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出版: 黃曆、善書、地圖、傳單、小冊子

黃怡茵、高雲換、黃薇蓉(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目錄

壹、非主流出版

一、何謂「非主流」?

二、出版的定義

三、出版品的性質

貳、善 

一、善書的定義

二、善書的歷史

三、善書的類型

四、台灣現行善書的特色與內容

五、台灣現行善書的類型

六、善書實例

參、黃 

一、什麼是黃曆?

二、陽曆、陰曆、黃曆、農曆的比較

三、黃曆的出版概述

四、怎樣看懂黃曆

五、何謂二十四節氣?

六、教你看農民曆•新年討個好彩頭

肆、非書資料

一、非書資料的意義

二、方同生先生的解釋

三、ALA詞彙之解釋

四、爭論之焦點

五、尋求解決之道

六、結 語

伍、政府出版品

一、何謂政府出版品?

二、政府出版品的願景

三、政府出版品的形式

四、什麼是政府出版品統一編號?

五、政府出版品的特性

六、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再造的源起及目的

七、逐步實現出版品管理制度再造的願景

八、實現願景的觀念與作法

◎小冊子介紹網

【課前心得】

壹、非主流出版

一、何謂「非主流」?

「主流」乃大多數之謂也,即掌控大多數人胃納者就是主流。「非主流」則是相對性的說法,一般來說在「主流」之外的,即稱為「非主流」,它不必然是好或壞。無論是「主流/非主流」,其實都是兩元論的一種延伸。

二、出版的定義

過去對出版的定義大體如下:[1]

1.《辭源》是:用機械或其它化學材料印刷文書、圖畫出售或散布等。

2.《辭海》是:把著作物編印為圖書報刊的工作。

3.中華書局《辭海》是:著作人以其著作物,交付發行人擔任印刷及發行曰出版。凡用機械或化學之方法所印製而供出售或散布之文書、圖畫,皆為出版品。

4.已被廢止的出版法中對出版的定義:第一條(出版品之意義)本法稱出版品者,謂用機械印版或化學方法所印製而供出售或散佈之文書、圖畫。發音片視為出版品。

《世界版權公約》將出版定義為:出版是把可供閱讀或透過視聽可感知的作品,以有形的形式加以複製,並把複製品向公眾傳播的行為。定義中的「作品」:包括文字、圖形及音樂、美術、錄影、電腦軟體等多種門類(Each Contracting State undertakes to provide for the adequate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authors and other copyright proprietors in literary,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works, including writings, musical, dramatic and cinematographic works, and paintings, engravings and sculpture.)

我們把現代「出版」的定義為:「選編作品」,「組織複製」以後,「向公眾傳播」的一個社會行為。

三、出版品的性質

「出版品」是出版工作的具體成果,是經過大量複製產生產品,也是出版工作對社會發揮作用的基本媒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64年通過,1985年修訂《關於圖書期刊出版統計國際標準化建議》:「圖書是指不定期的不包括封面在內至少有49頁,在某國出版並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品。」、「圖書包括政府出版物、教科書、大學論文單行本、系列出版物、繪畫作品;圖書不包括廣告出版物、時間表、價目單、電話號碼簿、節目單、日曆年曆、樂譜、地圖(地圖集除外)、圖表。」

《中國大百科全書》對於出版品的定義分成廣義、狹義兩方面[2]:廣義的出版品,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包括定期出版品和不定期出版品兩大類。定期出版品又分為報紙和雜誌(或稱為期刊)兩類。報紙又按出版時間分為日報和非日報。凡每週出版四次以上的為日報,不足四次的為非日報。報紙又可分為內容廣泛供大眾閱讀的一般報紙和內容專門供特定對象閱讀的專業性報紙。雜誌一般有週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年刊等。年刊一般稱年鑑。雜誌也有個別不定期出版的。不定期出版品主要指圖書,圖書一般與書籍為同義語,但在統計工作中,有時圖書又作為書籍、課本、圖片三者的總稱。圖書一般為不定期出版,但也有一些書事先規定大概出版日期。連續出版,稱為叢書或叢刊。書籍又按頁數分為兩類:除封面外,正文頁數超過四十八頁的稱為書籍;正文僅四十八頁和不足四十八頁的稱為小冊子。這種區分,由於比較繁瑣,許多國家並不採用。同時,也不能把書籍和小冊子理解為兩個不相容的概念。實際上,小冊子是書籍的一部分。不管頁數多少,凡有封面並裝訂成冊的都是書籍。無封面並不裝訂成冊的掛圖、單幅地圖、單張圖畫(如宣傳畫、年畫)等,都不算書籍。

   出版品又可按出版者的不同,分為政府出版品、機關團體出版品和一般出版品。一般出版品由專業的出版企業或事業單位出版。出版品又可按發行方式、發行範圍和發行對象分為內部讀物(保密讀物)和公開出版物。出版物還可按是否出售,分為賣品和非賣品,非賣品按規定免費分發,或允許自取或應索供應。書籍可按裝幀的不同分成精裝書和平裝書。精裝書在國外稱硬皮書(Hardcover),平裝書稱紙皮書(Paperback)。

在圖書館學的定義中,又有另外一種解釋及名詞定義[3]

【書籍資料】

「凡裝訂成冊,以書籍形態出現,並經圖書館依照一定法則去分類編目,供研究、閱覽、流通、利用的,都是書類資料」。除連續性刊物、官書、小冊子、樂譜之外的一般書籍均是。

【非書資料(Non-book Materials)】

「凡是不以書籍形態出現,或是雖具書籍形態,但不必依照書籍的編目規則去分類編目,供人學習、研究、參考的資料,都是非書資料。」非書資料由印刷資料和非印刷資料兩者所組成;而相對於「書籍資料」,與書類資料所共同組成所有資料(All Materials);而比視聽資料的範圍來得廣泛。

 

由以上可知,非主流出版品大致上可定義成:

泛指非貿易出售性質,且不以書籍型態或不依照一定編目法則,廣泛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版物。

貳、善書

一、善書的定義

1.是中國基層社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反映出小傳統民眾文化的意識型態與價值趨向,從其中可以追溯出我國固有的宗教思想與處世哲學,探討著在傳統社會的文化機制下,民眾的行為模式。

2.是民間「宗教」自身的產物,不是「民間」眾多信仰者之手。

3.酒井忠夫在其名著《中國善書の研究》對於善書所下的定義可以充分說明宋光宇所謂的古典善書。他說:「所謂『善書』,就是勸善之書。」,「這種勸善,指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道德項目,……善書就是為了勸善懲惡而印有民眾道德,以及有關聯的因果報應故事,在民間流通的通俗書本。它的內容是在三教合一的信仰之中,述說民眾道德的規範。其書籍的形式也和儒釋道三教經典不一樣。其文體則是採用了故事式的記述,有時也用俗文,具有較大的大眾性格。」

4.所謂「善書」,通常就是指由民間自行刊印的勸善書籍,其不以營利為目的,放在寺廟、車站、甚至醫院和街角,免費供人取閱,流通於基層社會,內容以勸人行善積德,具有著教育民眾與匡正世風的功能。[4]

二、善書的歷史[5]

1.敦煌寫本王梵志詩

其詩有勸世警俗的社會教化功能,並具有民歌性質,是詩人在外在情境壓力下所直抒內心的作品,且客觀地描述百姓鬱積心頭的內在情緒。

「吾富有錢時,媳兒看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澳。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诟暫時貧,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從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2.太上感應篇

是一本雜抄性質的書籍,其主要的文字內容以東晉時葛洪的《抱朴子》為藍本,參雜一些先秦諸子和儒家的文句,以通俗文字加以整理貫穿而成。不同於士大夫階級依儒家倫理行事,在古代的民間文化傳統,是將古奧經書的義理重新整理,利用經史子集的嘉言懿訓配上通俗活潑的語言文字,流通於廣大的基層社會裡,成為庶民教育與民間信仰的重要寶典。可被稱為民間善書的龍頭,後出的善書在形式與內容上幾乎是依該書模式編輯出來。

3.太上清靜經

全文不到四百字,所用語言文字相當精簡,反映出由儒釋道三家思想雜揉而成的形上義理架構與民眾宗教意識。在明清時代普遍地被刊印與流傳。透過對存在問題的關切,來維繫百姓的心靈秩序與道德修為。不但是道教的經典,也被其他民間宗教視為教典,幾乎被歸類在民間善書範圍內。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由易傳的陰陽觀念引申出清濁與動靜的兩個創造萬物的基本動力,來說明大道生育萬物的情形。

4.菜根譚

相傳為明代萬曆年間隱士洪自誠所著,文體為小品文,上下語句採對仗方式,全書充滿明哲保身的處世思想。在民間此書被當作善書看待,視為個人行為如何社會化的文化教導書。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

