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會、與code-switching 

注音文嵌入普通話文章之初探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生 蕭景岳

 

研究動機與背景

  “Medium is the message”是麥克魯漢的重要學術創見﹐意思是指媒介本身便帶有改變的力量。新媒介科技可改變內容的表達形式﹐進而影響使用該媒介的閱聽人﹐如﹐電影的出現便使人們期待在電影中出現的內容為有完整結構的﹐能在短時間內將欲表達的內容交待完畢的﹐相較於過去長篇、連載型態的“說書人”﹐因為電影有其技術上的特性。

  到如今﹐網際網路自九0年代開始商業化後﹐已大幅改變了世界大多數人們的生活。在電子商務雖歷經泡沫化的危機﹐但卻不可遏抑地形成另一種經濟的模式;電子郵件除了輔助電子商務理想的達成﹐“無紙化”的環保口號也隨之興起﹐其異時性、即時性、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特性也改變了人們的溝通行為,根據蕃薯藤網路2000年調查的結果(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0/index.html)目前有百分之二十八點八的使用者將電子郵件視為在網際網路上最常使用的功能,而百分之四十三點三的使用者將電子郵件視為在網際網路上次常使用的功能;HTML更讓網際網路添增了互動性﹐也使得網際網走向一種讀者導向的趨勢。

虛擬社群

 “Perhaps the most profound social consequence of the world of online communications is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communities.” Pavlik, 1998),這句話點出了網際網路與虛擬社群的關係。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普及形成了“Cyberspace“虛擬社群。虛擬社群重組了人數原先的以地理接近性基礎構成的”社區“﹐而改以議題、興趣、資源共享、需求等目的為中心所形成﹐打破地理疆界的社群﹐但虛擬社群同樣具有地理的特性﹐虛擬社群必須受限於電腦或其他能連接惘路的裝置﹐另外必須有能夠彼此互連的網路架構﹐例如區域網路與區域網路之間的溝通限制將阻礙虛擬社群的形成。

  由此可知﹐虛擬社群的範圍列至家庭規模﹐大至能涵括全球各地的成員﹐而在其中的成員互動模式則似於實體社群﹐自然有其規範、互動、情感連結等特性。

  以最常協助台灣網路者形成社群的電子佈告欄為例,層級由上而下有學術網路的使用公約,一站有站規,而一版又有版規,當然在版上,如同實體社群的成員互動一般,也會有著許多不成文的規範,例如在學術版上,一旦有人提出:「如果李小龍與李連杰正面衝突,熟優熟劣?」或者在歷史版提出:「如果諸葛亮活得久一點,三國歷史是否會改寫?」諸如此類的問題所得的回覆必然是引來一陣冷嘲熱諷,而這種輿論制裁正是虛擬社群成員間維持秩序的主要方式。

  一個強調規範的虛擬社群,如同軍中的社會一般,也存在著階級制,先來後到的差別,尤其是在網路這類成文管制力較薄弱的環境 例如,因為個人帳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請 -- 使用者對任何逾越的行為更是敏感且深感其「維護秩序、人人有責」的切身性,所以規範更是不時地被成員強調,唯恐不斷出現的「新手」、甚至是「小白」,下面引述一段小白的定義:

小白就是:
不尊重他人感受的人,謂之小白
不遵守網路禮儀的人,謂之小白
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的人,謂之小白
不可理諭之人,謂之小白
又屢勸不聽之人,謂之小白
無理取鬧者,謂之小白
散播謠言者,謂之小白

(網路小白抵制會 http://home.pchome.com.tw/comics/bite_anigo/aba/aba.htm

  由此可看出,隨著愈來愈多的使用者,網路的規範、禮儀愈來愈成為重要的議題,同樣在網路小白抵制會裡,站長更列出了不同環境下所需注意的不同禮儀,例如:留言版、討論區、電子佈告欄、聊天室、郵件等,其他如FTP使用規範的話題也常出現,當2001年的璩美鳳偷拍事件引起大學校園內檔案分享熱潮時,更是許多使用者趁機宣傳有關FTP開放與使用的禮儀。

  根據ZDNET的調查,網路上的十大活動第七位即為交友功能,引述Web Life – Internet!的說法:

