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期男性生活適應之研究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李靜怡

前言

由於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進步,家庭的功能已經改變,家庭生命週期也跟著有所改變。美國人口學家即認為因為生育率的下降與人類壽命的延長,家庭經歷空巢期的時間也會跟著拉長。父親是家庭中的主要支柱,中年時期是老年生活的延續,空巢期更是帶領家庭生活進入另一個階段,因此研究者希望探討空巢期時男性在生活適應上的情況。

 

空巢期的定義與源由

所謂空巢期是指家庭中子女長大且不再住在家裡的階段。早期的研究認為只有婦女才會在子女都離家之後會產生焦慮、悲傷或沮喪等不良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空巢期症候群」。近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有些父親在此階段對於孩子離去的反應會較難接受,他們可能會懊惱自己未多花時間和子女相處,相反地,女性因為大多擔任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有些母親反而會認為空巢期是一個“麻煩已離去”的美好時期。不論如何,空巢期是為人父母者必經的一個過程。

在成人的生命週期中,孩子長大且不再住在家裡的階段,通常被稱作「空巢期」( Harkins,1978),亦可稱做「後父母時期(postparental period)」(Borland,1982),也有人稱做「離家期(launching period)」(Newman&Newman, 1991)。黃心郁(1998)更將空巢期定義為子女目前不在家或是曾經因為求學或工作而全部都不在家的階段。

    空巢期從何時開始,有兩種定義,一是研究者界定的客觀定義,一是被研究者所認定的主觀定義。在客觀定義方面,Harkins(1978)認為所謂「孩子離開家」即是空巢期的開始,過去大部份的研究都將最小孩子從中學畢業視為空巢期的開始。Co-oper和Gutmann在其研究中將空巢期定義為:孩子都已十九歲以上,不與父母同住,能負擔自己部份經濟或是經濟狀況已完全獨立(引自黃心郁,1998)。

在主觀定義方面,Harkins(1978)經由問卷調查發現婦女們對空巢期最普遍的定義依序是:一、孩子離家求學;二、搬出去住;三、結婚;四、從中學畢業;五、找到第一份工作,將空巢期定義為最小的孩子從中學畢業的人反而很少。此外,Black與 Hill(1984)經由與12位中年女性訪談,發現這些女性對於空巢期的經驗和感受非常主觀。有些人從孩子開始上幼稚園就感受到很大的衝擊,有些人則是最大的孩子上大學時才有空巢期的感覺,另外也有人是最小的孩子上大學時才警覺到空巢期的來臨。

所謂空巢期症候群是指父母在子女離家後因為不適應而產生焦慮、沮喪等心理情緒,以往認為空巢期症候群是婦女特有的症狀,因為女性在家中扮演情感性的角色,負責照料一家大小,因此子女離家對女性而言可能較難接受。但有些研究指出,男性也可能產生空巢期症候群,他們在子女離家後可能會懊悔以往未能多陪伴子女。

 

空巢期的界定

    空巢期從何時開始與持續時間的長短有各種主觀的認定,一般而言都是以家庭生命週期的階段為劃分依據,關於家庭生命階段的區分,研究家庭的學者試著利用家庭中重大事件的發生將家庭生活做階段的區分,也就是所謂的「家庭生命週期」。家庭生命週期的概念最早是由鄉村學者Loomis與Hamilton所提出,用以描述家庭內所發生的一序列生命事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婚姻、生育、子女離家與死亡,因為這些過程代代相傳,乃以週期循環命名之(楊靜利、劉一龍,2002)。爾後,不同的學者針對家庭生命週期提出不同的看法與分類,兹述如下:

    Glick是第一位界定家庭生命週期內容的學者,認為家庭中有七件最重要的事件依序是:初婚、第一個子女出生、最後一個子女出生、第一個子女離家、最後一個子女離家、夫妻之一死亡、另一位夫/妻死亡。Glick利用這七個事件將家庭生活分為六個階段,並以這七個事件的中位年齡來決定階段間的切割點。Glick所界定的家庭生命週期雖然包括了生育,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一生中家庭生活的階段,始於結婚、因死亡而結束,缺少世代間的傳遞。雖然Glick的家庭生命週期理論不包括世代間的傳遞,但仍是以後家庭生命週期研究的基礎(楊靜利、劉一龍,2002)。

     Rapoport根據家庭成員的增減將家庭生命週期劃分為「家庭擴張期」與「家庭收縮期」,經常被用來作為觀察家庭生命週期中階段轉移的主要因素(引自梁愛玲,1995)。

