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事評論13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流浪教師的吶喊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賴怡真

 

    又到了教師甄試的火熱季節,每年都會上演「流浪教師」的戲碼,出現許多提著大包小包到各地趕考的準教師們,這種情形在國小教甄尤其常見,它是社會的奇特現象或是常態呢?如果教育部任由流浪教師與超額教師問題日益惡化,它便會成為社會的常態現象,這是件可悲的事啊!

    國內出生率逐年下降,今年小一學生比去年減少4萬人,超額教師特別嚴重,很多縣市不但不招考國小老師,還要調動超額老師引發爭議。但教育部任由各縣市減班、減師,除了現任教師人人自危外,對實習完畢的準教師而言,畢業更代表失業,師資市場無法注入新血,變成一攤死水。

    因此,一群實習教師不滿上述現象,發動網路連署,號召準備參加國小教甄的考生,及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在612日一起上街頭,希望教育部正視超額教師問題。他們提出六大訴求,其中第二項為「提高師生比為1班兩個老師」,目前國高中教師員額編制是1班兩個老師,國小是11.5個老師。以國小和國中相做比較,國小每節上課時間比國中少5分鐘,一天下來大約比國中少上一節課,但以科任老師來說,國小老師一個星期約23堂課,國中老師約20堂課,雖然筆者提出的是大約數據,但總括來說,國小老師每星期上課時間總數比國中老師多,而且還要兼很多行政工作,不像國中大部分的行政工作有專門職員負責。然而不能以小學生較好教來解釋國小老師教學時數較多的原因,因為國小教師同樣要付出許多心力來教導孩子。

    總而言之,國小老師工作負擔重,薪水也相對較少,工作待遇充滿了許多不公平,教育部應重視這個問題,不能推說沒有經費處理,而讓這種不符合社會正義的制度持續下去,社會在進步,舊有的制度也應修改。請部長醒過來,正視流浪教師的吶喊吧!

 

 

中學生髮禁,禁絕了什麼?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郭駿武

 

中學生發起「反髮禁」運動。但其實髮禁早已開放,授權由學校自訂管理規則,教育部也鼓勵學校透過民主程序,讓學生參與校規的討論與制定。但是卻很少有學校願意與學生一起討論校規,修改不合宜的規定。
為什麼學校不願意和學生討論校規呢?學校存在的目的為何?在不同的時代學校需要有哪些符合社會理想或教育理想的目標呢?

我們如果試著從教育的角度探討,很多校規是代代相傳的,而隨著時空環境改變,早該改變或取消;但是在這些「規定」下長大的一代,成為管理者之後,鮮少能跳脫制約,重新思考各種「規定」的意義與必要性,反而繼續堅持成規。所持的理由,包括「學生應該專心念書,不該花心思在頭髮和服裝上」,「穿著整齊畫一才有精神,才能表現朝氣與團隊精神」,「注重外表打扮,容易分心、變壞」。

而義大利社會學家葛蘭西則認為學校是國家的霸權機器,我們或許就能了解,學校在面對學生時,為什麼不願意討論。目前在台灣的學校中扮演管理者的行政人員,都是威權時代下師範院校所培訓出來的教師或教育行政人員,儘管國家或社會的民主風氣已經因為政黨輪替向前邁了一大步,但實際上學校的組織、制度,及人員的工作心態或是家長對學校的要求,在實際的生活運作中,依然能看到霸權的思想,透過各種美其名的管理方式或儀式,繼續的影響著我們的學生。

而民主的國家或社會,除了多元的文化及思想,我們也用各種制度來呈現多元,其中不論是任何的方式或儀式,都是鼓勵用理性的表達及思考,對各種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及說道理,但是髮禁的規定正好讓學校顯露出無法說道理的霸權心態。說道理;是沒有階級、年齡及性別、種族的差別,這是普世的平等價值。但是,我更擔心的是,學校是個教育的場所,無法說道理的學校規定及儀式,會教出怎樣未來的公民,創造出如何的社會。

中學生髮禁,禁絕了我們邁向成熟民主、社會的機會,也禁絕了我們希望孩子或身處這個社會的所有人說道理的可能!

