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婚姻適應觀點來看新婚階段的調適

國立東石高中主任輔導教師  郭春松

 

「當王子和公主恩愛又浪漫地步入結婚禮堂,在眾人祝賀聲中親吻了對方,並說出『我願意』、『我也願意』時,在大家腦海中浮現的一幅畫面就是:從此公主和王子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對新婚夫婦而言,面對新婚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十分艱鉅的。若依家庭生命週期來分,多數學者認為婚姻早期階段約介於結婚起至第一個孩子出生(張乙宸譯,民75;藍采風,民71Adams, 1995)。而這段期間,夫妻雙方若沒有心理準備,許多芝麻般的小事,都會因為調適不良,而成為婚姻生活中的大事。因此本文希望藉由對「婚姻適應」進一步認識,來探討新婚階段的調適。

 

一、婚姻適應的意義

在婚姻關係的主題中,婚姻適應(marital adjustment)是最常被討論的依變項(伊慶春,民80)。而婚姻適應通常被用來評估婚姻的品質。而雖說婚姻適應是一個常被研究的主題,但不論中外,對這詞語的定義卻尚未有一共識。但若從這詞語的詞性來看,則能將「婚姻適應」定義為以下兩種不同說法:

若是視「婚姻適應」為名詞,則婚姻適應就如一些學者將它定義為「夫妻雙方在婚姻中應該達到的一個目標或狀態。」因為在這樣的定義下,婚姻適應被視為是「靜態的」(static),也因此常跟婚姻的快樂感(marital happiness)、婚姻滿意(marital satisfaction)、婚姻穩定(marital instability)、婚姻幸福感(marital well-being)等詞混用。

但若視「婚姻適應」為動詞,則可將它定義為「夫妻雙方互相改變態度及行為,以達到他們對婚姻期望的過程(Burgess & Wallin, 1953)。」如此婚姻適應乃是一個過程(process),是動態的,它會隨著歲月的變化、家庭週期的更替而逐步演變。而就如Spanier1976)所指出的,他認為婚姻適應可以被看成是一個過程,或是一種狀態(state)的品質評估。如果將之視為過程,最合適的研究方法就是採以長期資料來分析。但大多數研究只能處理對狀態的主觀評估。這種評估有時將婚姻狀態看成是不變的靜止狀態──亦即只是代表收集資料時的婚姻品質。但儘管如此,極大多數的研究仍假定婚姻狀態為一由高調適至低調適的連續面,研究者乃考察在此連續面的某一特點之婚姻互動評估。

而根據國內學者張春興(民78)所著之《張氏心理學辭典》,所謂「婚姻適應」(marital adjustment)是指結婚夫妻雙方為建立良好婚姻關係所做的適應。在此一概念下,張氏又提出婚姻適應的六項原則:

1. 夫妻分享生活經驗、興趣和價值觀;

2. 夫妻相互尊重對方個人的需求與目標,並忍讓對方的性格和脾氣;

3. 夫妻間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並能彼此坦然表露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4. 夫妻各自認清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5. 夫妻雙方合作共同協議解決困難,並分工合作處理家事和養育子女;

6. 夫妻雙方彼此為對方設想,共同保持性生活的滿足。

 

二、婚姻適應的測量

    對於夫妻在婚姻適應上的程度,有些學者以單一指標來測量,但也有些學者

以多重指標來測量。例如:Burgess, Locke and Thomes1963)認為婚姻調適的指標是:

1. 在重要的事情上能意見一致;

2. 有共同興趣與活動;

3. 經常對配偶表示愛意且信任對方;

4. 很少抱怨;

5. 沒有孤寂的感覺。

而他們所設計的婚姻調適量表(marriage-Adjustment Schedule)及包括此五種向度。

    再者,Spanier and Cole1976)的配偶調適量表(Dyadic Adjustment Scale)則以配偶的一致性consensus)(配偶間意見程度一致的程度)、配偶的協調關係satisfaction)(配偶間關係滿足程度)、配偶凝聚力cohesion)(配偶對在一起相聚的感受)、配偶情感表達affectional expression)(指配偶間對愛情、感情及相互間之關心表達的程度)為婚姻適應的指標。