    Witt和Goodale在研究「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休閒障礙的關係」時,依最小子女年齡將家庭生命週期分為五個階段,依序是:一、尚無小孩階段家庭;二、孩子為幼稚階段家庭(1-5歲);三、孩子為國小階段家庭(6-12歲);四、孩子為中學階段家庭(13-18歲);五、孩子為大學及以上階段家庭(19歲以上)(引自梁愛玲,1995)。

Duvall曾將一個完整的、中產階級的美國家庭生命週期分為二個主要時期,分別是:擴張期(expanding stag)與收縮期(contracting stage),再將此二時期分為八個階段,以最大子女年齡作為階段的劃分依據,這八個階段分別是:一、新婚尚無子女的階段;二、初為父母的階段,老大出生至老大兩歲半;三、子女學前階段,老大兩歲半至六歲;四、子女學齡階段,老大六歲到十三歲;五、子女青少年階段,老大十三歲到二十歲;六、子女離家階段,孩子陸續離開家庭;七、中年父母階段,子女全部離家進入空巢期,直到父母退休;八、老年父母階段,父母退休到父母死亡(陳姿勳,2000;彭懷真,1996;劉秀娟譯,1997)。從Duvall的分類可以發現空巢期跨越了第六和第七階段,從俗稱「發射中心期」的家庭進入「中年危機期」的家庭生命週期階段。

Saxton將家庭生命週期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一、己婚夫妻:尚未有子女;二、年輕的家庭:養育子女;三、中年夫妻:子女離家後;四、老年夫妻:退休後的時光;五、喪偶:回復單身的生活(引自陽琪、陽琬譯,1995)。

綜合以上各學者對家庭生命週期的研究可以知道,不論是採用何種分類方式,子女離家對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此時期的父母必須試驗子女獨立、接受子女獨立的成人角色,並重新適應夫妻兩人的生活。

 

中年發展任務

從子女開始離家到家庭進入真正的空巢期的階段正值人生中年時期,這個時期的中年人處於上下夾心的世代,在社會文化的層面,他們要支撐整個家庭、照顧年邁的父母與養育子女、重新評估工作對自己的意義;在心理層面他們要接受親友逐漸離世、子女長大離家的事實,還要重新適應夫妻兩個人的生活。此時期的男性在感情上漸漸坦誠、開始會關懷別人,但是他們卻發現子女都已長大獨立不再需要他們,有些研究因此發現,空巢期的父親對於子女離家會有沮喪的感覺,懊悔沒多陪伴子女。而今人類的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再加上社會的變遷等因素,空巢期的時間也跟著拉長了。因此,談論空巢期不能略過不談中年發展。

一、Duvall:空巢期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任務

空巢期跨越了家庭生命週期中被稱為「發射中心」的家庭階段到「中年危機」的階段,家庭生命週期中每一個階段都有其必須完成的發展任務,而空巢期的家庭發展任務則有(王鐘和,李勤川、陽琪,1991,劉秀娟譯,1997):

(一) 發射中心的家庭階段

1.     重整物質上的設備和資源

2.     配合這種家庭應有的開銷

3.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給予他們不同的責任

4.     開始和孩子談論未來的婚姻問題

5.     維持家庭內以及與別的家庭間開放的溝通方式

6.     藉著子女的成家使家庭再次擴大

7.     調和生活上的衝突

(二) 中年危機時期的家庭

1.     維持一個愉快而舒適的家

2.     能確保晚年生活的安全

3.     負起持家的責任

4.     與配偶的關係更密切

5.     和子女的家庭常常聯繫

6.     與自己年老的父母和手足的家庭保持聯絡

7.     參與家庭以外的生活

8.     肯定生命的價值並了解其真正的意義

    空巢期時如果父母可以和子女以及家庭中其他的成員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並且維持夫妻間的親密,對未來的生活做妥善的規劃,擴展自己的社交生活並能重新肯定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就能順利的度過此一時期。

二、Jung:人格的平衡

Jung認為中年期的轉變在心理上相當重要(黃慧真譯,1995)。他認為中年時期個體的事業、家庭等各方面都達到發展的巔峰,但同時個體的人格卻又處於重新評估、搖擺不定的時期。Jung認為每個人同時都具備男性與女性的人格,到了中年時期個體被壓抑的另一個人格特性會顯現出來,男性變得具有女性化,更能表達情緒;女性具有男性特質,更堅強也更有主見,此時如果壓抑自己另一種性別的人格發展,可能會導致個體情緒上的困擾。中年時期個體也會變得更內在導向並專注於內在世界,他們必須放棄年輕時的影像,採取一種更合適的生活型態同時也意識到生命有限。這種內在的轉變或許會讓他們產生壓力,但也是必經的過程。

