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社理論文獻評析--

Codes , modalities , and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a model

陳俊升  南華教社所碩士

 

Bernstein以符碼理論來解釋文化再製的過程及探討勞力分工與階級關係,論述過程的概念串聯算是相當精緻而細微,從其理論基礎的成分而言,囊括了語言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綜合了鉅視與微觀,個體與社會,在當代的教育社會學理論中不僅可算是集大成,同時在此領域中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從符碼(codes)說起---理論架構的核心

符碼是Bernstein整個理論架構的核心,在社會結構與心靈意識之間扮演著轉載及傳遞的中介角色,在整個系統運作的過程中,它不僅運作於無形,且具有統合及調控的功能,因此只要是能佔有符碼的操控權,他就能決定符碼的型式、運作的方式以及預期對整個社會系統可能產生的影響。

符碼的源起?----精緻型符碼與限制型(Elaborated)符碼

符碼並非在整個人類的溝通系統中運作並非渾然天成,而是透過階級宰制意圖的介入所造成的人為結果,從一開始的不同的社會階級關係、家庭類型、與生產模式,就開始模塑兒童語言規則與言語習慣,所以Bernstein提出了精緻型(Elaborated)符碼與限制型(Elaborated)符碼來說明符碼的在個體心靈意識的形構基礎及過程是如何的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

符碼的運作?---交融於無形的溝通脈絡之中

符碼藉由聲音負載訊息在不同的溝通脈絡中來回於社會結構與個人結構之間,整個過程是無形的,社會結構藉由個人在此過程中的不自覺的學習與實踐來完成其本身的完整與繼續,個人結構依據社會結構的安排,習得了他應有的符碼型式與符碼運作規則,獲得了他自己所擁有的心靈意識,於是兩者的交融就在無形的動態過程中相互交織相互完成。

符碼運作的結果?---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

符碼運作的結果就是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的結果,Bernstein認為在過去,文化的傳遞通常是在非正式團體中完成,例如家庭,而現在則是由學校來負責此一任務。據此我們可以想像,宰制團體必定利用學校來鞏固其本身的階級利益,使用宰制階級的文化來作為學校的課程與標準,讓宰制階級的子弟輕易的邁向自己的階級成為其中的一份子,讓非宰制階級的子弟在充滿挫折的狀態下回到自己原來的階級。學校架起了整個文化再製的結構,教室中的師生交互作用形成了傳遞領域,教室外的(學校中)的交談、價值、禮儀、行為及其他的教學事務也在遂行文化再製的工作,當然這一切一切最終的目的還在為宰制階級服務,所以在文化再製的過程。學校終被視為偽裝的一個中立環境,其實是在連結統治階層的權力,換言之,學校只是扮演如社會代言機構的角色來聯結統治團體的權力,以作為規訓個人並使之常軌化 (normalization) 到社會的分工體系而已。

 

Bernstein符碼理論對台灣教育現況的相關啟示:

(一)教育體系中教育資源分配的質量省思

過去在討論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時,常常將焦點置於金錢與物質上這般屬於量分配多寡的問題,但從符碼理論中我們可以獲得啟示,在教育資源分配時文化資源的分配多寡與良窳,其重要性應更勝於前者的討論。

(二)學校課程與教師教學的意識型態檢討

過去中小學的學校課程的確充斥者宰制階級的意識型態,尤其是在政治方面,所以在社會進步的節奏下早就無法適應目前的社會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所以課程改革的需求才會顯得如此的緊迫,另外,在教師教學方面,過去由一元的師資培育方式所育成的教師,也是因為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師自身的教學意識失去了自主性,成為宰制階級文化再製的工具,所以如同課程改革,師資多元化政策以及反省性教學的提倡,成了近年來被重視的議題,姑且不論以上所提的課程改革、師資多元化以及反省性教學的成效如何,但這樣的做法確實使我們的教育活化了起來,這對於把教育系統視為有幾體的觀念而言是非常好的。

(三)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在符碼上的傳播方式比較

在網際網路上所呈現的訊息通常是互動式的,且隨使用者的需要來選擇關心的議題,而在傳統的媒體上,使用者通常是扮演完全接收者的角色,在以製作好,固定不可變的訊息內容上作接收的工作,據此,精緻型符碼與限制型符碼的的精神便充分體現在此兩種符碼載具上,更甚者我們要關心的焦點,除了Bernstein所提的家庭外,媒體類型是不視也漸漸的發揮了在此一議題下的功能性與重要性?相信這的確是相當值得我們探討的。

 

結語:

Bernstein的符碼理論以科技整合的型式呈現在我們面前,它的內容是複雜而精微的,它的論述是邏輯而抽象的,對於初出茅廬的我們而言,對它的理解是吃力的,想要消融通化更非在此課程中的一兩週便能有所斬獲,是故以上的討論內容有一部分是根據上課教材的內容加以鋪陳,有一部分是自己根據教材論述及對目前國內教育現況加以推論想像的,因為對於理論還有很多地方尚未釐清透徹,以至於觀念可能產生偏誤或未能完全符合理論精神的初衷,不過這其中的想像樂趣和對教育問題的分析視野與觀點的擴展,我想就是帶給我研讀教育社會學理論的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