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影音即時通訊工具對家庭網絡之影響

 

張松露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家庭結構因為時間的進行,而有不同的轉變,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姊妹,各自成家立業後搬離原生家庭,由原生家庭衍生分化另外的新家庭。於農牧與交通不便利時期,相似血緣宗親家庭,因為經濟生產需求與遷徙不易,往往形成群居村落,由於空間上的局限,家族成員間相互照應與交往得以持續。但是工業革命後,經濟生產型態轉變,鄉村沒落,都市生活形態崛起,人口開始往都市遷移,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也開始產生了型態與觀念上的變化,如獨居老人家庭、分偶家庭等,原有的家族群聚現象亦逐漸瓦解,家族間家庭的往來漸漸疏遠,隔代後的旁系親屬往往因為分居不同地域,除血緣關係外,不再有生活、情感上的日常交流,即使見面亦感覺生疏,甚至互不相識。

為克服家庭成員的流動與分離,導致家庭關係的維繫不易,人類另一方面嘗試藉由各種通訊方式,尋求與遠端親友保持聯繫的管道,傳統如郵寄、電報與電話等。二十世紀末,拜數位科技進步之賜,更開啟了新一代的通訊革命,行動電話與網際網路逐漸成為通訊主流,隨著網路傳輸技術的進步與網路基礎設施的普及,網際網路上的通訊軟體,亦不斷加強其服務功能,從E-mail、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 IM)到網際電話,各有不同功能與特色,可以滿足不同通訊需求。以傳輸的即時性與溝通介面特性加以討論,E-mail屬非同步通訊工具,介面以文字為主,亦可透過轉碼技術附加如照片、圖檔、影音檔等任何形式的檔案。即時通訊與網路電話均屬即時同步傳輸工具,使用者可即時線上互動,網路電話僅用於聲音傳輸,而即時通訊軟體因各軟體廠商的相互競爭與搶佔市場佔有率,功能與傳輸介面不斷推陳出新,文字溝通時可加入表情符號,能夠線上即時傳輸分享檔案,傳輸介面亦可選擇語音交談方式,甚至突破文字或聲音傳輸介面,提供影音多媒體即時傳輸功能。影音多媒體即時傳輸技術,已經實際應用於如遠距教學、視訊會議等用途,但是因需要昂貴的專屬設備與高速的傳輸頻寬,並無法普及到一般使用者。如今因為使用者端寬頻網路技術與點對點通訊軟體的支援,終於使得一般使用者亦可方便進行點對點影音即時溝通。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小雅目前是國小五年級的小學生,與祖父母、父母親及兩位哥哥同住於嘉義市,因為哥哥的升學就學考量,父母親決定舉家遷到台北。小雅非常不捨經常與小叔回來探視祖父母的四年級堂妹小淳。祖母、小雅與小淳相互約定將以網路即時通訊方式保持彼此間的聯繫。

案例中,小雅本來住在父親的原生家庭,家庭結構為三代同堂的主幹家庭。當小雅搬離嘉義後,將與父母於台北另組新的核心家庭,而住在嘉義的祖父母,則將面對家庭生活週期中兩老相互為伴的老年夫妻家庭。小雅、祖母與小淳希望經由網際網路提供的即時通訊工具克服實體空間上的隔離,延續原有血緣親情上的聯繫。如圖1所示,網路即時通訊工具連結了三個家庭。而祖孫三人這樣的願望,尚面臨電腦與網路使用進入門檻的限制,主要包括資料輸入與電腦軟體操作學習。

 

1:案例中家庭關係圖與網路即時通訊的聯繫

參考圖2,據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2004年針對美國18歲以上成人Internet使用調查,依年齡分佈百分比為18-2978%30-4974%50-6460%65歲以上25% (Rainie, 2005);另圖3,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7月台灣地區個人上網率調查報告顯示56歲以上僅佔14.43%(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調查指出老年人屬於網路上的弱勢族群,而如台灣等使用非拼音語系國家,因為複雜的資料輸入技巧,則往往出現更大落差

如果要將網路應用於家庭關係的維繫,對於家庭成員間因年齡所形成之網路使用數位落差問題,首先必須被克服,否則總會有成員被冷落於網路世界之外。而近來新興的點對點網路即時通訊工具,提供語音與視訊通訊方式,減低了網路使用者資料輸入的困難度,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日常生活面對面說話、表情或肢體語言等方式與遠端使用者溝通;加上此類工具簡單易用的軟體操作介面,只需幾個滑鼠點選,即可呼叫遠端親友進行影音對話。因此網路即時通訊工具有效降低了電腦作為通訊工具的使用門檻,只要適當的指引,任何人都能輕易經由網路與他人產生互動連結。

