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生命長河—憂鬱症父親的生命史研究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賴怡如

摘要:

憂鬱症的成因為何?若站在某個觀點就希望全然解釋,顯然太過主觀。本研究以生命史研究,探究憂鬱症患者從小經歷的事件,從中發現事件對個案的影響,冀能找出患者罹病的可能因素。

關鍵字:生命史、憂鬱症、父親

壹、前言

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日益普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約有百分之三的人口罹患憂鬱症(柯慧真、陸汝斌,2002)。世界衛生組織甚至預言:憂鬱症將和癌症、愛滋病成為二十一世紀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

不管任何職業、學歷、種族、已婚未婚、…人人均有可能罹有憂鬱症;如果今天我們僅站在某一個觀點就希望全然解釋憂鬱症的成因實在站不住腳。本研究將借命史研究法,探究憂鬱症個案從小至大經歷的生活事件及自我解讀,探究其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成因。

貳、    研究目的

『事件能不能影響我們,決定權在自己!』擔任輔導志工將近五年餘,發現不同的人在面對相同的生命事件反應不見得相同;比如同樣是失業,有人認為是上天對自己能力的鍛鍊或是轉換跑道的好機會,有人則悲觀的認為自己一輩子就這麼完了而沮喪不已!這讓研究者相當好奇,為什麼人們看待事件會出現截然不同的觀點?對於會罹患憂鬱症的患者,在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哪些事情影響了他現今的性格及想法?當時的主觀環境為何?當時是他是如何應對的?是什麼因素讓他們成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當然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會遭遇到的事情相當多,很難有絕對的因果說,就是非得認定是某一因素的出現而讓一個個體出現某種症狀,但是這多少可以協助我們對這樣的生命個體有多一些的了解,而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究的。

研究者深信,人的性格跟現狀,是因應環境所形塑創造出來的。透過生命史研究讓報導人的說明,讓我們從啟新的視野,了解個體獨特的生命世界。人們透過生活事件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想法,透過經驗給予的回饋來取決是否繼續保留既有的策略。目前,早期生活經驗對個體的影響已經是許多學者共識,但是個體會隨著環境慢慢修正自己的行為也是無庸置疑的。因此本研究將拉長時間軸,探討憂鬱症患者的生命史-從出生到現在,去發現在不同成長階段中,個案面對生活事件時,他是如何思考、如何感覺以及行動,進而了解事件對他的影響。

本研究將依此觀點,進行憂鬱症患者的生命史研究;此研究以友人的父親為研究對象,瞭解其成長背景的主客觀經驗,進而了解他獨特的生命世界。以下是研究目的

一、從憂鬱症患者的生命史來瞭解憂鬱症患者生命各階段的生活經驗。

二、從憂鬱症的生命史了解憂鬱症患者在面對生命中重要事件的面對態度及處理方式。

三、隨著生命不同階段,面對事件的認知是否有異?轉捩點為何?

四、了解患者和憂鬱症共處的心路歷程。

參、    研究的重要性

憂鬱症對社會、家庭、個人均產生大的影響,尤其是憂鬱症伴隨而來的身心症狀,使得患者幾乎都處於失功能的狀態,患者無力感纏身、家屬則是不解及痛苦!前些年,抗憂鬱症的新藥『百憂解』風光上市,但隨即臨床證明,那並不是治癒憂鬱症萬全的方法。許多醫療單位在說服病患服藥的同時,也搭配心理諮商服務,為的就是導正不確實、被扭曲的負面想法。

不能否認的,對事情的歸因方式來自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經驗,不管是時空背景下文化的潛在影響、小系統中重要他人的影響,抑或重大事件給予的歷練都可能是形塑今日當下的我之可能因素。很多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事件,的確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但是個案若無法清楚的意識到,只是感覺到自己被困住了,而身陷情緒困擾當中。

研究者擔任輔導義工多年,認為不宜的處事策略會根深蒂固、無法導正過來,往往是因為個案持有的策略曾經是保護個案度過生命危機的有效策略,或是生活中有些干擾因素導致個案無法改變。透過回溯過去,讓個案去發現自己的過往,接著擁抱所謂不宜策略帶給自己的保護或幫助,才可能促使個案開放、改變自己。

