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請給我一個孩子---淺談不孕夫妻的心路歷程

 

何欣怡

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       前言

 

一、現代不孕婦女的心聲

    不孕症的罹患率頗高,最保守的估計是十分之一;若再加上續發性不孕症,則不孕症之罹患率會再增加10-12%。也有許多研究在探討不孕婦女所承受的身心壓力。無疑地,台灣婦女要比西方婦女還承受更多從公婆、甚至自己父母來的壓力,甚至有些婚姻已因不孕症陷入危機。以下簡略摘錄幾名現代不孕婦女的心聲:

「這一鍋麻油雞妳不要吃,這是給生孩子的人吃的!」一位高中老師哀怨的說,當她踏入廚房時,婆婆指著一鍋麻油雞對她說,「唉!好像我是小偷一樣」。

「我婆婆說,如果我先生在外面生個小孩的話,會接納那小孩啊。」

「他們也跟我們談得很清楚了,我們沒有後代是不可以分財產。」一位大學講師無可奈何的說。

「每天量基礎體溫,好像在等判刑,躺在醫院又像動物等待處決」高職老師說:「命算了無數次、中藥吃了幾百帖、針打到屁股硬得像石頭,還是沒有消息。」

「工作上那麼拼命幹嘛嗎?不回家生小孩呀?」一位公務員只要在工作上有點表現,諸如此類的「勸勉」便會常常出現。

以上這些心聲來自受過高等教育的不孕婦女,即便台灣目前已經展現了一定的開放程度,不少婦女仍然面對著來自各方對其養兒育女的期待,也同時面臨來自職場上同事質疑的眼光。假使一個女人無法替夫家生出兒子,必須承擔所謂「斷絕香火」的大罪過嗎?不孕,真的是污名嗎?擁有自己的子女,才算完整的人生嗎?

二、阿湯哥與鳳凰女不同的故事結局

    明星湯姆克魯斯與尼可基曼的婚姻中最大的遺憾在於無法擁有自己的子女,在他們各自離異後,雙方至今依舊沒有子女;而朱麗亞羅伯茲則透過人工受孕的方式,為自己生育了一對雙胞胎。

三、中國人的生育觀

中國自周公創立宗法制度以來,即以血緣為主形成傳統封建體制。男女間的性目的也純粹以傳宗接代為主要考量,性的歡樂與需要只是「為生殖而存在之附屬屬性」。直至今日,「傳宗接代」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仍深深地影響並主導社會的普遍價值。

1.      處處可見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深刻地反應了一個絕對莊嚴的社會意志---作為社會生產力的人的再生產,人類自身的繁殖也就成了原始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在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生存環境惡劣的原始社會,人類面臨著自然的災難、瘟疫和野獸的傷害,就必須以「生」的力量來戰勝災難和死亡。災難越是深重,對生殖的願望就越是強烈。中國古人供奉一種狀似男性生殖器的陶製物、石製物、玉製物或銅製物,分別稱之為「陶祖」、「石祖」、「玉祖」、「銅祖」。「祖」就是祖先的意思。古人還稱男性生殖器為「男根」,「根」即指人類之始。這樣,性崇拜就和祖先崇拜結合在一起了。圖騰崇拜中也有一些的含義,例如:蛇、龜、鳥、蜥蜴等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徵物;花、魚、桃等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徵物,古人把這些動物看成是魔力無邊,卻又往往是和生殖器崇拜聯繫在一起。充分表現出古人生殖崇拜思想的風俗習慣很多,在古人的墓葬中,有不少孕婦陶俑。古人把這些陶俑至於墓中,不是為了鎮邪,而是希望子孫繁衍、興旺發達。一九八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挖掘出漢、唐之際許多分別為懷孕、分娩、哺乳狀孕婦陶俑,造型細膩、逼真,體現了當時的時代風貌。

此外,古人認為無論是祭山、祭泉、祭石,都有主司生育的神靈,只有崇拜祂們、討好祂們,才能生育。古代民間常信仰「送子觀音」、各式的神獸「麒麟送子」等。在新婚時,不少地區在嫁妝中放入象徵「早生貴子」的銅錢和「四喜人」;洞房內要放一盆棗子,取其諧音「早生貴子」之意;新郎、新娘睡的床,新婚前一天要由新郎和一個童男睡過,據說這樣就能使新娘容易懷孕得子…等。

以上林林總總都可以看得出中國風俗習慣在在顯明了對生殖的崇拜與重視。生殖崇拜影響著中國人的生育觀念,子嗣眾多不僅增加家庭樂趣,使自己「老有所養」,使自己私有財產後繼有人、以及對得起自己的祖先。

2.      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

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中,家庭是十分重要的觀念。文學大師錢穆曾經說過「家庭之終極目的是父母、子女永恆聯屬,使人生綿延不絕,短生命融入長生命」(余,1992)。這種根深蒂固的香火意識深深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所以家族香火的延綿,已被中國人視為人生最重大的義務,〝絕後〞為中國人意識中最大的不幸和恐懼(文和蕭,1980)。

古時候婦人很容易因無法生育子女而被遺棄冷落或以「七出」之條逐出家門,以另娶能生育之人。而古時候婆婆在挑選媳婦時也視其能否生育為先決條件,生兒育女是促成及維持婚姻的原因,也是很強韌的護牆(李等,1997)。在文化觀念長久的影響之下,女性對夫妻中的問題似乎必須以無盡的寬容和溫柔去配合(文等,1980),造成現今大部分人均將不孕認為是女性的因素。當女性遭到此種待遇卻發現不孕的原因不是自己而是另一半時,其心中的感受是如何呢?但若要大聲說出「不是我」時,深怕是否會傷害另一半造成另一半的挫折及自尊心的受損。在錯綜複雜的情緒之下,女性會選擇怎樣的生活是令人難以猜測的。

