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

 

顏君蓉、王仟雅、楊忠憲(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認識網路成癮

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歷史開始快速的進步,資訊時代的來臨,更改變我們的生活,然而網路的發展更進而從工具性的角色進化到人類生活的主角,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在人類還沉浸在如何學習網路、享受網路浪潮中時,卻已經對人類的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心理上的影響。因為在網路上,許多空間可以形成一個許多真實的個體互動的場所,在聊天室、在討論區、在遊戲中、在所有虛擬下的情境中,每一個虛擬身分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個體,即使發生在虛擬世界的虛擬事件,但對當事人的感受,卻是卻真萬實如假包換的感動。也因為這樣的魅力,網路風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排山倒海的衝擊了我們的文化和生活。

翻開每天的社會版,我們總是會看到許許多多和網路相關的消息,有網路犯罪、網路性侵害、網路成癮、等等的問題。當然,在有八百五十萬網路人口的台灣,網路勢必會在許多問題上浮現,但是網路本身的因素,也在許多問題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網路成癮症。網路會成癮嗎?

事實上,任何會對人類行為產生情緒的影響,以至於讓人無法控制的過度參與這樣的活動,甚至造成對自己個人家庭、職業、生活的影響,都可能造成行為的成癮。在網路成癮特診的臨床經驗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個案的表現的特徵包括:(一)強烈的使用慾望;(二)無法控制的網路行為;(三)造成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包括學業、家庭、或工作等方面。

如果有上述症狀於生活中經常或持續的出現,可能就有網路成癮傾向的可能,往往還有許多複雜的個人或環境因素,大多數的個案都需要經過相當的處理才能有所改善,所以當個案出現網路成癮的問題時,經常難以靠一己之力處理;尤其是青少年,一方面面臨成長和考試的壓力,一方面青春期的成長階段渴望同儕認同和自我認同,讓青少年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 

二、網路成癮

關於「網路成癮」美國心理學會雖已於1997年正式承認其研究價值,但目前對於網路成癮的診斷並無一個共同認定的標準,一般而言我們談到「網路成癮」都會都會聯想到Kimberly Young,他可以說是開啟網路成癮實徵研究調查的第一人,Kimberly Young認為,在所有上癮診斷中,「賭癮」是一種無涉及到中毒的「衝動控制失序症」其狀態是最接近網路成癮的。

金柏莉•楊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指出,網路上癮具有下列判準: 1)強迫性地非本質使用; 2)對活動或人際往來失去興趣; 3)被線上及時活動佔據; 4)無法控制使用。而最容易上癮的族群是有限教育程度的中年婦女(約比男性多百分之二十)。

從上金柏莉•楊可約略看出容易網路成癮者之背景多屬人際關係欠佳及教育程度較低者;其結果與國內研究者韓佩凌(1999)、黃一玲2001)、王秀燕2001)等人研究結果相符合。

資訊心理學

(一) 心理分析學派

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論亦是一種發展心理學理論,他將幼兒發展上的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視為快感的來源。若在此某個階段受挫,就會產生固著、滯留(fixation)的現象,進而產生防禦反向之作用,反應在日後外顯行為的性格上。弗洛依德提出「潛意識」概念,對人格有更複雜之看法。弗氏認為潛意識衝突的基本原則是對焦慮的防衛,這些衝突的焦慮往往常發生在兒童時期的壓抑。而壓抑本身是抵制焦慮最原始的防衛機制,並開始衍生出其他的防衛機制包括替代作用、反向作用、合理化行為之文飾作用、投射作用..等等。

(二) 網路與心理防衛機轉

陳怡安於心理防衛機轉在網際空間線上遊戲之應用曾提及自我防衛機制與網際空間線上遊戲相關之應用

1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經由強調所想要的特質來掩飾自己的弱點,或是在另一個領域求得滿足,以補償在這個領域所遇到的挫折。

  2替代作用(displacement):

個體當被引起一些有敵意的情緒時,不敢對受挫來源表示不滿,把鬱積的情緒轉而發洩到較不會危險的對象上面。

3幻想作用(fantasy):