 

 

恐怖之旅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嫦薇

 

    前些日子驚駭的電視畫面,令人心酸;14日該校朝會,師生抱頭痛哭,更是使人心碎;筆者忝為國小教師視此畫面實是無語問蒼天。

    筆者此文並非責怪該校承辦此活動同仁,為何二天一夜竟安排如此遠距離與頻繁的參訪,期盼爾後各校是否能有所改善,而主要在提醒這些受到極度創傷之學生要如何趕快作心靈治療,依據心理學理論,受到極度創傷之人,在往後可能出現下列症狀:如睡眠時惡夢,甚至被驚醒、容易心跳加速,頭昏的感覺、與莫名其妙發抖的生理症狀反應;在認知上,亦可能出現無能為力的生活感覺;在情緒上,不斷出現緊張、失落、莫名其妙焦慮的感覺反應;同時在行為上將可能不由自主一再想起車禍的情形,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與容易落淚。

    為此後續輔導工作宜深入體察受災學生實際的身心症狀反應,並善用該地區輔導支援網絡,如屏東師範學院、屏科大等校之輔導中心專業之輔導專家,儘速進行災後哀傷治療。當然更期許大同國小同仁在不諱醫的情況下,與該地區醫療院所精神醫師共同作身心調適,期使全校師生能早日恢復身心健康;學生受到如此殘酷打擊,其幼小心靈非一朝一日所能平息,學校應適度給於學生心理輔導,老師須更有愛心、耐心和毅力,悉聽學生的心聲、恐懼和不安,期使學生早日脫離恐懼的陰影,重拾往日歡樂笑容。

 

 

論文不一定要自己寫?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蕭惟友

 

最近網路上又出現一個奇特現象,在一些校園的BBS站或入口網站,居然可以看到論文代寫的廣告,代價從7、8萬起跳,更好笑的是,這些「業者」還保證每篇作品都是原創、客戶資料一定保密、作品完成後版權歸客戶所有,代寫範圍從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新聞傳播、美學、哲學、醫學各式類科,幾乎應有盡有。只是近年來高等教育快速擴張,造成碩士生滿街跑,雖然是這樣,但要順利取得碩士學位,還是得繳交畢業論文,其實這只能算是最基本的品質檢核。現在如果連論文都要找別人代寫,最後又沒被發現順利取得學位,那會不會也太好混了吧!假設這股風氣繼續盛行下去,台灣的高教品質勢必會往下沉淪。根據學位授予法規定,論文有抄襲或舞弊情形就應予撤銷學位,但是對於這些代寫業者目前並無法可罰,如果真的要遏止這股歪風,除了要靠教授嚴格把關之外,最好能夠對於這些業者訂出嚴厲處罰規定,就算是有投機份子想找人代寫也找不到。此外,如果學校或科系採用演出、創作、參展等方式來取代傳統論文寫作,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那麼找人代寫論文這種舞弊事件應該會減少很多!

 

 

如果可以,你要提早入學?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許倪瑋

 

提早入學方案每年針對年滿5足歲以上、未滿6足歲的兒童,提供提前進入國小就讀的鑑定考,條件是資賦優異、身心發展狀況良好的兒童,各縣市進行提早入學的時程、方式不盡相同,共通點是錄取率極低。

而提早入學鑑定通常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筆試、第二階段是面試。由於筆試就是智力測驗,新竹市近來有不少家長帶著學齡前兒童上醫院做智能評量,想證明孩子是資優兒童,以便讓孩子提早入學,受委託評量的醫院大排長龍,還得動用關係「插隊」,拚命練習,但通過智商要求門檻者在少數。