2:美國18歲以上成人Internet使用調查

 

3:台灣地區個人上網率-依受訪者年齡分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如上所述,網路即時通訊工具除了可以使用語音通訊外,更融合視訊影像即時傳輸功能,將影像電話帶入實際生活應用之中。此為繼電話語音通訊後,另一人類遠端點對點通訊的重大突破。本研究即希望針對網路影音即時通訊工具對於家庭居家空間概念與家庭網絡關係維繫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

 

第三節� 研究目的

影音即時傳輸的溝通模式,與日常生活人與人間交談溝通方式,非常類似,除了對方是在視窗中的影像,並不是實體空間中的實際互動。當此項應用融入實體家庭空間時,家庭空間範疇的定義是否需重新考量?而家庭成員間因為某些原因必須分離時,加入影音即時傳輸元素後,所可能產生的影響為何?本研究試圖經由四項提問來探究其影響:

1.          網路影音即時傳輸是否將重新定義家庭空間的範疇?

2.          網路影音即時傳輸對於分偶家庭的夫妻與親子關係是否有正面影響?

3.          子女是否可經由網路影音即時傳輸,對於分居的父母能有更多情感與生活上的照顧?尤其是老年夫妻家庭或老年獨居家庭。

4.          影音即時傳輸對於家庭網絡是否能有更深廣(直系或旁系)的連結效應?

 

第二章家庭網絡的分離狀態

第一節子女與父母同住狀況調查

未成年子女大部分屬高中以下在學學生,父母為方便照顧,就學考量往往以區域性學校選擇為主,離家比率相對較低,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一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有未滿十八歲子女者,與未滿十八歲子女同住比率達93.73%(表1)。子女成年後,求學或工作需要,開始離家自行生活,甚至結婚另組新家庭,調查顯示父母健在之成年人口中,未與父母同住者佔61.58%。而如表250%未與父母同住者,分別與父親或母親見面之頻率每個月僅一次或一年不超過12次。

依聯合國所訂標準,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之比例超過7%時,則稱為「高齡化社會」,台灣地區於民國八十二年底就已達此標準,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九十一年台灣地區之老年人口居住型態調查(表3),僅與配偶同住者占老年人口之21.61%,而獨居老人則有9.00%,獨居老人中有子女者約占七成八。 (行政院主計處,2002)

1 有未滿十八歲子女者與未滿十八歲子女同住情形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一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

 

2:未與父母同住時與其見面之頻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一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

 

3:老年人口所屬之居住型態調查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九十一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

 

 

第二節� 分偶家庭

因為全球化資本主義經濟型態的影響,工作在那裡,人才就往那裡流動,尤其近年大陸經濟崛起,許多台商紛紛前往大陸發展,但是配偶或子女則仍選擇留在台灣,造成家庭的分離狀況,衍生婚姻與親子諸多問題。千代文教基金會針對5187戶家庭的「台灣家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因工作、求學或其他因素,夫妻分隔兩地的「分偶家庭」,在婚姻滿意度上,已和單親家庭一樣,成為不滿意人數最多的兩類家庭之一;同時也是「易於另選其他對象」人數最多、婚姻關係最不穩定的家庭。像台商在大陸結婚造成「一國兩妻」,或「內在美(妻子在美國)」,就是典型分偶家庭易出現的危機(邱佩玲, 1995)。柯澍馨與宋子雅針對台商婚姻狀況滿意度調查,受調查277對夫妻中有71%,即197對沒有與配偶同住,「配偶沒有同住」發生婚外情的比率為40.10%,「配偶有同住」之台商完全沒有婚外情,建議配偶無法同住時,雙方可以利用國際電話、網際網路、書信或親至大陸探望,關心彼此生活起居,以增進感情的深度與內涵(柯澍馨, 2002)

一○四人力銀行統計, 2002年有超過一百萬人次的台灣民眾,透過網站登錄,表達有意或是已經前往大陸尋找事業新天地,這其中將近八成五的答卷者,短期間內並沒有攜家帶眷跨海移居的計畫(費國禎, 2003)商業週刊訪談多個分偶家庭的故事,「我擔心我們的關係會有危險,空間的距離不是問題,心的距離是最可怕的!」;「回到家,四歲的大兒子把我當陌生人,不敢叫爸爸,要花一、兩天相處,才能重新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即使他再忙,只能說上一、兩句話,聽到他的聲音,就讓我感到很滿足!」;「以前住在一起,摩擦反而很多,現在分居兩地,反而越來越親密」(費國禎, 2003;周啟東, 2003)。對談中顯示出分偶家庭的辛酸與擔憂,但是如果能相互信任,適當的調整心態、調配生活,流動分離的家,另一方面卻可以避免夫妻緊密生活互動的拉力,讓雙方更留有個別獨立空間,先生不在家分偶婦女擁有更多自主權,家庭勞務減輕或解除,有更多時間作自己想做的事,一方面父權控制的減弱,使他們可以依自己方式進行空間布置與使用(君琳, 2002)

