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一則小故事說明輔導工作的重要性

              台中縣明正國小教師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吳秀玉

壹、前言

像他這樣年紀的孩子,不是正需要父母的呵護照顧嗎?不是應該可以抱在媽媽懷中撒嬌嗎?常常靜靜的看著他,我的心中不斷的出現這樣的心情……,可是,我們家的小舜沒這麼幸運。

    五年級剛接這個班的時候,一切都好順利,直到,輔導主任來班上找失竊的東西時……,我才知道,原來班上這個小舜,在學校是出了名的慣竊,此時,心中不免有些難過,怎麼班上有這麼一號人物!主任娓娓道來,因為小舜的父親過世,媽媽離家出走,家中的阿嬤無力照顧他,所以小舜國小二年級就被送到兒童村寄養,初到兒童村的他,很不能接受這樣的改變,他開始變壞,開始偷東西…。聽到他的身世,即便是已經成年的我,都不能接受,如果『它』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怎樣?,而他那時只有九歲耶!……。主任離開後,我對小舜說:就是因為你之前有這麼多不好的紀錄,現在,只要有人東西被偷,你就是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老師不管你之前的紀錄怎樣,從現在開始,你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張白紙,老師不會因為你之前有哪些壞習慣,而懷疑你……我們重新開始,希望你也不要讓我失望;然而,那是我和小舜之間的約定,我看得到他的進步,而別人不清楚,所以,「改過」這一段路他很辛苦,不過,勇敢的小舜撐過去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再也不是小偷了,直到畢業,他都沒有再犯了。

    那年的聖誕節,突發奇想,讓孩子將想祝福的話寫下,放到想祝福的人的聖誕襪中,而小舜收到這樣的一封信:「你跟我一樣都是單親的孩子,我們要好好努力,不要讓別人看不起。凱子上」,小舜好高興,我想那是一份認同、肯定及友情的呼喚,這份來自同儕的鼓舞,我想才是小舜改過的最大動力,自此之後,我看到的小舜是微笑的,上起什麼課也都神采奕奕,凱子很不容易,每天只要早餐吃薯條也都不忘記小舜的那一份。這份神奇的效果,到現在我仍然很訝異,所以,我常向人稱道,班上的凱子,才是改變小舜的人。

一天,奇怪小舜怎麼沒來,問過村裡的大姊姊才知道,原來小舜昨天夜裡盲腸開刀,大姊姊說還好有即時送去醫院,不然就腹膜炎了,可是仔細回憶前一天,小舜在學校就說肚子痛,看他還忍得住才沒讓他請假回家,沒想到小小年紀的他,竟然能忍受這樣的痛這麼久;凱子及其他同學吵著要到醫院看他,後來考量醫院太遠,只好由老師將同學對他的關懷送到,看小舜躺在病床上,原本應該是媽媽在身邊照顧的,可是小舜只和村裡的大姊姊在那,還好,大姊姊幽默逗趣,床邊才不斷傳來笑聲夾道:「大姊姊,你別再說了,我的傷口快要裂開了。」這天探病回來,我才知道,小舜的媽媽,不久前改嫁了,現在,媽媽肚子裡已有小寶寶了,而新爸爸不希望小舜與他們同住在一起……。小舜跟媽媽又更遠了,問大姊姊,小舜知道嗎?大姊姊點點頭。離開醫院時,半山腰的風好大,不時還飄著毛毛雨,我的心好不捨、好無奈:「小舜的媽媽,你怎麼捨得讓你的小寶貝,獨自一個人面對這世上的風風雨雨呢?」

一年過後的某一天,小舜逃學了。

學校新上任的生教組長,腳上滿是爛泥巴的出現在辦公室前,我取笑他為何落得這般田地,他說為了追學生才變成這樣的,我心裡嘀咕著現在的學生實在也太可怕了吧!直到中午,主任帶著光腳Y子手裡拿著一隻布鞋的小舜回來,褲管及布鞋上仍能看得出有爛泥巴,那時,我了解了,那個可怕的學生就是小舜。逃學的前一天,小舜跑來告訴我,媽媽寫信來說:她離開他之後很想他,而且她現在很痛苦……。」小舜對我說:「我要去救她!」,我安慰他說你可能誤會信的意思,並建議他隔天把信拿給我看。看他點點頭,我心想應該沒事了。現在,看他一臉無辜的站在那,我大聲的對他咆哮:「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狼狽呢?我到底還要怎麼做,你才能乖乖的呢?」其實,罵他只是要讓他知道,他這樣是不對的,其實我心裡面真正責怪的是他媽媽,為什麼閒來沒事寫這麼一封信,擾亂了小舜原來平靜的生活;接過他手中的信,才知道媽媽只是寫離開他有不得已的苦衷,是小舜把「苦衷」的意思搞錯了!