筆者比較不能認同的是那種被父母「塑造」出來的資優兒童,當然資賦優異的兒童有權享有提早入學、跳級或是縮短求學時間等對自身有利的政策,但筆者也常常看見很多被認為是資優的小孩其實都是背負著父母的期望,必須不快樂的不斷練習去接受測驗,以證明自己是聰明的小孩,與其這樣,筆者寧願看著孩童快樂的生活,不用提早入學,享有正常的同儕生活,一樣成長學習,對孩子來說才是種真正的幸福。

 

思考教育全球化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家輝

 

教育全球化所強調的是,教育本身作為一種產業,並在全球化的壓力下對外開放市場,讓國外教育機構得以在本國設校招生,及鼓勵本國學生出國留學等方式,促進學術領域的交流與發展,以便在各國教育學術交流頻繁下提升本身競爭力。但是對於教育全球化的現象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例如我國留學人數最多的美國,便發生過文憑工廠發售假學位的事件,事實上這便是反映出強烈的文憑主義。其次,當我們的學術邁向所謂「國際化」的同時,其實學術有可能會面臨到「被殖民化」的現象,也就有可能會發生因為知識論述西方化,而導致本土學術發展停滯的現象。這些可能產生的現象,是我們的教育進入全球體系下應當慎思的問題。

 

 

對建立「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之看法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方逢源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於本年五月二十六日,以二階段隨機抽樣方式針對全國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國語、英語、數學進行學習成就測驗,期望建立「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

個人以身為第一線國小教師經驗對於此次的資料庫建立抱以相當期待。期待以教育研究院充沛的人力資源,建立的資料庫能提供教師隨時進行學生學習診斷之用。然而依據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於網站所公佈的建立資料庫的目的主要以趨勢研究為主,並臚列其主要目的為四:1.追蹤、分析學生在學習上變遷之趨勢。2.瞭解國內學校教育之現況,作為補救教學參考依據。3.分析學生在學習成就上之表現差異。4.提供完整、標準化的量化資料供研究之用。個人不否認這些向度的重要性,然而我們應再反思這些向度對受試者、家長、教師、學校切身關係為何?其所得的回饋為何?

或許我們應思考如何運用資訊相關設備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個人認為應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基本精神,以其各項能力指標相對應建立學習成就評量的資料庫。提供給全國的教師及學生進行形成性的診斷性評量,讓學生能從線上自我檢測中,瞭解自己對某一能力指標在學習上困難所在,以利於教師進行補教學。然而在教育研究院所進行的成就測驗中似乎無此功能,不禁令人深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當其學習上遭遇挫折時,我們所能提供的協助到底為何?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智障兒也有受國民教育的權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雅文

 

台中市16歲輕度智障生,接連被三所國中資源班,以只收中重度智障、爆滿等理由拒收。就連取得市府公文,還是兩度被拒無法入學,使得學生失學在家近一個月。

智障生在求學的階段真的很辛苦,若再加上無法照顧自己,身上有異味,同儕之間不願意與他同組活動,作業簿不想跟他的放在一起,要發本子用兩隻手指頭夾著,雖然老師一直糾正學童的觀念,但效果似乎很有限。
在一般的學校班級裡,智障的學童很容易成為被犧牲的一群,他無法跟上課堂的進度,需要時間從頭教起,但每堂課都有安排好的課程,老師不可能只教他一個,把其他小朋友丟一邊,且老師對他的標準和其他學生不同,更易造成他是「特別」的,和別人不一樣,使得同學更易排擠他。

一般班級對學習落後的學生,班級的小老師制度若能發揮,利用下課時間教他,每天出五道題目給他練習,利用同儕的力量,發揮向上提升的學習效果。但是,如果程度落後太多,人緣又比較差的,同學根本就教不下去也不願意教。老師的下課時間,常被作業批改、行政工作、上洗手間佔領,能好好補強學業落後的學生,效果太有限。

