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W. APPLE Ideology and Curriculum》觀點-

探究意識形態與課程關係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扶志凌

 

         近日台灣教育議題的討論非常熱鬧,關於台灣地位未定論,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程綱要的爭議,中華民國國父是不是孫中山先生,以及中國人是外國人還是本國人,中國文化是本國文化還是外國文化的爭議,無一不與教育相關,所有相關歷史、語言、文化的爭議,都是教育議題爭議的對象,也讓許多人開始質疑台灣教育的中立性,其實按照美國教育社會學家Michael Apple的說法,教育從來不是一個中立的事業,不論教育人員本身是否知覺到這個機構的本質,就已經使得教育人員涉入了政治行動之中,以下我將以Michael Apple的理論為出發點,將台灣教育問題分成幾點概念,來談談台灣教育是否中立,這個令人好奇的問題。

         首先,以台灣歷任教育部長選用方式為例:從歷任台灣教育部長的派任方式,皆由官方選派,即可看出教育與政治力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密不可分,而教育部長是教育體系中最高行政首長,對於整體國家教育的影響,自有其不可忽略的重大影響力,而不管是傳統威權時代,或是近年民主開放時代,教育部長這個位置,似乎都是貫徹主政者執政理念,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部長的人選,無一不是與政府高層關係密切,能徹底宣揚執政理念者,例如現任教育部杜正勝部長,其政治立場長期偏向某一政黨,上任之初,學者專家及媒體及民意代表,皆強烈質疑其明顯的獨派意識形態,是否會影響教育的公正性,並利用其職權,企圖藉由教育灌輸學子特定的意識形態,但是行政院還是堅持派任杜正勝為新任教育部長,由此可見正如Michael Apple所言,教育與政治之密不可分,教育從來都不是獨立於政治之外。

         其次,有關意識形態對於教育政策的影響:教育部杜正勝部長就任之初,便提出「同心圓理論」,要求修改現有地圖,讓台灣橫躺在地圖上,以章顯台灣的主體性,並以台灣為中心,去思考台灣的重要性。這樣的主張,引起極大的爭議,因為歷來地圖皆是以中國或是世界為中心,台灣在地圖上的位置及面積,皆是非常微不足道,而杜正勝部長卻跳脫台灣地理位置及面積的限制,提出「同心圓理論」,主張以台灣為地圖的中心,這樣的主張,雖然有其創意與獨特性,但是背後仍然跳脫不出意識形態的束縛,終極目的,還是以貫徹執政者,台灣獨立的思維,為最優先的考量。

       再而,意識形態對於課程的影響:推行本土化課程,原本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議題,其原意在於尊重本土文化與多元文化的價值,但是主政者卻為了選票考量,刻意把推行本土化,與去中國化畫上等號,強調台灣優先,例如堅持採用只有台灣在使用的通用拼音,而揚棄世界大多數國家採用的漢語拼音,甚至在國家考試中,出現以閩南語命題,以彰顯去中國化的怪異現象。而在威權時代,三民主義課程的施行,也是執政者利用意識形態去影響課程的明証。即使在民主時代,執政者也千方百計,企圖利用意識形態影響課程,進而透過教育去影響人民,以達到永續執政的目的,而此次的新版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引起如此多的爭議與討論,也與執政者是否有權,藉由教科書與課程的重新編寫,灌輸人民特定意識型態有莫大的關係。

       第四,學校扮演著階級關係中經濟和文化再製的有力行動者:由於人民對於教育的誤認,誤以為教育是公正的,誤認教育可以改善不平等,所以台灣人民普遍對於教育有一種高期望,希望藉由教育改革,能夠有效改善教育的品質,而台灣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使得人民普遍存在著,接受高等教育作為未來投資的觀念,人人祈望高等教育,能夠有效提昇自己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因此也讓台灣學校能夠有效扮演著階級關係中經濟和文化再製的有力行動者。