第三章� 影音即時通訊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影音通訊技術與網路傳輸速率的提升

影音即時傳輸所產生的資料量,比純文字或聲音傳輸方式多很多,例如傳輸5字元組(40位元)的文字“Hello”,最多約需300位元組(2.4K位元)的傳輸量,至於視訊連線方式,向遠端親友利用影像方式面對面說“Hello”,若以QCIF格式(176*144像素)擷取,每秒20個畫面(20fps),使用24位元的顏色,每秒產生的資料量為12.17Mbits,再配合影音資料傳輸壓縮技術,經由網路傳輸到遠端,若要畫面順暢,建議至少要有1Mbps的傳輸頻寬(Greenfield, 2005; Greenfield, 2003)。因此為達到影像即時傳輸目的,除影像處理技術的進步外,還必須提升兩端點間的網路傳輸速度。

以家戶連網狀況進行調查,2004年我國家庭連網普及率已逾六成,達61%,推估我國有432萬的連網家庭。家庭寬頻滲透率達78%,推估台閩地區有335萬的寬頻連網家戶(徐志明,2005)。另估算20053月底止,我國經常上網人口達925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41%,圖4為台灣經常上網人口成長率;截至2005年3月底止,我國寬頻網路用戶數達371萬戶,較上一季增加約11萬戶,成長率達3%;以下載頻寬來區分,下載頻寬大於1.5M的用戶最多,佔六成,而下載頻寬小於1.5M的用戶則佔四成,台灣寬頻網路用戶數成長情況可參考圖5(李雅萍,2005b)。另台灣對外頻寬,根據「台灣網際網路連線頻寬調查」,截至20053月底止,我國對外連線總頻寬達75,377Mbps6顯示台灣對外連線頻寬成長情況(李雅萍,2005a)。

資料顯示台灣寬頻上網家戶數持續增加,且上網頻寬速率大於1.5Mbps者為多數,其速率大於前述影音順暢傳輸1Mbps的傳輸數率,對於這些寬頻用戶而言,網路影音即時傳輸環境已經成熟,只需搭配配合適當軟體即可進行端點間即時影音溝通。

 

 

4:台灣經常上網人口成長率

 

 

 

5:台灣寬頻網路用戶數成長情況

圖四

62000Q4-2005Q1台灣對外連線頻寬情形

 

 

第二節� 點對點即時通訊軟體的興起

四名以色列青年於19967月成立Mirabilis公司,並在11月份發佈了最初的ICQ版本,此為最早普遍使用於Windows系統的點對點即時通訊軟體 (維基百科, 2005)。近幾年各入口網站與軟體公司看好網路通訊市場前景,紛紛積極參與即時通訊市場的競爭,如AOL發表AIM並收購ICQ、微軟發佈MSN Messenger、雅虎開發Yahoo Messenger、及佔中國最大市場的騰訊QQ等,各家廠商為求市場佔有率,無不全力擴增軟體功能與加入附加應用,其中配合網路語音及視訊技術成熟與頻寬上網環境普及,除純文字溝通介面外,各家即時通訊軟體,另都提供有網路電話與視訊即時通訊的選擇。

Radicati Group發表的「2005-2009即時傳訊市場」報告,內容顯示2005年底全球將會有8.67億名IM用戶,而2009年預計將有12億戶。目前,全球每天約有139億則即時傳訊被傳送著,而在2009年預計每天的即時傳訊將會成長到465億則(吳建興,2005)資策會MIC與Yahoo!奇摩、MSN台灣等業者合作於2005年3-4月進行台灣網友行為發展現況調查,即時通訊成為主要溝通工具,網友最常在網路上進行的活動中,前五項依序為即時通訊、E-mail、搜尋引擎、閱讀新聞雜誌與抓取軟體。其中,即時通訊由2004年的第三名,躍升為2005年網友最熱門的網路活動,超過50%的網友每日使用即時通訊超過一次,顯示即時通訊正逐漸成為網友主要溝通工具(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2005)。

