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Coleman之社會資本理論

 

林枝旺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近廿年來以「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所進行的相關研究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蓬勃發展,不僅在一般雜誌和政策期刊經常出現「社會資本」這一名詞,同時也引起美國教育研究者與政策制定者的注意(Castle2002 ; Dika & Singh2002)。例如 : 世界銀行(World Bank)注意到社會資本的應用價值,於一九九六年十月在其社會發展部成立「社會資本前導組」(Social Capital InitiativeSCI)以負責發展整合應用社會資本概念(引自王中天 , 2003) 。另外,美國「教育研究與創發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2000年舉辦國際座談會,即以探究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在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為主題(OCED2001)。來自不同領域的許多學者分別運用此一概念來研究不同的議題,社會資本儼然已成為社會科學各個研究領域之顯學。

本文擬分五大段落來說明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理論,首先在緣起部分介紹社會資本名辭之由來;第二段以社會學、經濟學為出發點,探討社會資本理論之淵源;第三段介紹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之形成歷程;第四段介紹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的性質;最後一段為結語,闡述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在教育上的貢獻。

社會資本雖然是一個熱門的新概念,但它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社會資本一詞最早出現在20年代研究社區的文獻中。Hanifan(1920)使用社會資本來代表個人或家庭在日常互動中所體現的資產,如善意(good will)、同胞感 ( fellow ship )、同情心 ( sympathy )等。

至於,現今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許多教育社會學者一致認為其主要論述源自於法國的布爾德奧(Pierre Bourdieu)與美國的科爾曼(James Coleman)

(Field , 2003 ; Horvat , Weininger & Lareau , 2003 ; Lin , 2001) ; 可是由於地理上及語言上的限制,布爾德奧在1980年發表的文章(Provisional Notes)所論述的社會資本概念並未受到當時美國學界的注意。直到1988年柯爾曼發表「社會資本創造人力資本」(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一文,強調社會資本可以獲得人力資本,並確認社會資本作為資源的效益以及產生社會資本的機制,才使得社會資本成為教育研究中的焦點議題。

 

貳、社會資本理論的學術淵源

 

如同許多社會科學,近代社會資本概念的興起乃是受到諸多不同學科之間彼此激盪而成,本文謹就社會資本與社會學以及經濟學之淵源探究之。

 

一、社會資本與社會學的淵源

古典社會學基於對社會本質的不同假設 ( assumption ) 而有兩大學派,一是

以涂爾幹 ( Emile Durkheim ) 為代表的整體學派 ( holistic school ) ; 另一則是以韋伯 ( Max Weber )為代表的個體學派 ( individualistic school ) 。整體學派認為吾人應把社會視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加以研究,而非僅是其成員的總和。持這種觀點者傾向先研究整體社會,而將個體成員的行動視為遷就社會的依變項。由此而衍生出來的「價值內射」 ( value introjection )概念,最足以與社會資本概念接軌。因為他強調團體內諸多價值與道德規範等儀式 ( rituals ) 就是扮演社會或經濟交換的保證者 ( guarantor )。人們對於他人回報自己付出的期望 ( expectation of repayment from the other ) 並不植基於對某一特定對象的認識,而是因生活在一共同社會結構內的成員彼此內心對規範 ( 如回報 ) 的遵循或畏懼。

另外,社會學中的個體學派專注於研究個人的社會行動 ( individuals social

actions ) 。韋伯認為我們可以從個體所擁有的價值觀中去推演人類的行為 ( Weber , 1978 )。他認為社會學是注重個體的研究,並且必然要走向個體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的個人主義」 (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 與古典經濟學的論調是一致的。兩者匯流使得利益極大化 ( utility maximization ) 的假設與市場機制也進入了社會學領域。

首先,社會交換理論 (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自五十年代以來開始挑戰傳統

社會學對社會秩序 ( social order ) 的解釋。包括 Homans (1958)Blau (1964)以至於Coleman (1990a) 的理性選擇社會學 ( rational choice sociaology )。都以經濟理性為分析主軸的資源交易 ( resource transaction ) 視為社會交易的重點。

