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02

 

從整形風潮反思現代人之價值觀

社會所  王正宇

 

美不美麗、漂不漂亮?說實在的,是見人見智,看個人觀點覺得如何並因為社會潮流的帶動而有所改變,但是人實在是不可能十全十美,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小小的缺陷,許多人為了追求完美與自信,會盡量去消除這些缺陷而努力,在加上許多明星的成功整形美容案例,以及媒體的大肆炒作,使得美容整形科的因應而生並且如此受到青睞。

在台灣,年輕女生組團到韓國打造明星臉,媒體把這個風氣形容為「買春」─買個滿面春風。目前,走進整形醫院的人仍以女性居多,但近年也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希望改善外貌而加入,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尋求整形美容的愛美一族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就有不少社會新鮮人計劃整容,他們相信擁有出眾的外貌更容易找到工作,全球整形風刮得愈來愈烈,然而造美工程卻不是萬無一失的,那些整形失敗或留下後遺症的案例不說,這股炫風是否也吹起了值得深思的議題?

現在人們可以透過後天的美容手術來彌補先天的不足,絕大部份會去整形的人是因為社會的眼光使他們對自己的外在缺乏自信,進而想藉由整形提高自己與他人競爭的資本,也是為了得到自己還有他人的認同才這麼做,於是把自己包裝得很漂亮很好看,但這些因為外在而到的歸屬感,對其今後的存在價值是否是有實質的意義呢?

在學經歷不相上下的同時,公司在選用人才方面,勢必會選擇一個比較上的了檯面的人。如此一來,許多外表較於遜色而富有專業知識與內涵的人才終將被埋沒,反觀因為外表受人青睞而登上檯面的族群,久而久之是否會因為自得意滿而成為「花瓶」?以外貌作為評定的價值取向是否非常的不公平?這種看似社會歧視的問題,透過整型,又是否能彌補不足呢?

現在人們的審美觀念似乎都依附著社會取向,好比是愚昧的追隨大眾認定的骨感美女等,當您不斷跟著社會潮流所前進同時,是否停下腳步來仔細想想自己內心的價值觀為何,儘管世俗的眼光如何,大膽秀出真正的自己就是最美。


關懷老人談老人憂鬱症

南華社會所  魏宛瑩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趨勢,台灣地區自民國829月起,亦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義的高齡化國家。(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全體人口比例超過7%者,稱之)。而依世界各地研究老年人口的各種精神疾病中,以憂鬱症盛行率為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人痴呆症。

依據董氏基金會所提出,老人憂鬱症大致分以下四種類型:

一、假性憂鬱症︰

經常覺得食慾不振、頭重、容易疲勞、睡不著、口渴、便秘等,其實是情緒低落所致,卻以身體不適的症狀出現。

二、出現妄想︰

悲觀想法強烈,如「自己所做的對不起孩子」,甚或有如精神分裂症者常見的被害妄想,當妄想太強烈,可能會企圖輕生。

三、焦躁不安︰

時常坐立難安地來回踱步,不想與人交談,也無法平靜下來

四、呈現癡呆︰

呈現意志力低落、判斷力遲鈍、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如病患會經常結結巴巴地說︰「我不知道了」、「我不會了」,反應顯得遲鈍。乍看之下,與癡呆極為類似,但只要經過檢查測驗,就不難區分(若真的是癡呆,症狀是無法改善的)。

老人家在面臨了親人過世、健康的失去、老友相繼離開、經濟失去掌控力、社會價值感減少等的一些心、生理及社會變化。一般人總認為成年人需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得憂鬱症的機率高,而老人家應該是到了安養天年的時候,又怎麼會得憂鬱症呢?其實老人憂鬱症主要來源在於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老人受到機能退化的影響,身體常伴隨有疾病或失能,例如中風、巴金森症等,而長期服用某些治療藥物,如降血壓藥物、強心劑、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等藥物,使得老人家得到憂鬱症的比例愈來愈高。

憂鬱症老人會愈來愈多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下列幾點因素:

  一、國人平均壽命增加,老人人口增加,老人憂鬱症患者增加比率正相對提高。

二、環境變遷快速,年紀越大的人越不易適應新世代的變化速度、越難承受太大的壓力而發病。

三、慢性疾病隨年紀與時代盛行劇增,由身體疾病引發之心理憂鬱人數隨之增加。

四、過度使用藥物也是造成憂鬱症患者增加之主要原因,如某些抗精神病藥及降血壓藥。

五、精神科醫師的人力及專業訓練有效增加,診斷能力、工具也跟著有效加強,因此,正確診斷出憂鬱症的病人也增加。

憂鬱症是一種現代社會常見的文明病,有醫師將之比喻為「心的感冒」,如果提早接受治療和開導,應該可以解決。最怕的就是不敢面對,不肯就醫,一拖再拖,使得病情惡化。

老人憂鬱症不易診斷、不易治療、又不易加大藥量,且老年人又往往比較固執而不願就醫,常成為老人快樂生活的殺手,且可能很快就慢性化,所以治療上比較麻煩,必須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藥物,療程也會因小心用藥而比較緩慢。