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無法處理的問題時,藉由馳騁在虛幻的、想像的世界中來得到滿足。

4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

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成功與滿足時,將自己比擬成幻想中之成功者,分享他人成功之果而使自己獲得安慰,此為認同作用之心理防衛機轉。

 

四、網上角色

在線上遊戲中以MUD為例,可歸納出玩家的四種使用動機因素:「自我肯定」、「匿名陪扮」、「社會學習」、及「逃避歸屬」(蘇芬媛,1996)。

1「自我肯定」型動機之使用者藉由在MUD的活動,充分發揮想像及創造之能力建立虛擬世界。在遊戲中證明自我的能力,享受達成任務升級的成就感藉以滿足支配的權利慾望。

2「匿名陪扮」型的使用者,充分扮演和表達在現實世界中隱匿的另外一面,以不同的行為模式與他人互動,滿足生命中自己想達成的角色及人物。

3「社會學習」型的使用者透過MUD的虛擬社會從事社交性的活動,結合志同道合的戰友、學習更高階的程式積極努力晉升成巫師等。

4「逃避歸屬」型的使用者,自由馳騁隨心所欲在虛擬世界中扮演角色,甚至玩家可自由做一些真實世界中違反社會道德規範的事,在此虛擬情境中暫時逃避現實。 

五、心流理論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網路成癮者如同是在滿足本我的基本需求,而這些基本需求由於社會化的過程中被壓抑至個人的內心深處;以往在網路上未發達之前每個人均有自己的一套調節方式以因應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現在更由於網路的快速發展為以往無法在現實生活尋求滿足的人另闢一個場域,不管是補償作用、或是替代、幻想、認同等防衛機制在網路的匿名性、開放性之下,都可以一一得到紓解。

另一方面,網路也因為具有「自我肯定」、「匿名陪扮」、「社會學習」、及「逃避歸屬」的特性(蘇芬媛,1996),讓使用者在現實社會之外找到另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其中的「匿名陪扮」就如同是幻想作用的功能一樣,經由網路匿名的功能,在網路上重新創造一個在現實生活達不到,而卻是個人所欲達成的人格角色,逕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游走,同也因為在遊走過程與網友的互動,進而尋求個人的「自我肯定」;另外,依金柏莉•楊之研究,網路成癮有較差的人際關係,此時網路又由於其匿名性,無需與人面對面,更甚者可以再虛擬世界中從事現實社會所不允許的、不道德的行為,這都吸引人們沉迷在這虛幻的數碼世界。「社會學習」的功能則因為匿名性的關係,使每位網均難以得知對方的真實年齡性別、職業等社會變項,所以在與網友互動的過程中,便相當容易習得各種社會階級的生活態度、生活觀、意識形態等知識,故學習的功能便無形的在互動過程中教育了每位的使用者;學習的功能儼然形成。

而在心流理論中可知,網路成癮者容易因過度陳浸其中,產生所謂的『遠距臨場感』、『挑戰』、『探索行為』、『時間空間迷失感』、及『技巧』等現象;「挑戰」的現象在線上連線遊戲特別容易出現,「技巧」也是,線上遊戲沉迷者也容易沉迷於遊戲技巧的練習,期能把技巧熟練以在網路世界中一展長才,彌補現實生活的缺憾如學生課業受挫、青少年人際關係的迷惘等。至於「時間空間迷失感」是每位沉迷者均會遇到的共同現象;網路成癮者總是對自己說:「再一分鐘就好!」但往往都是一延再延最後超出預期的使用時間,進而影響其他生活作息。

「網路成癮」是否要將其視為如同煙癮、酒癮、毒癮等病態症狀?是見仁見智的,即使是Kimberly Young也傾向將網路成癮視為如同毒癮那種非無涉及到中毒的「衝動控制失序症」;但不管怎樣,任何一件行為若過分投入以致影響日常生活作息,不管是何種身分、角色都應該適可而止,以免造成生理傷害。 