 

貳、    不孕症與人工生殖科技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全世界約有8 10% 育齡夫妻面臨不孕的困擾(WHO,1992)。Chandra 及Stephen (1998)報告指出美國從1988 年至1995 年之不孕症盛行率約在5.7% 至

7.7% 之間。而在台灣地區據估計不孕症盛行率為8.5% 至13.9%左右(台大婦產科部,1996)。因此不孕之盛行率在台灣當今社會中也佔有一定比例。

一對夫妻一旦無法生育,他們不僅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憂慮,更須承受來自於傳統價值觀、家庭、與社會輿論的壓力,因而產生角色上的挫折,無法達到自我認同,情緒上甚至引起

憂鬱、嫉妒、憤怒、罪惡感、與憂傷反應,並使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與夢想的實現失去了控制感(Imeson & McMurray,1996)。因此,對於不孕夫妻而言,不孕的治療過程是非常漫

長而且突顯於日常生活中,他們在悲傷失望之際,往往將接受生殖科技治療視為最後生育小孩的希望(Dennerstein &Morse,1988; Moser & Pratt,1991)。許多的文獻指出不孕症和其醫療處置,會使夫妻雙方經歷相當多的身心煎熬及情緒上的困擾,夫妻間的關係也隨之受影響,對其生活及婚姻均是重大的危機,而使他們不知如何因應面對。然而個人對於不孕治療所感受到情緒困擾的程度,會因個人的差異性而有所不同,因而個人所尋求的因應方式也有所差異(Edelmann etal.,1994 )。

國內外相關研究均指出在接受生殖科技治療的過程,夫妻雙方均感受到治療是有壓力的,妻子總是比先生花費較多的時間及投注較多的精力、努力於不孕治療上,而伴隨著複雜繁瑣的過程,往往使得不孕婦女比先生有較多的情緒困擾。許多的研究也指出接受生殖科技

治療的不孕婦女比先生有較多的焦慮、憂鬱之情緒困擾。雖然不孕是夫妻共同面臨的問題,但因治療所感受到情緒困擾程度的差異,二者間所尋求的因應行為是否有所不同,在國外

的文獻有顯示不孕妻子在因應不孕及治療的過程會比先生尋求較多的因應行為來面對不孕問題(Jordan & Revenson,1999;Prattke & Gass-Sternas,1993)。

一、不孕症的定義

    從古至今,不孕是眾多夫妻之一大夢魘。浮沈於其中之苦楚,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研究顯示,由於文明及現代化影響,生存壓力增強、生活形態緊張、環境污染、結婚及生育年齡提高性行為開放、性疾病流傳、婦女因就學就業、生活忙碌而延遲懷孕生產等各種原因,不孕率於過去數十年間顯著提昇(Leiblum, 1997)。

    其定義為:一對夫妻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經過一年仍然無法懷孕者,稱為不孕症。在台灣,每七對就有可能有一對夫婦不孕。不孕症的個案中大約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原發性不孕,指從未懷過孕的;第二類為繼發性不孕,是指曾受孕過,但之後在未避孕且正常性生活的情形歷經一年卻未再受孕。

二、引發不孕症的原因

不孕的原因,男女各佔30%;男女雙方都有問題的約佔30%;剩下10%則屬不明原因。

1.      男性:解剖構造上的問題、睪丸功能不良或衰竭、免疫的問題、內分泌的問題、不明原因。

在確定不孕症的診斷之前,男性需先詳細檢查其外生殖器官,瞭解是否有腫大或精索靜脈曲張(陳,1999),並同時檢查精液(Kretser , 1997 ;Morell , 1997),以瞭解精液的量,精蟲的數目、活動力及型態。檢查精液時需先禁慾2~3 天再以手淫的方式取出精液進行分析(Hanson & Dumesic ,1998 ; Trantham , 1996)。同一個男性在不同的時間作精液檢查,有時候結果會相差很多,因此要作兩次以上,若結果相同方可確立診斷。在精液分析發現異常的人,需進行睪丸切片檢查,瞭解精子製造的情形,並分辨出是阻塞性無精症或原發性睪丸造精缺陷

2.      女性:陰道、子宮頸子宮體、輸卵管、卵巢問題、骨盆腔問題、其他不明原因。在女性方面,醫生會在問診及內診之後,根據可能的病因安排一些檢查(Hanson et al. , 1998)。在排卵方面,大都以基礎體溫表來看,方法是在充足睡眠6~8 小時醒來後即刻量舌下溫度並記錄下來(Morell , 1997 ;Trantham , 1996)。由此可間接看出是否有排卵及黃體期的長短。有時醫生會要求抽血來配合確認內分泌是否有不正常分泌,而影響排卵(Hanson et al. ,1998)。子宮及輸卵管方面通常以子宮輸卵管攝影(HSG)來偵測。這個檢查通常安排在月經乾淨完後五天內進行。其作法是利用導管將顯影劑經陰道由子宮頸注入子宮腔內,再用X 光攝影瞭解子宮腔的形狀及輸卵管的通透性。