    而國內學者王鍾和、李勤川、陽琪等人(民73)則以滿足(satisfaction)、協調(consensus)、相依(companionship)、性行為(sex behavior)等為評價婚姻適應之指標。

 

三、影響婚姻適應之因素

    由於婚姻適應和其他在婚姻關係領域中的概念仍有待釐清。再者,筆者在探討影響婚姻適應之因素時,從相關資料中發現,在對影響婚姻品質的因素研究中,最常被取來作變項的是「婚姻滿意度」,而非「婚姻適應」,但由於其中概念仍無法清楚釐清,因此筆者是以「婚姻滿意度」的角度來作一整理和探討。

從諸多研究資料中顯示,影響婚姻滿意的因素有很多,陳志賢(民86)歸納國內外研究的結果可以分為兩類,客觀因素和人際互動因素。客觀因素包含個人背景因素(如性別、婚齡、教育程度等)和家庭背景因素(配偶教育程度、子女樹、經濟來源、家庭總收入、家庭週期、家庭型態等),而人際互動因素則包括婚姻信念、夫妻溝通、角色期待、權力分配、子女管教、依附類型等。

又羅靜婷(民89)依據相關文獻及研究,將影響因素分為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就業狀況;家庭背景因素,包括,父母婚姻關係、子女數、家庭生命週期、收入;性別角色態度等三大因素論述。

筆者茲從所收集的研究結果依性別、年齡、社經地位、教育程度、職業、個人所得、婚齡、子女、子女年齡、子女數、父母婚姻關係、家庭生命週期、性別角色態度分別敘述影響婚姻滿意度的相關因素,並以表列方式臚列於下:

 

1

影響婚姻滿意度的相關因素

 

1.性   

作者(年代)

           

羅靜婷(民89)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性別對婚姻滿意有顯著性的差異,且男性的婚姻滿意度高於女性。

王美惠(民75)

邱秀貞(民76)

陳明君(民80)

陳明穗(民75)

黃秀珠(民70)

曹中瑋(民73)

莊訓當(民85)

研究結果皆顯示,性別對婚姻滿意度並無顯著的差異。

2.   

作者(年代)

           

Glenn (1990)

就年齡而言,有些人認為年紀較輕的夫妻較重視彼此的感受看法,相對婚姻的滿意度較高;而年紀較長的的夫妻,因為忙於工作,及養育子女而無暇顧及婚姻的經營,婚姻滿意度因而滑落。

蔡仕君(民77

年齡會影響婚姻滿意度,而且年齡越大婚姻滿意度越低。

陳明君(民80

研究指出,婚姻滿意度不因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

羅靜婷(民89

在年齡差距上,依據長久以來的觀念,多數人都認同配偶之間的年齡不應差距太大,年齡差距大時,可能在想法、價值觀、溝通上會有不協調的情況產生。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在夫妻年齡差距中,丈夫年齡小於妻子者婚姻滿意度較高。

朱岑樓(民80

當丈夫大年齡大於妻子時,婚姻的調適性較佳,但以不超過15歲為宜。

王慧姚(民70

年齡與生活滿意中的婚姻有正相關,年齡越高的已婚職業婦女,婚姻滿意越高。

楊琳(民87

年齡與婚姻滿意之研究上無確切定論,正負相關及顯著性各研究呈現不同的結果。

3.社經地位

Berry & Williams (1987)

研究發現社經地位和婚姻滿意情形有正相關,顯示社經地位越高,婚姻滿意情形有越好的趨勢。

Miller (1976)

Brinkerhoff & White (1978)

Glenn & Weaver (1978)

研究發現婚姻滿意度並不會因為社經地位的不同有差異。

Powell (1995)

Ying (1991)

4. 教育程度

Mille (1976)

以教育程度和職業內涵定義社會地位,結果發現社會地位和婚姻滿意度有正相關。

Locksley (1982)

發現教育程度對婚姻滿意有影響,但職業階層則不會有影響。

研究指出教育程度對婚姻滿意度有正向的影響,即教育程度越高者,其婚姻滿意度越高。

李銀河(民85

以北京市已婚夫婦為對象的研究中亦是如此,大專以上程度者,有較高之婚姻滿意度。

陳志賢(民86

目前的實證研究多支持教育程度差異對婚姻滿意情形會造成影響的說法。

謝坤鐘(民82

婦女的教育程度有助於夫妻婚姻的滿意與快樂。

Maureen & Karen (1994)

