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觀點探討未成年少女懷孕問題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 林明良

一、        前言

    國內青少年受到各種色情媒介影響,性開放已到了氾濫的程度,市面上色情刊物充斥,青少年因好奇而偷嚐「禁果」,未成年少女懷孕有日漸增加趨勢,墮胎、未婚生子的案例更是不少。

未成年少女懷孕,就個人而言,包括身心受創、心理重建、人生的價值觀重整等;就社會而言,包括未婚生子、其子女生活、管教等種種問題,所付出的社會成本相當大。

未成年少女懷孕,它的後果有:

   (一)、醫學上的危險:未成年媽媽生的小孩重量不足的比例較高,和二十多歲婦女所生的嬰兒相比,其死亡率幾乎高出一倍,此外未成年少女懷孕的醫療問題較多,包括小產、血中毒、和大出血,和二十多歲做母親的婦女相比,未成年母親的死亡率也較高。

   (二)、社會經濟影響:此影響或許更可怕,因為懷孕而退出正規教育,她們和同輩相比,進入就業市場或是獲得固定工作的機會差多了,因此未成年母親多半貧窮或仰賴救助。

   (三)、心理上的影響:未成年少女發現自己懷孕時,通常面臨一連串心理上複雜的選擇,無論從情感或財務上,她們通常無法從孩子的父親那邊得到什麼支持,她們必須自己決定要不要墮胎,通常這件事會造成嚴重的罪惡感或焦慮,如果決定生下來,又要考慮是自己撫養或別人領養,若是自己撫養,又會面臨學業中斷、謀生困難等棘手問題。

而墮胎則會產生後遺症,流產手術中最常見且會立即產生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子宮頸損傷、子宮破裂等,台大婦產科主治醫師表示:無論使用刮搔術或真空吸引方式流產,由於力道不易控制得恰到好處,容易造成子宮內膜沒有清除乾淨,形成不完全流產,日後會出現月經減少,下腹悶痛及子宮沾粘的情形,不但不易受孕,懷孕之後也可能流產。

墮胎對大多數女性來說,不論肉體或精神上,的確是一種相當痛苦的體驗。為了避免以上種種不良的後果,建立正確的兩性交往的觀念及預防勝於補救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勵馨基金會(1999.12.20)公佈台北地區「未成年青少年(女)性事調查」,調查特別指出:92.01%的受訪青少年(女)認為「少女未婚懷孕將選擇非法墮胎或離開學校」,發生性問題時尋求師長協助的比率也只有7.94%,顯示台灣教育單位處理青少年(女)性問題的方法已經亮起紅燈。

勵馨基金會針對台北縣市807位青少年(女)進行電話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女)對自己的性問題已經不再隱晦,且女性同儕間的討論多於男性,其比率分別為28.2%與25.0%。而青少年最常發生性行為的時間是週末,比率高達43.9%,發生在寒暑假期間的比率是36.92%,與以往認為寒暑假會引發墮胎潮的認知略有差異。

    

另外,受訪的青少年有30.8%的比率覺得未成年少女懷孕會輟學,61.21%認為未成年少女懷孕會選擇非法墮胎。至於面對這些問題時,青少年(女)選擇向朋友求助的比率最高,為76.17%,選擇向師長求助的比率最低,為7.94%,而向父母求助者居中,比率為21.03%。

面對未成年少女選擇以墮胎或輟學方式來解決懷孕問題,勵馨基金會認為這表示台灣的教育體系已經亮起紅燈,因為青少(女)年有性問題時,不但對學校的信任程度最低,且教育體系對未成年媽媽沒有提供任何類似外國的學雜費補助、免費托育服務及相關工讀機會,使這些少女不得不被迫離開學校。

勵馨基金會呼籲:學校老師應正視青少年(女)性開放的現象,加強與青少年(女)溝通;且教師在面對學生未婚懷孕的案例時,應努力協助這些少女繼續就學升學,以保障她們受教育的權益。

1997年底,中華民國醫師公會聯合會,公佈一份針對全國婦產科醫師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有94.38%的受訪婦產科醫師表示,曾接觸過未成年少女懷孕求診的案例,一年達到1775人,此項數據尚不包含一些私自尋求密醫墮胎的未成年少女,且超過三分之一的懷孕少女不只一次墮胎,將近一半的少女在沒有父母或大人的陪同之下墮胎。