三、人工生殖科技(ART)的定義

繁衍子嗣是上天賜予人類之原始本能,人類對於生育子女之方式也因此一直遵循著生物之自然法則,不過人類始終於內心隱伏著突破上帝所給予的生物限制之慾望,例如增長生命的界限以及延緩歲月的流逝等等,都是人類試圖突破生物自然法則所為之努力,而對於生殖方式亦是如此。從英國醫生約翰.杭特(John Hunter)於西元一七九九年完成了人類第一次人工授精成功之例,開啟了人類生殖技術之新方向;西元一九七八年七月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Louis Brown)在英國誕生,更是帶動了人工生殖技術之研發,將人類生殖

技術推向新的紀元。現代父母接受上帝所贈予最珍貴禮物的方式,已經不再侷限於原始之生物法則,人類已經開始將生命的誕生從完全由自然法則的支配中脫離,生殖科技讓我們開始可以生其之選擇,甚或選擇其之生。也因此人類似乎是利用科技向生物極限挑戰,並漸漸的利用生殖科技去揭開生命神秘之面紗。不過從另一面向觀之,人工生殖技術之發達,係成就了人類於生育上完全掌控的自主權,所以補足了部分人無法自行生育的缺憾,解決了傳統上希求家族子嗣的血脈傳承問題,而其另外所隱藏的一個深遠的意義,是滿足了個人冀求自我延續的人格理念,因此人工生殖技術之發展,也可說是人類為使自己之基因遺傳於世所為之努力。在人工生殖科技逐漸發展的情形下,人類似乎開始覺得自己可以無所不能,甚至偉大到可以複製人類自己本身。但是如果對科技發展毫無保留的全盤擁抱,我們是否可以承擔這些科技對人類長久以來建立之人倫價值及社會秩序所造成之衝擊?也就是說,我們在面對自己所創造之科技成果時,一定會面臨到應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這一波又一波對於人性的挑戰與考驗。所以人工生殖技術之發展界限,理所當然的成為社會各方所討論及關切的一個焦點,甚至其因而衍生的各個面向之問題,更是引發了激烈之爭辯。而法律人在面對這樣的衝突中,似乎沒有置身事外之權利,甚至是各方觀點所期待的終極界線之決定者。

人工生殖技術,其所牽涉之論爭範疇牽涉醫學、倫理、道德、法律、宗教、婚姻、人口與兒童權利等不同面向,也就是說,實施人工生殖技術將牽涉十分複雜之各個層面的問題。基於人工生殖科技所衍生之各個爭議,其基本上即具有問題新穎性之特質,對於一向保守而穩定的法律,面對現代生殖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之巨大衝擊,我們很難在傳統的法律秩序中尋找人工生殖技術的定位。且在傳統社會中,血源與孕育兩者是自然合一,在家庭制度之配合下,親子關係之確認自有其傳統之法則。但是人工生殖技術的出現卻顯示現代科技可以使

血源與孕育的過程分離,如此也就迫使我們要重新審視傳統對子女身份認定的法理,在對人工生殖技術所生子女其身分認定上,應該如何適應及演進?

在人工生殖技術這個名詞發明以前,上天給予人類最原始也是最自然的生育方式,是透過異性間性交的方式,讓男性精子進入女性體內,使該女子自身之卵子受精,該受精卵再分裂成胚胎,並在該女性之子宮著床、發育而分娩,不過這種人類以其與生俱來的自然本能所產生之生育法則,卻在醫學技術的發展下有了不同的面貌。在以往,當特定人無法透過這種方式繁衍後代,就表示該特定人無法使其本身之基因透過後代而延續下去,不過人類以自身所發展的人工技術,試圖更改人類只能藉由原始的生物本能來生育子女的宿命,也就發

展出人工生殖的領域。而所謂人工生殖,單純由技術的面向觀之,也就是藉由人工技術,以替代或修改正常生育的環節,所以在名稱上尚有稱為「替代性生育」、「非自然生育」或「異常生育」。不過從較宏觀的角度視之,人工生殖蘊含著以下之意涵:

(一)雖然同樣是產生繁衍人類後代的結果,不過人工生殖在過程中利用人工生殖技術之方式進行,此亦為其有別於自然生育方式之處。

(二)之所以會有人工生殖的出現,是為了要彌補部分人們因為生理上之缺陷而無法延續下一代的遺憾,也因此人工生殖主要係發展以達到受孕生育為目的之技術,而這項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使不能生育的人類可以擁有下一代,所以如果逾越了此項人工生殖目的,將引發人工生殖技術利用界線之爭議。例如將人工生殖用以醫療特定人之疾病,似不妥當。

(三)人工生殖並非僅是一單純的醫療技術研發,其所引發的影響是廣泛的,人工生殖可能牽涉到範疇包括法律、醫學、倫理、宗教、社會價值觀及家庭制度等等。也就是說研究人工生殖並不能單從某個角度,須全方位的審視才能窺出人工生殖對人類社會所造成之改變。

(四)人工生殖並非定止不動,亦即人工生殖技術將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發展,而且也將藉由整合不同科際間的資源而變化成不同的面向,所以人工生殖可說是概念上通稱之名詞。

四、人工生殖科技(ART)的種類

人工生殖的意義,是指人類將基於傳宗接代之生物本能,而將自然法則的生育方式中之某一環節以人工技術取代,而這些人工技術,我們稱之為人工生殖技術29。例如以人工生殖技術中的人工體內授精而言,即為取代男女必須藉由生殖器結合之性交方式,才能使男性的精子進入女性體內,再使女性體內之卵子受精之過程。又例如人工體外授精之人工生殖技術,所取代之生育程序,是女性卵子必須在女性體內才能受精的人類原始生物性,而也因為取

