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右派哲學對英國教育政策的影響

 

顏妙芳

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壹、前言

 

政治哲學是國家治理理念及模式的基礎,而公共政策又是國家治理理念的實踐(詹中原,2004)。不同的政治哲學,其政策的取向自然有所不同。在1980年代,英國柴契爾夫人,所倡導的新右派政府的改革理念,其融合了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兩種對立角度的概念,在諸多政策的實施,令人印象深刻。本文旨在探討新右派哲學的內涵,與其對英國教育政策制定的影響,並分析新右派哲學於教育政策隱含的意涵。

 

貳、新右派哲學的內涵

 

1970年代全球景氣低迷,然而政府對於經濟的干預或補貼措施,不但無法有效改善經濟情況,反而使得公共部門因受到保護而缺乏競爭力,國家財政日益惡化,人們開始對於過去所謂的「大政府、小市場」的信念產生質疑,因而主張「小政府、大市場」,宣揚自由經濟市場理念的新自由主義逐漸受到重視。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認為政府過度干預經濟活動,甚至壟斷公共及社會服務,將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提倡自由企業、競爭、私有財產及小政府理念,國家或政府應避免干預自由市場的正常及有效運作(蓋浙生,2004;戴曉霞,2001)。

1980年代由於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興起,使得一些市場原則,例如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競爭(competition)經由市場化,受到公立學校的重視,教育市場化運動也在各國曼延(蓋浙生,2004)。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對於國家干預主義和福利國家進行強烈的批判,如Hayek反對政府干預經濟與國家福利,因為這將扭曲和抑制市場的自由與效率。他認為市場是傳遞和整理訊息以及合理配置資源的有效機制,比任何人所精心設計出來的機制都還有效。因此,Hayek 極力倡導經濟自由主義,反對公有制和中央集權的計畫經濟。但他也強調,這種經濟自由主義並不是放任自由主義,政府必須採取積極的行動,以維護有利於競爭的環境。而國家的角色,應限制在維持財產權及提供市場運作所必須的合法程序(巫有鎰,2003;戴曉霞,2001)。

1979年英國保守黨柴契爾夫人當選首相後,基於小政府理念,減少國家干預,強調個人競爭,讓Adam Smith的那隻看不見的手,開啟新右派市場化經濟的新紀元(王慧勤,2005)。在1980年代末英國的教育改革,可以說是保守黨政府政治主張的具體轉化與實踐。當時主流的保守黨政治意識型態,學者或稱為新右派,或稱為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黃嘉雄,1998)。新右派為一種具有影響性及政治性之「意識型態」,其包含了兩個對立的角度,支持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場力量的新自由主義,以及基於傳統社會、宗教和道德價值,要求社會秩序和權威的新保守主義。由此可知,新右派的概念相當複雜,其中的要素是包含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彼此互相矛盾的概念,如教育市場化和選擇權、教育券、私有化,是新自由主義主張的概念,而績效責任、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等措施,則受到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與中產階級企業經營理念所影響。而新右派的共同議題,包括了減低通貨膨脹、降低稅賦、民營化、公領域市場化和組織再造。其核心價值則是增強市場力量,與選擇的提供(詹中原,2004;巫有鎰,2003)。

新右派的立場,是維護傳統價值,主張國家的目的是維持市場機制的順利運作,並積極發揮政府管理權力的角色,以提供個人選擇、市場化與國家發展的基礎。新右派的內涵,重視市場化的自由競爭機制,運用市場化與私有化的模式來發展課程,具有社會逹爾文的思想的影子;新右派也重視國家積極的角色,制定國定課程,並以國定測驗來維持高標準與高品質的教育內涵,新右派重視對過去西方優質傳統文化的維護,企圖恢復過去以基督教文化為主的單一傳統而攻擊多元文化課程觀,積極維護傳統文化價值,綜合上述則構成了新右派的內涵與意識型態(王恭志,2004)。

 

參、新右派政治哲學與英國教育政策

 

結合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政策的新右派政府,主張一方面進行教育市場化以提昇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強國家對教育管控的積極角色,制定國定課程與國定經驗,企圖維護西方傳統價值與教育品質(王恭志,2004)。

在柴契爾夫人執政之後,採行的教育政策。包含新自由主義的概念,分別是選擇的自由、市場的力量、競爭能提昇品質等。其認為市場具有下列幾項觀點(Ball, 1990):

1.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市場,能極大化地建立企業,且更能應付快速社會和科技變遷及不確定性,以確保文明與進步。

