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孩子真倒楣」~淺談教師父母的親職管教

周金木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在一次和同事們相處的機會中,聽到另一位同事對於兒子異樣的行為,表達內心的不滿,卻也說出老師們所承受的社會道德高標準的對待。

 

阿成,你隨便摸人家的胸部,這樣讓媽媽很生氣,別人會說,做老師的小孩怎麼會這樣?沒大沒小,隨便摸人家的胸部,這樣讓媽媽很丟臉耶!

 

難道老師的孩子和一般人的孩子就不一樣嗎?老師的孩子和老師本人,不就是一般人嗎?難道就必須承受比別人更多、更高層級的道德標準嗎?

 

有天無意中聽到兩姊妹對話,,很是難過。老大說:「你運氣真不好,到了國三,媽媽就轉來我們學校,你最好別讓老師們知道,你媽媽也是我們學校的老師。」老二說:「你運氣最好了啦,她來你正好畢業,不需要為媽媽的面子去拼死拼活,真令人羨慕!」』(春風,2005,5月9日

 

老師的孩子同樣地需要承受現實社會所給予的批判及壓力,或許有人會說,老師的孩子最幸福了,功課有人可以教,家裡有成套的百科全書及圖書資料庫,要查資料、寫作業、甚至學校的學藝競賽,就交給他們就對了,因為他們的父母親會教他們。自己的爸媽是老師,甚至和子女同在一個學校,對孩子來說,所承受的壓力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

 

貳、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論與研究:

   父母教養在子女的社會發展上一直扮演著塑造的角色,而且長久以來是社會學家所關注的焦點。家庭是個人在一生發展時期的重要場所,在親子之間長期的互動過程中,父母是子女重要的認同楷模,其思想、行為、態度都可透過教養方式傳達給子女,且子女的行為深受其所知覺的父母行為所影響(金惠梅,1997)。因此,首先針對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論基礎來加以探討,父母親的管教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其次在針對父母親的社經地位及教育程度來看父母親的親職管教。

 

一、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論背景

在現有的心理學理論中,並無專門為解釋親子關係或父母管教方式而單獨建立的。最早由Mead曾提出六種心理學的理論,試圖用以解釋有關教養方式或親子關係的概念(引自施玉鵬,2002,頁17),其重視從不同理論的觀點解說在子女的社會化歷程中,父母教養方式會經由何種途徑來影響子女。以下則歸納從另外幾個不同角度之心理學理論來探討親子關係對兒童的影響:

 

(一) 心理分析論

心理分析論中,Freud 所假設的「雙親團體組成了合適之性別認同的最小單位」,並且認為這是維持兒童身心持續正常發展的必需團體。理論中特別強調「認同」與「社會化」的概念(引自王鍾和,1993;黃玉臻,1997)。Freud在其心理分析的學說中,重視人格的發展,認為嬰幼兒期的生活經驗,是構成人格的主要因素。孩子幼年的教育有一半是在入小學以前實施,而父母必須負擔此一職責,家長是兒童的生活重心,擔任人格形塑的角色,至為重要。父母如具有正確的認知,並施予合理的期望與適切的管教方式,將甚有利於兒童人格的正常發展。至於Erikson 的理論,雖然也強調父母與子女間關係的重要性,但他認為人格的成長,並非僅侷限於童年,而是可分為嬰兒期、幼年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壯年期及老年期八個時期,在每一個階段中,人格將會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任何與個人有關的環境所影響(吳秋雯,1996)。

綜合以上學者之論點,家庭對子女之關係影響深遠,在孩子的觀念、態度、行為、習慣等各方面之養成,從小到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每個成長的階段都深受其原生家庭之影響,尤其是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發展的重要性。

 

(二) 認知發展論

Piaget 所提出的認知發展論,雖然其重點著重在認知發展的理解而較無益於父母管教方式的研究,然而他也強調子女的教育為父母的責任,父母應提供有利兒童發展的家庭環境,傳遞社會價值並培養兒童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引自王鍾和,1993;黃玉臻,1997)