代女性體內之處所為實驗室中的試管,故此項技術亦因此被稱之為試管嬰兒技術。另外受精卵原本需要於排卵之母體內,才能分裂為胚胎之型態,該過程也可透過人工生殖技術於實驗室中的試管中培育,而人工生殖技術甚至可以為更複雜的組合。例如先將受精卵移至其他母體內分裂後,再將分裂後之胚胎移入孕育之女性體內,而孕育該胚胎之該女性可以是原排卵之母體,也可以只是代理孕育該胎兒之代理孕母。故藉由人工生殖技術,使孕育分娩胎兒之過程交由代理孕母完成,亦是人工生殖技術之一環。

 

1.      現有的技術:人工受精、試管嬰兒、胚胎輸卵管直入術、禮物嬰兒、協助性孵化、冷凍胚胎、囊胚期胚胎植入。

2.      未來發展的趨勢:卵細胞核轉植、卵細胞質轉植、不成熟卵體外培養成熟、成熟卵子冷凍、卵巢冷凍及移植、不成熟精細胞體外培養、人工子宮內膜及人工子宮。

五、接受生殖科技治療對夫妻身心的影響

近年來由於結婚年齡延後、經常使用避孕措施、過度暴露於毒素及藥物之下,整體環境因素以及社會文化因素,越來越多人面臨生育困難的問題,尋求不孕治療者也越來越多

Bernstein,1990 ; Halman, Abbey& Andrews,1992)。而許多臨床觀察和研究報告指出不孕後懷孕婦女較自然懷孕有較高度的焦慮、憂鬱、負向的自我心像等,故有學者因此認為這群人可被視為高危險懷孕的一群(Kemp,1986;Olshanaky,1990)。不孕夫妻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的心理情緒包括情緒憂鬱、易怒;若治療失敗則容易有罪惡感;以及無法生育的憂傷感。在治療過程中,女性是接受治療的主題,因此承受比先生更多的壓力。

 

參、    領養與代理孕母

 

一、有子有子命,無子天注定?--談領養

不孕夫妻在嘗試人工生殖科技之餘,若依然無法如願,則有可能會採「領養」方式,以合法擁有子女。通常有五個因素會促使不孕夫妻想要收養孩子:

1.      傳宗接代的使命:若以姓氏的繼承而言,領養確實是一個好方式,但若以身後祭祀而言,在目前宗祠力量日趨瓦解、家族凝聚和約束力愈來愈薄弱的情況下,單靠被收養者的意願似乎顯得理由薄弱。

2.      為婚姻帶來希望:孩子天真可愛的模樣,的確會在一開始帶給養父母很大的回饋;夫妻間突然會有共同關心的焦點,為枯坐愁城、兩人對看的日子重新燃起希望。但孩子終究會長大,漸漸的要處理「管教、常規」問題,並要經歷青少年的叛逆期,這都顯示了不只是「養育」,還要「教」的重要。

3.      體會身為父母的經驗:如果採取合法的領養管道,法律上即賦予收養父母等同親生父母的權力和保障,因此就法律上並無問題。至於實質上的親子關係產生,主要靠平日的相處、照顧和教養,因此可深刻體會到身為父母的重責大任。

4.      養兒防老:自身在年老時,是否能得到子女的供養與關懷,在於子女當時的經濟能力與意願。因此擁有孩子並不能獲得老年生活的任何保證。

5.      解除家族親友的壓力:雖然領養能夠解除這樣的壓力,但更應在領養前仔細考慮到未來孩子的照護、教育問題。以免擺脫了現有壓力,卻背上更沈重的其他壓力。

二、代理孕母爭議多

1.      法律容許性:人工生殖法草案尚未通過,但已有民眾透過管道完成。此外,代理孕母與人工生殖子女間十月懷胎之特殊感情,容易造成日後爭奪生殖子女親子關係之原因。

2.      台灣媳婦借腹生子之案例:據報導,一些外籍的新娘來到台灣生了孩子之後,便被迫離婚,淪為生育的工具;甚至已有一種新行業專門幫人「生小孩」,據說年收入可達百萬以上。台灣不孕症夫妻其求子若渴的心情與壓力,由此可略窺一二。

 

肆、    案例

 

張昇平(民76)對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不孕婦女的心裡層面研究結果顯示,有95%的婦女及66%的丈夫承認不孕症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狼狽的生活經驗」。

一、對治療的不確定感、看到月經就想哭:

「看到月經就想哭」每個月都期待懷孕跡象出現的病人告訴醫師。接受治療的夫妻,常是太太的期待較高,一旦治療失敗,便墜入萬里深淵,婦產科醫師劉志鴻觀察。一次治療比一次治療期待高,不成功,一次也比一次失望。有時,一次打擊就是2、3年才能恢復。暨南大學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林旖旎從研究不孕夫婦的過程中發現,為了求子,花7年、10年,花幾十萬到一百萬,或者從20幾歲治療到40幾歲的情形都存在。不孕治療過程,就像打長期抗戰,因為不確定性高,也帶來許多焦慮,林旖旎表示,許多夫婦需要心理層面的協助,但是,在我們的醫療體系中較少提供這方面的協助。另一方面,病人對心理諮詢或是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也多半抱持不信任的態度。

 

案例一、曉淑(化名)就是個實例。曉淑28歲那年與先生準備懷孕,但過了一年都沒有消息,檢查也顯示她和先生都很健康,但試了三次人工受孕仍是無法如願。治療的過程中,她的醫師轉介她到心理諮詢醫師的門診,但曉淑沒去。親朋好友也不斷提供各種資訊,「如果每個人說的我都要去,我大概要跑一百個地方,」曉淑說。「我沒到婦產科醫師轉介的心理諮詢門診,我覺得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但我很好奇他們可以提供什麼,我比較需要有人告訴我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二、想到治療過程就害怕