他需要的是更專業的特教資源,但我們的政府似乎不太重視特教教育,資源班嚴重不足,台中廖氏學童絕對不是個案,因為有議員出面,讓這件事曝光,還有許多的智障兒家庭,都需要關切和協助,智障兒也有人權,他們也同時享有受國民義務教育的權利與義務,智障兒不是學校人球,真的很期盼政府能重視智障兒的就學問題,不是只有認識議員的家長,他的孩子才能上學。

 

 

暴力風氣不可長,為人表率應作好示範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佳汶

 

英國現在時下青少年的次文化,竟是流行對不認識人打耳光此「巴巴樂」的歪風,甚至把整個受害過程及其表情用手機拍下來,放到網路上傳閱。不禁疑惑現今青少年的價值觀究竟在哪邊接錯軌?是家庭?學校?或者社會?再者,日前發生某學生家長因教師對兒子的不當管教憤而歐打教師事件,也令人感嘆「以德報怨」的精神似乎已少見,多「以暴治暴」來處理問題。又如,因車禍糾紛對肇事者動用私刑致死案件等,都突顯出我們在人格教育上出現問題與危機。

對於身為未成年者的學習榜樣者(父母、師長等),應該要知悉身教、言教影響孩子的重要面。而且「愛的教育」不光是嘴上說說,書本文字而已,更是落實在教養者的日常生活與言談舉止間。拿教師不當管教事件來說,縱然先動手打人者不對在先,或者家長基於愛惜保護的理由而與老師起衝突,我們都不應該採用暴力行為來處理問題。一但大人們習慣透過用暴力手段來宣洩或處理情緒問題時,如何能傳遞正確觀念(保持理智與冷靜的態度)給孩子或教導說服他們暴力行為是不對的。

因此社會、媒體及學校相關單位,都應負起匡正視聽、道德價值的責任,來端正社會風氣。青少年除了要學會關愛他人、遇事冷靜的處理態度,更要懂得辨別事物的好壞,更不要一昧為追求流行或認同感,而盲目的去模仿。

 

 

資優教育淪為升學主義附庸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千芳

 

近日報導指出,由於常態編班政策已有法源依據,教育當局一再重申貫徹常態編班,竟使得今年報考國中資優班的人數增加,明顯較往年為多。如台中市附有資優班的三所國中,其錄取率是百分之三點四,而彰化縣附有資優班的兩所國中,其錄取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二點七,可見競爭激烈。

筆者認為這樣的事況在在顯示,父母與學校始終將「好成績」視為孩子的第一成就,而能不能擠進「好學校」是孩子「發達」的第一步。升學主義在社會價值觀裡堅毅不搖,學校方面依舊換湯不換藥,什麼「資優方案」(篩選出「表現出色」的學生,利用第八節或假日為他們進行加深加廣的課程)只是藐視真正的「資優教育」,扭曲因材施教的理念,掉入另一個能力分班的深淵漩渦。

而家長面對「資優班」的迷思,更讓筆者擔憂我們的「資優教育」將會成為「假資優」瀰漫的溫床。往後,我們的小朋友可能不只在安親班寫作業看看書,他們可能在小五小六時就必須寫一堆「考入XX國中資優班之模擬試題」;坊間的安親班或補習班也不能再以「雙語教學」為足,他們必須打出「資優班率取率百分百」的旗幟才能夠賺大錢。而我們的資優班學生呢?都是「教」出來、「補」出來的。

 

 

九年一貫,貫到哪裡去了?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欣佑

 

國中第一次基測才剛考完,就衍生出許多的問題。看見新聞報導上,訪問需多的學生,他們都覺得自己是白老鼠,如果晚生一年就好了,讓人覺得心疼,也為這些學生的未來覺得擔憂。

