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瓦解後的生活樣貌—以孩童的衝擊出發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生 李家伶

 

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結構的轉變,使得傳統大家庭轉變為核心家庭,如今卻因一連串的社會因素,如離婚、失業、吸毒等,導致父母親本身個人因素而衝擊到家庭的完整性與結構,因此將有越來越多的孩童則是托付給祖父母教養。而李永愛(2004)也表示韓國因東亞經濟危機,使得很多家庭面臨瓦解,父親因失業而無法負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便選擇落跑,而將重擔交由母親與孩童而處理,但母親如果也在此時選擇落跑,則重擔便由孩童要自己承擔。要孩童承擔此重任,孩童本身是否又會因承擔重任而衝擊自身各方面?在承擔的過程中有成人協助以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又能給予何種協助?

 

當孩童面臨破碎家庭的危機,將要面對的是家庭的重組與適應,其中也會伴隨而來是孩童的心理、人格等多方面問題。根據李永愛(2004)表示這類的孩童容易認為自己是造成父母親離婚等罪魁禍首;其次是在認知方面容易有不專注、缺乏毅力與恆心、解決問題能力不足;行為方面易有偷竊與說謊等多方面問題滋生。除此Fitzpatrick, M. et al.2003)發現當父母親忽視孩童或監禁,會造成孩童智力與心裡的損害,尤其當孩童遭遇長久的家庭暴力,母親往往會因喝酒而殺害孩童。因此孩童會因父母親的緣故而導致在身心靈方面受害,甚至會造成永久無法毀滅的陰影或傷害。

 

若孩童在承擔此重任,若有成人從旁照顧將會更好,通常父母親大多會委託祖父母本身或親戚,但祖父母本身能負擔起此重任?以Fitzpatrick, M. et al.2003祖父母會因自己年歲大來無法從事很多工作或事情,需仰賴孫子女的協助,常感覺自身很疲倦,因本身未曾經歷過孫子女的家庭轉變(與原生父母親分離,由祖父母教養的過程),無法在孩童有心裡問題或困擾時,給予幫助。除此Blackburn, M. L.2000指出祖父母在心裡、情感跟財力方面,都相對增加責任;很多孫子女的情感、學習、心裡都出現缺陷。因此父母親若想要藉由祖父母的手來教養孩童的話,將會面對是組父母本身毫無經濟來源,無法供應孩童在教育、資源等給予,除此對於孩童心理的陰影與傷害也無從協助與開導,需藉由其他相關專業人員進而協助。到底政府能藉此協助之?

 

Blundo, R. et al.2005以退休金來說明,美國祖父母會比歐洲祖父母來的幸運,因他們有社會安全制度,使得他們年老後還能享有退休金的來源,但這都只是初步,有待進一步去研究。雖有退休金但還是處於假設階段,但需考量到政府本身的稅制問題,是否能長久提供而不會讓祖父母在面臨退休後才發現所賺取的金錢還不夠用來繳稅或當政府還債,畢竟政府的政策都像支票一張張不斷印出,卻沒考量到實際面,最後還不是需人民承擔,除非需後者做追蹤才能證之。除此Reynolds, G. P. et al.2003了解孫子女的需求,需仰賴學校的老師、決策者、顧問等給予孩童協助,提供多樣的教育去改變孩童家中的環境並促使孩童在校能獲得成功。因此孩童是需要各界齊同去協助才能改善她們的生活環境,並藉由不斷的教育與相關資源以逐漸茁壯,進而獲得好成就。

 

因此隔代家庭本身並非是新議題,但確實存生活世界中,也需要各界來關心她們並進而協助她們,而非將她們標籤化或特易用放大鏡去看待她們,應該以同理心與平常心對之。

 

參考書目:

李永愛(2004)「子代親職」的家庭特徵及其潛在的心裡問題,收錄於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等(2004),《第五屆國際單親兒童文教論壇會議「正視單親隔代教養與兒少人格發展」》,台北: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等,56-64

Blundo, R. et al.2005.Aging and Older Men : Thoughts, Reflections and Issues: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 321:3-7.

Blackburn, M. L.2000.American’s Grandchildren Living in Grandparents Households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92:30-36.

Fitzpatrick, M. et al.2003.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A New Class of Disadvantaged Australian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 , 66:54-57.

Reynolds, G. P. et al.2003.The Roles of Grandparents in Educating Today’s Childre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 304:316-32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