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建構下的外籍新娘

南華社研  許智偉

 

    媒體本身對於外籍新娘的婚姻制度就存有偏見,一致認為其是屬於「社會問題」的範疇。不斷以「假結婚真賣淫」、「人種有問題,會降低人口素質」、「沒有用的人才會去娶外籍新娘」、「破碎家庭」等刻版印象建構社會大眾的認知,一方面把外籍新娘描繪成「愛銭」、「智商低」的圖像,至於男人則描繪成精神障礙、肢體殘缺、道德低下、經濟薄弱的一群人。

    但是媒體又是令人又愛又恨。與媒體疏離,則無法表達自身的意見,創造出有利於自身的環境。但是利用媒體,則意見容易被扭曲,誤會,使其更陷入社會的壓迫。

     我想,文化的形成跟環境是很有關聯的,因此,將心比心與設身處地是我們了解其他族群最好的方式,不要以為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是最好的,並透過與自己的文化相比較去評判他人的文化,這樣的行為無助於人類社會的和諧,而且有一天,被歧視的可能變成你自己。

 

 

 

拍賣新娘

南華社研  溫惠貞

 

婚姻仲介業者在澎湖天后宮前公然展示外籍新娘,宣稱「只要三十萬馬上帶回家」,公然在媽祖前賣女人,這種「人肉市場」竟出現在自詡為「人權立國」的台灣。

許多外籍新娘到台灣,她們雖是以配偶的名義來,但卻常被當做性伴侶、奴婢、生孩子機器來使用,認為這些新娘是他們買來的,可以任憑使喚,而不是真正視她們為另一半、牽手看待。更有甚者是這次天后宮前販賣外籍新娘,她們已經淪落到被當成商品來賣了,人性的尊嚴何在?她們離鄉背景來到台灣,是希望能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如果運氣不好,遇到虐待她們的夫家,經常得忍氣吞聲,而且常因語言不通、沒有親戚朋友而求助無援。

在台灣,我們的教育會教導我們如何考試、很多技術和很多賺錢的方法,但卻很少

有人文關懷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如何去尊重每一個人。每一個個體,不論他是什麼膚色、種族、地位、貧富...都不影響他身為一個人該有的尊嚴。我們很難有平等的觀念,看到比我們教育低、貧困...的人,就會有一種高高在上、自己為是的感覺,看到學位、身份、地位比我們高的人,內心又升起一股自卑感,所以上階層的人很難和工人成為好朋友,有錢人交往的對象還是有錢人。其實有沒有錢、學問高不高、工作好不好...,這些都不影響一個人存在的價值,我們應該學習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讓每一個生活在台灣的人,都能感受到這裡自由、平等、博愛的氣息。

 

 

 

樂透彩

南華社研  張健倫

 

    上週大樂透頭彩獎金又突破了十億大關,再次的又造成了全民的瘋狂熱潮。當初政府在推出樂透彩的本意原本是要幫助弱勢團體,把部份的投注金額撥給愛心機構。但原本這個簡單的用意卻讓這個社會曲解了其中的本意將政府的好意將其視為一個發財的機會,成為一個投機取巧的工具。電視上之前常打著中了頭彩,爸爸什麼都可以買給你更是灌輸民眾「一卷在手,希望無窮」這個意念。

 

    樂透彩發行至今不但造就了超過一百個的億萬富翁,也造成了許多破碎的家庭,許多人因為過度的沉迷其中,把簽樂透當作是本身的正業,抱持著只要中了就可以下半輩子衣食無憂這個想法,整天在猜明牌、作白日夢,不但棄工作和家庭於不顧,最後變的意志消沉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搞到最後傾家當產葬送了往後的大好人生真的是不值得阿。而中了頭彩的人以後就會因此而幸福嗎?有些人在中了頭彩之後因為一夜致富來不及作調適,承受了太大的壓力,變的疑神疑鬼的,整天在想那一天被綁架、會不會被人搶劫,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信任的感覺。也有些人在中了頭彩之後引來了黑道兄弟的覬覦最後被逼的不得不搬離住所或者是親朋好友不斷的來借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嗎?