依社會階級將夫妻分成四種類型,結果發現,夫妻皆為勞工階級的組合中,妻子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婚姻滿意度也越高。

王美惠(民75

研究皆指出,教育程度對婚姻滿意度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邱秀貞(民76

陳明君(民80

陳志賢(民86

黃秀珠(民70

羅靜婷(民89

以教育程度來分析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具有較一致的結果。

羅靜婷(民89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教育程度越高,婚姻滿意度越高。

高淑貴(1991

研究發現,婦女的教育程度和婚姻滿意成反比。

楊琳(民87

教育程度與婚姻滿意的研究尚無定論。

王慧姚(民70

指出婦女的婚姻滿意度隨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將低。

曹中瑋(民73

研究指出:教育程度與婚姻滿意的某些層面(生理、心理、社會)層面的滿意成正比。

5.   

Broman, Hamilton, & Hoffman (1990)

指出失業會使配偶間的關係產生壓力。

Larson (1984)

研究藍領工人的家庭關係,發現失業工人在家庭關係的品質較低,配偶間存在緊張關係。

羅靜婷(民89

就業與否對夫妻關係可能產生影響,工作的不穩定或失業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可能導致夫妻間較有怨言或是產生不滿的情緒,因而影響到婚姻滿意度。

而女性就業與否與婚姻滿意度也很大的關係,許多婚姻滿意度的研究常以職業婦女為研究對象。

Stacy (1998)

職業婦女和男性一樣可以提供家庭所需的經濟資源,相對的在家中的權力也提高,在養育子女及家務工作上妻子與丈夫有較平等的分配,因此對婚姻也較為滿意。

陳明穗(民75

研究發現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在婚姻滿意度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戴智慧(民74

Michel (1970)

認為職業婦女的階層越高,婚姻滿意隨之下降。

楊琳(民87

職業婦女的婚姻滿意度較一般家庭主婦為高,但隨著階層的增升,其婚姻滿意卻有趨降的趨勢。

曹中瑋(民73

高職位的已婚職業婦女較低職位的已婚職業婦女感受較低的角色衝突,而其婚姻適應、婚姻滿意程度較高。

簡春安(民80

指出家庭主婦比職業婦女對婚姻來得滿意。

6.個人所得

王慧姚(民70

研究指出,已婚職業婦女的收入越高,其家庭滿意度也越高。

邱秀貞(民76

家庭總收入越高時,婚姻滿意度也越高。

陳明君(民80

陳志賢(民86

羅靜婷(民89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家庭總收入與婚姻滿意度有顯著性的相關,且家庭總收入越高,婚姻滿意度越高。

Brinkerhoff & White (1993)

針對歐裔美國人為對象的研究指出,丈夫的收入高低會影響婚姻情形。

Kamo (1993)

992位美國已婚男女和899位日本已婚女為研究對象做跨文化之比較,研究發現丈夫收入對於日本人婚姻滿意度的重要性明顯大於美國人。

李銀河(民85

北京市的研究則未發現收入不同對婚姻滿意造成影響。

7.婚齡

曹中瑋(民73

研究認為婚姻滿意度並非隨著婚姻年數越長而成穩定下降,而是在婚姻後期滿意度又提高,成U型曲線分配。結婚年數與婚姻滿意的某些層面(生理、心理、哲學)的滿足有負相關,並且顯示結婚年數越短,滿意程度越高。

楊琳(民87

婚齡伴隨著婚姻生活的延續而增長,但婚姻滿意度的相關性迄今並無定論。

王慧姚(民70

已婚職業婦女結婚越久,其所感受的角色衝突越少,而婚姻滿意度越高。

8.子女

謝銀沙(民81

發現有子女後,和先生的溝通受到影響,感到先生對他較不滿意、不關心甚至有抱怨。其歸納過去的研究發現子女對婚姻滿意具有趨降的趨勢。

Abbot & Meredith (1988)