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

以往在討論人際關係對於網路成癮的影響力時,多著眼於由於真實人際關係的失敗,使的成癮者逃避現實的人際關係而陳浸在虛擬的人際網絡上,這個觀點也多獲得支持,但是否現實人際關係失敗者在網路一定可以獲得社會性的支援,否則何以同樣在現實人際關係上遭紹到挫敗者並非都會尋求虛擬人際關係的支持,因此再討論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時,似乎應該同時討論線上線下的人際關係,以作一較完整的解釋。

網際網路除了改變人們既有的人際溝通管道之外,究竟還提供了哪些額外的「服務」?使人們逐漸「冷落」傳統的溝通方式,進而改變人際互動方式以獲取那些額外的「服務」。 從『社會支持』、『心理發展』等角度來闡述網路為人際關係所帶來的『附加』影響:

() 社會支持:

在眾多的網路行為中,『社會支持』可說是線上人際關係的副產品,而這項附加價值提供網民另一種強而有利的誘因,願意以線上虛擬人際關係作為社會支持的來源,而這種虛擬關係所獲取社會支持的重要性將不下於真實世界的支持。

社會支持的獲得與給予來自於人際關係,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自1970年代開始西方對社會支持的研究大抵從三個取向來探討。第一種是結構性的取向,也是一種網絡(network) 系統分析的模式,此模式從社會連結的角度來看社會支持。第二種取向主要專注在社會支持行為的功能性內涵。社會支持的行為包含很多種形式,因此在幫助個體滿足需要和減輕問題的功能也會有所差異。第三種取向則從主觀詮釋的角度定義社會支持。大部分的時候,個人知覺到和實際獲得的幫助應該一致。然而,當他們不一致的時候,知覺到的幫助應該比較有影響力(劉奕蘭,2002)。

不管個人在線上是獲得何種形式的社會支持,都證明線上的虛擬人際網絡提供了與現實生活相似的心理慰藉與訊息提供等實質的社會支援,這也說明了網路的重度依賴者何以在即時性高互動的線上使用類型所佔的比例最高。

() 心理發展:

馬斯洛(A.H.Maslow)1954年出版《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提及需求的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層次由最低而高分別為:(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愛與歸屬需求、(4)受人尊重需求、(5)自我實現需求等五類。並認為唯有再低層次的需求被滿足時,高層次的心理需求才會出現,而之後又提出著名的Z理論(Theory Z)說明人們再滿足需求金字塔的最高需求自我實現後,仍會追求更高的一個層次的「最高需求」而當個人的心理需求達到這一層次時,便會出現所謂的「高峰經驗」,進入忘我的境界。

另一種人際關係的心理發展論是艾瑞克遜(Erik Erikson,1963)所提的「發展的任務階段論」,將個體的發展過程分成8個階段,而每個階段有其重要的發展任務或是發展危機,若能順利發展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對於日後的發展將是一大助力,而8個階段依次為:(1)對人信賴VS.不信賴期(2)活潑自主VS.羞愧懷疑期(3)自動自發VS,罪咎感期(4)勤奮努力VS.自卑感期(5)統合形成VS.角色錯亂期(6)友愛親密VS.孤獨疏離期(7)富生產力VS.停滯不前期(8)完美無缺VS.悲觀絕望期。每個階段的任務若無順利發展完成將影響日後的發展,不過這也非意味前期的發展工作若無順利完成日後也無法克服,只是任為若能在發展過程的關鍵階段完成發展任務,將有助個人日後的生長。

綜合馬斯洛(A.H.Maslow)艾瑞克遜(Erik Erikson)看法,可以看出線上人際關係是如何支持了使用者的內在心理需求,以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第5期與第六期而言,第五期階段正屬青少年時期,此時的發展任務是「統合形成VS.角色混亂」在這樣的狂風暴雨期,若缺乏適時的引導,將為個人帶來內在的心理衝突與焦慮,以往此時的青少年有賴長輩、同儕的協助以度過生理與心理所帶來矛盾與衝突;但現今人際疏離與升學主義掛帥的學校環境,教育現場甚少關心或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青少年、青年難以找到適當引導的楷模;又此時的正值網路環境快速發展與成熟的階段,各種線上社群逐漸取代傳統的社會支援系統,令青少年寧願捨棄傳統高度社會互動的人際交往模式,而依賴於虛擬的線上人際關係來化解此時的內在衝突,這樣的過程看似解決了生長所帶來的內在衝突,但伴隨而來的卻是更須擔心的問題。