5.日據時代蘇澤養的新約龍華教及其經書

屬於世俗化宗教,著重在基層生態的宗教信仰與社會利益。該教收錄効驗經書(仙佛寄口的傳道語)和民間流行的經文編輯成「著集効驗善文經書」。讀頌多遍,即能全家保平安,更可國泰又民安。

三、善書的類型[6]

1.以來源分類

依善書的來源分成五類,即佛教經典、道教經典、儒家經典、民間宗教文獻、其他等。 民間宗教的文字性典籍有兩大類:一是善書、一是經典。

「善書」,這等書近年來頗受研究者重視。其來源有扶鸞降筆寫的鸞書(不包括稱為經、懺的一類),有由非一般民間宗教信徒之「人」所自編、所自寫的冊子。由此其內容良莠參差不齊,或端正闡教,或倡邪說,或編怪談;至於功能方面,有多少信徒真會去閱讀它?是難以肯定的,可在民間宗教的諸般慶典及儀式中,「善書」沒有任何位置與功能,乃無庸置疑的。

此外,善書的內容,往往有明顯的流派獨特性,派別的區隔使它無法深具普遍性。因而「善書」固與教義有關,卻在實際上很難全都代表民間宗教的真實普遍教義,即非其文化內涵之真正所在。

惟就來源而言,它有取自佛、道教的,有扶鸞降筆寫的,代表民間宗教之「佛、神、仙」宣說的教義,非如善書有部份是出於「人」的撰寫。就功能來看,它是民間宗教初一十五作課、神明聖誕或成道日、節日、一切各類儀式中實際諷誦宣法的,為經常性的宗教活動之實際用品。對信徒來說,經典是皈依的對象,即〈三歸依〉文所說「歸依道寶,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指說經之神),永脫輪迴!眾等歸依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眾等歸依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稽首聖眾!」極受信徒「尊敬」(雖也不一定閱讀)。

最後,除了特殊組織的教派外,一般民間宗教宗教的經典之使用具有普遍性,即只要供奉同一尊神明,無論廟宇在何處大抵皆使用同一神明的經典。由此經典即是民間宗教最具普遍性的教義,亦即是其文化內涵的真正所在,而又非出於「民間」眾多信徒之手。

本來佛經上以及我國歷代佛書及善書,都有很豐富的因果報應故事。但是許多人較少機會閱讀這些佛經與古書,既使讀了,也常因那是古人的記載,年代久遠,較少親切感,甚至懷疑它的真實性。其實因果定律亙古不變,因果報應的實事,也是古今相同。

民間宗教文獻是善書的主流。因此,大部分善書都和民間宗教有關,又可分為三類:神仙頒授、扶鸞著造、先賢著作。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道教就開始用「神仙頒授」的方式產生道經。民間用這種方式產生的善書也不少,前述從宋朝一直流傳至今的《玉曆寶鈔》即是其中之一,及託言神祇頒授給一位道士而傳至人間,主要內容是向一般俗民大眾講述哪些行為是不道德的該罰入地獄,如何才能避開地獄罪報,如何才能彌補已經犯下的罪過。神仙頒授其實也歸為扶鸞著造的一種。

先賢所著的勸世文章,常被刊作善書。明表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就是流傳最廣的善書之一。民間宗教領袖的著作或語錄,也常被刊作善書,明末羅清(羅祖)的《五部六冊》,可能是無生老母信仰的始源,至今仍被刊作善書流傳。

2.以文體分類

善書約略分為七類:歌謠、說唱、散文、小說、對話、語錄及讖。不同的文體形式各有其不同的歷史傳承,與傳統社會的教化環境與文學創作形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歌謠類是善書的主流之一,此類善書篇幅通常不長,不能單獨成書,往往數種及印為一冊。說唱類則是指宗教性寶卷。寶卷是民間的講唱文學,被視為變文的嫡派子孫,以講唱因果報應與佛道故事的宗教性文學作品。散文與韻文相對,扶鸞時神佛宣講義理,常使用散文,《太上感應篇》和《了凡四訓》即是以散文體寫成。小說類善書約可分為三類:仙佛行述、仙佛傳記及因果故事。扶鸞時,神佛開示其成神經過,或講述因果故事,往往情節曲折,有如筆記小說。

           對話體善書始自扶鸞著造之「冥判」,或扶鸞時神佛解答疑難之紀錄。過去並不盛行,自台中聖賢堂的楊贊儒以扶鸞著造《地獄遊記》(1978年出版),已成為善書著造主流之一。楊贊儒以劇本式對話講說道理、鋪陳故事,為著造善書開了一個捷徑。語錄指民間宗教領袖的言行紀錄。讖指文意介於似通非通的文字。從前民間宗教經常以歌謠或讖反映民心,或表示其政治希望,現已極少流傳。

此外尚有詩、誥、贊、賦等,一般扶鸞著造的善書,大多各種文體雜陳,單獨一種文體所形成的善書反居少數。

3.以目的分類

朱瑞玲對善書刊行的目的,分成政治教化、宗教傳播、社會慈善、個人祈福等四類。

宋光宇(1994)指出善書基本上是地方知識份子推動的社會教化活動,一方面傳達了來自官方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假借神明的力量在社會的基層推動教化的工作,成為民間訓練與實踐基本社會倫理的地方。

鸞堂以宗教的運動形態,積極地推動其所謂的「代天宣化」運動,以「作善書」的宗教儀式,來吸納民間各種文化資源,經由善書不斷地刊印與流通的形式,企圖獲得民眾的支持與認同,轉而也成為民眾集體共有的價值意識,讓鸞堂成為民間新的精神中心,也達道了宗教傳播的目的。

善書也與社會慈善活動以及社會救濟事業有著密切的關係,台灣善書的流行也得力於清代救濟事業的發展,彼此相交運作互為資源,善書提供了社會慈善活動所需要的文化心理與社會動力,社會救濟事業則以財力帶動了善書教養理念的推動與宣揚。

四、台灣現行善書的特色與內容

鸞堂是台灣民間信仰頗為興盛的宗教流派,又稱鸞門、聖堂、聖門、儒門,或稱儒宗神教、儒宗聖教、儒宗鸞教等。鸞堂標榜以儒為宗、以神為教,主祀恩主公。鸞堂最大的特色在於其扶乩闡教的鸞生組織和宗教活動。扶鸞著書是鸞堂團體性的儀式活動,以傳達神諭的靈媒為核心,組合信徒共同參與神聖降壇因緣說法的神秘宗教體驗,在莊嚴隆重的儀式氣氛中,感染著神靈附體的悸動情緒。因此大部分鸞堂以著造鸞文、刊印鸞書,為其代天宣化的神聖職責。鸞書的內容大多集中在儒釋道教化百姓的意識形態,進而調和三教內含的形上思想,成為民眾信仰行為與生活規範的最高指導方針。台灣光復之後,鸞堂的宗教性發展更為普遍,鸞書的刊印蔚為風潮,逐漸成為民間鄉土宗教活動的主流。內容大約分成終極信仰、勸世化民、治身修道等三大類。

五、台灣現行善書的類型

1.遊記類鸞書

採取冥遊方式,由降鸞仙師帶領正鸞拜訪受訪對象,書中以對答形式出現。

2.主題式善書

此類善書在內容上會設定一主題加以發揮,如談「心性」、「修持」等;在形式上則包含「述」、「論」與「對答式」等。所謂「述」通常是仙師降鸞時,在某個論述主題中,會舉過去的一個例子來談。所謂「論」則為仙師降鸞時,針對某個主題提出的論說。此類善書是明正堂扶鸞著作中最豐富的一種,共有十八種。

3.解事類善書

此類善書為鸞生對鸞門或生活等各方面有所疑惑,乃提出問題由仙佛解惑之鸞文彙集而成。

4.幼教啟蒙類善書

此類善書不僅在文字旁加上注音符號,其內容亦較淺顯,為針對孩童而著作之善書。是明正堂的一項改革。

5.行述案證類鸞書

在善書中對神明在世行為之描述為「行述」,對鬼魂在世行為之描述稱「案證」。此類鸞書從神鬼過去之行為為例,闡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定理。

6.醫藥類善書

此類善書大多為治外傷之用,明正堂在出版前曾請中醫師鑑定與校正。

7.玉律類善書

玉律類善書的內容主要是地府陰律及功過律,換言之,即不離《玉曆寶鈔》及《功過格》之內容。

8.家書類善書。

9.經咒類善書

此類善書大多供請神或日常持咒、誦經之用。

10.雜論類善書

此類善書混雜主題類及案證類善書的內容,論述較博雜,有論道德、談鬼神、談修道等。

六、善書實例《地獄遊記》

參、黃 

民國八十二年,申學庸女士甫上任文建會主委,在接受立委質詢時,曾被問及:

哪一本書影響國人最深?

她的回答即是『黃曆』。

一、什麼是黃曆?