一旦家中有老人憂鬱症的患者,家人除了應考量原因,例如身體疾病或生活的轉變等,針對原因改善之外,也要注意老人的藥物使用。   此外,給予老人社會心理的支持,多鼓勵參加活動等,不要因為老年人體力較差而讓他一直多休息,不妨多陪陪他、帶他出門,也不要任由他拒絕出門就算了,以免老年人變得越來越自閉,這一點往往是改善老人憂鬱症最有效的方法。

社會邁向高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老人,關心老人現在的處境,也等同關心自己的未來!


媒體在身邊

社會所  黃顥川

 

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伴隨著媒體,舉凡報章雜誌、網路等,就連空間也充斥著媒體的存在。在大部分的時間,媒體成了我們與資訊的中介站,卻也被媒體影響我們對資訊的胃口,璩美鳳性愛光碟、澎恰恰自慰光碟,甚至是布萊德彼特和安吉莉娜裘莉的結婚消息等花邊新聞,變成是我們下班下課後最熱衷的討論話題。

同時,這對媒體而言,無疑是煽風點火。造成「壹週刊」的興起,媒體偷拍大盛行,無處不見狗仔隊的行踨,公眾人物的私生活曝光永遠是新聞的大頭條,大家還記得香港阮玲玉與英國黛安娜王妃之死嗎?為了搶到獨家,大部分媒體不念人還有個人隱私的權利,滿口胡謅:人民有知的權利、偷窺是人的天性。真是個冠冕堂皇的好藉口哪!簡直是大錯特錯,什麼是人的天性?動物會想要偷窺嗎?並不會,人真正的天性,是求生存,不是這種被媒體養成的惡習。

媒體不但迷惑我們,還玩弄、操弄著我們。我們跟著媒體的報導,評批一個人、讚揚一個人,甚至是迷戀上一個人。

那些大牌又自以為了不起的大明星,看到我們這些平民的時候,真該大跪一場,要不是我們這些平民,他們哪來的名與利?這些利益並非因他們實在的本事所獲,而是媒體在背後操弄著,是我們老百姓賜予的。

但是,能不能沒有媒體呢?要是沒有這些媒體,也許我們會空虛,也許我們會慌張,也許我們會瘋掉,搞不好會活不下去,但誰知道?這世界上唯一不靠媒體而能活下去的,大概只剩下那些難民吧?而這些難民,跟媒體一樣,全世界都有,伴隨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的心都被媒體的巧思遮蔽罷了。

我們能夠藉著媒體,得到不必行萬里路的方便,但這許多訊息真的是我們生活必要的存在嗎?媒體跟大眾真正應該關心的是什麼?饑寒交迫的流浪者?孤苦無依的老人?公園裡的棄嬰?還是可愛的林志玲?這值得媒體跟我們一同好好思量一番。


青少年與自殺

社會所  郭隆毅

 

    孝經中的孔子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也。」,從現代的青少年來看,這個傳統的關係是逐漸的薄弱。在這資訊化的時代,一切都講求快速,並且隨時隨地的進步。因此在整個時代快速變遷下,老實說誰都很不安。其實現在青少年的生命觀,比以前薄弱一些,從青少年飆車,、打架鬧事等等可以顯現出。當然也有許多青少年,也是認真讀書,但是認真讀書也不表示,自身沒有憂患危機。

由於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加上西方社會本身注重個人主體思想,因此,誰都有自己的權力爭取自己做的事。然而,從另一個面向來看似乎缺少了群體的感覺。青少年,本身也是尋求認同的階段,其實只要適時的給予認同,至少青少年不會處於不安。但是想到未來的發展卻是茫茫不堪。一個社會迅速的變遷結果,所造就的是否又是一種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在這變化多端的社會裡,或許我們該問,究竟是年輕人抗壓變差了,還是社會的壓力太大了呢?或許競爭的壓力下,青少年的壓力才會如此龐大。身為度過青少年時期的我們,也應該去體會現代青少年的難處。只是若沒有從小給予正確的教育,那也是不行。或許,能多透過溝通,至少青少年才不會徬徨無助,所以要試問的是家長,您陪陪您的孩子時間有多少?


中國文化在哪裡?