其次,經濟社會學內有關「集體行動的問題」(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 ) 的文獻也對社會資本概念有相當的啟發。Mancur Olson 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 (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一書中提到「除非一個團體中的成員數量很少,或者內部有強制力和特殊的制度設計,否則理性追求私利的個人,是不會去達成其共同或團體的利益」( Olson , 1965 )Olson 的理論點出了人類社會合作的困難與脆弱性,其他學者包括 Axelrod (1984) 在其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書中探討追求私利的個人,在沒有中央權威的介入下,會如何發展出合作的行為。Elinor Ostrom(1990 )則研究人們會在何種情況下,如何自發地去維護共有的自然資源,而不是為了滿足私利過度地消耗資源。

另一個與合作文獻密切相關的領域是對於信任( trust )的研究。如果我們把信任這個主題放在集體行動或社會交換的領域中,就不難發現它是一個正面的資產。它被視為合作的潤滑劑 ( lubricant of cooperation )、或情緒的基礎 ( Dasgupta, 1988 )

70年代還有一派理論發展也對社會資本有所啟發,它是所謂的「社會網絡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或稱為「結構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 )。其目的在於經由對社會行動者彼此互動的研究,以及觀察互動模式如何形成自主的結構,以期將個體與總體社會現象接軌,同時也提供一個動態的研究途徑( Wasserman Galaskiewicz , 1994)。簡言之,這派理論將行動者 ( actors ) 視為積極運用其在網路所處的位置 ( network position ) 以增進自己私利的企業家 (work entrepreneurs ),而不是被動的參與者( Lin , 2001Granovetter, 1982)

 

二、社會資本與經濟學的淵源

資本這個概念最初是指涉作為出借支用的金錢 ( money put to use as a loan )。它的意義在十八世紀逐漸變得模糊,主因在當時的經濟學家把資本的概念,延伸至財物貨源以外任何可以用來產生未來價值的資源 ( any resources that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future values) (Albrow, 1999 ) 例如馬克斯( Karl Marx) 視資本為商品生產和交換過程中所產生的剩餘價值 ( surplus value ) ,從資本家的角度來看,資本也是一種對生產商品的投資,其目的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利潤 ( Lin, 2001 )

資本理論在六十年代進入了嶄新的階段。經濟學者 Theodore Schultz 以及 Gary S. Becker提出人力資本理論 ( human capital theory) ,其目的是在破除古典資本理論視勞力為常數的假設,而將勞工視為可以自行投資的企業家,藉由增進自身專業知識及技術,勞工可以增加與資本家議價的籌碼,同時人力資源的提升也會帶動經濟的發展 ( Becker , 1964 )。從此社會科學家就將人力資本視為可在勞動市場上增進價值的個人特質 (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value in labor markets ) ( Baron & Hannan , 1994 )。影響所及,諸多不同型態的「資本」相繼問世,例如文化資本 ( cultural capital )、語言資本 ( languistic capital )、制度資本 ( institutional capital )、消費資本 ( consumption capital ) 以及本文所探討的社會資本等。基本上,這些「新」型態的資本目前都仍有相當程度的理論模糊以及其他的問題存在,包括部分概念的重疊,但是其共同特點在於抓住了資本是著眼於市場投資以期獲得利潤的核心概念,只是這些新型態的資本有其各自的市場界定及對利潤的不同解釋。

 

參、Coleman 「社會資本」理論形成歷程

   

Coleman在求學期間深受其師 Robert K. Merton 的影響,認為社會學即是以社會系統為分析單位 ( Coleman , 1996a ),所以在其所著「青少年社會:青少年的社會生活及其對教育的影響」(The adolescent society :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 1961 )一書中,Coleman將青少年社群視為一個團體,一個地位系統,並探就此系統對於其內部成員的獎賞與制裁作用,以及影響此系統地位的資源與因素,Coleman分析當時的中學是社會中的少數獨立性社會系統,多數的青少年生活在此系統中而無法離開;這代表著規範 ( norms )、地位系統、衝突與分裂的產生;亦即社群的功能與作用,乃是由內部所產生,且對於系統中的成員其行為的型塑具有高度的影響力。Coleman持續在「青少年社會」中的主要研究議題:社會系統與規範概念,於1966年發表「教育機會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一書,此即為著名的「柯爾曼報告書」 ( Coleman Report )。此書聚焦於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規範。