國外學者也覺得由於性自覺和性開放,使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少女成為「懷孕」、「墮胎」和「未婚生子」族群,依據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 (1996)的調查:在美國每年有1,000,000的十幾歲少女懷孕,並且有40%的懷孕少女墮胎。

未成年少女懷孕而墮胎往往造成未婚媽媽經濟上和健康上的問題,而「未婚生子」因為「小孩」養育「小小孩」,也容易造成「小小孩」在認知上和行為上的偏差現象。

這些現象引起社會的關注,「未成年少女懷孕防制方案」也就成了兒童發展學者、心理學者、社會工作人員、社會學者、家庭教育學者、養護人員和醫療人員的焦點話題。

本文擬由Bronfenbrenners(1979)的生態觀(ecological perspective)理論來探討未成年少女懷孕和其他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二、生態觀(ecological perspective)的理論

(一)、生態觀的內涵

   1.生態觀的定義

    生態觀點是由系統理論發展出來的,有些學者亦稱之為「

生態系統觀點」,其主要論述是(Bronfenbrenner,1979):

    *個人的發展主要是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自然環境包括個體(physical)、社會(social)和個體與

與社會背景的文化脈絡(culture context)交織的要素。個體背景包括人造的環境、自然生物和器械等;社會背景則是人際關係和社會網絡等;文化脈絡則包括文化價值、規範、信念和知識。

   *透過個體與環境的流暢關係,以增強(enpower)個體適應能力與調適環境的功能。

    *影響個體發展的環境包括四個不同層次系統:即(1)微視系統(microsystem)(2)居間系統(mesosystem)(3)外部系統(exosystem)(4)鉅視系統(macrosystem)     

2.生態觀有幾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 可以勾勒出生態觀的思想架構。

   (1)、交流 (transactions )

    每一個人會與環境間互換交流 ,使得人與環境得以互相模塑 , 互為改變或互相影響。因此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關係,非僅是單純的線性互動 (interaction ), 而是一種循環回饋的過程,這使得兩者之間互為因果關係(reciprocal causality)。面對複雜情境 ,可以用這種互為因果的關係來解釋,而不是用單純的原因(cause)和結果(effect)來分析的。

      2)、適應 (adaptdness)

    所謂適應,是指當人與環境交流時,均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亦即,一個人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物理環境中的時間和空間,社會環境中的組織。政治經濟結構政策等等,都能正向地支持或提昇一個人的成長、發展、生理及情緒的滿足感。

    生態觀所談的適應 , 是指一個人積極地努力投入,以求設法改善個人,使其有能力運用環境中的任何一個機會,並努力改善環境,使其對個人的需求、權利和目標有更佳的反應(Hartmann,1958:引自 Germain,et a1.,1979) 。

      3)、生活壓力 (1ife stress )

    Lazarus(1980) 認為一個人生活環境中的期待要求、發生的事件或過程都會給人的帶來生活壓力,如果一個人認為這個壓力是一項挑戰,而且預感會帶來良好的經驗,則生活壓力可以是很好的。反之,若讓人感覺這壓力超出其負荷能力 , 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壞。生活壓力的形成,便是外界環境的變化或要求,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內在情緒平衡甚至是身體的反應。

   (4)、應對 (coping)

         人對生活壓力的應對,有內在情緒的處理,和解決實際的狀況兩種過程;這兩種過程, 都需要來自環境的資源與支援,因此一個人與環境是雙向循環交流的。

    消失或控制生活壓力源,表示個人與環境的關係愈佳;反之,應對失敗則個人的情緒、生理、甚或社會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對環境也容易產生敵意。

   (5)、定位 (niche )

    定位是指一個社區(或社會)的成員,在整個組織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亦即該成員主觀及客觀的價值感或社會期待。Germain(1979) 認為每一個任會,在不同的時代中,會有不同的定位規則,而且定位規則標準未必代表一個人的真正價值或潛能。定位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人與團體交流的現象。例如:一個母親在傳統家庭系統中的定位,是一個主持家務,奉老撫幼的角色;但在較現代化的家庭系統中,母親的角色定位可能就不僅於此,因為社會期待,而影響到個人的自我期待。

