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取向研究理論派典之探析

施文玲

高雄師範工業科技教育所

 

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討質性研究之意涵、特徵,及質性研究之理論派典。質性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問題在脈絡中的內在意義,其特徵如在實際場域探索真相、以描述形式呈現資料、以統整觀點進行研究、以客觀立場歸納分析、以少數個案探究全體,而其理論派典則以實地理論、現象理論、詮釋學、符號互動論、批判理論等為主。

關鍵字:質性研究特徵、詮釋學、現象學

 

壹、前言

近二、三十年來,由於受到歐陸思想的衝擊,各科學的研究己逐漸對主流實證論量化研究有所批判,並嘗試發展質性研究的典範,以匡正量化研究如輕忽受試者主觀意識、對人類行為僅從少數幾個變項去分析等種種的缺失,在此潮流下質性研究漸受各學派的接受與重視 (陳伯璋,民89;葉重新,民90)

「質性研究」是一個統稱,是一種相對於「量化研究」的歸類,它的發展遍佈各學門,它同時跨越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物理科學,且仍在快速發展中(陳向明,民92)。它是一個跨學科、超學科、有時甚至是反學科的研究法,在質性研究的領域中其科學哲學的基礎和方法論不是單一的體系,而其起源,也不是只來自一種哲學、一個社會理論或一類研究傳統,它源於很多不同的學科,如人類學、社會學,發展過程也受到許多不同思潮、理論和方法的影響,所以質性究具有多重面相和多種焦點的特色 (陳向明,民91胡幼慧,民85) 。因此,欲探求質性研究時,宜從多元角度探討。

 

貳、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意涵

質性研究的目的,在於整體地探索某一個變動的社會現象全貌及闡釋社會現象所具有的性質與意義。一切社會現象,都是社會中個體或集體對社會情境主觀的認知,在自然的研究情境下,為求有效瞭解並闡釋社會現象,研究者必須融入研究情境中,與研究對象互動並深入觀察其生活言行、瞭解其中深層意義。他們認為社會現象的存在,來自個人或團體對社現象的主觀認知,應從個人的立場去了解和體驗社會現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研究者就必須投入或參與研究對象的生活中,經由觀察或訪問來了解其內心深層的意識(葉重新,民90)

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搜集方法(觀察、訪談、文件分析、實物等)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案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陳向明,民91)。它包含在自然的情境下,做有深度的資料蒐集,探用參與觀察、深度晤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來收集書面文件及其他非書面資料,以錄音機、攝影機等工具來蒐集與記錄資料,再對這些資料加以整理、歸納、分析,進而以文字來說明研究發現的事實 (黃政傑,民85;葉重新,民90)

這種研究方式適用於小樣本,研究過程頗為耗時,蒐集資料者需接受過訓練,資料分析與解釋比較主觀,實施程序不容易標準化,研究資料的信度與效度也不容易檢驗,但對研究問題較能夠做深入的剖析(葉重新,民90)。它不操弄變項、驗證假設或回答問題、而是從情境脈絡中研究對象本身來探討當事者的觀點、及人們解釋經驗的過程,它強調社會現象的存在,來自個人或團體對社會現象的主觀認知,從個人的立場去了解和體驗社會現象。(郭明德,民87)

綜上所述,質性研究(質的研究)意涵可解釋如下:質性研究係研究者為了深入探討某個問題,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搜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經由長期觀察、深入訪談、分析私人文件等方式,廣泛蒐集研究對象的各種資料,通過與研究對象的互動,使用歸納法分析整理資料,以期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以描述出研究對象的內心世界、價值觀、行為舉止的一種研究方法。

 

參、質性研究的特徵

質性研究是在探討問題在脈絡中的複雜性,和其具有的內在意義,因此希望從研究對象本身的架構來了解行為,注重情境脈絡,講求紮根理論及研究者的誠實無欺,執行研究時,探取的是非線性路線,其特徵有下列幾點:

一、在實際場域(actual settings)探索真相

質性研究者認為人類的行為會相當程度的受到事件發生的場域之影響,任何事件的理解,都不能脫離環境,理解涉及到整體與各別部分的互動關係,在對事件考察時,不僅要瞭解事件本身,還要注意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及事件與其他事件之間的關係,所以要瞭解人類行為的最好方式,就是融入現場做實際觀察,才能把握事實真相(黃光雄,民90;陳向明,民91)。亦即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以及社會組織的運作是與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情境分不開的,如果要瞭解和理解個人和社會組織,必須在自然情境中進行考察,與研究對象直接接觸、交談、瞭解他們的日常生活、社會文化環境以及這些環境對其思想和行為的影響,透過實地駐紮,研究者才可以瞭解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全部過程(陳向明,民91)。因此實際場域是收集直接資料的最佳來源。

 