2.    市場的運作並不會有道德優先性或正義,它本身是一個中立-自然的秩序。

3.    不均等是公平的,因市場不受任何原則束縛,其效果是沒有意識(unintentional)也沒有任何刻意的偏見-因而沒有種族主義及性別意識的問題。

4.    不均等是無法避免的並且必須接受它-而且是必要的。

5.    市場提供最大的自由。真正的選擇自由是沒有強迫,也沒有人際之間的限制,既使在剝削勞力和飢餓之間,仍具有選擇的自由。

6.    市場競爭是植基於經濟個人主義。所有的服務完全皆由私人提供,可以產生效率以及為個別消費者提供選擇。

7.    國家僅需維持私有財產權利、市場法律規則與國防。

8.    自由能確保知識的創造和傳播。市場上的選擇可鼓勵去追求新的觀念和方法。

9.    市場關係和私有化的擴張是自由的擴張。因此,褔利國家和工會權利需要加以批判。

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的中心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教育市場,家長可以將孩子送到他們理想中的學校就讀。而學校則有財政的誘因以吸引學生就讀。而擁有多數學生的學校則可獲得較多的財政資源,學校必須在這樣的市場下與其他學校競爭,競爭力不足的學校,則會面臨關閉的命運 (巫有鎰,2003) 。教育市場化主要是以消費者為中心,自由與效率是兩個主要訴求,擴大消費者選擇與形成競爭市場機制為主要手段。對於家長而言,在教育市場上審慎評估學校所提供的服務,並選擇最好、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服務 (王瑞賢,2001) 。

而英國一方面讓教育走向市場化競爭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於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中,增加政府對於教育事務的管轄,而制定了國定課程與國定測驗。英國這種市場化機制下強調評鑑機制及全國性標準,呈現了弔詭的發展,一方面以價格自由化來解決財政問題,一方面又增加國家對教育的管制,迫使教育機構必須迎合各種評鑑標準(陳伯璋,2004)。這正是新右派存在著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的矛盾,新自由主義強調學校的多樣化、私有化、自由選擇、市場經濟、小政府理念、學校自主管理,但新保守主義則是主張核心價值、基本能力、社會紀律、強力政府。柴契爾的策略,則是同時兼顧這兩種改革思潮,巧妙地結合兩種原本互相矛盾的政經路線,「自由經濟」和「強力國家」的概念(黃嘉雄,1998)。

將這兩種原本相互矛盾的政經路線,在民主社會中串連起來,就像英國的教育改革法(ERA)透過宣傳,讓這種增加地方控制與競爭的政治意識型態,變為一種常識(common sense),並且相當成功地掌握民眾情感,吸引多數人民的長期支持。美國學者Apple認為這樣的政策,係以民主政府與資本主義經濟長久以來的緊密關係為立足點,從此出發,藉著減少政府干預、開放充分機會、尊重個人(家長)的選擇、促進公平競爭、積蓄私人資產等形式手段,完成國家主義的實質目的。亦即施政的最終目標,在於合乎民主、自由、平等的程序,來發達國家資本,壯大國力,奠定睥睨世界的強權或霸業。因此表面看是交付市場機制,打破壟斷,追求卓越,但背地裡卻是進行集權統治,建構新的寡頭獨占(張建成,1998)。此種情形,如同Ball(1994)指出在管理和市場兩者間,不採用直接的控制方式,而是採用一個新的公共管理的派典(paradigm),採取一種遠程操控(steering at a distance)的形式,來取代強制性與規定性的控制。

學者Whitty在檢視多方國家的研究文獻,對於這種市場自由化進行全面的深入的評析,發現自由化的市場與教育選擇權的提倡者,假設自由競爭可帶來學校效能,使弱勢學生獲得更多教育機會,其實可能是種錯誤的期望,從整個政策格局和脈絡看,並未能深入挑戰社會與文化不平等現象,市場化政策的執行,反而可能造成階級再製的現象(Ball, 1994;高薰芳、張嘉育譯,2001)。而其中對於教育市場化的結果,中產階級是最受惠的一群,因為他們熟悉教育市場化機制的運作,也充分享有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資本。在教育市場化方案中,較富裕的家長可培養子女的能力與氣質,並且提供潛在的文化資產。而在家長教育選擇權方面,Gewirtz等人(1995)根據其實證研究結果,依選擇能力將家長區分三類,第一類為具有權力或技巧的(privileged/skilled)家長,其具有強烈的選擇意願,通常他們的社經地位與文化水平較高,善於收集學校資訊。第二類為技巧稍差的(semi-skilled)的家長,他們雖然有選擇的動機與傾向,但選擇的技巧較差。第三類為毫無章法的(disconnected)家長,這類家長通常屬於中下階層或不利族群,本身較不具有選擇的能力或技巧(引自周淑卿,2001)。因此,在家長在做選擇時,其本身的社經地位或社會資本,也是影響選擇結果的因素,誠如Coleman(1997)所云家長的社會資本對於孩童的發展是有助益的。是以高社經地位的家長較有能力,去為其子女選擇適合的學校。而這樣透過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資本的連結,提供了教育市場化與中產階級的一個簡便途徑,不斷地重複階級再製的效應 (高薰芳、張嘉育譯,2001)。