案例二:梅君:照輸卵管攝影前,醫師沒告訴她會很痛很痛,讓她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做完後又虛弱又委屈,只好拚命地哭,這之後只要向人談到「輸卵管攝影」還是會眼紅鼻酸。此外,醫院給曉淑很冰冷的感覺,也是令她猶豫再次接受治療的原因。還曾有護士在她做完人工受精,還未回醫院檢查前,就毫不保留地告訴她「應該會失敗。」不只資訊不充足,心理也沒得到適當的安撫。曉淑決定先休息一年,再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三、一輩子最挫敗的事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張尚文發現,他諮詢的不孕病人中,許多人都覺得生小孩這件事是他們一輩子最挫敗的事。特別是女性,會有「象徵意義的失落」,像是本來有個孩子,怎麼就沒了。張尚文說,這些女性會畏懼社交場合,因為大家都在談論小孩時,無形間就搔到她們的痛處。

案例三:《無子女浪潮中》書中也有個真實的故事。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失敗的唐娜,在家中花園舉行喪禮,並不是真的有人過世了,而是她想埋葬「夢想」──期待擁有自己小孩的夢想。唐娜還挖了墓地,放入一封信,裡面傾訴對孩子的摯愛、計劃、祖父母抱孫子的渴望,還有夢想中與孩子共度的各種節日與時刻。唐娜哀悼的並非真正的嬰孩,而是一個不存在的幻影,「它正是讓一個準備好當母親的婦人,感受到難言悲傷的原因,」作者瑪德琳.肯恩寫道。

許多不孕的人感覺自己好像失去天生的能力,不是完整的女人,或是男性雄風不再。不只病人自己覺得能力喪失,周遭的人對不孕的反應更加深不孕的嚴重性,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吳嘉苓分析。整個社會是鼓勵有小孩的,暨南大學心理諮商博士林旖旎認為,更深遠地看,我們歷史文化的期待也是如此。因此,許多人都認為沒小孩是一件不好的事。社會學家認為,「不孕」是個讓人感覺羞恥、不名譽的「污名」。社會、文化與個人因素交織,都讓沒小孩變成一件難以向外人啟齒的事。

案例四、「很丟臉,」一位拒絕接受採訪的先生表示,即使他和妻子已經由治療生下小孩。

新竹師院幼教系副教授楊麗齡曾做過不孕夫婦的訪談研究,她發現不孕夫婦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就是「逃」,以躲避旁人的眼光、詢問。

案例五、夫妻躲著躲著,不小心又被問了,可能就會以其他的答案一筆帶過,例如養小狗、小貓就好,或是還沒有計劃生小孩,張尚文醫師說。逢年過節,原本是闔家團員,歡樂融融的日子,對不孕夫婦而言,要見許多親戚、家人,或是妯娌間的小孩,就可能是惡夢一場。

四、閃躲,男性比女性厲害

閃躲,男性又比女性更高招。張尚文提出國外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意談關於不孕這件事。從發現可能不孕開始,男性就會開始逃跑,無論是檢查或是面對家人、朋友的詢問,最好逃得無影無蹤。光是簡單的精液檢查,就令許多男士忐忑不安。

案例六、珍莉(化名)的先生羽清(化名)就是個大逃亡者。他一直不認為是自己出問題,從頭就拒絕做檢查,直到珍莉一路通過多項不孕症檢查,到了最後一項腹腔鏡檢查前,他才答應受檢。在家裡取好精液後,羽清也不自己送到檢驗所,非要拉著珍莉一起去。到了檢驗所,他不好意思停車在檢驗所前,又叫太太下車,幫他放在紙袋的檢體送進去,他回頭 再開車來接他。

五、妻子承受的壓力比先生大

不管誰不孕,妻子承受的壓力似乎都比先生大。國防醫學護理系主任李從業對不孕夫婦一系列的比較研究發現,台灣不孕的夫妻中,妻子較易對婚姻與性生活不滿、也比男性更容易焦慮、自尊心也較容易受損。如果是女性單方面不孕,焦慮、壓力自然很高。但常見的情況是,不孕的是先生,妻子承擔的未必比先生少。妻子常是幫先生向其他人隱瞞。情況更糟的是,不知內情的親朋好友還會反過來指責是妻子「肚子不爭氣」。在醫療過程,原本就要承擔較多角色的女性,如果還需再肩負處處保密的責任,無異是雪上加霜。

案例七、「如果問我不孕的傷害有多痛,我可以淚眼婆娑告訴你,我願意以個人一死,換取眾多不孕婦女的『一線生機』」。   周小姐

案例八、「我每天以淚洗面,不想面對任何人,常自問為什麼老天爺要這樣懲罰我?雖然現在有勇氣面對工作同事、學生,但不爭氣的眼淚有時會不經意的奪框而出,而我必須強顏鎮定的繼續工作,回到家後再一個人放聲痛哭」。

案例九、「擁有自己的小孩是女人最大的心願。而那些不曾身受不孕之苦的人,是一輩子也無法體會的」。    林姓護理教師

對孩子的期待或者處理壓力的方式不同,也容易引起夫妻間的衝突。精神科醫師張尚文表示,男女處理壓力的方式不同,也可能用不同的態度面對不孕,雙方沒有充分了解體諒,就會起衝突。例如,先生避談不孕,假日時也只想休息靜靜。但相反的,妻子一天到晚打聽醫生、偏方、廟宇,只要一有空便拖著先生到處求醫拜拜。這時,先生很可能覺得妻子一天到晚提醒他的痛處,妻子也會感到先生漠不關心。

六、婚姻試金石?