   (6)、棲身處 (habitat )

    棲身處就是指一個人在文化脈絡下的物質與社會背景 (physical and social settings ),前者包括住所及其居住的各種特質 (attributes),後者則是所謂人的家庭生活、社交生活、工作生活和宗教等。物質與社會背景兩者不一致時,人與環境的交流則不順利,無法發展出適當的棲身處,而產生孤立(isolation)、失方向感 (disorientation ) 和絕望 (despair) 等情緒與產生不良的壓力。

   7)、連結性 (relatedness)

    連結性概念是從Bowlby的依附感發展而來的,它包含了生物的及心理的兩種依賴層面。

    嬰兒與母親間的依附是一種連結性,至於人和親朋好友、鄰居、同事和寵物間發展出的非正式支持網絡也是一種連結性,在在都形成環境中最可貴的資源,尤其是在有重大生活壓力或痛苦時,這種擁有支持網絡的連結感是很重要的療傷止痛劑,可以維持一個人生理、情緒及社會功能的正常均衡運作 (Weiss,1973;&Will,1959)。

    一個人與社會環境中的人發展連結性,也與大自然界有著天生的連結感,是所謂的天人合一。Searles(1960) 發現與一個喜歡大自然親近的人,會非常愉快,且有較高的自我實現感,而能更深入地感覺到內在與外在的真理,與更能欣賞與接納他人。

   (8)、環境 (environment )

    在生態觀中 , 環境包含了三個元素:物質背景(physical settings )、社會背景(social settings),和物質與社會背景在文化脈絡下的交錯 (interplay)。

    物質背景包括地理環境和自然生物等天然世界 (natural world ), 和媒體、電腦等人造世界 (built world),社會背景則是指人際關係、社會網絡 (social network或social world)。這三種元素,都會受文化價值、規範信念、知識等文化脈絡(cultural context ) 的影響。

    生態觀中的環境,特別強調時間與空間的構造 (texturres of time and space),因為時間與空間在人的生活中,可能是資源,也可能是衝突源與壓力源,而且時間感與空間行為,往往受到社會文化 (次文化) 的影響,各有特色,所以時間與空間的脈絡有助於瞭解生活事件的真實意義。

(二)、生態觀的架構

    生態學的創始人Bronfenbrenner(1979)認為人類行為和其發展受到多重生態環境系統影響,而這些環境系統是彼此關聯且具有互動關係。(Greene,1999)。生態是一種相互共存的組織系統,每一個系統都存在於另一個系統中。

生態學的創始人Bronefenbrenner(1979)特別強調多重環境對人類行為與發展的影響 , 而將環境依與人的空間與社會距離 , 分成多層系統如下:

   (1)、微視系統 (microsystem):個人居於核心位置 , 是最裡

層的系統。個人與所處環境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或朋友)的態度和人格和特質,也是微視系統的一種。

家庭是最為密切的微視系統,它與個人的交流最直接、最頻繁 , 影響也最大。

   2)、居間系統 (mesosystem):是指介於微視系統 ( 家庭 ), 和外部系統 ( 社會 ) 之間的系統,亦即系統間的互動關係。也是各個微視系統圍繞所形成的集合系統,如學校、家庭、同儕團體等所環繞出現的環境系統。

Bronefenbrenner 認為個人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就是靠這些居間系統來接觸真實的社會環境,是個人發展的推進原因和發展結果。

這些居間系統的存在,能幫助個人在各個微視系統中的發展優勢。如果兒童的父母從不和學校的老師接觸,在家中也從不提學校的任何狀況,家裡也沒有書或其他益智活動,更不重視學校的教育;學校也從不過問其家庭狀況,他在學校中很可能會居於劣勢,反之亦然。