視訊擷取與視訊傳輸技術的進步,網路傳輸頻寬的增加與使用者的普及,最後整合於即時通訊點對點傳輸軟體,終於讓點對點影音即時傳輸應用得以接近大眾日常生活中,也宣告點對點影音通訊時代的來臨。

第四章� 各類通訊方式與電傳在場

第一節� 網路通訊方式與傳統通訊方式比較

4為各種點對點通訊方式之比較,網路通訊方式,特質上與傳統通訊方式頗為類似,如E-mail類似郵遞,為非即時溝通模式,很大部分取代原本的郵遞業務,而且傳輸速度更快,一般於數分鐘內即可完成傳輸,不同的是它只能傳輸訊息,不能傳輸實體物質;網路電話語音傳輸功能則與電話功能類似,屬純語音服務。至於網路通訊方式與傳統通訊方式相異處,網路通訊的使用為附加與網路連線上,若原本已經有申請上網服務,不論工作或家中,不須為網路通訊額外支付費用,不像電話或郵遞以通話時間或郵遞件數計費;另外則是即時通訊加入了影音通訊功能,雖然此技術之前已於遠端視訊會議或遠距教學等特殊應用中使用,但是點對點即使通訊軟體讓此通訊技術平民化,使其得以被一般使用者用於社會關係的維繫上(7)

4P2P通訊方式比較

 

7:電話與影音即時通訊

資料來源:(Fischer, 1992:60)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第二節� 電傳在場(telepresence)

傳統上,郵遞或電話是遠端親戚好友相互聯絡維繫情感常使用的工具,其中電話的發明,使得人與人間能實現遠距即時溝通,Fisher認為電話可以較容易持續維護親戚與朋友關係,能夠取代部份面對面溝通功能,將人類溝通由地域限制中釋放出來(Fischer, 1992);電話將地理分散的使用者連結在一起,突破了傳統人際溝通的疆域限制,進而突破了城鄉區位的隔離,產生了新的人際互動關係以及文化模式(翟本瑞, 2001:50)

人類即時互動溝通模式,實體溝通模式為最真實與自然模式,但受到地理範圍的限制,即時通訊類似電話突破了地理的隔閡,而且提供更多樣的介面選擇,文字溝通模式以文字符號為溝通介面,語音溝通模式可讓人們遠端即時聲音溝通,影音即時溝通模式則除語音外,更可看見遠端溝通者攝影機所即時呈現的動態影像。若以Kim & Biocca對在場(presence)概念所做的定義:「...在指定或可理解的地方存在的事實或狀況」(Kim & Biocca, 1997),則上述四種溝通模式都可視為一種在場狀態,另Kim & Biocca更指出在場經驗會環繞著三種感覺擺盪:實體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虛擬環境(virtual environment)與幻想環境(imaginal environment) (Kim & Biocca, 1997)。電傳在場描述的是存在遠端或人造環境中的主觀感受,而並非針對周遭實體環境(Kim & Biocca, 1997),例如電視中的情境或遠端傳輸即時溝通的情境,即屬電傳在場狀態。Lombard & Ditton則提出電傳在場創造一種「無媒介的錯覺」,「...失去對媒介存在的察覺與認知,於通訊環境中時,其反應就像媒介不存在一般」(Lombard & Ditton, 1997)。因此可利用使用者通訊時意識到媒介的程度,來判斷使用者應用該媒介時電傳在場的融入程度。

 

融入程度,可由媒介的介面感官特性加以區分,文字傳輸僅使用視覺符號意會方式,電話語音傳輸需利用到耳朵與嘴巴,影音通訊則包括眼、耳、嘴、肢體動作及攝影機鏡頭下拍到其餘事物等各種感覺的統合。從媒介介面感官特性言,影音通訊涵蓋最大的感官訊息傳遞,但是其傳達的訊息是否就可等同於實體溝通的訊息量,很明顯它仍是有其不足之處,如嗅覺、對環境溫度感受、空間上只侷限於鏡頭範圍,另譬如人與人四目相望產生的心靈互動亦無法於視訊傳達中確實呈現。

非感官的主觀認知電傳在場的融入程度,是否影音通訊亦具備相同優勢,則可能因人而異,例如閱讀一本書、聽廣播劇與看電影,給人的感受各有不同,而往往提供的感官訊息越多越豐富,接收訊息者可以想像的空間相對較受限,因此有人喜歡閱讀,融入文字符號的豐富想像空間,有人則喜歡直接觀賞電影的影像聲光刺激。

第五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經由參與觀察、問卷調查與訪談等方式進行,以不同互動模式為探討面向,包括文字、聲音、影像與實體互動之差別,收集資料內容中包括:

Who   :受訪者身份、及通訊對象(以家庭網絡成員為主)。

When :與不同家庭網絡成員間通訊的時間與次數。

How   :與不同家庭網絡成員間通訊時使用的通訊介面。

Why   :與不同家庭網絡成員間通訊的原因與介面選擇原因。

What  :與不同家庭網絡成員間通訊的內容概述。

另外於訪談中請受訪者表達對文字、聲音、影像與實際空間不同介面的親身感受。

研究對象選擇,首先對所授課班級問卷調查,初步瞭解普遍與親友聯繫方式,過濾選擇願深入接受訪談的使用者,是為種子被訪員,由他們再以滾雪球式尋找適當訪談對象,若為其遠端親友,將以遠距訪談方式進行。

預期研究成果,以收集之資料,分析比較各溝通媒介使用者電傳在場之融入程度,試圖解答研究目的中關於家庭空間範疇的提問。另以各溝通媒介應用於親屬間聯繫情形,繪製個別的關係網絡圖,分析各溝通媒介應用於家庭網絡的差異,並瞭解影音傳輸是否會對家庭網絡連結產生影響,包括親子、夫妻與其他親屬間。

研究限制,雖然點對點視訊傳輸環境已經成熟,但是實際導入之使用者可能尚限制於部分原有網路使用族群,至調查訪談對象可能將有所限縮。但隨著方便使用的網路視訊電話與3G影像電話推廣,預期點對點即時視訊傳輸將更融入一般生活中。

 

參考文獻

Greenfield, David(2003).〈虛擬身份如人親臨〉,吳明宜譯,《網路資訊》,142:59-65.

Greenfield, David(2005).〈桌上視訊會議不只是玩具〉,曾春榮譯,《網路資訊》,164:110-117.

王君琳(2002),《流動的家:大陸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02)九十一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http://www129.tpg. gov.tw/mbas/society/life-91/plan.htm),2005/8/4。

何佩儒、王純瑞(2005),〈網友行為調查:即時通訊 最熱門網路活動〉,《聯合新聞網》,2005/7/7(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ART_ID =15574)

吳建興(2005),Radicati:全球每天有139億則IM即時傳訊〉,《資策會 FIND2005/7/29(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 _id=3842)

李雅萍(2005a),〈台灣網際網路連線頻寬調查:2005Q1對外連線頻寬達75Gbps〉,《資策會 FIND2005/6/8(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 howmany_ disp.asp?id=111&SearchString=im)

李雅萍(2005b),〈我國寬頻用戶數達371萬戶〉,《資策會 FIND2005/6/29(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14&SearchString=im)

周啟東 (2003),〈兩岸分偶家庭的五個掙扎故事--全球化下候鳥家庭誕生!〉,《商業週刊》,811:74-79

邱佩玲1995),〈先有後婚 2成受訪者鬱卒 分偶家庭單親族 生活最感不滿意〉,《聯合晚報》2005/7/29

柯澍馨、宋子雅 (2002),〈大陸台商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華岡農科學報》,10:15-34.

徐志明(2005),2004年我國家庭上網調查〉,《資策會 FIND2004/12/6(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91)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台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摘要分析〉,(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729x.pdf)2005/9/12

費國禎 (2003),〈家庭質變三大趨勢〉,《商業週刊》,811:85-87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2005),2005台灣網友行為發展現況〉,《MIC記者會》,2005/7/6

維基百科2005),〈即時通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3% E6%97%B6%E9%80%9A%E8%AE%AF%E8%BD%AF%E4%BB%B6)2005/9/28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Biocca, F. (1995). 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 The vision inside virtual reality. In B. Gorayska & J. Mey (Eds.), Cognitive technology.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Fischer, Claude S. (1992). America Calling: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to 1940.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im, T., & Biocca, F. (1997). “Telepresence via television: Two dimensions of telepresence may have different connections to memory and persuasion,”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2),  (http://jcmc.indiana.edu /vol3/issue2/kim.html).

Lombard, M., & Ditton, T. (1997). At the heart of it all: The concept of presenc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2), ( http://jcmc.indiana.edu /jcmc/vol3/issue2/lombard.html)

Rainie, Lee (2005). Trends 2005: Internet: the mainstreaming of online lif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2005/1/25,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 Internet_Status_2005.pdf), 2005/9/11.

Turner, Jeanine W. (2001). “Telepsychiatry as a Case Study of Presence: Do You Know What You Are Missing?,”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6 (4),( http://jcmc.indiana.edu/vol6/issue4/turner.html).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