Piaget 為個體的認知發展須經過四個時期: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這四個時期的發展是有順序性的,而且須在第一個階段結束之後才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在認知發展的各個階段,個體的基模與認知結構的發展均受成熟與學習兩個因素的交互影響(張春興,林清山,1998)。因此,如果從Piaget 的這個觀點看來,父母應該提供有利於兒童發展與學習的家庭環境,以傳遞社會價值,並培養兒童未來適應社會的行為和能力。

 

(三) 行為論

Skinner 認為個體的行為是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作用,由於個體不斷的接受環境的刺激,因此才能不斷的產生新的適應環境的行為。行為論者發展出一些改變行為時可採用的方式:如增強作用、制約作用、消弱、及懲罰原則等(張春興,林清山,1998)。因此,在父母培養子女的過程中,使之發展出良好的行為模式時,父母可以此方式管教子女或塑造子女行為。

 

(四) 社會學習論

Mead 在一九七六年提出的六種理論中,如發展成熟論、社會目的論、存在現象論和行為論並不能有效來解釋父母管教方式如何對子女造成影響,而真正相關的理論應為社會學習論(黃玉臻,1997)。

從社會學習論的觀點來看,父母是兒童早期經驗中的重要他人,也是兒童學習的重要楷模,兒童往往是藉由觀察模仿的過程向父母學習新事物,最親近的父母自然成為兒童模仿認同的對象。再者,子女行為獲得深受其所知覺的父母行為之影響,其行為可視為對父母行為的回應。而Bandura認為兒童模仿最多的對象多半是具有威信及權力,且能照顧兒童者,父母則是具有此特徵的主要者(吳秋雯,1996)。

由以上學者之觀點來看,孩子的外顯行為則是來自於對父母的觀察並加以仿效的結果,父母之間若是經常吵架、怒罵或體罰子女,則孩子容易將仿效的行為,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的言行更會在子女舉手頭足之間流露出來,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某一個孩子的言行氣質,不知不覺當中就會和他們父母的言行聯想在一起,甚至當作是同一家工廠的品質保證。

 

(五) 歸因論

所謂歸因,是指個人將自己為什麼會成功或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加以解釋,做因果上的分析(吳麗君,1986)。Weiner曾提的「歸因理論」,更指出個人根據自己體會到的成敗經驗,參照自己的了解,對經驗事件提出不同的解釋與歸因。歸因論的重點主要在於強調兒童如何內化父母的價值Rotter認為行為的內外控信念,來自個人所認為接受的酬賞與懲罰是否為個人行為所決定;Kerman曾將態度改變歷程分為三個層次:順從、認同、內化(引自王鍾和,1993)。因此,歸因論所謂的管教方式,是父母給予子女行為表現的獎懲,子女根據親身體驗此獎懲的力量,經過判斷分析了解而形成內外控信念,進而影響其行為的發展。

總而言之,歸因理論所強調的父母管教方式是以說理的方式引導子女對行為的責任做內在歸因,可使子女有較高的自主性。因此,就歸因論而言,父母對子女教養方式的處理方式若是採取嚴厲責罵或施與體罰,雖可暫時制止子女之不良行為,但只要父母的懲罰不存在,對子女手足不良行為的約束力就消失了。

 

(六) 互動論

有些學者亦嘗試以互動論的觀點來探討父母管教子女的方式。Lewin認為個體行為是取決於個體本身與影響其行為情境間連續互動的歷程,個體具有主動性與選擇性的認知能力,能對所認知的外在環境做反應(引自王鍾和,1993)。因此,互動理論的觀點,使我們視父母教養方式並非為父母對子女所作的行為,而是與子女一同發生的行為。亦即教養態度乃是父母與子女一連串的互動關係,隨著子女的成長而做不斷的調整(吳秋雯,1996)。

 