依西方學者大衛.鄧肯(David Duncan)的說法,中國的太陰曆創制於堯帝,以月圓月缺間隔做量度單位,又畫分二十四節氣,主要的目的是提供農民播種收成的依據。但是,並不是只有中國有農民曆,在其他各國也有不同的農民曆或曆法,不論是東方或西方,農民曆都提供了實用的生活資訊,基本上,農民曆不僅提供民眾查閱日子的好壞、婚嫁、搬家……,而且,還常會有一些八字解析或明年生肖運勢,並且會隨著農民曆印製的版本不同,附帶會有一些星座、生活小常識……等,因此,黃曆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它是一種具有時效性的出版品。同時,也在農民曆中,反映了中西方老百姓對於未來生命的祈願、期待及祝福。(羅奇,民90)。

不過,在中國一般的說法,黃曆之所以名為黃曆者也,相傳是黃帝創制的曆法之故,即黃帝曆的簡稱。亦有人稱其為民曆、曆日、具注曆等。而又因為其制定四季、二十四節氣等的規則,主要是配合古代農民的播種收成,所以又稱為農民曆。至於黃曆中的選擇宜忌之說,雖然早自秦漢即有,但主要是在唐代後,黃曆中才大量鋪註有關行事吉凶的內容。

二、陽曆、陰曆、黃曆、農曆的比較

我們常說新曆即是陽曆,而舊曆則是陰曆也是農曆,對於這種說法人們似乎深信不疑。事實上,新曆是一種陽曆確實無誤,但舊曆常被稱為陰曆或農曆則是值得商榷的說法。

1.陽曆→是以地球繞行太陽之周期為本的曆法。

地球自轉一次為一天。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一年有
3651/4天。
目前所謂的陽曆,一年有
365366(閏年)天。
一年
12 等分均分為12個月,一個月有 30 31天(二月除外)。

2.陰曆→則是以月球繞行地球之周期為本的曆法。

地球自轉一次為一天。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個月,等於
29 30天。
目前所謂的陰曆,一年有
12個月,354天,或13個月,383~384天(閏月)。

3.黃曆→是清室頒布之曆法,包含了陰曆及二十四節氣,用以指導人民耕作。

一般所謂的舊曆其實是黃曆,俗稱『農曆』或『農民曆』;
但真正與耕作有關的,卻是黃曆中的『二十四節氣』。

三、黃曆的出版概述

黃曆雖不是各大書局排行榜上的暢銷書——因其雖具書的形式,卻是「非主流出版品」,但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會有一本該年度的黃曆,甚至不只一本。尤其現在近年底,一定有不少家庭已收到一些機構所印製贈送的黃曆。

很多人在婚喪喜慶、建築動工,甚或選舉登記等的擇日時,都會參考黃曆。事實上,它已經某種程度地制約了社會中的許多活動,對我們的影響性不言可喻。翻開現在的黃曆瞧瞧,會發現它除了黃曆的部分,更像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書。內容可能包括了與術數相關的部分:如十二生肖運勢、星座運勢、算斤兩重、面相手相解析、生男生女秘方、姓名筆畫吉凶等;也包括了一些生活常識:像是各地電話區碼、郵遞區號、簡易急救法等。內容包羅萬象,甚至也有一些廣告,其實也具備了雜誌的特質。

在前面提到,黃曆影響國人至深,不過,現在雖然書局仍有販售,一本大約一百元左右,但今日多數人取得黃曆的來源,應該還是以獲贈為多。但古代當然不是如此。

由於制曆在古代是擁有最高政治權力的表徵,而且更能帶來實質的豐厚利益,因此從唐代起,可說是變成了「國營出版事業」,皆由各朝的天文機構出版,如欽天監、司天監、司天臺、太史局等。

黃曆的長銷情形自古皆然,如以元文宗天曆元年為例,當年全國售賣的官印黃曆,就高達三百多萬本,平均每四戶人家即擁有一本,而政府賣曆的收入,更高達當年全國歲賦錢鈔部分的千分之五。

四、怎樣看懂黃曆(先從認識干支開始)

干支:就是「天干」與「地支」。取義於樹木的幹枝,干者,幹也;支者,枝也。

1.十天干

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順序的排列符號,這十個符號意涵天地之間的順序。「天干」因為有十個,所以又稱為「十天干」,古時藉「十天干」來記載日子,後來演變成某些事物的先後次序,諸如:班級的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學業成績的甲、乙、丙、丁……,身體檢查體位的甲等、乙等、丙等、丁等……,這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於就是阿拉伯數字的1、2、3、4、5、6、7、8、9、10,或是英文字母的A、B、C、D、E、F、G、H、I、J。

2.十二地支

所謂「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順序的排列符號,這十二個符號也意涵天地之間的順序。「地支」因為有十二個,所以又稱為「十二地支」,古時藉「十二地支」來記載月份,目前除了曆書之外,一般很少用到。

3.六十甲子

後來古人發現,單單用十天干來記日,十二地支來記月,非但不夠用,而且容易混淆,於是把十天干跟十二地支加以排列組合。即用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成為「甲子」;用天干的「乙」配地支的「丑」,成為「乙丑」;用天干的「丙」配地支的「寅」,成為「丙寅」,依此類推,最後得到了下面六十個順序符號,依序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這六十個符號從甲子依序到癸亥,周而復始,即通稱為「六十甲子」,用來計算時間歲月。通常稱一甲子為六十年,亦源自於此。

4.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時干支

在《黃曆》裡面,年、月、日、時等各種不同的時間,全都用六十甲子干支來表示。根據《紀元通譜》的記載,黃帝於紀元前二六九八年(即黃帝元年)建國,與作亂的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仍舊平不了亂,於是黃帝齋戒祀天,天乃降干支,黃帝用十干圓布象天形,十二支方布象地形,斬殺蚩尤,諸候尊為天子。黃帝以風后為相,以力牧為將,並在紀元前二六九六年(即黃帝三年)命大撓作甲子,容成造曆。從上可知,紀元前二六九六年年干支為甲子,每六十年一輪,周而復始。一九八四年(民國七十三年)是第七十九輪的甲子年,依六十甲子順序排列下來,二00一年(民國九十年)當然是辛巳年,因此在九十年《黃曆》的封面,都會發現「歲次辛巳」的字樣。年干支六十年循環一次,月干支六十個月循環一次,五年一輪。月干支出現在《黃曆》每月份的第一行,以民國九十年的《黃曆》為例,在「九十年國曆一月」的下面,就會發現「為己丑月」的字樣,那是延續「八十九年國曆十二月」的「為戊子月」而來的。當然「九十年國曆二月」就是「庚寅月」。月干支六十個月循環一次,日干支六十天循環一次。以民國九十年的《黃曆》為例,國曆一月一日(即農曆十二月七日)為「甲子日」,那是延續八十九年國曆十二月三十一日(即農曆十二月六日)的「癸亥日」而來的。甲子日之後為乙丑日,因此九十年國曆一月二日就是乙丑日,依此順序類推,六十天一輪,周而復始。日干支六十天循環一次,時干支六十時辰循環一次。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因此時干支六十時辰循環一次,也就是五天一輪。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每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從晚上十一點開始,每兩個小時換一個時辰。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是子時;凌晨一點到三點是丑時;凌晨三點到五點是寅時;早上五點到七點是卯時;上午七點到九點是辰時;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是巳時;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是午時;下午一點到三點是未時;下午三點到五點是申時;下午五點到七點是酉時;晚上七點到九點是戌時;晚上九點到十一點是亥時。

【延伸閱讀】………《怎樣看懂黃曆》

郭泰 著

遠流出版89/12/01初版

類別:宗教類•央圖分類號:293.4

〈內容大要〉

一般人每年購買黃曆,主要為了選擇吉日良辰(俗稱看日子),可是身邊有一本黃曆,並不意味就能選對日子,因為「看日子」牽涉到許多專門的知識,包括:建除十二神、紫白飛星、每日行事宜忌、每日沖煞、每日胎神占方、每日凶時與吉時等等。而這一本《怎樣看懂黃曆》正深入淺出地解說了上述的專門知識。

黃曆之中「選擇吉日良辰」是屬於擇日學的範疇,相信的人認定它是一門專門的學問,深信不疑,不信的人說它是騙人的東西,斥之為迷信。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雖然明知擇日不能盡信,然而在數千年來民俗制約以及求取心安的緣故下,都不願去違逆它。這一點可以從訂婚、結婚、搬家、開工、上樑、開張、祭祀、安葬,甚至選舉登記與出外旅行等,在在都會去挑選吉日良辰即可得到證明。

姑且不論擇日是專門之學,還是迷信之學,只要您因故需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這一本《怎樣看懂黃曆》就是您最佳的指導手冊。

身邊擁有本書,從此看日子就不必再求人了。

  五、何謂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乃是依據地球(繞行太陽而產生)的四季變化而訂定。將春、夏、秋、冬四季之每一季均分為六個時段(亦即將一年均分為24個時段),每一時段之始為一個『節氣』,由『立春』始,至『大寒』終,周而復始;每兩個『節氣』間大約相距15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為四季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別為四季之中點。