站增 名市 調 便 (Chat) Media Metrix 站均
http://www.cluelesspie.com/weblife/net9807b.asp

  這個調查只計算了chat room的影響,若把討論區、電子佈告欄、新聞群組等都列入統計的話,便可證明情感的需求是人們使用網路的一項重要因素。或者說,不論是像chat room這類直接對談(甚至是在netmeeting這類軟體裡加入了web cam的使用),或者是像電子佈告欄、新聞群組這類透過文章間接的例子,都表示網路使用者在使用網際網路上除了搜尋資訊、下載檔案外,都期待某種形式的互動,正如許多BBS站都推出了推薦功能,使用者可以在閱讀文章後以文章品質或認同的程度來決定是否推薦該文章,而造成發表者競相追求推薦數的成長的情形,證明發表文章、提供資訊本身漸漸不再成為唯一重心,追求他人的認同已成為發表文章的一大動力。而chat room上更是如此,常見的是交網友的行為,結交網友與現實上的交友並無相異之處,不管是奠基於長期溝通的基礎,或者是短期的交流,都是一種互動的表現。

  所以,人數日漸成長、功能上也愈趨分眾化的虛擬社群中因有許多重要特質與實體社群相同,但卻又沒有政治、地理的疆界,社群中的各種現象,如成員間的互動模式便成為一有趣的議題。

網路上的Code-switching

  首先,必須定義何謂code-switching(語符轉換)。其英文定義如下:

Code-switching refers to a situation in which a speaker uses a mixture of distinct language varieties as discourse precedes.(語符轉換指的是在言語交談進行中說話者夾雜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變化體)(余光雄,1996)

  在其定義中,言語的轉換不只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還包括從正式用語轉換到非正式用語,再從非正式用語輚回到正式用語的情形。

  虛擬社群與實體社群有諸多相似之處,形成一個虛擬社群同樣需要共同的空間 – Telecommunications linesPavlik, 1998)、共同的價值、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目的。但是在一個全球性的環境中,成員來自世界各地,其使用的語言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個虛擬社群中,因為虛擬社群有打破原先政治、地理疆界的特性,所以其成員間的linguistic repertoire(一個人所能使用的所有語言的範圍)也有所差異。在台灣,網路中常見使用的書寫語言即包括普通話、閩南語、日語、英語等,雖然閩南語的文字使用並不統一,且多是借用普通話原有的字彙。

  「在同一社區的人,可能只說一種語言,但會說很多方言;也可能會說很多種語言沒有方言。」(余光雄,1996),雖然余光雄的說法在強調方言存在的複雜性,但也表示了社區中成員語言使用(language use)的複雜性。即使在一個實體社群中,只要該社群有相當的人數,在語言使用上就相當地複雜。而在網際網路這個新speech community裡,成員使用語言的情形會更加複雜。例如,在現實中的團體討論,如果成員中只有一個是英國人,而另外五個成員是中國人的話,在條件、權力對等的情況下,可想而知的是這個團體將會利用中文來溝通。而這點在網路上並不能做精確的判斷,以新聞群組為例,參與群組討論的使用者只能根據話題性質,如討論群組的話題是kongfu,那較適合用中文討論,或者以地理性質,如新聞群組前的tw字樣,表示適合用中文討論。在其他的情況下,新聞群組的成員幾乎都是使用英文討論話題。

  而雖然電子佈告欄是較具在地化(local)的性質,在台灣的BBS站使用者大多是台灣的居民或華人,但同樣的問題也存在著,例如因為台灣遊戲市場多是日語、英語遊戲撐起半邊天的情況,所以在電玩社群中便常見中日夾雜、中英夾雜的情形,或者將廣東話加進普通話文章中的code-switching,雖然造成後者的原因較為複雜、並且社會目的大於實用目的,中時電子報在十二月二十號以「上網不會港漫體 遜!」為標題報導了這種台灣網路新現象:

「李怡志/台北報導 想把我當掉,你還「未夠班」啊!這下「大鑊」了,我真的被當掉了,教授讓我「仆街」啦……在網路上,所謂的黑話已經退了流行,如果只會傻呼呼的對青少年說「那是一定要的啦」,恐怕只會換來陣陣嘲弄,因為最新的「港漫體」成為網路上的新文化。 …」(取自中時電子報)

注音文現象

  但是在台灣的網際網路中,引起廣泛注意與討論的並不只是上述如中港、中日、中英等夾雜的code-switching,而是注音文現象,也就是將僅在台灣施行用來輔助國語教學的注音符號嵌入普通話的文章中,注音文的例子有:

「你好丫」

「ㄏㄏ真有趣」

「我ㄉ手機掉進水溝裡ㄌ」

  注音文又被稱為「斷頭注音文」,因為舉例來說,往往原本「的」的注音表示方式:「ㄉㄜ.」,被簡化成為「ㄉ」,而「嗎」又被簡化成為「ㄇ」,也就是說,原本注音符號是由聲母(語言學中的子音)與韻母(語言學中的母音)結合而成的基本形式,被攔腰斬截成只剩餘聲母的型態。

  除了將原本的「聲母-韻母」結合成一個音節的表示方法簡化改變成只剩一半外,甚至注音表示的表示也常常利用在原本在普通話中無法對應的中文字。這種情況通常用在語氣詞中。例如:用注音符號:「ㄋㄟ」來表示普通話裡沒有的日文句尾的「ゼ」。

  中時電子報於十二月二十日的一篇「看ㄉ懂ㄇ?網路注音文發燒」中指出:

一如所有網路文化,注音文的演化也十分快速。最近開始有人大膽地用「ㄉ」來取代「的、得、地」、「ㄏㄏ」代替「呵呵、哈哈」,「ㄍ」當成「個」……等,有時候網友還會自行創作,隨意地將文章斷頭注音化,例如白癡寫成「ㄅㄔ」、流氓寫成「ㄌㄇ」,就算仔細閱讀上下文,可能還猜不出注音背後的含意。「我ㄉ注音文ㄏ厲害,可以申請ㄊㄉㄇ?」(我的注音文很厲害,可以申請台大嗎?)

  隨著網際網路普及率愈來愈高,使用注音文的情況在各種討論區中也愈來愈常見,因此,在上篇報導中指出的情況便演變成,一個人將文章發表出去後卻讓其他讀者看不出頭緒的情形。例如報導中提到的「ㄌㄇ」-流氓,或許會被其他不明白的讀者解讀成「黎明」。諸如濫用的情形一再發生,使得網路上開始出現對注音文的反彈。

注音文的包容與禁用

  在「看ㄉ懂ㄇ?網路注音文發燒」的報導中又提到:

用注音文的人很多,但誓死反對注音文的人也不少。現在只要有人用注音文,立刻就會引起廣泛的討論與相互攻訐,反對者批評對方不如幼稚園生,支持者則指責對方不懂文化尊重。許多網路討論區、BBS等,也開始在公約中增列「禁止使用注音文」,在講求開放的網路文化中,非常罕見。

  針對注音文使用的討論便帶出了「在網路上的尊重」議題,反對注音文使用的網友認為,注音的使用一來妨礙閱讀,二來將對其他沒有學過注音符號的華人是一種排斥,因為東南亞的華人、或者大陸的網友不但看不懂,甚至連電腦都無法正確顯示出注音符號。而支持開放注音使用者則同樣以「尊重」的理由來反駁排擠注音使用者的論點,他們認為,網路上多元的聲音是必要而且無法、沒理由禁止的。為了自己閱讀的方便而排斥對方表達方式的「選擇權」更是不尊重他人;另外又有人指出網路是「社交場合ㄉ縮影」,網路上的意見發表既然不見得全是正反的硬性討論,自然沒必要全程使用正式的用語、正式的語言。

  使用者間意見不同的衝突也使得網路各小區域中心的管理者不得不表態而選邊站。只要在搜尋引擎中輸入「注音文」字串搜尋便可發現許多網路討論區都把注音文列入規範中,有的管理者主張為尊重他人閱讀的舒適,絕對禁止使用注音文,否則將行砍文,而有的管理者則主張絕對尊重所有使用者的表達自由,絕不會對任何注音文、表情符號、以及港漫用語等字眼的文章行差別待遇,而也有中庸的管理者僅聲明「本版並不禁止注音文,只要用得恰當,別用太多」(取自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Nintendo版版規)。

  針對各種不同的版規,反對管理者主場的使用者也在網路上進行「小規模」的反彈。例如,在一個管理者不禁止使用者的版面中,一位使用者發表了以下的言論:

ㄒㄓㄧㄅㄌㄐㄕㄅㄌㄘㄏㄗㄉㄕ

ㄎㄑㄌㄑㄔㄨㄅ

ㄅㄊ

ㄐㄉㄓㄧㄅ

  而在禁止使用者使用注音符號的討論區裡,部分使用者亦常前仆後繼地利用注音來表達普通話中缺少中文字對應的語氣詞或語尾助詞,並在簽名檔中加入挑釁字眼:「哈、我用了注音了,來砍我啊。」因此可發現,網路使用者與管理者之間的對抗也可在注音文的理念上發現。

語言與社會

  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語言本質上為一社會性的產物」,因此,「語言即是社會行動」,而且,「語言的使用是一權力運作過程」,語言也是一種「社會距離的顯現」(周雅容,1996)。William Labov的看法為「The social situat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determinant of verbal behavior」,但W. von Humboldt持不同的看法,他說:

Language was no longer 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cultural, or psychic structures; it became their cause. It was language that organized the surrounding world.(余光雄,1996)

  在周雅容的觀點中,人類使用語言不只是用來表達感受以及想法,同時人類也可以透過語言的使用來達到一種社會目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對他的朋友說:

甲:「手錶?」

乙:「七點了。」

  甲在對乙詢問是否有手錶的同時也順便表達了一種意願,希望乙能告訴甲現在是幾點鐘。也就是甲「藉著語言來做事」。

  而另一方面,語言的使用也是一種權力的運作過程。人在言說中,一些細微的用語、腔調、或符碼轉換的使用都可能有某種彰顯地位差異的企圖。例如周雅容說了訪談得到的經驗:

以前我媳婦煮一煮,煮好了就去問我的婆婆說:「阿媽,你肚子會餓嗎?」後來,我告訴媳婦說,你不能這樣問。煮好後要說阿媽來吃飯了,她如果說先擱著,你就先擱著。若你說我煮好了,妳要不要吃,會不會餓?這樣老人家會不高興。因為有一次我剛好問我婆婆,她們(指媳婦們)有沒有來叫你?我婆婆就很不高興的說:「有啊,問我會不會餓?我八十幾歲的人了,又沒有在做事,怎麼會餓!」我說:「是啊,她們應該說要端來給妳吃,還是妳要到廚房吃。」不能說,阿媽,妳肚子會餓嗎?

  周雅容從上述例子發現不同世代婆媳對每天生活必須的對話有非常不同的詮釋。

  再就「語言為一社會距離的顯現」的觀點來看,稱謂的使用最容易幫助判斷對話兩人之間的地位差異、情感親疏的分別,以及社會背景的相似程度。例如稱呼一位同班同學為「先生」、「小姐」即為一種疏遠,甚至是不禮貌的行為。並且語言的使用不只供人判斷社會距離,另外也可以使用語言來「製造」-拉近或疏遠-社會距離,例如和與同事之間的情況相較,家人之間出借金錢通常較不可能使用「請、謝謝、對不起」。就較大的層面而言,一名懂粵語的台灣人對來台求學的香港僑生生使用粵語交談便是一種企圖拉近社會距離的行為。

  以注音文嵌入的code-switching來看,這種言說也深具其社會意義。而不單純僅是為了快速、方便的理由,因為就實際上看,把「的」輸入成「ㄉ」、把「嗎」輸入成「ㄇ」並不能節省多少時間。在各個網際網路的討論區中,針對注音文的使用已出現過大大小小多次論戰,在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http://www.bahamut.org),於去年十月間SYSOP版針對注音文管理問題的辯論中,注音文使用者們大致提出了幾個為何使用的理由:為了快速、方便,以及為了表達情緒、增添文章的活潑性,這是注音文使用的表面目的,但實際上根據符號聚合理論,「符號不僅為個人創造真實,更創造出共識,使符號相互重疊與融合形成團體意識。」,而最後符號聚合的結果使一團體成為一語藝社群(rhetorical community),「同一語藝社群中的成員會有類似觀看世界的方式」(紀慧君,1999)。