雖然網路社群提供青年化解內在需求的管道,但它卻無法提供傳統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另一項「潛在學習」,即人際關係技巧的訓練,以往的社會支援網絡必須藉由密集的人及互動與學習,才能使個體獲得社會支援,網際空間無法提供這項功能,使青少年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沒有習得應有的人際關係處理技巧,這樣的結果是否就如同發展階段論中發展危機,由於過分依賴虛擬人際關係而抹煞真實的人際處理技巧,造成日後在處理真實人際關係時出現退縮的情形。

 

、相關報導

() 「虛擬世界迷人」 15%網友出現網路成癮症           891026中國時報

虛擬的網路世界讓許多人流連忘返,但根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國內網友約有十五%出現網路成癮症。網路成癮者以男性居多,年紀集中在廿多歲,大都是大學以上高學歷的資訊相關工作者,每天上網時間高達三至五小時。

   由國內八十多位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和社工們成立的「心靈園地」網站,原本是提供網友線上諮詢精神科相關症狀。在申請成為網站會員的一份問卷中,心靈園地特地詢問網友八項問題,順便篩檢是否有網路成癮症,結果發現網友的成癮比率超過十五%。

   這八項問題分別是:一、是否會全神貫注於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在下線後仍繼續回想上網情形。二、覺得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三、曾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不成。四、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易躁。五、花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意圖的還要長。六、為了上網而甘冒損失重要人際關係、教育或工作機會的危險。七、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八、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試著釋放一些感覺,例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玉里榮民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白雅美說,這八個問題中,只要有五個問題回答「是」,就初步符合網路成癮症診斷。心靈園地從今年五月至十月蒐集二百五十一位網友的資料發現,三十八人符合這項診斷,比率超過十五%。

   這些網路成癮者平均年齡約廿多歲,以男性居多,半數以上是大學或研究所以上的高學歷,多是在學學生或單身上班族,其中以資訊相關工作者居多。

   不過,白雅美表示,這項數據不見得能代表所有網友的網路成癮盛行率。但值得重視的是,有成癮傾向的網友們正巧多有精神科醫師擔心的精神症狀。她表示,這些網友們求助諮詢的問題以焦慮症、社交畏懼症和恐慌症為主,這些精神症狀可能和網路成癮互為因果。可能是個人退縮的人格特質導致在網路世界尋求慰藉;但也有可能是過於耽溺上網,造成人際關係退縮。

() 網路成癮  台灣估計卅萬人達標準

網際網路席捲全球,沈溺於上網的網路成癮症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但醫師指出,「網咖成癮」將是台灣特殊的社會現象。學者則指出,網咖原本是以社會中上階層為主要消費群的資訊科技產物,但在台灣以青少年為主要消費群,且場所有複雜化的傾向,亟需政府輔導及業者自律,也請父母關心上網的孩子。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昨天舉辦「網路咖啡與青少年身心之影響研討會」,中心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國華在會中指出,根據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台灣上網人口已達六百萬,預估有卅萬人達到網路成癮標準,其中以年輕、未婚、高教育程度男性和都會地區民眾為多,有憂鬱症、躁鬱症等情緒問題、自我封閉人格等,都是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

台北巿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葉佐偉指出,和電腦相關的成癮包括一再追求硬體升級和喜歡組裝電腦的「電腦成癮」、喜歡上網路聊天室的「網際網路成癮」以及在網咖流連忘返的「網咖成癮」。葉佐偉說,美國以網際網路成癮最為常見,且成癮者多為中年婦女,她們多半內向而低學歷,四成有憂鬱症;「網咖成癮」則是台灣社會特有現象。