畢業典禮當天,小舜成績不是那麼理想,沒有獲得獎項,此時,學校的鄧主任拿了一本「乞丐因仔」送給他,我心裡想,沒錯,他就是那個堅強的乞丐因仔,他得和賴東進一樣與命運搏鬥。

我實在難以忘記那個總是一身卡其服,褲子腰圍太大,繫著大人皮帶又顯出褲管太短的小舜吧!

 

貳、輔導工作的重要性

經過這個事件後,深深感受到身為老師的我必須不斷充實輔導相關知識來幫助我們的孩子,輔導工作是件刻不容緩的工作,因此經常參加一些輔導相關知能的研習。經歷多年的自我充實學習和從專家學者的傳授寶貴經驗自我研修之後所整理出來的心得報告如下:

國小的輔導重再往下紮根的工作,小學可說是各級教育的基礎,輔導工作如果做好,可減少許多問題,對將來的發展也比較順利,所以要肯定國小的輔導價值。

一、從發展層面來看

每個人都有發展的需要,一顆種子在生長,除本身條件外,還要給予環境。因此,老師要提供學生良好的成長環境,給予最大的機會和最小的限制。

    老師必須肯定每個學生都具有潛能,每個學生都具有善良的一面,哪怕行為乖張,只要有愛心、有耐心必能使學生得到叫好的發展。

二、               從預防層面來看:

學生在發展過程中,跌倒了,老師要幫助他爬起來,這也是一種預防工夫,對殘障、殘缺的孩子,透過後天的愛心,更多的關懷,可以彌補這種不足。預防工夫下得越深,問題越小。

    很多精神醫生再接到較嚴重的個案時,常搖頭嘆氣:「為什麼不早點送來?為什麼不多給予關懷?」這些必須透過學校、家庭的關懷,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少數亮起紅燈的,就必須矯正。

三、從治療層面來看

以各案輔導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把問題分成底層、中層、上層來說,底層屬於發展,中層是預防,上層則為治療。底層人數最多,上層較少。這些少數學生,需要有計畫的來輔導。

四、從社會層面來看

    每一個時代所產生的問題都不相同,這些問題的背後,通常包含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很多問題都是相互影響的,如學校考試,家人會跟著督促,成績好壞,影響父母心情、影響家庭作息、......許多的問題,對學生、對家庭,也對社會產生影響,所以要確定輔導的價值。

參、輔導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全體教師參與:

輔導沒有專門經費、員額,每一個老師都有輔導的責任有關輔導的專門技術,可以請教別人。一方面強調專業技能,不斷進修,一方面強調輔導工作人人有責。這並不衝突,就像每個媽媽都有育兒的責任,但不一定都是育兒專家,不是專家,但必須負起育兒責任,所以要多充實育兒知識。

二、強調整體發展:

教育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事實上目前一般較偏重智育,例如智育,不只是知識的學習和知識的增進,最重要的是方法、態度的培養與啟發。輔導不偏重在某一方面,而是強調整體的發展。

三、預防勝於治療:

有問題要及早發現。例如身體不注重預防,等有並在來開刀,元氣就大傷了。因此要注意個別需求,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四、應用科學方法:

通常教育是倫理有餘,科學方法不足。輔導強調民主、科學;民主的方法是尊重,是個別的自由;科學方法運用實驗、技術,使用行為改變技術、增強原理、測驗等,了解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五、重視積極引導:

輔導強調尊重、合作。一個學生行為有偏差,應給他知道行為的真相,使其自我改正行為,並且給予愛及關懷的心,讓其感動,明白是非而能引導歸正。

六、適應個別差異:

每個人都不一樣,老師面對一個個學生,不可能期望用同一個聲調,引起相同的迴響,同樣的教材教授給學生,所得到的分數是不一樣的。輔導必須考慮到不同的需要,不同背景的個別差異。

