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恩愛夫妻的底紗雙贏的溝通與衝突解決策略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王麗芹

 

壹、前言

   

童話故事裡,最後的一句話都不外乎是寫著「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的結局帶予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究竟王子與公主是如何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無論幸福與否,對於婚姻之中夫妻親密關係的維持是必要的,世上沒有一對恩愛夫妻是完全不細心維繫經營著個人的婚姻,畢竟當兩個來自不同生活、背景與文化的人相處於一室,難免會有竟見或價值觀相異之處,這是必然的相處過程所會遭遇到的,對於生活於一起的男女雙方來說,婚姻生活裡最重要的考驗就是正向的與對方將問題透過溝通來傳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且能在二人有生活上所面臨到的衝突情況時能適宜地化解。

    一般來說,對擁有良好溝通的夫妻來說,也表示著具有相當品質的婚姻生活,根據學者(Olson, 2000Gottman, 1994Hendrick, 1981Noller and Fitzpatrick, 1991Schaap, Buunk, and Kerkstra, 1998)的研究論點之中,快樂的夫妻較不快樂的夫妻具有較好的溝通經驗與方式(引自Olson and DeFrain, 2003Strong, Devault & Sayad, 1998Shehan & Kammeyer)。由此可見溝通佔有婚姻關係之中的重要性;另外衝突並非全然為負面的,如能體會到衝突的問題並積極有效地處理看待,對於婚姻關係可以更形穩固(王以仁,2001),也可以如是說,對於夫妻相處時的婚姻衝突來說,我們可以正向的態度尋求解決的共識,而不是不斷地施予彼此負向的行為或情緒反應來表達心中的不滿。

    本文旨在透過溝通與衝突的理論和解決策略來瞭解恩愛夫妻相處的本質意涵,並能有效地運用於生活實際週遭,或者是部分觀念上的澄清。

 

、文獻探討

   

本文主要的文獻內容為溝通的本質意涵和衝突解決的策略做關聯性的探討,以下分述如下:

一、溝通的本質

    溝通是一種行為的概念,亦是一種形式上的抽象表徵,曾端真(1991)將溝通定義為「簡單的說就是個體運用文字、語言及及非語言行為來傳達訊息」(頁84),所以溝通不僅是一般人所以為的對談而已,肢體的碰觸、文章呈現等都算是溝通的型式之一。溝通除了是與互動的行為之外,藉由溝通也能讓自己本身有所成長,是因為與對方動時交換了不同的經驗和感受,這些種種覺知,無形之中使個人有所啟發與獲得(彭懷真,2001)。

    每個人的溝通方式都有所不同,大體上來說,形成溝通的要件包含了訊息、背景、闡釋、型式和干擾等五個因素(Goodman, 1993),同時依據學者OlsonDeFrain2003)提到認為影響溝通的差異性可由性別上與文化上的觀點來看,而學者Wood1997)認為文化是影響溝通的最大系統(引自高淑清,2002),也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溝通習慣與闡釋方式,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夫妻會因溝通的方式不同而產生不愉快的衝突或是認知。

二、溝通的類型

    關於溝通的類型,彭懷真(2001)將其分有討好型、指責型、電腦型、打岔型和一致型;另外高淑清(2000)亦將夫妻溝通分為封閉控制型、社交友好型、理智探詢型和專注同理型(引自高淑清,2002),由上述的類型之中,可顯見大部分的溝通類型主要還是脫離不了正向與負向的反應型態,而關於正向與負向的溝通,Olson1997)將溝通的正負向循環模式中,認為所謂正向的溝通含有明確表達(assertiveness)和自我信任(self-conjidence)的特徵;而負向的溝通則有著逃避(avoidance)和伴侶支配(parther dominance)的特徵(引自Olson & DeFrain, 2003)。