研究顯示,無子女的妻子較有子女的妻子具有較高的婚姻調適與婚姻滿意,且受到丈夫較多的感情支持,婚姻滿意度較高。

曹中瑋(民73

沒有子女與子女過多的婚姻一樣,婚姻關係較不穩定。

王慧姚(民70

發現子女個數與婚姻滿意無關。

9.子女年齡

王慧姚(民70

子女的年齡越大,婚姻滿意度越高。

謝坤鐘(民82

研究指出,家中最小子女,其年齡越大,婦女的婚姻滿意越高。

10.子女數

羅靜婷(民89

孩子的接連出生,對一個家庭是很重大的事件,夫妻之間的關係及生活形態可能因為孩子出生而產生變化,父母角色的扮演,極有可能影響夫妻雙方的調適。

有了孩子之後,夫妻必然要花許多時間在子女身上,因此夫妻間可能較少時間交談、溝通,或一同外出,導致夫妻的親密性降低。

Maureen& Karen (1994)

妻子的婚姻滿意度會隨著子女人數增加而降低。

莊訓當(民85

子女數與婚姻調適無關。

邱秀貞(民76

研究指出子女數和整體婚姻滿意度無顯著差異,但子女越多則生理層面的婚姻滿意度越低。

11.父母婚姻關係

朱岑樓(民80

西方的許多研究指出,在影響婚姻滿意的因素中,父母婚姻幸福有利於子女婚姻之調適,是被證實之研究次數最多的一項。研究並發現,夫妻雙方之父母婚姻生活越美滿,婚後夫妻之調適狀況越好。

羅靜婷(民89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父母婚姻關係對婚姻滿意度有顯著性的影響,且父母婚姻關係越好,婚姻滿意度越高。

12. 家庭生命週期

羅靜婷(民89

家庭生命週期一直是家庭研究的焦點,且國外的許多研究均證實婚姻滿足與家庭生命週期有關。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家庭生命週期對婚姻滿意度有顯著性的相關,且婚後還沒有子女的階段是婚姻滿意度最高的時期。

國內少有研究針對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進行分析與瞭解,唯有伊慶春(民80)的研究指出,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進展,婚姻調適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藍采風(民85

認為家庭在經歷不同生命階段時會受到社會、生物、心理三個層面的共同影響。其影響是相當複雜的,不同階段會引發家庭結構的重大改變,每一階段都有其基本任務要完成。

Gilford & Bengtson (1979)

1970年代之後的研究多數指出婚姻滿意度會和家庭生命週期呈U型的曲線關係。

Rhyne (1981)

Spanier (1976)

Anderson, Russell & Schumm (1983).

分析1970年代相關研究後指出,許多學者研究結果相互矛盾。家庭生命週期是預測力有限的變項。

Vaillant & Vaillant (1993)

認為1970年年代的橫斷式研究(cross-sectional)並無法有效指出婚姻滿意度和家庭週期間的關係。

追蹤19381942年曾參加婚姻研究的男性及其妻子,有效樣本為169位,以婚齡來決定家庭週期,結果發現無論男女,他們最初婚姻的滿足最初會隨婚齡下降,但在結婚20年後會開始回升。

Vaillant & Vaillant (1993)

1980年代之後,許多研究改採用縱貫法(longitudinal method)進行研究,是克服橫斷式研究的缺失。

Kelly & Conley (1987)

Weishaus & Field (1988).

陳志賢(民86

綜觀1970年代的研究,無論是橫斷式還是縱貫法,多數結果支持婚姻滿意度和家庭生命週期形成U型曲線有關的說法。

國內研究家庭週期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多數以子女數、年齡、婚齡來進行研究,其中又以婚齡為多。

Rollins & Cannon (1970)

研究發現婚姻滿意度與家庭生命週期呈現U型的曲線關係。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婚姻滿意度開始降低,進入青少年家庭階段的夫妻其婚姻滿意度最差,位於曲線底部,至婚姻晚期子女皆長大成人之後,婚姻滿意度再度回升。

研究指出丈夫與妻子在他們婚姻生活中有不同的個人經驗。而與丈夫相比,婚姻生活史的每一階段對妻子的滿足感影響較大。一般而言,妻子對於婚姻滿意度自第一個階段開始一直下降到第二個階段,到第四個階段才逐漸回升。丈夫則由第二個階段開始稍有下降,在第四個階段以後逐漸感到婚姻的滿足感。