近年來政府力推九年一貫政策,希望教育能夠落實帶得走的能力,希望教材能夠擺脫以往硬性化的規定,頻頻呼籲「一綱多本」並不會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與困擾,現今台灣仍以聯考主義取向,學生的未來往往取決於成績的好壞,雖然台灣一直力倡廢除聯考制,但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換了考試的名稱,內容仍不變,這樣的教育改革有用嗎?如果你今天身為家長,難道你不會害怕自己孩子所閱讀的版本太少,可能會在基測上失利嗎?在上位者或許是一番好心,想要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若只從理論方面著手,而不傾聽基層教師、家長、學生的心聲,往往對於實務上並不能造成偌大的改變,反而會成為負累,畢竟理論終歸理論,唯有實務才能夠確實的改善弊病。

在這次的國文基測中,出現的余光中的詩作「刺秦王」,余光中已經把刺秦王所有的意境,都表現在詩中,但仍有學生看不懂,以為是一首古文,不禁讓人感慨,若九年一貫會培養出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卻不能夠培養出對於基本知識應有的認識,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教改有用嗎?適合嗎?我們一直強調台灣化、本土化、去中國化,因政治力而把許多優美的中文部分省略,不免覺得可惜!

我們該審慎的想想,教改下一步應該往哪裡走?我們的九年一貫,到底貫到哪裡去了?教育是百年的大業,國家的基礎,因此教育應回歸教育,不應隨政治擺盪不定。

 

 

尊重學生享有同等教育資源的權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春金

 

台北市萬華國中被市議員驚爆指出,學校規定只有成績在前一百名的學生,才可以進入裝有冷氣的閱覽室自習,此項規定,引起議員的大力抨擊。

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屬於公共財,每個學生都有公平合理使用資源的機會,只要在適宜的時間,學生應可自由進出閱覽室,誰先到位,誰就有權優先使用資源,這不是人盡皆知的準則嗎?校方為何剝奪學業成就表現不佳學生使用資源的權利,而拿來作為獎勵成績優異的學生?說穿了,還不是為了升學率?學校為爭取好的名聲,提高考上明星高中的比例,把希望放在成績前一百名的學生,將公共資源投注在少數學生身上,學校無形中給多數學生貼上標籤,彷佛在宣告成績不佳的學生,國中基測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校方無疑是在放棄成績不佳的學生,這不是學校教育應有的作用與功能,請尊重學生的人權,讓學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

 

 

校園危機處理之我見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俊宏

 

校園環境充斥著許多危險的因子,舉凡校園中的每一個地方都隱藏著發生危險的可能性,現在每一個校園都有成立校園危機處理委員會,美其名是說可以及時處理校園中所發生的危險情形,但是卻有很多學校只是一種任務性的編制,為了應付上級的抽查所做的一項報告,很多老師根本不知道自己也是屬於任務編制內的一員,事情發生時根本不知所措,只會報警,一切交給警察處理,就算事情過後也只是草草了事,根本不會去記取教訓。

強調即時掌握校園資訊及發展趨勢、並迅速採取有效之處理措施的校園事件處理小組機制,國立成功大學1日發揮最大功能,從兩名校外人士疑似情殺事件發生,到最後將傷患送到醫院的搶救過程,前後花不到10分鐘的時間便迅速完成,及時挽救兩名校外人士的生命,讓小組功能發揮到極致,或許這是一項很好的成績表現,但是我相信這只是一件特例,許多學校根本不知如何處理,也期待這件成功案例,可以給我們一個好榜樣。 

校園的安全關係著每一個孩子的安全,也是全校教職員工生共同的責任,平時就應做好各項的危機處理訓練,灌輸每一個成員危機的意識,不僅要保護自己,也要保護學校中的每一個成員才是,讓學生樂於學習,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

 

超額教師是誰責任?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姿潔

 

今年國小教師介聘將於5月底統一作業,因小一新生數銳減,減班情形嚴重,超額教師增加,在幾乎開不出教師缺額的情況下,已有部份縣市今年決定停辦國小教師甄試,也引起許多流浪在外的教師許多反彈。在此,筆者認為〝少子化現象〞在日後將會引發更強的效應,因為少子化的現況已經反映在國小教育上,那這波趨勢也將會隨著學童年齡的增長一直地持續下去,我想這將不只是國小教師所面臨的困境那麼地簡單!