『二十四節氣』在『陰曆』裡,每年日期都不同。在『陽曆』裡,每一個月各有兩個節氣,每年日子幾乎固定,例如:立春大多在 24日,春分在321日,立夏在56日,夏至在621日,立秋在88日,秋分在923日,立冬在118日,冬至在1222日,相鄰二年之間相差不超過一天(詳下附表)。

附表:二十四節氣 (The 24 Solar Terms)在陽曆之分布

 

1987

1988

1989

1990

1994

1995

1996

小寒 

Jan 6

Jan 6

Jan 4

Jan 5

Jan 5

Jan 6

Jun 6

大寒

Jan 20

Jan 21

Jan 20

Jan 20

Jan 20

Jan 20

Jun 21

立春

Feb 4

Feb 4

Feb 4

Feb 4

Feb 4

Feb 4

Feb 4

雨水

Feb 19

Feb 19

Feb 19

Feb 19

Feb 19

Feb 19

Feb 19

驚蟄

Mar 6

Mar 5

Mar 5

Mar 6

Mar 6

Mar 6

Mar 5

春分

Mar 21

Mar 20

Mar 20

Mar 20

Mar 21

Mar 21

Mar 20

清明

Apr 5

Apr 5

Apr 5

Apr 5

Apr 5

Apr 5

Apr 4

穀雨

Apr 20

Apr 20

Apr 20

Apr 20

Apr 20

Apr 20

Apr 20

立夏

May 6

May 5

May 5

May 6

May 6

May 6

May 5

小滿

May 21

May 21

May 21

May 21

May 21

May 21

May 21

芒種

Jun 6

Jun 5

Jun 6

Jun 6

Jun 6

Jun 6

Jun 6

夏至

Jun 22

Jun 21

Jun 21

Jun 21

Jun 21

Jun 22

Jun 21

小暑

Jul 7

Jul 7

Jul 7

Jul 7

Jul 7

Jul 7

Jun 7

大暑

Jul 23

Jul 22

Jul 23

Jul 23

Jul 23

Jul 23

Jun 22

立秋

Aug 8

Aug 7

Aug 7

Aug 8

Aug 8

Aug 8

Aug 7

處暑

Aug 24

Aug 23

Aug 23

Aug 23

Aug 23

Aug 23

Aug 23

白露

Sep 8

Sep 7

Sep 7

Sep 8

Sep 8

Sep 8

Sep 7

秋分

Sep 23

Sep 23

Sep 23

Sep 23

Sep 23

Sep 23

Sep 23

寒露

Oct 9

Oct 8

Oct 8

Oct 8

Oct 8

Oct 9

Oct 8

霜降

Oct 24

Oct 23

Oct 23

Oct 24

Oct 23

Oct 24

Oct 23

立冬

Nov 8

Nov 7

Nov 7

Nov 8

Nov 7

Nov 8

Nov 7

小雪

Nov 23

Nov 22

Nov 22

Nov 22

Nov 22

Nov 23

Nov 22

大雪

Dec 7

Dec 7

Dec 7

Dec 7

Dec 7

Dec 7

Dec 7

冬至

Dec 22

Dec 21

Dec 22

Dec 22

Dec 22

Dec 22

Dec 21

 

六、教你看農民曆•新年討個好彩頭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返鄉的車潮、大團圓的年夜飯、長輩給的壓歲錢、門口新貼上的春聯,在在都傳達了過年的濃濃氣氛。除此之外,你可能忽略了,其實每次一到過年,坊間所出現的另一應景物品──黃曆。

黃曆,也就是民間所俗稱的「農民曆」或者「通書」。對於一般的知識份子來說,農民曆給他們的感受可能是相當為複雜的,一方面口口聲聲說是無稽之談,不過是迷信罷了;但逢入宅搬家、婚訂嫁娶之人生大事,卻十之八九的人又寧可信其有。所以我們可以說,大半數的人對於農民曆都是明斥暗信。事實上,黃曆是根據天象的運轉,精密運算之後,再由十天干、十二地支配合成甲子,加上五行相生相剋、廿八星宿、廿四節氣等等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曆法。甚至,我們也可以說它是屬於天文科學的一種運用。而黃曆之所以能夠流傳幾千年維持不墜,自然是有它的可用之處。                                                                                                           

在了解黃曆的運用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幾個基本的概念:

1.十二時辰

一天廿四個小時,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天從晚上的十一點開始算起,每二個小時為一個時辰,依序為:

子時(2300--0100)、丑時(0100--0300)、寅時(0300--0500)、卯時(0500--0700)、辰時(0700--0900)、已時(0900--1100)、午時(1100--1300)、未時(1300--1500)、申時(1500--1700)、酉時(1700--1900)、戌時(1900--2100)、亥時(2100--2300)。

2.干支的運用

為了計算時日的方便,古人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交互應用,排定順序依次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每六十個單位為一輪,稱做一甲子(意即又一個甲子的循環)。因此,六十年為一輪,周而復始,去年為辛已年,今年就輪到壬午年,明年則為癸未年,而其中之子、丑、寅、卯,則相對於生肖之鼠、牛、虎、兔。同理,六十個月為一輪,正月為寅、二月為卯、三月為辰、四月為巳....;應用於日支而言,當然也是六十天為一循環,周而復始。

陰陽五行與方位:五行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也相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如此地循環相生;反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又金,都是環環相扣。而天干和五行、方位有相關,舉例言,甲、乙屬木為青色,代表的是東方,旺在春季。而由於地支的方位關係,又衍生出四長旺、四正、四旺、三合、六合、六沖等等。看來有點霧煞煞,沒關係,總之這些都是每天宜忌沖煞的參考,而且黃曆上已經寫得清清楚楚了。 

了解這些基本的概念之後,接下來要帶各位慢慢進入到我們老祖宗的智慧領域了。

1.通用事項

(1)一年運勢:

首先打開黃曆的第一頁,我們應該注意的是: 

a.大利東西不利南方:這個平行八邊圖除了標示「利」與「不利」的方位之外,也標出「奏書」、「博士」、「力士」、「蠶士」等貴、善、惡、凶四個年神的位置。善神所在位置可興修,惡神所在方向就不宜亂動。

b.「歲時記事」:明年(民國93年)寫道「五(農曆元旦起第五天為辰日)龍治水,二(元旦起第二天盤辛日)日得辛,二牛耕地、大姑把蠶....」等等,用以推估今年的雨水、農作收成好壞等。龍愈多就代表今年雨水量愈多。

c.「黃帝地母經」:寫道「太歲甲申年,秋後雨水少....」,用以預測當年農作收成的好壞,及民間可能發生的大事,都是農業時代值得參考的內容。

d.元旦開門焚香出行表:這是在新的一年開始時,好多人討吉利的最佳時機。黃曆上會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動作要選在哪個吉時。

e.安太歲:六十年為一輪,每一年有一當值的太歲神(如甲子年為金赤、乙丑年為陳泰、丙寅年為沈興....),由於太歲神位高權重,因此凡是當年碰到太歲年(即當年一、十三、廿五、卅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及九十七歲的人),或是與太歲對沖的人(即當年七、十九、卅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七十九、九十一歲的人),該年就要特別當心了,人說「太歲當頭座,無喜恐有禍」,因此為祈求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就必須要安奉太歲神了。黃曆上提供了必須安太歲的對象還有安奉的格式可供參考。

(2)廿四個節氣

一年共分為廿四個節氣,依序是立春為節,雨水為氣;驚蟄為節,春分為氣;清明為節,穀雨為氣....。亦即總共有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而節氣除提供農家農耕時機、農作栽植種類的參考之外,也表示了氣候的變化與季節的輪替。

在命理上更重要的一個觀念,立春為正月節,也就是說,即使已經是農曆正月了,但如果還沒有過立春,就仍應該以十二月來看待;反之,如果過了立春,但還是屬於農曆十二月,就應該以下一年度的正月來論斷。其它二月、三月、四月……,也都要以是否過了驚蟄、清明、立夏…….為依據。

(3)每日沖煞

每六十天為一甲子的輪迴,對於每天沖煞的對象而言,同樣地也是每六十天輪一次。每逢子日沖馬(必煞南方),丑日沖羊(必煞東方),寅日沖猴(煞北方),卯日沖雞(煞西方)依序類推。

(4)胎神的位置與方位:

胎神是保護胎兒的神明,與胎兒的成長安危息息相關,因此胎神每日的位置所在,就不可以隨意敲打或移動物件,以免對胎兒不利,甚至造成孕婦的流產。胎神所在位置,事實上也是依據甲子,六十天為一輪迴,不用背,黃曆上就每天有寫。胎神所在位置共有門(特別是指孕婦的房門)、大門(整棵房子的大門)、磨(石磨)、廁(廁所)、廚(廚房)、灶(爐灶、瓦斯爐等)、爐(鍋、鼎)、倉庫(儲藏室)、房(尤指孕婦房間和家具)、床(尤指孕婦所睡的床)、碓(舂米穀的設備)。而所謂的「外正東」,則指房屋外的東方;「房內東」,則是指房屋內的東方。胎神的說法自古流傳下來,即使真假難辯,但家中有懷孕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太鐵齒,注意為妙。