         第五點,誰的文化優先:越來越多的課程學者和教育社會學家開始認真思考「誰的文化?」、「哪一個社會團體的知識?」、「在如學校般的文化機構所教的某些知識(事實、技能、傾向、態度)是誰的興趣?」。而在台灣,台灣優先的論述,越來越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誰強調台灣文化優先,誰就越有可能掌握文化優勢,進而得到政治優勢,台灣文化優先,已經成為執政者利用意識形態操控人民的最有效護符。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教育其實並不是全然客觀中立的,教育受到了政治、經濟、種族、文化、語言、宗教、性別等等,複雜權力關係的影響,當我們在接受教育時,不該只是片面接受教科書所灌輸的意識型態與觀念,更該去省思教育背後所代表的深層意義,如此一來,我們才可以一方面享受教育傳遞知識的好處,另一方面,又不會被教科書背後統治者特定的意識型態所操控與影響。

就如同Michael Apple所言,教育其實並不是中立的,教育、課程、教

科書實際上都受到統治者意識型態的影響,如同Michael Apple所言,增加對於葛蘭西霸權(hegemony)概念的了解,將有助於我們更清楚認清教育的本質,以下是對於霸權的分析:

         Michael Apple認為學校教育運作有兩個主要面向,除了經濟財產之外,還有符號財產(也就是學校所保存和分配的文化資本),一個像學校這樣的文化保存和分配的機構,透過創造或重新創造意識的形式,以使得主宰團體不必要使用明顯的宰制機制,就能達成社會控制,而Apple試圖提升我們對於再創造部分的了解,統治者利用對於學校教育的控制,達到了維持統治權力的目的。

         Apple的評論常引用社會和文化批評者Raymond Williams的作品,而Williams主要研究文化形式與內容控制和我們週遭經濟機構和實務之間的關係。Apple探討三個面向彼此間的關係:(1)學校本身做為一個機構(2)知識的形式(3)教育人員本身。每一個部分都須置入(sitauted)它自己所在的廣大關係脈絡中。Apple認為要先澄清結構關係,「決定」學校這三個面向所指的意涵,而霸權(hegemony)的概念,則是了解的關鍵之ㄧ,深入了解霸權對於學校教育的影響,有助於我們認清霸權是如何影響教育。

        「決定」的概念在應用上有兩個傳統,第一個傳統,是主張思想和文化受到社會和經濟結構所決定的想法,認為社會意識和生產關係是一對一的符應關係,我們的社會概念完全受到了一祖先在的經濟條件所設定或預定,控制了文化活動,包括了學校中的每一件事情,以目前台灣為例,統治者企圖利用改變歷史、語言、文化的方式,鞏固自身的統治權力,更企圖建立一種台灣霸權文化。

         第二個傳統,則採取較為彈性的立場,把決定看成了是一種複雜的關係網絡,追根究底,經濟是其根源,對文化活動(包括了學校教育)產生了壓力與限制。所以文化面向不只是反映經濟活動而已。相反的,這些影響、「反映」和「決定」受到人類活動形式(forms of human action)高度的調節(mediated)。

         Apple的霸權概念,受到了Gramsci的影響,霸權假設某件事的存在是真實全面的,不像弱勢的意識形態一樣是次等的或者是超結構的(superstructural),而是深度的存在,滲透到社會中,甚至如Gramsci所言,對於受到其左右大部分的人,構成意識上的限制。霸權與社會經驗實體的符應,比起源自基礎和上層結構公式而來的概念要清楚的多。因為假使意識形態只是一些抽象強加的概念,如果我們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概念和假設與習慣,只是一些特定操弄的結果,或者是一些可以隨時終止的或撤除的明顯訓練,那們我們實際上應該可以更容易地改變或移動社會的過去與現況,霸權是深度滲透於社會意識的概念似乎是十分重要,霸權強調宰制的事實,台灣的教育,正逐漸走向台灣文化霸權,企圖利用去中國化的方式,達到建立台灣霸權文化的目的。

    霸權所指的是一有組織的意義和實施的聚集,是生活中核心的、有效的、主宰的意義、價值和行動系統,意義和實務一方面導向,同時又受到來自不平等的經濟和文化控制,台灣目前的教育現況,台灣霸權文化,正在利用各種方式影響教育體系,企圖建立一個專屬於統治者的台灣霸權文化。

 

參考書目:

Apple, M.W.(1991)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Y.:Routledge.

Apple, M.W.著,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市:桂冠。

 

回43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