  在台灣,注音符號是由小學開始正式教授給學生,而台灣學生在國中以後就極少使用注音符號,所以就網路上習慣於使用注音文的人而言,這種code-switching可以達到一種「裝可愛」的目的,積極方面可以在迅速在兩人之間建立親密的關係,消極方面則可在極度缺乏非口語線索做溝通依據的電腦中介傳播中避免意外的磨擦。但是就反對注音文使用的人而言,注音的使用是與「小學生」劃上等號的,因此就語言使用具社會性的觀點而言,一方面使用注音文的人在「裝可愛」以拉近彼此之間的社會距離,增加親密性;而另一方面,反對使用注音文的人則鄙視這類的言說行為,因為他們不願與這類「裝可愛」的人處於相等的立場對話。在Kkcitybbs.kkcity.com.tw)的S_language版針對注音文的網路論戰中即有人質疑「寫注音這種現象,是不是已經成為某個年齡層/教育背景特有的習慣,使得禁止這種行為不僅是針對注音本身這個技術問題,而事實上是某個年齡層/教育背景對另一個年齡層/教育背景長久以來看不慣的結果?」。

  簡而言之,從社會語言學觀點來看,語言使用具有社會標籤的意義,可以對語言使用者貼上代表社經地位、社會背景的標籤,所以在注音文事件中,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已由單純的閱讀習慣、書寫習慣提昇到了不同社經地位之間的語言習慣差異。再就符號聚合理論的觀點來看,該理論指出人透過語言的溝通逐步使彼此的世界觀趨於一致,是故,對注音文使用的反抗也可被視為是拒絕與某一具特定社會屬性的團體進行語言聚合、思想聚合的行為。

從語言變遷看注音文現象

  在語言學家余光雄的看法中,語言變遷可分為兩種,一是語言的借用(language borrowing),是屬於外部的影響造成的語言改變;另一則是內在的改變(internal change)。前者是指語言在語句、句法、語音三種層次上,借用其他語言的情況,如中文中的「咖啡」即是在語音(phonological)上借用英文的「coffee」,而英文中的「Long time no see」則是借用自中文的「好久不見」,這是屬於語法(syntactic)上的借用。後者-內在改變-的定義則為:語言系統的改變非經由借用而發生可稱為內在的改變。例如語辭的增加和遺失、語辭在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後產生的語意上的差別等,或在規則上的改變如整個的語法與語音系統上對現有的規則產生增加、去除或修餘的作用。

  但是余光雄的分類卻無法完全解釋注音文的現象,台灣網路注音文的code-switching在語言變遷(drift of language)中是種極為特殊的現象,因為注音文雖然是種語言變遷的例子,但卻很難說是包括在余光雄指出的語言借用三方面-語彙、語法、語音-三者的任何一種。也許勉強可將注音文現象視為一種中文的區域性的internal change,如果我們把網路討論區中發表文章時將「的-ㄉ」、「嗎-ㄇ」等這類情況的代換視為一種非屬language borrowing的語彙增加的現象的話。余光雄提出語彙增加有三種理由,一是為應付新的需要而臨時產生、二是結合現用的語辭成新的複雜性敘述性字語、三是發展舊的語辭去適應新的情況。若是考慮到注音文現象的產生是因應現有新傳播科技發展後,人們為了時間、方便的考量而發展出的舊語言的新表達方式的話,或許比較接近於余光雄提出的第一、三種理由的綜合情況。由於注音文現象是指利用攔腰切割注音符號聲母加韻母的組合,只以聲母來表達在原本中文書寫系統中的一個字(character),所以,如果注音文繼續發展,且政府始終不把這類「斷頭文」視為新增的字彙的話,也就是說,根本上將「ㄉ」、「ㄇ」視為新生的中文字,而不再只是一種拼音系統,那這種現象可說是將中文的部分給「拼音化」了。在語言變遷中,這不只是小規模的改變,而是在書寫系統方向上的大幅度修正。

播科技與語言變遷

  另一點造成語言變遷的原本則是code-switching本身,「一個雙語或多語的社會中,經常性的語符轉換造成了語言借用。長期的語言借用,外來語詞(loan words)最後會變成自己的語詞。」(余光雄,1996)如果把上述的「雙語」或「多語」代換成「多種書寫系統」的話,那亦可說明網路注音文的使用是一種code-switching,只是這裡指的code不是語言變體(linguistic varieties),也不是正式與非正式的用法問題,而是拼音系統和書寫語言之間的符碼交換。

  在過去也有傳播科技輔助語言變遷的例子存在,黃佳惠於「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中指出國外的傳教士初到台灣時,為了加速教義的推廣,而進行白話文運動,其工具即是印刷機。又,黃佳惠引用了賀安娟的「在荷蘭統治下的教會語言學」,指出:

溯自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商業利益進入遠東時,伴隨而至的歸正派教會傳教士,在嘗試建立一個本土教會的過程中,將早期台灣社會轉化為識字的社會,為了準確地傳達教義和自身學習原住民語言的便利,必須將當地的語言文字化,以印刷傳教小冊小,翻譯聖經。無意間將各地的語言羅馬字化了。換言之他們賦予原住民本來並不具有的書寫本身語言的能力。透過正式(宗教)教育,學生學到了用羅馬字母來讀寫他們口語的能力。

  換言之,在推動語言變遷的原因中,若由余光雄本身提出的語言借用的原因之一-傳教的因素,則由另一層面思考,若沒有傳播科技的輔助,則語言變遷將不會如此快速。

  現今由於網路科技的發展,則使得台灣的語言使用又進行了一次大幅的變遷。原本的台灣便是處於一個多種符碼並存的社會,例如,除各種語言、方言外,初學中文的學生仍必須使用注音符號這種拼音系統來寫字。但是在網際網路發展後才使得這類社會需求得以發揮。在新傳播科技的輔助下,為了省時的目的造成的語言變遷不只是台灣注音文的現象。像英文中的頭字語如WAYF(Where are you from?)、OIC(Oh, I see)等也是網路促成的語言變遷。以英文頭字語使用的廣泛為例,甚至加州Tribal Voice公司還特地推出了一本網路頭字語辭典。在台灣,因網路科技造成的語言變遷的現象已開始由網路討論區延伸至實體的社會,中時電子報於一月十一一篇「DJ變口丁 教授看不懂 大學生辭窮是普遍現象」報導中提到「現代大學生由於受到網路簡易文字以及一些時下報章雜誌的流行用語影響,寫出的文字經常並非中文的句子」,連大學聯考中的作文試題中都出現原生於網路的特殊用語、注音文、或表情符號。傳播科技造成的語言變遷的行為已不只侷限於特定傳播管道了。

結論

  從造成網路上注音文的code-switching現象的原因以及未來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點結論。一、網路提供了一個不受既定行文風格限制、並使不同社經地位的人在其中高度互動的環境。二、網路將不可避免地造成語言變遷,語言變遷如實體社會般不斷地演進,且影響會擴散到實體社會。

  由知溝理論的修正發展中可知,報紙是一種菁英化的媒體,使用者多為高社經地位者,且在其中發表言論通常必須具高社經地位才能保證言論不被過濾掉。而電視雖較平民化,但與網路相較下卻極度缺乏互動的可能。網際網路則是一種各種階層份子都可以暢快發表言論的管道,使得在網路的討論中,不同社會背景、教育程度、經濟水準的人得以溝通對話,而其中不同的族群使用的不同語言也會在其中彼此激盪,導致原本就具有社會標籤屬性的語言本身也成為族群聚合與衝突的工具。注音文的問題除了關係到不同族群間的互動問題外,也代表著,如何期待一個網路的討論品質,包括如何處理究竟在網路領域中應該尊重各種語言使用習慣、或者是尊重其他人閱讀的方便性這問題便是網路管理者所需面臨的考驗。

  第二點,網路傳播科技在商業化發展後短短的幾年間已經造成明顯的語言習慣的改變,可以預想的是,未來等到全球化後、加上網路真正成為人類基本溝通工具後,造成語言變遷的刺激愈多,例如英語的使用全球化(如東亞各國的英語紮根教育)與發展在地化(如新加坡的Singlish)兩種方向必然造成英文的巨幅改變。而就台灣而言,或許注音文可能只會是轉瞬即逝的現象,但其餘的語言變體也蠢蠢欲動,如網路年輕族群中將港漫體帶入網路中便是一例。而專屬於特定社會團體的語言如各種行話、黑話、俚語也將因高度分眾化的虛擬社群的發展而發展,甚至改變速度可能超乎過去傳播科技造成的任何語言變遷的現象。

參考資料:

Pavlik, John V. And Everette E. Dennis. New Technology: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Perspectiv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1998

余光雄,《英語語言學概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6。

    胡幼慧主編 ,《質性研究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6。

黃佳惠 ,《白話字資訊中的台語文學研究 》,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祝畹瑾 ,《社會語言學概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回39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