2.用事擇日時

(1)選吉日:

哪一天宜嫁娶?宜搬家?什麼事能做?不能做?這是根據當值年神、月神、日神、五行生剋刑沖、建除十二神等等所推衍出來的,各種吉神凶煞各有宜忌事項。

舉例而言,根據《協紀辨方書》記載,天德合、月德合,是吉神,適合祭祀、祈福、上官赴任、結婚姻…….等;建除十二神則是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如滿日宜開市、立券交易、納財出貨等,而破日則宜求醫療病、破屋壞垣等事。

此外,另有探病凶日、刀砧日也都常被應用到;這麼多的東西背不起來沒關係,因為農民曆都已經替我們彙整出來了,你只要會翻閱就可以。

(2)擇良辰:

在選定吉日之後,接下來就要挑個良辰了,如果只是挑個大概,《農民曆》上就已經載明「每日吉時」;但如果要再求精細,還要看我們用事為何,再來因事挑時。

3.用事註解

《農民曆》上每天的宜忌事項,雖然已經寫得清清楚楚,但有時候還是會讓人看得霧煞煞,一則古代用事內容跟現今已有些相同,二則寫得太過簡單,有看沒有懂。

我們舉現代常會碰到的事為例,即「裁衣」,表示的是製作新郎新娘的禮服、或製作壽衣;「納財」,是貸款進貨、收帳討債等事宜;「出行」,指的是外出旅行觀光考察等;「立券」,指訂定各種契約;「出火」,是移神位到他處安置;「理髮」,則是新生嬰兒第一次剪髮,或僧化剃渡削髮。

這些術語註解,有的《農民曆》有提供,有的或缺,如果對此不甚瞭解的人,在購買《農民曆》時就要特別注意挑選。

4.特殊應用

其實以上所論述的擇日、擇時,都還只是一般通用,更嚴格來論,仍應當視用事的八字來選擇。

(1)地支相沖

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所以一般若非必要,子命人(屬老鼠的人)不用午日、午時、丑命人(屬牛的人)不用申、日時,餘此類推。

(2)地支三合

申子辰、寅午戌、巳酉丑、亥卯未,各謂之「三合」。凡用事擇日、時能逢三合,一般有加分作用。如申命人能同時用子、辰時之日時,或配合子、辰之伙伴,皆有利於行事之順暢。

(3)另有 「五合」(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等,其它尚有所謂的「刑」、「祿」、「貴人」等等,用法亦同。用事人如能逢三合、五合、六合、貴人、祿,皆有加分倍乘效果;如逢刑、沖自然不利。

一般人對於先賢流傳下來的農民曆,可能都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艱深難懂。而事實上,農民曆雖然有大智慧,卻也不必然是那麼深奧。運用農民曆主要的目的就在於趨吉避凶,而每一本農民曆也都清楚地告訴我們,今天適合做什麼事?什麼事要避諱?選什麼時辰最好?什麼方位是吉是凶?沖煞為何?懂得看這些,一般日常生活中也就可以廣泛運用了,而每一個人的生活也就可以更加地平平順順,大吉大利了。

祈望大家在來年的一整年當中,都能夠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肆、非書資料

一、非書資料的意義

  「非書資料」一詞,原譯自Nonbook materials,從字面上的意義似乎是泛指所有非以書本型式呈現的資料,是所有不是書籍形式資料的通稱。

  然而非書資料的意義與範圍至今仍有爭議,或用Nonprint materials或用Audiovisual materials,或用Non- book materials,各有消長。而對它的範圍應如何界定,意見也不大一致。有人覺得「縮影資料」雖不是「書」,卻也不見得是「非印刷資料」,因為它雖不是「書」,內容卻與書或印刷資料差別不大;所以應將「縮影資料」排除於Nonprint materials之外,而且,也因為這個理由,喜歡採用Nonprint materials這個字眼。有人則喜歡傳統的用法稱這一類的資料是視聽資料(Audiovisual materials)

二、方同生先生的解釋

  先師方同生先生對這個問題的處理也有他的看法,他在提及資料的形態時,將資料分為書類資料與非書資料兩種,並指出「凡不以書籍形態出現或是雖具書籍形態,但不必依照書籍的編目規則去分類編目,供人學習、研究、參考的資料,都是非書資料。」方老師將非書資料又細分為印刷與非印刷資料,他在界定這些資料時又提到印刷資料與非印刷資料的區別。提到印刷資料他說:「這一類資料是經過印刷程序才能完成,而後才能供讀者閱讀利用。它包括連續性刊物、書、小冊子、圖片等。它們都是由讀者僅僅利用視覺去接受的,所以又稱為純視覺性資料。」說到非印刷資料時他說:「這一類資料所記錄的事項,都需要經過印刷以外的方式才能製作完成,供讀者利用學習。其中有些屬於僅僅利用聽覺學習的資料,如唱片、錄音帶等;有些則屬於同時利用視和聽來學習的資料,如電影片、電視錄影帶等;有些雖然是純視覺的,卻又必須藉助於放映器材始能閱讀的,如透明圖片、縮影資料等。總之,它們都是利用視覺或聽覺去接受,而且又往往必須藉助於特別器材才能利用,所以在習慣上都又稱之為視聽資料。」

  方老師將所有資料依其外在形態,以書籍為準,一分為二,分成書與非書,在非書之下又以製作方式為準,分成印刷與非印刷資料,並且將非印刷資料視為視聽資料的同義字。這種處理方式,似乎較為合理,一方面符合其字面上之含意,另一方面在資料上,也較少遺漏,因為圖書館中有許多的出版品,都包含在此一結構之下。

三、ALA詞彙之解釋

  只是事情並不是這樣就結束了,ALA Glosso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對上述三種非書資料(Nonbook materials)常見的名詞所作的解釋,我們可以仔細研究,它將Nonbook materialsNonprint materials,列為Audiovisual materials的同義語,並且給Audiovisual materials所下的定義為:「是以視覺或/及聽覺之型式,載有原始聲音及影像之資料,例如:圖表、圖形、地圖、圖片、幻燈單片、幻燈捲片、錄音帶、錄影帶、電影片及模型等,此類資料有許多都是需使用特殊設備才能聽或看的,有時稱為非書與非印刷資料,是因感覺上不是讓人用來閱讀的。」

四、爭論之焦點

  上述的定義,將方老師前面所提「印刷性非書資料」,例如:連續性刊物、官書、小冊子等都排除在外,也不提縮影資料,只將一些典型的資料類型列出作舉證,對於非書與非印刷資料,只提到「有時稱為非書與非印刷資料」,當然在這一點上是沒問題的,正如〝錄音帶是非書資料〞,一樣正確。只是並沒有在Nonbook materials款目中作進一步說明與界定。是不是它正進行「止息紛爭,統合字義」的努力?我們不得而知。

五、尋求解決之道

  雖然,我們不容易知道該書之編者為甚麼這樣處理這三個性質相近的名詞,我們仍可以就其處理方式分幾方面來分析、思考。首先,關於Audiovisual materials的意義與範圍的界定,它不包括連續性刊物與官書等資料,是可以理解的。而它避免提及縮影資料這個當時具爭議性的媒體同樣也是可接受的,因為縮影資料,雖有一部分是印刷資料的縮影複製品,卻也有些縮影資料是原始的出版品,並沒有紙張版出現,僅出縮影版,例如手稿、縮影期刊、縮影劇本等,是否為「非印刷性」非書資料,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所以就Audiovisual materials而言,它的界定還算是十分貼切的。

  其次,我們談到它將Nonprint materialsNonbook materials,皆列為Audiovisual materials的同義字,是否恰當的問題。先是Nonprint materials方面,這方面爭議較少,因為除了地圖、圖片、圖表等少部分資料,仍有些資料係採印刷方式生產者外,它大部分範圍和Audiovisual materials都十分接近;方同生先生在對「非印刷資料」的界定時也說「…在習慣上都又稱為視聽資料」所以這方面應該較無問題,倒是Nonbook materials方面,與我們一般的想法與習慣較有出入。