從流浪教師到超額教師的議題,我想這不只是國家政策上的變動而已,而是更需要相關學者進一步探討整個社會大環境應背負起的責任。就結構面來說,社會上大環境的改變(高等教育持續擴張、少子化現象)以及國家政策持續地更動(朝令夕改),進一步使得行動者也就是取得教師資格的這些人一直受到較〝嚴重〞的注目,而引發一些非預期的結果卻也是時勢所趨的後果(流浪教師→超額教師),那這當中又該誰來負責任呢?國家嗎?還是社會大眾?

教師這個角色之所以一直被重視,我想是因為傳統以來教育就是個百年的事業,而教師又在教育現場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教師〞這個職業自古以來就享有特殊的權利。然而,今天教育中不斷倡導的多元文化反映在社會當中,就是教導學生行行出狀元,因此在高等教育擴張之際,相對的競爭也會來得更多,然而在此我們要省思的問題是--〝失業〞不是除了教師以外才有的現象,因為一份〝好〞的工作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就會來得比較多,但這不全然就是負面的效果,在此,唯有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才會有好的工作機會!

 

 

教師應擔任導護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鄭向峰

 

根據教師法第十六條規定:「教師得拒絕參與與教學無關之工作或活動」,因此除非教師基於與校方的約聘,依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遵守約聘規定,維護校譽的要務」,須執行該項職務外,對於學童上、下學的部分一般而言應不須負責;再者,依據《各級學校教師出勤出差管理辦法》第一條規定:教師的上下班時間依約聘規定。綜而言之,「科任教師」的彈性較大,雖然教育單位有規定至少應待在學校七個小時以上,但基本上只須於該任課般及上課時間到達即可,而導師依教育部頒訂之《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度的實施辦法》,應配合校方執行相關的措施。一般學校多會對導師的工作作一些規定,像是早自習、午休、用餐時間、打掃、放學等都須由導師加以監督、管理。

雖然、各個執教鞭的教師,接應具有教學、輔導管教學生的責任,但在實務上,校園內仍舊有進行職務分工,針對不同的職務,當事人所被期待、要求的程度並不完全一致。

 

 

幼教機構財務管理之問題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顏均庭

 

根據2001年全國幼兒教育普查的結果顯示,私立幼稚園教師待遇準的訂定會因幼稚園「所列各項收入是否符合成本」而有差異,所列各項收入符合成本的私立幼稚園不但給付不合格教師二萬五千元以上之比例較高,且其退休撫卹標準比照公立幼稚園的比率亦較高,由此可知,若欲改善私立幼稚園教師的待遇福利及工作生態環境,以尊重幼教教師在專業上的經濟價值,並讓幼教教師能在平穩的工作環境中專心致力於教學品質的提昇,關鍵即在於經營者是否具備有實地評估本身園所條件和薪資結構的能力,然後訂定合理的起薪及調薪制度,並且主動訂定退休、休假、調任制度及進修辦法,讓幼教老師看到未來遠景。

經濟的不景氣加上在經營上既有的競爭與現實壓力,許多私立幼教機構的財務管理只著重於如何開源,而忽略了財務規劃、節流與運用之重要性,有鑑於財務籌措、分配、調度與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幼教機構經營命脈之興衰,再加上教育部對國民教育向下延伸的決策是扶植、獎勵私幼以朝「免費化而非屬義務性教育」推進,而國內關於幼教機構財務管理的研究卻是極度缺乏,因此明瞭台灣現今學前教育機構在財務管理的困境,進而探討突破之道以幫助學前教育機構妥善經營運作,是當前刻不容緩且極為迫切的要務。

 

 

教師還有鐵飯碗可拿嗎?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郭晉瑋

 

又有一群被稱做為「流浪教師」的準教師們,將在612發動遊行。自從師資培育法的施行以來,在台灣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設立師資培育機構,原本在過去皆由師範院校行使培育中小學教師的責任,現在落到被稱作「小師範」的師資培育機構來執行,根據平均數據來看,每年將會有超過6萬的準教師要投入市場,但是沒有讓他們發揮的舞台,尤其今年部份縣市公佈已無教師缺額來看,今年要搶教師這個飯碗更是難上加難,究竟這樣一個異常現象是怎麼造成的?