 

    天下間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試問天下間因為樂透而致富變成億萬富翁的人能有幾人?到不如加強我們本身的專業知識去賺錢,抱著一顆平常心去過一個屬於自己本身的生活才是正道。

 

 

 

只要留學一定好?!

南華社研  林融達

 

      根據報載,國內高科技人才嚴重不足,尤其在政府實施科技國防役之後,導致更多具有科技專長的役男不願出國深造,競爭力下降的隱憂已經浮現。教育部已向國防部提出「先留學、後服國防役」的勁爆建議,甚至改服「海外科技國防役」,服役單位就在國外,希望透過這些改革,刺激留學生人數重新成長。

      最初國防部遂和教育部合作推出了”科技國防役”的兵役選擇,藉以使得這些高科技人才的訓練可以不被兵役的役期所斷。當初推出之時,各界喊好,企業機構也樂得接受現成人力的資源投入。但時至如今,科技國防役卻變向成為了”謀職鐵飯碗”的有力保障,同時也被指責是使許多科技人才不願再進一步的出國進修的罪魁禍首,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變成了一種亂象的產生,令人十分覺得吊詭。

      出國留學學生數的下降和科技國防役是否有必然的關係?筆者認為這樣的推論結果是十分有限的。科技國防役的立意固然良好,但主要缺失的地方是在於服這種役別的役男和一般在公司上班的員工所享的福利皆一樣,不像是在服兵役而像是在上班,只是要求的年限較長。但較長的年限也就等於是給予了一種工作上的保障,這種制度必然會導致人才的出國進修意願,既然在台灣就有現成的”謀職鐵飯碗”,又何必向外留學?這固然是影響留學意願的原因,但反過來問,留學生的數量是僅僅以高科技人才的流動情況就能決定?其他知識領域如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等都不具有審視其重要性的資格?

      從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中可以看出,留美的學生總數是從1994年之後呈現下滑的趨向,換言之留學生日漸趨少的現象並非當下的單一事件所造成,而是有許多的社會及個人因素運作後之結果。科技國防役的兵役選擇確使一些人材因為獲得了穩定的生活體制而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但這對於整體的留學生人數逐年遞減的”危機”充其量只是表面影響的一個原因、一種徵結,而不是造成這種”危機”的根本原因!但為何仍然將這種現象化約為科技國防役所造成?教育部所提出的將科技國防役直接轉服役於海外,增加留學的風氣及數量的做法,恐將流於治標不治本的弊端。因為如果不改變現行的科技國防役配套措施,在享有企業內優厚的福利制度之下,今日人才只是留在台灣企業內部,明日則將流於國外企業所吸收而不見留學人數增多所帶來的實質效果,反受其害。

現今台灣產業上的競爭力下降的隱憂早就已經逐漸在形成,而這並非只是單單的留學生不足或科技國防役的缺點所致。過去被定位在光鮮亮麗的高科技新貴企業要不組織縮水,裁減人員,或重點如企業研發部門等都逐漸的西移大陸,長此下去台灣的產業地位將會面臨重大的轉變和危機,而這也遠非只是加強留學風潮所能因應的!

 

 

 

「浮動薪資」之我觀

南華社研  蕭鈞禧

 

報載,浮動薪資制(或稱「業績連動型薪資制」)正在迅速取代傳統的固定薪資制。亦即薪資的支付將不再依職級與年資來計算,而是透過個人的業務積效來核定。從前只在業務人員上使用的「底薪+獎金」的薪資結構,在企業組織為了降低公司的薪資成本及增加公司業績,將擴大推行到全公司的員工身上。

 