Coleman ( 1996a ) 自述1979年是他另一個關於學校研究主題的開始,當時,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 National Center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 簡稱NCES )徵求運用即將完成之High School and Beyond ( 簡稱NS & B ) 資料庫的研究計劃。Coleman和另外兩位研究助理運用此項資料,撰寫兩本探究規範以及學校如同社會系統兩項問題的著作:「中學成就:公立、天主教和私立學校的比較」 ( High school achievementpublic , catholic , and private schools compared , 1982 ) 與「公、私立中學:社區的影響」(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the communibities impact , 1987 )。發現對於相同背景的學生來說,私立學校的學生其學業成就高於公立學校學生 ( Coleman , Hoffer & Kilgore , 1982Coleman & Hoffer , 1987)

Coleman ( 1987b, 1996b ) 運用第二波的HS & B的資料,確認八零年代的結論,且更進一步尋求解釋,為什麼具有宗教色彩的私立學校學生表現突出的原因?希冀發現在何種情境下,學校能創造有助於學生學業成就與學校成功的有利規範。Coleman主要的解釋認為重點在於學校所在的社區類型,以及社區所能提供有助於學生學業成就和順利畢業的資源------社會資本。他認為天主教學校的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有穩固的社會連繫,形成代間結構相當一致的功能性社區 ( functional community ) ,此種一致性有助於規範的創造與制裁,而連繫個體間的社會關係即是導引媒介,並藉此獲得額外有利於監控孩子與學校的資源,以及有助於孩子社會化的規範,這就是「社會資本」( Coleman1996bColeman Hoffer1987 )

Coleman 雖曾多次檢視規範的概念,但對規範概念提出正式的闡釋始於其所著的「社會理論的基礎」(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 Coleman1990a )一書中,該書呈現Coleman的整個社會學系統架構,社會資本的理論與整體架構相互連貫,其內涵與要義於此書中有更臻完備的說明。

Coleman ( 1989 ) 認為其以 Homans Blau所提出的理性選擇 ( rational choice ) 和交換 ( exchange ) 作為建立社會學的起點。Coleman ( 1988b , 1990a ) 指出在描述和解釋社會行動時,社會學家與經濟學家各有不同的主張與觀點。社會學家認為行動者是社會化的,其行動受社會規範、規則、義務所支配,把行動放在社會脈絡下來描述,所以能夠解釋行動如何受到社會脈絡的引導、限制與改變。經濟學家則認為行動者完全是出於自利的 ( self-interest ) ,想要獨立完成其自主的目標,行動的依據是如何獲得最大利益。兩派說法各有缺陷,社會學家的缺陷,是行動者完全受限於環境,缺乏目的或方向的內在動機,行動於是便成全然是環境的產物;經濟學家的缺陷,是漠視個人行為的確受社會脈絡的型塑、引導,而且忽略規範、人際信託、社會網絡與社會組織等,對整個社會與經濟都有重要的作用。Coleman於是致力於發展包含兩派論點的社會學理論,即是引入經濟學家對於理性的行動原則來分析社會系統,然後再加上社會脈絡的說明,亦即將經濟系統與社會結構組合起來。社會資本 ( social capital ) 正是將社會結構引入理性行動典範的方法,並可做為個體與社會系統的中介連結。Coleman界定社會資本是一組有助於行動的關係連結,可視為個人的關係網絡,將社會資本視為網絡的概念,正符合Coleman意圖發展社會系統特性,而非個人因素的概念,因為關係交換的社會資本,有助於透過期待、以及建立和強化規範來達成信任 ( Coleman 1990aSchneider , 2000 )

 

肆、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的性質

  