1  溝通的類型

類型別

說明

特徵

討好型

不顧自我價值的感受,把自己的權力交給別人,或者是來者不拒。

1.即使心理不舒服,還是咬緊牙關、堆滿笑容、說著令人信服的謊言。

2.接著挽救任何麻煩,只要有人略顯愁容,就用盡一切力量去減輕麻煩來討好那個人,好像人生的目的就是解決他們的問題似的。

3.堅持背負所有的責任,總是說:「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我不是故意的。」

指責型

與討好型相反,一有機會就拒絕任何要救或反對任何提議,總是說NO

1.經常切斷和他人親密的連結。常覺得自己很孤單,卻又不承認自己的脆弱,只在獨處時暗自哭泣,並且認為「要不是因為其他人,我可以活得很好的」。

2.極端時表現出毆打、性暴力或其他型式的攻擊。

電腦型

也稱為「超理智型」,特別看重情境,說話都是數據和邏輯層次上的道理和釋釋分析。

1.總是認為自己非常地「對」,非常地「有道理」,用一些複雜的專門術語、非常冗長地描述一件事情,使得別人聽了一段之後就不想再繼續聽下去了。

2.毫無人性地客觀。不允許自己或別人注意感受,認為成熟就是不受動搖、目不斜視、授受不親、別有七情六慾等等。因此總是將對方所說的主詞改成受詞以避免人性的責任或涉及人性。

3.當具超理智時,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是嚴格的、堅持原則、沈悶或是具有強迫性的。

打岔型

也稱為「紊亂型」,是電腦型的反面,不像超理智般的安靜而不變,而是不斷地移動,企圖在討論問題時分散他人的注意力。在與人互動時,對自我、他人和情境都不在意。

讓人覺得他所說的或所做的都反應不到重點,可是他們的存在卻又往往是令人愉快的,就像是開心果、小丑的角色定位。

一致型

所發出的訊息每一部份都朝著同一個方向走,所說的話和臉上的表情、身體姿勢、聲調都符合一致

1.欣賞自己的獨特性。

2.人性的主張、面對改變時的彈性與開放。

3.願意冒險、允許脆弱、信任自己與他人。

4.善用自己的內、外在資源。

5.擁有完成自己和接納別人的自由。

6.愛自己、也愛別人,開放自己建立親密感。

註:資料整理自彭懷真(2001)。婚姻與家庭。台北:三民書局。

 

三、溝通的技巧

    有關於溝通的技巧驟來說,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自有其屬於自己的一套定義和看法,像是連惠君(2001)則將主要的技巧列有「動機、關懷」、「自我坦露」、「說得多不,如說得好」、「什麼時侯說」、「澄清」、「當一名好聽眾」以及「回饋與互惠」等七個技巧;另外吳怡禎(2002)也談到有效的溝通技術也含了「少責備」、「傾聽的能力」、「確認對方溝通的內涵」、討論要聚焦於問題點上」、「分享感受」以及「適當的時間空間」等六個項目;還有DavidCaroline1999)也將有交的溝通原則技巧分為「將溝通視為優先考慮的事」、「確定並維持著眼神上的接觸」、「問開放式的問題」、「使用回應式的傾聽」以及「使用『我』的訊息」等五個原則技巧。根據高淑清(2002)將Kohl Reisman1993)提出的動機(motivation)、意願(willingness)、能力(ability)、天賦(talent)和相互關係(reciprocal relationship)五個溝通技巧的要素列出增進夫妻間溝通技巧的必要條件為(1)彼此要有發展正向情感、共鳴默契與體諒了解的「動機」,由於高度的動機和關注,才能讓婚姻關係遠離冷酷無情;(2)夫妻要適度呈顯自我態度、價值、感覺與觀念,也就是要有自我坦露的「意願」;(3)雙方需要學習清晰明確地傳達訊息,著重表達「能力」的培養;(4)擁有成為傾聽者的「天賦」,夫妻間的溝通技巧在於專注傾聽,心無二用以及(5)以澄清訊息的相互回饋,培養「互相依存之關係」。顯可見一般的溝通技巧之中,著重於傾聽、坦露、尊重等面向,這也表示著強調雙方平等的互動關係,均有賴於正確的溝通態度的建立。

 