這樣的市場經濟競爭的法則,拆解了福利國家的主張,壓制了社會公平的訴求,撒銷了勞動階層、弱勢民族以及婦女同胞爭取多年的權益。學校從此成為資本主義的市場,整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規範了學校教育目標與過程,政府主導的課程標準與資格考試,決定了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與銷售價格 (張建成,1998)。而最重要的是市場並不是一個中立-自然的秩序,它是由社會性和政治性所構成的。在學校間市場的影響在於創造競爭,但是經由市場的政治控制,嚴厲地限制其創造的可能性。因為教育市場的建立,其實是一種政治決定。而且教育市場的操作與影響,只對某些階級團體有利,卻是不利於其他族群並且造成損害(Ball, 1994)。因此,與其只看新自由主義者所倡導的表面價值,我們必須深思的是其背後隱含的意涵。

 

肆、結語

 

教育與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政治因素也是教育政策制定的關鍵因素。政黨的政治哲學,形成政策綱領,而政策綱領指導政策路線,此乃實行政黨政治國家之定律(詹中原,2004)。在英國保守黨的柴契爾執政時,採行新右派的改革路線,在教育政策中引進了市場機制,在教育改革中,提倡市場或商業形式,並視市場化策略為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

然而這些教育改革措施,舉凡教育市場化、教育選擇權、國定課程、國定測驗等,大部分已成為當前引發爭議的教改議題。但在執政者的大力宣傳下,這些看似矛盾、不可行的教改策略,也會逐漸為大眾所接受,而成為一種常識。是以在我們接受這些政策的同時,更應該仔細思考在政策施行時其背後可能產生的影響。因為政策的形成、宣佈、到實施的過程,並不是依循線性模式運行,事實上許多教育政策並非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政治層面的問題,民意、利益團體、政黨等因素交錯影響的結果。是以教育政策不只是理性行政決策的單純結果,更是不同利益和政治權力競爭的過程和產物,加上政策文本的形成、公布到實施的各個階段,其意義和解讀,都有可能產生扭曲與誤解的現象。

誠如上述,當我們將市場化策略的教育政策,視為解決教育問題的萬靈丹時,相信市場競爭能提升教育品質,相信選擇機制能促使學校效能提升,我們已慢慢處於市場牢不可破的機制的危險中。在這樣的情形下,學生所受到潛在課程的影響,本應由學校所教的道德觀念,已經越來越趨向企業文化的複雜價值(Ball,1994),而喪失了教育原有的功能與價值。

 

參考文獻

 

王瑞賢(2001)。To be or to have-自由經濟下台灣教育重建論述。教育研究資訊9(5),頁1-16。

王恭志(2004)。新右派課程政策主張的評析與啟示。教育研究資訊12(5),頁33-56。

王慧勤(2005)。政治上的意識形態與教育改革的關係:以二戰後的英國為例。研習資訊22(1),頁78-87。

巫有鎰(2003)。新右教改潮流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衝擊。屏東師院學報,18,頁437-458。

黃嘉雄(1998)。析評英國學校自主管理政策。國教學報,10,頁135-163。

高薰芳、張嘉育譯(2001)。Michael W. Apple撰。課程、教學與教育改革的政治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4(1),頁115-128。

周淑卿(2001)。市場自由與國家介入─論全國課程架構的建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頁57-74。

張建成(1998)。教育政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台北:師苑。

陳伯璋(2004)。學術資本主義下台灣教育學門學術評鑑制度的省思。2005年5月2日,取自www.hss.nthu.edu.tw/~apcs/pages/act/2004-9-25-14.doc

詹中原(2000年10月31日)。執政權的基石-政黨的政治哲學與政策路線。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89/R/CL-R-089-008.htm

詹中原(2004)。公共政策新右派哲學研究途徑趨勢。考銓季刊,37,頁95-111。

蓋浙生(2004)。臺灣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導向之檢視。教育研究集刊50(2),頁29-51。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胳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頁29-51。

Ball, Stephen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Ball, Stephen J. (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97).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capital. In L.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623-625).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