社會所  黃雅君

 

當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宣佈,明年四月新托福制正式實施之際,一場在高雄舉辦的座談會「孔子在哭泣-談文化經典的之流失」,卻暫行綱要修訂高中國文節數減少、刪除文化基本教材。台灣從下至上,從幼稚園的英文班到公務員的全民英檢,一窩風的趕搭學習英文列車之際,卻忽視了國語文程度低落的問題。代表傳統文化的李敖在中國大陸的三場演講造成一股漩風之際,國語文程度不佳的青少年,是否能在數十年之後,有第二個李敖呢?

涂爾幹認為語言、文化等集體表象,是社會連帶的基礎。青少年的字句不連貫、錯別字,正也反映著青少年所接受到的資訊往往是片面的,他們的想法與價值觀常因著接收資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行為模式,滿街的哈韓風、哈日風正反映著青少年對自我認同以及國家認同的模糊。增添再多武器並不意味可以長保台灣彈丸之地的完整與安全。語言才是我們最有利的武器。這次李敖的中國大陸之行,不正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嗎?我們不噤要問,數十年之後,我們的第二個李敖在哪裡?


公共財也出現黑心貨

社會所  劉雯馨

 

黑心商品的曝光率越來越高,似乎每天都會有一件黑心商品出現。在媒體不斷地爆料大陸所出現的黑心商品種類,除了警醒我們要小心食品安全,勿貪小便宜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外,也使得中國各地陸續浮現存在已久的食品安全問題。而在台灣也陸續有黑心商品的相關報導出現,雖然比起大陸,台灣的比例少得許多,但並不表示台灣的產品是較可信的。且所牽涉的不再是只有市場上的商品,連公部門的公共財,都出現黑心。像今日(30日)報導的「中彰快速道路連接環中路的便道,路旁30多個水溝蓋都是保麗龍做的」即如是。「上頭只有覆蓋薄薄一層水泥,有民眾不知情一腳踩進水溝,大腿嚴重瘀傷。市府養工處人員出面說明,但市府和營建署中區工程處卻互踢皮球。」

想問的是,今天是因為受害者只有大腿瘀傷,所以可以慢慢來,假設今天的狀況弄出一條人命,是否才要悔不當初。事先的預防是可以做的,該有的檢查也是可以做的,如此顯示出官商勾結,少數人為了私人利益,卻謀害了大多數人的權益。當大家都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將使得這後果需要全民負擔,當然也包括加害者。民眾應該要有大家都是同坐在一條船上的共識,不論是自然災害或社會問題,都是全民必須共同負擔的。也希望在上位者不要只有一張嘴,應該更有行動力些,遇到事情時,不要只會透過媒體隔空喊話,應該坐下來好好談,勇於承擔錯誤,先解決問題吧!


墮掉黑人胎兒才能降低犯罪率嗎?

社會所  楊嘉芬

英國<衛報>一日報導,曾任雷根政府教育部長及老布希政府緝毒部門最高官員的班奈特,在所主持的電台節目說:「若要降低犯罪率,若單就這項目的而論,可能得要把全國的每個黑人胎兒都墮胎打掉,才能降低犯罪率」。想必班奈特這一番話必定導致民主黨及各界人士大力譴責,班奈特的這句話中,隱含了對黑人的歧視與對黑人種族生命的不尊重,雖然一些研究數據中大大顯示,黑人犯罪率比白人高,但也不應該以墮掉黑人胎兒,來降低犯罪率,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駝鳥方式,最治本的方式是找出犯罪的源頭,去預防和解決犯罪的產生,美國社會中對黑人的歧視已由來已久,短時間內若要讓美國白人不歧視黑人或許有些困難,但班奈特現身為美國總統布希的共和黨要員,卻發表如此談話,實在不適合,身為上層階級應有包容多元文化的胸襟,持一視同仁的關懷來對待百姓,才是在上位者應有的態度,也難怪連布希總統也劃清界線,透過白宮發言人說:「總統認為(班奈特)這番評論不恰當」。

「犯罪率VS.墮胎率」,這一論點包含了不可行與道德的層面問題,當班奈特要發表此一觀點時,應想想可能引發的抨擊,對黑人族群來說,無形中會造成深遠的傷害,是必須要注意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社會所  羅錦全

 

今年由台灣同志遊行聯盟主辦的同志大遊行,在十月一日舉行,遊行主題為「同心協力」,目的在於力爭人權,期望同志及非同志能共同打造一個無歧視的多元社會。相較於去年十一月六日,以「喚起公民意識」主題為號召的同志大遊行,所提出「異議公民、彩虹城市、花樣主體、同治國家」作為遊行主標語,從「公民社會」與「公共身分」的概念出發,盼喚起社群內外對於「公民」內涵的再思考,今年的主題有延續去年議題並做了一個整合。

 