四、衝突的原因

    人與人之間在互動的關係裡,難免會因思想意見、價值觀等的不同而會有所衝突,就婚姻之中,過度的衝突會造成婚姻的滿意指數下降,夫妻之間的衝突產生主要是來自於口語的或身體上的怒罵(Frncham, 2003);依據Around & Pauker1987)研究指出夫妻之間五個最常見的衝突來源分別是金錢、家庭、溝通模式、家務工作和個人興趣(引自Olson & DeFrain);另外LandisLandis1963)將婚姻之中最常見的衝突歸類為親密性、基本價值觀的差異、對角色期盼的差異性、權力的爭取與競爭、子女、重要瑣事、婚姻倦怠與疲乏、藥物濫用及其他外在因素等等(引自Gookman, 1993);上述是關於夫妻衝突的主要影響因素,而根據吳怡禎(2002)提到以社會學有兩種理論來解釋夫妻間的權力分配不等造成了彼此的衝突,其中之一為「資源假設」(resource hypothesis),認為夫妻間的相對權力是來自於個人的相對資源;另一個為「相對的愛與需要理論」(relative love need theory),著重於分析夫妻倆人對維持婚姻關係的意願程度。衝突既然發生,當然也會有終止的時刻,個人將Gookman1993)提出衝突過程的三階段整理如下表2

2  衝突過程的三階段

階段別

說明

第一階段起始

任何衝突都有一個導火線。雖然可能長期不愉快,但是沒有一個導引的事件,也不致於引起衝突。導火線可能是配偶對某一件事的批評。有時候導火線並不是關鍵因素,真正的原因乃是長期累積的憤怒與不滿的情緒。

第二階段中程

在某一個特定時間,衝突可能朝兩個方向發展。可能的發展之一為討論、協商,並且尋得解決之道。另一方面衝突可能越演越烈。通常將包括威脅、欺騙、操控與責備。有時候修好的行動或言語將可降低衝突,並且將之導向溝通、協調與解決之道。

第三階段結束

大多數的衝突都會終止。不愉快的結束將可能破壞彼此的關係或引起重大的創傷,以致產生長期的不利影響。

註:資料整理自Goodman1993/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另外,學者KillmannThomas1975)將衝突解決的類型分為競爭型

competitive style)、合作型(collaborative style)、妥協型(compromise style)、

逃避型(avoidance style)以及調和型(accommodation style)等五種(引自Olson

& DeFrain, 2003),其主要內容如表3

3  五種衝突解決的類型

衝突類型

說明

競爭型

competitive style

1.高侵略、低合作。

2.在別人犧牲的時候只關心到自己。

3.生活就是戰場,只有不斷地競爭、凌駕他人,才得以生存。

4.通常無法增進親密感。

合作型

collaborative style

1.高侵略、高合作。

2.高度地希望達成目標,同時也很關心對方。

3.喜歡堅持自己,也喜歡與人合作。因此也試著在彼此衝突中找出創造性的觀點。

4.可能因為過度致力於解決衝突,使得自己精疲力盡,也容易對關係失去熱情。

5.當本身力量較大時,可能利用自己的優勢操縱對方。

妥協型

compromise style

1.中侵略、中合作。

2.較逃避型的人直接,又不如合作型的人把問題逼得很緊。

3.注重彼此關係的平等。

4.缺點為偏愛以某些慣用的方式解決衝突,但事實上那樣的方式並不一定是解決所有混亂的好方法。

逃避型

avoidance style

1.低侵略、低合作。

2.非獨斷、消極被動是主要的行為特徵。

3.會藉著轉移話題來逃避衝突的議題。

4.優點為暫時的逃避,提供了雙方冷靜思考的空間和尋求更好的處理方式的時間。

5.缺點為因為逃避、閃躲的態度,會令他人覺得他們對問題的解決不夠關心;或者是陷入越逃越怕,越怕越逃的惡性循環,為往後的衝突埋下種子。

調和型

accommodating style

1.低侵略、高合作。

2.非獨斷但合作是主要的行為特徵。

3.將個人需求放兩旁,他人意見擺中間

註:整理自Olson, D., & DeFrain, J.2003.Marriage and families: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New York: McGraw-Hill.

 

五、衝突的解決及其策略運用

    只要是夫妻絕對會遇到引起衝突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對於衝突的事件看得很

嚴重,其實只要能理性地認知到該衝突行為背後的意義為何才是切要的事,誠如

連惠君(2001)提到:

婚姻衝突不見得都是不好的,事實上,認知到問題並解決小衝突,例如把問題公開化、澄清對彼此的看法,以及避免使小衝突累積成為大問題等,都對婚姻關係有正面的影響。重要的不是衝突本身的存在,而是配偶如何共同解決它。有些配偶以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婚姻的衝突,意即他們無法面對現實婚姻或家庭中的問題。

    至於如何有效地解決衝突呢?依據Crosby1991)將婚姻的衝突解決分為以下四個主要的方式(引自Gookman, 1995):