過去鍺博性電玩盛極一時,東吳大學文學院院長楊孝榮在會中擔憂賭博性電玩假借網咖「借屍還魂」。他表示,西方國家的網咖是白領階級談公事找資料的地方,台灣網咖的主要消費者則是十二歲以下少年及兒童,如果網咖果真和賭博掛勾,勢必遭到社會群起撻伐,對網際網路的前瞻發展顯然有不利的影響。

楊孝榮認為,台灣網咖發展至現階段,中央政府應該責無旁貸負起管理和輔導的責任,明確定位網咖是資訊科技產業還是娛樂休閒事業,建立網咖分級,避免青少年及兒童遭受色情和暴力傷害,十五歲以下少年及兒童在沒有家長及成人陪同時,由網咖業者建立輔導員機制,或邀請熱心志工給予適當輔導,增加網咖休閒娛樂益智的功能。

 

隨堂心得

出版所研一生 廖純怡  心得報告

網際網路普及之後,便成為人們取得資訊的一種管道,或者是一種娛樂的通道,因此許多人每天必定上網。網路機制的發展,可以讓人們在其中進行多種行為,如上網收發e-mail、資訊搜尋、購物、寫日記、文朋友、連線遊戲等等。有人每天上網數小時,有人甚至數十小時。未來網路機制的進步,更多元化的呈現,可能會讓人們停留在網路上的時間越長。

基本上較屬於重度沉迷或成癮的網路使用者,多半是連線電玩的熱衷者,特別在青少年年齡層又最屬嚴重,原因可能是其自制能力不足,或者其他因素。根據國外學者Kimberly Young的研究指出,常見的網路上癮症有幾種︰(1)沉迷於網路色情,如在網路上瀏覽、下載或交換色情圖文資訊,或從事色情交易﹔(2)沉迷於網路交友,如在網路上的聊天室跟網友聊天或交友﹔(3)沉迷於網路賭博,如上賭博性的網站或從事股票交易﹔(4)沉迷於遊戲軟體,如上互動式的電玩網站﹔(5)沉迷於網頁或資料庫的搜尋。

網路雖然可以帶給平時生活樂趣,或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讓人們容易取得資訊,但網路上癮所帶來的反效果,是值得網路使用者注意的。上網的時間若是過長,將會造成多許多負面影響,如身體健康情形、視力退化、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減少、與現實生活的隔離等等,如此長久下去,造成的傷害可能是無法預估的。

【推薦網站】

http://www.tcfnet.net.tw/products_introduce/E-Detective/psycho.htm  網路使用者心理探討

http://ap1.ettoday.com/more/more.php?messageid=268777   網路成癮症

http://cplee.hhjhs.tp.edu.tw/circles/%BA%F4%B8%F4%A8I%B7%C4%AFg%AD%D4%B8s.htm  網路沉溺症候群

 

出版所研一生 陳姿香 心得報告

在寫心得之前,我問了同學:「那我算不算網路成癮呢?應該算吧!每天都要上網,不上網感覺好怪,還要不時去收信,網路不通更變得會暴躁。這樣應該有算上癮了是不是?」生在這個資訊時代裡,上網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然後才驚覺到自己好像被「制約」了。

討論的結果是,我們並不算網路成癮。從這些網路上所找到的資料看來,網路成癮包括了沉迷聊天室、瘋狂玩線上遊戲等這些人,他們一天花了很多的時間在線上,並且是主動式的;而我們時時上線、時時收信,並非出自於自願,只是因為工作、學業所需,在網路上的時間也較短,且不會沉迷在同一件事中。不過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我相信在某種程度上仍是有上癮的現象。例如:除非是出國,不然不可能好幾天不上網;抄寫資料的時候會很想要「複製、貼上」;不小心做錯事會想要「復原」或是「重新登入」。