1.   不當老師我能作什麼: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獲取教師資格之後真的唯一的路只有當老師了嗎?許多「師」字輩的,如律師,醫師這些得到相對資格的人,難道沒有找不到工作的疑慮?也很明顯的看出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同樣為「師」字輩,教師資格的地位完全不如其他兩者。即使拿到資格到外頭找工作或自行創業可能也會被質疑「為什麼你不去做教師」而不是「原來你有律師/醫師資格,真是佩服」。

2.   沒有飯碗可分配:這原本歸咎於許多教師無法退休,因此作育英才的責任無法交棒,導致沒有多餘的教師配額。不過許多年邁有經驗的教師在退休之後,仍有可能會被學校回鍋使用當作兼課教師,畢竟剛從師資培育中心出來的菜鳥教師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老鳥只要有意願回來教書就可以立即上手,其實這是另一種形式延長退休,也造成有的學校連兼任教師都沒有配額。

3.   「小師範」的氾濫:由於大學在台灣過度普遍設立,所衍生出來的其中一樣問題就是「私立學校的招生」。台灣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公立大學的「品牌」比私立大學好,因此公立大學只要正常經營就沒有招生問題,但是對於私立大學來說他沒有品牌基礎,就仰賴其他優厚條件來吸引學生來唸他們的學校。其中筆者所看到的,有不少私立大學就是用「學校有師資培育中心,只要有機會就可以拿鐵飯碗」等口號來招生,這種現象尤其在流浪教師一辭尚未出現前,可以說是一窩風的呈現。而現在供過於求的情況突顯出來後,這項口號再無吸引力,但是已經成立的師資培育機構不會因此消失,每年仍持續的培育出可能沒有市場的準教師。

4.   鐵飯碗的觀念:我們都認為只要當了教師,就等於這輩子擁有了不愁吃穿的鐵飯碗。莫說教師甄試,即使是一個學校內的師資培育中心,每年的招生仍有不少人明明知道市場供過於求以及流浪教師的存在,衝著「鐵飯碗」的價值觀,總比未來從大學畢業後不知道找不得到工作風險,至少眼前還可以努力一博,說穿了這是死心眼。因此師資培育機構每年仍然滿班,不會因為近年來突顯的流浪教師問題而被迫停止招生。

對於律師或醫師,他們若找不到工作,可以藉由自己開業來獲得解決的管道,而教師卻沒辦法自己組成類似「教學公司」之類的組織,還是得仰賴著「學校」這樣的仲介單位來安排工作。在被教育政策、社會價值以及政府機構的制度化所束縛下,不禁為每年趕場考教師甄試的準教師們感到難過。

 

 

國文能力並非決定於文言文篇數的多寡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美真

 

近日對於新訂的「高中國文課程綱要」,高中國文的時數由每週五節減為四節,文言文的比例由百分之六十五減為四十五,「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由必修改為選修等議題的討論沸沸揚揚。不少學者與教師認為這樣的作法,會使高中生原本就低落的國文程度,更形雪上添霜。亦有人士認為這是一種「政教合一」意識型態的不當操作。另有說法認為在全球化與本土化,兩股力量的拉扯,危及國語的地位。筆者認為,語言能力的培養並非始於高中生階段,亦非終於高中生階段,語言能力宜自小培養。現今學生國文能力低落有極大因素,是聲光俱佳的電腦與媒體科技發逹所致,而非國文課本中文言文所占比例的問題。而「去中國化」議題,因台灣認同的分裂,各有立場,但無論如何都應在顧及不同歷史認同下,以所生活的台灣為主要關懷。