此外,要將這一篇論文獻給所有憂鬱症患者的親友;一直以來,他們是被社會忽略的一群,他們雖不是直接的受害者,但是一樣受到憂鬱症的荼毒;以研究者的友人侯君來說,她就是憂鬱症患者的子女。她的身上總帶著一絲憂鬱的氣息,越瞭解她,對她的行為就越理解。她投注大多心力在處理家庭問題,她和媽媽聯盟想要拉父親一把,但是投注的心力越多,失落也越多。她擔心父親會輕生所以事事順他、但也同情媽媽必須負擔起家中一切事物的辛勞,心中相當矛盾。家中常常處在不良的互動中,她唯一能做的當和事佬,轉移大家焦點,幫助大家在情緒高張時喘口氣。面對如此壓力形塑她的做事風格及價值觀,對她現在的生活有著很深的影響。

肆、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本研究共分為八個階段,研究程序如下:

一、選擇研究議題:選定研究者比較有興趣的議題後,請教授協助修正方向及探討議題。

二、選擇研究方法:確定研究方向後,選擇以生命史研究法作為蒐集資料的方法。

三、進入研究場域:走進研究現場進行採訪研究。因為研究者相當熟悉此研究場域(因為從小就已經接觸),以參與性觀察的方法進入研究場域。

四、蒐集相關的訊息:蒐集資料的方法可以多元,對象包括個案的重要他人,如此可以蒐集到更多元、更豐富的資料。

五、謄寫逐字稿:寫下逐字稿,反覆聆聽,確定逐字稿的完整性、精確性。

六、進行編碼並找出主題:將有意義的話句編碼,並歸納出不同主題。

七、分析文本資料:確立主題後,依著時間軸,以描述文方式撰寫,重視事實的呈現;在事實呈現之外,也說明傳主所在的歷史脈絡,嘗試描述報導的特徵。(王麗雲,2000)

八、檢核文本:將草稿拿給報導者看,依其反應修正生命史。待報導者覺得研究者撰寫的資料無誤後,亦和指導教授、相互檢正小組共同討論後方可定稿。

九、   回答研究問題。

十、   從研究中看見對研究者的影響和意義。

十一、        提出研究的貢獻

十二、        提出後續研究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

Smith(1994,引自許傳德,民88)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為研究對象,因為發現問題才是生命史最主要的事情。憂鬱症一直是研究者相當關心的議題,在從事輔導義工的生涯中,接觸不少憂鬱症患者;輔導的過程裡,發現患者常常將自己鎖固在過去痛苦經驗中,用負向、尖酸刻薄的話語來批判自己;研究者常使用的策略就是陪個案一起回顧過去,讓患者在重新面對過去的傷痛、接納過去的傷痛後,進而走出事件帶給自己的傷痛。研究者很關心報導者(阿發),也想要去瞭解他的過去生命經驗,希望為他及周邊親友找到生命的另一片視野,當然也是希望可以為其他憂鬱症的家屬帶來新的觀點;所以便選擇阿發為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一、研究方法簡介:

本研究是採生命史研究法。生命史主要是指個體生命的經驗歷程,而生命歷程被概念化為一連串個人、行為、情境的互動順序。也就是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一連續的事件與經驗,以及這些事件相互影響的一連串個人狀態與情境遭遇。(丁興祥,2002)

二、                擇生命史作為研究法的原因

(一)治療的效果:會選擇以生命史研究作為研究方法,有部分原因是研究者相信透過此研究法對報導人具有治療的作用。Farrell(1992,引自許傳德,1999)提到,敘述故事的過程是有啟發性的,協助我們揭發與回憶已經遺忘多時的記憶,進而統整我們的思緒,洞察我們的生命。

(二)重視個體的主觀經驗:

生命史研究法是將生命的歷程放回歷史脈絡中來研究的一種方法。(黃月純,2001)生命史是在探究個人的意義架構,用以尋找出其行為及認知的脈絡。研究相當重視問題的深度及廣度,生命史的敘述是將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生活情境、事過境遷後對所處的特定觀點加以呈現。

   (三)透過別人的生命故事來豐富自己對人類生命的認識。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遭遇不同,自然對生命的感觸也不相同。生命史提供人們談論自己,將內在抽象的感受化為具體文字呈現,除了可以協助個體檢視生命,間接的讀者也感同身受,是一種寶貴的生命經驗交流,學習他人的寶貴經驗。

    (四)強調時間脈絡的重要性:透過生命史研究,去撰寫過去生命經驗的內容及意義,完整建構個案的生命世界,讓我們對生命的瞭解不僅僅是片段的。生命史研究可以提供過程性的資料,瞭解個體蛻變的過程。