  當然,如果Nonbook materials這一名詞只是用來區分與「圖書」相對的資料,是一種象徵性之統稱、一種概括性之用語,泛指一切非書籍形態的資料;不像視聽資料,這種以感官為主要著眼的名稱那麼具體,則有沒有必要把它分得那麼清楚那些是非書,仍是疑問。更何況〝書〞本身的界定也未必單用形態就足以認定,仍要看它的頁數與特性(是否為期刊)等才能判定。如果需要分得那麼清楚,一般習稱的多媒體組件有錄音帶又有書的整套資料,算〝書〞還是〝非書〞呢?所以在這字義上爭論,在這媒體種類千變萬化,媒體界線日益模糊的今日,是否不合時宜?有時候它的範圍,在界定之時不講得太清楚,也有好處,較有彈性。在需要敘述除書以外的資料時可以用非書,要強調這些不是用印刷方式生產的,就用非印刷,各取所需。至於方老師所提的連續性刊物、官書等印刷性非書資料,因為這些資料都較為特殊,它出現的形態,包含了多種媒體的形態,例如,期刊有縮影形式的,官書有錄影帶的等等,不太容易以單一媒體的方式來探討。這些資料雖稱為「非書」卻有時會有書籍的形態出現,因此在習慣上,或為論述上的方便,就有人將之另作處理。因此基於上述理由,我們也不再堅持一定要怎樣,只要大家在使用上有清楚的共識就行了。

六、結 語

  「非書資料」,是指不是以書籍型態出現的資料,講的是它「不是」的部分。它「是」甚麼則沒有具體的界定。本來就不是一個能望文生義,且範圍清晰的名詞,如果用來講否定的一面,它是很好的概括性用語,專指不同於書籍型態的資料。可是,如果需要正式的面對它,就需要看看目前所有資料的實際存在狀況了。針對前面所提的「視聽資料」與「非印刷資料」這兩個名詞而言,ALA詞彙的定義,並未真正面對「非書資料」,只談了「視聽資料」;就它所列視聽資料的內容來看,確實可稱為「非書資料」與「非印刷資料」沒有錯,而且它還不是絕對的。因有些資料是媒體中有書,或書中有媒體,所以不是絕對的;但這樣稱呼它卻可以的,這個觀點應該是沒有問題。

  另外,我們從上述範圍界定之探討上,可以發現它在範圍發展上的兩個趨向:其一是隨著媒體樣式與種類的與日俱增,「非書資料」所含蓋的範圍也隨之而日益擴大。其次是隨著各種媒體在歷史舞台上的盛衰演變,在管理上之探討,隨著資料量的增加,漸漸自「非書資料」這個概括性名詞分出獨立門戶。顯見「非書資料」所含多資料之名稱,在使用上,也有大家的習慣性,其內容範圍基本上仍是為處理上的方便為主。

  ALA 詞彙的定義,基本上沒有真正觸及「非書資料」界定上的問題,只叫你參考「視聽資料」的定義,因它的性質十分接近。到目前為止,方同生先生在對「非書資料」的界定上,「印刷性非書資料」的問題在於官書及連續性刊物。如今業已從「非書資料」獨立出來,成為另類大的資料項目,不再朦朧的放在「非書資料」的輪廓中。如此與「視聽資料」之定義變得相當接近,雖然非書資料的定義,目前仍有朦朧的面紗,但若瞭解它名詞本身的朦朧性,即已不再神秘。我們雖不能窮盡「非書資料」的範圍,至少我們可認識它有下列的特性:

  1.它的範圍仍在發展中。

  2.常隨媒體種類的成長而有增加。

  3.所含的媒體資料,其重要性與資料量增加時,也有可能分出獨立。

  4.在有更方便之媒體出現時,也有可能退出歷史舞台。

  如此,我們在探討「非書資料」管理的同時,若能對上述實況有所了解,就不致因朦朧而不知所措了。

伍、政府出版品

一、何謂政府出版品?

凡是以政府機關及其所屬機構、學校之經費或名義出版或發行之圖書、連續性出版品、電子出版品及其他非書資料(錄影帶、錄音帶、幻燈片等),都稱為政府出版品。

二、政府出版品的願景

1.傳遞全體國民完整周全的政府資訊。

2.建立世界一流的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

3.作為開放政府公開資訊的先導。

4.提供顧客導向迅速便捷的流通服務。

三、政府出版品的形式

1.有政府出版品統一編號(Government Publications Number; GPN標示)。

2.圖書應向國家圖書館申請--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ng; 簡稱ISBN)及出版品預行編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簡稱CIP)

3.連續性出版品應向國家圖書館申請--國際標準期刊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 簡稱ISSN)

4.版權頁應著明書名、著者、出版機關(地址、網址、編印者、聯絡電話)出版年月、版()次、定價或工本費、展售處等。

5.連續性出版品還要加註刊期頻率、卷期編次等。

四、什麼是政府出版品統一編號?

為使政府出版品之管理、應用與流通,依據政府出版品管理辦法定有統一編號。共有十二個數字組成,1-5碼為機關號,第6碼為形式號,第7-8碼為年份號,第9-11碼為書次號,第12碼為檢查號。

範例:023066880071

1.機關號:02306

2.形式號:6

3.年份號:88

4.書次號:007

5.檢查號:1

五、政府出版品的特性

1.權威性

2.專業性

3.時效性

4.政府資訊公開的必要性

5.政令宣導方式之一

六、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再造的源起及目的

1.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的發軔

2.建立專責人員管理團隊作為基礎

3.確立各機關管理系統整合完善體制

七、逐步實現出版品管理制度再造的願景

1.散播政府資訊是「民主」政府的責任

2.超越先進國家的規制建立第一流的政府出版管理制度。

3.作為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資訊公開的先導。

4.確立管理制度的願景:透過OPEN 2000Official Publication Echo Network

有求必應。

八、實現願景的觀念與作法

1.建立管理體制,研訂管理辦法及相關作業規定。

2.設置專責管理人力,提供團隊作業。

3.統一出版管理資訊,奠定管理基礎。

4.暢通流通作業,寄存服務與銷售作業並重。

5.利用最新科技,發展電子化出版系統。

◎小冊子介紹網∼

          http://www.chinese-goodnews.org/big5/html/books.htm

參考文獻:

鄭志明著,〈中國善書與宗教〉,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參考網站

http://home.kimo.com.tw/linjg556/article/other/003naominli.htm

中國老祖宗的智慧→教你看農民曆•新年討個好彩頭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F2090

http://www.ylib.com/search/qus_show.asp?BookNo=F2090

怎樣看懂黃曆

http://203.71.88.103/span/solar2.htm

新曆、舊曆、陽曆、陰曆、黃曆、農曆、二十四節氣、黃道十二宮(十二星座)

 

課前心得

黃世明

非主流。當人們眼光焦點注視於流行文化,以這麼區分,屬於小眾的區塊成了非主流,當人們趨之若鶩擁抱的錦上添花,那麼不受重視的弱勢就雪上加霜,成了相較下的孤單非主流。

其實主流與非主流,對每個人的界定迥異,每個人的思維,也因時間空間的不同,也就有了差異,人們急切的跟隨流行,那麼流行本身成為輝煌的主流,遭到冷落捨棄的成了非主流。在出版上,常因為媒體或行銷亦或環境,打造出主流的出版,然而我們卻忽略了,主流與非主流之間,最重要的是我們自身的需求。

在二十五歲又二分之一的今天,來來去去在每個城市駐足與生活,每到一個新的環境,「地圖」成為我瞭解這個陌生城市,最好的履歷表。我細細閱讀,仔細的圈點,找出XY交叉點的方位,來刻劃出陌生城市的輪廓。

不管是任何出版品,都是一種集思廣益、腸思枯竭、意念傳達,創作出的結晶,任憑是主流、非主流,都是出版的種子,都會孕育出一個生命!

推薦網站

http://www.e21times.com/ei/fortune.asp?rtid=3696&sid=16

鮮網出書,邁向獲利途徑?

http://www.musicme2.com/article/article.htm

眾聲喧譁—從「高手」說起

http://www.hornbill.cdc.net.my/collection/jiaotong/s0104a8.htm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

高雲換

從之前學長姐的報告中,我更明確知道了「主流」、「非主流」與「非書資料」,於是,本次的主題也就較清楚被界定了。

所謂的「非主流」出版品,在在都反映了社會的一種價值觀或現象,也提供了社會文化所需要的資訊及民俗習慣。黃曆、善書、地圖、傳單、小冊子,這些雖被劃分為非主流出版,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人從中得到方向和助於我們更具體地了解術數在社會中的傳遞方式和其影響的層面,此外我們也有很好的機會把它變成一把開啟了解古代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門的鎖鑰。

黃曆又稱農民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本,而我也從未想過其實黃曆也是出版品的一種。自古以農立國的中國常民的生活是如此依賴黃曆,舉凡耕作、婚喪喜慶、搬家……等活動,大都以黃曆中的記載為依歸,對中國人來說,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信仰。

在一般宗教道場或是人潮洶湧的公車總站附近,不難發現許多勸人為善的圖書,有的是描述個人懺悔向善,重新做人的寓言傳記,更多的是以孝順為主題的道德書,還有大量說法傳教的宗教書,並在書後附註印書的種種不可思議功德,藉以鼓勵民眾印書流通。這就是一般我們所稱的「善書」。

凡是不以書籍形態出現,或是雖具書籍形態,但不必依照書籍的編目規則去分類編目,供人學習、研究、參考的資料,都是非書資料,而非書資料由印刷資料和非印刷資料兩者所組成(方同生,民62)。小冊子、地圖、傳單…等這一類資料,是經過印刷程序才能完成,而後才能供讀者閱讀利用,因此被定義為「非書」中的印刷資料部分。