    因此,只要你的能力好,可以增加公司的業績,你所領的薪水將有機會超越你的主管。對主管而言,也將不再是從前坐在辦公室領著依靠年資及職位的固定薪水,個人的業績亦將成為收入的最大依據。乍聽之下,這樣的做法似乎是一種提升個人薪資的方法。因為在固定薪資的制度底下,不論能力高低、做事的多寡,所領的薪水都差異不大。於是可以看見許多主管在公司內成為領高薪卻做事少的人。對新進員工來說,這是一項極不公平的事,因為年資不同而領不同的薪水,但是有人的能力就是比別人好,卻無法領更多的薪水。於是浮動薪資制成了有能力者的一大福音,只要能力比別人好,提升公司的業績就能領更多的薪水,甚至超越主管的薪水。

 

    但是薪資真的變多了嗎?曾有學者指出,固定月薪(薪資低,但固定支付)長期而言會比時薪制(薪資高,但支付不定)更能照顧被顧傭者的生活。因為固定月薪在上班族休假時及有計算,而時薪制則是有做才有錢,沒有工作便沒有收入。於是浮動薪制是否真的為上班族帶來更多利益。沒有了傳統固定薪資的保障,上班族勢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提升個人的業績,才能得到更多的或是相等的薪水。此外,一個年青人工作的份量可能是年長者的許多倍,於是年長者的薪資必定比不上年青人的薪資。但是年長者還有子女要撫養,微薄的薪水將難以養家活口。換言之,上班族的福利不見了。傳統依年資計算的薪資制度對中老年的上班族來說,較有保障。因為隨著年資的成長,薪資亦會調昇,使他們不需要過度工作即能照顧家庭。因此,我們要注意,浮動薪資短期而言的確可以提升我們的薪資收入。但長期來說,很可能就對我們不利了。

 

 

 

澎湖人肉市場??

南華社研  李怡青

 

據新聞報導,異國通婚在台灣愈來愈普遍,前幾天有婚姻仲介業者、在澎湖的天后宮前面、公然推銷東南亞外籍新娘、還讓民眾現場挑選。只不過對民風保守的澎湖來說,看的人多,上去問的人卻沒幾個。但是報導也指出,澎湖當地有民眾認為這樣選老婆的方法很方便,讓他們不必遠度重洋去娶妻。而婦女團體舉行記者會,強烈抨擊這樣的行為、根本就是把女人當作商品來買賣,她們要求政府一定要注意這種現象,並且再度呼籲、立法禁止外籍新娘的仲介廣告。

 

        結婚除了自由戀愛的方式之外,還可以參加婚友聯誼社、或是參加配對的電視節目、或透過朋友介紹等。而”相親”是最傳統保守的ㄧ種模式,傳統的相親模式是由媒婆介紹撮合,雙方家長與當事人在私密的空間,吃飯聊天認識彼此,當事人及家長都覺得合適滿意後,便著手籌辦婚事,而”聘金”乃是傳統習俗中不可少的ㄧ環。

 

        現代化的相親模式則是由仲介業者取代媒婆的角色,在公開的場域徵婚,並且不同於以往將”聘金”公開化,聘金原本是屬於私領域的事,如今躍上公領域,直接挑戰了既有的保守封閉的道德型態;於此同時,舊的”習俗”(即聘金)也受到了挑戰。

 

        但平心而論,異國通婚對台灣男人而言,是多一種選擇的機會;而這些遠從東南亞來的姑娘,他們是自由的個體,具有自主性與自主權,清楚地知道她們來台灣是”相親”,只是依照著一種不同於臺灣傳統模式的相親。女人並不是商品,但是是誰把女人當成商品?是舊式的聘金傳統習俗,讓女人成為商品。然而,我們能改變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嗎?或者是,改變既有傳統的觀念---認為聘金等於”買進”一個女人的價錢,繼以尊重且平等的態度對待女性,”牽”她們的”手”,使她們成為家庭中的一份子呢?