雖然這幾年來同志遊行都有其訴求,也透過傳播媒體達到了廣泛傳遞的效果,但是實質的獲益上卻看不見成效在哪。從去年至今年間,同志新聞的對焦依舊照著舊有觀念看待,如同志夜店被抄,媒體仍以偷窺的心態把鏡頭對焦到地上的衛生紙指為愛滋傳染途徑,並對拍到的同志指指點點。同志團體的處境就如林賢修在《看見同性戀?》一書中想要強調的,『同性戀運動恐怕不能滿足於目前的友善氣氛,也不能僅止於慶幸自己總算贏得了一些宣洩的空間。畢竟,同情和尊重並不是面對歧視、挑戰歧視、甚至消除歧視;它只是在某些神聖的理念和情操之下暫時懸置歧視而已。』,而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誰能說這種友善尊重在另一個層次上,不是主流社會對同性戀的某種輕蔑冷漠呢?

 

同志及其他弱勢團體以理性和平的遊行方式來爭取其訴求,但是效果只是一時的,即使媒體報導這篇新聞,往往時效性卻不長,即被更駭人聽聞的報導蓋過,看來同志們要達到去污名化,建立一個多元社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光碟事件的推手

                                                    社會所 張寶純

 

近日社會大眾生活又聚焦於澎恰恰的光碟事件,從自慰光碟曝光,當事者以錢想擺平事件起,各種媒體集所有人力與設備,不分日夜的再追蹤種種巨細靡遺的訊息,借助進步的視訊科技資訊,提供社會大眾即「知」的權利,讓社會的資訊透明於社會人的視聽中。

從光碟自慰、用錢贖回光碟片、召開記者會說明、黑道恐嚇取財,憂鬱症併發、仲調人訛詐錢財、光碟女主角、光碟版本,在這齣連續劇中,各種電視媒體、報紙、雜誌、新聞媒體ㄧ直變演著劇情的推手,讓劇情高潮迭起,峰迴路轉,使社會因它掀起種種漣漪,引發人類的好奇心、偷窺慾,但也是社會價值衝突、適應盲然,各種迷亂的生活情境困擾著大眾,使生活失去正常軌道引導。

細察各種媒體報導總如戲劇般的激情萬般,提供大眾無線寬廣的訊息,以得到各種有實情狀況的發展,使社會也隨之起舞,但在報導的過程中,我們是否需要冷靜激動的情緒,以檢視所有報導,是否污名化或標籤化當事人或行為、是否真實、是否客觀的爲大眾提供真實的訊息;亦是無形中扭曲事實與焦點、模糊社會的規範與價值觀,使整個社會為此付出難以彌補的社會成本。

「媒體使用權」是民主國家積極維護與落實的第四權,每個人都有接近與使用權力,並為法律明文所保護不可侵害。憲法也明文保障人民言論自由,故媒體及社會大眾都有言論自由及使用資訊的權力,有權力即有責任,至於言論自由並非絕對自由,需相對受到限制與規範,以維護大眾最大利益,所以媒體需遵守法律規範,絕非可以姿意任行律,更須對社會負起媒體專業的社責任,並取得社會大眾對其信任。

    「媒體」是現今社會人生活上信賴資訊提共者,更是生活的知識、教育、行為、規範、價值觀等社會化的媒介,媒體業者更須確行自律,以客觀、正確的態度,為社會大眾提供社會事件或現象事實真相的訊息,以盡專業者的社會責任,維護社會「知」的權力與社會正義,增強社會對媒體專業的信任和尊重。


誰合理化了偷窺者的行為?

                         社會所  高惠珠

 

近年來台灣偷拍事件頻傳,於有心人士的操控下,性愛光碟四處流竄,連知名人士私底下的親密行為,甚或遭強暴的不堪過程,皆被放在網路大肆流傳,造成萬人空巷,眾人搶閱的情形,不禁讓人想問,這社會出了什麼問題?

台灣偷窺文化因科技的發達越顯病態,原本檯面下的骯髒交易,為法所不許,卻突如其來好似被合法化了一般,能夠人手一片,甚或網路下載,便能立即擁有揭人私隱的犯罪實錄,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八卦閒聊。

良善的普世價值徹底被扭曲了!原本該受保護的被害者身分,因為偷窺文化的盛行,使其變成眾矢之的,而眾人彷彿成了理所當然的評論專家,無論輿論的撻伐,言語的嘲笑或目光的同情,再再使得原本被偷窺的傷害,挫敗的心靈,屢屢遭受到了無情的摧殘,令人不禁感嘆,為何人們不具同理?不懂設身處地?只會在被害者的傷口上灑鹽,或是再次強暴了她!

分明於法不許的偷窺行為,如何能夠明朗化了起來?是誰合理化了偷窺者的行為?是你?是我?是科技的發達?還是被扭曲了的普世價值?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