這些善書、黃曆、地圖、傳單、小冊子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所可以得到或見到的,它們最主要都是在傳播一些生活中實用資訊或及時訊息,具有傳播性及資訊性,由於這些出版品最主要的就是傳達資訊,大多皆無版權所有之情況,卻也因此造成大量的流通,知識大量地散佈,並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起居。

推薦網站

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F2090

http://www.ylib.com/search/qus_show.asp?BookNo=F2090

怎樣看懂黃曆

黃薇蓉

「非書資料」一詞的意義似乎是泛指所有非以書本型式呈現的資料,是所有不是書籍形式資料的通稱。非書資料又細分為印刷與非印刷資料。

印刷資料──「這一類資料是經過印刷程序才能完成,而後才能供讀者閱讀利用。它包括連續性刊物、書、小冊子、圖片等。它們都是由讀者僅僅利用視覺去接受的,所以又稱為純視覺性資料。」

非印刷資料──「這一類資料所記錄的事項,都需要經過印刷以外的方式才能製作完成,供讀者利用學習。其中有些屬於僅僅利用聽覺學習的資料,如唱片、錄音帶等;有些則屬於同時利用視和聽來學習的資料,如電影片、電視錄影帶等;有些雖然是純視覺的,卻又必須藉助於放映器材始能閱讀的,如透明圖片、縮影資料等。總之,它們都是利用視覺或聽覺去接受,而且又往往必須藉助於特別器材才能利用,所以在習慣上都又稱之為視聽資料。」

非書資料的出版,雖不像主流文化那樣的引人入勝,但非書資料對學術界的貢獻十分重大,仍有其價值及重要性不容忽視!

推薦網站

1.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網站∼

http://readopac.ncl.edu.tw/cgi/ncl5/m_ncl5

收錄民國73年以來政府出版品書目資料,提供使用者查詢政府各機關之最新出版資訊。其內容包羅萬象,舉凡統計、政治、社會、經濟、自然科學、 教育 、財 政、法律、文學、藝術及宗教等均包括在內,在資料型態上包含專書、連續性出版品及非書資料等,可作為社會大眾瞭解政府施政運作及我國國情的最佳參考資料。

2.普世佳音網站,介紹聖經的小冊子系列∼

http://www.lib.ncku.edu.tw/journal/11st_Journal/P53.HTM

透過小冊子的型式,來傳遞聖經的精神…。

3.公共圖書館非書資料管理之相關法律問題探討http://tml-132.tpml.edu.tw/publication/periodical/articles/1502/150207.pdf

非書資料的型態日新月異,而現行的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並沒有「非書資料」一詞,所以這個網頁的內容,是就非書資料所發生的法律爭議略加闡釋,使有關非書資料管理的各項法令能周延,給館員及讀者

一個免觸法的空間。

葉宗勳

何謂「非主流出版」?學長姐在他們的報告中提及:

「…在這三大解釋中,我們無法去定義它們的範圍在哪裡,也無法去定義它們之間的關係何在,在這些名詞中,各家的定義及解釋不一,而所能夠知道的是:其中的『非主流』、『非正式出版』、『非書資料』三者都會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但是由於內容過於廣泛而雜亂,所以將會針對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善書、黃曆及圖書館所定義的『非書』中的印刷資料部分(如:小冊子、論文、地圖、傳單……等)作一個概括的分析。」

由此說法觀之,要清楚地界分「主流出版」與「非主流出版」事實上是相當不容易的,這樣的界分之所以有意義必須建立在清楚的範圍設定上,而就本週討論的黃曆、善書、地圖、傳單、小冊子等,這些東西被定義為「非主流出版」是否恰當,事實上不無疑義。

就銷售量或人氣指數﹙如果有合適的衡量指標的話﹚上來看,所謂的「主流出版」與「非主流出版」是銷售量多寡的差別,符合當前市場品味的出版品是「主流出版」,反之剩餘的、銷售量遠不及於「主流出版」的出版品稱之「非主流出版」。以這樣的觀點來看,目前市場上銷量相當可觀的報刊雜誌、商業理財、言情小說、養生美容、星座命理以及教科書、參考書等等是「主流出版」,反之如學術著作、文物介紹及多數專業性著作則可劃屬「非主流出版」範疇。

而就貿易與否來界定,首先「正式與非正式」和「主流與非主流」是兩組概念,不能斷然地就將「正式」與「主流」、「非正式」與「非主流」劃上等號;其次,「正式」出版品就一定是具有商業行為?而「非正式」出版品就沒有?同理,「主流」出版品就是有商業交換的出版品,而「非主流」出版品就沒有嗎?在這裡也會出現定義不周延的困境。

另外,書與非書這樣的觀點:

「凡裝訂成冊,以書籍形態出現,並經圖書館依照一定法則去分類編目,供研究、閱覽、流通、利用的,都是書類資料…除連續性刊物、官書、小冊子、樂譜之外的一般書籍均是。」;

「凡是不以書籍形態出現,或是雖具書籍形態,但不必依照書籍的編目規則去分類編目,供人學習、研究、參考的資料,都是非書資料。」

這樣的觀點雖然仍然沒辦法界分的十分完善,但看起來似乎比較可以幫黃曆、善書、傳單、小冊子等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位置,只是這樣的定義方式顯然就已經不再是「主流」與「非主流」之爭了。

因此,總的來看,本週所要討論的主題設定為「非主流出版」可能並不是那麼恰適,以「非書出版」來代較替或許為合宜。

當然用這麼多篇幅,其實做的只是在文字上的吹毛求疵,不管我們用「非主流出版」或「非書出版」來指涉本週所要討論的主題或許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主題下的討論,提醒了我們「出版」的版圖中還有這塊重要但卻容易被忽略的領土。

推薦網站

•個性化印刷悄然興起,大中華印藝網,網址:

http://www.cgan.com/SCIENCE/newtech/tech/personprint.htm

•同時推薦「大中華印藝網﹙http://www.cgan.com/chinese.asp﹚」。

諸如名片、傳單、企業內部表單、印刷品等等都可以算是個性化印刷的範疇,在這篇文章有簡要的介紹。但個人認為印刷在過去甚至現在及往後不確定的長度的一段時間內,可能都還是「出版」非常的「夥伴」,這個的「夥伴」至少在「出版」完全走出以傳統完全不同的格局以前都還會是很影響我們很重要的元素。只是這樣的影響還有幾年光景,往後的「出版」會不會真的完全不再需要印刷?印刷會如何轉型?在大中華印藝網,這個可能班上部份同學已經相當熟悉的網站,可能可以幫我們找到相關的線索和脈絡。當然,這個網站並不只談印刷的未來,也整理了許多印刷的過去,應該可以算是內容質、量均佳的一個參考資料庫。

•壽康寶鑑,網址:「http://book.bfnn.org/books/0501.htm」。

善書以往為我們所熟知的形式可能就只是火車站、寺廟或賣場不起眼的角落裡放置,以勸人向善、宣揚宗教理念等為主要內容的小冊印刷品,但隨著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網路技術的長足進步,現在以電子形式、網路分享的「出版」變得容易且快速,這個年代就如同麥克魯漢所言「人人都是出版家」,只要手邊有台電腦,連上網路,我們所創作或是所要傳播的內容就能很容易為人取得。「出版」的形態在改變,以「出版」為附依的善書散佈的形態也會跟著改變,不管在網路上或是循著傳統紙本形式,善書的本質不變,宗教鼓勵信眾印製的善書的精神也不變,變化的在於形式,而這樣的改變也許更助於善書的傳播,但也可能會是另一個傳播上可能遭遇的新困境。

這個網站的內容,個人沒有太高的興趣,相信大家可能興趣也不高,推薦這個網頁的用意只在撿選一個以善書內容製作的網頁,相類似的,如大悲咒、般若波若密心經解等等,繁不備載,對於電腦、網路產生的「出版」質變有興趣者,網路善書或許也可以是不錯的觀察題材。

林倫全

   單以「非主流」而言,似乎是不重要的,不被一般大眾所接受的。但是當一般社會大眾稍微環顧一下生活周遭可以觸及到的出版形式,若少了這些「非主流」的出版品(如題中所談及的黃曆、善書、地圖、傳單、小冊子等),或許一般家庭中所擁有的出版品數目與種類,會有相當幅度的減少。

   從前看到善書,看到黃曆或各式不起眼的地圖及傳單,總認為那只是環境污染源之一,對大眾而言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透過報告,看見了原來從前這些我眼中的「污染源」,不僅擁有相當的歷史成因,對大眾或對印製的單位而言,更有某種具神聖性的、宗教精神的內涵存在。以善書來說,總認為這些善書的印製應該除了由宗教經典或故事節錄出來外,不會有什麼較特殊的出版形式了,但是原來善書還可以分為歌謠、說唱、散文、小說、對話、語錄及讖等七類,並不如我想中呆板與單調。而現代農曆新年前隨處可得的農曆,竟是古代政府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盜印者甚至必須付出生命或極大的代價,而近代包括富藍克林等人士,更能夠透過出版黃曆獲取偌大的財富,在黃曆價值式微的現代,或許是難以想像的。