 

 

 

同志大遊行精神,台灣走向國際

南華社研  劉明欣

 

昨天台北街頭有一場熱鬧的同志嘉年華會,奇裝異服的裝扮與聲勢浩大的遊行隊伍吸引了許多目光焦點,比起第一屆的同志大遊行,這次有更多的民眾和社團參與響應,遊行隊伍傳達同志的「公民意識」給其他民眾了解,而遊行隊伍最後也在紅樓和平落幕。

    同志團體在台灣社會中是屬於邊垂行的社團,因為社會大眾對同志性病、轟趴印象的污名化打壓,使的同志很難對社會大眾發聲,這次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同志大遊行的籌備聯盟以熱鬧的嘉年華形式展現,一樣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反觀台灣的國際局勢,在長期受到中共的打壓制之下,不可否認的台灣的確處於國際的邊垂地位,最近WHO在審議「國際衛生條例(IHR)」應納入台灣的法案,中共一如往常的提出阻擾,以WHO是國家間的組織為由,阻擋台灣踏上國際舞台機會。週一議會將繼續審議台灣應否納入相關條例,我國友邦多明尼加、宏都拉斯、貝里斯等都登記發言聲援台灣,希望能修改IHR條文將台灣納入。

    面對中共的打壓,台灣不能默默承受,我們必須是有效率的對國際發聲。在此次同志大遊行中我們看到,遊行籌備聯盟成功的連結校園代表團、教師同盟等社團一起加入遊行,和平成功的對社會大眾傳達了自己的訴求。相同的道理,台灣要能獲得國際認可也能觀摩此次同志大遊行成功的經驗。

    以最近的修改IHR條文的議事來看,有效的連結支持團體辨識方法之一,除了友邦聲援台灣,在議會中明確表達對台灣的支持,連結在議會中已登記發言的日本及荷蘭等國家,表達台灣在國際衛生安全網的重要性,強調的是台灣在國際上是新疾病監測、通報處理流程中重要的一環,不對提案反對的中共直接回應,台灣一樣能和平的在國際議會中發聲。

    會吵的小孩不一定有糖吃,有效率的動員吸引大多數的關注,加上明確的提出訴求,台灣也可以平和的向國際發聲。

 

 

 

英語不是為了贏在起跑點

南華社研  紀佩君

 

英語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種優勢與主流,許多人都汲汲營營的學習英語。但是在我們將英語視為非常重要的工具的時候,可曾想過為什麼要學英語?很多人認為英語重要,但是為什麼重要?筆者認為當我們大人都沒有辦法好好將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時,又要如何在小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因此才有很多的家長都將英語學習視為一個學校要考試的科目,將小孩子送進雙語幼稚園、補習班,為的就是要讓孩子求得好成績,這樣的做法與我們希望孩子們學英語的本意大相逕庭

透過網際網路世界各地的資訊交流快速,而網路上的資訊都以英語作為世界共通的語言,所以想要獲得最新最多的資訊,學習英語刻不容緩。但是有很多家長以為英語只是單純的學校的科目之一,所以想盡辦法讓孩子去唸雙語學校、補習班,共同的希望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市府語文委員會副主委、文化局長廖咸浩曾表示,本國語言基礎未發展完全前,學習外國語言,將造成本國語言掌握不足,導致思考破碎,並可能造成對本國文化認同負面影響。面對市場上的英語補習業者而言,這是毫無效力的說法,他們針對家長提出的訴求是,越早接觸,就越容易學習成功,但是業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以no Chinese的教學方式,往往讓小孩子認為說中文是錯誤的,或許還得接受處罰。這樣的英語學習制度下,小孩子要不就是學英語學的很好,但是討厭繁瑣的中文;要不就是厭惡英文,一點都不想碰英文。他們完全不知道英語只是工具,一種與世界溝通的工具,講的好或不好都沒關係,只要能夠有基本的認識就可以,畢竟每個人學習語言的天份生來不同。

社會上扭曲的英語學習觀念中,以為英語是文明、是進步的語言,然而卻因為這樣的想法限制自己的視野。小孩子們沒有判斷力,他們的國際觀卻也承接大人接受這樣的想法,以為台灣之外就只有美國,以為英語之外就沒有其他語言,他們被限制在小小的方塊之中,甚至以為國語之外就只有英語,不會英語就等於被拋棄在社會之外。

英語是重要的,但是我們要知道英語只是一種工具,它要幫我們打開國際視野,要幫我們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獲得更多不同的資訊,英語不是只有學校的考試科目。

 

 

 

社會到底生了什麼病?