系統的發展良好與否,和個人的各個微視系統間的連結數量和品質有關。生活中各個微視系統間的關聯愈強,愈能互補,所以居間系統愈發達,愈能幫助個人良性發展。

   (3)、外部系統 (exosystem):個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接觸的社會情境或體制,但是對個人的生活環境與發展產生間接影響的環境系統; 譬如 : 父母的工作單位、學校的行政體系、社區的發展協會、 法律、警察、宗教、交通、政治、經濟和文化風俗 , 這些社會機制雖與人的生活有實際距離 , 但其運作結果 , 絕對會影響到個人的微視系統 和其日常生活。

   (4)、鉅視系統 (macrosystem):是影響外部系統、居間系統乃至微視系統之形成的各個社會文化中的意識型態與文化風俗、政經體制。亦即:各種文化的社會系絡,如信仰價值社會期待生活型態和社會習慣等。

    Germain(1979)則強調個人生活中的時間、空間與互動交流 ( 前者指涉人與人之間 , 後者指涉人與環境間關係 ), 而建構出一個生活模型 (life model ) 的生態觀理論 , 而Hartman與laird (1985)則更進一步地結合Bronfenbrenner(1979) 的人類發展生態觀層次環境論結合 ,再加上社會工作生態觀中強調的時間概念-----各種系統的歷史發展(發展史觀), 描繪出一個立體的個人生態環境體系(立體區位環境圖)。 ( 見附圖一 )

Garbarino 和 Abramowitz(1992)將Bronfenbrenner的人類發展生態觀理論架構圖像化,把上述的各種系統,用生態圖ecological map)表示出來。(見附圖二)

三、「未成年少女懷孕」生態觀的國外文獻討論內容與方向

Bronfenbrenners(1979)的生態觀理論強調(1)微視系統(microsystem)-孩子本身的角色和特質(2)居間系統(mesosystem)-影響孩子互動的環境(3)外部系統(exosystem)-孩子雖然沒有直接接觸,但卻會造成對孩子有所影響的環境;意即:間接影響孩子的環境(4)鉅視系統(macrosystem)-影響孩子的文化和價值觀等。

國外文獻僅就Bronfenbrenners(1979)的生態觀理論中的(1)微視系統(microsystem)-孩子的心理因素,包括自尊、沮喪、壓力和社會心理因素,包括酒精及藥物濫用(2)居間系統(mesosystem)-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同儕、社區、學校和社會支持(3)鉅視系統(macrosystem)-家庭收入、父母職業和種族,來進行分析討論。

(一)、微視系統的分析

    國外有些學者認為年紀、藥物使用和壓力與未成年少女懷孕有關。研究指出年紀越增長,未成年少女就越有可能懷孕和生育子女;其機率是1.88倍,因此,年齡被認為是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重要指標(Landry et al.,1986;Mayfield-Brown,1989)。 

    有些文獻探討性活動和逐漸增加的酒精使用的關係,發現兩者並無絕對關係存在(Jessor,Costa,Jessor,&Donovan,1983;Rogers&Rowe,1990;Rosenbaum&Kandel,1990),而Yamaguchi and Kandel(1987)卻認為催情劑(hard-core drug)與青少女懷孕有關。這些學者提出的假設有三:

    1. 懷孕和育有子女的「小媽媽」,知道酒精對於孩子的危險性並嚴格禁止他們的孩子使用酒精。

    2. 懷孕和育有子女的「小媽媽」,減少他們的孩子與使用酒精的同儕團體在一起的機會(Rogers&Rowe,1990;Rosenbaum&Kandel,1990)。

    3. 未成年少女表示在她們懷孕之前,她們並不熱衷於「酒會活動」,一旦懷孕之後,卻又不願意與「小小孩」分離,所以只好把「小小孩」生下來。

    另一項與微視系統有關的重要因素是「壓力」,有些研究認為壓力和未成年少女懷孕與生育子女有關,雖然有些學者認為壓力(Morgan et al.,1995)和沮喪與未成年少女懷孕無關。,少女懷孕與生育子女的關係是如影隨形的。

    未成年少女往往在同儕的壓力下發生性行為,也許這類性行為是未成年少女解決壓力的一種模式,但是這種性行為往往沒有採取保護措施,因此這種處理壓力的模式卻也往往帶來未成年少女懷孕或生育子女的結果。