(七) 發展成熟論

發展成熟論是Gesell所提出,「成熟」及「發展」是這理論的主要概念,認為個體發展主要因素在於個體的成熟,不因外在多次練習而有所改變,並且認為發展過程是呈現螺旋狀(螺旋發展觀),在過程中會有重複某些發展的現象,以完成整個程序。而成熟論主張內在的成熟生長因素比外在環境影響更具重要性,也因此認為管教子女,父母親必須考慮到子女身心成熟度,並尊重瞭解子女間的個別差異,適當給予支持及必要之協助,讓子女身心能更健全的發展。(王珮玲,1992)。

總之,父母親必須了解子女不同發展上的需求,並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發展,父母的指導、介入及援助,必須與子女的成熟階段相一致。

 

(八) 存在現象論

Rogers 是存在現象理論最具有影響力的學者,早於1947 年將理論應用在兒童身上,主張以自我概念為中心,強調個人對現實的主觀感受,著重個人的意識。此一理論對於父母管教方式的看法(劉明松,1998)

1.父母要能接受自己和他人;控制情緒及適度懲罰子女;對於子女的行為應有所選擇,使其發展對自我與他人行為反應之評價能力。

2.父母可改變子女情感與子女互動型態,提供更多的情感交流,營造親子間良好的關係或氣氛。

總之,父母親必須學會聆聽孩子說話及了解其所要傳達的訊息,因為有良好的互動模式,才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其實不管那一個學派的理論,都可以看出,父母的身教與其所訂定的規範,將是孩子日後步入社會,適應群體生活的基礎,這個觀點無形中更肯定了父母在兒童人格心性成長過程中,所肩負的重責大任,因為一旦管教態度有所偏差,所造成的遺害,將是難以彌補的。

二、父母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社經地位,對於孩子的管教方式上,研究發現會有許多的差異性,尤其是近年來,社會文化的多元,教育普及後,父母親的教育程度明顯提昇,社經地位階層化的抬頭,對於孩子的管教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父母親教育程度

父母的教育程度會影響教養孩子的信念。Mc Gillicuddy-DeLisi(1982)指出父母教育程度會影響對待孩子時的教養信念。研究發現,高教育程度的父母較具有認知建構的信念,因此高教育程度與高社經地位的父母,認為孩子在發展上應由自己扮演主動性的角色,並主張激發孩童的內在潛能。高教育程度的父母親比低教育程度的父母親更相信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是主動的接收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王以燕(1991)探討台灣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的變遷發現,在社會變遷中教育程度對父母教養子女方式的影響,在早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目前父母教育水準日益提高,其影響力已經不若早期重要了。樊聯仁(1999)以大學生與國中生為受試者,調查不同年齡子女所知覺到的父母教養方式有何不同,結果發現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下的父母,較少給子女情感溫暖,並指出可能是教育程度低的父母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情意有關。Palacios(1992)認為低教育程度的父母親重視孩子身體機能的發展、對孩子的發展有較悲觀的期望、較易以權威的方式控制孩子、對男女生兩性教養間也有較刻板的想法。

 

綜上所述,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對於孩子的管教方式,高教育程度的父母親在面對孩子管教上,所採取的是比較積極主動的方式,給孩子較多的情感上溫暖。而低教育程度的父母親則採取比較被動消極的方式,甚至以權威的方式來控制孩子。

(二)、父母親社經地位

國內近年來傾向以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來探討孩子管教方式的影響,王珮玲(1992)以1267 名幼稚園學童的父母為對象,發現當父親的社經水準愈高時,其教養方式愈偏向愛護,愈不採拒絕或命令的方式。李雪禎(1996)則進一步發現,高、中高、中等社經父母多採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中低社經者則以開明權威、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較多,而低社經者則較傾向於採用忽視冷漠的方式來管教子女。