Coleman ( 1988b, 1990a ) 從功能 ( function ) 的面向定義社會資本,認為社會資本是內生於行動者之間的關係結構中 ( social capital inheres in the structure of relations between actors ),它並不是隸屬於行動者本身,也不包含在生產過程內,意即對於行動者而言,可作為資源的任何社會關係均構成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資本是指涉許多不同的實體 ( entities ),但都具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是這些實體都是由社會結構的某些面向所構成,二是這些實體都能協助該社會結構內的行動者達成某些特定的行動。因此Coleman歸納社會資本可能出現的形式如下:

1、是義務、期待,與信賴的結構(obligation, expectation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structure)。此種型式的社會資本有賴於對社會環境的信任程度,及義務所包含的實際範圍,兩者將因社會結構而異

2、是一種資訊管道(information channels)。資訊是提供個體行動的重要準則,但是獲得資訊卻需要很大的代價,因此行動者常藉由其他目的所維持的社會關係來取得資訊。

3、是規範與有效制裁(norms and effective sanctions)。有力的社會規範將使個人放棄自我利益而依循社會整體利益行動,因此將成為強有力的一種社會資本。不論依靠內在或外在制裁,此種規範對於克服集體行動的困難具有重要性。

4、是一種權威關係(authority relations)。所謂的「權威」是指擁有控制他

人行動的權力 ( right ) 。也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人們願意賦予領導者權威,以產生解決共同問題的社會資本。

5、是多功能的社會組織(appropriable social organizations)。意指源於某一目的而成立的組織,可挪用為因其他目的而繼續存在的社會資本;對於封閉性和多功能的社會組織所能提供的社會資本,此多樣關係的特質能使資源由其中之一的關係挪用於其他情境。

6、是有宗旨的組織 ( intentional organizations ) 。社會資本通常是其他行動產生的副產品,然而,有些型式的社會資本是行動者有意投入後的直接結果。組織副產品的社會資本包含兩種型式:一為前述的多功能組織;另一種則是因為有目的的組織所產生的公共財,不僅創建者獲益,其他的行動者也分享了此一社會資本。

 

伍、結語

   

許多學者 ( Field, 2003OECD, 2001Ostrom & Ahn, 2003 ) 論及Coleman在社會資本論上的貢獻時,都提及其確認社會資本的發揮可補人力資本之不足,此論點為其所獨創。Coleman ( 1987b ) 在其《公私立學校》研究中,談到不同於結構性缺陷的家庭,功能性缺陷( functional deficiency )家庭------意指源於親子關係疏離,而使得孩子無法從雙親之人力資本中獲益的家庭,過去關注處於這種家庭的孩童,用的方法是試圖解決其人力資本的不足,然而現今發現亦需投注心力於增加此種家庭的社會資本,才能使此種家庭的人力資本發揮作用。

Coleman ( 1988a, 1988b, 1990a ) 說明社會資本之存在不僅為可用之資源,同時,亦可作為媒介,進而聯繫起兩代間的人力資本傳遞。隨著社會變遷,對於下一代的潛在投資亦隨之改變。雖然經濟發展增加經濟資本的投入,但此同時亦使得投入的社會資本減少;然而人力資本的生產狀態是近似於加乘的運作狀態,亦即經濟和社會資本並無法互相取代替換,兩者均為人力資本的必要條件,因此,教育機會及有助於善用這些機會的動機與興趣,缺一不可 ( Coleman, 1988a,1991, 1994a ) 。例如:單親家庭對子女學業成就與輟學率有負面的影響,這方面的研究顯示,有凝聚力及歸屬感的家庭與社區,創造了寶貴的社會資本,有助於子女人力資本的開發(Coleman,1987a)

綜言之,Coleman論及社會資本創造人力資本時,不僅意味著由此獲致上一代的學識內涵,同時也說明由此傳遞與建立之態度、努力及支持學習的規範,將有助於學業成就,進而獲取人力資本。Coleman ( 1994b ) 認為「社會資本」才是子女學業成功的重要家庭資源,只有在子女與父母之間保持密切的社會關係時,父母擁有的物資及人力資本方可以為子女所採用。