南華社研  王叔楨

 

有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是這樣說的:「真是不知道這個社會到底生了什麼病?」,相對於個人而言,倘若生病了,一定會上醫院或者診所就醫看診。然而,這麼龐大的一個社會整體,為何明知生病了,但是,卻還遲疑不將病因找出來,以便對症下藥。難道說:這樣巨大的生命共同體,會比一般人更缺乏醫學常識?殊不知亦需要替社會整體進行把把脈?還是以經麻痺?亦或不知何處覓良醫?

  首先,必須對健康下一個定義:健康是否只是不生病?而我們為何不生病?那疾病的定義又為何?是否病毒、細菌、病原感染,人體內無抵抗原,無法產生免疫系統,就算生病。而潛藏於身體內部,尚未被檢查發現到的疾病,情況之多難以算計。那這種未被發現的狀況是否亦不算生病?

  社會學家涂爾幹將社會視為一個有機體。他認為:社會乃是個組合的整體,在某個程度上可以比之於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的概念,他將社會的各個不同部份,比之於身體的器官與組織,並強調社會具有一己獨特的性質,而不同於其各個組成個體的特性。而集體意識單純只是個「合成物,其中的原素,就是個人的心靈。」

  若根據涂爾幹的學說:其實,生病的並不是單存的只是社會整體的外顯行為而已,抽絲剝繭過後所承現出的真正原因:卻是身處於這整個大環境結構當中的每一個單獨的個體所外顯之後,特別突顯出來的集體意識的共同問題。然而,單獨針對個人的問題,是比較容易處理解決的。但是,假若一旦形成為社會整體的共同問題時,便不是那麼單純而易於解決的事情了。因為,它所牽涉到的層面,太寬、太廣,且無法一言以蔽之。

  試想:十九歲花樣年華的嬌嬌女,選擇在生日當天送給自己的禮物是:全身赤裸裸的烙印上一隻火鳳凰,並且公開展現於螢光幕前,是她真誠的願意將自己坦蕩蕩公開裸露於外?亦或是「年輕,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自我理性選擇?一隻火鳳凰圖騰背後所隱含的社會意象又代表著何種意義呢?另一例:某一談話性節目知名主持人,在競選人競選總部台上,開口閉口滿嘴的LP,使得原本具有單純鄉土味的一句話,現在簡直是令聽者難以入耳。一位是年輕世代的敢秀敢為的表徵,但卻令一般年長一輩的人所不敢恭維。而另一位具有高社會知名度的名嘴,卻不知好好深愛其羽毛,其於公開場合的此種行徑,或許有失其位該有的表現。而這些現象的產生,並不是單獨存在於個人的。必定有其脈絡可尋,因為事出必有因。而且所造成的影響不只是這般淺顯的,因為某些內化了的意識、行為,已經深刻植入人心且蔚為風潮。難道這些都不算是個人心靈所型朔於外,而變成外在社會的大問題,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種無以明狀的病了?

  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單純無憂的健康優質生活環境,無論是社會整體的大熔爐,或是小至個人的生命體。無論社會出現何種形態的病態現象,亦或個體的生理毛病,大家都需具備建立與疾病共處的態度。(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疾病)而社會更需要的是:一群具有高度關懷的人來共同用心,為這個社會把脈並提出一劑良方,共同來為這塊美麗的福爾摩沙島祝福,並其許邁向更燦爛的未來!