三、                生命史研究的特色

根據朱蘭慧(2003)(Creswell,1998轉述Denzine,1989觀點)及研究者在閱讀其他文獻資料之後,統整出七點要項:

1、研究者由對報導者生命的註解、生命歷程階段、與經驗的一組客觀的經驗開始進行研究。

2、研究者用訪談來收集報導者過去經歷具體脈絡資料,焦點在於收集故事。

3、生命史最大的挑戰就是尋找焦點或主題來導引生命史的發展,而這個焦點或主題在資料閱讀和撰寫的過程中可能不斷的被修正修改。(王麗雲,2000)

4、研究者仰賴報導者對生命的解讀,這過程重視主觀性及整體性,透過報導者的陳述去瞭解其生命故事的多元意義。

5、研究者同時也找尋報導者所處的大型結構(如團體中的社會互動、文化議題、意識型態、及歷史脈絡),以用來解釋報導者生命故事所代表的意義。

6、屬於報導者和研究者的對話:生命強調當事人的觀點,透過訪談與對話,和研究者一同面對其生命歷程。(蔡錦美2002)。經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直接接觸,以被研究的生命經驗作為書寫的材料,重視報導人獨特的主觀經驗及整體性。

7、生命史研究經過他人的誘發,是個人的整體或是某段生命紀錄:這些生命紀錄可能存在於公開與私人的文件當中,其中包括訪談的紀錄、寫成之生命史中含有報導者的生命故事、所處的社會文化情況、這些經驗的順序性與研究者的觀點。(周慧洵,2001)

     由以上歸納可知,生命史相當重視研究者和報導者的關係,確定方向之後,以訪談對話為主,對話繞著主題而行。強調過去的歷史脈絡,所以研究者必須對報導者過去的社會背景、生活環境也有基本的了解,然後有順序的勾勒出報導者完整的生命景況。

四、                  研究歷程:

本研究將採用Hitchcock and Hughes的生命史研究的流程圖,架構中清楚的釐清各個階段應該進行的工作,本研究將參考此架構進行。

註:轉譯自Hitchcock and Hughes(1989)。(引自師瓊路,1999)

因為研究者早已經和報導者熟識,所以會坦承的告知報導者,研究者希望從研究中獲得的東西。然後『以請求協助、幫助讓研究者了解事情的訴求』為策略,讓報導者覺得他並沒有受到壓迫,而覺得自己好像擁有某些特殊的認知,而且對研究者的研究來說相當重要,這會讓報導者願意多談一些( Jorgensen,1999),並積極蒐集其過去時空背景的資料,有助於對其生命經驗的瞭解。

並善用錄影、錄音的器材,協同記下訪談時的景況;並隨時利用個人札記輔助記錄。

五、促進資料完整的方法:

搭配以下幾種方法以便蒐集到更完整的資料。

1.半構式的訪談

設計些許的問題,以便對特定的主題可以有較深入的瞭解,如和憂鬱症共楚的情形。

2.深入訪談:

深入訪談是每一次重複蒐集資訊的基本過程,針對研究目的進行深入探究。為了增加研究的可信性,訪談過程中可以一再地修正問題的形式,以求蒐集到更深入的資料。訪談的次數不限,直到資料飽和為止。

3.使用補充資料(照片、書信、日記),以便更完整拼湊出報導者生命的全貌。

4.平時生活中隨機對話及觀察-參與觀察。研究者常常出入阿發的家,期許透過平時的談話,增加多一些觀察。

5.省思札記:隨時省思及寫下自己的疑惑及觀察,作為撰寫紀錄的輔佐。

6.訪談重要他人:尤其當憂鬱症患者處於急性期時,容易習慣性的逃避人群,所以訪談也較不易;此外,有些負向經驗對個體來說難啟齒,很有可能是關鍵卻忽略不談。因此透過訪談周遭重要他人,以求蒐集到更完整的資訊。

7.相互檢證:除了讓報導者看資料,核對資料的正確性:並透過同儕相互檢證,除了可以幫助研究者在訪談技巧上注意,亦可以避免研究者主觀意見的滲入或是疏忽。

此外,因為研究者的年紀尚輕, 且是女性,對於一位中年男性感受揣摩上可能會失去原味,因此透過其他同儕的協助檢核(研究者同儕其中之一是男性,年紀和阿發相仿),可避免忽略重要的訊息。