Rollins & Feldman (1974)

13.性別角色態度

羅靜婷(民89

社會對於兩性的工作內容與角色行為有其特定的意義與期望,傳統上,男性被賦予賺錢養家的經濟功能,而女性則被賦予教養子女、管理家務的角色期待。這種對角色的界定與期待不但形成一般社會大眾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影響著兩性間的互動關係。

採用問卷調查法的方式,針對全台20-75歲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發現,丈夫在家務參與的程度(包括一般家務與照顧子女)對已婚女性的婚姻滿意度有顯著的影響。但已婚的家務參與多寡並不會影響其自身的婚姻滿意度,但對已婚女性而言,丈夫在家務參與的多寡卻可以預測其婚姻感受,當丈夫對家事有較多的付出與負擔時,會提高妻子對其婚姻關係的評價。

Stacy & Paul (1998)

將其研究對象分成兩群,以分析性別角色態度在世代間的差異,同時探討性別角色態度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結果發現,年輕一代的性別角色較為平等,但婚姻關係卻較不和諧。

Lye & Timothy (1993)

在其研究中,將性別角色態度區分為對女性就業的態度與對家務分工的態度。結果發現,對女性就業態度並不影響男性或女性的婚姻滿意度,但家務分工的態度明顯的影響兩性的婚姻滿意度。對女性而言,越支持非傳統的家務分工模式,其婚姻滿意度越低;對男性而言,越贊同家事應由夫妻共同分擔,其婚姻滿意度越高。研究同時也發現,當妻子越支持家事平等分擔時,丈夫對婚姻關係的評價就越低。

莊訓當(民85

研究國中已婚教師的婚姻滿意度,指出越平等、越現代的性別角色態度,在婚姻的生理、社會、經濟等層面的滿意度越高。

王美惠(民75

針對已婚職業婦女的研究也發現,性別角色越趨向現代化平等者,其婚姻滿意度越高。

 

四、新婚階段之調適

根據彭駕馬辛(民83)的研究發現,婚後六個月至五年之間夫妻意見相左的事項,最嚴重的是:家務分工、相處時間、金錢處理、丈夫工作、婚後感情、妻子親人關係、性生活等問題。

而曾素端(民80)和簡正鎰(民85)也認為婚姻衝突常起因於性、經濟、婆媳關係、子女養育、生活習慣等不佳的社會、個人和關係等因素。

又國外的研究發現,有40%的新婚夫婦表示,新婚生活調適的困難程度遠超過他們原先的預期(Around & Pauker, 1987)。

而許多的資料都顯示,婚後的五年,是離婚事件最常出現的時期。再者,又有研究指出,離婚者婚姻之嚴重溝通問題常起於剛結婚之時;而結婚初期是夫妻日後能否融合相處的關鍵時刻(張乙宸譯,民75)。因為Adams1995)就指出,婚姻中有關子女教養、休閒娛樂、個性差異、姻親關係、角色期待、價值觀、性生活、財務等方面,夫妻都有不一致的情形。也就是說,對於開門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食、衣、住、行、育、樂、喜、怒、哀、樂、愛、惡、慾等事情幾乎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意見。因此婚後生活的適應就值得被關注和重視。

但如果在新婚之初,就想做好新婚生活的調適,那麼就得先了解新婚階段發展任務為何?因為唯有事先清楚地認知和做好心理準備,在正式進入婚姻後,才不會手忙腳亂,否則就會發生「才剛結婚,頭就開始發昏」的窘狀。而根據Bryan1998)的研究指出,新婚階段的婚姻發展任務主要包括:

1. 建立婚姻與家庭角色:夫妻雙方討論彼此對於婚姻及角色的期待,並就彼此的需求相互調整,協商家庭未來的重要計劃,儒:生育子女的時間、和子女數等。

2. 提供配偶情感支持:學習付出即獲得愛與情感,給予配偶情感性支持,滿足個人彼此隸屬的需求。

3. 調適彼此的型格:以欣賞、接納、包容或改變等態度來面對夫妻個別的習慣、偏好,如:不良的作息習慣、飲食偏好、金錢價值觀等。

4. 協商性別角色:一夫妻個別的個性、技能及喜好,來安排家中兩性的角色及工作,而非一成不變地依循傳統社會文化規範對男女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