三、Erikson:親代性與停滯

Erikson認為成年期的發展任務為親代性對停滯(generatively vs. stagnation)。親代性是指成熟人成人對養成與引導下一代的關切,幫助年輕一代發展並不侷限於自己的子女,同時也表現在教導和導師的作為上,這種雙向的關係同時滿足了年輕人對引導的需求以及年長者的親代需要。Erikson認為親代性也可以表現在生產與創作上,例如音樂家可以在詞曲的創作上表現出來、工人可以在建築房子時表現出來,所有幫助維持或改進社會的行為都可以稱作是親代性。停滯是指缺乏心理上的活動或成長,尤其當個體體會到自己生命逐漸衰弱時,人們會感受到使生命持續下去的需要,如果此種需求不能被滿足,就會產生停滯。

親代性是社會賴以延續的重要能力,社會中的成年人,到了一定時候便開始感受到有義務為社會奉獻自己的資源、能力和創造性,幫助改善後人的生活,這種力量還包括了移情(empathy)以及願意為他人承擔責任。這種動機就某種程度而言是因為個人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須為社會有所貢獻,在其死後這種貢獻還能存在(Newman & Newman,1991)。

四、Peck: 中年期的四個發展

Peck將Erikson的理論加以延伸,提出四項心理發展,作為中年期成功適應的必要條件:

1.     重視智慧和重視身體力量:「智慧」在此的界定為作最佳選擇的能力,是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接觸許多關係和情境的機會所累積而成的。處於三十歲後期至四十歲後期之間並且適應最佳的人大部份都會欣賞自己此時所擁有的智慧,同時也認為這比他們減少的體力、活力和年輕的吸引力更具價值。

2.     人際關係社會化和兩性化:此時期的人們會對自己生活中的男女重新界定,視他們為個體、朋友和同伴,而非以「性」為重心的生物。人們將更能欣賞他人獨特的人格並做更進一步的討論。

3.     情緒的彈性和情緒的貧乏:情緒的投注從某人轉至另一人,從某活動轉至另一個活動的能力在中年期益發重要。此時期由於必須面對父母、朋友的衰病與死亡,以及子女的成熟獨立,使中年人經歷到人際關係的斷層,同時也因為體能的限制,必須改變所從事的活動,重新選擇適合現在體能的活動。

4.     心智的彈性和心智的彊硬:彈性是指人們運用過去的經驗作為解決現在問題的能力。到了中年時期個體因為之前的生活經驗與生命發展對人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看法,如果只憑這些既定的見解就此固步自封,不願再接受新的觀念,將會就此定型,也就是心智的彊化。有彈性的人能結合新舊經驗做為解決新問題的指南。

五、Levinson:生命四季

Levinson的研究理論雖然是建構在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上,但是他重視的是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同時也著重於年齡關係的探討。他結合生命現象與年齡的關係,將成年期分為四個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有一些重要的發展任務以建立或維持生活的模式。前一個時期和下一個時期之間重疊的部分就是轉換期,代表著舊時期的結束與新時期的開始,每一個轉換期為期約四至五年的時間。

Levinson根據對四十名中年男性所作的研究認為中年期是一個不斷改變與混亂的時期,他們會重新評估自己的生活,同時認為年輕時對未來的夢想不易實現,個體經由這種中年的轉變而達到生活的整合。這個時期的男性必須處理相反的傾向:一方面他得避免對年輕時態度緊抓不放;另一方面他必須避免想法像個老人,同時他還必須試著統合人格中「男性化」和「女性化」的部份,也就是分離的「男性化」需求和對依附的「女性化」需求。

Levinson的研究同時也發現,男性在中年時期對個人的成就較不醉心,反而更關心人際關係,同時他們也藉著成為年輕人的師傳來展現其親代性(張慧芝譯,2002),和Erikson的概念不謀而合。

六、Vaillant:內省與轉變

Vaillant針對哈佛大學男生追踪至晚年的研究界定了四十歲左右出現的中年轉變。Vaillant發現在事業鞏固之後,許多人放棄了「職業見習生強制而忙碌的工作,再度成為內在世界的探索者」,並將這種現像稱之為「內省(interiority)」(翁萃芝,1997;黃慧真譯,1995)。Vaillant認為中年會因為面臨新階段的種種要求而產生壓力,例如改變親職角色以符合青少年子女的需求。中年的許多痛苦是舊日壓抑的的痛苦,此時期浮現是因為男性的成熟和力量己足夠處理這些問題,他們可以利用轉變期作為替原有的問題找出新的解決之道的機會(黃慧真譯,1995)。