   從行銷的角度來看這些非主流出版品,事實上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行銷工具,善書、黃曆將宗教的精神與概念以此為橋樑傳遞至信眾心中。免費的傳單、小冊子更直接成為將產品訊息推廣至消費者的工具,而地圖、非書事實上對於生活而言是不得缺少的。所以仔細想一想,任何非主流事實上都是產品或觀念是否會成為主流的關鍵。

推薦網站

http://netcity2.web.hinet.net/UserData/t6227627/

善書館,裡面有許多善書的介紹與資訊。

http://www.ezfate.com.tw/cgi-bin/ezfate-article/article.pl?category=36&sn=8

黃曆正確用法,教你如何使用黃曆、看懂黃曆。

王玉芬

每年過年時一定會收到一本小書那就是黃曆,如果家中有親人常去某間寺廟點光明燈、添香油錢的話,那麼這本小書是免費的,若這間寺廟有幾千人至幾萬人的信眾,那這本黃曆至少有幾千本以上的印刷量,但台灣的廟何其多,估計大概有數百萬本的銷售量吧,這大概是許多作者望塵莫及的銷售數。

其實黃曆已是百年暢銷書,從「洪潮和繼成堂通書兩百年行銷史」一文中了解,以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為例,當年全國售賣的官印黃曆就高達三百多萬本,在那紙墨得來不易,且文盲眾多的時代,居然有如此驚人的銷量,可想而知,黃曆在人民的心中地位,大概如同西方人聖經般崇高吧。今日華人世界無論是婚喪喜慶、搬遷動土…等等社會活動,都無不受其影響,所以家中可能沒幾本書,但至少有一本是黃曆,這樣非主流的出版狀況,應該是絕大部分的出版者所羨慕吧。

推薦網站

洪潮和繼成堂通書兩百年行銷史

http://vm.rdb.nthu.edu.tw/ylh/papers/b40.htm

黃怡茵

   《地獄遊記》是我最有印象的一本善書,也是小時不乖,爸媽拿來警示的活教材。遊記中的楊善生以魂魄遊冥府,從孽鏡台開始,由一殿遊到十殿,其冒險刺激程度,和現今暢銷書《哈利波特》不相上下,又加上一些驚心動魄的各殿罰刑圖片,更加深我敬畏的心理。其遊記主要在以因果報應的原則和陰間的冥律,來維護人間的秩序與正義,也嚇阻人的惡念產生。

「地獄遊記之著作,乃係上天慈憫眾生久墮紅塵,貪嗔痴三毒旺盛,造業多端,造成道德淪落,社會問題不斷滋生,為匡正世道,造就更美好人生,待准洩漏冥府實況,以警世化俗,倡導善行仁風,推弘真理道義,相信凡有良知血性之人,見此遊書,閱讀之後必能放下屠刀!」此段為遊記末文,清楚地寫出此善書免費贈閱發行的目的,希望能扭轉社會惡風,企圖以神明潛在的制約力量,來挽救社會規範的廢弛與個人道德的淪喪,進而安定人心。

推薦網站

http://adm.ncyu.edu.tw/~hatcs/new_page_10.htm

《神明觀與台灣生活文化空間》

劉品岑 

從過去學長姐的資料來看,若從黃曆、善書、地圖、傳單、小冊子這些東西來看非主流與主流出版的定義,似乎有些爭議,如宗勳提到的,是要從人氣指數或銷售量來看?貿易與否來界定?或有其他的分類方式?不論怎麼看,似乎都沒那麼絕對明確,但不可否認,這些在出版領域有著不可忽略的地位。那我就姑且先就其中一些我有興趣的部分來寫心得吧!

世界潮流不停的變動向前,黃曆、善書這些東西不斷的被推向歷史,現代人多將之視為一種傳統、迷信、保守之類的表徵,而身為七年級生的我也有些感慨,總會有種深刻的感受,認為那些東西,對研究中國社會文化,太重要了!卻偏偏被所謂的主流流行一直淹沒過去。

我對善書沒什麼印象,想來是我不愛閱讀造成的結果,因為在寺廟中一直都有它的存在,而我卻壓根都不會想去拿來翻閱;但我對黃曆就印象相當深刻,小時候常會在家裡看到有這樣的一本書,也沒多注意過,到了國中時期,因為好奇命理的我,無意間發現了黃曆裡面也有一些算命、運勢可以自己去推算的部分,我便開始仔細地去讀它,先是看看生肖流年,小小研究一下禁忌、風水,再來算算自己的、家人的八字多重?每年都做一樣的動作,因為每年總是會記不清楚去年看過的風水、算的八字結果,妙哉!

另外順帶一提,現今有一項非主流出版品相當氾濫,就是傳單,舉凡房屋買賣、金錢借貸、色情交易、汽車貸款等等,尤其是政治宣傳的傳單最令我反胃!往往到了選舉,各式各樣的宣傳單就像是不用錢般地大肆發放,對台灣政治反感的我因此更不想碰觸這方面的東西。傳單在台灣似乎已經過度的氾濫,多到對於社會民眾沒有那麼實質上的幫助,甚至多到已對環境有所污染,相當不符合經濟效益,卻也束手無策吧。

推薦網站

http://www.njpinglun.com/ykylzj01-2000.htm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9/23/content_1094379.htm

陳信州

黃曆,一本簡簡單的薄薄書冊,一本不甚起眼的小書,一本封面總那俗豔至極的紅。

只是它在無形中影響了我的生活。不,它不只單單的影響了我,它影響我的家人、朋友、同輩的、長輩的,甚至是,全中國人,數千年來的中國人。

結婚,找它;喬遷,找它;破土,找它。甚至連吃東西也找它。到了立冬時分,在外遊子總會接到家裡的電話,說今天要補冬喔,要去吃些補身子的,如薑母鴨等等之類的。

為啥大家都信它,我也不知,依稀記得琦君在文章中提及,她家就放了三本黃曆,她的母親遇到決定時總是先翻閱,依著黃曆而行。

呵,你說黃曆迷信,根據何在呢?

其實仔細觀看黃曆內容,不也是中國老祖宗們生活經驗的結晶,啥時播種、啥時收成等等,今日視之,不也可行。

體察生活,記錄生活,歸結其感覺,慢慢的演化出一套屬於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可惜的是看的懂之人,幾稀啊!

就如同旁人視中文系之人如……。

到也可悲吶。

陳柏州                     

初次對於非主流出版的印象,在腦海中浮現,是不入流的出版品仰或是所謂的黑書、黃書等等出版品非為人所非普遍接受的出版品等等。當然,這是一瞬間的想法。

主流與非主流的區分其實界定不易,參酌學長姐對於主流出版與非主流出版的概念區別而有初步的瞭解。但是對於非主流出版,就表面字詞上的意義,似乎有那麼一點次等的想法,當然,這只是領域的區別,卻在字詞上而言似乎不是那麼恰當,不過,這卻是與主流出版區別最簡潔的方法。

關於非主流出版形式的出版品,其實在在圍繞我們日常生活之間,就如黃曆而言,現代人家家戶戶皆有,對地圖而言,現今休閒風盛行,假日一到戶外踏青免不了,即使現今網路盛行,資訊收集方便,可是,出門遊玩總不可能還帯著電腦四處跑,這不就破壞了休閒的本意了嗎。這時地圖豈不是占了很大的重要性,再者,小冊子、學生手冊、安全須知、用品保證書、宣傳單等等非皆顯示重要的資訊所在。因此雖稱之所謂非主流出版,卻是關於我們週遭與切身的資訊所在。因此,對於非主流出版也是如此的有用處。也許人們在日常之中忽略了它的存在,但是它卻隨時圍繞人們的四周。

推薦網站

http://oio.com.tw/

這是一個黃曆網站,還提供你下載2004年年曆喔!

許丞宏

小時後常跟母親出入一些廟宇,也常常拿到一些黃曆、善書等等宗教性的小冊子,有時候母親會翻閱,我也好奇拿來看看,書中都是記載一些時間和祭祀或運氣之類希奇古怪的術語,可是老媽卻滿相信這它,我想這就是虔誠的信仰吧!

非主流出版品提供我們未來一個新的方向,讓我們了解我們能做的不只是書籍雜誌或書報,我們也能從這些非主流產品中,構思如何替它找到利基點,或如何替這些非主流出版品做創新,我想這是我們可以去做的。



[1] http://www.clik.to/cpho/

[2]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8/28-27.htm

[3]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1/21-10.htm

[4]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1/21-10.htm

[5] 同上

[6]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1/21-10.htm

返回36期目錄