5. 性生活的調適:學習如何透過性關係來表達情感和愛意,達到相互取悅與滿足,並協商生育計劃。

6. 協調家庭與工作:夫妻共同研議家庭與職業生涯如何安排,並對家務工作達成分工協議。

7. 發展溝通技巧:學習彼此如何有效的溝通,建立溝通原則,藉由溝通彼此傳達情意、化解歧見。

8. 管理家庭收支等財務:學習紀錄收支、編列預算、建立家庭財務目標,協商彼此對於金錢使用的原則。

9. 建立親屬關係:與親屬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釐清與原生家庭適當的互動原則。

10. 參與社區活動:熟悉彼此的朋友,參予社區、團體活動,擴展人際網絡

而對於婚姻初期的調適,梁榮仁(民86)根據我國國情,從婚姻早期之中的家務分擔、性生活的調適、婆媳關係的促進、生活習慣的差異和經濟財務的處理等方面加以探討。

陳靜怡(民90)以六對新婚三年內、教育程度大專以上、年齡在二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夫妻收入合計五萬元以上的新婚夫妻為研究對象,採用質的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蒐集資料,並運用現象學方法分析資料,在沒有預設立場與期望的前提下,以個人描述文及統整摘要呈現受訪夫妻的新婚調適歷程如下:

1. 生活習慣在前半年最難調適、衝突最多;而且彼此年紀越大習慣越難改,調適過程會引發情緒。婚後會多為對方考量,變得比較細心、有責任感。女性在婚後要調適居住環境改變與自主權變少。

2. 當先生會幫忙太太做家事,會使太太感到很幸福。有些夫妻各自的收入各自支出管理,有些夫妻由其中一方規劃投資儲蓄。當夫妻間的消費習慣不同會需要調適彼此的歧異。

3. 婚後會增加了許多共同朋友。因為考慮配偶的感受,所以和朋友出去玩的時間減少;與朋友的互動由動態轉為靜態,有了孩子以後的休閒型態比較簡單固定,所以發展出找公公婆婆一起出去玩的休閒方式。

4. 婚後先生會盡量融入岳家的活動,不讓岳父母覺得自己是客人。妻子會發現如婆媳觀念不同或婆家過度干涉,有無法適應婆婆的困擾。調適的方法是:當媳婦要主動注意公婆的需求與關懷家人,意見不同時就順從,而先生也協助妻子適應夫家。經過時間或努力,彼此習慣適應、培養感情後,和夫家的關係會改善。

5. 婚後會多為父母著想,想回饋自己的家庭。同時也覺察到原生家庭對現在的婚姻帶來正負面的影響。例如負面成長經驗的投射或家人過度干涉則對婚姻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

6. 性生活是新婚階段重要的調適問題。若丈夫是獨子或長男,當先生發現太太感受到父母希望生男孫的壓力,會給太太心理建設,也會跟父母溝通,不要父母過度期待。剛開始照顧孩子比較辛苦,有的夫妻常為了孩子的事情而衝突。但是孩子是夫妻關係的催化劑,使彼此有機會溝通討論,加速夫妻互動。

7. 婚後丈夫會繼續準備進修,但孩子的出生使太太原定的進修計劃時間順延。婚後將不會輕言因個人因素而換工作,事業的發展是建築在家庭美滿的前提上。

8. 夫妻處理事情的態度、價值觀念不同、公婆與太太之間的問題、孩子的問題都會引起夫妻間的不愉快或衝突。夫妻要經過共同討論後再做決定。當對方曲解意思或彼此意見不同時,要不斷地講、不斷地解釋,並在適當情況下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無論是信仰基督教或佛教,面臨衝突時,宗教信仰會提醒自己沉澱不好的想法或修正行為。