 

 

 

Elton John愛的告白

南華社研  張松露

 

據報載艾爾頓強最近計劃要結婚了,他接受雜誌訪問時說:「我真的很想對David許下終身的承諾,我的心裡早就已經對他承諾終身了。」「我們已經定了日期,不過當然不會是一個盛大公開的婚禮,我只是想要透過結婚誓言,與他共渡今後的生活」。他表示多年的生活就像一隻狂野的野獸一樣,總是被人貼上藥物、酒精、企圖自殺、沮喪等的標記。「現在我很高興的說那個人已經不存在了!」,他一直強調David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他也無法想像沒有他的生活會是怎麼樣。

 

聽到如此愛的告白,相信許多人多會深受感動,對於這樣的愛侶投以無限的羨慕與祝福。可是能夠想像嗎?他們的婚姻卻被全球大部分國家所禁止,因為他們是對同性戀人。

 

即使是強調民主多元的美國,於此次總統大選中,有十一個州的選民經由公民投票,明令禁止同性戀結婚。同性戀在台灣社會更是被一般百姓視為禁忌話題,媒體對於同性戀話題也往往選擇聳動負面的新聞進行報導,如男同性戀轟趴、與愛滋的關係等。而在異樣眼光下,同性戀人於現實生活中往往選擇隱匿身份,不能像異性戀人有公開自由的感情活動,只能走向地下,在同志團體中尋求慰藉。

 

依人類尋求真愛、情感交流的本性,任何相悅兩方出於自願,對於愛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而不應被歧視與阻撓。如前述Elton John愛的告白,略去性別取向,向人的情感本性探詢,若他們的婚姻是該被祝福的,則該給他們和他人相似的、無條件的平等待遇。

 

不是所有同性戀者,能像Elton John可以為自己發聲,選擇國家結婚。台北2004同志大遊行,則有上千位的同志與支持同志的人士走上街頭,希望為同志們爭取該有的基本權益。

 

 

 

人肉市場之根本原因在於婚配市場

南華社研  董麗美

 

「外籍新娘廣告,電視選秀保證處女」、「業者仲介四名越南女子在澎湖縣天后宮前公開招親」,這些林林總總的現象出現,其主要原因:男人在台灣的婚配市場找不到對象來傳宗接代幫忙家務,只好往外尋求外籍配偶來履行這個傳統。

 

人們常說不要侷限於門當戶對的束縛裡,但現今台灣社會的婚配市場卻仍然傾向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即女人會挑選社會經濟地位比自己高的男人;男人會選擇社會經濟地位比自己低的女人。但在這個婚配模式中會產生社會上有二個群體無法找到對象,第一個群體是社經地位在最高層的女人無法找到理想的對象,第二個群體是社經地位處於最低層的男人找不到願意嫁的女人。在第一個群體的女人其本身擁有高教育程度、高經濟能力與高社會地位,不需要依附男人即可生存,如果真的找不到理想的對象則寧缺勿濫,選擇不婚;但第二個群體就不是這樣了,因為本身擁有的條件是比較差的,沒有女人願意委身下嫁,導致找不到老婆,但又礙於得擔負起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使得他們不得不往外尋找自己的配偶。

 

低社經地位的男人在薄弱人脈的窘境下,只能透過仲介公司往外尋找理想中的配偶▁乖巧、聽話、認真工作,而最重要的條件:一定要是處女。依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是因為他們得確保小孩是自己的,這樣才能保有自己的子嗣傳宗接代,所以在這個商機的出現下,業者當然就紛紛打出各式各樣的噱頭以滿足人們擔心的心理,以致於業者從最簡單的媒婆身份變成將人「商品化」的大魔頭,儼然已失去業者該有的職業倫理。

 

由於工業發展、教育普及等社會結構的改變,讓低社經地位的男人只好尋求外籍配偶,而大量的跨國婚姻也使得下一代的人口結構跟著改變,這已經是不容改變的事實,政府目前所應該重視的是幫助外籍配偶適應台灣生活、制訂律法保障外籍配偶的權力、預防假結婚真賣淫的事件、宣導國人多元文化融合的觀念、「新台灣之子」的教養問題,才是因應之道。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