二、以描述形式呈現資料

質性研究所呈現的資料多屬文字描述或圖像形式的資料,而非統計數字。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工具,透過訪問、照相、錄音、錄影等方式來記錄各種瑣碎資料,如受試者的動作表情、身體語言、人際交往、服裝儀容、作品等,並參酌訪談謄寫稿、官方記錄、個人評論、日記、文件、文獻、圖畫、備忘錄等以明瞭事件現象和人群現象,即使運用機器記錄,所得的資料還是得經由研究者的整體檢視與洞察,感覺其中的現象,透過研究者的文筆,解釋其中的意義,以文字的形式呈現。

質性文章和記錄稱為「軼事」(anecdotal)。因為它們經常包含引文,且試著以敍事的形式來描述一個特定的情境或觀點,因此在質性取向中,書寫是相當重要的,不僅是在記錄資料,也在傳遞發現的結果。在檢試這個世界時,要假定沒有任何事物是瑣碎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發展成線索,以開啟研究事物全面的理解,當每一個細節都被考慮後,「描述」就可以成功的作為一種資料蒐集的方法(黃光雄,民90)

 

三、以統整觀點進行研究

質性研究者強調社會脈絡對瞭解社會實相的重要性,如果把社會行動、問題或對話單獨抽離,那麼他們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或重要性就會受到扭曲,他為了全面瞭解,將現場的所有人、事、物視為一個整體來探究,而不是當成變項來處理,因此須長期進駐現象,運用多重方式蒐集資料,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視野來發現事實的脈絡,描繪出社會的整體全貌。

 

四、重視發展過程與時序

過程與時序可讓質性研究者觀察個案演進的情形、社會關係的發展、衝突的形成,研究者可以從資料蒐集過程中洞察、歸納概念與發展理論,偵測事件過程與因果關係,而非如量化研究般的收集資料或證據以驗證假設或理論,所以對事件發生的原因與過程特別有興趣,不是只重結果。

 

五、以客觀立場歸納分析

質性研究者關心的是「參與者觀點」,關切研究對象如何定義他們的生活,希望能夠掌握研究對象的觀點並正確完整的詮釋,所以會提供草稿或逐字稿與研究對象共同檢視。其次,質性研究者不是尋求證據以證實或否證假設,而是以歸納的方法來分析資料,將許多相關的片段相互連結成整體的證據,在進行研究一段時間且資料蒐集、歸納、分析之後,再形成理論。

 

六、研究的進行具有彈性

研究者在進入現場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才逐漸澄清和確定研究問題,研究過程極富彈性,没有固定程序,或一定方式,即研究問題是在現場逐漸呈現且有變化可能,而不是持特定的待答問題或假設考驗來進行研究。

 

七、須避免主觀價值判斷

質性研究者的研究目的非尋求真理或道德標準,而在於揭露社會多采多姿與變化多端的一面,而現實世界是多層面且多變的,為瞭解人們的觀點與想法,且所有的觀點都是有價值的,所以要避免有意識的對研究對象或現場有主觀想法或作特定的價值判斷或認定,並有意識的反省自己的思想背景以去除偏見,以開放的心靈接受所有的資料,並做三角校正,多方檢核。

 

八、以少數個案探究全體

有別於量化研究的大量個案,質性研究的受試者或研究對象通常是少數,經常使用的方法為個案研究,他們認為所有場所和人們都是獨特的,也是相似的,透過每一個研究個案都可以從中發現某些社會生活的過程、內涵和意義,所以他們從個案中蒐集大量的資訊,進行深度的探索。

 

肆、質性研究的理論派典

受歐陸思潮影響,對主流實證主義量化研究的批判,使得質性研究的典範漸受重視。從整體上來看質性研究的理論派典主要皆是對科學理性實證主義的一種反動,提出研究的過程是一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相互參與的過程,探究問題時的自然情境和看問題的角度,都會對研究的進程和結果造成影響其中以、實地理論、現象學、詮釋學、符號互動論、批判理論等最具特色:

一、實地理論 ground theory

許多社會學家認為人類行為受所處環境影響甚大,環境對行為的影響甚到超越個別差異,因此研究人類行為應在自然情境中實地觀察才能發現真相 (陳向明,民92)。實地理論即指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的生活情境中,經由實地觀察、深入訪談,利用工具記錄受試者真實行為,這樣所蒐集到的資料,最能呈現研究對象的心思意念全貌(葉重新,民90)

 

二、現象理論(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回歸事物的本質」是現象學所強調的,現象學研究的傳統主張是人類行為的理解需要建基於人類解釋其思想、感受和行動的架構上。胡塞爾認為人的理性所企圖建構的意義世界,在生活世界中開始與擴展,而世界是複雜的動態過程所編織的意義之網,要了解人的行為或事物,須在深度及動態的過程中掌握。胡塞爾說:「我們只能以主體的立場去認識客觀世界,而使其在我們的意識結構,中構成真正的客觀知識」。如何運用「存而不論」的方法,將先在的理論和研究暫時擱置,使事物本身自動呈現,並從現象中把握本質,是現象學強調的重心所在。(陳伯璋,民89)