劉志鴻醫師多年來治療不孕症,他的觀察是,沒有小孩,有時會是婚姻的試金石。但他也提醒,生小孩並不能解決原本的婚姻問題。有時夫妻之間的裂縫被不孕這件事蒙蔽了,以為生了小孩就沒事,但其實於事無補。對於這些夫婦,他認為應該先做婚姻諮商,再決定是否接受不孕治療。新竹師院副教授楊麗齡發現,曾有夫婦歷經千辛萬苦懷孕了,但還等不及雙胞胎呱呱墜地,夫妻就先離婚了。她也提醒,平時婚姻關係就可能受到別人的干擾,如果夫妻各自憂傷,不孕症好又給了這些人理由質疑。

七、一起等待、一起面對

不孕,該是與伴侶一起等待、一起面對,而不是孤軍奮戰,楊麗齡說。

案例十、雨詩(化名)與先生力俊(化名)就是共同走過煎熬的日子。在雨詩心中,小孩是愛情的結晶,是她送給先生的禮物,沒小孩就像缺了禮物一樣。為了能孕育一個小孩,雨詩辭掉工作,全天候等著懷孕生小孩。她試了不孕治療,也試了昂貴的民俗療法,但始終不如所願,她的生活也變成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生小孩。週而復始,先生力俊發現,再這樣無止境地試下去,雨詩會完了。力俊告訴雨詩:「我們沒小孩很好,」他心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和妻子的生命。他還幫雨詩找工作,讓她走出只專注生育的日子,力俊告訴雨詩「讓治療變副業。」雨詩後來也想通了,有沒有孩子並不影響婚姻的圓滿。她告訴朋友,婚姻就是「兩個人愛來愛去。」休息一陣子,這對夫妻自然懷孕了。

「有時不孕夫婦需要的只是時間,不一定是複雜的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實驗室主任趙湘台勸不孕夫妻不要操之過急,妄下決定。經歷了幾次治療失敗也可讓自己休息、沈澱一段時間。張尚文醫師建議。特別是走到必須靠捐精、捐卵帶來希望的夫婦,更是需要時間冷靜思考。繼續治療、領養甚至是放棄治療都是可做的選擇。「每個人都與不孕的人有連結,」台大社會學系吳嘉苓老師提醒,旁人不要只是注意他們生小孩的事,卻不關心其他更多的事。吳嘉苓也認為,社會對「不孕」、「沒有小孩」應該有多元不同的看法。

案例十一、「生幾男幾女是上帝的排列組合,我們就是在零兒零女的一組,」前財政部長、立法委員王建●仍不忘用數學的概念表達對「無子」的坦然。孩子,在王建●與夫人蘇法昭生命中缺席了,但他們並不因此而喟歎,反而更加感謝。夫婦倆引用聖經中的一段話「萬事互相效力,愛神的人得益處。」來表達面對沒有小孩的心境,而這樣的安排也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力量為社會服務,全力以赴,沒有後顧之憂。身為虔誠的基督徒,蘇法昭原本就認為結了婚應該要盡生兒育女的責任,但是,既然努力試過醫療方法後仍無效,就坦然接受這樣的安排。

有小孩很好,沒小孩也很好

他們始終認為,強求的事不美、順其自然最美。「有小孩很好,沒小孩也很好,神怎麼說怎麼好。」

年過花甲,王建●偶爾也會想,若是當初有小孩,現在就有孫子了,但他不會陷入這種遺憾中,還組成「無子西瓜俱樂部」,號召沒有小孩或小孩不在身邊的人加入,彼此互相幫助。王建●與蘇法昭面對無子的積極態度,也讓他們成為許多不孕夫妻傾訴的對象。在王建●擔任經濟部次長任內,有次與十來對夫婦一同登山健行,有位太太問起王建●:「次長,你小孩都大了吧!」王建●回答:「我沒有小孩。」說畢,這位太太像突然發現什麼似地,拔腿就往前跑,邊呼喊著走在前方的先生,邊叫道:「王次長也沒有小孩,王次長也沒有小孩。」因為喊得很大聲,旁邊的人都轉過頭來看。再走了一陣子,又碰到這位太太,夫婦倆便問:「跟妳說我們沒小孩,對妳是不是很有幫助?」這位太太說是,因為她也沒有小孩。這件事讓王建●與蘇法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發現,將自己的故事說出,可以幫助別人、安慰別人。

案例十二、

「一個人走在路上,望見假日合家出遊的人群,懷抱著小baby的年輕夫婦,甚至看見孕婦從身邊經過,那種天旋地轉的失落感,無不時時時刻刻敲擊著我脆弱的心。可是,在面對人群、工作的時候,我仍然要佯裝一切依舊,沒有什麼改變」。

 

不孕妻子的告白:

xx:

在允諾婚約之前,我曾猶豫,甚至想做婚姻的逃兵。長久以來,我必須為我無法負責的事情承受後果。這分明是上天的失誤,我卻必須認錯。…,害怕你父母的催促,害怕朋友的詢問,最害怕的是,面對夜晚的自己。

