散的界限(陷網狀態)。

僵化界限在次系統與次系統之間,以及與家庭外的次系統之間築起一道不能逾越的障礙。在某些情況下,由於代溝的存在,使父母與子女無法彼此瞭解及進而形成關係。在這種脫離(disengagement)的歷程中,個體或次系統變得孤立,對外的關係會受損或甚至惡化。家庭成員不僅彼此孤立,而且與社會系統也會疏離。

組織的另一端是擴散的人際界限,此種界限模糊得其他人都可以任意地入侵。擴散的邊界導致陷網狀態enmeshment),其特徵是家庭成員彼此捲入對方的生活,雖然支持性最高,但是也須付出太多的適應。例如,當事人(小慈)的家庭,愛子心切的父母在子女身上投資許多時間與精神,但往往造成子女的依賴性,並使他們難以跟外界的人們建立起關係,結果造成的是父母與子女都損失了獨立性,終究遇到的是小慈因生活模式與同儕的不同,導致她爆發出厭惡此家庭結構及型態。

在組織的中央,則是清楚或稱為健康的界限,其中適當地柔和了僵固界線與擴散界限的特點。這種界限一方面使個體得到統合感,另方面在整個家庭系統裡及擁有隸屬感,在健康的家庭裡,全家一體的團結感能有效地應付各種壓力,同時又因具有彈性,故能不時地調整結構,以滿足各個成員個人成長的需求。例如:當事人(小慈)經過逃家及逃學的經驗後,父母試圖改變對當事人的方式及心態,調整整個家庭的結構,包括:家庭次系統間的關係及以介於僵化及擴散之間的彈性家庭界限為目標。

結構家族治療法中有兩個目標:一是減少功能不良的症狀,二是藉由調整家庭的互動規則及建立更適當的邊界來導致家庭結構的改變。柯拉品脫(Colapinto 1991)指出,透過使家庭成員從刻板的角色與功能解放出來,家庭這個系統會變得更能夠動員其資源,及提昇應付壓力與衝突的能力。

 

三、家庭的失功能分析:

Rosenberg(1983)在簡潔的說明結構取向的觀點時下結論說:「當一個家庭陷入麻煩的時候,人們可以假定它必然是在失功能的結構中運作。」失功能的家庭似乎是承受某種壓力或遇到危機及阻礙,在Wiltwyck的家庭通常承受了來自外在的壓力,其中可以區分為(1)糾結家庭(2)疏離家庭(3)父母單方不管事的家庭(4)父母雙方不管事的家庭(5)父母為未成年者的家庭。如以當事人(小慈)的家庭來說,應屬於糾結家庭,次系統混淆、界限不清糾結成團,致使家庭面對壓力時,增加溝通模式及界限的僵化性,而阻礙了探索其他事物的可能性。

 

參、結論

一般而言,家庭治療的目標在於創造一個更有效的層級結構。父母負責照料兒女,並且當他們逐漸成熟時給予更多獨立的機會與自由。家庭應努力於改變那些掌控互動型態的規則,使成員們有清楚的邊界。健康家庭的特徵是,家庭系統能支持成員們的成長,同時也激勵著家庭的成長。在輔導僵化或彈性不足的家庭時,目標在於協助個體增進其個體化程度。在輔導鬆散或模糊的家庭時,目標在於增進成員間的互動,使僵化的界限得以鬆開,並建立起另一種暢通的邊界。

 

參考書目

曾端真(1991)。婚姻與家族治療。台北:天馬。

Colapinto, J.(1991).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In A. S. Gurman& D. P. Kniskern(Eds.), Handbook of family therapy(Vol.II). New York: Brunner/Mazel.

Handbook of family and marital therapy. New York: Plenum.

Irene Goldenberg, Herbert Goldenberg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翁樹澍、王大維譯)。臺北市:揚智文化。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nuchin, S., Rosman, B. L. & Baker, L. (1978). Psychosomatic Family: Anorexia

Nervosa in Ccontex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J.B. (1983).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 In B. B. Wolman& G. Stricker(Eds.)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