9. 婚姻包含許多現實的層面,需要兩人共同用心去經營。面對婚姻衝突需要協調、容忍,多與配偶溝通,產生共識。婚前交往時間長一點,能溝通更多看法及個性問題;新婚期若能夫妻同住適應彼此之後,再適應彼此的父母,最後適應有孩子的生活,漸次地解決婚姻中的調適問題,有助於婚姻調適。婚姻中遇到調適的困難,需要靠時間慢慢調適、習慣。

 

 

 

 

 

五、結語

    「縱使海枯、即使石爛,願此情今生不渝。」雖是如此的山盟海誓,會連理出一段姻緣,但誰都無法避免婚後不進入家庭,縱使是王子和公主亦是如此。

從小,我們就醉心於「從此,王子和公主就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美麗結局中,但這結局你相信嗎?從浪漫的婚禮到平實的家庭生活,從海枯石爛的誓言到瑣瑣碎碎的柴米油鹽,愛情和婚姻,雖只是一紙(結婚證書)之隔,但卻讓人從「浪漫幻想」中的仙境,回到「如實感知」的現實生活中。亦即從「絢爛歸於平淡」,雖然絢爛令人嚮往,然而平淡的婚姻生活卻是大多數人幸福的合理追求。

    生活在這一個快速變遷、講求效率的社會中,一切都講求速成,就連愛情和婚姻都是如此。但來得快,去得也急,留下的是一臉的錯愕和受傷的心靈。因此想要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就有賴婚前的「尋尋覓覓」。而這時徐志摩「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尋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瀟灑的情懷就值得我們學習。若是有幸,尋的真愛,也務必在較長的戀愛過程中,培養出雙方的「溝通之道」,否則在未謀得一有效溝通模式前就冒然進入婚姻,可能會因為「太過了解」而減損了婚姻的品質,甚至出現難以彌補的裂痕。

    再者,現在已不只是「男有分,女有歸」,現在的女性也從家庭走進職場,為個人理想,也為家庭生活盡一己之力。只不過,在追求「雙薪」的背後,千萬不能忽略了對婚姻的經營,更不能因為忙於工作,而忘了多愛她(他)一點。否則屆時就會發生「忙!茫!盲!婚!昏!分!」的愛情悲劇。

    我好喜歡底下的一小段話,在此引以為結!

婚姻是以法律及傳統社會道德規範,加強家庭維繫的強度;

蜜月是從戀愛的浪漫到現實生活的過渡期

如何把蜜月轉化成甜甜蜜蜜的人生歲月
考驗夫妻雙方的智慧!

參考書目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民73),《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出版社。

王美惠(民75),《已婚職業婦女之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社會之源與婚姻滿意之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王慧姚(民70),《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伊慶春(民80),〈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切初步研究發現〉,《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

朱岑樓(民80),《婚姻研究》,台北:三民。

李閏華(民82),《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適婚在學學生為對象》,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李銀河(民85),〈北京市婚姻質量的調查分析〉,《現代化專刊》625-31

邱秀貞(民76),《夫妻溝通與婚姻滿足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高淑貴(民80),《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張乙宸譯(民75),《婚姻關係─現代婚姻中的痛苦與幸福》,台北:遠流。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莊訓當(民85),《國中已婚教師婚姻滿意度相關因素及其調適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曹中瑋(民73),《自我狀態、夫妻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梁榮仁(民86),〈婚姻初期的適應〉,《諮商與輔導134:11-15。

陳靜宜(民90),《新婚調適歷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志賢(民86),《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明君(民80),《家庭決策、夫妻溝通、之自我開放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陳明穗(民75),《家庭型態、夫妻知覺一致性與婚姻滿足之關係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黃秀珠(民70),《台北市已婚婦女婚姻生活之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曾端貞(民85),《婚姻與家族治療》,台北:天馬。

彭駕馬辛(民83),《婚姻輔導》,台北:巨流。

楊琳(民87),《已婚職業婦女的個人特質與婚姻調適、婚姻滿意之質性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蔡仕君(民77),《從不同家庭生命週期探討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滿意度》,台北:私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簡正鎰(民85),〈婚姻諮商之初探〉,《輔導季刊》32147-57

藍采風(民85),《婚姻關係與適應》,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羅靜婷(民89),《家務參與、婚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謝坤鐘(民82),《職業婦女婚姻角色衝突、婚姻適應與婚姻滿足之研究》,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謝銀沙(民81)。已婚婦女個人特質、婚姻溝通與婚姻調相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戴智慧(民74),《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Abbott, D. A., & Meredith, W. H. (1988). Characterustics of strong families:Pereption of ethnic parent. Home Economic Reserch, 17, 140-147.