幾次在你書桌抽屜裡瞧見你剪下的不孕報導,幾次在你背後含悲忍痛的讀完他們。幾次在你強烈期待的言行中,幾乎他去,幾次在深受創痛的孤獨裡,不欲求生。無數的金錢、光陰耗去了,每一次的等待,總是換回失望。我們南北奔波,把假期花在比工作更累的努力。曾有幾年,夜裡的枕頭不曾乾過。擁抱別人的孩子時心是痛的,我想過釋放你到另一個健康的女人懐裡,也曾想過解脫自己到另一個世界。有幾回,似乎快敖不下去了。

       床頭,是一張一張用過的基礎體溫紀錄表;櫃子,是一袋一袋保險不給付的荷爾蒙針劑與藥片、一支一支貼滿標示的針筒;手臂,是一個一個烏青紅腫的針孔,我不曾疼惜身上的傷口,也不惋惜流失的每一分錢,因為我明白,在台灣的社會裡,不孕的女人幾乎沒有生路。……

 

伍、不孕夫婦的壓力源

 

80%之不孕患者認為不孕令其感受到極端或相當大的壓力;63%不孕患者認為不孕引發之壓力更甚於離婚(Mashlstedt et al…,1987)。約半數之女性不孕症患者認為不孕為其人生中最痛苦煩惱之事件(Freeman re al…,1984)(林旖旎,諮商與輔導,182期)

(一)、角色壓力源

1、傳統生育觀念:傳統社會中,婦女扮演媳婦、妻子、母親的角色,說明了婦女在生育上所扮演的的角色與所屬地位(李麗熒,民83)。女性會對無法成為母親與其對自我母親角色的期待不符合而造成很大的壓力。女性也容易因無法生育,而對其先生感到對不起。在為人媳婦的角色下,不孕婦女對其公婆感到愧疚(李麗熒,民83)。

2、角色喪失:不孕症是一種典型的喪失,喪失生育能力,喪失傳宗接代責任的實行能力,喪失女人懷孕及分娩的經驗、喪失自信心、喪失和小孩的關係,喪失成為父母親的身分和威望、喪失生產力和權利、喪失和配偶緊密相連的關係(郭碧照、王郁茗,民82;Monach,1993)。此喪失與其他的喪失形式不同,是一種無形的喪失,是別人無法理解的,是必須由不孕夫妻獨自承受的,甚至連他人的安慰都很難得到。此乃是一種相當大的內在壓力來源。

3、生命歷程不完整:不孕夫妻對於人生的歷程總有一份失落感,對於未能生育子女,感到生命的不完整,有一份強烈的缺憾。如果可能,他們將不計一切地換來一兒半女,以滿足其生命的缺口。

4、親屬、朋友之壓力:不孕夫妻的壓力有時來自家庭內的親屬、朋友有意或無意的關懷。甚至先生或太太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經常帶來無法想像的衝擊或傷害。而源於公婆一句催促、一聲問候都可能造成夫妻之心緒不佳、意志消沉、沮喪。

(二)治療方面壓力源

1、生活困擾:

(1)、活動:不孕症治療的療程是相當繁瑣且冗長的,必須配合的包括基礎體溫的測量、注射排卵藥、檢查卵泡的成熟度等,而性活動也必須配合醫師的指示完成,不再有自主權。

(2)、經濟:不孕症的治療是相當昂貴的,而且目前健保並不給付。

2、生理不適

(1)、疼痛:不孕症的檢查及治療是非常不仁道而且疼痛異常的。如輸卵管的檢查、長期施打排卵針、卵泡取出、受精卵植入等等長期或侵入性的檢查及治療,都令婦女疼痛難耐。

(2)、副作用:由於過度使用排卵藥物,會有水腫、腹脹等副作用。

(三)心理壓力源

1、失敗感:以試管嬰兒而言,只有20%-30%的成功率,換句話說,有70%以上的失敗機率,尤其是婦女在月經再度來潮時,情緒會降到最低點,失敗感達到最高點(李麗滎,民83)

2、不確定感:整個治療歷程中,總是讓不孕夫妻充滿期待,卻又充滿失敗,一股不確定感,籠罩在夫妻及家庭生活上。

3、預期失落感:由於治療的成功率普遍不高,再加上先前的失敗經驗,經常使得不孕夫妻的情緒,也隨著上下起伏,緊張不已,而這種緊張又經常無法控制,造成不孕夫妻莫大的心理壓力。

4、擔心治療的副作用:不孕症的治療常常過度刺激婦女的生殖體系,且侵入性的檢查或治療方式,不但造成身體的不適,也讓不孕婦女擔心造成往後的後遺症。而由於過度使用排卵藥物,也會有水腫、腹脹等副作用。

5、對治療過程的不了解:由於醫師的工作量大,無法對個別的不孕婦女的心理完全理解,也無充分時間對治療過程做解釋,所以初次治療時,會有不確定感的心理壓力。

就整個不孕事件,無法生育→婦女悲痛指數升高→無望、絕望、沮喪→惡性循環(Monach,1993)。

(四)、婚姻關係壓力源

不孕夫妻因長久以來無法生育,夫妻雙方在家族壓力及對婚姻功能的挫敗感雙重壓力下:

1、婚姻關係呈現緊張關係

2、甚至丈夫會另築新巢,只為擁有親生兒女,並將其合理化。

 

陸、社會心理反應

 

台灣社會及傳統台灣文化主流價值強調血緣關係,此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對於不孕常被認為是污名、恥辱等替代符號。也因此:

1、不少不孕患者為避免外界之奇樣態度、眼光,常常隱藏不孕及就醫事實。久之,不孕夫妻通常會避免在公共場合談論有關的話題,尤其是關係到個人隱私的問題,不孕夫婦會隱藏這個問題不答(Menning,1982)