七、健全輔導組織:

凡是都要有組織,有組織才能發揮功能。輔導室是學校的資源單位,負起協調、策劃、提供諮詢意見的工作。建立上下的指揮系統,並儘可能建立轉介系統。

肆、實施方式

    一、配合式

             配合各科教學,將輔導的精神和方法灌注到各科教學中,可配合綜合活動、團體活動、集會活動等。許多老師對「配合」這個名詞產生抗拒,認為課都教不完了,還要配合。事實上「配合」這名詞用的不太好,容易產生誤解,應改成「催化室」比較好。輔導是一種觸媒,互相配合,沒有主從之分,這觀念要稍做澄清。輔導的配合式適合團體情境,以團體的精神方法進行。

二、獨立式:

              為過去教學活動上所沒有,只有輔導才有的,加入這些後,教育可以更充實,更順利達成。如

1.    測驗: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學生。

2.    晤談:一般師生談話是上對下的關係,屬於單向的。諮商是平行的,使談話變得很生動。晤談技術有特別技巧是一般上課所沒有的。

3.    個案研究:各案研究對特殊需要,特殊問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以深入幫助學生。

4.    小團體輔導:從成長期到治療,透過團體力量來幫助個人。

5.    諮詢服務:輔導是應提供輔導方面的知識、資料及建議。

6.    轉介服務:一個學生的問題,如果不是自己能力範圍便要轉介給輔導老師,甚至再轉介給更專門的機構。適當的轉介,也是一種服務,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治療。

7.    資源服務:提供輔導知識、學生資料等,老師可隨時來取用,輔導室成為資源中心。

8.    親職教育:最近十分強調親職教育,輔導方面重視家庭治療,也就是學生、家長、老師一起來,配合使用適當技巧,並配合訓導處設計懇親會等。

伍、基本策略

一、         回饋與澄清

      回饋:使學生了解行為真相級缺點,使學生自我了解,自我改正,老師當作一面鏡子,使學生看到自己。

      澄清:學生觀念錯誤,老師與以澄清。最好提出問題,用反問方式,如果是你,你會怎樣?給予多方說理,用溫和方式而不是責備方式。

二、         增強與示範

      增強:壞的行為直接懲罰或剝奪某種權利,如果表現好給予獎勵或免除懲罰。總之,多獎勵少懲罰。

      示範:樹立範本,以身作則,簿置良好的環境,這些示範作用,使學生產生模仿(觀察與學習),這是間接的增強。

三、         改變環境

這是一種不得已的措施,對水土不服的學生給予改變環境。比如對不專心的學生,給予「特別座」坐在最前面,使她隨時在老師的掌握之中。其他如轉班、轉校,舉行夏令營等都是。使他在不同的環境中,重新開始,而不是拋棄他。

陸、結論

    對於有問題的學生可以撿起來,但不要扔掉,這樣才不會讓他覺得被這個世界拋棄而自暴自棄。自暴自棄的學生會產生兩種極端 (1)什麼都不做,對自己絕望、悲觀、自卑。(2)什麼都做,所有的壞事全都做盡,反正壞就壞嘛,無所謂了。所以千萬不要拋棄,這是一個教育責任問題。

     曾經──我們也是孩子,曾經──我們也彷彿失意過,因為大人的扶持我站起來了,因為師長的諄諄善誘使我得以成長,凡事有時就在一唸之間,一線之隔,許多事情都會由阻力變成助力。經驗法則告訴我們:「判斷是非價值觀,並未內化孩子的標準。」我想以每一個孩子自己個別的尺度去度量他,強調他的獨特性,鼓勵與訓誡是同等的重要,而「真誠」的尊重與「無私」的關懷,才是拉近兩者不同尺度間差距的最佳助力。

     每個人的心似一畝田,勤於耕耘,必使荒田變沃土,每個人的夢似飄緲霧務,要清晰可見,必然懂得如何撥雲見日,才能築夢踏實,美夢成真。

 

參考資料:

     輔導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天馬出版社。

     陳英豪(1986)。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台北:幼獅文化有限公司。

        楊光惠 (1986 )。問題學生輔導之研究。台北: 正中出版社。

 

 

41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