六 、研究倫理的考量

面對訪談過程中,可能會觸及報導者不願碰觸了話題,因此在訪談前,應該和報導者取得共識,如果有觸碰到報導人尚未預備好或是不想讓外界知悉的議題時,可以坦承說出感受及想法,隨時調整談到的話題,尊重受訪者個人的意願。以保密、尊重、保護的原則。文中將以阿發代稱友人的父親,其他人物亦更改姓名及一些基本資料,以保護其隱私權,但盡量以維持論文不失真為最前提。

第八章  參考書目

一、中文文獻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P265-305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行程與鬆動。應用心理研究17期-男性研究-王雅各主編,應用研究心理出版社,頁85-120。

吳美惠(2001)。憂鬱症病患憂鬱程度,社會支持,互向社會互動的相關性。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柯慧貞、陸汝斌。(2002)認識憂鬱症。學生輔導通訊,80,頁16-27。

姜忠信、洪福建(2000)。「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以處理憂鬱與焦慮為例」。台北:揚智出版社。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許佑生(2002 )。聽天使唱歌。心靈工坊文化。

許佑生( 2001)。晚安,憂鬱。心靈工坊文化。

許傳德(1999)。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欽(2003b)。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怎麼做?張老師文化。

陳若璋(1986)。大學生憂鬱症類別與過去重大生活經驗關係的研究。(資料來源:成大圖書館微縮室NSC76-0301-H002017)

傅純貞(2004) 憂鬱症患者的偏差信念與婚姻衝突因應、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頁219-247。

黃大洲(1985)。〈臺灣農地改革對農村地主的影響〉,載:李登輝主編:《臺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三民主義在臺灣的見證》,自刊本,頁70-124。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蔡錦美(2002)。台灣女性陶藝家連寶猜生命史研究 -陶藝、生命力、社會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蘇淑芳(2002) 社區精神病患之主要照顧者所採用自殺防範措施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13,頁7-16。

二、英翻中書目:

Chris/林為正譯(1995)。父愛不缺席:心理醫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台北:智庫文化。

John J.Ratey , M.D&Catherine Joknson , Ph.D著/楊淑智譯(2003)。父母會傷人。張老師文化。

Patricial L.Owen/廣梅芳譯(2001)。憂鬱心靈的地圖--如何和憂鬱症共處。台北:張老師文化。

Kramer Peter D/陳儀莊、李根芳譯(1997)。神奇百憂解--改變性格的好幫手。台北:張老師文化。

Napier Augustus Y & Whitaker Carl .A /李瑞玲譯(1991)熱鍋上的家庭。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Laura Epstein Rosen& Xavier Francisco Amador /魏嘉瑩譯(2003)。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照顧自己,也好好照顧自己。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Luwis Wolpert/林淑美譯(2001)。什麼樣的人會憂鬱,為什麼?藍色的曙光:走出惡性憂傷。台北:麥田。

Michael D.Yapko/張嘉莉譯(2000)。憂鬱的理性翻身。台北:高寶國際有限公司。

Martin E.P. Ssligman著/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Styron Willian 著/江正文譯(2001)。看得見的黑暗。究竟。

Susan Rose Blauner著/楊淑智譯(2002)。向自殺SAY  NO!。張老師文化。

Terrence Rea/黃耀漢譯 (2003)。男人其實很憂鬱。張老師文化。

Trevor Barnes&The Samaritans著/楊素真譯(1999)。走出憂鬱、生命依然燦爛。晨星出版社。

Runyan, William McKinley(1982)/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孔繁鐘譯(1997)。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primary care version, 4thed.)

台北:合記出版社。

Kayla F.Bernheim &Anthony F.Lehman/楊連謙、郭葉珍譯(1992)。家屬和精神病患。和記圖書出版社。

Willam Polllack/邱珍婉譯(2001)。教養新好男孩。Real boys:rescuing our sons from the myths of boyhood。台北市:書泉。

英文文獻: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P., & Teasdele, J. 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1), 49-74.

Franes, N. C. (1996). New Methods for Life Course Analysis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5(5),341-352

Persons, J. B., & Miranda, J. (1992). Cognitive theories of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Reconciling negative evidenc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6, 485-502.

Rehm, L. P. (1977). A self-control model of depression. Behavior therapy, 8, 787-804.

Rehm,L. P., & Naus, M. J.(1988).A memory model of emotion. In R. E. Ingram (Eds.),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Depression (pp. 23-35). New York: Plenum Press.

Stewart,I.,&Joines,V.(1987). TA today:A new introduction to TA. Nottingham and Chapel Hill:Life Space Publishing.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