Coleman(1988b,1990a)在其相關著作中,亦關切近年來社會資本隨社會結構之轉變日漸式微的窘況,因社會資本關連上一代的人力資本能否傳遞至下一代,進而影響未來的學業成就與社會表現。因此,Coleman提出影響之結構包括緊密的社會網絡 ( closure of social networks ) ,此不僅有利於有效規範的存在,亦能增加對社會結構的信任度,促使義務與期待擴增。否則有效制裁僅能透過義務所有者,而無法結合信譽、及團體制裁的力量。Coleman並提出代間緊密 ( intergenerational closure ) ,代表雙親與孩子的家庭關係,由此能幫助家長獲得教養孩子的社會資本。其次,除了依據職位建立的正式組織,其社會資本受個人流動而非結構本身影響外,其他型式的社會資本都有賴於結構的穩定性 ( stability ) ,因社會組織或關係的崩潰將對社會資本產生損害。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王中天 ( 2003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 (5),139-163 。

 

二、英文部份

Albrow , M . (1999). SociologyThe Basic . LondonRoutledge .

Axelrod , R . (1984).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 New YorkBasic Books.

Baron , J. N ., & Hannan, M . T.1994. The Impact of Economics 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2,1111-1146.

Becker ,G . S.1964.Human Capital.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lau , P . M.,1964.Exchange and power un Social Life . New YorkWiley.

Castle, E. N. (2002).Social capital: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 Rural Sociology, 67(3), 331-349.

Coleman, J. S. et al.1988.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reprint edition. New Hampshire : Ayer Company.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NY: Free Press of Glencoe.

Coleman, J. S. (1987a). Norms as social capital. In G. Randnitzky & P.Bernholz(Eds.), Economic Imperalism(pp.133-155). NY: Paragon Press.

Coleman, J. S. (1987b). Social capit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 Momentum, 4, 6-8.

Coleman, J. S. (1988a). Socail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private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3942).

Coleman, J. S. (1988b).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Supplement to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leman, J. S. (1989).Rational ac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emergence of norms, In C. Calhoun, M. W. Myers & W. R. Scott(Eds.), Structure of power and constraint: Papers in honor of Peter M. Blau.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90a).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1991.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Policy perspectives ser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4028).

Coleman, J. S. (1994a). Soc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investment in youth, In A. C. Peterson & J. T. Mortimer (Eds.), Youth unempolyment and society (pp. 34-5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96a). A vision for sociology, In J. ClarkEd., James S. Coleman (pp. 343-349). London: Falmer Press.

Coleman, J. S. (1996b). Reflections on schools and adolescents, In J. ClarkEd., James S. Coleman (pp. 17-22). London: Falmer Press.

Coleman, J. S ., & Hoffer, T.(1987).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The impact of communities. NY: Basic Books.

Coleman, J. S., Hoffer, T. ,& Kilgore, S. B. (1982). High school achievement: Public, catholic, and private schools compared. NY: Basic Books.

Coleman, J. S.1994b.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Capital. In Husen, T. and Postlethwaite,T. N.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nd ed., p2272-2274. OxfordPergamon Press.

Dasgupta ,P .1988.Trust as a Commodity. In Deigo Gambetta ,ed., TrustMakim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

Dijkstra, A., & Peschar J. L.(2003).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 Theore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in attainment research. In C. A. Torres & A. Antikainen(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Dika, S. L., & Singh, K.(2002). Applic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 critical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2(1), 31-60.

Durkheim ,E.1982.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Free Press.

Field, J. (2003). Social capital. NY: Routledge.

Granovetter ,M . (1982) . The Stre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in P. Marsden & N. Lin, eds.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 SAGE Publications.

Hanifan ,Lyda.1920.The Community Center . BostonSilver ,Burdette ,and Co.

Homans ,G .1958. Human Behavior as Exchange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6,597-606.

Horvat, E. M., Weininger, E. B., & Lareau, A. (2003). From social ties to social capital: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hools and parent network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0(2), 319-350.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ECD2001.The Well-being of nations: The rol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Paris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lson ,M .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strom ,E .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24-43.

Schneider, B. (2000). Social systems and norms: A Coleman approach, In M. T. HallinanEd.,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365-385). NY: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Wasserman ,S., & Galaskiewicz, Joseph.eds.)(1994.Advance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Sage Publications , Inc.

Weber , M.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