陳小娥、蘇建文(1977)針對國內不同社經階層的教養方式比較後指出,中上社經父母對孩子較愛護並給予精神鼓勵,而低社經者則較為忽視拒絕子女。高慧中(1984)的研究指出,高社經地位的家庭,父母反而容易因為工作繁忙而疏忽子女的教養責任。低社經地位的家庭,則因為教育程度不高,往往為衣食奔波,對孩子缺乏撫愛、溫暖的表達,而形成不良的親子互動。但是社經地位中等的家庭,則因為生活較穩定,父母會有較多的時間、金錢、關愛與物質的給予,既能兼顧教養又具有彈性。

綜上所述,關於不同的父母親社經地位在孩子教養方式上的差異,中高社經地位的父母親,因為生活穩定,對於孩子採取積極關懷、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給予孩子較多溫暖及鼓勵,低社經地位的父母親,因為整日要為生活忙碌,比較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來關照孩子,因此對於孩子的管教比較忽視冷漠,缺乏愛的關懷及表達,親子的互動關係也比較不良。

 

參、教師父母的親職管教:

這些年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遷,國內經濟的不景氣,連帶影響許多產業的生存,造成許多人紛紛失業,每天翻開報章雜誌都可以找到因為失業而自殺的消息,相對地,公家機關因為工作穩定而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教師更是人人稱羨高社經地位的「鐵飯碗」,每年教師甄試時,往往只有數百個名額,甚至數十個名額,卻引來近六、七千人的報名甄試,只因為工作穩定。教師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是教人,也教心,相對地伴隨著社會大眾對於教師職業道德的高標準看待,也因此讓老師們對於自己的職業、社經地位有更加深切的期待,對於自己的子女教育,相對地有更加不一樣的看法

老師所擔任的角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範本,因此,「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從班級的風氣就可以看的出來,說明教師的言行,其實在日常教學當中深深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風範,也因為教師的角色是樹人的工作,所以從古至今,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老師的行為都是需要成為模範的,如果有一絲的衝突,往往會受到社會最嚴厲的批判,因此,老師們對於自己的行為都是相當謹慎,進而對於自己子女的管教態度,也是以高標準的姿態來看待,因為,老師的親職教育也同樣是一個學習的典範,一樣受到社會價值觀最嚴格的對待。

教師所擔任的社會角色,是社會上道德行為的模範,而在教師的養成及日後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有比其他行業的人士,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親職教育的相關課題,因為,目前的親職教育的工作及推動,也是以學校為單位,因此,一般人總認為教師的親職教育一定是相當成功的,教師的小孩一定是相當幸福的,因為,功課不會有爸媽可以教。其實,老師也是在有小孩之後,才開始學習做父母的,教師的子女和一般人的子女也是一樣的,只是教師擁有比較多的資源可以來支援,在普世的價值觀中,往往認為最乖、最聽話、最服從的就是最好的,因此,當教師的子女出問題時,往往也是父母親最難接受的一刻。

 

一、教師父母親職管教的迷思

    教師的社經地位,在目前的社會地位中,是屬於中高階層,教育程度也是相當高,由於所擔任的社會角色,相當專業,因此,外界所給予的評價及要求,相對地也比一般的行業高。

(一)、老師的小孩真的比較會讀書嗎?

老師的孩子其實跟一般人的小孩是一樣的,資質也是差不多,並不一定比較會讀書,只是老師所擁有的資源比一般人還要多,所投入的時間及精力也比較多,和一般相同資質的學生比較起來,老師的孩子的確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比如:參加學藝競賽的機會、上台發表的機會等,因為這些需要練習、訓練的項目,請老師的孩子參加,他們的父母親可以幫忙協助訓練,讓老師不必費太多的心力。

(二)、老師的小孩真的比較守規矩嗎?