Vaillant還發現中年時期個體性別分殊化會減弱,男性變得較有呵護性與情緒表達的傾向(張慧芝譯,2002)。這可能與中年是家庭規模開始收縮,養兒育女的責任告一斷落有關。到了五十歲之後,男性變得更圓滑、更開放,也更富有關懷心,是人生的收獲期(黃慧真譯,1995)。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中年男性在性格上會變得更關懷別人,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瞭解自己多年累積的經驗比外表更有魅力,並開始專注於內在的世界。中年人在心智上如果可以保持彈性,接受新觀念,在生活調適作息與從事的活動,這個時期將會是個豐收的時期。中年男性如果能配合發展任務的要點,便可以順利度過子女離家的空巢期同時也能順利解決中年期的危機問題。

 

角色轉換

     Borland (1982)認為角色失落是空巢期症候群的重要因素。父母親在空巢期時能否適當的調整自己的角色是適應空巢期生活的關鍵之一。在家庭中男性扮演著工具性的角色,被認為是強壯的、有威嚴的、具有競爭心,他們必須外出工作,為家庭提供所需。中年時期個體在生理上開始顯現老化的徵兆,在事業上面臨改變、在家庭上子女已長大離家,配偶可能開始投入工作的行列,改變過去情感性的角色,一向被視為支柱的父母開始依賴自己,這一連串的轉換令個體產生了壓力。

    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如果男性選擇了工作便會因此疏忽了家庭,專注於工作之時察覺不到寂寞的感受,但是工作之餘個體感受到不同於工作忙碌時的孤寞,他們因此渴望家的感受。有些研究指出空巢期的父親比母親更難適應子女離家,他們可能會因此懊悔沒多陪伴子女。Chiriboga and Fisk(1990)則猜測或許男性中年中年危機的重點在於「空巢期」。

 

影響空巢期生活適應的因素

父母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扮演著支持者的角色,擔負起一家子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因此捨棄自己的興趣與追求的目標,然而,空巢期時子女相續離家,家裡一下子變得冷清,也多出許多時間可以自由運用。對父母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階段,必須適應新的角色與新的生活。影響空巢期生活適應的因素包括有生理健康的因素、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與年老父母的關係等。

一、生理上的變化

    不論男女,到了中年時期都有可能會有更年期症候群產生。因為社會上對於老化的偏見使個體可能面臨到工作上的變化、經濟的壓力、婚姻的危機與情緒適應的困擾。一般而言,男性更年期發生較女性晚,速度也較女性緩慢,但是持續時間較長。更年期是男性生理、情緒與心理有所變化的時期,有些男性會經驗到沮喪、疲勞、性慾下降與不明原因身體不適。

二、否定自我價值

    當子女長大獨立之後,有些父母會有不再被需要的感覺出現。如果父母過度重視子女,當子女長大獨立,不再依靠父母的照顧時,那種否定自我價值與感覺會更加強烈並且認為自己是個無用的人。

三、生活習慣的改變

    在子女離家後家庭又回到只有夫妻兩人的階段,原本熱鬧的家庭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的。父母必須學著適應新的家庭生活型態,可以多參加社區活動、與朋友多聯絡等,轉移生活的重心,將重心重新移回自己與配偶的身上。

四、重新審視婚姻

    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的研究發現,婚姻滿意度會隨著育兒階段的開始而下降,直到育兒階段告一個段落才又開始上升,也就是所謂的U型理論。然而某些研究顯示,空巢期時的婚姻滿意度並不會繼續上升,反而是呈現直線下降的現象。推斷原因可能在於夫妻共同生活相處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如果這段時間之中夫妻的感情已經磨盡,在一起只為了育兒的責任,在子女都離家之後夫妻很有可能便會因此離婚,張璣如(1990)指出,過去的研究證實中年之後離婚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五、與年老父母的關係

    中年時期被稱作是「三明治」時期,因為此時的中年人不但要教養子女還要照顧一直是他們支柱的父母,上下世代同時催迫,使中年人面臨到生命的瓶頸。

六、與子女的親職關係

    中年時期的父母必須接受子女長大的樣子很有可能不是他們所期待的樣子。在子女離家之後他們也必須學著放手,放手不等同於親職關係的結束,而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親職關係。

 