在過去「國仇家恨」式的文言文教育下,學生的國文程度如果說真的比較好,應該是因為當年電子科技未及現在發達,學生所受誘惑較少,書寫與運用文字的機會較多。現在科技發達,學生運用文字的方式,已然與過去不同,時代潮流所趨,語文能力低落是世界性的問題,不是只有台灣。況且,如果學生現在的國文能力己相當低落,白話文都學不好的情況下,又如何去學習文言文呢?筆者認為語言的聽說讀寫,貴在能溝通、表達與運用,而這些語文能力並不是僅就文言文篇幅多寡去爭辯,更非以「政教合一」意識型態的操作來看待,如果是國家統治意識型態介入教育,過去會做得比現在少嗎?過去學生國文能力較佳,難道是拜意識型態所賜?

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除了學校教師教學方法必須改善以外,培養學生閱讀習慣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無論文言文在高中課本占多少比例,學生國文能力的提昇都可藉由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方法的提昇,予以靈活運用。如果因為學生國文能力不好而成為教學的困擾,問題將是老師要面對與解決的,如果學生國文能力已相當卓越又何需勞駕老師來教導呢?就是能力低落,所以需要老師用心教導。如果國文老師覺得白話文不好教,那麼整個師資養成的過程,將需要立即大力改善。既然是教高中國文的老師,面對不同文體的教法應當有其教育專業,不應成為教學方法上的問題。

現在台灣閱讀人口明顯低落,而學生閱讀的書籍,除了學校教科書以外,課外書籍的涉獵亦相當有限。要提昇學生國文能力,亦當多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從文字去想像的空間,比僅從聲光的電子媒體所得的還要寬廣。多多閱讀除了提昇學生的閱讀、想像空間,亦可增加學生文字運用的資源。

 

 

 

假象的資優教育,真正的能力分班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依華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進入資優班,只好花大把的鈔票送小孩到補習班加強學業競爭力,然而能力分班根本違背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試想,讓功課好的繼續加強功課,功課不好的就去練體育或技藝,其實比較像「有類不教」,現代社會誰不需要強健的體魄?誰不需要一技之長?誰又不需要具備基礎知識?如果一定要把人集中起來加強些什麼,為什麼不是針對那些相對來說比較差的能力去加強?當然,依我國實況,並不存在這種「補強,以求均衡發展」的分班方式。

而分班依主要學科的成績來分班,無論班級名稱是什麼,沒被分進好班的學生,自然會有自卑心態,無論依學者研究或者實務經驗,這種自卑心態無法因為學校有什麼「配套」而可消除,他們基本上會覺得自己的資質是不適合學習因而會放棄學習,而前段班的孩子每天考很多試、讀很多課本,參加很多輔導課跟補習,為了學校的升學率,從早填鴨到晚,待有幸考上大學不再有讀書壓力時,就一本書也不讀了,這就是整個社會讀書風氣很差、出版業經濟 產值也高不起來的緣故。分成前後段班仍會有前後段生的問題,而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進行學習,正好就是教學專業要解決的問題, 不管是能力分班或常態編班都一樣。 

我們常常用課業學習來考量分班,而忽略了「班級」不只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他們共同生活的「單位」,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喜惡不同、想法不同、優點弱點也都不同,跟我們所生存的社會正好一樣,所以,在這樣一個正常的班級裡,孩子可以學習到跟不同的人相處、跟不同的人交流,從他的小班級去認識天地的廣闊,因為瞭解自己與他人間的「差異」,也就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而這種尊重差異的能力,對課業學習其實也很重要,它是合作學習的起點,就跟老師們做協同教學一樣,截長補短共同成長。程度不同的孩子在同一班會不會讓跟不上的有挫折?那就要看我們鼓勵的是合作還是競爭!畢竟,這是教學專業的問題,而不是孩子們的問題。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