    教師在學校當中,對於孩子的生活常規均相當重視,因此,對於自己的孩子在生活教育上,通常會比較重視。但是也有不一樣的想法,有的老師則認為自己的孩子要適性發展,不需要太注重生活上的細節,只要他有好的表現就可以。因此,常常可以看見許多教師的孩子,生活常規並不怎麼好,到人家家裡,也不懂得禮貌,坐沒坐像,站沒站像,而他們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孩子表現沒有什麼不一樣,因為在家裡就是這樣子,加上有些教師自認為自己的管教方式沒有問題,所以,有許多的老師比較不喜歡教同事或是教師的孩子,深怕親師之間的溝通不良,而傷了彼此的感情。

(三)、老師的小孩真的比較快樂嗎?

    小時候,看見老師的小孩在學校,練習彈風琴或是鋼琴,就覺得好棒,好羨慕他們是老師的孩子,時至今天,自己也成為教師,成為孩子的父親,看見同事的孩子彈得一手好琴,心中也會很羨慕,真希望自己的小孩也能彈一手好琴,只是我並不知道這些孩子快樂嗎?其實老師的孩子快不快樂,全看他們父母親的教養態度,及對孩子的教育期望。有些教師在本身心態上,往往會有優越的迷思,常常跟其他的同事的小孩做比較,月考誰的分數高,誰家的小孩又得獎了,總希望聽到自己自己小孩子名字,或是職務角色的關係(校長、主任的小孩),總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別人強,這樣做父母親的才有面子,當孩子的學習能力達不到父母親的期望時,或是無法滿足父母親的面子要求時,其實他們的學習生活並不愉快,壓力大時,甚至會放棄學習,只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是老師。

 

二、教師父母親職管教的優勢

在我們生活週遭當中,許多教師的親職工作都做得相當的好,原因無它,只是因為教師擁有比較多的教育資源而已。教師擁有的教育資源如下:

1.      穩定的工作:老師擁有相當穩定的工作及中高階層的社經地位。

2.      足夠的時間:老師在面對孩子時,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和孩子相處。

3.      積極的管教態度:老師對於孩子的管教態度,比較積極且正向開明。

4.      豐富的教育素養:在教師培育的過程當中,修習許多教育相關理論的課程,因此對於孩子的管教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5.      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透過許多進修的管道,不斷地成長及學習。

6.      隨時省思的心:教師每天所面對的學生,在課堂當中所發生的事件,提供教師省思的機會,進而在親子管教當中多一份的學習。

   總之,當教師擁有這些教育資源時,相對地,就要承受社會道德高標準的對待,也讓教師們感受到這股壓力,因此對於自己的親職工作也會比較積極且投入。

 

肆、結論:

    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教師穩定的工作的確是相當吸引人,由於教師的工作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教人也教心,是學生學習的模範,相地於他們的親職工作也是受到社會道德放大鏡似的檢視,是社會學習的樣本,不容有一絲瑕疵,對於教師來說,這也是他們親職壓力的來源。其實每一位父母親如果能夠善用自己手邊的優勢的資源,好好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專長,相信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可以很幸福的。不論是那一個社會階層、或是社會角色,父母親愛孩子的心永遠是不變的,只要你用心的去經營你的家庭生活,相信孩子小小的心靈,可以感受到父母親的用心經營,只要你願意。

 

參考文獻

王以燕(1991)我國台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自台灣光復至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君(1986)。國民中小學師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惠梅(1997) : 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慧中(1984)。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的家庭因素。測驗與輔導,63期,頁1121-1124。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態度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張春興、清山(1998)。教育心。台市:台灣東華。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樊聯仁(1999)。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未出版。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

春風(2005,5月9日)。媽媽是老師,真衰?。聯合報,E5。

McGillcaddyDeLisi, A.V. (198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beliefs about development and family constellat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arent’s teaching strategies.In Luis M. Laosa & Iring E. Sigel., Family a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Children. New York: Plenum.:467-489.

Palacios, J. (1992). Family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 in Spain. In J. L. Roopnarine & E. B. Carter (Eds.), Parent-child socialization in diverse cultures. N J: Ablex publishing Co.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