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資訊教育的推展成效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施俊良

 

從民國七十一年至今,教育部所推展與資訊教育相關之計劃與實施成效,包括課程演變,整理如下:

2-2-3教育部歷年推展資訊教育成效一覽表

時間

推動計劃

51年

交通大學設置電腦設備。

71年

行政院成立『資訊教育推動小組』,開始有計劃推展資訊教育。

71年

教育部選擇12所高中進行『電子計算機教學實驗』,開啟中等學校電腦教育之端(何容桂、韓善民,1997)

73年

新公佈實施之國中課程標準,將資訊教育融入『工藝』、『數學』兩科內容中,但因電腦設施普遍不足,導致成效不佳。

75年

省教育廳訂定「國民中小學實施電腦教學計劃」,開始建立國中資訊教育推行網,各縣市選定一所中心學校,負責推展資訊教育至其它國中。

至於國小部分,除台北、高雄兩市教育局補助部分學校購置電腦外,全省各小學尚未正式推展資訊教育(吳鐵雄、梁恆正,1994)。

79年

省政府教育廳每年開始核定補助一百七十所國中小校務行政電腦化,每校十萬元採購設備。

80年

台灣師大正式成立「資訊教育研究所」。

81年

教育廳在每一縣市成立校務行政電腦化中心學校,補助設備四十萬。

教育部訂定「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課程範圍標準參考綱要草案」。

75~82年

中央與地方有撥款充實中小學資訊設備,但是數量太大,難以兼顧,導致分配不均衡。電腦發展快速,設備折舊太快,些許的補助費根本不夠用。

82~86年

一、因應86年國中將電腦列為正式課程,國教司撥款30多億補助,將國中列為補助重點,其次為國小,此為「各級學校資訊教學計劃」。實施時間由82~86年,並有定期訪視計劃,至86年6月止,中小學電腦規模已有相當程度。另公佈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將「電腦」列入團體活動科之分組活動科學類課程,在三年級至六年級實施。

二、CAI軟體開發及推廣計劃(81.7~86.6)

三、TANET至中小學計劃。

以上三項計劃只要執行內容如下:

1、訂定與修訂資訊課程綱要。

2、訂定資訊教學電腦設備參考標準。

3、補助資訊設備採購。

4、在職教師資訊應用培訓。

5、訂定CAI軟體審查獎勵制度。

6、發展多媒體CAI軟體。

7、辦理資訊教育相關推廣活動。

8、試辦CAI活動。

9、設置全國教育資訊服務系統。

10、推動TANET到中小學。

86年

一、教育部訂定『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劃』,實施期間預定為86年至96年,為期10年。分為短期目標(86.7~90.6)和長期目標(90.7~96.6)目前所推動的一些計劃都是根據此計畫中的若干小計劃。

二、遠距教學計劃(86.7~90.6)

三、NII人才培育發展計劃(86.7~90.6)

四、社會教育資訊計劃(86.7~90.6)

87年

行政院實施『擴大內需』方案,開始建置全省國中小的電腦教室。

台北市配合教育部資訊教育政策,訂定資訊教育白皮書,為期三年。繼台北市之後,高雄市也跟進,發表資訊教育白皮書[1]。兩市計劃實施至今,在資訊教育各方面皆進步許多。

教育部核定補助各縣市成立「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共39所學校,每校120萬元。

88年

為了加速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追加編列了64億7千萬元建置中小學網路教學環境,於6月完成全省國中小都有電腦教室及網路連線,等於將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劃第一期短期目標(原本預定90年完成)縮短2年。

主要工作內容為:1.電腦軟、硬體購置2.網路連線3.師資培訓。

90年

教育部為配合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劃,宣佈『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此總藍圖(Master Plan)將全面提昇中小學資訊教育,以達到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身」四大願景。

91年

教育部推動『資訊種子學校建置與教師團隊培訓計畫』,預計從91~93年設置600(20%)的種子學校,在各縣市進行推廣。

91年~

朝『班班有電腦』目標落實

其中87年的擴大內需方案主要工作重點為[2]

一、  補助中小學資訊教學軟硬體設備:使所有國小均有電腦教室,並以上電腦課時一人一機為目標。

(一)補助國中小建置電腦教室、補助達成一人一機目標及舊電腦設備汰換。

(二)補助國中小學校購置教學軟體費用(每校20萬元)。

二、  補助中小學連線設備建置及偏遠地區學校通信費用:使所有學校均可專線連接網際網路。

(一)補助國小電腦教室網路建設費用每校30萬元。

(二)補助偏遠地區國中小學校通信費用每校10萬元。

三、  補助中小學在職教師資訊應用培訓費用:使所有中小學教師均有機會進行基本資訊素養之培訓。

(一)補助國民中小學辦理教師資訊應用培訓費用。

(二)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資訊素養培訓費用(對象包括教師、主任及校長等)。

四、  補助設置國中小及高中職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充實中小學學科網路教材。

五、  補助資訊推廣重點學校購置二部可移動式電腦費用,每縣市4所重點學校每校10萬元,並請各校將執行成果公布於網站上。

六、  推動台灣學術網路(TANet)到中小學,補助各縣市教育網路中心、連線機房及各網路中心設備費、運作維護費及業務推廣費等。

七、  補助無障礙電腦工作站供特殊學校使用。

八、  補助九所師範學院購置電腦教學設備。

87年擴大內需方案之後,中小學電腦硬體配置方面已無太大問題[3],但如何將電腦資訊有效融入學科教學當中,卻是各級學校所面臨的一大考驗,其中也包括教師整體資訊能力的提昇。

 

參考書目

台北市教育局(1998)。《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作者。

高雄市教育局(1998)。《高雄市資訊教育白皮書》。高雄:作者。

何榮桂(1996)。〈國中電腦課程標準的內涵與特色〉《資訊與教育》。51期:2~10頁。

何榮桂、韓善民(1997)。〈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推展策略、問題與展望〉《社教雙月刊》。81期:7~14頁。

何榮桂(1998)。〈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策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願景〉《資訊與教育》。68期:2~13頁。

何榮桂、吳正己、賴錦緣、籃玉如(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制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習學習領域整合之規劃研究〉《教育部電算中心研究報告》。

何榮桂(2000)。〈電腦教室vs教室電腦〉《資訊與教育》。77期:1~2頁。

教育部(2000)。〈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劃~擴大內需方案執行成效訪視報告〉。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infpln/89rep.htm

教育部(2001a)。「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八十八學年度資訊教育輔導訪視成果報告書()」。25~33頁。

 

43期首頁

 



[1] 詳細內容請參閱附錄。

[2] 資料來源:「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台(87)電字第87131689號函發布。

[3] 軟硬體方面,每校亦編列20萬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