現象學研究者嘗試理解日常人們在特定情境中的事件和互動的意義,而非去發現人類行為的事實和原因,他們希望進入研究對象的概念世界,以理解研究對象對於日常生活中各種事件是如何建構意義的。所以主張從「參與者觀點」來理解對象,人在社會生活中所得經驗,研究者只能客觀描述,不做主觀評價,並儘量將「預設」去除,才能掌握現象背後的本質。

現象學認為本質就是現象,「本質直觀」的論點是本質是以一個整體的知覺形象呈現在人的意識之中,人可以一次性地直觀它,所以研究要注意整體性、情境性和關聯性,不能孤立地看待問題,對現象進行「深描」,以顯示現象的原本,因此研究要「面向實事自身」。

 

三、詮釋學 (hermeneutics)

對個人的語言、思想、行為加以理解和解釋的一門學問就是詮釋學(葉重新,民90),透過與研究對象的對話與接觸,來理解其思維脈絡、主觀意識與價值體系。它發源於對聖經的解釋,基本含義就是通過翻譯和解釋把一種意義關係從一個陌生的世界轉換到我們熟悉的世界來,海德格(M.Hedgel)提出「現象學的詮釋學」,強調「無成見的」、「無前設的」和「面對事實本身」的思維態度,意義的理解一定有歷史意義的承載,透過它對世界及未來去尋各種意義(陳向明,民92)

詮釋學對質的研究產生的影響有三:1.確認「理解」是質的研究的一個主要目的和功能。2.對研究者本人「傾見」的認可和利用。3.「理解」中參與者之間主體間性的確立。

 

四、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取向的基本假定是:「人類經驗與行為是以解釋做為中介」(黃光雄,民90;郭明德,民87),日常生活世界是一個複雜的「相互主體性」所溝成的世界,而主體間的互動,無論是語言或行動,都是一種「符號」互動的過程,主體具有閱讀、詮釋與賦予符號意義的能力,但互動過程須另一主體的各種回應、溝通、磋商(陳伯璋,民89),因此物品、情境、事件及人類本身並不具有自己的意義,它們的意義是由個人經過解釋之後產生的。

所以要了解人類行為,須了解行為的定義及界定過程, 因此研究者須進入情境參與者的世界,運用參與觀察的方法,了解他與研究對象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意義或符號的交換, 才能了解意義,不能主觀的加以論斷。

 

五、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主要源自於黑格爾的辯證論和馬克斯的唯物論,哈伯馬斯是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張人具有理性的溝通能力以及建構理想溝通情境的可能,批判理論的主要理念如下 (陳伯璋,民89):

()、意識形態的批判

哈伯瑪斯認為客觀知識須經由理性批判的作用,以及在理性溝通情境下,才能形成共識,若缺乏自我反省或理性論辯,即成為「意識形態」。要了解社會真現及生活世界本質,意識形態的批判是不可或缺的,須對社會、文化「理所當然」呈現之事物行為加以批判,才能抓住社會本質與意義。

()、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理論與實踐要建立在理想的溝通情境,社會必須在開放、理性而無扭曲的情境中,理論和實踐才有較佳的關聯。

()、意義與結構的辯證關係

先對「意識」作用及其內了解,才能詮釋生活經驗和活動的意義,但意識又與社會結構以辯證方式不斷交互影響著。

 

伍、結語

質性研究著眼於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意義的描述及詮釋,通常包括深入而豐富的描述、多采多姿的內容,及不尋常的細節與角色,給予讀者一種真實的社會情境,或與特殊人物、事件實際接觸的感覺,透過質性研究的途徑,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事件或現象。它的多種不同派典,如實地理論、現象理論、詮釋學、符號互動論、批判理論等,各有特色與所長,不同的派典適用於不同的主題,派典本身並不存在對不對,好不好,只有與研究的問題以及研究過程中其他因素相聯繫時,才可能衡量其是否適宜。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這兩大研究取向,長久以來爭論不休,質性研究重在建構社會實相與文化意義,受情境因素影響甚大,聚焦在互動的過程,受試者或研究個案通常為少數,做主題分析,置身研究之中,其優點為:可機動性的單獨進行研究,不需龐大經費,但研究過程費時,研究信效度及推論有不盡周延處,是其缺點所在,而量化研究則重在測量客觀的事實,盡量避免情境因素影響,聚焦在變項和信、效度,多數個案,保持研究中立。

兩大研究型態各有其奉行者,亦各自主張其優越與特色,事實上此兩大研究型態各自根源於不同的社會研究理論,在對社會生活的假定、研究的目標、理論根據、處理資料的方法、技術、研究設計方面雖然有所差異,也各有長處與限制,各有擅長主題與議題,但在某些方面卻是具有互補性的,研究者當視研究目的來選擇研究的方法或結合兩種研究的特色來做出最好的研究,唯在檢視與執行質化研究前,研究者需先跳出量化研究的思考窠臼是至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89)。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

胡幼慧(85)。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台北市:巨流。

郭明德(87)。質化研究的探討及省思。教育研究,6153-178頁。

陳向明(9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89)。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高雄市:麗文。

黃光雄主譯(90)Robert C.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3rd ed.)。嘉義市:濤石

黃政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