但我們定論自己沒有成癮,主要是因為我們還能「控制」自己,在生活與網路的時間分配裡還能有所拿捏。許多嚴重的網路成癮者,如線上遊戲的玩家,他們不分日夜整日坐在電腦前,三天三夜後暴斃而死。當這類的新聞報導剛出現時,著實震撼了社會各界,然而現在已不是「新聞」了。還有另一種成癮者,則是因為沉迷於網路中而忘記了自己在真實生活裡所扮演的角色,他們變得只想泡網咖上網,不願工作、不願回家陪伴家人,甚至最後鬧得妻離子散,他們也不見得會醒過來。我不懂為何會有這樣的人,或許他們都病了,變成一種網路社會下的心理疾病,所以他們沒辦法控制自己,也忘記「自己」在哪裡,無法分辨應該做與不該做的事。

【推薦網頁】

1. http://netaddiction.com/

這是全球第一個針對「網路成癮症」,提供諮詢、治療的網站。

2. http://www.se.ntou.edu.tw/~yirjyh/joke14.html
這是海洋大學特蒐隊,多方蒐集得來網路上癮症候群的自我診斷方法。

 

出版所研一生  洪宗慶

網路沉迷者,可能是由於在真實世界中缺乏人群的支持,而在網路社會裡,可以找到共同嗜好的人或者是可以找到幫助的人,以提供這些在真實世界中,失去重心感的人找到一個很好的地方,而不知不覺得沉溺在網路的社會之中。

網路上癮者,可能會跟酒癮或菸癮者有些共同之處吧!

以一個酒癮者的角度來看上癮,可能一開始只是想藉由酒意將一些不愉快的事忘記,卻又在不知不覺當中,加深自己不愉快的事,而使得對於酒的需求量大增。或許網路上癮者而言,部分的人可能是因為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找到可以舒發的管道,例如,在匿名的地方寫寫對某某某不滿意,或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討論一些不被現實世界所接受的一些看法及想法者。而使得自己在無意識的情形之下,加深對網路的需求。

另外,在課堂上,老師也常提起有過一個案例是沉迷於網路遊戲者。或許是因為網路的遊戲裡可以做與真實世界做不到或做不出的事情來。使得玩家,在這種好奇心及想像力的世界中滿足這些感覺。而不知不覺的「愛」上遊戲的世界裡了。

最后,我想我該思考的是,網路上癮,要如何去定義呢?如果一個人的工作必需要跟網路有關?那是否將他列為上癮者呢?還有,如果以現在的社會而言,少了網路就等於少了雙眼,每個人或許都會變成網路的依賴者了。那我們應該重視的會是在那些範疇呢? 

出版所研一生  游曉薇

網路的普及,使人產生依賴感,輕度依賴的狀況是一旦無法上網,就會有一種不安或缺少什麼的感覺,在大量使用資訊科技的今天,大家已經太習慣用電腦、網路解決問題、處理事情,自然對它產生依賴,使用的時間也增長,甚至漸漸成為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

尤其在資訊爆炸時代,電腦、網路雖然可以幫我們解決、記憶、處理許多的資料,但是也帶來無限多的資料與知識,將人帶入一個資訊爆炸、訊息密集的社會,需要發掘與吸收的資訊太多,甚至產生唯恐資訊匱乏的恐懼。所以大家待在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長,用電腦工作的時間越來越久,解決更多的資訊流量。如此的制約下,許多人每天都要收信,一天收個好幾次,就怕漏掉訊息;發生什麼事、有什麼念頭,總要用Google搜尋一下,看看有什麼相關資料。

上述的是屬於工作性質的網路使用,情況通常不會太嚴重。若網路上癮成了重度依賴、網路沉迷或上癮,尤其是專注於某項電腦、網路的使用上,如:聊天室、連線電玩等,將會造成自主性的喪失、和現實社會的脫節等問題,卻使得資訊科技反而喪失原本要「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目的。

 推薦網站

˙真實與虛擬之間─資訊科技的善與惡。http://www.chinatimes.org.tw/new/IL/il-3-2.htm

  這是「資訊素養座談會」所提出的第三場議題討論,參加的專家學者有唐湘龍、蔣雅淇、林以正、林世華等。

˙網路空間的自我倫理(2004)。http://www.zblw.com/demotics/lldd/200411/2418_2.html

2004年的文章,討論網路沉迷現象、原因與分類,並連結討論倫理與自我控制的議題。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