2、不孕夫妻對於自己的性功能也開始出現懷疑的態度。

3、對於性關係,大部分的不孕夫妻認為只是一種義務,而沒有愉悅的感覺。

4、在自我心像方面亦會有改變,由於不孕,使得不孕夫妻會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有問題,有些婦女將自己歸為不完整的女人。

5、不孕,讓女性失去魅力,讓男性喪失了尊嚴。(劉春年等,民80;李淑杏等,民87;Freeman,1985)

6、不孕,讓夫妻有罪惡感,尤其是妻子有更強烈的自我責難傾向(李淑杏等,民87)。有些夫妻甚至懷疑是否過去做了哪些事,而引起不孕。(劉春年、郭碧照、李茂盛,民80)

7、不孕夫妻在人際關係所遭遇的障礙首推妻子與公婆的關係,其次是夫妻關係、與父母關係以及朋友間的社交關係。

 

柒、不孕夫婦的憂傷過程及反應

 

Menning及Clapp經過多年諮商經驗的結論,認為不孕夫妻會出現否定、隔離、生氣、罪惡感、磋商、憂鬱及接受等過程(引自郭碧照、王郁銘,民82)。郭碧照等人(民87)發現不孕夫婦的憂傷反應得分在排序上,夫妻皆以磋商及接受為先,顯示夫妻兩人對於不孕的治療抱以很高的期望。而在生氣及憂鬱量尺上則妻子的得分高於丈夫,且憂傷量表得分之總平均妻子亦高於丈夫,由此可見不孕夫妻其妻子有較高的憂傷反應。

內疚→沮喪→悲痛→接受→解決(引自Moach,1993)

Menning(1977)根據他的研究提出不孕者的傷痛模式:驚訝→否認→孤立→憤怒→綜合以上學者見解,不孕夫婦對不孕的一般反應一開始,會驚訝並加以否認,總認為不孕這種是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接下來由於心理的壓力,會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以致於將自己與社會隔離,將自己孤立,漸漸地憤怒之心油然而生,容易將不孕的原因遷怒她人或事物。而後,內疚及罪惡感隨即而來,對家族產生愧疚,認為自己的不孕是一種罪惡。隨著治療的失敗,逐漸由期待變成了沮喪或憂鬱的心情,而傷痛的情緒常駐心頭,揮之不去,隨著時間的久遠,不孕夫妻不得不承認無法生育的事事,轉而尋求其他方法以擁有子女(如認養),但也有些幸運的夫妻,喜獲兒女,解脫了不孕的陰霾。

當不孕夫妻獨自走在自己的生活圈時,是走不出憂傷的象牙塔,只會更憂傷及更無助罷了。所以如果社會支持系統能發揮功效,便能幫助不孕夫婦早日走出憂傷的象牙塔。

 

捌、建議

 

 (一)政府機構

政府應該扮演積極、主動、整合的角色、讓支持系統網絡動起來,透過嚴密的通報系統,整合所有的資源,以最有效率的流程,滿足不孕夫妻的需求。包括戶政單位及健保單位,其中健保單位應考量不孕症夫婦在經濟上的重大負擔,應適宜地給付不孕症的檢查及治療的費用,以減輕其經濟負擔。

(二)醫療機構

結合社工及醫療所的協助,讓不孕者在最無助的情形下得到做妥善的引導與照顧。

(三)親屬朋友

不孕症是無法開口的憂傷,其痛苦比一般失去親人或遭到意外更難開口尋求協助。此時,親朋好友的心理支持是最好的良藥,讓不孕症者能開口說出自己的憂傷。

(四)不孕夫婦的自我覺察

不孕夫妻如能自我覺察,主動尋求協助,則憂傷歷程將縮短許多,例如:參加不孕夫婦的成長團體。另外,信念一轉或許你能感受到人生除了養育子女的任務之外,還有許多的任務要完成。

(五)不孕的心理諮商有助於提升懷孕率

林旖旎醫師表示,不孕心理諮商是以病患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為主,以協助不孕症醫療為輔,從臨床實驗也可證明心理諮商對不孕症者患者的幫助;在不孕醫療的過程中,病患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狀態,及病患參與的個別心理諮商、團體諮商及支持性團體,都有助於懷孕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刁曉華(1994):愛慾。台北:時報文化。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2000):家庭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

井敏珠(1991):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之關係。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行(1999):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收錄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琳華(1997):曾有不孕症婦女孕期的生活經驗。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慶淑(1995):中國傳統習俗中的性別歧視。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叢桂、鄭洵華(1987):壓力事件、壓力知覺、因應策略與身心適應間關係的探討。東吳政治與社會學報,11,73-95。

田聖方、余玉眉(1992)。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朱偉雄譯(1994):扣緊時機的節奏。台北:天化文化。

朱翠燕(1995):男性不孕患者的生活經驗。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

伊慶春(1991):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發現。國科會研究會刊:人文及社會科學。(台灣),1 卷2 期,151-173

江孟蓉譯(1998):男人女人2 分天下。台北:生命潛能文化公司。

何春蕤(1999):豪爽女人。台北:皇冠文化公司。

余嬪(1999):婦女與休閒文化。收錄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台北:心理出版社。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 頁1-26。

利翠珊(1999):婚姻親密情感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 頁29-51。

吳英璋(1986):成功的面對生活壓力—生活變動的應變模式。張老師月刊,17(5),38-40。

吳就君譯(1983):家庭如何塑造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吳嘉苓(1999):生殖科技挑戰母職意涵-以台灣不孕醫療發展為例。跨世紀的台灣社會與社會學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