1.確認困擾所在

      衝突發生時必須澄清問題的關鍵點。累積的不愉快可能引發不愉快事件,但是導火線並非主要的問題。有時候衝突涉及於好幾個問題,必須分清楚,並且在可能的情況下,一一解決。

2.尊重對方

  如此可以塑造良好氣氛有助於衝突的解決。容忍彼此的差異,可使得雙方都調適自己的腳歩。如果一旦衝突發生,也必須尊重與考量對方的立場。公平合理的爭執是可以容許的。

3.協商改善

  婚姻衝突代表著彼此差異的存在。許多的差異都談判妥協。要協商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必須互相配合並且共同努力。僅有片面的解決是不可能持久的。

4..評估轉變後的情況

  在雙方行為都已有所改變時,最好是評估其所引致的效果為何。這個轉變是否持續?是否對原來的問題仍然有效?是否引起其他未預料到的問題?這將是一個最有用的回饋系統。

    此外,Crosby,1991)將夫妻在引起爭吵時,能公平地處理的注意策略如下:(引自Olson & Defrain, 2003

    1.以成人的方式協商。

    2.避免下最後的通牒。

    3.如果一方輸,就表示雙輸。

    4.說出你自己真正的意思。

    5.避開責備與攻擊。

    6.擁有自己的感受為前提。

    7.不斷檢視自己的感覺。

    8.陳述自己想要的並清楚而直接地請求。

    9.絕不用性去過度潤滑意見上的不同。

    10.重複你認為你所收到的訊息。

    11.拒絕惡鬥。

    12.拒用冷戰方式回應。

    13.聚焦於一個議題,著眼於現在。

    14.使用「時間到」或「犯規」。

    15.運用幽默和滑稽的方式緩和氣氛。

    16.以結束討論為目的。

 

 

 

參、建立雙贏的溝通與衝突解決

 

    根據前所述部分得知婚姻溝通與衝突的相關文獻,對於當前的夫妻來說,解決問題可說是溝通和衝突的共同目標,因此,這可得要雙方具備一樣的相當的共識才行,不然極有可能僅有單贏的情勢,根本不算是有效地解決過程,至於要盡至雙贏的局面,就夫妻衝突的角度來看的話,個人以事件發展軸的概念來做以下的三階段論點和實例的運用介紹:

一、第一階段:事件前的默契經營

    這裡的事件前指的是衝突未發生時,雙方的互動,這時會形成某些意識的默契在,如果意識是相合的那麼認同對方的想法做為,倘若認認同度低的話,就開始與對方進行所謂溝通的互動。

先生每次看報紙都是一張張地抽出來看,看完後就隨意擺放,而太太是位習慣將報紙完整弄成一份,並且是方正地堆疊放置。

 

說明

事件發生時,先不用過度的生氣,理性想清楚希望與對方溝通的目標為何,接著在溝通時的重點無須放在責備訓誡的口吻,因為這樣做並不會讓對方同理到自己心中的感受,倒不如語氣和緩,使用尊重對方的口吻,讓雙方都有受到同理看待的感覺。

太太:老公,能麻煩你以後報紙看完後折好嗎?上次要找一個報導,因為報紙散著所以都找不到,所以這次想請你替我留意一下,謝謝。

 

二、第二階段:事件發生的衝突與合解

    假使經過了第一階段的容忍設想時,耐性失盡時有可能即爆發衝突的場面,這衝突有可能是建設性的也有可能為破壞性的衝突;無論如何,先保證對方的情緒與行為均在可掌握的範圍之內,不然的話有可能會是一個具有消極性的破壞性衝突表現,儘量以解決該階段的事件問題為首要考量。

當報紙事情不斷發生,先生受太太的責備抱怨時,先生忍無可忍了起來,開始回著數落太太的不是,像是家務不精、嘮叨囉嗦時,太太也不甘示弱,眼看著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戰爭即將點燃。

 

說明

雙方衝突發生時,表示是雙方將心中欲表示卻受壓抑的部分一股發洩出來,若是無危險性的衝突的話,不妨讓雙方藉此機會表達壓抑的感受;在感受表達時,對方應重複所聽到的訊息並予以回應。此階段主要的方向為解決引起衝突的問題,而不是聚焦於其他無關緊要的議題。

 

 

 

先生:我受不了妳每次的嘮叨,妳能不能安靜一會兒?