Adams, B. N. 1995. The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5th ed.. Florida: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Anderson, S. A., Russell, C. S., & Schumm, W. R. (1983). Perceived marital quality and family life cycle categories: A further 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127-139.

Around, D. A., & Pauker, S. L.,1987. The first year of marriage. NY: Warner Books.

Berry, R. E., & Williams, F. L. (1987).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marital and income satisfaction: A path analytic approa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107-116.

Brinkerhoff, D. V., & White, L. K. (1978). Margin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0, 259-267.

Broman, C. L., Hamilton, V. L., & Hoffman, W. S. (1990). Unemployment and its effects on families: evidence from a plant closing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8, 643-659.

Bryan, S.1998.The marriage and family experience: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 a changing societ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urgess, E. W., Locke, H. J., & Thomes, M. M.1963.The family: From institution to companionship3rd. ed. .New York: Americal Book Company.

Burgess, E W., & Wallin, P.1953.Engagement and marriage.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Cox, M. J., Paley, B., Burchinal, M., & Payne, C. C.1999. Marital perceptions and interactions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61, 611-625.

Gallin, 1986. Mother-in-low and daughter-in-low: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in Taiwa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 31-49.

Gelles, R. J. (1995). Contemporary families: A sociological view. London: Stage Publications.

Gilford, R., & Bengtson, V. (1979). Measuring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three genera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dimens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1, 387-398.

Glenn, N. D. (1990).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arital quality in the 1980s: A critical review. J.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818-831.

Hahlweg, K., Markman, H. J., Thurmaier, F., Engl, J. & Eckert, V. 1998. Prevention of marital distress: Results of a German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 543-556.

Hawkins, J. L. (1968). Associations between companionshiphostilityand the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0, 647-650.

Kamo, Y. (1993). Determinant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10(4), 551-568.

Kelly, E. L., & Conley, J. J. (1987). Personality and compatibility: Aporspctive analysis of marital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27-40.

Larson, J. H. (1984). The effect of husband’s unemployment on marital and family relations in blue-collar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33, 503-511.

Locksley, A. (1982). Social class and mari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 427-440.

Lye, N., & Timothy, B. J.(1993). The effects of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life and gender roles on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2), 157-188.

Maureen, J., & Karen, F. (1994). Class, couples, and conflict: effect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on assessments of marriage in dual-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 165-180.

Michel, A. (1970). Wifes satisfaction with husband’s understanding in parision urban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2, 351-359.

Miller, B. C. (1976). A multivariat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8, 643-657.

Powell, T. (1995). Dysfunctional marital belief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 multicultural analysis. Ball State University.

Rhyne, D. (1981). Base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73, 941-955.

Rollins, B. C., & Cannon, K. L.(1970). Marital satisfaction over the family life cycle: A re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 36, 271-282.

Rollins, B. C., & Feldman, H (1974). Marital satisfaction over the family life cyc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2, 20-28.

Spanier, G. B. (1976). Measuring dyadic adjustment: New scale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marriage and similar dya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8, 15-28.

Spanier, G B. & Cole, C.1976.Toward clair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marital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6,121-146.

Stacy, R. J. (1998). Wives’ income and marital quality: are there reciprocal effec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 123-132.

Stacy, R. J., & Paul, A. R. (1998). Have changes in gender relations affected marital quality? Social Forces, 79(2), 731-753.

Thomas, J. L.1953. Marital failure and duration. Social Order, 3, 24-29.

Thomson, E., & Colella, U. (1992).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Quality or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259-267.

Vaillant, C. O., & Vaillant, G. E. (1993). Is the U-curve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an illusion? A 40-year study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5, 230-239.

Weishaus, S., & Field, D. (1988). A half-century of marriage: Continuity orchan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763-774.

Wolf, M.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Univ. Press.

Ying, Y. (1991).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San Francisco Chinese-Americ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37, 201-21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