伍、空巢期相關研究

女性一直以來被社會賦予情感的角色,認為養兒育女是女性天生的職責,因此空巢期的研究焦點大多擺在女性角色上,很少將焦點擺在男性身上。然而許多關於中年時期發展任務的研究指出,不論男女,引起中年危機的因素中「婚姻狀況」、「子女問題」總是榜上有名。

就性別而言,Radloff發現孩子不住在家裡的已婚歐裔美國成年人當中,比孩子住在家裡或沒有孩子的人不憂鬱,包括全職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各種收入或年齡組的女性或男性都是如此(引自李美枝,1990)。Black(1984)認為男性在經歷空巢期時比女性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因為女性在扮演母親角色時與真實的自我形象一致,但是父親所扮演父親的角色與在工作上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形象卻因衝突,因此女性在卸下家庭的責任之後更能輕鬆的接受原本的自己,但男性在孩子離家之後反而會更依賴他的工作角色,更難表現出真實的自我。Levinson(1978)的研究認為,孩子長大離家使得原本扮演家庭主角的中年男性發現孩子、妻子都不再需要他的扶持,不再是家庭的重心,自我價值感降低,沮喪之情油然而生。另外也有研究則指出,父親在此階段會比母親更覺得難過,他們可能會懊悔未多陪伴子女,而有些母親則是認為空巢期是一個「麻煩已遠去」的美好時光。

從工作因素來看,Black與Hill(1984)發現空巢期的關鍵在於母職角色及能力,Powell發現空巢期症候群對有全職工作的女性影響最小,對沒有工作的女性影響最大(引自黃千慈,2004)。

彭駕騂(1999)認為父母對空巢期的感受和子女離家的原因、親子之間的感情、子女的成就、父母的婚姻狀況、社經地位、教育水準,以及子女數有關。

張璣如(1990)從角色理論的觀點探討社會因素、社會支持系統、親子關係以及替代性角色對空巢期母親角色適應的影響。黃心郁(1998)探討中年女性空巢期時心理感受、家務與照養孩子的方式、工作、身體狀況、人際關係網絡與休閒活動等生活轉變的情況。黃千慈(2004)探討空巢期父母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著重於空巢期的親子關係。

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空巢期的焦點大多聚焦於女性身上,但是現在社會觀念改變,男性不再只是扮演工具性角色,他們被要求做個「好爸爸」、「好先生」對現在正值中年的父親而言,他們自小接受的父親觀念是正直、嚴肅、不輕易表露感情的,與現在社會的認知不同,空巢期可以說是親子、家庭關係轉換的關鍵期,讓新舊觀念夾雜的中年人們重新適應新的生活型態。

 

結言

綜合上述討論可知空巢期是個人生命發展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此時期的父親們不但要接受身體老化的現象,還要接受子女長大不再依賴自己的事實,並且要重新適應夫妻兩人的生活。因此,對正處於空巢期或即將步入空巢期生活的父親們,給予如下的建議:

1.                 注重養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生理上的老化是必然的現象,而生理會影響心理,對自己的身體有最清楚的認識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身體的健康有助於空巢期時生活的適應。

2.                 發現自我,肯定自我,建立新的生活目標:子女在家時期父母的生活重心都是子女,必須挑起養家育兒的責任;子女離家後,父母擁有較多的時間。因此,可以利用此一機會重新尋找自己的生活目標。

3.                 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攜手走一生:「少年夫妻老來伴」,子女離家後,家庭中又回復到只有夫妻雙方的時期,因此,應該珍惜此一時光,彼此互相扶持。

4.                 擴展社交圈,認識更多朋友:子女離家後,夫妻雙方的時間都增加了許多,朋友成為生活中另一個支持的網絡,除了原本的社交圈也應該開拓自己的社交圈,增加與他人互助、來往的機會。

5.                 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家庭互動:黃千慈(2004)的研究指出,與子女互動關係的好壞會影響空巢期時父母的生活適應情況。親子之間如果能彼此分享生命的點滴並保持通暢的溝通管道,相信對於空巢期的父親在生活適應上會更有幫助,生活也會更美好。

空巢期是家庭生命週期中的一個過渡時期,在農業社會家庭中的成員不斷的遞補、替換,因此幾乎沒有空巢期適應的問題;現在的社會家庭的成員人數不斷減少,同時家庭的功能也漸漸被社會上其他機構所取代,因此空巢期的到來對家庭而言是一種新的挑戰,但相反的,也是一種新的契機,提供家庭中的成員重新看待彼此關係的時候。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