太太:誰叫你個性都那麼散漫,老是要我替你收拾!

先生:先顧好廚房吧!把廚房清理好再來訓我!

太太:你說話一定要顧左右而言他嗎?

先生:我只是告訴妳,做事也要有先後順序。

太太:難導折報紙不重要嗎?(情緒激動)

先生:不是不重要,只是我希望妳能不要老像對小孩子一樣對我。

太太:如果有效的話我早就如此做了。

先生:不妨試試看,我想妳的表達方式能和緩些,我會有不同的改變。

 

三、第三階段:事件發生後的釐清與補述

    當衝突事件結束後,雙方回到現實後靜心一想,會對先前自我的表現感到懊悔,如果能重演的話,都希望那時的自己會有所不同。既然此時已是事情發生後,與其後悔自責倒不如以積極的態度重新釐清二人的表述與需求,若有欠缺之處可在此再做說明。

雙方爭吵結束後,太太有點後悔自己的情緒太激動,先生則是不滿意因為意氣用事,將某些事情說得太坦白了。

 

說明

重要的目標是讓對方了解自己是對事不對人的,經過此次的衝突並不會讓我們的關係生變,若是之前氣頭上時未能說出的話,建議也可由此階段再發聲說出來讓對方知道。

太太:其實我也不是有意要唸你的,實在是看不下去…對不起…。

先生:我知道。妳放心好了,我知道妳是為我不折報紙而生氣的,而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顧左右而言他的。

 

 

肆、結語

 

    每當在翻閱社會新聞時,都不免看到很多夫妻失和、爭吵到人盡皆知,或者是溝通不良而不斷地做言談或身體上的傷害,難道維繫二人之間的關係這麼難嗎?很多時候,從爭吵夫妻的互動裡,我們大多能看到長期衝突的延長線,就是想佔有上風,贏得此次的主導局面,看似贏的那方實則輸了二人的關係;因為在爭取輸贏的同時,對方必然受到寧可以「鬥」的方式持續逼近,也不顧二人曾有的親密關係的建立不易,這對另方來說,是失望無奈的感受,就算退讓一歩,可能心也退了一歩,這樣的單贏,是非常不長遠的溝通與衝突信念。

    恩愛夫妻的可貴並不是人前的恩愛互動模樣,而是人後的彼此尊重互動,也因為這樣的溝通方式實屬不易,使得社會上多數人寧可一拍兩散,也不願細心維持。其實,當婚姻亮起紅燈且問題層出不窮時,適時地運用社會資源,可以釐清本身未覺察的部分,雖然說清官難了家務事,但是現在是一個社會網絡連結的時代,重大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能從專業的婚姻專家做適時的介入,說不定對於二人關係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可惜即使資訊再發達、觀念再開放,人們對於婚姻的處理態度仍是多呈封閉保守的,除非到不可開支的地歩才會尋求他人的協助,或者是乾脆放棄這個婚姻,值得我們省思。

 

伍、參考資料

 

王以仁(2001)。有效的家人溝通。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生活教育(頁183-209)。台北:師大書苑。

吳怡禎(2002)。婚姻溝通與婚姻衝突。載於林淑玲校閱,婚姻與家庭(頁415-452)。台灣嘉義:濤石。

連惠君(2001)。家庭中的危機、衝突與溝通。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頁149-177)。台北:心理。

高淑清(2002)。從夫妻溝通的本質談新世紀之婚姻教育介入、內涵建構與推展模式。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頁197-227)。台北:師大書苑。

曾端真(1991)。婚姻溝通技巧訓練(上)。諮商與輔導6124-26

彭懷真(2001)。婚姻與家庭。台北:三民。

Frincham, F. D2003.Marital conflict: correlates, structure, and contex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23-27.

Knox, D., & Schacht, C.1999.Marriage and the family: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Wadsworth Publishing.

Olson, D., & DeFrain, J.2003.Marriage and families: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New York: McGraw-Hill.

Strong, B., Devault, C., & Sayad, B.1998.The Marriage and Family Experience.

7th ed..New York:Wadsworth Publishing.

Shehan, C., & Kammeyer, K.1997.Marriages and family:Reflections of a gendered society. New York: Allyn & Bacon.

Goodman, N.1993/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