    所以有些學者認為實施避免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方案除了提供未成年少女性教育和健康資訊外,更要幫助未成年少女學習「處遇」壓力的機制與改善壓力處遇技巧。

(二)、居間系統的分析

  Bronfenbrenner的「生態功能觀」,認為每一個系統都相互牽引和彼此影響。更大的社會環境,會影響居間系統如社經地位、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宗教信仰。

  適當的經濟收入,可以支持和幫助懷孕與生育子女的未成年少女,研究指出制定「經濟支持 」政策,可以舒緩懷孕與生育子女的未成年少女的家庭經濟壓力。

  研究也指出來自家庭、同儕團體和朋友的忠告、學校社區的輔導、情緒和社會等實質的支持,在在皆可讓懷孕與生育子女的未成年少女獲得實質上的幫助。

  但更重要的一項支持,是「家人的溝通」,特別是和已生下「小小孩」的未成年少女的溝通更形重要。「家人的溝通不良」,會導致孩子過早懷孕和生育子女,所以「防制未成年少女懷孕方案」,應該包括「溝通技巧的訓練」以增進建立與家人溝通的技巧。

    「學校問題」,更是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一項重要指標。有些學者認為「低學習成就」和「低教育期待」,都是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重要成因。(Abrahamse et al.,1988;Hanson et al.,1987;Olson &Worobey,1984;Ralph et al.,1984;Yamaguchi & Kandel,1987)

    因此,「防制未成年少女懷孕方案」,應該包括「幫助未成年少女與學校建立良好關係」之措施,諸如提供交通工具以方便父母和孩子參加方案活動、減緩父母出席活動的壓力、激發父母和孩子參加活動的動機與增進父母和孩子解決學校問題的能力。

(三)、鉅視系統的分析

  在鉅視系統內的父母社經地位(SES socioeconomic status)、工作收入和種族被認為是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重要因素。

  有些國外學者認為父母社經地位,是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重要指標。(Barnett et al.,1991;Ralph et al.,1984;Robbins et al.,1995)。

    研究顯示低社經地位的未成年少女,因為沒有適當的教育準備,而且沒有較好的工作收入, 和比較缺乏健康保健與避孕知識,就更容易懷孕生子。

  種族,尤其是較低階層、政策資源分配不足、價值觀薄弱和社經地位較低的少數種族,也是未成年少女懷孕和生育子女的另一項重要指標。

  Guttmacher Report的(1998)研究中,,指出非裔美國未成年少女,每1000個人當中111人懷孕生子;比西裔美國未成年少女,每1000個人當中101.8人懷孕生子的比例還要高。

  這些研究結果提醒吾人要重視鉅視系統功能的重要性,特別是要提供低社經地位的未成年少女「教育」和「工作」的管道,使得這些低社經地位的未成年少女不必藉由太早「懷孕生子」而獲得認同和自尊。

  鉅視系統內可以努力法制一些提供資源與工作機會措施,以防制這些低社經地位的未成年少女太早懷孕並幫助其家庭做更好的支持和協助。

四、我國「防制未成年少女懷孕方案」的服務與政策取向

生態觀點認為個體在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會面臨到不同階段的危機。因此不同生命週期的危機,需要不同的服務,連結社會體系內的內在與外在資源,以化解危機;亦即在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增強或建立環境的社會支持網絡,以提昇其能力。

    而此理論認為社會問題的發生,源自於系統之關係強弱、衝突與互動問題。而與青少年問題最密切相關的是家庭、同儕和學校等系統,而青少年所發展出的偏差行為等問題,與其發展過程和系統之互動過程亦有絕對的關聯性,亦即說在生態學的理論上認為環境塑造了個人,如水可以覆舟,也可以載舟。

以生態理論而言,吾人可以清楚了解「未年少女懷孕問題」,不能視為單一原因,更不能將問題簡化至「未成年少女個人問題」,其與家庭、學校和社區都有密切關係。

換言之,係由發展過程中受到系統的長期交互影響所得的結果而呈現之;因此在處理「未成年少女懷孕問題」時,不能單純由輔導和心理層面探討個別問題,應該以科技整合的理念,結合輔導、心理與社會工作等三專業,來共同針對問題提出評估與處遇計劃,提供服務對象更多元化的資源和福利服務。而服務範圍更應擴及家庭、社區和區域資源整合等部分,規劃整體性的服務方案。(見附圖三)茲敘述如下:

(一)、個案工作

 1.學生處遇部分

  (1).保護性個案

        針對這類學生的個別問題、家庭因素和福利法規應該作整體性的評估、通報、諮詢和輔導。

 (2).中輟學生個案

       加強校內各處室與校內外相關福利及輔導資源的聯繫溝通和合作。

 (3).重視和維護學生的「受教」權益

    A.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被尊重的個體,此信念無關乎學生其本身論所具備的任何獨特的特徵

    B.應該允許每一個學生參與,分享學習過程,並盡情投入學習中。

    C.認知個體的差異性(包含:學生學習程度差異);介入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學生達到教育上的目標。

    D.每個兒童不論其種族社經地位如何均有權在學校中獲得同等待遇。

2.家庭問題部分

   (1).評估和診斷家庭所面對的問題與互動模式,提供學生及家長有更佳的發展環境,增強家庭所應發揮的責任和功能。

   (2).學校提供家長優良的親職溝通技巧以協助家長與相關社福單位的合作並提供家長所需的社會和學校教育資源。

   (3).社工提供專業諮詢和協助並接受個案轉介,提供必要的協助和服務工作。

(二)、團體工作

 1.學生團體

    針對學生需求,提供預防性、成長性、發展性和休閒性等團體方案,諸如成立低學業成就學生的「自我探索團體」或情緒困擾學生的「EQ團體」,藉由同儕互動及分享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人際互動的知識和技能。

2.家長團體

    依據家長需求,提供預防性、成長性、發展性和休閒性等團體方案,諸如「讀書會」、「父母效能團體」,分享教養經驗並藉由團體過程中相互學習與支持並邀請熱心家長投入學校服務工作。

(三)、社區工作

    1.整合與應用社政單位、社福單位、青少年輔導機構、社教單位、警政單位和司法單位與家長及志工團體等社區資源,提供學生及其家庭更多元化的服務。

2.推展社區導護媽媽(爸爸)、愛心商店認輔媽媽(爸爸),建

立學區居民對社區責任的共識,以關懷輔導學生與家長。

3.提供心理輔導和生活輔助,對於被迫懷孕必須生下的小孩,在徵詢當事人同意後,可依法安排領養。

(四)、專案活動

    以講座、宣導活動活動競賽的方式舉辦「兩性平等教育宣導」、「自我保護宣導」與「親職教育講座」等預防性和發展性活動。

(五)、提供青少年課後輔導    

    由學校老師、民間教育團體、專業人士及熱心服務者,提供當地國中(小)學生輔導課程。以彌補家庭及學校教育之不足,解決未成年少女學生課後有關學習與生活的問題。

(六)、提供社經地位低落未成年少女家庭,就業服務、家庭服務及經濟救助服務。

     1.結合地方文化產業特色及市場需求,輔導地方政府與民間企業團體,辦理社經地位低落未成年少女家庭,技藝與社區服務訓練,使習得一技之長,以增加其就業機會。

     2.結合勞委會各種職訓計劃,辦理職業訓練,因應立即性需求就業,提高社經地位低落未成年少女家庭就業率。

     3.結合社區民間資源(如福利機構、社區社團或教會)以提供經地位低落未成年少女家庭,保護、諮詢、轉介與輔導並保護社經地位低落未成年少女家庭權益。

五、參考書目

馮燕 (1995)。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 台北:巨流書局

黃韻如(1998)。淺談學校社會工作之發展現況及遠景。福利社會雙月

    刊,64,56-63。

邱汝娜(2002,12月)。原住民地區社會福利網絡的初步建構---從生

    態觀點思考社區發展季刊。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0,220-221。

Jacqueline Corcoran, Cynthia Franklin, and Patricia Bennett(2000).

    Ec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 pregrancy and parenting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

 

 

 

 

 

 
 

 

 

 

 

 

 

 

 

 

 

 

 

 

 

 

 

 

 
 

 


 

 

 

 

Garbarinno,etal al;(1992)p.29

附圖二   人類發展區位觀的架構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